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5800000003

第3章 考古探密(3)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中,数量最多的要数刺绣。这些色泽如新的刺绣珍品都有着吉祥而极富诗意的名称,著名的有“信期绣”、“乘云绣”、“长寿绣”、“茱萸绣”等等。这些绣品所使用的绣线多达14种,每件分别以3~5色丝线用锁针绣出转折复杂、组合自由的变形云纹和花叶纹,配以绛红、朱红、土红、土黄、豆绿、蓝等色彩,形成了庄严而富丽的艺术效果。“信期绣”绣品的图案中有云彩、花草、写意的燕子,使人联想到明媚的春光和万物的生长,表达了汉代人祈求幸福生活与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信期绣”线条细密,轻云舒展,枝蔓卷草,连绵不断,很有后世缠枝花纹的艺术风格。

汉代不仅织绣技艺高超,而且印染工艺已臻成熟。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3件印花敷彩纱袍与两幅印花纱就是采用印花和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加工而成的。花纹的色彩有六七种,纹样似为藤本科植物的变形,由枝蔓、蓓蕾、花蕊和叶组成,藤蔓用镂空版印在织物上,花、叶和蓓蕾则由手工彩绘,笔调秀劲流畅,色彩浓淡参差。这种印花和彩绘相结合的印染方法,是中国古代印染工艺的一大进步。

9.汉代女尸是否“驻颜有术”

2000年前的中国女性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随着江苏连云港一具保存完好的汉代女尸重见天日而得到了答案。

连云港的海州区除了拥有孔望山、锦屏山等景点外,还有一座小山——石棚山,传说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在此登临赋诗。为了开发这座小山,鼓励更多的游人前去游玩,政府决定修筑一条通往石棚山的公路,将其命名为“花园路”。然而,就在修筑这条花园路时,人们却发现了在一个宽20米、南北长30米、深约5米的大土坑底部,有一座大型古墓葬,墓葬木椁已有两块被掀至大土坑上,一口棺木被挖土机挖出墓坑,倒置于一旁。被挖出的椁木有40公分厚,4米长,全部为楸木。棺木的上漆鲜亮。经考古人员判定,这是一座夫妻合葬竖穴土坑木椁墓,时代应属西汉中晚期。

经过对墓葬痕迹的检查,已经发现的这个墓椁内有3口棺木,从左到右依次编为1、2、3号棺。除了3号棺外,共清理了2个椁室3口棺木,确定这3口棺内尸骨为一男两女,其中地位最尊贵的男主人头颅骨完好无损,颅内脑组织完好。此外,还出土了佩有精美玉饰的铁剑、文字清晰的木牍等大量珍贵文物。

考古工作人员开始清理3号棺。打开棺盖,揭开天花板,一具仰面漂浮在棕褐色棺液里的古尸完整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尸体皮肤新鲜,身长为1.58米。经鉴定,古尸为女性,年龄在50岁左右。在其棺内的文物中,有一枚边长为1.3厘米的青铜印章,印钮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龟钮,印章上清晰地刻着“凌惠平”三个字,女尸的姓名确定无疑。从此,在地下沉睡两千多年的“凌惠平”得以“重见天日”,成为我国继长沙马王堆、湖北江陵汉墓之后发现的第三具湿尸。

随着这具名为“凌惠平”的女尸出土,许多不解之谜迎面而来。凌惠平的具体身份是什么?她棺中的液体又是什么?与她一同发现的2个棺木中的尸体皆已腐烂,而她为什么完好无损……

在同一个墓葬里同时出土的男主人棺里也有一枚正方形龟钮青铜印,略大于“凌惠平”的印,但字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男棺的椁板内侧刻有“东公”二字。根据《辞海》中的解释,“东公”即为有名望的人。而从出土木牍的文字记载内容分析,当时“东海太守”、“河南太守”等地方官员都派官吏前来参加葬礼,不难看出,男主人是一个身份不低的地方官吏。在汉代,只有年俸禄在2000石以上的官吏才能使用龟钮青铜印,俸禄2000石者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地区专员。可当时连云港所在地的朐县县令只有800石的俸禄。因此,“凌”家至少在太守以上。但“凌惠平”为什么也会用龟钮青铜印?考古专家介绍说,在中国西汉时期有女性封侯的制度,吕后的妹妹、东海王刘强的3个女儿都被封了侯,那么“凌惠平”是否也被封了侯?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也许会慢慢知道答案。

