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0600000003

第3章 修身

【原文】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②;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③;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④;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⑤。故非我而当者⑥,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⑦。好善无厌⑧,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已也;致不肖⑨,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嗡嗡呰呰⑩,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

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侵;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难进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耗。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体倨固而心势诈,术顺墨而精杂污,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悫,程役而不录,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

行而供翼,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

夫骥一日而千里,弩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之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之谓也。

端悫顺弟,则可谓善少者矣;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加[忄扬右边]而不顺,险贼而不弟焉,则可谓不详少者矣,虽陷刑戮可也。

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

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勘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势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理;劳勌而容貌不枯,好文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且私也。《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注释】

①修身:本篇阐述了修养身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方法,并着重指出要想迅速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遵循礼义。②修然:整饬的样子。存:省问。③愀(qiǎo)然: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④介然:坚贞;坚固的样子。好:笃好。⑤菑(zāi):同“灾”。灾害。⑥非:责怪;责难。⑦致恶:极端厌恶。致,极。⑧厌:同“餍”,满足。⑨不肖:不才,不正派。⑩嗡嗡(xī):同“吸吸”,吸取。呰呰(zǐ):通“訾訾”,诋毁。孔:甚。臧(zāng):善。具:通“俱”,都;完全。扁:通“遍”,普遍;到处。度:法度;法则。彭祖:传说故事中长寿的人。配:匹敌;媲美。尧:陶唐氏,名放勋,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帝王。禹:夏代第一个君主,传说曾治平洪水。在治水的十三年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时:意同“处”。信:真,确。勃:通“悖”,谬误。提侵:弛缓怠惰。慢,通“慢”,怠慢;怠惰。夷固僻违:倨傲乖邪。庸众:庸俗。野:粗鲁;鄙野。卒度:完全符合法度。卒,尽。获:得时,得当。先:先导;引导。和:和谐;协调。是是、非非:是所当是,非所当非。知:通“智”。匿行:隐瞒掩盖自己的行为。易言:轻率不诚实的言谈。趣舍:进取或退止。趣,通“趋”。闲:通“娴”,熟习。此指见识广博。偍(tí):行动迟缓。耗(mào):通“眊”,昏乱不明。知:通“智”。渐深:深沉隐伏。渐,通“潜”,潜伏。一:归于一致,共尊一说。易良:平易和悦。道顺:疏导,不越轨。道,通“导”,引导,疏通。齐给:迅速,敏捷。便利:敏捷。褊(iǎn):狭小。廓:开展;扩张。卑湿:志意浮薄卑下。重迟:迟缓;不敏捷。抗:举起,提高。驽散:才质鲁钝懒散。僄(piào):轻薄。炤:同“昭”,使明白。愚款:愚钝诚实。悫(què):诚笃;忠厚。径:捷速,直接。一:专一。修:善;美好。内省:儒家的修养方法,即内心的省察。通:旧谓处境顺利,做官显达。贾:商人。折:亏损。阅:本钱。不市:不做买卖。恭敬:端庄而有礼貌。术:通“述”,遵循。横行:广行,遍行。四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旧时统称四夷。此指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拘守:谨守法度。详:审慎。此指明察事理。倨固:傲慢固执。势诈:势利狡诈。顺墨:即慎到和墨翟,慎到是战国时法家,墨翟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达:显贵。偷儒:苟且偷安。偷,苟且。儒,通“懦”,懦弱。转脱:逃避脱离。佞(nìng):用花言巧语谄媚人。兑:通“锐”,迅速。不曲:不转弯。此指不肯谦让。辟:通“僻”,不诚实;邪僻。违:邪恶。程役:通“逞欲”。录:检束。供翼:恭敬谨慎。供,恭。渍:浸;泡。淖:泥沼。击戾:抵触;碰撞。偶:相对。然:犹“乃”,仅,只。与:表疑问语气,同“欤”。步道:只可步行,不能通车的小路。意:通“抑”,抑或;还是。“坚白”、“同异”、“有厚无厚”:它们都是战国时名家学派公孙龙、惠施等人辩论的题目。倚魁:行为偏僻、放荡。迟:缓慢。就:趋;从。崇:通“终”。厌:堵塞。渎:小沟渠。一进一退,一左一右:此指彼此步调不一致。县(xuán):同“悬”,悬殊。迩(ěr):近。笃志:志向专一不变。体:体验,实行。齐明:无所不明。齐,皆;全。竭:完;尽。伥伥然:迷茫不知所措的样子。志:识。渠渠然;局促不安的样子。温温然:有润泽的样子。情安礼:指性情自然地习惯于遵礼而行。安,对环境或事物感到安适满足或习惯。非礼:不合于礼法。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正仪:榜样;典范。弟(tì):同“悌”,敬爱兄长,引申为顺从长上。钧:通“均”,平均;同等。惮(dàn):怕;畏惧。[忄扬右边](dàng)悍:放荡凶暴蛮横。[忄杨的右边],放荡。详:通“祥”,吉祥。老老:敬老。冥冥:昏暗。此指不显耀。不肖:不贤。遂:通“坠”,毁灭。略:粗略,疏略,不计较。安燕:安逸。燕,通“晏”,安闲;休息。勘(juàn):同“倦”,疲劳。枯,憔悴。夺:剥夺。此指处罚。予:通“与”,授与;给予。隆:尊崇。杀势:指不因有权势而威。杀,消灭。柬:选择。文:指礼仪。

