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8500000011

第11章 阎连科访谈录

我在《收获》发表小说之前,已在许多刊物上发表了六七部中篇

蔡:首先我想问你,你第一次发表作品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报刊上?

阎:是一九七九年,入伍的第一年,发表在原来武汉军区《战斗报》上,三千多字,是一个小短篇。

蔡:你什么时候开始在部队的?

阎:我从一九七八年入伍至今,都在部队上。

蔡:那么正式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作品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刊物上?

阎:短篇稍微早一点,是在一九七九、一九八〇年的时候。中篇比较有影响

蔡:这样就有一点知名度了。

阎:对。以后稿子就好出手了。

蔡:在《昆仑》之前,也发过一些短篇小说,都在哪些刊物上刊登的?

阎:大多是在河南的《奔流》、开封的《东京文学》这一类的刊物上。那时完全是在文学的摸索阶段。

蔡:你一直到一九九一年才在《收获》杂志上出现。那一年,你在第一期上发了《乡间故事》,还在第五期上发了《黑乌鸦》。就是说,在《收获》刊登你的作品之前,你已经创作了相当一段时间了。那时离在《昆仑》上发表作品已经过去了五六年了,而离你开始发表作品的时间就更长了。

阎:是这样,在《收获》上发作品之前,我的中篇已发表了六七部了。

蔡:除了在《昆仑》上发表,还在哪些刊物上发表?

阎:《十月》、《当代》、《人民文学》,都发表过了。

蔡:那么,是《收获》向你约稿,还是你自己把稿子给他们,或者是有人为你推荐?

阎:那时候,我在“军艺”读书。刘毅然和《收获》的钟红明比较熟。有一次,钟红明来北京,刘毅然请钟红明吃饭的时候就把我拉去了。因此,就和钟红明认识了,给了她一个《乡间故事》。

《收获》以持久的艺术追求来体现自身品味,赢得读者

蔡:你从一九九一年开始在《收获》上发表作品,到一九九九年,前后跨度将近十年。几乎每一年你都给《收获》一个作品,数量不少,共有八篇,都是中篇小说。而且时间也相对集中,这些作品在你个人创作中占有怎样的分量?

阎:《乡间故事》还不太明显,我觉得从《黑乌鸦》、《寻找土地》开始,就标志着我的小说的明显变化。我自己说不太清楚。但至少和我以前的小说不太一样。亦实亦虚的写法,非常明显。而《收获》又非常重视这种变化。其他刊物,我就觉得不太会注意一个作家的写作变化。

蔡:看来这是你创作中一个大提升的时期,十分重要。

阎:非常重要。尤其是中篇。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中篇都是在《收获》上发表出来的。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在《收获》上面发表的。

蔡:你把这么多重要的中篇小说都发在《收获》上面,是怎么考虑的。是《收获》不断向你约稿,还是你主动地送过去的?

阎:以后和钟红明联系多了,也就在上面发得多了。《收获》也是我一直很仰慕的刊物。《收获》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半壁江山。许多刊物可以没有,但是没有《收获》,就会发现中国当代文学少掉了一条腿。我是很尊重这份刊物的。

蔡:在整个当代文学期刊中,它是一份很权威的刊物。

阎:权威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还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方向。

蔡:你认为是什么样的方向?

阎:至少是两三年以前吧,它还是注重文学的艺术性和探索性。真正先锋的、有探索意识的作品,必然会在这个刊物上得到重视。不是说其他刊物不会发,但它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会自生自灭。这里集中了很多作家的重要作品的。

蔡:《收获》有自己的追求。它更多地体现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对个性化的探索和追求。一九五七年《收获》创刊。巴金、靳以当主编。他们都是鲁迅的学生。在三四十年代就办过多个刊物,经营过出版社。他们有一套知识分子办刊出书的精神理念。无论在怎样的困境下,他们都基本上保持了较多的“五四”传统。到了新中国之后,他们继续合办刊物。在思想不能自由的年代里,他们也尽可能从刊发的作品中体现出知识分子关怀人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品格。到了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新时期,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再次在这个刊物中得到恢复和张扬。这种一以贯之的风格从三代主持人的编辑策略中是有所体现的。我们再来谈谈你和《收获》的关系。你的作品一直是钟红明担任责任编辑的,你们怎么联系?

阎:书信、电话都有联系,有时候她到北京来,也有来往。钟红明是很优秀的编辑,很能干。

蔡:从你和钟红明接触交往的过程中,你认为钟红明是个怎样的编辑?从她身上体现出《收获》怎样的编辑风格或编辑策略?

