登陆注册
7843300000007

第7章 李世民:夺宫之路

出色的儿子

在中国历史上的所有朝代中,要举出最辉煌的朝代,必然绕不开唐朝;要举出最伟大的皇帝,必然会提到李世民。

唐朝,是一个无比兴盛的朝代,多少人至今仍幻想着:回到唐朝,去体验和见证那个最不可思议、最浪漫而又充满了绚丽和神奇色彩的朝代。

唐太宗李世民集文治武功于一身,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他手上奠定的事业,成为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亮点,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骄傲。海外华人居住的地方至今仍叫“唐人街”,其实就是唐代伟大而光辉魅力绵延至今的辐射。

唐朝第一个君主不是李世民,而是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李渊的父亲在隋朝封唐国公,死后又把这个爵位传给了他。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杨坚的姐姐(独孤氏一门有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帝王之家:长女嫁宇文毓,是为北周明帝;四女嫁李渊父亲李昞;七女嫁杨坚——这比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宋氏三姐妹还牛),也就是说,李渊和隋炀帝是表兄弟。后来,隋朝的天下被隋炀帝弄得鱼烂不可收拾,李渊在李世民的劝说下,起兵造反,最后夺取隋朝天下,建立了唐朝基业。

尽管推翻隋朝建立唐朝是李世民的创意,但由于李世民不是长子,因此也就不是太子,不是太子,也就不能获得继承权,这对于具有雄心壮志、远大抱负的李世民来说,当然是一件不爽的事。

李世民这个人,出生时倒不像历史上一些帝王有那么些异兆,什么神龙附体啦、大鹏入怀啦、红光闪现啦,史书上只说他“生而不惊”。这“生而不惊”,可以做多重理解,既可以看作出生时很顺利,是顺产,没有什么让母亲受惊的现象,也可以理解为他自己生下来时平平淡淡,既不哭也不闹,还可以解释为当时根本没有任何引起人注意的异常征兆。不过到了他四岁的时候,有个书生前来拜见他的父亲,那书生会相面,见了李渊,张口便说:“按照相书的说法,你是个贵人,这是因为你有一个贵不可及的儿子。”李渊一听,心里便蠢蠢欲动,于是他让这个书生见一见自己的儿子。

是否让他见了长子李建成,没有记载,但想来应该是见了的,因为李渊不可能知道所谓“贵子”到底是自己的哪一个儿子,那么所有的儿子都应拉出来给书生看。

那书生“及见太宗(李世民),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这个话里,就有了李世民具有帝王之相,到接近成人的时候,便可显露出他的大器的意思。

这个故事有多少真实成分,很难说。有人怀疑唐太宗当了皇帝后,想方设法篡改和编造了部分史实,但太宗的名字像是从书生的话里面“济世安民”几个字中抽取出来的,却是事实。

书生告辞后,李渊越想越害怕:万一书生向外面泄密,说李家出了个候补天子怎么办?于是派人追杀,却“不知其所往,因以为神”。故事编到这里,就有画蛇添足之嫌了——既然李世民有天子像,为何李渊当了皇帝后仍始终不肯把太子地位给他,还是按照惯例给长子建成呢?

李世民的出众才华,确实是在接近成年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

那一年,隋炀帝和突厥打仗,结果被突厥骑兵围困在雁门,不得脱身。突厥军队的包围圈如铁桶似的,隋炀帝想派人去搬救兵都做不到,只好想了一个笨办法:用木头绑着诏书丢进汾水,让其顺流而下,希望能有人捡到诏书,前来救援。

算他有运气,诏书果然被人捡到,各路大军被调集起来,奔赴雁门关。李世民刚满16岁,也毅然从军,投到屯卫将军云定兴(即隋朝原太子杨勇的宠妃云妃的父亲)的帐下。

军情十分紧急,云定兴召开战前军事会议,商量救援方案。他本来的打算是:轻装快进,出其不意——这符合一般兵法的战术。但乳臭未干的李世民当场表示反对,他说,突厥骑兵擅长快速突击,他们这次包围皇帝的车仗,就是采用快速迅疾的手段。他们只喜欢打突击战,而不敢打持久战和消耗战,假如我们大张旗鼓地前进,突厥人以为大军来了,会感到害怕而退兵的。

云定兴久经战阵,一听就明白这是个好主意。他想,嘿:李家这小子还真的有出人意表的创意!于是采纳他的建议,将军队拉开数十里距离,“昼见旌旗,夜闻钲鼓”,大摇大摆地前进。突厥的侦察兵看见了,赶紧向可汗报告,说“救兵大至矣!”可汗怕吃亏,连忙撤军,回家玩儿去了。