【译文】

看见了善事要很整饬地以此检查自己是否有这种善事;看见了不善的事一定要严肃地拿它来反省自己;自己身上有了好的德行,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倍加珍惜和保持;自己身上有不良的品行,一定要像被玷污一样感到厌恶。所以指出我的缺点和错误而又中肯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巴结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寇贼。所以君子要尊重老师,亲近朋友,极端厌恶那些陷害自己的贼人。爱好好的德行而永远不满足,接受规劝而能警诫自己的人,即使不想进步,能不进步吗?小人则与此相反,自己极其放荡,却憎恶别人对自己的责备;自己极不正派,却想要别人说自己贤能;自己的心像虎狼般的狠毒,行为像禽兽般的无耻,却又厌恶别人说自己坏。对阿谀奉承自己的人亲近,对直言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人疏远,把指正自己的话当作讥笑自己,把最忠诚当作损害自己,这样的人即使不想灭亡,能不灭亡吗?诗云:“乱加吸取,相互诋毁,真是莫大的悲哀。良谋善策本很完美,却偏偏全都遭到严加拒绝,谋划本来不好,反而一一照着办理。”就是说的这种小人。

无所往而不善的法则是:调理血气,保养身体,那么自己的寿命会仅次于彭祖;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自立自强,那么自己的名声可与尧、禹媲美。适宜于处显达的顺境,也有利于处困窘的环境,全靠的是礼法和信义。凡是动用情感、意志,运用智慧及思考处理问题时,遵循礼义就和顺通达,不遵循礼义就颠倒错乱,迟缓怠惰;饮食、衣服、居处及一举一动,遵循礼义就会和谐有节奏,不遵循礼义就会触犯禁忌而生病;容貌、态度、进退、行走,遵循礼义就显得文雅,不遵循礼义就会倨傲乖邪,庸俗粗野。所以,人没有礼义就不能生存,干事没有礼义,事情就办不成,国家没有礼义则无宁日。诗云:“礼仪完全符合法则,言笑完全得当。”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用善行引导别人叫做教导,用善行去附和别人叫做顺应,用不好的言行引导别人叫做谄媚,用不好的言行去附和别人叫做阿谀奉承。是所当是,非所当非叫做明智,把正确的当作错误的,把错误的当作正确的叫做愚蠢。中伤良士叫做谗言,陷害良士叫做虐害。正确的就说正确,不正确的就说不正确叫做正直。窃取财物叫做偷窃,隐瞒掩盖自己的行为叫做欺骗,轻率不诚实的言谈叫做虚妄,进取或退止没有定规叫做变化无定,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弃义叫做最大的贼。听到的事情多叫做广博,听到的事情少叫做浅薄,见到的事情多叫做娴,见到的事情少叫做浅陋。难于进取叫做迟缓,容易忘事叫做遗漏。处理事务简明扼要而有条理叫做治理、管理。措施繁多而又杂乱无章叫做昏乱不明。

