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80100000042

第42章 祢衡、嵇康之死——自杀的第二种方式(1)

上一集说到,司马懿父子学曹操的样子,借尸还魂,将老曹家的天下据为己有。

说完司马懿之后,再说三国的其他人,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如果在三国中再也挖不出狗咬人的常规新闻,那么,我们就看看,有没有可能挖出一些人咬狗的独特旧闻,以娱视听。

现在就来说说三国一个疯子和一个病态人格者。大鱼大肉吃腻了,尝尝萝卜青菜,也可能别有一番风味。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理,国家多了,什么人都有。在三国各自都还没有建国的三国时代,在魏帝国的前身,在曹操领导下的东汉王朝,就有一个疯子,反时尚,反潮流;反官场,反长官。反出了水平,也反出了生命。

谁?

⒈祢衡

跑官丢命

成书在前的《三国志》没有为祢衡做传。一百六十年后,南朝范晔写的,记述三国前朝(东汉王朝)历史的《后汉书》,反而为祢衡立传,不知道陈寿是什么意思,范晔又是什么意思。可能他们为的仅仅是表现各自内心深处的一点什么意思,别人谁也说不清楚。

祢衡,字正平,平原国般县(今山东省乐陵市西南)人。刘备青年时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立了些军功,升为平原相。这样说来,刘备还做过祢衡家乡的最高行政首脑,曾是祢衡的父母官。

范晔为祢衡做传的时候,倒是没有落入“张三,字老四……王老五之后”之类的俗套,说明祢衡不是什么名人之后,也没有四世三公的家世背景。至于祖先三代是不是贫雇农,范晔也没有交代。

祢衡是如何的一个人物?《后汉书》说他“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意思是说,祢衡这个人,年少时即才华横溢,文才口才俱佳。但为人任性使气,桀骜不驯;待人接物,逆潮流而动,目中无人。

《后汉书》的记载,拿今天的话来说,祢衡是个特立独行的愤青,是个反潮流的斗士。

载之于史的、祢衡演的几出戏,说明祢衡的确是这样的一个愤青和斗士。

兴平年间,也就是公元194、公元195年左右,关东联军解体之后,袁氏兄弟、曹操、吕布、刘虞、公孙瓒、陶谦等,在青、幽、冀、豫、徐几个州打得天昏地暗,李傕、郭汜在长安杀得血流成河。祢衡与许多士大夫、知识分子一样,来到刘表统治下的、相对和平安静的荆州避难。

公元196年,曹操奉迎天子到许县,许县成了当时的政治中心。向来,皇帝的身边有最多的就业岗位、发财机会和升官机会,各色人等也就趋之若鹜。献帝在曹大司空的护佑下,在许都安定下来,不少知识分子就像今天的农民工进城一样,开始向中央政府所在地集中,希望挖掘到自己在官场上的第一或第N桶金。

据《后汉书·祢衡传》记载,刚开始的时候,祢衡抵达颍川一带(许下,即许都以南地区),怀里悄悄地揣了一块名刺,准备递给看中自己的老板。但没人要,以至于名刺上所刻的字的涂漆也弄得模模糊糊。

言下之意,祢衡也是急于要做官的,估计是光跑官,不买官,因为兜里没钱,或者有钱不舍得送,或者有钱不屑于送。所以,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也没有谋到一官半职。

现实让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祢衡很是失望。在小小的颍川郡无人问津,那就干脆向临时首都进发。既然小集市的零售生意不好做,那就干脆到大都会去搞批发,说不定瞎猫还真的碰上了死老鼠。

那时候,年轻人步入官场,不管你是世族还是寒族,都是要由地方政府举为孝廉,再通过有地位、有名望、有资格的人推荐任某某职务,这就是察举制。比如曹操,尽管是高干子弟,少有才名,又受到桥玄等朝中元老的高度赞许,还是要先举孝廉,后由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举荐曹操任顿丘令。

所谓征辟制,是中央政府或开府大臣根据用人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考试或考察的形式招聘人才,这是当时录取公务员的补充形式。

首先,祢衡没有被地方政府举为孝廉。估计建安初年(公元196年后的数年),军阀们忙于抢地盘,中央政府被李傕、郭汜搅得一团糟,各项工作没有走上正轨,地方政府举孝廉和中央政府征辟人才的工作都陷于停顿。步入官场的正规途径被堵死。既然正规途径被堵死,要进入政府机构或强人手下做官,那就必须通过自荐或推荐。

