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0100000036

第36章 对事情与背景的综合考虑,“交换区”和“业务空间”

虽然竞争型的合作在全球的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合作团队的有效表现不是一种自发的过程。让我们对此作进一步的考察。迄今为止,我们已从研究过程这一面察看了第2种样式,它对研究来说几乎是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同样的一套做法也能够从社会这一面被看到,作为一种对现有的(第1种样式)研究方法的修改,从而对以下广泛并急迫的社会需求作出回应,即在研究的基础上对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这种对第2种样式的调整可以被学术界说成是一种相互的回应,或者更明确地说,是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团体对来自社会的有关信息的反应。从这种意义上说,由于在研究过程中社会参与或影响的程度不同,第2种样式的研究才区别于第1种样式。用稍微不同的方式来说这件事,知识产生的第2种样式比第1种样式更多地考虑了有关的背景情况、对更多的信息作出了更多的回应。这种把事情与有关背景情况作综合考虑(contex tualization)的观点主要关注的是:科学(或科学机构)是否向社会的各种需求开放。科学在社会上容易引起反应,在这种程度上来说,它导致产生一种新型的科学,而这种产生主要是通过改变有关的问题(大学中的科学家们认为这种改动是值得研究的),即如何研究这些问题?谁参与研究?

观点上的这一变化随后就产生了许多结果。第一,把事情与有关背景情况作综合考虑可以有不同的程度:弱、中等和强。每一种都反映了相关的研究团体对广泛的社会影响的回应。在弱的程度上,社会主要通过一些机构所发出的声音去施加影响,根据专家的意见,这些机构是按照科学的重点和研究项目去解释社会的关切的。大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多数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可以被归入弱的这一类,因为社会的要求仍然是被间接地表达出来的(常常通过政府官僚和科学界的统治机构的“过滤”)。在中等的程度上,把事情与有关背景情况作综合考虑则是“业务空间”(transaction spaces)的中心(“业务空间”留到后面再说)。最后,在强的程度上,把事情与有关背景情况作综合考虑的形式是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来自专家,也来自更广大的“非专业性的”社会,这种交流直接研讨各种问题的识别和解决方案[拉图尔(L a-tour),1997]。把事情与有关背景情况作综合考虑的每一种程度———从弱到强———描绘出知识产生的一种样式,而这种样式在不同程度上取决于“业务空间”的运转。

第二,为了理解“业务空间”的职能,我们可以从“讨论杂交植物的论坛”这一较为熟悉的事情入手。在历史上,有关讨论杂交植物的论坛的观念涉及一种社会构造的“空间”,在那里,可以就那些与一定的技术发展相联系的各种风险进行辩论。在一些公共场所,有些问题容易受到大家的关注。例如,某些类型的核反应器的安全(或者环境科学中全球变暖的速度问题)会引起公众足够的关切,从而导致政府建立一个论坛,参加该论坛的人包括技术专家、决策者(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一些关心社会政治问题的公民)。在特定的背景下,一系列参与者对“杂交植物”作了描述。这样的论坛现在很寻常;当任何一个科学或技术的问题可能会引起争论并涉及公众时,大多数政府认为举办这些论坛就很重要。但是,这种论坛主要仍然是由一些机构创办的(或者是国际官僚机构、政府创办的,或者是对议员与政府官员进行游说的团体创办的)。

第三,在这些论坛上,常常产生重要的新的知识。尤其是讨论杂交植物的论坛中所产生的工作经验已导致人们普遍地承认:有趣味的和富有挑战性的科学可以在学科结构以外产生,这可以引起大学课程的变化并且由此导致不同类型的科学知识的传播。这种情况已经从环境科学的地位的上升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环境科学现已成为教学与研究中一门值得重视的学术性课程。因此,可以将某些“讨论杂交植物的论坛”看作是中等程度的“把事情与有关背景情况作综合考虑”的早期表现形式。的确,社会主要机构日益增大的开放性与渗透性也已允许产生不断增加的其他“空间”(这些空间的设立不是很正式),在这些空间中,具有不同兴趣和观点的参与者能够(也确实能够)走到一起。

第四,当把事情与有关背景情况最初在“业务空间”中作综合考虑时,这一过程远不是自动的。更确切地说,某种挑战可能会找到一些方式,从而允许专家和其他人(他们各自也许处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有效地相互影响,以便能够把一个问题转变为一些人共同的理解,而一个连贯的研究项目也许是以这种理解为基础的。如果打算促进合作与形成一致的看法,这些“业务空间”就是基本的实体,因为这些空间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在这些框架中,可以产生那些还不明确的(并且迄今为止尚未充分地被制度化的)相互作用。可是,在任何一个“业务空间”中,这些相互作用不只是随机偶然的东西。