后来,天下大乱,造反的农民起义军把隋炀帝弄得焦头烂额,他命令自己的表兄弟李渊驻军晋阳平乱。晋阳县令刘文静与造反的义军首领李密有亲戚关系,被牵连进了大狱,李世民平时跟刘文静关系不错,便特意到牢里去看他。

这刘文静不是个等闲之辈,他也是胸有壮志的人,李世民之所以和他结交,正是看中这一点。在牢里,刘文静跟他分析天下形势,劝这个年轻的公子哥儿说:“如今天下大乱,隋炀帝已经失尽人心。他这个时候还远离首都,跑到杭州去玩儿,真是要玩完儿了。你老爹手上几万人马这可是本钱呀,我再帮你凑个十万人马,不出半年,这天下就是你们李家的了。”

李世民一听,正中下怀,便回去跟父亲商量。

那李渊年已五十,不像儿子李世民刚满十八岁,不知天高地厚,便不肯答应。但他讨伐叛乱,却没法成功,起义的队伍越剿越多,跟突厥兵作战,又连吃了几场败仗。李世民知道机会来了,再次劝父亲,说跟着隋炀帝最终不会有好果子吃。你剿不了义军是个死,剿灭了义军,皇帝见你功高了,势力强了,依然会找个理由灭掉你,与其坐等家破人亡,不如乘机化家为国,多好!

这下把李渊说动了。

决定了造反,李渊把另外两个儿子——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招到晋阳来,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干事业。李渊自命为大将军,命李建成为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李元吉时年15岁,还不能独当大任,暂时没有职务。

5月起兵,7月朝首都长安进发,兵力竟越打越多,到11月,已有人马20万。长安兵力空虚,守军不得不投降。李渊宣布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将杨广13岁的孙子杨侑扶为皇帝,自己则进封唐王。第二年,隋炀帝在江南被杀,李渊称帝,取国号为唐,定都长安。

取得了政权,但还没平定天下。实力强大的各路起义军仍然割据一方,都想着要趁机当天子呢。这倒给李世民一个展示其军事韬略的极好机会。

从公元618年李渊称帝起,直到公元624年,经过长达7年时间的征战,终于扫平群雄,统一了天下版图。

七年间,李世民首先以“西讨元帅”名义征伐薛举,一战而击破薛举十万大军,扫平陇右,解除了新生的唐王朝西北方面的威胁。其后,克代北、攻洛阳、战武牢、平山东……先后败刘武周、灭王世充、擒窦建德……几乎所有强敌都是李世民歼灭的。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也积极参战,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无疑,首功则非李世民莫属。

在作战中,李世民指挥若定,身先士卒,起到了中坚作用。在与刘武周大将宋金刚作战时,唐军连败,李元吉携家小从太原逃往长安,李渊已放弃与敌决战的打算,决定退守关西,但李世民上书反对。他主动请缨,率兵与宋金刚决战,有时一昼夜行军200里,或一日八战,或“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最后打得刘武周、宋金刚双双亡奔突厥。

在进攻洛阳时,李世民亲自率领少量骑兵探敌营,路上与王世充大军相遇,“左右咸惧,太宗命左右先归,独留后殿”,他左右开弓,箭箭夺人要害,将敌人逼退。等他回到军营,满脸尘土,连把门军士都认不出他来了。

武牢关一战,李世民设下伏兵,亲自率领4个人冲向敌营,并高喊“我秦王也”(李渊封李世民为秦王),吸引敌人5000骑兵出营追赶,结果落入埋伏圈。

为了表彰和激励李世民,李渊不断以官职和待遇来奖赏这个出色的儿子。到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时候,甚至不得不另造官爵。公元621年,他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这是一个专门为李世民设的军衔;食邑20000户,位在诸王之上。到后来,还特许李世民仿照朝廷规制自置官署,俨然就是一个微型的朝廷模样了。公元625年,李世民被任命为中书令,成为当朝宰相,这样,军权和行政权均掌握在李世民手中。

二虎相争

在长期的征战中,李世民搜罗了一批骁勇善战的武将,其中包括著名的战将尉迟敬德、秦叔宝(两人在后世被民间视为门神)等,胜利后回到长安,又以开文学馆为名,搜罗了杜如晦、房玄龄等18名文官,这样,李世民便拥有了一个文武齐备的秦王府集团。

就在李世民为秦朝天下不断立下丰功伟绩,他自己的声望和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对新诞生的唐王朝来说,一场危机也在逐渐形成。

