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6600000011

第11章 智读毛泽东诗词·军事智慧(2)

④直指武夷山下:直接指向武夷山的脚下,武夷山在福建的北部,北接仙霞岭,而南接九连山,是赣江和闽江的分水岭,海拔1000米左右,这里指的是这场战役标志着战略转移取得了胜利。

⑤风展红旗如画:展示了革命胜利的喜悦心情,“展”有吹动使其外展之意。

【抚今追昔】

该词最早发表于1956年8月出版的《中学生》杂志谢觉哉《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中,当时词题为《宁化途中》,1957年1月号《诗刊》发表是改题为《元旦》。

该词作于诗人心情愉快的时期,1930年1月24日,毛泽东所率的第二纵队在广昌西部的东韶同朱德所率的红四军主力汇合,顺利地实现了战略转移,也即该词涉及的内容。1929年12月28—30日,毛泽东所主持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成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而《古田会议决议》也正是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整个党的建设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路。大会推举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林彪、伍中豪、谭震林等11人为红四军前委委员,毛泽东再次在会上当选为前委书记,并提出很多战略主张。

毛泽东复出后,红四军三次进入福建,并在闽西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古田会议整顿了红军,整肃了不同意见,指战员的思想和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红军主力来到江西省,极大地震动了国民党的统治,蒋介石组织“三省会剿”动员了江西、福建、广东的部队向闽西苏区进攻。为了粉碎敌人的“会剿”,红四军决定兵分两路,分别由毛泽东以及朱德率领。在第二年年初,毛泽东经过连城、清流、归化、宁化,西越武夷山,去江西开展游击战争。

据查农历的1930年一共有两个元旦,该词并没有言及节令,也并非有的注家所说:“这次行军途中,适逢阴历正月初一”,“故以‘元旦’标名”。据史料记载,毛泽东率部离开古田是1月7日,而就在1月5日,毛泽东还在古田给第一纵队司令林彪写回信,这封信后来以党内通信形式印发给部队,以对广大指战员进行形势任务教育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的这次行军与阳历元旦、农历元旦均无关涉。而《毛泽东年谱》告诉我们:毛泽东“同朱德一起指挥红四军打破闽、粤、赣三省敌军对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并连克江西的宁都、乐安、永丰等县。30日(农历正月初一),将由闽西进入赣南的一路情景吟成一首《如梦令·元旦》。”由此可以得出准确答案,其实,史笔和词笔本身就是有区别的。

【智读笔记】

该词一开头便交待了红军行军的路线和环境的特点,“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音节短促,这里暗示着因军情紧急而行军急速。紧接着,诗人一转笔,以设问方式提出红军转移的目标。“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艺术地表达了红军转移的胜利,大有勇往直前且所向披靡的气势,之后便承接上文重复着表达,音节和谐以引人注目。“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预示着革命前途如画般美好。该词的韵律轻快活泼,格调明朗乐观,融抒情、写景、叙事于一体。

诗词确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字如其人,观其七分”,“文如其人,观其三分”,毛泽东的诗词以豪放为主流,就如同他的性格一样。纵观其诗词,可以感到有一条亮线贯穿始终,那是豪迈的气度、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定不移的进取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的心态是孕育毛泽东生命之树的源泉,该词同《词六首》中的其他词篇都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气势,“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摇落残秋的凄凉景色,表达着豁达乐观的情绪。毛泽东毕生精神之光不减,其诗词总是能够擦亮人们的茫然的双眼。

从“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直至“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诗人赞美未来,表达了红军的昂扬斗志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也正是从这块阵地出发,红军开始发展革命力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基础。

从这时候开始,毛泽东的军事智慧开始得到全党的公认。由于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特殊,中国革命必然遇到马克思主义书本上从来没有的新情况,最显著的就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到经济上很落后的农村中,发动农民组织革命武装,从历史和社会具体情况出发,以对中国革命斗争经验总结为依据,毛泽东得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思想,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没有巨大的理论勇气,不可能提出并坚持这样的观点。诗人具有超然的理论的勇气,敢于并能够冲破束缚,否则就会“言必称希腊”,“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

