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0600000010

第10章 臣道

【原文】

人臣之论:有态臣②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圣臣者。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③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④,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⑤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内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难,民亲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刑下如影⑥;应卒遇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⑦,以待无方,曲⑧成制象,是圣臣者也。故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故齐之苏秦⑨、楚之州侯⑩、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韩之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尝,可谓篡臣也。齐之管仲、晋之咎犯、楚之孙叔敖,可谓功臣矣。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谓圣臣矣。是人臣之论也;吉凶贤不肖之极也,必谨志之而慎自为择取焉,足以稽矣。

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经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矫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而暗主惑君以为己贼也。故明君之所赏,暗君之所罚也;暗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平原君之于赵可谓辅矣,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矣。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

故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争辅拂之人信,则君过不远;爪牙之士施,则仇雠不作;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故明主好同而暗主好独。明主尚贤使能而飨其盛。暗主妒贤畏能而灭其功。罚其忠,赏其贼,夫是之谓至暗。桀、纣所以灭也。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事暴君者,有补削无挢拂。迫胁于乱时,穷居于暴国,而无所避之,则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以为成俗。诗曰:“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此之谓也。

恭敬而逊,听从而敏,不敢有以私决择也,不敢有以私取与也,以顺上为志,是事圣君之义也。忠信而不谀,谏争而不谄,挢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是案曰是,非案曰非,是事中君之义也。调而不流,柔而不屈,宽容而不乱,晓然以至道而无不调和也,而能化易,时关内之,是事暴君之义也。若驭朴马,若养赤子,若食[钦委]人,故因其惧也而改其过,因其忧也而辨其故,因其喜也而入其道,因其怒也而除其怨,曲得所谓焉。《书》曰:“从命而不拂,微谏而不倦;为上则明,为下则逊。”此之谓也。

事人而不顺者,不疾者也;疾而不顺者,不敬者也;敬而不顺者,不忠者也;忠而不顺者,无功者也;有功而不顺者,无德者也。故无德之为道也,伤疾、堕功、灭苦,故君子不为也。

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忠也;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若周公之于成王也,可谓大忠矣;若管仲之于桓公,可谓次忠矣;若子胥之于夫差,可谓下忠矣;若曹触龙之干纣者,可谓国贼矣。

仁者必敬人。凡人非贤,则案不肖也。人贤而不敬,则是禽兽也;人不肖而不敬,则是狎虎也。禽兽则乱,狎虎则危灾及其身矣。《诗》曰:“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之谓也。故仁者必敬人。

敬人有道。贤者则贵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之,不肖者则疏而敬之。其敬一也,其情二也。若夫忠信端悫而不害伤,则无接而不然,是仁人之质也。忠信以为质,端悫以为统,礼义以为文,伦类以为理,喘而言,臑而动,而一可以为法则。《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此之谓也。

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故君子安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不过也。小人反是。

通忠之顺,权险之平,祸乱之从声:三者非明主莫之能知也。争然后善,戾然后功,出死无私,致忠而公,夫是之谓通忠之顺,信陵君似之矣。夺然后义,杀然后仁,上下易位然后贞,功参天地,泽被生民,夫是之谓权险之平,汤、武是也。过而通情,和而无经,不恤是非,不论曲直,偷合苟容,迷乱狂生,夫是之谓祸乱之从声,飞廉、恶来是也。传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诗》曰:“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此之谓也。