李渊一生共生下22个儿子,其中最出色的几个儿子都是他的原配夫人、皇后窦氏所生。他们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李玄霸早死,但他武艺高强,在《隋唐演义》一类民间话本中被描述为“天下第一好汉”),四子李元吉(也是一身好武艺,尤其娴熟弓马)。在创业之初,窦皇后几个儿子都立下了功劳。至于其余10多个儿子,不过享受现成而已。

窦皇后的三个儿子个个都能干,却形成了“一山不容二虎”的局面。

由于李世民声望日隆,地位逼近太子,这给李建成造成了莫大的威胁,他们之间的一场恶斗便在悄悄酝酿中。

这场恶斗究竟起于谁,史书说法不一,有责怪李建成妒忌李世民,怕他夺嫡而防卫过当的;有诅咒李世民恃强仗势抢夺皇位的。但究其实,这是一场双方都有责任的事件。

首先,李世民的强大引起李建成的警惕,这是人的本能反应;而一旦李建成对弟弟有所警惕,他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在李世民的心中造成反弹。依李世民的枭雄本色,他既然显露了叱咤风云担当天下的风度才干,便不会藏头露尾畏畏缩缩地为人处世,有时张扬一些、外露一些也很自然,而这也必然让李建成甚至李元吉心中不快。一只巴掌拍不响,既然李世民和李建成两只巴掌都很雄壮,它们拍在一起并激起轰然巨响便顺理成章了。

对此,皇帝兼父亲李渊也根本没有办法。

就像两兄弟打架,谁先动的手,已经根本无法查清,所以这里只能分别叙述他们的具体行为。

李世民功勋大,声望高,但李建成名分正,地利好。

李世民手上有一支能征惯战的精兵,有一个文武兼备的集团,不过他的势力主要在京都以外,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东部地区。李建成的军事实力远不如李世民,但他身处京都,和皇亲国戚、元老重臣乃至嫔妃宫人们关系密切,四弟李元吉又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因此这一帮人的分量足以和秦王集团抗衡了。这样,在李渊的眼皮子底下,实际上形成了两大势力:太子集团和秦王集团。

太子集团的优势是树大根深,背景雄厚,劣势是军事实力远远不足。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而是刺刀见红、杀气腾腾的事业,从小在宫廷阴谋中长大的李建成深知这一点。太子手下有一名侍卫叫杨文干,原是庆州总管(军区司令),也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他建议太子组建一支效命于自己的队伍。得到首肯后,他从外地招募勇士2000余人,以东宫卫士的名义,带入长安城。这批人马驻扎在东宫附近的长林门,故而号长林兵。他还让另一心腹可达志招募突厥骑兵300人,藏进东宫。

李建成的行动被人向皇帝李渊举报了。私自募兵且调入京城,应属谋反大罪,李渊盛怒之下,起了废除太子、改立李世民的念头。后来却发现,举报行为或许是李世民所指使,这不过是兄弟俩争夺皇位的一次过招,便放弃了这一念头。

有的史书上说,就在太子的私募军队准备齐全之时,恰好皇帝李渊离开京城到离宫消暑去了,杨文干劝太子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乘机称帝得了,却被李渊知道。李渊立即召太子和杨文干来离宫询问。太子战战兢兢前往离宫请罪,而杨文干便一个人单干。结果李渊派李世民率军平叛,并许诺平叛后让他当太子。李世民接受了这个任务,立刻前往庆州,大军一到,杨文干没等接战,便被部下一刀砍了,可怜他的黄粱美梦还没做到一半,就一命呜呼。为了掩盖太子的阴谋,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后宫的嫔妃们、宰相封德彝和李元吉都到李渊面前粉饰,使李渊放弃了改立太子的计划,李建成重新受到李渊信任。

不过,这一说法受到后世很多人的怀疑。如果太子真的造反,李渊是不可能轻易原谅他的,即使有人极力替他粉饰也无济于事,因为李世民集团会举出确凿的证据粉碎那些粉饰的。

李世民的优势是拥有巨大声望和强大军力,劣势是远离皇上,宫廷后援不足。那些嫔妃们、老臣们以及李建成自己和李元吉等一干人整日在皇上面前聒噪,散播李世民的谣言,企图引起李渊对他的怀疑。宫廷大臣之反对李世民情有可原,因为他们必须站在一个立场上来捍卫道统,也捍卫他们的既得利益。嫔妃们本来谁当太子都与她们没有直接关系,但她们之所以喜欢李建成而不喜欢李世民,是因为李建成经常用金银财宝向她们行贿,而李世民在打下东都洛阳时,后妃中不少人曾给李世民打招呼,要他把缴获的王世充宫中的珠宝之类呈献一些,但李世民说,那些战利品都已经登记造册,拿不出来了。还有一些宫人受亲朋之托,让李世民给个官当,李世民也没买账,这让后妃们很不满意。