该词描绘了中国革命战争火种萌发的状态,洋溢着革命热情、放射出革命理想的光辉,因此有强烈的感染力。诗人在井冈山这一时期创作的《词六首》等精品构成了一组气势雄伟,笔力千钧的井冈山道路的胜利凯歌,这是诗人的战斗豪情与创作激情浑然一体结成的奇葩,画面开阔且气势磅礴,从军事智慧的高度,如同燃烧着的革命火炬,照耀人民前进的道路。

4.西江月秋收起义

西江月秋收起义①

1927年9月

军叫工农革命②,

旗号镰刀斧头③。

匡庐④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⑤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⑥。

秋收时节⑦暮云愁⑧,

霹雳⑨一声暴动。

【语词注释】

①秋收起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定发动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武装起义,毛泽东于当年10月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成功地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军叫工农革命:当时国民党的军队称作“国民革命军”,共产党领导的起义队伍叫“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工作大纲》中正式规定,“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目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③旗号镰刀斧头:这里指的是当时的军旗。“旗号”指旗帜上的标志,1933年军旗图案改为镰刀锤子,后演变为现在的八一军旗。

④匡庐:即庐山,据东晋慧远《庐山记》记载,传说商、周间有匡俗在今江西庐山结庐。“匡庐”原为“修铜”。

⑤潇湘:这里借潇水和湘水来指湖南,“潇湘”原为“平浏”。

⑥同仇:这里指同心合力来打击敌人,见《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⑦时节:这里指称时间。

⑧暮云愁:指的是黑云压顶,反动势力气势汹汹,农民生活陷入窘迫情状。

⑨霹雳:本意指称雷之急击,这里比喻威震如雷霆,见枚乘《七发》:“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抚今追昔】

该词最早发表于1956年8月出版的《中学生》杂志谢觉哉《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一文中,当时词题为《秋收暴动》,后正式发表于《解放军文艺》1957年7月号。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也即“八七会议”,会议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选举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参加了“八七会议”,并被选举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以中央特派员身分被派往湖南组织秋收暴动。毛泽东和湖南省委委员一致主张,秋收起义应该直接打出共产党的旗帜,而且只靠农民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有部队作为骨干,并认为不能按照中央的计划在湘中、湘南、湘西、湘西南四个地区同时发动起义。当月30日,中共湖南省委决定,集中力量组织以长沙为中心,包括湘潭、醴陵、安源、浏阳、平江、岳阳、宁乡七县镇的起义,毛泽东被任命为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

当年9月之初,毛泽东来到江西安源,对起义作了具体部署: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其下辖3个团,共计5000多人,基本上是从赣西北组织起来的,并于当月9日开始暴动,从三路会攻长沙。第一团以原北伐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为主,从江西铜鼓向湖南平江进攻;第二团以安源工人为主,向江西萍乡和湖南醴陵进攻;第三团以浏阳等县的农军为主,由江西铜鼓向湖南浏阳进攻。毛泽东随第三团行动,驻扎在位于修水的原武汉政府警卫团,指挥两地农民义勇军,暴动计划先攻克两地,然后从南北两路来包抄长沙。但两地先后失利,接连受挫之后,攻打长沙无望。10日之后,革命队伍退到了浏阳文家市。前委会议这时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放弃攻打长沙计划,尽快地脱离平、浏地区,沿罗霄山脉南移,以求立足之地,次月,暴动队伍被毛泽东带上井冈山。

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革命失败,得到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诗人已经领悟到,为了使革命不致夭折,共产党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因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有用革命武装才能战胜反革命的武装,而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该词即创作于诗人率领起义军由江西向湖南省平江、浏阳挺进之时,其押韵格式与其所填的同一词牌的《井冈山》不同,大概是为准确表达词意,正如莫文征在《武装暴动的礼赞》中所说:“更有可能的是信手写来,又不愿因韵伤意吧。”

