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5700000019

第19章 动物小实验(1)

蜜蜂的“鼻子”

操作难度:★★★

实验方法:

很久以前,德国动物学家佛烈希做过一个有名的试验。他用意大利橘子皮提炼成的芳香油来训练蜜蜂,叫它们熟悉这种芳香油气味。一天后,他在一个长条试验桌上放了两排盒子,共24个。每个盒子上面有个活动的盖,盒的前面开一个小洞,蜜蜂能自由进出。在这24个盒子当中,只有一个盒子里放着一个小盘子,上面盛有用意大利橘子皮制成的芳香油,其余23个盒子里分别滴上其他23种芳香油。

佛烈希观察记录了5分钟,有205只蜜蜂爬进装有意大利橘子皮芳香油的盒子里,而其他盒子只有几只蜜蜂进去,有的甚至一只蜜蜂也没有进去。

佛烈希注意到,凡是能吸引蜜蜂的芳香油,基本原料都是柑杏果实制成的。可见,蜜蜂的“鼻子”喜欢闻柑橘的香味。

那么蜜蜂的“鼻子”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你通过下面这个简单的实验就能够弄清楚。

先做一个纸盒,上面做个可以活动的盖,前面也开个小圆孔。在盒内放一个小瓶盖,装上一些白糖水,盒里再放一个芳香诱人的柑橘,使蜜蜂爬进去,就能嗅到柑橘挥发出的芳香气味。让蜜蜂从这只盒子爬进爬出几次,受到训练。

好,下面你这样做:把纸盒中的蜜蜂拿出来几只,分别剪去尾端的毒刺,以防止它们螯人。然后,在放大镜下面,再把触角的前7节剪掉。注意看看蜜蜂是不是能够找到放有柑橘的纸盒。你可以看到,无论纸盒孔朝向哪边,这只蜜蜂都能够找到洞口。触角被剪掉了7节,它仍有嗅觉功能,说明蜜蜂的“鼻子”不在这7节里面。

下面,你把剪掉7节触角的蜜蜂,再剪掉1节,或者另捉一个受过训练的蜜蜂,剪掉它触角的前8节,再进行观察。你会发现,当放有柑橘的纸盒移动位置以后,这只蜜蜂会东奔西跑地再也找不到那个纸盒的圆孔了。假如它偶尔也钻进了纸盒,那纯属巧合。

从上面三个步骤的实验来看,可以肯定蜜蜂的“鼻子”是在触角的前8节上面。

知识延伸:

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了工蜂的触角,发现触角表面大约有6000个小孔;而雄蜂的触角有3万个小孔。这些小孔里面长有嗅细胞。蜜蜂对花朵的辨认,大多依靠嗅觉。

科学家还发现,蜜蜂的触角,对蔗糖汁还有味觉的反应。可见它的触角既能当鼻子用,又有舌头的功能。

昆虫的种类繁多,“鼻子”的形状、位置也多种多样。比如,苍蝇的“鼻子”长在脚底下。在显微镜下面,你就可以观察到苍蝇脚的末端有一对“钢钩”,它下面有一对半透明的扇形器官,表面还生有密毛,那就是苍蝇的“鼻子”。另外,苍蝇的头顶上还有“鼻子”的构造。

用电子扫描显微设备拍摄蚜虫的触角,它的基节上面有许多外形很像一朵一朵波斯菊花的感受器,这种感受器能感受声音、气味和气流,可以起到鼻子和耳朵的作用。

拖着气泡呼吸

操作难度:★★★

实验方法:

水里的哺乳动物用肺呼吸,鱼用鳃呼吸,而水里的昆虫龙虱,它呼吸既不用肺,也不用鳃。请你做个小实验,就可以明白龙虱独特的呼吸方式了。

捉一只龙虱放在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你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它的“鼻子”不在头部,而是在尾端,它常把腹部末端伸出水面进行呼吸。

大约呼吸一分钟,它再潜入水中游泳。这时候,你会看到它腹部末端拖着一个闪光的气泡。

这个气泡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就需要了解一下它的身体构造。龙虱也有两对翅膀。前翅质地坚硬,静止的时候覆盖在后翅上面,好像鞘一样,所以叫鞘翅。鞘翅下面是膜质的后翅,有飞行的能力。

鞘翅的边缘还有个特点:向下向里折了一个小窄边,就像水果罐头瓶盖的小边那样。这就把龙虱腹部的背面盖得严严实实的,鞘翅和腹部背面之间形成了一个扁平的小腔,叫做气腔。

气腔通向哪里呢?龙虱腹部两侧有8对呼吸孔,每个孔都跟气腔相通,尾端的呼吸孔是进气口。当它吸足气以后,就潜入水里。龙虱边吸氧气,边排出二氧化碳。气腔里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慢慢由前向后移动,最后冲出气腔,在尾端就形成了一个气泡。