“凌惠平”的遗体能如此完好地保存2000多年,可以说是一个极为罕见的奇迹。与马王堆女尸相比,马王堆女尸墓葬的规模宏大,棺内积液不多,在棺外的六面,还包围着10000多斤的木炭,然后是成分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的白膏泥层,再加上厚厚的堆土,保存环境和条件都比连云港墓地好得多。而连云港墓葬非常简陋,椁板上只有一层白膏泥,并无木炭,不可避免地对土质有一定的影响,但棺内女尸为什么能更好地保存至今?再者,同一个墓葬中,同样的环境和密闭条件,为什么其他3口棺内仅存零星遗骨,“凌惠平”却能“驻颜有术”?

“凌惠平”不腐是否与其棺中的棺液有关呢?但这次出土的4口棺内都盛满了液体。这些液体是入殓时注入的,还是天长日久渗入的地下水?目前尚无定论。据连云港市第一医院用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棺液样本的分析,发现其pH值为7.55呈弱碱性,棺液中还含有血红蛋白,与pH值为5.18的长沙马王堆墓棺里的酸性棺液截然不同。“凌惠平”能在适于细菌生存的碱性棺液内保持不腐,又是一个谜。是不是这棺液暗藏玄机,对古尸保存起了决定性作用?现在还不得而知。

为了破解古尸之谜,专家们将分别对古尸的病理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法医学及人类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以获得2000多年前人们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古尸之谜的揭开日期,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

10.“七十二疑冢”并非曹操陵寝

历史上对曹操在世时的评价向来不一,“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与“汉贼、奸雄”的说法并存,他死后的陵寝也同样颇受争议。由于曹操生前大力提倡薄葬,多次提出“以高为基,不封不树”、“无藏金玉珍宝”,其子曹丕也忠实执行了这一遗嘱,因而自曹操入葬起,曹操墓在哪里就是一个谜。

亲手修建了铜雀台的曹操,对铜雀台及铜雀台所在地的邺城有着特殊的感情,其后半生的许多政治、军事、文学活动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可能是预感到自己寿数将尽,他特地颁布了一道《终令》,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改革家,其投巫治邺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是曹操毕生十分景仰的人物,让自己的墓地与西门豹祠比邻而居是其心愿。西门豹祠在今河南河北界桥东1公里处,其“西原上”即今邯郸市辖磁县讲武乡西的丘陵地带,这里东距铜雀台仅十几里。

宋以后,由于中国社会的正统观念渐盛,曹操的脸谱越来越白,成为狡诈多疑的奸雄典型,关于其在此地设疑冢之说也随之兴起。连对曹操十分尊崇的一代改革家王安石也相信了这种说法,他在游铜雀台遗址时作了一首《疑冢》诗,写道:“青山如浪入漳州(此处应指临漳),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麒麟埋没几春秋。”到明代的《三国演义》更对此大加渲染,并首次以文学性的语言提出“曹在邺西建七十二疑冢之说”。

应当说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这一带自三国之后出现了许多的高大墓冢,并时有盗墓者盗出王侯用品。因此,直到1956年,河北省政府还在正式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对此冠以“磁县七十二疑冢”之名。千百年来有许多人力图揭开这一疑冢之迷,宋代文人俞应符甚至想出了一个“高明”的笨拙办法,他在《曹操疑冢》一诗中写道:“生前欺人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焉有余智到垄丘。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葬君尸。”

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人们对这些疑冢进行了系统的文物普查和科学的考古发掘,终于揭开了这一疑冢之谜:这些疑冢并非曹墓,而是南北朝时代东魏、北齐的王公贵族墓葬群。而且其数量也不是72座,而是134座。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年代,时间长达300年,充满了民族的分裂、争斗,又称为“五胡乱华”。所谓“五胡”即匈奴、鲜卑、氐、羌、羯,都是驰骋于塞外或白山黑水的游牧民族,西晋末年趁“八王之乱”入主中原,形成南北对峙的南北朝局面。由于正统观念作怪,旧中国史将这一段写得极其简略。