几次受到后妃们的谗言攻击后,李世民后来也学乖了。他一方面让自己的夫人长孙氏到宫中侍奉老爸,以敬孝意,同时拿出大笔钱财打点朝臣和宫人们。由于有金钱做后盾,长孙氏在皇宫中也结下了广泛的友谊。而且李世民手里掌握的钱财比太子集团要多得多,他出手阔绰大方,让李建成都眼红地感叹:“秦王遍见诸妃。彼金宝多,有以赂遗之也。”

图穷匕见

接下来的交手也很致命。

太子李建成对秦王集团采取的方略是分化收买。他以任用贤才为名,建议老爹将李世民手下的智囊杜如晦、房玄龄等调任地方官,分化他的势力;同时用金钱收买如尉迟敬德这样的将领。那一晚,太子手下的人装了满满一车金银去看尉迟敬德,表达了太子的敬意,并许诺他日后更有作为。尉迟敬德原先是窦建德手下的将军,被李世民收服,深深佩服李世民的为人,断然拒绝了太子的收买。李元吉见收买不成,便派人去刺杀这个最让他们害怕的将军,却没有成功。

李世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也收买李建成的亲信部将。虽然李建成的骨干们都死心塌地,但他部下一些看去不大重要的小角色还是被收买过去,其中一个叫常何的低级军官,在日后血腥的权力争斗中起了关键作用。

对于兄弟俩的明争暗斗,李渊心中有数,但手心手背都是肉,难以倾向谁。他总想和稀泥,搞折中,既不能随意废立太子,又不能抹杀李世民的功绩,于是便想了不少办法让他们重归于好。

平定天下后的第二年,即公元625年,李渊带着儿子和大臣们外出打猎,做出高兴的样子,让两个儿子比试骑马射箭,这给了李建成一个机会。李建成暗自吩咐宫人给李世民牵来一匹没经过驯服的烈马。

如果是一般的骑手,遇到这样的马肯定会被摔下马背,李世民也是三上三下,才制服了这匹烈马。事后他忿忿地说:“有人想用此马害我,但生死有命,岂能任小人所为?”

这话被人偷偷告诉李建成,李建成又转告给关系密切的张婕妤和尹德妃,让她们两人在老爸面前吹枕头风。心爱的女人的话让李渊一听就相信了,他把李世民找来臭骂一顿:“谁是天?天子自有天命,我还没死,你谋求帝位的心思为什么这么急切!”

李渊怒火万丈,正考虑要不要对秦王的野心做一番遏止,突厥人来范,他们救了秦王一把。

有人送来情报,说突厥骑兵大举犯境,边境来人紧急求援。考虑到要团结一致对付外敌,李渊赦免了李世民,让他带兵去解边境之危。

就在这时,李建成做出主动的姿态,请李世民到东宫赴宴。在宴席上,李世民饮了几口酒,竟然心痛难忍,还吐了血。是他叔叔李神通将李世民从东宫带回秦王府,这才大难不死。

究竟太子是否在酒里下毒,一直难有确论,不过从后面太子党的跟进措施来看,李世民的中毒对于他们是十分有利的。李世民的领军职责被剥夺了,太子李建成建议老爸改由四弟李元吉挂帅出征突厥,而李元吉顺势提出,将秦王府的战将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等等归自己指挥,并调秦王府的精锐士兵前往前线——这些,无疑属于釜底抽薪之计。

这一招如果成功,李世民便只剩下被动挨打甚至束手就擒的机会了。

李世民立即召集他的亲信、秦王集团的铁杆如内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和侯君集等人密谋。杜如晦和房玄龄已被调离秦王府,私自去见秦王,是要受严厉处罚的。为了避人耳目,他们不得不打扮成道士模样,偷偷摸进秦王府。

这个近似于“黑会”的密谋进行了整整一天,大家都认为,事情已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大家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采取反对太子的行动,毕竟要冒道义上的风险。为了能在这方面站住脚,他们列举了周公铲除叛乱的弟弟管叔、蔡叔的故事,把自己的行动称作是“为存社稷,大义灭亲”!