龙虱是在水里过冬的。冬天水面结冰的时候,它怎么办呢?你可以做个模拟冬天的冰层来实验一下。

在玻璃缸的水面下一指多深的部位,罩上一层窗纱或冷布(模拟冰层),龙虱只能在窗纱下面游泳。

你会看到,龙虱东游西窜,到处寻找浮到水面的通道。但是它始终也浮不出水面来。这时候它只好攀在窗纱上面,翘起腹部的末端,一会儿从腹部和鞘翅之间出现一个气泡,并且越来越大,就像吹气球一样。到一定大小以后,就固定不动了。这个气泡始终在腹部末端拖着,就像潜水员背着的氧气瓶一样。龙虱就靠这个“小气球”在水里呼吸。

这个气泡里面的气体,就是龙虱呼出来的,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气泡是由一层很薄的膜构成的,这层膜只能让气体分子通过,水分子却不能透过。换句话说,气泡内外的气体是可以自由进出的,这样二氧化碳就通过膜排到水里,而水里含的氧气就能通过膜进入气泡,再通过呼吸孔进入龙虱体内。所以龙虱只要背着这个气泡,即使在冰下也能对付。

知识延伸:

龙虱是一种普通的大型甲虫,身长有35毫米左右。龙虱夜间大多潜伏在水草丛中,等小鱼游过来的时候,它突然捕食。所以,它是池塘养鱼的主要害虫,应该设法捕杀它。我国南方常把龙虱制成美味食品,供人们佐餐,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目前科学家们仿照龙虱的“气泡呼吸”原理,用硅橡胶薄膜,试制了一个2立方米的水下气室,这种橡胶薄膜也只能透气不能透水。它可以供应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的水下呼吸,以便在水中从事各种操作和研究工作。科学家曾经把一只老鼠放进这种气室,然后让气室潜入水下,老鼠能够正常生活。

蝗虫的呼吸系统

操作难度:★★★

实验方法:

捉来两只蝗虫,一只倒栽葱似的把它整个头部淹没在水里,而身体露在水面外;另一只蝗虫的整个身体浸没在水里,只把头部露出水面。

你想想看,是哪一只蝗虫先淹死呢?

答案会使你觉得奇怪,头露出水面的蝗虫先溺死了,而头淹没在水中的则安然无恙。这是怎么回事呢?

知识延伸:

你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只大蝗虫的身体两侧,可以看到一排小圆孔,就好像我们从远处看见一条海船两侧的舷窗一样。

轮船的舷窗是给船舱旅客通风换气的窗口。蝗虫体侧的小圆孔,也是用来换气的“窗口”,叫做呼吸孔,也叫气门。蝗虫就用气门来呼吸。这些气门连接了许多小管子,小管子又有许多分支,遍布整个蝗虫体内。蝗虫体内的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氧,就通过气门进行交换。

蝗虫的胸腹部两侧,一共有10对气门。那么,这10对气门中,哪几对是呼气的,哪几对是吸气的呢?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实验就知道了。

先配一些石灰水:把少量的石灰放在试管(或玻璃瓶)里,再加入10~15倍的水充分搅拌,水就变得混浊了。静置一段时间以后,石灰小颗粒慢慢沉下去,水又变清了。这时候,上面的清水就是配好的石灰水了。

你还可以用下面讲的方法来检验制得的石灰水是不是合格。把一些石灰水倒进试管中,用一根麦秆或塑料吸管,用嘴向里面吹气。如果石灰水由清变成混浊的白色,就证明石灰水是合格的。

把这种石灰水分别倒入两个试管(或小口玻璃瓶)里,开始做下面的实验:捉几只蝗虫,剪掉翅和腿。剪两块比试管口径大一些的橡皮膜,中间开个小洞。把蝗虫插进小洞中,使橡皮膜正好箍在蝗虫的从前往后数的第四对和第五对气门之间。

再把两只套好橡皮膜的蝗虫,分别放进两个预先准备好的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一只蝗虫头朝上,另一只头朝下。橡皮膜蒙在试管口,用细线捆紧,防止漏气。

不久,你就会发现:蝗虫头上朝上的那个试管里的石灰水,由澄清变成混浊的白色;而蝗虫头朝下的那个试管里的石灰水却没有变化,仍然是澄清的。

这说明,蝗虫胸腹部的10对气门中,前4对是用来吸气的,而后6对是用来呼气的。蝗虫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最后形成了白色沉淀的碳酸钙。