在许下的时候,祢衡“阴怀一刺”,揣着名片上门自我推销,没有找销售代理,事实证明效果不好。那就得结交名人。

其次,也没有哪个高官征辟祢衡入幕。那些坐而论道的名人或高高在上的大官,不是说见就见、要结交就结交的。要结交名人,又得通过已入围的师长、同乡、同学的介绍。这期间,肯定要搞一些营销工作,免不了要花些宝贵时间和散碎银子。遇到比较傲气的名人,弄不好要当一段时间的跟班、亲随,干些倒茶送水,做饭、提鞋、倒夜壶的杂事。

祢衡在颍川郡的不幸遭遇,可能跟他的狂傲、没耐性有关,也可能跟没人引荐有关。可能,祢衡想,京城的官更大,台阶更高,我还得更狂傲一点,这样才是捷径,才能一蹴而就。

到了许都,有人劝他跟陈群、荀彧、司马朗(司马懿的哥哥)等名流交往,以求他们的推荐。祢衡一脸的不屑:什么?叫我去跟这帮屠狗沽酒、司仪吊孝之徒交往,帮帮忙吧。有人问,既然这些人都不在您话下,满朝文武,还有谁能入您的法眼呢?祢衡说,也就是大儿子孔文举(孔融字文举)、小儿子杨德祖(杨修字德祖)还凑合,其他碌碌之辈,不足挂齿。

这个被祢衡称为大儿子的孔融,是孔圣人的后代,比祢衡大了整整二十岁。孔融是当时著名的大作家,省部级干部,舆论界领袖,在曹操面前也是叫得梆梆响的人物。杨修呢,四世三公的身世,高干子弟、著名作家、前程似锦的青年才俊。祢衡感觉一来,把孔融、杨修文坛上一老一少两个重量级人物称为儿子——还是勉强凑合的儿子。

孔融被自己的儿辈晚生称为儿子,还乐滋滋的,并且屁颠屁颠地出来帮忙。他不仅向朝廷上书,推荐大才子祢衡,还在曹操面前把祢衡说得跟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似的。

大家知道,曹操是个唯才是举的好领导,在使用人才方面没有那么多的框框,鸡鸣狗盗之徒也会给你安排个合适的工作。

曹操听了孔融的介绍后,也动了心,很想见见祢衡。而祢衡向来不仅鄙视曹操,还憎恶曹操,自称精神有问题,不肯去,在背后却老说曹操一些不着边际的坏话。

我看,祢衡说他的精神有问题,倒是真的。皇帝你是见不到的,见了也没用。形式上一人之下、实际上万人之上的曹司空准备接见你,你却不买账,不尿他那一壶。不见也罢,还在背后嘀嘀咕咕,大放厥词。

什么叫缘木求鱼,什么叫南辕北辙,青年文学家祢衡的跑官行为,对这两个成语做了最生动形象的注释。

可能是出于好意,对这样的一个狂生,曹操前辈还是想教育教育一番;顺便,也给他一点小小的教训,也算是仕途上一些小小的磨砺吧。

曹操听说祢衡很有艺术细胞,尤其善于击鼓,就任命他为鼓手,并当场试用。司空府奏乐是很正规的,击鼓时要换上演出制服。轮到祢衡时,他老先生身穿日常衣衫,踢踢踏踏地走向鼓台,顺手操起鼓槌,随便来一首《渔阳》曲,表现卓异:“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的确有水平!演奏毕,祢衡晃晃悠悠地走到曹操面前,一脸的不屑——可能是想调戏调戏曹操。司仪官呵斥道:“鼓吏何不改装,而轻敢进乎?”祢衡说,好吧,那我就乖乖地换上制服吧。然后,当着曹操的面,慢条斯理地脱得精光,慢腾腾地穿上制服,再击鼓三遍,鼓槌一丢,拂袖而去,毫不羞涩。曹操笑了笑,说,本想羞辱羞辱这小子的,反倒被这小子羞辱一番。

这下,孔融下不了台了。人,有时候,是很贱的一种动物,比如孔融。如果他拿出这种诚心的百分之一对待曹操,也不至于弄得家破人亡。孔融可能是爱惜祢衡之才,却爱得有些莫名其妙。祢衡初次忤逆曹操之后,孔融狠狠地把他批评了一番,而且一再转达曹操的爱才之意。祢衡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孟浪,答应再去见曹操。

孔融又跑到曹操面前做检讨,说好话,套交情,说是祢衡这小子很后悔,想来向您道歉。曹操很高兴,通知门卫,祢衡一来,即行通报,立马接见。等到天色很晚,祢衡终于来了。

小祢穿得破破烂烂,拿一拐杖,坐在曹操的司空府门前,以杖击地,破口大骂。骂得抑扬顿挫,骂得天昏地暗,骂出了风格,骂出了水平,骂出了特色。侍卫官要拿祢衡治罪,曹操也真正发怒了,对孔融说,我要杀祢衡,易如碾死一只蚂蚁。如此的话,反显得我不能容人,那就干脆把他打发到刘表那里去,算是以观后效吧。还叫尚书令荀彧带领众官员为祢衡饯行。