有了行动的理由,心理障碍已解除,做事便能干脆利落,义无反顾。

但李世民毕竟是李世民,他是熟读过兵法的。《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打了很多仗的李世民对这些战略与战术问题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兵家战略其实源自老子,老子早就有“示之以弱”的教导,说的正是“能而示之不能”的意思。

“黑会”开完了,决定做出了,该具体行动了。

当晚,李世民就进皇宫找老爸。

老爸接见了他,他要听听这个厉害的儿子到底要讲些什么。

李世民讲出的一番话包含两个意思,至少达到了两个目的,即“亲而离之”“怒而挠之”。

他的第一个意思是:我和建成、元吉兄弟一场,基本上没做过对不起他们的事,不知为什么他们一次次地要害我——他这里不仅指的上次在太子宫里饮酒被下了毒的事,还指这次他获得情报,建成和元吉两人已经谋划好了,要在为李元吉挂帅出征突厥的送行仪式上刺杀自己。在讲述这些的时候,李世民这个在无论多么凶险的战场上都骁勇无敌的猛人,竟然在老爸跟前流下了悲情的眼泪。

眼泪能不能打动老爸,都不要紧,这只是铺垫,是第一冲击波。他要让父亲那坚硬的心肠先松动松动,然后再将愤怒的种子播进他的内心。

他的第二个意思是:老爸你对太子他们太信任、太纵容了,但你没有想到,他们正是借助这种信任和纵容,犯下了滔天罪恶。你后宫里的那些女人,和太子走得那么亲近,太子却利用这种亲近,对她们加以调戏,包括元吉,都参与了后宫里的淫乱!

儿子的生死对于皇帝来说,固然不是一件小事,但比起自己后宫的女人被人占用,那就算不得大事了,更何况占用自己女人的正是儿子呢!李渊听了李世民的告状,心头果然愤怒。不过,毕竟他知道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的明争暗斗已经几乎发展为明火执仗,他们所说的话究竟是诽谤还是事实,必须要得到验证。因此他下旨:“明天一大早,原告和被告一起到皇宫来,再加上几位朝廷重臣,老子要把这件犯上作乱的荒唐事当面审问清楚!”

史书上记载李渊听了李世民状告太子和四弟淫乱后宫后,只是用了“大为吃惊”这样的词,没有更多地描写李渊的心情,但我认为他的心情的确是很不爽,而且是非常非常不爽的。

首先,这种三头对证的做法,本身是很欠妥当的,这种做法根本无益搞清楚事情的原委,而只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并进一步激化矛盾。真正要搞清楚这一类极其隐秘和隐私化的问题,最有效的就是秘密调查,尽管秘密调查要耗费时间,但却能掌握确凿的事实,不至于打草惊蛇、捕风捉影。政治上一贯老谋深算的李渊之所以这么幼稚地处理这个问题,说明他肯定是震怒中下达旨令,来不及做更多的思考。

其次,他当天晚上回到后宫,还就此事对张婕妤进行了提前“审讯”,甚至发了一腔怒火,导致张婕妤连夜派人去向太子通报,让他做好精神准备,以应对第二天的“过堂”。

正是李渊的这道没经过清醒考虑的旨令,给了李世民可乘之机,让他一手制造了改变历史的玄武门之变,一举夺得了太子的宝座,又进而登上皇帝之位。

我们进一步猜测,李世民向父亲状告太子和四弟“淫乱后宫”的事也属于莫须有,因为如果这是事实的话,他很可能会等到父亲弄清真相并对太子党进行惩处后,再来捞取下一步的政治资本,用不着冒天大的风险来发动一场血腥政变。正因为次日一早的三头对证会让自己的谎言露出破绽,所以他才决定在这之前就除掉太子和元吉,这样,老爸即使知道了事实真相,也无可奈何了。政变之后,李渊让李世民当了太子,又被迫退位,将皇位让给李世民,但史书上一直没说他废黜张婕妤,这足以证明事后他终于明白了所谓“淫乱后宫”纯属忽悠,属于一场愚人节笑话——不过此时已经没有他在政治上和历史上的话语权了。

血溅玄武门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带了自己的亲信党徒埋伏在玄武门附近的林中。也是天助他成功,把守玄武门的军队一直是太子的亲信,这天的执勤军官同样也是,但恰恰是被李世民收买过去的常何——常何这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由此成为唐朝开篇史页上分量最重的一颗石头。

接到张婕妤的通报,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做了一番商量。李元吉大概神经敏感一点,他觉得事情有些可怕,建议两人明天称病不朝,把东宫和齐王(李元吉封齐王)府中的士兵聚集到一起,准备应付随时到来的紧急状态。

太子李建成一笑:“这可不好。父皇召唤,咱俩都不去,不是恰恰给了秦王一个口实吗?他往咱俩身上泼污水,咱们不去当面辩解,那些大臣都是软骨头,便会当面讨秦王的好,咱俩便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反正皇宫侍卫都是咱们的人,他李世民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的,怕什么!”