【智读笔记】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语言平实流畅,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秋收起义的热烈场面。据说曾经有一幅对联:“斧头劈出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诗人也采用了这种流行说法,用以强调起义军的根本性质,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工农武装。起义队伍组织起来以后,暴动的直接领导机关计划兵分三路:“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匡庐奇秀甲天下”,传说商、周年间有匡俗兄弟7人在这里结草庐隐居求仙,它与潇湘都是诗人当年组织、部署、发动起义的策源地。毛泽东熟知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因此在诗中提及农民惨遭迫害、忍无可忍以及亟待复仇雪恨的烈火般的愤怒,也揭示了秋收起义的根本原因和正义性质。“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毛泽东家乡有民谣曰:“农民头上三把刀,税多租重利息高;农民眼前三条路,逃荒讨米坐监牢。”诗人对此有深刻认识,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写道:“谁个劣,谁个不劣,谁个最甚,谁个稍次,谁个惩办要严,谁个处罚从轻,农民都有极明白的计算。”

因此,农民群众一经组织发动,便会有“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关于秋收起义的情况,毛泽东曾在1936年对斯诺回忆说,“当我正在组织军队、奔走于汉冶萍矿工和农民武装之间的时候,我被一些国民党勾结的民团抓到了。”“那些民团奉命把我押到民团总部去处死。我从一个同志那里借了几十块钱,打算贿赂押送的人释放我。普通的士兵都是雇佣兵,枪毙我对他们没有特别的好处,他们同意释放我,可是负责的队长却不允许。因此我决定设法逃跑。但是,直到离民团总部大约不到二百米的地方,我才找到机会。我一下子挣脱出来,往田野里跑。”起义发动后,遭到强敌的围击,“失败的消息一个接一个,9月12日,第一团行至金坪,邱国轩部队突然反水,部队伤亡很大;14日,第三团在东门市失利;16日第二团在浏阳城陷入重围。”面对这样的情势,诗人仍保持激昂的革命情怀,将革命胜利的前奏曲刻画得淋漓尽致。

“泽色绘成新世界,东风吹变旧山河。”毛泽东之所以能创作出光辉夺目、豪气夺人的诗词,“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无疑是对传统的创新,对客观世界的独见。诗人素来以苦、险、逆境和进击为乐,他是天生的战斗者,他的生活美学乐趣存在于战斗之中。在诗人眼里的世界永远充满战斗激情,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远非常人能及的智慧。也正是这个原因,毛泽东诗词大气磅礴闪烁着哲理的强光。

5.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蝶恋花①从汀州②向长沙

1930年7月

六月天兵③征腐恶④,

万丈长缨⑤要把鲲鹏⑥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⑦。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⑧,

狂飙⑨为我从天落。

【语词注释】

①蝶恋花: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因南朝梁简文帝诗“翻阶蛱蝶恋花情”而得名。又称《鹊踏枝》、《黄金缕》、《凤栖梧》等。

②汀州:古州名,州治在今闽西长汀县,词题指1930年红军从长汀向长沙的进军。

③天兵:古代称王者正义之师为天兵,这里极言红军英勇机智,如同神兵天将。

④征腐恶:讨伐腐朽罪恶的势力。

⑤长缨:也即长带子,这里指革命力量,见《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⑥鲲鹏: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见《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⑦偏师借重黄公略:指担任侧翼配合主力作战的部队,倚重中国工农红军杰出的指战员黄公略。

⑧国际悲歌歌一曲:指唱一首慷慨悲壮的《国际歌》。

⑨狂飙:暴风和疾雨,这里指称革命风暴。参见晋代陆云《南郊赋》:“狂飙起而安骇,行云霭而芊眠。”这里的“我”指的是“大我”,也即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另见唐代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呜呼一歌今已哀,悲风为我从中来。”

【抚今追昔】

该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以词牌为标题,未标明写作时间。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增加了词题“从汀州向长沙”,并标明写作时间“一九三○年七月”。词中提到的黄公略于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任红五军第十四师第二团党代表,同年冬留守在平江、修水一带坚持游击战争,两年之后任红三军军长,当年6月编入第一军团,并于次年10月率所部开赴瑞金,在吉安附近的东固遇敌机袭击,战死于江西吉安。而国际歌即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歌,1888年6月,法国工人狄盖特根据巴黎公社诗人鲍狄埃于1971年6月所作的诗篇谱成。《国际歌》悲壮高亢嘹亮,从19世纪末开始用于国际无产阶级隆重的集会,并逐渐流传至世界各地。据臧克家回忆,1960年前后袁水拍传达毛泽东回答问题时所作的纪录说:“‘国际悲歌歌一曲’——‘悲壮’。”

