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9600000012

第12章 心理健康篇(3)

要克服厌学情绪,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认识,产生学习的需要。学习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导活动,也是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面对新信息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每个人不通过学习,更新知识,他就无法适应。只要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能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

其次,要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应注意安排好学习的程序,养成预习、复习和认真听讲的习惯。每天放学后,第一个任务是抓好复习,先复习后做作业。第二个任务是抓好预习。第三个任务是抓住功课的薄弱环节进行补习,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

第三,注意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智力因素有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而情绪、意志、兴趣与个性则属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除应注意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敏捷的思维力等智力品质的提高外,更应重视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个性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老师批评错了自己怎么办?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之师的教师确实应该在很多方面堪为人之楷模,但这并不是说他们不能出差错。作为学生,不能苛求老师不犯任何错误,对老师的爱心之中应包含一分宽容和理解。

老师批评学生,即使是错误地批评了学生,也是对学生爱的体现。因此,除了对老师的不足持宽容态度之外,对老师的错误批评还应有一分体谅,但体谅不等于委曲求全,也不是回避矛盾,面对老师错误的批评,你还得采取相应的行为。

一个人要学会从他人的错误中学习。学生要善于在老师的错误批评中进行自我批评,借此来加强思想行为修养。老师错误的批评多半来自一贯的印象,一定程度上是对自己过去行为处事的反映。因此要反过来问自己,“我怎么会给老师留下这么一种印象”,从而检查自己往日的言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面对老师的错误批评,不必苦恼,更不必耿耿于怀,要做适当的解释工作,避免与老师的隔阂越来越深。在向老师解释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在诚恳的自我批评的前提下,指出老师批评中的错误之处;二是要选择时机和场合,避开老师的盛怒,找机会心平气和地同老师谈话。

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解释清楚,如果你无论如何解释,仍然改变不了老师的看法,不妨冷处理,将它暂时搁置一边,让时间、让自己的行动去向老师证实,生活的浪涛会把本不属于你的污点冲刷干净。对一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最困难的还在于用自己的行动去证实自己的光明磊落。

3.怎样对待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

怎样对待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是中学生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实际上是一种高期望状态。父母们都期望自己的子女能有出息,这种期望可以转变成为子女的一种行为动力,但过高的期望也是一种沉重的压力。它让人处于一种矛盾状态。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就是这种矛盾状态的反映。所以,中学生想轻装上阵,就得学会正确对待父母的“望子成龙”心态。

首先,不论父母对你寄托了什么期望,你得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评价。同学之间是有差异的,正确地评价自己,就要通过与同学的比较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由此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正确的自我评价会使得自己的奋斗目标切合实际,从而获得不断的成功,使自己对一切充满信心。

在正确的自我评价后要用行动来改变父母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首先对父母的期望要表示理解,不要反唇相讥,更不能因自己达不到而顶撞父母。要多与父母沟通,告诉他们自己学习面临的困难和努力的方向,要在父母面前有踏实努力的表现,这样,他们逐渐会对你有个恰当的看法,而不再失望。

4.当父母不理解自己时怎么办?

实际上,理解应该是双方面的,中学生既要求家长要理解自己,自己也应该理解家长,“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的所作所为甚至斥责和打骂,都饱含对子女深切的关怀和爱心,只是“恨铁不成钢”罢了。中学生认为自己大了,家长也不是不知道,但总觉得他们仍处在一个半儿童、半成人,半成熟、半幼稚,半独立、半依赖这两种状态并存的过渡期,仍需要父母的教导和忠告,所以,人们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也有对的地方。家长希望中学生抓紧时间,反对花过多时间聊天,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作为家长,对子女和异性同学交往的过分防范,过分的关怀和批评,都会引起子女的反感,造成两代人的隔阂,也是不妥的。你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向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告诉他们你的实际感受,但一定要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进行。总之,当我们要求父母理解、尊重我们的时候,首先要同父母进行心理换位,理解并尊重父母,这样才能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填平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5.和某一异性同学交往较多,被误认为是谈恋爱时怎么办?