元吉听兄长这么一说,确有道理,便不再争辩,两人相互跟着,打马朝皇宫走去。

上次李渊召集兄弟一起打猎,李世民险些被烈马摔死,是625年阴历七月,今天是626年阴历六月,其间相隔几乎满一年。

正是夏初的日子,天气晴好。从东宫到皇宫,近在咫尺,只需穿过一座玄武门就行了。玄武门到临湖殿,中间有一座小小的树林,李元吉发现树林里有星星般明晃晃的亮光在闪烁,那分明是兵器映射阳光的效果,再环顾四周,也与往日不一样,没有一个宦官或宫女,寂静得可怕。他大喊一声:“不好,有伏兵!”掉转马头便往回跑,李建成也慌神了,跟着他跑。

晚了,一切都来不及了,玄武门在他们身后沉重地关紧了,他们无法跨越高高的宫墙,飞出宫去。

一个手持一对铜锏的红脸战将从玄武门方向过来,他们都认识:这正是秦王手下的爱将秦琼秦叔宝。这个家伙威猛得紧,一生杀人无数,实在惹不起,于是掉头另择路逃跑。

回头也不行了,他们的亲兄弟、秦王李世民全身铠甲从林中纵马而来,拦住去路。

李元吉本来孔武有力,又是射箭高手,他掏出弓,搭上箭,朝李世民连发三箭,但由于心中恐惧,手软骨酥,三箭都没伤着李世民一根毫毛。

李世民等驰得近了,也以箭回敬。他懂得擒贼要先擒王,朝李建成一箭射去,箭镞直传李建成的头骨,李建成立刻毙命。

李元吉比大哥的作战本领要强,他看见形势不好,策马朝武德殿方向跑去。过了武德殿,只要能看见父皇的身影,就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但李世民把一切都策划好了,哪里能让你逃脱?武德殿那儿,早埋下伏兵,李元吉还没跑到那儿,一阵乱箭射来,险些将他射中。他慌忙滚下马鞍,摔得鼻青脸肿,慌不择路地朝树林里跑去。

李世民见伏兵没把元吉射死,怕他逃脱,亲自驱马来追。他一双眼睛盯牢了元吉,不提防一根横出的树枝拦在前面,一下子把他挂倒。他手上捏着弓箭,正要搭箭射向元吉。那元吉双睛喷火,朝他扑将过来,一双手紧紧地扼住李世民的喉咙,要将这不共戴天的兄弟送到死神那儿去。

就在这危急关头,李世民手下第一勇将尉迟敬德出现了,他大喝一声,如晴天响起霹雳,把李元吉惊得手都松了。李元吉迅速起身,跨上李世民的战马就要逃跑,尉迟敬德早有准备,他一箭射去,正中李元吉后心,“扑通”一声,李元吉一头栽倒在地,气绝身亡。

两个敌手终于被除掉了,李世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政变虽然在皇宫里发生,但东宫那边不知怎的竟然知道了。太子东宫侍卫和齐王府的卫队聚集一处,朝玄武门赶来,守卫玄武门的禁军指挥官一看:这还得了,竟敢攻打皇宫,这不是要造反了吗?于是便立即出动,与太子卫队决战。而秦王的内兄长孙无忌也早做了以防万一的准备,他手上没有军队,便悄悄从牢房里放出一批囚徒,并发给武器,让他们等在皇宫旁边。太子军队一出动,他们立即上去迎战,结果,三方军队在玄武门外开打,囚徒和禁卫军一方,太子侍卫和齐王府卫队为另一方,打得昏天黑地,不可开交。

看起来,太子这边准备工作是非常充分的,战斗力异常强悍。混战中,竟将皇宫禁军的两个头领敬君弘和吕世衡双双杀了。禁军头领死了,正好常何便火线接替,顶上了指挥位置,他调集禁军全力与太子军搏杀,仍然顶不住太子军的冲击。囚徒乃乌合之众,起不了大用,禁军兵力有限,驻扎在外的一时调不过来,不像太子军准备充分,人也越打越多。眼看着禁军即将崩溃,太子军首领便招呼手下兵分两路,一路直接去攻打秦王府。

这是极其厉害的一招。

禁军打不赢,还有玄武门可以阻挡太子军队,秦王府没几个人把守,那可是一触即溃的呀,老巢给人端了,可不得了。

就在这关键时刻,屡建奇功的尉迟敬德赶了过来,他手里提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首级,用力往宫城外面一扔,然后大喊:“秦王奉旨讨贼,二贼脑袋在此,你们谁还敢为逆贼卖命?”