同类推荐
  • 寂寞深处的风景

    寂寞深处的风景

    西海固永远是一块出产优秀诗人的沃野,这其中的奥秘大概与地气、方言、接受力等诸多现象有关。特别是文化的冲突更容易在一个诗人的笔下产生灵性,更容易在灵魂的层面上叩问自我。
  • 古罗马神话

    古罗马神话

    全书共分为:古今卜筮术数图书集成、古今星命图书集成、古今相术图书集成、古今堪舆图书集成、古今术数图书集成、古今选择图书集成等六部分,包括古代拆字、挂影、射桩等术数名篇。
  • 期待感动(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期待感动(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字影

    字影

    一本诗集,如同深邃的时光之旅,如同悲悯的情怀之歌,如同隽永的旷世之恋,纯净心灵,温暖灵魂。
  • 美国8大冤案

    美国8大冤案

    继《美国8大名案》和《美国8大奇案》后的又一精彩之作,所不同的是,本书既有离奇曲折的案情,同时也揭示出美国的社会矛盾和司法的内幕。
热门推荐
  • 无殇之城

    无殇之城

    他们是亲兄妹,却从小天各一方,她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姐妹,她却对她说:“血缘这种东西,不过是天注定你们生来便要对彼此虔诚罢了!”他们又是父女,但却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在乱世相逢,他们猩猩相惜,最终又将何去何从?上天安排她的种种,又将作何了结!(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木下微凉,有你便是天堂

    木下微凉,有你便是天堂

    “我很庆幸遇见了你,殷梦我的女孩””我的爱人杨琛,有你我更完美“
  • 真假孩爸

    真假孩爸

    一个孤独的女人叫杨葱,因为夜晚做了一个梦见一个孩子两个爸爸的梦,而引发的故事,值得一读。
  • 亏本买卖:误惹总裁便成妻

    亏本买卖:误惹总裁便成妻

    林晓晓大学时期,不小心交了个渣男。为了他与家里断绝了关系,身无分文;好吧,最后她被渣男抛弃了。没办法,只好自力更生。没想到,被腹黑大总裁白慕年坑了,拐成妻。“晓晓,你觉得我们是不是该要个娃来玩?”“白大总裁,你是不是疯了。你还欠我多少医药费你知道吗?快点说什么时候还。”“晓晓,乖。不就是几个钱吗,来来。我们一起算算。”“白慕年,你又坑我。给我滚出去。”
  • 拔仙纪

    拔仙纪

    这是一个草根逆袭,与人与天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孽障,你以”唯吾“证道,仙心不轨,仙庭不承认你的存在!好吧,那我只能另辟仙庭,和你们抢饭碗了……仙道腐朽,造化弄人。少年怀揣仙梦从小村而出,却发现仙心险恶犹胜人心,和他心中所追求的仙道截然不同……于是,他只好“以己之道谓之为仙”,做一个颠覆仙庭的--无冕之王!
  • 契约情人:首席大人,我要离婚

    契约情人:首席大人,我要离婚

    一场有意策划的车祸将她送入了病房,而在她最危急的时刻,老公却辗转在另一个女人的床上恩爱缠绵,那一刻,坚守了一年的心终于恍然醒悟。“我成全你们,所以离婚吧!”那一刻,谁的心在隐隐作痛?
  • 极品纹身

    极品纹身

    叶承,父母皆著名医生,望其承继家族医业,却因纹上极品纹身而改变命运,走上异术超能之路,从骨瘦如材的废材少年成为风魔万千少女的极品天才!
  • 地球混战时代

    地球混战时代

    刘思文一个很平常的人却遇到了一个不平常的人,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沉睡无数岁月醒来一切却都不复存在,混乱生存反抗成了必须........
  •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 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同样生活在一个世界的我们不需要多么的出众,做好自己,你要相信,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上帝就赋予你独特的天赋,每个人都有一个天赋是任何人都没有的。给我一个承诺,我定许你一生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