我们应懂得,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很难避免不被别人误解,产生了误解,就要让理智来控制情绪,不要让误解来左右自己的行为。被人误解为谈恋爱,对当事人来讲常会有两种反应:一种反应是,一旦被别人议论就杯弓蛇影,正常的交往和正常的工作都回避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这种议论。另一种反应是采取比较激烈的态度,总想给别人解释清楚自己是清白的,有时越解释越把问题复杂化了,其实这两种反应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人们常说:“语言止于智者。”被别人议论后,如果能采取泰然处之、坦然面对的态度,一笑了之,是处理谣言的明智方式。既然当事人双方的确没有因较多的交往而陷入感情的漩涡,影响学习和工作,就不妨坦然地继续保持原来的交往,时间一长,这种传闻就会失去它的新闻性,而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当然,能用此法来对付谣言,需要较好的涵养和开阔的胸襟,通常是比较难做到的。

6.怎样克服拖拉的习惯?

拖拉习惯是一种不良的性格品质,造成这种习惯的主要原因有:①凡事避重就轻。许多中学生常常逃避需要费力气、花精力、时间的事,如做作业光是拣容易的题做,把难题搁置一边,结果越积越多。②时间错觉。有的中学生总觉得今天太短,明天很长,而把今天应当完成的事或经过努力可以做完的事推到明天。③缺乏计划。有些中学生“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看起来终日忙碌,到头来许多该做的事没做,该及时完成的作业未完成,这种人并不懒惰,主要是因为缺乏计划造成拖拉。④惰性。有些事情、学习任务并不是很难,只要去做可能很快就可以完成,可他们就是不想动手,能拖一天是一天,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由于惰性造成拖拉。

针对造成自己拖拉习惯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加以克服。

一是立即动手。许多事情之所以拖拉下来往往在于该做时未做成。明代学者文嘉说:“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要克服拖拉习惯,遇事要立即动手,不要以为时间还充裕,把它搁置一边,也许以后很难再找到合适的机会去完成了。

二是知难而进。要克服拖拉习惯。则需要正视那些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的学习和事情,要克服心理压力,知难而进地做好它。

三是坚持“晚算”。季米特洛夫曾经说过:“青年时谁在睡下时,不想想一天中学会了什么东西,他就没有前进。虽然日常工作很多,他们必须好好组织自己的工作,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假如是正号,很好;假如是负号,那就要采取措施。”中学生朋友不妨每天坚持“晚算”,在临睡前检查一下自己做的事做完了没有,养成“事不过夜”“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四是要讲究方法。要克服拖拉习惯,还需要科学的方法作指导。如对于因缺乏计划造成拖拉习惯的中学生,可以采用把每天要完成的事和作业按轻重缓急列出单子,做完一件划掉一件,并尽量把重要的事情和作业早点做完。

名人名言集锦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罗丹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吕坤

如果我们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卡耐基

原谅敌人要比原谅朋友容易。

——狄尔治夫人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惠特曼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萧伯纳

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卡耐基

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塞涅卡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罗曼·罗兰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都德

同类推荐
  • 女人气场修炼就3招

    女人气场修炼就3招

    本书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结合当今女性的实际情况,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从外表形象、说话方式 、做事技巧三个大的方面,详细揭示了造就幸福人生的秘密。编者在每一小节前都精心总结出3条知识要 点,冠以“女人3招赢天下”,以便引导读者快速领 会掌握关键内容。《女人气场修炼就3招(人靓嘴甜会来事儿)》提 出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捷径,为你指点迷津,使你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价值,助你踏上幸福生活之路。只要 你用心去读这本书,认真领悟并亲身实践,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就一定可以“人靓、嘴甜、 会来事儿”,从而魅力四射,左右逢源,大受欢迎。
  • 有一种美德叫诚信