俗话说:“蛇无头不行。”没了脑袋,哪怕是条龙也走不了路,更飞不了天。太子侍卫们一看,主子那颗血淋淋的脑袋就在跟前,还有什么可玩儿的?罢了罢了,大家都识点时务吧,于是纷纷将兵器放下,各自逃命去了。

逼宫夺位

这边太子的力量彻底瓦解,下一步就是“逼宫”了。李世民自己不好去见父皇,便让尉迟敬德去拜见老爸。

尉迟敬德全副铠甲在身,提着两颗脑袋跑到皇上李渊跟前,那李渊正在海池里面跟妃子们一块儿做划船游戏呢。

尉迟敬德面朝皇上跪下,口称:“臣尉迟敬德前来见驾!”

他这身打扮,把李渊给吓得够呛。按照皇宫规矩,如此面君,属于大逆之罪,但李渊刚才已经听得外面的喧闹之声,心下里正疑惑呢,对于闯到眼前的尉迟将军,很是不悦,知道出了大事,又不敢直接讯问,便说:“所来何事?”

尉迟敬德镇静大方地说:“太子、齐王二人作乱,秦王已替陛下将他们诛杀,怕陛下受到惊扰,特命臣前来护驾。”说完,便请皇上前往临湖殿。

李渊无奈,只得下船上岸,跟着尉迟敬德走,嘴里感叹:“不料手足相残之事终于见于本朝!”

在临湖殿,早有一干朝廷大臣等候在那儿,他们是接到李世民的通知而来的,但李世民自己仍不好意思出场,他要继续等待,观察李渊的态度。

李渊和大臣们见面后,中心话题当然离不开刚刚发生的这场政变。

尉迟敬德宣告李建成、李元吉谋反被诛,现在恭请皇上下诏,清算太子余党,表彰诛灭叛乱的秦王。

尉迟敬德的宣告,就是今天的决议,下面该轮到众大臣表决。

大臣当中,有不少曾经属于太子党,现在都成了识时务的俊杰之士,他们谁都不愿作为太子余党被清算,纷纷表明立场。表决的时候,除了宰相裴寂弃权外,其余都投了赞成票。情形至此,李渊只得点头,吩咐起草诏书。

事情已经有了眉目,李世民当晚终于进宫面见父皇李渊。史书上记载父子二人见面的场景:“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这里父子见面的场景,确实是精彩的表演。父亲说,这段时间以来,我受了迷惑,听信小人谗言,几乎就犯下大错了——他用了一个典故,孔子的弟子曾参是个贤人,一次一个与他同名的人杀了人,别人便跑来告诉曾参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母亲不信,照旧织自己的布。后来又先后来了两个人告诉她同样的消息,曾参母亲便有些相信了,她心里害怕,将织布的梭子扔了,翻墙而走。其实,李渊已经打定主意要让太子继位了,却说是受了别人的迷惑,把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而儿子呢,则采用鲜卑族最重要的仪式,跪在地上吸吮父亲的乳头,来表示对父权的忠诚,并悲伤地号啕大哭。

这边痛哭流涕,那边痛下杀手。李世民当然懂得斩草除根的道理,他将李建成的5个儿子、李元吉的5个儿子全部处死,并开除他们的宗籍,这也是给父皇李渊的震慑。

3天后,李渊宣布秦王李世民为太子,且“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决处,然后闻奏”,实际上就是退居二线了。

两个月后,李渊正式退位,自己当太上皇,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

经过血腥的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走上了历史的前台成为主角,他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启了辉煌的帝国时代,使大唐这个伟大的王朝成为中国历史永恒的骄傲!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设想:如果不是李世民发动(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这场政变,那么唐朝便一定是个平庸的王朝,“唐人街”、“唐装”等等便绝对不会成为我们至今仍在使用的词汇。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当下,正处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力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大力量的交汇点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太阳能行业也将乘势异军突起。同是做太阳能行业的施彭二人。一个沉稳务实,一个外冷内热,却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眼光,他们笑傲光伏世界、领跑中国光伏产业的神话。
  • 西方将帅简说

    西方将帅简说

    在人类历史上无数次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的将领。他们指挥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威风凛凛。因此,人们常常看到的是他们强悍的一面,很少关注他们的生活。当然,成功的将领是用战争来证明的。除此以外,那些威名赫赫的将帅,也和我们一样有正常人的生活,他们也会犯错,也会有各种性格的缺陷。当然,如果在战场上表现出缺陷的话是非常致命的。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热门推荐
  • 仙诗:重返逆流