【注释】

①臣道:这篇文章阐明了大臣的重要作用及大臣应当遵循的准则。②态臣:谄媚的臣子。③距:同“拒”。④巧敏佞说:花言巧语,阿谀奉承。⑤环:通“营”,惑。⑥刑:法,效法。⑦誉:通“与”。⑧曲:委曲,各方面。⑨苏秦:战国时魏国人,曾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联合抗秦,后在齐国被人刺死。⑩州侯:楚襄王的宠臣。张仪:战国时魏国人,秦惠王时任秦国宰相,善于游说,曾使六国各自和秦结成联盟,打破了苏秦六国抗秦的合约。张去疾:战国时韩国宰相,生平不详。奉阳:即奉阳君,战国时赵国赵肃侯的弟弟,曾任赵相。孟尝:即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人,曾任齐相。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国人。咎犯:晋文公之舅狐偃,字犯;咎,同“舅”。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楚庄王时任楚王宰相。臧否(zāngpǐ):安危。偷合:迎合君主的言行;养交:豢养宾客。知:同“智”。矫:原作“挢”,今改。重:权力。拂(ì):通“弼”,校正弓的器具,这里指矫正。“之”字原脱,今补。平原君:即赵胜,赵惠文王之弟,曾任赵相。信陵君:即魏无忌,战国时魏安赭王之弟,被任为相国。设:任用。颇(pō):偏邪不正。信:同“伸”,伸展,不受压制。爪牙之士:勇士。垂:同“陲”。盛:通“成”,功绩,成就。挢:纠正。违:通“讳”。这三句是逸诗,失传。挢(jiǎo)然:形容坚强。刚折:刚强果断。案:乃,则。化易:感化和改变。内:同“纳”。朴马:未经训练的马。赤子:婴儿。[饿左边加委]人:饥饿的人;[饿左边加委]同“馁”。这四句是逸书。疾:敏捷,迅速。辅:原为“补”,今改。夫差(chāi):春秋末年吴国的国君。曹触龙:商纣王的大臣,生平不详。狎虎:戏弄老虎。暴虎:徒手打虎。冯(píng)河:涉水渡河。端悫(què):正直诚实。接:交往。喘:小声说话。臑:通“蠕”,行动很轻。僭:通“谮”(zèn),毁谤。见《诗经·大雅·抑》。乐利:当作“乐(lè)乐(yuè)”。顺:顺畅。戾(lì):背离,违背。贞:正。斩(chán):不齐。球:通“抹”,法度。见《诗经·商颂·长发》。

【译文】

臣子的类别:有谄媚的臣子,有想篡夺君权的臣子,有功绩巨大的臣子,有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臣子。对内不能使国家统一人民,对外不能使国家抵御外敌入侵;百姓不亲近他,诸侯不信任他;但是他花言巧语,阿谀奉承,善于从君主那里获得宠爱,这是谄媚的臣子。对上不能效忠于君主,对下善于从老百姓那里窃取名誉;不顾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结党营私,以迷惑君主。图谋私利为要务,这就是篡夺君权的臣子。对内能够使国家统一人民,对外能够使国家抵御外敌入侵;人民亲近他,士大夫信任他;对上效忠于君主,对下爱护百姓不知疲倦,这就是功绩巨大的臣子。对上能尊敬君主,对下能爱护百姓;所推行的政策法令和教化措施,人们如影随形地遵循、效法;应付突然的事变,就像回响般反应迅速敏捷;以法类推处理各种事务,从容对待变化无常的情况,处处都能符合规章制度,这就是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臣子。所以用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臣子治国,可以称王于天下;用功绩巨大的臣子治国,国家就强盛;用篡夺君权的臣子治国,国家就危险;用谄媚的臣子治国,国家就灭亡。谄媚的臣子被重用,就一定会亡国;篡夺君权的臣子被重用,国家一定会危险;功绩巨大的臣子被重用,国家一定会繁荣昌盛;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臣子被重用,国家一定会受人尊崇。所以,齐国的苏秦、楚襄王的宠臣州侯、秦国的宰相张仪,可以称做谄媚的臣子。韩国的宰相张去疾、赵国的宰相奉阳君、齐国的宰相孟尝君田文,可以称做篡夺君权的臣子。齐国的宰相管仲,晋国曾辅助晋文公称霸的舅犯,楚国的宰相孙叔敖可以称做功绩巨大的臣子。殷代汤王的大臣伊尹、周代文王的大臣姜太公可以称做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臣子。这些就是臣子的类别,是造成国家安危祸福以及贤或不肖的典范,君主一定要牢牢记住,并亲自谨慎地选择大臣,上述事例足以作为借鉴。