    有一种美德叫诚信

    中华民族自古就推崇诚实守信的道德观,讲究做人要有真情实意,一诺千金。在市场经济中,这些传统美德并没有过时,诚实守信仍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本文从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出发,全面论述了一个人从做人、做事、求学、就业、经商和家庭和睦等方面,通过大量的故事和事例向读者阐明了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通行证。读者对象:青少年,刚入职场的新人。
  • 寓言中的人生智慧

    寓言中的人生智慧

    世界上有这样两种教育励志思想:一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也随着这个时代的结束而宣告过时;另一种也是随着是代的变迁而产生,但却对人类有着恒久的价值,就像钻石一样,经过岁月的磨砺,反而变得更加光彩夺目,《寓言中的人生智慧》一书所涵盖的励志思想,无疑属于后一种。
  • 和成功学大师学办成事的方法

    和成功学大师学办成事的方法

    本书以精美的语句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从语言的突破、做对事的方法、办成事的方法等方面,生动而具体地阐释了卡耐基的成功学。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热门推荐
  • 总裁de女佣美人

    总裁de女佣美人

    她未婚生子,远走他乡,为了赚钱养子,无意中成了孩子父亲的女佣!他被情所伤,失去双腿,为了谋夺家产,硬把女佣当做暖床情人!本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报复,最后竟成爱恨交织,误会释然后,她还能否与狠情总裁重获幸福?
  • 红颜累,红颜泪

    红颜累,红颜泪

    一个是天下第一美人,却在新婚佳期神秘失踪。一个是人人畏之的温柔杀手,却陷在爱河里不能自拔。一个已经找到幸福的女人,却又陷入泥沼。一个是小王爷,在爱情里却无比迷茫。其实无论谁退后一步,或许都能找到幸福,可是,在爱情的旋涡里,没有退字。缠绵的,交织的,是爱?是恨?还是没人能说清的纠结。
  • 爱上薰衣草的王俊凯

    爱上薰衣草的王俊凯

    小凯养了一只白雪狐,结果没发现已经爱上它了。
  • 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表现出众的能力(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表现出众的能力(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毛泽东在《赠父诗》中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可以说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走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志向和理想是我们生活中的导航塔和航标灯,指引我们通往想要去的地方,避免迷失自我,迷失方向。
  • 期待是美丽的

    期待是美丽的

    本书是一位智人学者的教育随笔集。作者李志强先生曾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他积极践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全市最薄弱的一所中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拓荒实验。两年时间,学校变成了育人的绿洲,处处散发着书香,澎湃着活力。李先生的教育随笔不是毫无根据的高谈阔论,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真知。它来自校园、来自课堂,对大家司空见惯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非常值得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员参考。
  • 时光不语花解语

    时光不语花解语

    此文已弃。原因嘛,人设太麻烦了,不知为何就这么写了。
  • 参合

    参合

    一个普通的秋天的傍晚,一场淅淅沥沥的雨,一条寂静无人的街,一个晃晃悠悠的身影。身上披着一件绣着紫云的白袍,背上附着一把三尺三的青龙剑,手里拎着一个三斤三两的酒葫芦儿......他惺忪的两只醉眼似睁非睁,似闭非闭,瞅着这颠颠倒倒的世间,也不知到底是谁醉了......
  • 死亡之森

    死亡之森

    一座充满危险的原始森林,一份神秘的战国帛书,一场斗志斗勇的争夺战。苏周本是一名普通人,在一次旅行途中不幸流落到一座原始森林里,接下来等待他的将是与新的同伴一起为了一份记录着古墓地址的战国帛书,与凶恶残忍的盗墓贼进行斗智斗勇的争夺战。
  • 还债道

    还债道

    我踏在云端,俯视着灰色的大地。“还没决定好吗?”一个苍凉的声音,化作飓风,在我耳边呼啸而过。“等一下。”昂首是一片引得古今英雄着迷的星空,“只要再一下。”对于“他们”来说,百年千年都只是一下。可是我的一下,却要在下一个刹那了结。而这一个刹那,我的心神只为那双单纯而又迷茫的眼神所吸引。“所有的因或果,都将在这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