调理血气,修养思想的方法是:对血气刚强的,就用平心静气的方法去安抚他;对于思想深沉隐伏的,就用平易和悦的方法去同化他;对于勇猛、刚毅、暴戾的,就用疏导不越轨的方式从旁帮助他;对于行动敏捷迅速的,就用动静相辅相成的方式去节制他;对于心胸狭窄气量很小的,就用宽宏大量去扩展他;对于志意浮薄卑下、迟钝、贪图小利的,就用高尚的志向去促进他;对于庸庸碌碌、鲁钝懒散的,就用良师益友去约束他;对怠慢、轻薄、自暴自弃的,就用会招致灾祸的后果使他明了;对于愚钝诚实、端庄、忠厚的,就用礼仪音乐去协调他,用思考探求去开通他。凡是调理血气、修养思想的方法,没有比遵循礼义而捷速的了,没有比得到良师更重要的了,没有比所好专一,思虑不杂更玄妙神奇的了。这就是所说的调理血气、修养思想的方法。

志向完美就能傲视富贵,看重道义就能鄙薄王公贵族,内心省察自己,就觉得外来的财物轻微了。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则被外物所役使。”就是说的这个。身体劳累但内心感到安适的事,就去做它;利益少但意义重大的事,就去做它;侍奉淫乱的君主而显达不如侍奉陷于困窘的君主而顺行道义。所以好的农民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再耕种,好的商人不因为亏本就不再做买卖,有志节之士不因为贫穷而怠慢道义。

体貌恭敬谨慎,内心忠诚守信,遵循礼义而又有仁爱之心,这样的人走遍天下,即使困处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也没有不敬重他的;劳累辛苦的事抢先去做,享乐的事却能让给别人,端庄、忠厚、诚实、守信,谨守法度而又明察事理,这样的人走遍天下,即使困处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也没有不信任他的。外表看上去傲慢固执而内心又势利狡诈,遵循慎到和墨翟的学说但又精于驳杂污秽,这样的人走遍天下,即使显贵四方,人们没有不轻视他的;劳累辛苦的事就苟且偷安,趁机逃避脱离,享乐的事就用花言巧语谄媚别人,毫不谦让地迅速去争夺,邪僻、恶劣又不忠厚,肆意放纵自己的欲望而不检束,这样的人走遍天下,即使显贵四方,人们也没有不摒弃他的。

走路时恭敬谨慎,不是因为怕陷于泥沼;走路时低着头,不是因为怕碰撞着什么东西;与别人对视而先屈身,不是因为惧怕对方。读书人这样做,只是想独自修养自己的身心,并不是怕得罪于一般普通人。