听从君命而对君主有利,这叫做恭顺,听从君命但对君主不利,这叫做谄媚;违背君命而对君主有利,这叫做忠诚,违背君命但对君主不利,这叫做篡夺;不顾君主的荣辱,不顾国家的安危,迎合君主,放弃原则,以此保持自己的禄位,豢养宾客罢了,这叫做国贼。君主有错误的谋略和错误的举动,将有危害国家、毁灭国家的危险时。大臣、父兄能够向君主进言,能采纳就留下,不采纳就离去,这叫做“谏”;能够向君主进言,如果采纳就留下,不采纳誓死力争,这叫做“净”。能联合有见识的臣子同心协力,率领群臣文武百官一起努力敦促君主纠正失误,那么君主即使不舒畅,也不能不听从,于是就能消除国家大的祸患,除掉国家大的危害,达到维护君主的尊严,使国家有安定的局面,这叫做“辅”;能够抗拒君主的命令,窃取君主的大权,反对国君的错误行为,从而使国家转危为安,消除君主所受的耻辱,功劳完全可以使得国家获得大利,这叫做“弼”。所以能谏、能诤、能辅、能弼的人,是国家的重臣,君主的珍宝,他为明智的君主所尊敬与重用,而昏暗糊涂的君主却把他们视为自己的祸害。所以明智的君主所奖赏的,却是昏君所要惩处的;昏君所奖赏的,却是明智的君主所要杀戮的。伊尹、箕子可以称为“谏”,比干、伍子胥可以称为“诤”,平原君对于赵国可以称为“辅”,信陵君魏无忌对于魏国可以称为“弼”。古书上说:“听从治国之道,不一定遵从治国之君。”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所以,正义的臣子得到任用,那么朝廷的政事就不会偏邪;谏、诤、辅、弼的臣子不受压制,那么君主的过错就不会延续很远;善战的勇士得到任用,那么敌国就不敢兴风作浪;驻守边疆的臣子能安于职守,那么国土边疆就不会丧失。所以明智的君主善于跟得力的大臣协同统一,而昏君却喜欢独断专行。明智的君主崇尚贤明的人,任用有能力的人,而且奖励慰劳他们的功绩。昏君嫉妒贤明的人,怕用有能力的人,而且埋没他们的功绩。惩罚忠臣,奖赏国贼,这就叫做昏庸到了极点,桀、纣正是因此而灭亡的。

侍奉圣君的大臣,对君主只须听从而无须规劝争辩;侍奉中等君主的臣子,只可以有所规劝力争但不能阿谀奉承;侍奉残暴君主的臣子,只可弥补缺陷,消除过失。但不能强行纠正;被迫处于混乱的时代,不得已居住在暴君统治的国家,但又没有地方可以逃避,那么就只能推崇国中美好的事,显扬国中善良的事,回避丑恶的事,隐讳失败的事,只讲他的长处,不说他的短处,把这当作既成的习惯来遵守。有首诗说:“国家如果有重大事变的时刻,不能轻易对外乱说,免得惹祸上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恭敬而又谦逊,听从而又反应敏捷,不敢对政事的决断和选择自作主张,不敢对官爵的剥夺和给予自作主张,以顺从君主为志向,这是侍奉圣君的原则。对君主忠诚守信但不阿谀逢迎,规劝争辩但不谄媚讨好,坚强刚直果断思想正直而且没有偏斜的心思,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这是侍奉中等君主的原则。顺从而又不随大流,柔顺而又不屈从,宽容而又不违反原则,用“至道”晓谕开导君主,而事事无不协调和顺,而且能使君主感化改变,时时关照他,使他能接受,这是侍奉暴君的原则。侍奉暴君如同驾驭未经训练的马,要耐心谨慎,如同养育婴儿要精心护理,如同给饥饿的人吃东西要适可而止,所以趁着君主畏惧时,引导他改正错误;趁着君主忧虑时。引导他分析忧虑的原因;趁着君主欢喜的时候,引导他步入正道;趁着君主愤怒时,设法消除他的怨气,总之曲折迂回地达到改变暴君性情的目的。《书经》上说:“服从君命而不违背,细心规劝而不厌倦;这样当君主的就能英明,作臣子的就能谦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侍奉君主而不顺从,这是怠慢的行为;迅速敏捷但不顺从,这是不恭敬的行为;恭敬而不顺从,这是不忠诚的行为;忠诚而不顺从,这是没有功效的行为;有了功劳而不顺从,这是没有顺从这种侍奉君主的德行。所以把无德作为一种原则来奉行,那就会使敏捷成为弊病,使功绩毁掉,使勤劳被埋没,所以君子不做这样的事情。