邺城是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中心,在这一代的北朝墓群主要是东魏、北齐皇陵及皇族、功臣墓。其中已知被盗而发掘的50座,大部分都有详细记载墓主人身份的青石墓志铭一方,有反映墓主人社会地位、生活起居以及宗教习俗的壁画,这就为古人记载极为简略的这段历史,增添了丰富的材料和准确的证据。

说到这里问题似乎解决了,但一想又不是。历史给邯郸留下的命题是两个:一是曹墓在哪?二是“七十二疑冢”埋的是谁?千百年来人们都是顺着俞应符的逻辑思考,将二题合一,以为解了“七十二疑冢”所埋为谁的问题,曹墓在哪的问题就应刃而解。但现在疑冢之谜已解,而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感叹,人们对曹操的“奸诈多疑”可能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11.探秘金太祖陵墓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房山麓的金陵,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帝王陵。

金陵遗址,共葬金代“始祖”至章宗17个皇帝、后妃及诸王,是北京地区第一个皇陵,比明十三陵早约200年。对于金陵,史书记载不多。金海陵王完颜亮从贞元三年(1155年)三月开始至十月,在云峰寺旧址建3个墓穴,安葬了他以前的3个皇帝。第二年又将金朝建国之前的10个祖先之灵迁来此地安葬,各立称号。至章宗末年,金陵各地下宫殿和地上建筑均已建成。金陵分帝陵、妃陵及诸王兆域三部分。大定年间陵界为78公里,大安年间为64公里。陵域设有围墙,每隔一定距离建有土堡。

金以后,陵墓无人守护,地上部分逐渐残毁。明朝天启年间,因后金政权崛起,明朝皇帝惑于术士之说,认为后金兴起与金陵“气脉相关”,遂拆毁了金陵地上建筑。清初对有的陵墓进行了修复,还特设守陵户,春秋致祭。乾隆时又进行修复,但后来陵墓又遭到严重损坏,金陵地上部分几乎无迹。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考古专家就开始调查金陵遗址,当时发现,在主陵区内距现存清代大宝顶遗迹前约15米处,有一巨型石坑,定名为祭祀坑。后来当地村民为搞绿化,曾将该坑用作蓄水池。随后,考古工作人员对祭祀坑遗址进行清理发掘,发现这个大石坑非常奇怪,里面堆了200多块大石头,每块都有1吨重,好像是为了掩藏什么。考古专家们把这些石头搬开后,果然发现了一处石椁墓。

根据史书及其他文献记载,金陵主陵区内应埋葬着5代帝王,即太祖、太宗、德宗、睿宗、世宗。但由于该地宫位于整个金陵遗址中轴线上,结合考古发现,考古专家初步判定该墓坑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睿陵。在地宫内未发掘出带有文字记载的文物。在清理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坑内有4具石椁,这4具石椁给考古人员带来了一些谜团。

4具石椁中正中偏北为完颜阿骨打的汉白玉雕龙石质残椁,石椁盖板剔刻有团龙纹,正面则剔刻着团龙流水纹,椁底残留着墨地朱纹金线勾双龙戏珠纹。这具石椁的旁边是一具保存完好的汉白玉雕凤纹石椁,这具石椁内有一具木棺,内有散落的人骨,头骨附近发现随葬的金丝凤冠和雕凤鸟纹玉饰件。这两具雕龙、凤石椁是国内首次发现,应为皇室专用。在这两具东西放置的石椁旁边,有两具南北排列的石椁,虽然和龙、凤椁一样,都是“一椁一棺”规制,但它们的外观却无任何纹饰,称之为“素椁”。让考古人员疑惑的也是这两具素椁:虽然可以基本猜测她们是陪葬的妃子,但到底是谁则是个谜。此外,靠近外侧的素椁内没有尸骨,而是骨灰,专家认为是火葬。为何仅有一具火葬,这又是一个谜团。

发现龙凤石椁的墓坑为一竖穴石圹墓,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3米,南北宽9.2米~9.5米,深5.2米~3.6米。该坑用黄土从墓底夯筑,夯层总厚2.5米,以石椁顶板为准,其上平铺200余块巨型花岗岩石块。