蚂蚁认路

操作难度:★★★

实验方法:

你知道蚂蚁是怎样认路回家的吗?科学家通过许多实验,发现蚂蚁有好几种活动路标。比较普遍的是气味路标。你看,蚂蚁走路的样子很像盲人。蚂蚁的触角跟盲人手里的竹竿一样,它每走一步,都要用两根“竹竿”不断地敲地,这也是在探路。

蚂蚁的触角比盲人的竹竿还灵。因为这对触角有两种功能:一种是触觉作用,通过触角接触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体的轮廓、形态和硬度,以及前进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况。这种作用跟盲人的竹竿完全相同。另一种是嗅觉作用,通过闻味进行识别。这是盲人的竹竿所没有的。原来,蚂蚁一边走路,一边从腹部末端的肛门和腿上的腺体里,不断分泌出少量的、带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叫做标记物质,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迹。远离蚁巢的同窝蚂蚁,回巢的时候,就用它的特殊鼻子——触角,来闻着这条气味路标前进,这叫做“气味导航”。

下面请你做个小试验:用手指在蚂蚁回家途中用劲抹擦几遍,破坏它原来的化学气味路标,或者放上一个卫生球,让卫生球的气味压盖标记物质的气味。这时候,你会看到许多蚂蚁爬到这个地方以后,顿时停止前进,就地乱作一团。因为它们一时闻不到原来的气味,所以暂时迷失了方向。如果继续观察,你会发现,过不了多久,它们用触角互相碰,好像在交头接耳地互相转告:“前面的路标已破坏,得赶紧想办法”。它们走走停停,在周围兜圈子。最后,它们会设法绕过异味线,重新建立回巢的新路线。

那么,蚂蚁是用什么办法重建新路标的呢?一般是采用另一种定位手段。

那就是靠太阳的位置来导航,又叫天文路标。这个秘密,在很早以前就被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发现了。好,下面也请你来试一试:找一只拖着食物回巢的蚂蚁,用一个密不透光的纸盒把它扣上(火柴盒就可以)。这时候,请你顺着它原来前进的方向在地上划一个箭头作为记号。

3小时以后,你再掀开这个纸盒,就会看到蚂蚁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反而急急忙忙奔向另外一个新方向。这时候,你在这条新路上再划一个箭头。最后你用量角器量一下,发现新路和老路形成的夹角,大约是45度,正好是蚂蚁被关闭期间,太阳横越天空时移动的角度。可见,蚂蚁是用太阳的位置来定向的。

要说明的是,它原来前进道路上的气味路标,也可能仍然存在,也可能消失了,因为不同种的蚂蚁,分泌的标记物质残留时间的长短不同。这时候,不管原来的气味路标是不是在,它都可能利用太阳定向。

知识延伸:

利用太阳来定向的昆虫很多,除蚂蚁外,还有蜜蜂、蝇类、金龟子等。

在其他动物中,比如鲎和水蚤也用太阳定向。这些利用太阳的位置来定向的动物,主要是对太阳的偏振光非常敏感。因为阴雨天气,乌云密布的时候,太阳的偏振光仍然可以穿过云层到达地面。所以这些对偏振光敏感的动物,在坏天气里仍然可以用太阳来定位。

以上是蚂蚁认路最常用的两种路标。科学家认为,蚂蚁在认路时,这两种路标是交替兼用的。但在一般情况下,蚂蚁首先是用气味标记物质来认路的。

美国科学家已经搞清了一种蚂蚁的标记物质,叫做菲罗蒙素。这种物质具有很难消失的特殊气味,蚂蚁就是靠分泌这种物质来觅食和返巢的。科学家已经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这种物质,并且用来灭蚁。美国东南部常遭受“利黑太尔”蚂蚁的袭击和破坏。如果用大量的杀虫剂消灭它们,会伤害周围有益的生物。如果在杀虫剂中加入人造菲罗蒙素,那么,就会把蚂蚁成群地吸引来,集中消灭,这样,只要用少量的杀虫剂就能收到非凡的灭蚁效果,而且减少了周围环境的污染。

据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学家霍特勃勒在研究非洲臭蚁的时候发现:蚂蚁还可以用图像作为路标。这种方法叫做“按图导航”。当时,特勃勒在非洲的森林中发现了这个现象,然后,他就把蚂蚁带回实验室。他在实验室的天花板上糊了一幅巨大的非洲森林阴影的透明图像,在图像的后面装有照明灯。实验室黑暗的时候,蚂蚁无法辨别回巢的方向;但是灯一亮,蚂蚁就顺利地返巢了。这说明非洲臭蚁确实是以森林阴影的图像作路标进行活动的。

