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6600000027

第27章 智读毛泽东诗词·交往智慧(1)

1.五古挽易昌陶

五古①挽易昌陶②

1915年5月

去去③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④芳年友,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⑤,湘滨春溜回⑥。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⑦。

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⑧。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⑨漾游,零落匪所思⑩。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

关山蹇骥足,飞飙拂灵帐。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紡。

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语词注释】

①五古:五言古体诗的简称,古体诗是别于唐代兴起的近体格律诗而言的,用韵比较自由。

②易昌陶:字咏畦,湖南衡山人,诗人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和挚友。

③去去:即越去越远,见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④愁杀:愁死了,见唐代张说《邺都引》:“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⑤衡阳雁声彻:指雁声响彻衡阳,比喻对挚友悲叹的深切。

⑥春溜回:春水在旋转,见《荀子·致士》:“水深而回。”

⑦踯躅南城隈:徘徊在南城墙拐弯处。

⑧双题:即全额,见谢惠连《捣衣诗》:“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

⑨沆:广阔无边的样子,这里指水深且广的样子。

⑩零落匪所思:指挚友的死是自己没有想到的事情,这里以草木凋零比喻人的死去。

汗漫东皋上:漫无边际地在田野高地上漫步。

关山蹇骥足:关隘山川阻碍良马的奔跑,“骥足”比喻俊逸的人才。

放歌:尽情高声地歌唱,见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岛夷:古代指分布在中国东部沿海及附近岛屿的民族,这里借指日本。

北山尽仇怨:在北方群山之间有仇视我们的国家,这里指沙皇俄国。

荡涤谁氏子:指清除侵略者靠谁家的孩子,见《淮南子·泰族》:“圣人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而涤荡之。”另见曹植《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安得辞:这里指怎么能够推辞。

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指伯牙、子期间的故事,见《吕氏春秋·本味》:俞伯牙弹琴,钟子期完全能听懂其曲的意境,而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碎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

惨淡看铭旌:在凄凉阴暗之中看着灵柩前的旗幡。

【抚今追昔】

该诗最早发表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油印的《易君咏畦追悼录》,后收入《毛泽东早期文稿》。据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展品载,诗人给湘生的信中说:“读君诗,调高意厚,非我所能。同学易昌陶君病死,君工书善文,与弟甚厚,死殊可惜。校中追悼,吾挽以诗,乞为斧正。”当时国内外都处于特殊背景下,近代人类世界正处于大动荡、大劫难的严峻历史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15年5月7日,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非法要求,随即引起全国人民反对,这一天被称为“国耻日”。然而,袁世凯却不择手段地为自己“登基”而大搞阴谋诡计,内忧外患深重,亟待仁人志士奋起救国救民。

就在这段时间,毛泽东的挚友易昌陶逝世了。诗人当时还曾作挽联:“胡虏多反复,千山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殁,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当年7月9日,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条件。为揭露袁世凯的罪行,毛泽东和同学们集资编印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几篇文章和资料,题为《明耻篇》。毛泽东在封面上写道:“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当年7月,他在《致友人信》中说过:“其躬而有益于国和群,仁人君子所欲为也。”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功,他从来都持赞赏态度。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提倡开民智和谋发展,早在1912年春于湖南高中读书时就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他在《商鞅徙木立信论》中写道:“吾读史至商鞅徒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吾特恐此徒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舌而讥矣”。他曾经兴致勃勃地读过严复翻译的亚当·斯密《原富》等西方名著,他在国文课中记录说:“君子谋道谋食,系对孳孳为利者而言,非谓凡士人均不贵夫谋食也。”“志不在温饱,对立志而言,若言作用,则王道之极亦只衣帛食粟不饥不寒而已,安见温饱之不可以谋也。”他还通读钻研了德国学者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写下了2万多字的“批注”,十分强调道德问题的重要性,深感“吾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渴望“当今世界,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以“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自勉,他在1910年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就阅读过梁启超等办的《新民丛报》:第一次看到《新民丛报》从内容到文体,颇感新鲜,因此“读了又读”,并开始“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因此,在反对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期间,毛泽东还和一师学生将汤化龙、康有为、梁启超三人有关对当时形势表示不满的文章编印成册,题为《汤康梁三先生时局痛言》广为散发。他“和几个友人发起了新民学会。会员约有七八十,其中有许多人后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中成了有名的人物”。