阎:钟红明是非常优秀的编辑。她不仅艺术鉴别力强,对没有定评的未发稿优劣敏感。而且还有一点,可能是钟红明的作风,也可能是《收获》的作风。任何刊物不会像《收获》这样对作家的尊重。她可以改你的稿子,可能就两句话、三句话,但她一定会和你打招呼,甚至最好是作家自己来改。这是其他刊物几乎没有的。其他刊物可能这段话给你划掉,那段话给你划掉,甚至加一句话,这也正常。有些优秀编辑处理稿子以后,稿子会很好。但是《收获》会再三地征求你的意见。这一点我在其他刊物没有遇到。《收获》还有一点,任何原稿,它用过之后会给你退回来。用电脑打出来的稿子寄不寄我不知道。但是,所有手写的稿子,它会非常认真地挂号给你寄回。这也是其他刊物没有的。作家得到了很好的尊重。仅此一点,我就特别愿意和《收获》打交道。第三呢,《收获》发完稿子之后,它不再对稿子做任何操作。这一点我觉得也是值得尊敬的。但是,对于年轻作者、业余作者,或者初学写作的作者,可能不是好事。对作品不宣传,不炒作,发了也就发了,完全由读者自己去阅读。但是这对于有一定影响、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来讲,这也是好事。稿子发了之后就属于公众的,属于读者的,和《收获》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不去炒,不去组织人评论,选刊选不选,评奖不评奖,它都看得比较淡。

蔡:让作品本身去“说话”,靠持久的艺术追求来体现自身的品味,赢得读者。

阎:我觉得这三点还是令作家比较尊敬的。

我的两部重要长篇没有在《收获》上发表,我有责任。我的“耙耧系列”差不多都给了《收获》

蔡:除了钟红明之外,你和《收获》杂志社的其他人打过交道吗?

阎:没有任何交道。

蔡:那么你和李小林、程永新都不熟?

阎:六月份,我们去大连,《收获》在那里组织了一个文体对话会,这才和程永新认识的。此前稿子要是李小林有什么意见,都是钟红明转达的。包括两部长篇,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在《收获》上发,我也觉得特别对不起《收获》。

蔡:哪两部作品?

阎:《日光流年》和《坚硬如水》,这原来都是给《收获》的。但没有处理好,尤其是第二部,我很对不起《收获》,主要是由于我的原因。

蔡:这两个作品给了哪些刊物?

阎:《日光流年》最初也是给了《收获》。然后,同时我又给花城出版社来出书。《收获》反应慢了一点。种种原因,稿子在手里没有及时看。钟红明又在医院生孩子。可不到一个星期,花城出版社就来人了,说他们出书,印五万册。但是有一个条件,得跟他们签合同,把作品让他们发。当时《收获》还没有来得及处理稿子。我就签了合同,答应了。然后第二天还是第三天,《收获》就非常看好这个稿子,再三打电话要我撤回稿子。那时候要回来已经不太可能了,合同都签了。但我也跟《花城》谈了,由《收获》发稿,他们出书,但是《花城》不干。这件事情也不能说是谁的责任,也说不上谁的遗憾。但是《坚硬如水》也是一直要给《收获》的,这个纯粹是我的原因。这个作品写了“文革”。《收获》中间先是出了棉棉的《糖》,好像有点说法。然后,我就觉得可能通不过。长江文艺出版社又急着要出书,必须赶在今年第一期上发,我害怕通不过,然后《钟山》又来组稿,说他们肯定可以发。人到家里来了,它来人了,我就给人家了。等钟红明又跑过来时,稿子已经给《钟山》拿走了。这个事情我有责任。第一次另当别论,这一次是我的原因。

蔡:除了这些作品,你比较重要的或者你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还有哪些?它们都发在哪些刊物上?

阎:其他的都不太理想。长篇比较满意的也就是《日光流年》和《坚硬如水》。还有最初的一部《情感狱》,上海文艺出版社今年可能还要再版一次。这个也是投入感情比较多的,写作上比较稚嫩,技巧上不太成熟,但是投入的真情实感还是很多的,也是我自己比较偏爱的。中篇成名作就是《两城故里》。当时看书的人多,不像现在。但是,我自己觉得真正有代表性的还是后来的《瑶沟的日子》、《瑶沟人的梦》。还有许多写农民军人的小说,比如《夏日落》、《和平雪》、《中士还乡》,这几部也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这些在《黄河》、《花城》、《时代文学》等其他刊物上发表,但进入“耙耧系列”几乎都给了《收获》。

