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6400000036

第36章 谁修建了东林寺(3)

·极负盛名的大雁塔为何而建

游慈恩寺必游大雁塔。大雁塔是唐代的慈恩寺留下的唯一建筑物,历经地震、火灾而能够千年不倒,实在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大雁塔在唐代就极负盛名,以至于有很多人只知道有大雁塔而不知有大慈恩寺。大雁塔是怎么来的呢?

慈恩寺的第一任住持玄奘法师自印度归来,带回大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后他又将梵文经典翻译过来,为了供奉和储藏这些宝物,而亲自设计并指导施工建筑了大雁塔。他上书唐高宗,希望建塔,高宗批了玄奘关于在大慈恩寺内造佛塔的奏章,让他用大内东宫、掖庭等七宫已亡宫女的衣物助法筑塔,但高宗助的七宫亡人衣物根本不够筑塔之用,玄奘便变卖了自己的全部所有,以充建筑之资,并亲自设计绘图,亲自担运砖石,以筑雁塔。众僧及百姓见法师尚且如此,便更加卖力筑塔了。不久就在大慈恩寺的西院,筑起了一座格式新颖、高达一百八十尺的五层宝塔——大雁塔。

现在的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米塔身呈方形角锥体,坐落在底面积42.5×48.5米2、高4.2米的方形砖台上,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格调庄严古朴,美观大方,比例协调适度,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当年,大雁塔坐落在长安城南边偏东的進昌坊,北边是商业发达、店铺林立的东市,极目北望是龙首原的大明宫。雁塔之东是皇家的芙蓉苑,东南是长安丽人游春的曲江池。这一带是长安文人墨客常来游玩的胜地,大雁塔更成为长安人登高抒怀的最佳去处。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参的“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在唐中宗神龙年间,“雁塔题名”就已形成风俗,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园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壁留念。当年,27岁的白居易成为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刘沧更豪迈地题下“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豪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玉楼”,其当时春风得意的喜悦心情可见一斑。后来,大雁塔已形成“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的情景。

·雁塔尚存多少谜

大雁塔出名,不仅仅因为它为名僧所建,留有名言佳句,还因为它本身尚存许多未解之谜。

大雁塔自建成以后,就有“雁塔”之称,关于它的得名说法实在太多:

一种说法是,古印度迦蓝佛曾“穿石山作塔五层,最下面一层作雁形,谓之雁塔”,玄奘最初设计建造的塔就采用了这种形制。

另一种说法则出自玄奘自编的《大唐西域记》中讲述的一个佛教故事: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大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古印度摩揭陀国有一座王舍城,城外帝释山上有一寺院,寺院和尚信奉小乘教,所以开“三净”之食,即所食肉类以未杀、未见、未闻之肉类食物为“三净”之食,每日进一餐,过午不得食,历来如此。一天,中午将过,众僧饥肠辘辘,午饭尚无着落,甚为埋怨。这时,有一和尚忽见空中群雁飞过,遂口出戏言:“今天众僧无饭可吃,若菩萨有灵,应知我们的困难呀。”话音刚落,即见头雁退飞,投身自殪于和尚面前。众僧大为震惊,既愧疚又很伤感,都说这是菩萨设法随机诱导我们。我们不可执迷不悟,而应该按照菩萨的旨意,信奉大乘教才是。对大雁的明导,要铭刻在心,要使厚德传记千古,于是在寺院前埋雁建塔,从此将菩萨称为雁王,把这座塔称为“雁塔”。玄奘在印度王舍城时,专程参礼了这座有名的雁塔。回国后将此故事向门徒宣讲。为弘扬大乘佛教,慈恩寺内建的塔被尊称为雁塔。