有头等的忠臣,有次等的忠臣,有下等的忠臣,还有国贼。用道德覆育君主而使他感化,这是头等的忠臣;用道德来调养君主而辅助他治理国家,这是次等的忠臣;用正确的道理规劝君主的过失而激怒了他,这是下等的忠臣;不顾君主的荣辱,不顾国家的安危,迎合君主,放弃原则,只为保持自己的禄位,豢养宾客罢了,这是国贼。譬如周公旦对于成王,可以称做头等的忠臣;譬如管仲对于齐桓公,可以称做次等的忠臣;譬如伍子胥对于吴王夫差,可以称做下等的忠臣;譬如曹触龙对于商纣王,可以称做国贼。

仁德的人一定能尊敬别人。凡是不贤的人,就是不肖的人。如果不尊敬贤人,这就如同禽兽;如果不尊敬不肖的人,就如同戏弄老虎。如同禽兽就会犯上作乱,戏弄老虎就会使危险灾难落到自己身上。《诗经·小雅·小曼》上说:“不敢徒手斗虎,不敢徒步涉河。人们只知其一,不知其它。小心谨慎,如同面临深渊,如同踩踏薄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仁德的人一定能尊敬别人。

尊敬别人有一定的原则:对于贤人就要尊崇地敬重他。对于不肖的人就要小心地敬重他;对于贤人就要亲近地敬重他,对于不肖的人就要疏远地敬重。同样是敬重,而实际内容不一样。至于忠诚信实、正直诚实而不伤害别人,凡是与人交往没有不去这样做的,这是仁人的本质。以忠诚信实作为人的本质,以正直诚实为准则;以礼义为规范,以等级统属关系为原则,这样,即使是细小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为人的法度准则了。《诗经·大雅·抑》中说:“既不毁谤别人也不伤害别人,人们没有不把你视为表率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恭敬,合乎礼节;协调和谐,合乎乐律;谨小慎微,则有好处;相互争斗,有害于人类。所以君子安守礼节,喜好音乐,言行谨慎,不相互争斗,因此一切行为都不会出过错。小人却与此相反。

排除对忠诚的阻碍,达到顺从;改变国家危险的局面,达到安定;发生了祸乱还随声附和:以上三种情形不是英明的君主是不能了解的。同君主争辩然后才能使君主美好起来,违背君主的意志然后才能帮助君主建立功业,出生入死,不图私利,极端忠诚公正,这就叫做“通忠之顺”,信陵君就是类似这样的大臣。夺取政权然后才能实行正义,杀掉昏君然后才能实行仁德,君臣上下变换地位然后才能做到正名,功业能与天地并列,恩泽普施给广大人民,这叫“权险之平”,商汤王和周武王就是这样的人。君主有过错还去附和他,一味顺从,没有原则,不顾是非,不论曲直,迎合君主,苟且容身,沉迷于荒淫靡乱的生活,这就叫做“祸乱之从声”,飞廉、恶来就是这样的人。古书上说:“正是不齐才能齐,不直才能理直,不统一才能统一。”《诗经·商颂·长发》上说:“君王承受了上天大小法度,作为诸侯国的表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同类推荐
  • 孝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孝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全新典藏本)》为中国古代官方指定教科书,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于一身,为全世界最为盛行的国学启蒙经典。《论语》,为人处世的根本;《大学》,为人处世的总纲;《中庸》,为人处世的精髓。圣贤语录,四书精华,济世修身,必读典藏。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王国维提出境界说,认为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仅词的境界是如此,文学境界甚至人生追求成功的境界也是如此。古往今来,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各种各样。学贯中西的王国维提出从“境界、真情、词句”角度评判文章好坏——以境界取胜的文章千古流传,以真情动人的文章经久不衰,以词句取胜的文章也深受欢迎。
热门推荐
  • 学霸养成攻略

    学霸养成攻略

    当犯二律师重生无敌学霸。于巧巧只想好好调教这只情商负值的高冷胖墩上不得厅堂?不打紧,咱名牌店走起小领带打起入不了厨房?不打紧,咱小围裙捆起手把手教起进不了卧房?不打紧,咱COS穿起录像带看起当某女无数次调戏无数次扑倒,某男终从傲娇正太逆袭长腿欧巴当某男势要把某女拖进卧房之时。某女各种心虚各种逃××××总而言之,这是一个软萌萝莉扑倒傲娇正太最后被反推反吃的学霸养成史三观已毁节操已弃拿什么拯救你我腹黑的小胖砸啊?
  • 神婆奶奶的一生