蚂蚁突围

操作难度:★★★

实验方法:

捉一只蚂蚁,最好是大一点的,把它放到光滑的桌面上。然后用手指蘸点清水,在它周围画一个直径约8厘米的圆圈。由于光滑的桌面不怎么吸水,所以水圈就高于桌面,对蚂蚁形成了一道封闭的水墙。只见它行色仓皇,往返奔跑,不停地晃动着的触角一接触到水墙就急忙掉头,奔向另一个方向。

大约3分钟后,它开始意识到,这样奔波是徒劳的,自己已陷入了一个全封闭的水圈内。只见它突然昂首奋起,悲壮地跃上“河道”浮水而去。它很快发现这水面并不宽阔,自己终于冲出包围,获得了自由。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之七

    智慧具有传承性,本套图书精选智慧故事、内容丰富、故事精彩,为广大学生增加智慧提供了一条路径。
  • 国学经典导读(中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中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上、中、下三册,中册精选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宋词》、《唐五代词》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列那狐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列那狐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本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 白雪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白雪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校园霸主特种兵

    校园霸主特种兵

    杨烨,自以为是个神一般的人物。而恰巧他就是这样的人。校花?老师?巨乳萝莉?警花?御姐?竟然都爱上了这个混蛋!!而他尽然还有一个仙女一样的未婚妻!?她们异口同声的全部对杨烨说道:杨烨!你是个畜生!你根本不是人!自恋到一定境界的人是如何泡到这些极品女神的?
  •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材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材

    本书介绍了世界主要林木树种及珍贵木材特性,同时还介绍了人们对林木资源的科学、高效的开发利用重点阐述了木材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基本概念、作用原理和处理方法及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等。
  • 剑霸天下

    剑霸天下

    不染天下不染尘,半分形迹半分踪,圣贤不过笼中影,身游潇洒文武风。本该是衣食无忧的他却踏上了复仇的不归路。
  • 梨花落:绝代有佳人

    梨花落:绝代有佳人

    谢氏一桩简单的杀人案,在弄权之下被断成了通敌案,后演变成谋逆案,有着三百年历史的谢氏大族一朝覆灭。侥幸逃脱的谢氏兄妹二人,躲过明枪暗箭,步履艰难的替谢家沉冤昭雪,却发现这背后还有更不为人知的隐情,究竟谁才是导致谢家覆灭的真凶?那一年,梨花盛开的洁白,年仅六岁的谢蕴身穿丧服,在数着梨花凋落踌躇伤感之时,被一声声嘶吼惊住,接着便传来了浓烈的血腥味,白裙被染成了红色,梨花也被染成了红色······
  • 逆乱之都

    逆乱之都

    父亲的突然去世,使柳中飞发现了父亲的遗物和自己的身世,从此踏入了炁者的世界,为了给父亲报仇,柳中飞一路上结交挚友,成为最强炁者,最终站在了世界的顶端
  •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十三一绊情窦开,白环相赠许未来;四眉相思经别离,还是原来还是你。散尽一世繁与华,不抵岁月与造化;漂洋远去千万里,转山转水转佛塔。
  • 落花本无意

    落花本无意

    花开的时候,第一次美轮美奂的他,不可一世的他惊为天人的她,清冷却又单纯的她他不知清冷的外表下怎样单纯的心她告诉他:风璟我从未后悔遇见你,生生世世。踏着落花,将匕首送入自己的心脏:风璟,当初我以为你会不计较我的身上留着怎样的血,没想到我还是错了,你从来没有相信我,你相信那些所谓的真相。别在我的坟头哭,脏了我的轮回路。昆仑山下,白色的清丽身影,留下他独自懊悔,独自伤心,独自恚恨:丫头,你还真狠,丢下我一个。
  • 大荒神帝传

    大荒神帝传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补天归墟,圣兽白泽出世。石皇斩金帝于无始山,百族离心,九州四海,硝烟四起。一名罪奴后裔机缘巧合降临大荒,怒杀三仙,一战成名。远古神皇,古巫圣兽,次第登场。大荒风云,谁主沉浮?多少生离死别,尽付一曲离殇洛。多少痴恋纠缠,奏响一曲红颜劫。新人新书,一起成长。
  • 千古姻缘:纨绔千金

    千古姻缘:纨绔千金

    她,桀骜不驯,看似最有义气,实则最是无情,吃、喝、赌样样精通,唯独不碰余下的那一字,不是不能,不是不敢,而是感情太毒,她不敢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