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西南第四块台地,发现5座陪葬墓,其中有2座未被扰动的墓室。墓室四壁石条垒砌,外壁涂抹白灰,室内底部放置石棺床,木棺已朽,肢骨散乱。出土了铜把铁剑、石枕、磁州窑龙凤罐及金“泰和”铜钱等遗物。另外,还采集到了大量的文物遗存,包括雕刻精美的汉白玉双龙石栏板、雕花纹石台阶、汉白玉斗拱、高大的石座龙,还有龙首鸱吻、迦楞频伽、妙音鸟等珍贵文物。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的发掘和清理,不仅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大量金代陵寝制度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丰富了今人对金代帝陵陵寝结构和平面布局形制的认识。对于研究金代帝王陵寝制度、女真族政治、经济、文化和中国历史都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12.布局呈“北斗星”型的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坐落在紫金山南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朱元璋在位31年,但是早在他登基前两年,就下令兴建皇宫和南京城墙。1376年他开始着手筹建明孝陵。传说,建陵之前,明太祖曾与众将商议陵址,事先每个人书写了陵址藏于袖中,后取出对照,竟然不约而同地选中了紫金山主峰之下的一个小山丘——“独龙阜”这个地方。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洪武十六年(1383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逝,与马皇后合葬于此陵。明孝陵的附属工程一直延续到永乐三年(1405年)。

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陵墓占地长达22.5公里,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70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100000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挂有“盗宰者抵死”的银牌。为了保卫孝陵,内设神宫监,外设孝陵卫,有5000~10000名军士日夜守卫。清康熙、乾隆帝南巡时,都曾亲往谒陵,还特设守陵监2员、40陵户,拨给司香田若干。咸丰三年(1853年)孝陵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

同类推荐
  • 两宋系列之江山入画的帝国

    两宋系列之江山入画的帝国

    中国历史上有1个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这就是在封建历史当中发展程度比唐朝更堪称顶峰的宋朝;它是为中国最争光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是为当时的世界贡献最多的时期(四大发明在宋朝得到广泛应用;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技都达到前所未有、后难比及的高度;宋朝的GDP在当时全球的百分之五十;纸币、垂线纺织、瓷器烧制的重要改革都发生在宋朝)宋朝尤其北宋还是军事力量强大的时期:宋朝和辽朝长期对峙最终在澶州迫使辽朝缔结平等条约!宋朝还曾经和西夏同时存在过敌对关系(最终西夏的横山、天都山等要塞都被宋朝所占据;西夏的灵州、兴州等大型城市都处于宋朝的兵锋威胁之下)
  • 秦国上将军

    秦国上将军

    上将军蒙川秦国四公子之首,以五千人挡赵军80万大军与鬼门关漠北之外,九岁替祖父从军,短短三年灭北面蒙国收漠北为秦国边疆第一郡,一十一岁以军功在朝堂之上位列首位。他慧眼识珠,知人善用,创立秦国百代以上的盛世,五将三阁令大陆十三国为之颤抖,敢爱敢恨,为一人拔剑,怒杀千人,重情重义,为兄弟两肋插刀,独守城门吓退20万赵军,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少年,却因为战火家人的离去不得不上阵为将,他厌恶战争但是他知道如果他不去我身后需要他守护的秦国将会飞灰湮灭。他是,蒙家第一人。他是上将军
  • 九龙玉璧之缘聚汉末

    九龙玉璧之缘聚汉末

    几个苦逼的灵魂被迫成为别人穿越的燃料,却因机缘,转生汉末。转生最初的他,没有显赫的家世,父母早亡,还被赶出村寨,一个人生活。再世为人的他,没有完整的前世记忆,零散的记忆碎片,却冲击着他的认知,影响着他的言行。一位悍妻,一帮彼此不睦的兄弟,在这个烽火不休的年代,他们历经磨难,终于还是聚在一起,试图找寻回家的路。欢迎加入本书交流群:569698317
  • 三国之蜀汉刘备