曹领导发了话,众官员无奈,在郊区为祢衡饯行。据说,荀彧叫大家在祢衡到达时,或坐或卧,不理不睬,回敬一下祢衡。

祢衡慢条斯理地来了,一看这情形,一屁股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左一把鼻涕,右一把眼泪,如丧考妣一般。众官员奇怪地问,小兄弟,你哭什么哭得如此伤心?祢衡说,你们这些人,坐着的是坟墓,躺着的是尸体,我置身于尸体坟墓之间,能不伤心哭泣吗?

看看,什么德性,什么德行。

一圈走下来,从荆州出发,经颍川,抵许都,乘兴而去,败兴而回,相当于如今的农民工到北京上访,被遣送回籍,什么也没有捞到,祢衡肯定心理不爽。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啊。

祢衡毕竟是个高智商的人,吃了两堑,长了半智。回到荆州之后,为人处世和工作作风大为改观。对刘表礼敬有加,歌功颂德。刘表也心里高兴,经常叫他做些文案工作,让祢衡露几手,爽一把。

问题是,祢衡的耐性实在不可恭维,《后汉书》说,在刘表处工作不久之后,祢衡故态复萌,刘表实在受不了这把窝囊气,便把他打发到大老粗、江夏郡太守黄祖那里去。黄祖可是个性情急躁、不能容人的赳赳武夫。刘表让祢衡这个莽秀才去会会黄祖这个大兵。

起初,黄祖是很善待祢衡的,祢衡的文秘工作也做得很出色。黄祖对祢衡很是满意,喜爱嘉奖之意溢于言表。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祢衡跟黄祖的长子黄射相处得很好,成了莫逆之交。

有一次,黄祖在猛冲舰上举行宴会,可能是马尿灌多了,祢衡对黄祖出言不逊,黄祖恼羞成怒,呵斥祢衡。祢衡眼睛死死地(真正的“死死地”!)盯住黄祖,骂道:“死鬼,你说什么?!”黄祖令人把祢衡拖出去打屁股,以示惩戒。

祢衡更是口喷大粪,黄祖忍无可忍,下令杀头。正好,黄祖的主簿(办公厅主任)对祢衡厌恶至极,黄祖一挥手,主簿得令,立即把祢衡咔嚓。

黄射听说老爹要杀祢衡,鞋也来不及穿上,光着双脚,跑来相救。赶到时,祢衡已成刀下之鬼。祢衡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祢衡得到大老粗黄祖的赏识,又结交了黄祖的儿子黄射,本来是“乘风破浪会有时”了,却没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反而“鲜血直下三千尺,一颗脑袋落九天”。

可惜。

骨气害死人

对于祢衡的死,向来有几个说法。一是说祢衡有骨气,鄙视、咒骂汉贼曹操。二是说曹操居心险恶,借刀杀人。三是说祢衡死得冤,比后来的窦娥还要冤。

我们来看看,这几个说法是否有道理。

祢衡有骨气吗?那得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骨气。《辞海》对骨气的解释是:骨气原意是指书法的骨架意蕴,现在多指刚强不屈的气质。所谓刚强不屈,是指物体刚性很好,受到压力不变形;或人意志坚强,受到打压不屈服。

请问,祢衡在曹操主持的中央政府、在刘表主持的地方政府或在黄祖治下的军队里,受到什么打压吗?显然没有。无论是曹司空、刘州牧,还是黄将军,都是高看他一眼,都想抬爱他,提携他。既然没有受到打压,那么,祢衡的刚强不屈或者所谓的骨气又所由何来,从何谈起?

所以,祢衡的胡闹,与骨气两字,没有关联,就连傲气也算不上。傲气最多让人堵心,让人反感,不至于让人起恶念,动杀机。祢衡所作所为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一种戾气。所谓戾气,就是暴戾之气,一种丧心病狂的表象,精神分裂的气象。戾气跟死气只差一个字,距离只差一步,哪天不小心,一足踏空,就会坠入万丈深渊,摔得粉身碎骨。

再者,曹操是汉贼吗?是祢衡该骂的人吗?祢衡骂曹操的时候,曹操刚刚把落难皇帝刘协迎到许县。即使以后的曹操成了汉贼,但此时的曹司空不仅不是汉贼,反而是汉室的大英雄,皇帝的救世主。难道祢衡高瞻远瞩,预见到曹操将会成为汉贼,提前开骂?似乎没有道理。