【智读笔记】

该诗意在悼念亡友并抒发爱国之情。诗人素来都提倡“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其早期思想从维新派、激进民主派等流派中接受有益的东西,并逐步改造和扬弃,最后完成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长歌当哭,诗人在回忆死者的同时,对生者又提出了希望。号召大家克服自身低贱的想法,担当起救国救民的重任,勇敢地去抵御外国侵略者和国内反动派。“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全诗真挚且感人,把哀思寄托在长流不息的江水之中,以高昂的姿态,开展救国救民的运动,从而实现生者的愿望。

早期毛泽东曾追求儒家人生理想模式,对“天命之性”体察和省悟;毛泽东认为商朝伊尹是“德功俱全”之人,“可法”;孔子被奉为至圣先师,主要是“通达天理”,深得天地之“大本”,是“立德、立功、立言”之人;而拿破仑仅是“发展其所得于天之本性,伸张其本性中至伟至大至力”的人,所以“豪杰也,而非圣贤。”青年毛泽东对伦理学也很感兴趣,他不仅对中国古代各家伦理思想都有接触,而且对西方伦理思想非常关注。他推崇“立德、立言、立功”之人。1917年8月在《致黎锦熙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天下亦大矣,社会之组织极复杂,而又有数千年之历史,民智污塞,开通为难。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

“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毛泽东从年少起就有志于“富国强兵”、“改造中国”。当他在小学时代读了《世界英雄豪杰传》后,曾深有感触地说:“中国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后,毛泽东与追求进步的青年几经酝酿,建立了新民学会,会章规定:“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是该会宗旨。会章要求学员:“一、不虚伪;二、不懒惰;三、不浪费;四、不赌博;五、不狎妓。”“大家决定会务进行之方针在改造中国和世界。”“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学会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并且我料到是与多数会友的主张相合的。”

为了承担起“改造中国和世界”的重任,毛泽东注重“奋斗”精神:“人情多耽安佚而惮劳苦,懒惰为万恶之渊薮。”“奋斗……如此而欲图存,非奋斗不可。”“朝气,少年须有朝气,否则暮气中之。暮气之来,乘疏懈之隙也。”大概是在1917年,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也正是这种少年时代的壮志凌云成了未来的发展起点,他把个人命运完全溶化在革命奋斗之中,从而在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以智者的姿态指引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2.四言诗祭母文

四言诗祭母文

1919年10月8日

呜呼吾母,遽然①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②。其他不育③,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④。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⑤:一则盛德,一则恨偏⑥。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⑦。

恺恻⑧慈祥,感动庶汇⑨。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⑩,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紒紜矠。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紒紝矠。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紒紞矠,身心表里。五德荤荤紒紟矠,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紒紡矠。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紒紣矠,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紒紤矠。必秉悃忧紒紥矠,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紒紦矠。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紓紛矠。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语词注释】

①遽然:急速匆忙仓促的样子。

②即东民覃:也就是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

③其他不育:指的是其他没有养活的。

④因此遘疾:因而遭遇疾病,见《梁书·章稷传》:“稷所生母遘疾历时。”另见明代归有光《抚州府学训导庸君墓志铭》云:“母方遘危疾。”

⑤只有两端:指只有两个方面,“两端”即事物两头,这里引申为事物的两个方面。

⑥恨偏:即特别遗憾的事。

⑦覆载:这里指的是承载庇护,见《庄子》:“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又见《礼记·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

⑧恺恻:指快乐和悲伤,也就是喜他人之所喜,悲他人之所悲。

⑨感动庶汇:指感动了众人,与上一句都是曾国藩家书中的成语。

⑩手泽所经:这里指经手操办的事情。

紒紜矠劈理分情:剖析事理并区分情况。

紒紝矠物无遁形:没有什么能逃过其敏锐的观察力,见晋代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鬼无隐谋,物无遁形。”

紒紞矠不染一尘:也即一尘不染,原为佛家语,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一尘不染的教徒一定是修行到了很高的境界,后来也用来指丝毫不为周围环境所左右。