千里马一天能奔跑千里,劣马跑十天的行程也可以达到。能够用有限的气力去走没有穷尽的路途,赶那无限的行程么?劣马就是跑断了骨头,走断了筋,一辈子也不能达到啊!如果有个终点,那么千里的路程即使遥远,也不过是或者慢一点,或者快一点,或者早一点,或者晚一点罢了,为什么不可以到达目的地呢?不知道走小路的人,是用有限的力量去追逐那无限的目标呢?还是也有个一定的范围和止境呢?对那些“坚白”、“同异”、“有厚无厚”等命题的考察、辨析,不是不明察,然而君子不去辩论它们,是因为有所节制啊。怪异的行为,不是不难做到,然而君子不去做它们,也是因为有所节制啊。所以学者说:“他缓慢地停来等待我,我赶上去靠近他,也不过是或者慢一点,或者快一点,或者早一点,或者晚一点,为什么不能一同到达目的地呢?”所以半步半步地走个不停,瘸了腿的甲鱼也能走千里;堆积泥土不中止,土堆、山终究能堆成;把水源堵塞住,又开沟渠让水流走,即使是长江、黄河也可能枯竭;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向右,即使是六匹千里马拉的车也不能到达目的地。那些人的才能,质性即使相距悬殊。难道会像瘸了腿的甲鱼和六匹千里马那样相距悬殊吗?然而瘸了腿的甲鱼能够到达目的地,六匹千里马拉的车却不能到达,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罢了!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纵然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闲荡不做事的人,他们的成就肯定不能超过常人很远。

喜爱礼法而尽力遵行的,是读书人;意志坚定而又身体力行的,是君子;无所不明而思虑敏捷又永不枯竭的,是圣人。人没有礼法,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有礼法而不知其意义就会局促不安,遵循礼法而又深知依礼法条文类推出来的具体律例,面容就会显得如同草木被雨露滋润一般。

礼法,是用来端正自身的行为的;老师,是用来正确阐明礼法的。没有礼法,用什么来端正自身的行为呢?没有老师,又怎能知道礼义是这样的呢?礼法是这样规定的就应按这样的规定去做,这就是性情自然地习惯于遵礼而行;老师这样说,他就这样说,这就是知识有如老师。性情自然地习惯于遵礼而行,知识有如老师,这就是圣人了。所以,违背了礼法,就是没有法度;违背了老师,就是心目中没有老师。不遵照老师的教导,违背礼法的法度去做,喜好自己另搞一套,拿他打个比方,就好像用盲人去辨别颜色,用聋子去辨别声音,除了妄言妄语,胡作非为之外是不会干出什么好事来的。所以说学习,就是学习礼法;那老师就是要以身作则,而且又要重视使自己习惯于遵礼而行。诗云:“不懂又不知,顺应天帝的法则。”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端正、忠厚、顺从、敬长,就可以称为好少年了;再加上好学、谦虚、敏捷,那就只有和他同等的人而没有高出他的人了,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苟且偷安,懦弱怕事,没有廉耻而又贪图吃喝,就可以称为坏少年了;再加上放荡凶暴蛮横而又不顺服,险恶害人而又不敬长,这就叫做凶险的少年了,即使遭受刑法杀戮也是可以的。

尊敬老人,那么青壮年便都会来归附;不轻侮处境穷困的人,那么有才能又通达事理的人便都会来聚集;做好事不让人家知道,施惠不要求人家报答,那么贤人和不贤的人都会归向你,人有这三种好德行,即使有天大的过失,老天恐怕也不会毁灭他吧。

君子求利不斤斤计较,他避开祸害是早有准备的,他避免耻辱是惶惧不安的,他实行道义果敢有勇气,不怕危险和困难。

君子虽处贫困,但志向远大;虽身处富贵,但体态容貌恭敬;虽安逸,但精神并不松懈懒惰;虽劳累疲乏,但并不憔悴;发怒时不过分地处罚人,高兴时不过分地奖赏人。君子虽处境贫困,但志向远大,是因为他要尊崇仁德;虽身处富贵,但体态容貌恭敬,是因为他不依势作威;虽安逸,但精神并不松懈懒惰,是因为他选择了有条理的生活准则;虽劳累疲乏,但并不憔悴,是因为他爱好礼仪,注重礼节;发怒时不过份地处罚人,高兴时不过份地奖赏人,是因为他奉行礼法而克制住了他的私情。《尚书》上说:“不凭个人喜爱办事,遵循古代圣王的正道;不凭个人厌恶办事,遵循古代圣王的正路。”就说的是君子能用公理正义去战胜个人的欲望。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史记(青少年快读中华传统文化书系)