    三国之蜀汉刘备

    咳咳,大家好,我是刘备,熟悉我的人叫我“流氓王爷”。我为自己代言!欧耶!新人新书,希望书友们相互转告,求点击、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各位放心,此书绝对不会太监。。。。
  • 醉花谣之绮罗梦:花见羞传

    醉花谣之绮罗梦:花见羞传

    英雄起于乱世,美女长伴英雄。--------------------------那年华灯夜阑珊,情愫暗生,暗将心托付;弹指一瞬失流年,旧人难见,幽幽叹无缘;情丝难辨缕缕缠,绮罗梦中,公子如初见。多想不顾一切去拥住你,可惜我们之间隔了千山万水,多想向你诉说情衷,可是却没有勇气。
热门推荐
  • 一曲逍遥赋

    一曲逍遥赋

    玄武年间,天下五分,各国之间兵戈四起,烽火连天。主角兄弟三人生逢乱世,因命运走到一起,以各自的方式,书写着对江湖的理解。有热血,有柔情,有尔虞我诈,有所向披靡。由无数的身不由己,造就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江湖情。
  • 冲动的青春——桌球绝恋(上)

    冲动的青春——桌球绝恋(上)

    《桌球绝恋》讲述了:那些年,我们都很年轻;那些年,我们对爱情懵懵懂懂;那些年,我们分不清喜欢与爱。当感觉来临时,我们会脸红,会心跳,当看不见某个人时,会想念,会想见,当一个人的时候,会憧憬,会傻笑。那些带着青涩的味道,那些关于我们青春里羞羞答答的回忆,那些,长大的我们,总是怀念的校园时代。
  • 再见了,我的天空

    再见了,我的天空

    我的天空,为何为何挂满湿的泪我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漂流在世界的另一边,任寂寞侵犯一遍一遍...再见了,我的天空..
  • tfboy之青春进行时

    tfboy之青春进行时

    他们遇见了她们,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人生就是这样,一见钟情?
  • TFboys之青春那年

    TFboys之青春那年

    知名偶像团体TFboys邂逅了三名女孩,却又不敢提及自己心中的爱……
  • 我的哥哥不可能是宅男

    我的哥哥不可能是宅男

    哥哥真的不可能是宅男吗?他曾经校园里神秘的疯子;他是天才?还是……
  • 雪荷花

    雪荷花

    我们在车上邂逅,就此两人携手同游。一朵小小的雪荷像雪山一样洁白无瑕的承诺,我却亲手把它埋葬。三年的细水长流,一个误会,一个意外,却使你我饱受形单影只的痛苦,当误会解除的时候,你又在哪里与我仰望着同一片夜空。我知道,我错了,面对不可挽回的错误,我甘愿品尝苦果。人不在,心相连,我们是否还能相守把曾经的痛苦为幸福奠基。你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当我再一次踏上我们共同走过的足迹,我期待着前方你那静静飞翔的身影。美丽的雪荷花为谁凋零,纯洁的天使为谁折断翅膀投下人间只为守护,我又该如何去坚守执着。再一次的相遇,我是否还有勇气全力奔跑去努力追逐你为我甄选的祝福。还是等待下一次的相遇!
  • 网王之菩提结

    网王之菩提结

    佛说: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佛说:前生五百次擦肩而过,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相遇。佛说:前生五百次相遇,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相识。佛说:一切是缘起,是业力。如今的相遇是冥冥注定还是早有安排?这一切都不重要。不管你是神佛,还是什么,我都一定会拉你下来,绝不放手。或许会有人觉得女主怎么那么像圣斗士星矢里面处女座黄金圣斗士沙加。对,你们没有看错也没有觉得错。我就是按照沙加大美人来设定女主的。因为实在是太喜欢沙加大美人了所以才会有这篇文的
  • 爱殇:彼岸

    爱殇:彼岸

    她爱他,付出了所有,换来的是无尽的伤痛;他爱她,却不愿承认,还亲手把她逼到了绝境...十年后已经痛麻木了的她,强势归来!如同地狱走出来的修罗,所有伤过她的人都得付出代价!!!
  • 独宠无良丞相

    独宠无良丞相

    一朝穿越,变成女扮男装的丞相,心中甚是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