紒紟矠五德荤荤:闻、良、恭、俭、让等五种美好的品德是非常明显的。

紒紡矠天乎人欤,倾地一角:到底是天命还是人事的原因呢?这里指母亲的死犹如大地塌陷了一角。

紒紣矠又次所怀:指母亲的第三桩所要挂念的。

紒紤矠盛德所辉:指无不被母亲的光辉所照耀。

紒紥矠必秉悃忧:一定要继承母亲的诚恳待人的品德。

紒紦矠精禽大海:指子女们永远报答不尽母亲的恩情,见《山海经·山北经·北次三经》:炎帝之女游于东海,溺死不返,后化为精卫鸟,衔西山的木石,以填东海。

紓紛矠惟挈大端,置其粗浅:只用粗浅的言词把大概的事情说出来,这里谦称自己的文辞。

【抚今追昔】

该诗最早见之于1990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早期文稿》。1919年7月,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出刊,引起很大轰动,而湖南督军张敬尧极为不满。3个月之后,毛泽东借张敬尧勒令《湘江评论》停刊的机会,组织各界人士尤其是青年学生驱逐了这个反动军阀。这时,毛泽东接到了母亲病危的通知,等他安排好工作,返回韶山的时候,母亲已经入棺2天了。毛泽民告诉他,母亲临终时还在呼唤他们的名字,毛泽东听后心如刀绞。此后的几天,他一直对着暗淡的油灯守在灵前,并含泪写下该诗。

据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家世》中所说,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于1867年2月12日生于湖南汀乡县四都唐家托的一个农民家庭,18岁时同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结婚。结婚后先生的两个孩子都夭折了,她于1893年生了第3个儿子毛泽东,此后又生了毛泽民、毛泽覃,后来还收养了一个女儿毛泽建。文七妹长得中等身材,端庄清秀且聪慧温厚,事事都安排得很有条理。她吃斋念佛非常虔诚,不满丈夫自私的处世态度,总是以劝说来化解矛盾。每逢荒年灾月,她都要背着丈夫,送米送粮去接济贫苦的乡亲。

1919年初,文七妹患上了淋巴腺炎,当时毛泽东正在北京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当他得知母亲病重后,曾回家服侍过一段时间。他在1919年4月28日给舅舅的信中说:“家母久寓尊府,被蒙照拂,至深感激。病状现已有转机……甥在京中北京大学担任职员一席,闻家母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于阳三月十二号动身,十四号到上海,因事勾留二十八天,四月六日始由沪到省。亲侍汤药,未尝废离……”后来,毛泽东把母亲接到长沙医治,此后忙于驱张运动,不料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因此感到极大的悲痛。

毛泽东当时还作了两副挽联:“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毛泽东将该诗和这两副挽联交给塾师、族兄毛宇居保存。毛宇居在该诗的抄件后写道:“以为吾宗后辈法。”面对国民党反对派的迫害和日本兵的掠夺,毛宇居历尽艰难,收藏保管达30多年,直至解放后上交给人民政府。同时,毛泽东的表兄文咏昌也向档案部门提供了该诗。1978年12月,当地政府将毛泽东父母合葬墓修葺一新,并将挽联和该诗刊于墓地右侧。

同类推荐
  •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因为喜欢唐诗宋词里的文字,所以我在那里邂逅了一场场倾城之恋。待繁华落幕,待经年流尽,爱却仍在唐诗,情也仍在宋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诗里的爱,宋词里的情,一经读过,便深入骨髓,想要忘记,怕是很难了。因为这里的爱和情,是契合到人的心灵深处的。那些诗词里的爱情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千古传颂着的爱情,让我们读到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优美,也为结局“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而肝肠寸断。
  • 开败时间的花朵

    开败时间的花朵

    岛,散发着神性的光芒,你虔诚地写下,岛——你的词源,文字河流的发祥地,注定在血液中混响、澎湃。它足以耗尽你的毕生。
  • 我是60后

    我是60后

    60后,不前卫、不反叛、不颓废、不张扬。我们是渴望温情的一代,因为我们成长于只有热情没有温情的年代。我们是充满理想的一代,因为我们总是爱听英雄的故事,过早地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我们是内心保守却又渴望变化的一代,因为我们的青春,刚好赶上了祖国万花筒一般的变幻。我们是刚展开青春的羽翼就被生活的齿轮碾得粉碎的一代,我们被巨变的年代裹挟着,刚找到一个安全的位置喘口气,却发现周围大兵压境,已经是80后、90后的天下了。
  • 横舟集