    史记(青少年快读中华传统文化书系)

    本书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医学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
  • 庄子(读好书系列)

    庄子(读好书系列)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周易》《老子》合称“三玄”。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典籍,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亦非一人所写。《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本书是《山海经》的白话文全译本,且对生僻字词、名物有适当的注释。此外,还配有大量古本《山海经》中所绘的插图。
热门推荐
  • 宇宙之传奇开荒

    宇宙之传奇开荒

    一款已经被人遗忘的游戏被不知名的势力变成了另外一个世界。而主人公被传送进入到这个世界,是幸运还是不幸。是新时代的来临还是不明势力的阴谋。一切尽在传奇开荒。
  • 酒醉生人梦死

    酒醉生人梦死

    人生八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一种奇怪的酒叫醉生梦死引起一系列的虐心故事,
  • 穿越之三国世传

    穿越之三国世传

    一名叫星辉的宅男在家里碎觉的时候,一个雷从天而降一下子劈中电线导致主人公穿越到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
  • 一碗清汤面

    一碗清汤面

    万物不过一碗面,你懂了吗?其实你已经迷糊了!你迷糊了吗?其实你已经懂了!当繁华过后、当枯树落寂...剩下的只有回忆。
  • 绝帝枭宠魔妃很轻狂

    绝帝枭宠魔妃很轻狂

    他,人界之王,统御落雨大陆第一大国“傲宇”,杀伐果断,从不拖泥带水,他,便是冷意绝。她,上古魂帝陛下唯一的孩子,亦是祸国妖妃的孩子帝宫熙雨。直到有一天,命运的齿轮将两个毫无关系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剧场一“熙儿,我想你了,熙儿~”某男贝戋兮兮的说到。“滚。”某女不带一点感情色彩的说到。
  • 青云之国

    青云之国

    青云国之所以成为一国,完全是三少爷的一时之乐而已。三少爷得了千年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想享尽人间最大的福禄富贵。“天下之大,莫属为国,一国之大,大为国君,为君之乐,自是人间福禄富贵!”这是老国师的话。
  • 妃常毒宠

    妃常毒宠

    前世,那虐遍天下美人的歹毒王爷,就遗憾一件事:没能虐了皇帝的老婆萧袭月,终含恨而死、不得瞑目!前世暗恋十多年,今世重生总算得手了!他挑眉:“虽然我家世好,颜值高,但我还是希望你爱上我的内在。”她皱眉:“三皇子殿下,请自重!”
  • 契约甜宠:帝少,请放手

    契约甜宠:帝少,请放手

    “求求你帮帮我!只要你肯帮我,无论什么事情我都愿意去做!”他盯着她苍白的小脸,抬手轻轻抚过她的脸颊,饶有深意地重复了她的话:“无论什么事情你都愿意去做?”她已被逐出穆家,如今孓然一身,只有查清楚家姐死去的这一真相支撑着她活下去,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她当然什么都愿意做。“钱、权、人,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提供给你。”他垂下眼眸,遮住其间的情绪,嘴角的笑容似是而非,“至于报酬嘛……”他俯身,在她诱人的唇瓣上落下蜻蜓点水的一吻。“我们慢慢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僵尸大战3

    僵尸大战3

    故事发生在2018年,全球被巨大的一体化信息网联结。由于全球资源枯竭,发达国家不甘于资源只能进口的现状,近30个强国秘密达成协定,共同组成强国联盟“塔纳赛哈”,开始掠夺资源输出但实力较弱国家的资源,强国联盟近30个同盟国,面积极为广大,它们多次与中东国家发生局部战争,掠夺大量资源,国家领导用国家的钱大量的采购军火武器,不问政事,不顾民众生活质量,专于全球资源的掠夺,直接引起了经济、政治、民生问题,群众游行、民间武装力量蔓延。联合政府的地位已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