《收获》几十年保持不变的风格,说明它的办刊方针与文学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蔡:从一九九一到一九九九年,你和《收获》打交道近十年。你也在其他刊物,像《花城》、《钟山》、《十月》、《人民文学》、《昆仑》等上面发过作品。你谈一谈《收获》编辑和这些刊物的编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阎:《耙耧天歌》这个小说,我自己觉得很满意的。最初是准备给其他刊物的。你看每年参加人家的活动,吃啊喝啊玩啊,觉得特别对不起人家。所以是一心一意给人家刊物写稿子。可稿子给去之后,人家说这个小说不太好,不合适。这就只能是给《收获》了。由此可见,《收获》还是比较有眼光的。《收获》有眼光也就是《收获》的编辑有眼光。这个作品对我来说很重要。第二,是《收获》的编辑对作家的理解和尊重。对每个字的修改,包括标点符号都非常慎重,不会出现那种不尊重作者的情况。它长期保持一以贯之的方针。现在,刊物变来变去的特别多。比如《北京文学》、《作家》,还有《小说家》、《山花》、湖南的《母语》。恰恰是《收获》,我估计是从创刊以来保持一贯的风格。可能和我们文学发展的某条艺术道路是吻合的。如果不吻合,它必然得变。它能保持不变,老处于优先地位,肯定是它的办刊方针和艺术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的。

蔡:《收获》编辑有没有介入你的创作,他们在你的创作上有没有给过你某些建议或者具体的帮助或影响?

阎:基本没有明显改动过,所以难以说什么。唯一的就是《年月日》催促得比较紧,稍微啰嗦了点,长了点,结果压缩了几千字,算是改动得比较多的。真正帮我改稿子的是当初《昆仑》的编辑。《昆仑》喜欢扶持作者。它有一个叫海波的编辑,非常优秀,也是新时期的优秀军旅作家。他亲自操刀给我改稿子,这对我这样初写者特别好。初写者只要稿子能改出来就好,但到一定程度还是需要理解和尊重。而《收获》给你的稿子提意见非常慎重,一定是有它的道理,作家不会不接受。

蔡:你的创作起步相当长时间才在《收获》发表作品,是不是当初自己觉得水平还不够或者有些什么顾虑?

阎:那倒没有。平常我也不断在看《收获》。在一般的读者和作者的心目中,它就是阳春白雪。在当时它也不断地打出这样的旗号。那时我写得比较传统,也知道和它不一个办刊方向。但是我的写作有了一点变化了,有了一点追求了,那我也特别地愿意给它。早一点给它,它也不一定愿意。有一定的追求,有一定的个性的作品给它,我就觉得合适。很好的故事,很好的小说,但在其他方面四平八稳,没有什么追求,很传统,那我可能就给北京的一些刊物了。刊物的追求不一样,它会引导作家的追求也就不一样。比如《耙耧天歌》,我觉得很好,北京的刊物就没用。这就是不同的办刊方针,有不同的选稿标准。

蔡:是什么原因?

阎:什么都没说。

蔡:总得有个说法。

阎:什么都没谈。人家到家里来,特别尊重我。我身体不好,生病,人家把稿子提走。过了两三天,打电话说把稿子送回来。我说咱们什么话都别说,不管用不用,我是尽心尽力给你们写了。你们觉得不合适,我问心无愧。我只能写这样的作品,不可能写出你们认为极好的作品。我认为最好的就是《耙耧天歌》。

蔡:这是那家刊物的损失。

阎:这不是损失。这是刊物的追求不一样。它不认为这是好东西。

我原本可以边写“军人系列”边写“耙耧系列”,但是“军人系列”受到遏制,无法写下去了

蔡:从作家这个角度看,你认为《收获》是个什么样的杂志?

阎:我认为,《收获》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文学的高度和发展方向。文学有可能往哪个方向发展,它就代表了那个文学的风向标。它会做出某种预示。因为它对作者的了解,团结了大批作家,这就可能引导作家往那个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收获》是中国文学的标高。并不是它每期都发好作品,每篇都是好作品,也不是说它培养出来的每个在它上面发表作品的作家都是好作家。但是,毕竟能够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水准的作品,起码有一半以上,我估计是出自《收获》这个杂志的。我一直认为它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半壁江山。比如有一百份刊物,有八十份是同样的,剩下的二十份就是半壁江山。《收获》毫无疑问是屈指可数的,数一数二的。比如北京有二十份文学刊物,要是砍掉五家,我觉得对中国文学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把《收获》砍掉,你会发觉文学忽然缺少了很多东西。