    仙诗:重返逆流

    本是仙界大罗金仙修为的牧初阳,某一天,莫名其妙的被菩提以各种理由散去了修为,转生贬入凡间。于是乎,牧初阳便又一次的踏上了修仙一途。但随着时间变迁,修为增长,真相一层层的被揭开,牧初阳发现,当初他被贬下凡间的背后,好像还藏着天大的秘密......“一朝苦上千百年,拼命坚持只为仙!”
  • 影子之城

    影子之城

    影子之城,是一个高度规则化的世界,在这里存在,要付出“影子”以及“自由”为代价,获取实现愿望的可能性,“道具”“源道具”“影术”“影力”“世界”“国度”“规则”......一切的不可能,在这里将成为可能!当绝望之人的命运之线与世界的背面交织之时,会发生什么?
  • 给你我的幸福

    给你我的幸福

    明明只见过两面的人,却隐藏不住心里的悸动,若有若无的被对方吸引。两个人都在逃避,两个人都在执着,矛盾的心理,疲劳的神经,失忆,失踪,思念,愤怒?他们该何去何从?所有人的相爱只是一个计划好的陷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是幕后真凶?是谁安排了这样的命运?
  • 幕后珍闻

    幕后珍闻

    当您在舞台前或者银幕上,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时候,本集报告文学想告诉您:幕后珍闻——《中国革命之歌》诞生记。
  • 废柴逆世:名门魔君堕仙妻

    废柴逆世:名门魔君堕仙妻

    她是恣意纵横的魔道妖女,却错爱了仙门首席。重生成修仙废柴,一样能逆天而行,惊才绝艳。“傻丫头,谁又让你受委屈了?”唯独在他怀里,她始终像个孩子,被他宠得上天。他,魔道邪君,妖孽倾城,一腔冷血只为她炽热。“犯我妻者,虽远必诛。”
  • 龙圣独尊

    龙圣独尊

    金色的血液,透露出一种高贵与圣洁。当金色的血液从龙世离身上流淌出来之时,他将以此化龙,改变世界。
  • 穿越异世:何处是归路

    穿越异世:何处是归路

    再次醒来已身处异世,强者为尊是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是扶摇直上追寻力量,还是沦落尘世甘为凡人。是拼尽全力博一回,还是安于现状泯于众人矣。她的归处又是在何方呢
  • 艾泽拉斯的牧师

    艾泽拉斯的牧师

    “谁说牧师打牌污的!”阿克托斯死死盯着众人,义愤填膺。“脏什么脏!牧师哪里脏了?!”看着众人不屑地眼神,阿克托斯彻底爆发了。“牧师的事,能叫污和脏吗?那叫计策!”“安度因就算了,但上次和你打牌的时候你藏牌!”罗恩毫不留情地揭穿了牧师险恶的嘴脸。“哦~”众人看向阿克托斯。“断子绝孙脚!”弹了弹脚上的灰尘,阿克托斯阴冷地扫了一眼夹着腿的众人:“你们刚才看见什么了吗?”“什么都没看到,尊敬的团长大人!”
  • 守候是我最好的告白

    守候是我最好的告白

    陈依茉终于回来了。张至源从未想过,陈依茉这一走,走了8年,而自己,居然等了她8年。哪怕她从未知道自己的爱恋,哪怕他追求者众多……可是,等等……陈依茉已是别人的未婚妻?! 但是,谈到未婚夫时,陈依茉的脸上分明写满了无奈与愁怨,而张至源和她四目相对时,她的目光里却含情脉脉。而且,他们还听到了彼此抑制不住的心跳……
  • 五零七寝室

    五零七寝室

    本书不是黑道,不是穿越也不是重生。偏写实路线,讲述了燕京大学,第一届90后。男六栋507寝室叶锋、李天奇、宇文瑾瑜、陈雅昶、萧维维、吴俊,六个男生在大学期间发生的故事。他们同进一所大学,同在一个系、同学一个专业(商务贸易)、同住一个寝室。由于性格的不同,在大学这段时期,遇到不同的人,不一样的遭遇。清楚的认识了自己,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他们大学后不一样的人生命运。第一批90后大学生会在今夏或明年夏天离开学校步入社会。我就是第一批90后,写的是关于我们自己的故事,缅怀那即将逝去的青春。往事历历在目,如今只能回首。本书从他们踏进校园的第一步讲起,一直讲到他们离开学校。让我们看着他们的故事,回味一下我们即将离开的校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