说曹操居心险恶,借刀杀人,这是加给曹操的莫须有的罪名。真正借刀杀人的是刘表。对祢衡而言,曹操是用心良苦,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如何处置祢衡这件事情上,曹操胸襟开阔,大人大量,令人敬佩。在东汉末年的地方军阀中,刘表最重视教育,最尊重知识分子,为人也最谦和。

曹操不仅不杀祢衡,还把祢衡送给当时最仁慈的这位军阀,希望祢衡在刘表那里混碗饭吃,奔个前程。而且,当时的刘表没有公开对抗中央政府,如果祢衡能理解曹前辈的良苦用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将来应该能博一个好前程,磨砺一番之后甚至调到中央政府来工作。

祢衡死得冤不冤?冤,也不冤。说祢衡死得冤,是祢衡根本无罪,即使冒犯上司,也罪不至死,何况还是个著名的青年作家,可怜,可惜。

说祢衡死得不冤,是因为祢衡自己找死。祢衡是读了很多书的,读书就应该明理。可祢大才子三番五次地、毅然决然地把头伸到别人的鬼头刀下,尤其是在别人喝高了的时候,除了找死,实在不好做别的什么解释。

祢衡的死,让人难以接受,但并非叫人难以理解。

真正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才华横溢的祢衡为什么捞不到一官半职。通常的说法是,因为祢衡狂悖无理,桀骜不驯。

我们仔细读读《后汉书·祢衡传》就知道,祢衡很早就想、从来就想做官。他也希望融进这个社会,爬到这个社会的顶层去,混它个高官厚禄,赚它个盆满钵满;搞它个三公九卿,弄他个三妻四妾。

不幸的是,祢衡从荆州出发,绕了一圈,被曹操强行送回荆州,什么官职也没捞到。在黄祖那里,只不过是个抄抄写写的文秘干事。如果说,这种局面,是由祢衡的坏脾气造成的,不能说明全部问题。至少,祢衡刚回到刘表的州政府以及刚到黄祖军营的时候,还是乖巧懂事、踏实勤奋的,也是深得老板赏识的。只是后来……

后来呢,由于四处碰壁,脾气就更坏了,以至于,坏脾气与四处碰壁之间,恶性循环。

我认为,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解释。

当时的官场准入,不是比文凭,拼成绩,也不用参加公务员资格考试,而是地方政府推荐(察举),或中央政府招聘(征辟)。祢衡跑官的年代,由于天下大乱,正常的察举和征辟也不能正常进行,只能靠自荐或推荐。祢衡想当官,但不屑于现行的准入方式。

按祢衡的理解,像我小祢这样的人才,无论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还是军阀幕府,是不需要什么程序,不用什么规矩的,高官任我做,骏马任我骑。非要玩什么花样,走什么程序,只能是当局无理,官场黑暗,要么,是领导瞎了眼。

这才是祢衡骂人的根本原因,也是祢衡四处碰壁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祢衡很想参加游戏,但他不愿遵守既定的准入制度和游戏规则,所以,他被拒诸门外。再所以,他就大骂这场游戏以及这场游戏的导演和所有演员。

同类推荐
  • 朝唐晚唐

    朝唐晚唐

    桑麻无恙,鸡犬不惊,三人成虎,笑谈唐事:什么十六宅,什么百丈山,什么白马驿;什么牛李党争,什么甘露之变,什么大中之治;什么吐蕃,什么回鹘,什么安南,什么渤海;最出奇惊人的是权阉立君王,骄兵驱将帅,平民乱龙庭,竖子食人命;更有侠者劫富济贫,幻者兴妖作怪,术者呼风唤雨,断者谋生算死,虫者翻天覆地。痴傻光王的瘫痪长子痊愈了,由此演绎出一道道天花乱坠,奇幻诡谲的晚唐荣光。是光,总会照耀天地,朝夕之间,是挽救,还是挽祷?
  • 孤岛丽影

    孤岛丽影

    “纪实风格”为主基调,详细描写她仅通过就地取材和信念处理生存危机以及精神压力的“求生”过程,并真实突出少女“心路”历程。海伦,是一位厌恶淑女艺术却衷于探险的17岁地中海少女,正是该进入教会大学研究神学和医学,将来接替母亲教士医生工作的年龄。但十字军的战争车轮碾平了村庄。胜利者一手拿着圣经和十字架,一手拿着淌血的钢剑将幸存者逼上了贩奴的黑船。航海途中贩奴船又被海盗掳掠,海伦和他的未婚夫在船战中失散,孤身抱着浮木漂落到了一座未知的荒岛。牢困期间,她经历了女性初潮,咬伤处理,生食,自杀幻觉,失火,毒气危机等等生死边缘的屡次徘徊;而她在工具制作,技能熟识,心理暗示,驯化与农耕等等生存细节也将不断展现。
  • 群雄争霸:中国历史演义春秋战国篇