蔡:《收获》长远的眼光,和作家持续地保持了良好的联系,把大批重要作品奉献给当代文坛,以沉稳的编辑风格和实实在在的作品,奠定了在当代文学期刊中的重要地位。它的存在,已经成了举足轻重的事件。

阎:在商品经济大潮下,它不登广告,不发评论,是唯一的。当然发评论也不是坏事情,不能说不发评论就一定是优秀刊物。但毕竟在发评论比较多的情况下,它坚持让作品自身说话,刊物绝不出来说话,这都是其他刊物不具备的。评奖中间,《收获》也绝对不可能出面给哪个作家哪个作品活动活动,它表现出充分的自信。

蔡:你的创作有没有形成几个不同的阶段,你自己怎么看的?

阎:有几个块,比如关于旧东京,我写了四五个中篇,有点模仿老北京、老天津的民俗小说写法,反映社会习俗、社会百象,这是早期的时候。八十年代初期以后写“瑶沟系列”,也有五六个中篇和一个长篇。这一块给我带来许多影响和读者,当时不评什么奖,但是读者很多,有许多读者来信。许多读者从内蒙、武汉路过河南就要停下来到家里来看你。现在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那时当作家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荣耀。现在彻底没有了。后面写了许多军旅小说,如“农民军人”系列。但之后出了问题,不断地写检查。我就一刀砍断这一类小说的写作。

蔡:就是《夏日落》、《和平雪》、《中士还乡》。

阎:还有《在和平的日子里》、《从军行》,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士还乡》和《夏日落》。

蔡:写检查是批评你什么?

阎:《夏日落》在东南亚、港台有点影响。那边的评论,完全不是从艺术的角度,胡说八道,说中国大陆军事文学第三次浪潮的到来,以阎连科为代表的如何如何。其中有一篇评论,说阎连科专门写军人堕落。他所有作品都贯穿着军人的堕落、军营的堕落和军队的腐败。把七八篇零零碎碎的创作谈之类的文章集中在《阎连科言论集》。有人把这种东西寄给部队领导,组织上非常恼火,写检查,调档案。最后这件事情闹得非常大,组织了一帮人准备批判,可能正碰到“清除精神污染”,就要找一些典型。莫言的《丰乳肥臀》好像也是那个时候,捣腾了一阵子,忽然又无声无息了。后来听说港台又在说阎连科如何如何写检查、受批判。这么一巴掌,就又平息掉了。这个事情就完了。但是有一点,它遏制了我军事文学的创作。那正是我创造力十分旺盛的时候。把许多写作的欲望打断了。好在那时在写军人的中间,我也搀杂着写了一些像《寻找土地》、《天宫图》等小说,写了这么一个系列的东西。本来可以继续往前走,至少两条路:一边写军营,一边写耙耧山。但那一边就停掉了。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喜剧集

    莎士比亚喜剧集

    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莎士比亚是公认的世界级戏剧大师,他的剧作中蕴涵了浩瀚的人生,渊博的知识和发掘不完的深邃思想。本书就收录了莎士比亚六部喜剧代表作,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错误的喜剧》,《第十二夜》,《温萨的风流婆娘们》,主题大同小异,情节却生动而且丰富,不落俗套,错综复杂的情节经常由许许多多的欺骗、偶合、乔装打扮和奇遇组成。作品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充满着欢乐气氛和乐观精神,歌颂了人类的美好爱情和纯真友谊,具有永恒的魅力。
  • 晚上8点的阅读:与大师的精神对话

    晚上8点的阅读:与大师的精神对话

    本书是诗人洪烛在孤独地寻找自己心灵伙伴过程中绘制的一本《精神地图》,收录了《永恒的荷马》、《但丁:地狱营造者》、《加入莎士比亚还活着》等作品。
  • 最美不过诗经2

    最美不过诗经2

    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倾情推荐。翻开一卷古老的《诗经》,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沐浴温暖的午后阳光,轻轻吟诵那些唇齿留香的诗句,体会其中不加修饰的旋律,无一粉饰的爱恨,原来,爱情只不过是生活,它只需要我们尽情哭笑,安然相守,最后淡然相忘。
  • 印度民间文学

    印度民间文学

    本书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介绍了印度民间文学发展的脉络,并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了印度神话、史诗、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剧、歌谣、谚语、谜语等不同门类的情况
  •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我深深地知道:系念着漂泊天涯的我,只有母亲;然而同时感到凄楚黯然,对月挥泪,梦魂犹唤母亲的,也只有你的女儿!节前许久未接到你的信,我知道你并未忘记中秋;你不写的缘故,我知道了,只为规避你心幕底的悲哀。月儿的清光,揭露了的,是我们枕上的泪痕;她不能揭露的,确是我们一丝一缕的离恨。
热门推荐
  • 天使不会微笑