    神婆奶奶的一生

    奶奶是个神婆,无论人们遇到多么难缠的鬼怪,奶奶都会帮他们解决。无论是下水道的冤魂,还是幼儿园里的怪婴,奶奶都帮他们解决了麻烦。因为奶奶的身份,也使得奶奶付出了最惨的代价……
  • 顽劣女生的青春约定

    顽劣女生的青春约定

    唐若昕是一个顽劣女生,打架、滋事样样精通,严逸风是一个神秘、迷人、令所有女生痴狂的校草。他们本不该有所交集,但偏偏相识、相知。唐若昕:你这么了解我,做我男朋友吧!严逸风:只要你足够优秀,我就倒追你,如何?唐若昕:好!游戏开始,我让你知道,你这个决定是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品古武高手

    绝品古武高手

    叶沧是普通学生,来自大山深处的小村,在贵族子弟云集的校园里本该是空气。偏偏这个平凡学生竟然逼疯了老师、拳打二代、脚踢土豪,惹得各路美女纷纷注目。大小姐拿他当跟班,小太妹想拉他进团伙,美女老师又在暗中利用他……史上最强的学生于是出现了!
  • 暖男成神记

    暖男成神记

    一个从小被当成战士培养的风水双系法师在得知自己有法师天赋的时候悲催地发现,自己的风水双系是暖水和暖风!既然如此,我就是暖男,暖男就是我!看我撰写暖男成神的历史新篇章!
  • 摩登仙路

    摩登仙路

    刚刚穿越的徐成,心里那个苦闷就不用说了。毕竟,其本来正在牵着那位南方美眉的小手,在海边溜达来着,心里那叫一个爽。如今这一下子把自己搞得穿越了,独自来到这什么天荒界,远离亲人远离家,又远离自己心上的美眉,这是要让徐成心里抓狂的节奏啊!穿越之后的徐成,本来只是一个资质普通的凡人,在不断的斗争中,他终于一步步艰难崛起。。。。。。其最终能否穿越时空,重返地球、并回到他溺水前的那一刻?他还能否再续与那位南方美眉的美好情缘?本书最后部分,有提到最佳女友的七大美德,望广大读者朋友,不要以此作为自己选择女友的标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要找到一位同时拥有这七大美德的女友,比找到一头活蹦乱跳的恐龙要困难得多。
  • 棋经十三篇

    棋经十三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广陵剑之绝世枭侠

    广陵剑之绝世枭侠

    天地化缘,万物皆有其因。所谓混沌,所谓清气,此二者不与同体。一旦清浊相遇,必生灵尽毁。神,仙,魔,民,木,土皆幻化成风。传言上古,曾流传一柄宝剑,为族人伏羲氏所持。剑因人生,剑因人亡。当时天下混战,群雄争霸,这不仅仅是一场凡人间的杀戮,而是一场天、地、魔三界交缠的圣战。百年对决,生灵涂炭,三界相持不下,因而人间也不得安宁。是时,恰逢九州连铸,墨云翻腾,雷影隐隐,那合了七百七十七天的苍穹终于豁开一道纵向长纹,一时间,赤紫之气幻旋成一道气柱,直指鄢陵山。伏羲族人中的一支铸剑世家艋铜,其七子照寅,传闻降生之时,面有不凡之气。果不其然,此人实属聪颖之辈……
  • 仙剑殇

    仙剑殇

    十年一剑,一剑千年。何为情?断剑殇。何为义?尽可弃。少年跨过苍茫人间,历尽沧海桑田,九生九死,终成正道。仙侠魔妖皆可为敌,人畜灵鬼亦可为友。仙,无量。
  • 腹黑皇子的刁蛮公主

    腹黑皇子的刁蛮公主

    她,倾城容颜,却搞怪腹黑;她,神秘莫测,身份本是个谜;他,身手非凡,玩转各府千金;他,冷漠如斯,却也有温柔一面。他们傲人的身份本想平淡一生,没想到遇见彼此却开辟了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