    横舟集

    诗,就像草原上一只美丽的蝴蝶,人都想捕捉到它,但它却十分狡黠,上下颉颃,左右飞旋,引诱着你,却永远不给你捉到它的机会。诗是文学生态中最娇艳、感应时代最灵敏、因而也最不易出现大家巨擘的文体,中国历史五千年,被称为诗的国度,可是经时间过滤而留存下来且被历代大众耳熟能详的也就十几位。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勾勾搭搭戏弄你

    快穿之勾勾搭搭戏弄你

    穆远之你这个负心人,我韩凌是不会放过你的,你杀我一次,我就要杀你十次。让你知道负了我韩凌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女主韩凌进入不同身份勾搭男主的故事:十个世界故事:1、杀手跟哑女;2、狐女跟和尚;3、丫鬟跟公子4、徒弟与师傅;5、公主与将军;6、总裁跟穷女;7、妖女跟鼎炉;8、病书生跟女神医;9、天师跟僵尸;10、神兽与主人。
  • 红夜天

    红夜天

    这是发生在灵源大陆的一段传奇,没有绚丽的的描写,仅仅是一段似真似假的传承,潇洒人生,一壶温酒煮天下,一剑流云傲天涯!
  • 极怖

    极怖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鬼,其实还有更可怕的事。这一切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以及某种颠覆性观念。就像故事里,以为仅是一个纯粹的恶作剧,到梦的缠身,到底谋杀还是另有目的?或者,都不是。在一切事情的背后,也许还隐藏了一个更大的秘密,而在“我”知道这个秘密后,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好了,不要说话,关灯,让我带您走进极限恐怖的世界。
  • 为什么给别人打工

    为什么给别人打工

    20世纪末,英国麦肯锡公司发起一个有关“分享”和“激励”的培训项目,旨在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个人竞争力。马克斯·兰茨伯格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和麦肯锡资深董事,在综合了28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将此项目完善成书,该书迅即成为商业领域的经典培训教材,译成14种语言畅销全球。
  • 体坛趣闻(竞技体育博览:畅享2008)

    体坛趣闻(竞技体育博览:畅享2008)

    一个个奥运奇闻;一桩桩体坛轶事;一件件另类比赛;一场场民体风情;一项项运动来历;一个个名人风采。
  • 妖女放开我师哥

    妖女放开我师哥

    “你的人皮面具很真呀!”陈槊凯大胆的板过丧尸,盯着丧尸看,没有害怕的意思:“哇,你的美瞳好霸气呀,32个赞!”陈槊凯愉快的伸出双手竖起大拇指:“我也好想要一个,在哪里买的呀?”【】欢迎收看起点女生网小说《独家记忆前世》【】新浪微博:飞天小兔【】QQ群(426605564)
  • 纳兰性德词选
  • 穿越之崛起帝王

    穿越之崛起帝王

    孤儿轩辕天宇意外死亡,灵魂穿越。重新开始,以丝丝龙族血液崛起。美人身边坐权势手中握,没有主角buff完全是运气和智商的操作
  • 火爆小农民

    火爆小农民

    他是农民!他把农民含义升华,成为华夏人人羡慕尊敬的小农民。他承包荒山,开办工厂,引得世界五百强想结交他。外国王室崇拜他,官场权贵招揽他,更有无数的美女踏进村子追求他。他龙啸天下,触逆鳞者,火爆对之。他登高绝顶,只为将农民两字推上巅峰。他,李峰,史上最强的小农民来了!
  • 腹黑嫡仙溺宠妃

    腹黑嫡仙溺宠妃

    片段一:“落儿,一日为师终身为夫,这句话每天念一遍听到了吗?”薄唇轻启,眸中隐隐藏着一丝笑意,面上却无一丝表情。什么鬼?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倒是听过,这又是哪一位古人说的?凝视着,捕捉到那一抹笑意,她心头猛跳,该不会是眼前这一位古人说的吧。片段二:“师父,你在干什么?”看着眼前放大的某人,她道。没想那厮面不红心不跳“当然是……干你,养这么大该吃了。”转瞬间她被推倒……欲哭无泪,剩下的话被他吞进腹中,她当初是瞎了哪只眼才认为这男人高冷如嫡仙一般,没想到是一只腹黑的狼。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女强男更强,无狗血,绝对亲妈,亲们快来抱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