    群雄争霸:中国历史演义春秋战国篇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所以历史上就把周朝京都在镐京的时期称为西周;洛邑在东边,就把平王东迁以后到秦统一中国前这一时期叫做东周。
  • 重生之我为少羽

    重生之我为少羽

    一个国家特工局的王牌特工不幸客死他乡,连全尸都没留下,谁知道他却穿越到上古先秦时代!还发现自己就是少年时的项羽。
  • 三国最强匪王

    三国最强匪王

    穿越汉末本想做一超级大官泡尽天下美女但却意外杀人走投无路之下上山为匪。却看他如何翻云覆雨,颠倒乾坤,步步走上巅峰。
热门推荐
  • 人杰记

    人杰记

    大晋之中,有六州七十二城,而当朝太尉陆松一人独占一州十三城,权倾朝野。陆松膝下有一子名叫陆宝,勇冠三军,陆松能有这等地位他功不可没。但相传......他还有一义子,为人足智多谋,深谋远虑。可惜这位义子自幼双腿中毒,无法行走,只能靠侍女推行轮椅。因他名取自精彩不亮丽,起落是无常。故他名曰……司徒无常。
  • 异能世界

    异能世界

    美丽深蓝星球突兀的爆发了核战争,被核弹摧残的千疮百孔的星球上辐射弥漫,各大物种进化变异急速发生,人类更是出现了许许多多生来就带着奇怪能力的异种人。这些人称为变种人。然而,变种人的出现却让政府出现前所未有的恐慌。一时间,世界风起云涌。神秘的古武者纷纷登场,远古的传说和缓缓揭开的真相,各方势力的重新划分,新兴种族变种人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又要何去何从?
  • 悲泣之雨梦境

    悲泣之雨梦境

    所谓人,是连十分钟也等不起的生物。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停止,想要告诉爱的人,想要处理的秘密,很多没有完成的事,没有说出的话永远也传达不到想要传达的人那里。。就这样无力的挣扎,在最后一刻去仍无力的翻动时间的沙漏。时间的沙漏无休止的流逝,但即使是在生命的最终时刻也不断伸出手想要将其逆转,但这种行为是无力的,时间只会继续向前。而死亡是一切的终点。
  • 韩娱之绚烂

    韩娱之绚烂

    想说的只有一个....本书主写A.PINK(新书上传,求推荐,收藏)
  • 武创万世

    武创万世

    太古之前,人族鼎盛,十二守护天柱屹立诸天,镇压万古。万族大劫,天柱崩塌,人族气运衰退实力骤减,遭受欺压。武道盛世,天骄齐出;纪末乱世,邪巫入侵。在这盛世与乱世交织的时代,人族十二守护体应运而生,重现世间。一名曰凌夜尘的神异少年自浩瀚众生域中逆天崛起,以无敌姿态与十二守护者威震宙宇。横扫太古万族,纵横邪巫战场,开创万世新纪元。
  • 这个不得已的世界

    这个不得已的世界

    青春该做什么?处在这个时期的人没有一个能说得出来,每个人都在摸索,在黑暗里摸摸爬滚打,他们期待某天绕出这个圈子,到大路上去,一条光明的大路,但直到最后也找不到,他们只隐约感受到了自己的目标,就朝着那里去,摸着黑,冲过去。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归朝欢令

    归朝欢令

    陈家二小姐没能抵御诱惑连夜出逃,历经千辛前往都城咸灵,这将是一番怎样的遭遇?!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3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3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缘:清冷国师

    缘:清冷国师

    君陌殇本是西楚的皇子,为皇后所出,身份尊贵,出生之时天地异象。他拥有超于常人的能力,却注定此生无心无情,倘若动情则后果不堪设想。自小被送出皇宫,再次归来却是作为东秦的国师。轩暻表面是东秦最不受宠的皇子,实际上却是他父皇最想保护的人。一次有目的的施恩,换来了君陌殇的真心以待,从此,逐步统一整片大陆。君陌殇为了报恩,成了东秦的国师,一步一步助轩暻登上皇位,运筹帷幄替他征战天下。不曾想,自己的真心换来了三尺白陵、一杯鹤顶红。既然是他的心愿,自己便替他实现,只要是他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