真正的“业务空间”使人回想起科学史专家彼得·加利森(Peter Galison)所描述的一些基本特征,他是在分析20世纪核物理的历史并且碰到“交换区”(trading zones)这一概念时提出这些特征的(加利森,1997)。在这件事情中,我们在一个分支学科的结构内见到了吸引人的交流和热情的合作,而这些交流与合作是在核物理界三个“亚文化群”(理论家、实验者和工程师)之间进行的(工程师们建造了核物理中所使用的各种机器)。这些传统还保持着原样,它们被保存在科学合作之中,与此同时,交流的协调发生在“形象”与“逻辑”这两种相互竞争的工具文化(instrument cultures)产生的地方,而这两种文化最终会结合在一起。同样类型的交流也可以发生在相互竞争的设计布局之间。

加利森在人类学理论上处于领先地位,他观察到:物理学的不同亚文化之间的同步交换是怎样常常可以和一些不完全的与部分的关系相比较(当不同的部落为了交换的目的走到一起时,这种关系就被建立起来)。在交换的观念中,并没有预先假定某种普遍的有关一种中立的货币的打算。完全相反,对交换分类的主要兴趣是:许多东西可以被置于同一类别(什么与什么相配、出于什么目的),而不考虑某种外部的标准。每个部落可能把完全不同的物体以及附加在这些物体上的意图带到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来,并且带着完全不同的物体及其意图离开。一个物体对于一个部落来说也许具有一种高度象征性的或者甚至是神圣的价值,而这个物体对别的部落来说可能则代表着一种完全平庸的或者实用的目的。然而,相互影响和交往是可能的,并且实际上也发生了(出于各种利益的考虑),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对话就停止了。交往也许会导致混杂语(contact languages)的出现,这种语言是指在贸易或交往中形成的不同语种的混杂语(pidgin),混杂语是交流的一种手段,它必然是不完善的和被删节了的。加利森的观点是:当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们在拼合他们的微波线路时,他们并不是把知识从一种亚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亚文化中去,他们也不是在提出一些中立的评论意见。他们正在发展一种作用很大的、当地人能够理解的语言,从而协调他们的行动。尽管有各种限制,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某种理解与交流确实存在。

还有,对加利森来说(见他1997年的书的第63页),关键的问题并非不同的科学团体怎样前进(就像晚间的航船那样)。更确切地说,问题是:

在物理学科中,考虑到参与者特别多的多样性———制冷工程师、射电化学家、代数拓扑学家、原型滤波网修理技师(prototype tinkerers)、计算机行家、量子场论专家(quantum field theorists),他们究竟怎样互相交谈? ?他的描写? ?是一种不同的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领域和复杂的边缘区域一起变化着。这些区域有时消失了,有时结合在一起,并且甚至凭着它们自身的地位发展成为半自治的地区。

我们有可能超越科学的亚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扩充和归纳“交往区”的概念,把这一概念扩展到更广泛的交流,而这些交流的发生跨越了学科与制度的界限,例如,就像在探索新的设计布局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那样。这里,交流发生在上文中所说的“业务空间”。如同在“交往区”的情况那样,“业务”的意思包括:第一,所有的合作者带来一些可以进行交流或协商的东西;第二,他们也有各种资源(科学的和物质的),以便能够从其他参与者那里得到一些东西。当然,对于不同的参与者来说,被交换的物体的含意也许很不相同。但这些交流的成功取决于每位参与者带来被别人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不管是什么价值。参与者们通常将带着他们的收获回到他们的本部(ho m e base),从而增强那些通过和别人分享知识而形成的联系与交流(在典型的第2种样式中)。

我们已建议:具有知识产生的第2种样式的特征的研究活动可以从研究这一面去理解,也可以从社会这一面去理解。“业务空间”的概念使得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更加明确,因为“业务空间”作为场所已变成可见的,在那里,最初的微妙的相互作用———各种谈话———在社会和科学之间发生了。它们是一些空间(既是象征性的,也是具体的),在那里,潜在的参与者可以决定:什么东西可用来交流或交换、他们要在哪里也建立交流的渠道(这些渠道是保持讨论所必需的),在什么程度上限制变得明显起来。当然,如果一些限制过于苛刻,“业务空间”也许就瓦解了。但是,通过进一步的相互作用,可以找到克服这些限制的一些方式,并且,当找到这些方式时,一种更健全的研究活动可能就兴起了。“业务空间”的数量的增长(其中有一些将会保持下去,而另一些将是短暂和临时的)是知识产生的第2种样式的特征之一。

总之,“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观念,加上来自人类学研究的“交往区”的概念,它们可以被扩大到“业务空间”的概念。在这些空间里,不同类型的知识、观点和兴趣合在一起,进行局部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也许会产生一种语言,人们用这种语言去进行共同的研究工作。在这种背景下,所谓“局部的”(lo cal)是指:意见一致的地方是有限的,根据协定,某些问题暂时被搁置起来。