    天使不会微笑

    有的人,你看了一辈子,却忽略了一辈子;有的人,你看了一眼,却惦念了一生。从来不知道你会如此的重要。又是一个夏天,人们总说夏天是炽热的,热情的,夏天,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还记得一年前的相遇,那时的你,那么的遥不可及,我多想抱一抱你,可惜你离我那么远。终于,你我还是分道扬镳,杨成,下辈子,可不可以不要顾忌那么多,不在乎一切,褪去一身骄傲,爱我好不好?
  • 皇帝女儿也愁嫁:月容格格

    皇帝女儿也愁嫁:月容格格

    她(月容格格)拥有一张怪异的阴阳脸,新婚当晚吓死了驸马爷,她身处在看似华丽实际深渊一样的皇宫内,避免不了宫廷内的残忍与斗争,她,任性贪玩蛮横但讲道理.她成为一贵妃的眼中钉,为了拔掉这个肉中刺,她遭遇暗杀,未成,便流落天涯,误打误撞进了赌场,赢来了十个山寨土匪做男佣,做了山中的女大王,却被一风流才子看中,跌入了感情的旋涡.情节无论多曲折,最终她是否能找到真爱?一个能和她相伴到老的如意郎君?.........
  • 草根总裁子龙

    草根总裁子龙

    一个平凡的草根,梦境奇遇前世,获道家心法轩辕诀及远古神功,与女友更是演绎一场生死绝恋;天降横财,化身集团总裁;谨尊教诲,惩恶扬善;惹怒黑道大佬、惨遭黑道和杀手组的追杀!为彻底摆脱、他不得不以暴治暴。在爱情与国家利益面前,他做出了震撼人心的选择?为爱自残落败身陷悬崖,又此因祸得福,巧遇良缘、日久生情,感情纠葛不断…
  • 清玄传

    清玄传

    她是东方玄是21世纪排行第一的杀手,穿越到兰家三小姐兰清玄的身上,爹不疼,任由后娘和滴姐欺负,未婚夫嫌弃,就这样,还有人死皮赖脸的追求,本以为可以在这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不曾想,自己一直活在温柔的谎言里,哼,总有一天我要让所有伤我之人踩在脚下。
  • 流云伴夜墨溪香

    流云伴夜墨溪香

    一抹幽香,伴夜微凉他是耀眼的明珠,转瞬因她而暗淡她是清香的玫瑰,心里不觉又带刺四年前的那个夜晚,她流着泪他缓缓带着她的爱埋葬从前
  • 煞神天荒之都市霸主

    煞神天荒之都市霸主

    入世后,风云起,战,胜,崛起风云,煞神三部曲,之都市霸主,
  • 草镯子(新版)

    草镯子(新版)

    青阳县的石家大小姐梅香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仗着天足的缘故,要么爬上墙头给黄黄送猫食,要么蹲在地上看一天的虫子。有一天,梅香发现隔壁的裁缝家里多了个俊俏的小童养媳秀秀,大小姐的生活会因为这个小伙伴而增添快乐吗?
  • 重生之圣灵大陆

    重生之圣灵大陆

    位于远古大陆的仅存的一片拥有着人类存在的土地不断遭受着其他生灵的入侵,最终守卫在最后一刻的魏临琪遭到最强大的异兽围攻而死,从此远古大陆进入新的纪元,而魏临琪也因一些意外而重生在圣灵大陆之上,从此开启了新的旅程。
  • 重生校园:国民男神纯纯爱

    重生校园:国民男神纯纯爱

    采凉东篱下,悠然见男神~安凉曰:唧唧复唧唧,男神当户织,不闻男神为所叹,只闻男神上战场!男神曰:仗打归来日,磨刀霍霍向安凉。蠢笨安凉摇头曰:不不,男神我不收!腹黑面瘫男神曰:要要,蠢凉我回收!安凉掀桌:世界没爱,我对你也没爱。男神踢蹬:世界没爱,我对你很有爱。这是一个闷骚腹黑男甩坑一步一步钓蠢笨女神经的漫漫长路~(绝壁宠文,偶尔小虐~群号:112830341)
  • 幸福的甜蜜恋爱季节

    幸福的甜蜜恋爱季节

    他们在同一所学校他们是死对头也是同桌一直到他爱上了她而她却从未发觉直到他和她恢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