同类推荐
  • 办公室工作实务

    办公室工作实务

    本书旨在加强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学生办公室工作技能培养。编者以新型高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指导,创设具体、真切的办公室秘书工作适用情境,以具体业务操办流程为线索,重点突破秘书尤其是基层秘书在办公职能活动中涉及的工作项目和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员的业务参考书和培训教材。
  • 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

    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本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不要放弃、专心勤奋的学徒、志在四方、最好的角度、自我约束方能成大事等。收录了《蚂蚁》、《冒雪求学》、《石头与宝石》、《收买公鸡》、《家庭实验室》、《麻雀造窝》、《年少轻狂》、《破旧的航船》等故事。
  • 最佳课堂:天文探谜

    最佳课堂:天文探谜

    本套全书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根据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再结合全国中小学各科课本的同步内容编撰而成,是各学科的有益补充和知识范围的深层挖掘,是现代中小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这些百科未解知识之谜,能够增长中小学生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我们的学校教学都是一些已知的基础文化知识,其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和死板,都已有比较科学而清楚的定论,这些知识是前人创造的,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其实,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在掌握已知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未知的知识,创造未知的领域,不断推动科学文化知识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自然的主人。
热门推荐
  • 军婚曲折之爱无痕

    军婚曲折之爱无痕

    二十一世纪的她,姒卿,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民国当了个大小姐。在陌生的时代里,她有了个大帅当老公,可是,他真心的矫情啊!本想拿回玉佩就回家,可为什么事情不照她的想法发展,不愿深陷其中,其实早已入心,也罢,那就好好奋斗!1对1
  • 无上灵源

    无上灵源

    身怀太古至尊之脉,执掌太古法典,寂灭森林奇遇九尾之狐,星辰之域缘遇心爱之人,混乱之地血洗幽冥分殿。踏入灵源世界,踏古族,入圣地,一人之力变族规!灭幽冥,入圣魔,三进三出为寻母!
  • tfboys我们是绝版恋人

    tfboys我们是绝版恋人

    三公主在五年前因为嫉妒女的挑拨与三王子分手了,五年后,她们与自己的好友一同回归复仇......
  • 你还年轻趁他未老

    你还年轻趁他未老

    八位女生和三位男生的爱恨情仇。。。。。。来咯来咯,快来咯!
  • 宇宙的起源

    宇宙的起源

    在恒星之间茫茫的黑夜里,存在着气体云、尘埃和有机质。通过射电望远镜,我们发现那里有数十种不同的有机分子,这些分子的大量存在,表明生物无所不在。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很可能是宇宙的必然规律,只是时间迟早不同而已。在银河系的几十亿个行星当中,有些行星可能永远也不会产生生命,有些行星可能有生命的兴亡,或者只是停留在生命的最简单形式而已,但是在一小部分的星球上可能有比我们人类更高级的智慧和文明。
  • 我的妈咪不简单

    我的妈咪不简单

    她本是冷漠腹黑的爱财女秘书,与风流上司除了工作从无其他交集。然而,一夜迷乱。他认定贪财的她会讹诈,她却出人意料的留下一句“意外”,而后落荒而逃。由结婚,到离婚,究竟是明明白白一场戏,还是模模糊糊真心以待?宝宝意外的来临,他们如何应对?
  • 萌妻下堂:就算离婚又怎样

    萌妻下堂:就算离婚又怎样

    兢兢业业做了三年好妻子,却换来老公和小三相亲相爱,一脚把她踹出局。富甲天下的豪门公子哥出手搭救,却害她背上了出轨的罪名,被渣男净身出户。于是,一无所有的她气势汹汹地杀到他的公司门口:“穆少爷,我现在没房住没钱花都是你害的,所以你要对我负责。”穆连城微微一笑:“负责,你想我怎么负责?”洛桑琳(严肃脸):“别想歪,我只是要份工作!”冤家富少变老板,她成了被人役使的可怜虫。当然,她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欠她的,她迟早要夺回来!
  • 明末大贼

    明末大贼

    1644年三月初二大明皇朝的中极殿上,狂风吹来了一个大贼子;从这一天开始历史开始改变。大贼只有一个理想,我的目光到哪里,哪里的土地海洋和天空,都是我汉族的。
  • 三联书

    三联书

    如何去平衡新生代内心的想法同旧思想的矛盾与冲突。私密的日记本被窥视,蔺类、蔺野、郝高、郝帅、莫洛、柳绪、杲杲、易非颜等8个人为争取自己的个性发展对现实发出的呐喊及其所做的抗争。阿和啊,多了一个口,说的,是否听得见。对自主、对真诚的追求与坚守。
  • 寻荒破天

    寻荒破天

    鸿蒙初开,万物遭劫。天道什么狗屁天道,我定要踏破这个天!张小风是一位在校大学生,做梦时梦到洪荒大路遭劫,万物不生。到底是两世修行,还是处于平行空间,且看他如何破天,寻找洪荒之亲。天道残暴,盘古是孕育而生还是重生,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又有怎样的劫难等着他?且看他踏上征途,寻荒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