再一种说法是,当年玄奘取经途中曾困于沙漠,后来得到大雁领引,才找到水源,得以生还。建造这座佛塔是为报答菩萨化身指点迷津的大雁之恩。

还有一种说法和佛祖释迦牟尼曾化身为鸽救生的佛教故事有关。唐代人习尚雁,通常以雁泛指鸟类,因此得名雁塔。

大雁塔究竟有几层也是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玄奘大师最初建造时为五层,这是史料有记载的。但现存为一座七级方塔。大雁塔几经战火破坏,又屡次修葺,前后层次有过变化,于是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说法是,武则天时重修,增高为十层,后经兵火破坏,只存七层,高六十四米。那么,何时成为七层的?有人认为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大雁塔就是七层,理由是岑参、高适诸人在天宝十一年曾同登大雁塔赋诗,其中岑参诗中这样描述大雁塔:“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另一种说法是,武则天长安年间,曾用青砖改修成方形楼阁式的七层,登塔攀梯也改成盘道。唐代宗大历年间,才改建成十层,后经战火破坏,剩下七层。此说的主要根据,是唐代诗人章八元《题慈恩寺塔》诗:“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章八元是睦州桐庐人,代宗大历六年进士及第,德宗贞元时曾为句容主簿。章八元生活的时代为中唐,在岑参、高适的盛唐之后。

再有一种观点认为,大雁塔经武则天时期改建后,一直是一座七层塔,所谓大雁塔曾被改建为十层的说法,乃后人附会臆测出来的,纯属子虚乌有。原因是唐人岑参和章八元的诗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和“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前者数字较散,但比较写实,后者都是整数,读来上口,颇具律感,就如同杜牧《江南春》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一样,其所用数词应是约数而非实数,不必过于拘泥。从建筑学角度看,如果大雁塔由十层减为七层,那么从现存塔的上下收率来看,若上面再加三层,最高的一层塔身将很小,整座塔的轮廓会形成一尖锥状体,这与我国古代一般楼阁式砖塔的形象明显不符,与我国古代建筑层盖应建得相对舒展、深远的追求相去很远。

所谓“古塔十有九斜”,细心观察,会发现大雁塔竟然也是斜的。经过有关部门的实际测量,发现现在塔身向西的偏离程度竟达到1006.4毫米。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在建造时故意造成的还是其他原因呢?难道大雁塔成为中国的“比萨斜塔”了吗?

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发现大雁塔有倾斜的现象了,1985年倾斜度已达到998毫米,现在更达到1米多一点。经过文物部门和地质部门长达十几年的研究,大雁塔倾斜之谜的基本情况已经搞清楚:一是古塔自身因素,如材料不够坚固耐用、塔身结构整体性差以及排水、防水方面存在问题等因素;二是古塔周围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古塔位于黄土高原的西安地区,该处共有四个漏斗型的下沉结构,而大雁塔所处的位置刚好在其中一个下沉结构的边缘,加上周围群众打井、挖土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安地区过量抽取地下水,使承压水位大幅下降,从而造成了大雁塔地基的不均匀下沉,加速了古塔的倾斜下沉。这种情形与破土动工于1173年的比萨斜塔是不同的,比萨斜塔虽然倾斜已达5.5度,但研究认为,它在建造过程中的长期停工使得松软的土有时间变得坚固。而大雁塔的地质结构以及自身建筑材料与比萨斜塔并不相同,包括倾斜度和倾斜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将两者简单对比是不合适的。现在经过采取全力抢修等相关措施,大雁塔倾斜的趋势已经得到缓解。

同类推荐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四大名石故事

    四大名石故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四大名石故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有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故事。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山东大鼓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 中华鬼神

    中华鬼神

    历代统治者建造了用来举行国家级祭祀神灵仪的场所,如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日坛、月坛等建筑;而广大乡间则是“村村各有庙,户户都有神”,中国神的队伍庞大可想而知。
热门推荐
  • 完美公主遇上王子

    完美公主遇上王子

    她们三个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可因为家族,不得不独自一个人在美国生活,她们三个因一次偶遇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三个因家族原因,必须进行魔鬼训练。她苏雅璘,冷酷无情,杀起人来快准狠;她夏若萱,活波可爱,但杀起人来无情无义;她欧阳悦歆,成熟稳重,但只要有人伤害对自己重要的人就冷血;冷酷是他韩瑾熙的代名词;花心是他冷艺烁的代名词;温柔是他苏煜尘的代名词。当他们六个相遇后又会擦出什么样火花呢?当他们六个相爱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又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乐趣呢?
  • 善良的星星请说爱我

    善良的星星请说爱我

    我以为曾经爱的你是唯一,回首忘事才发现只是过往云烟。到最后发现爱不爱不重要,懂才是首要。注定我们只能从倾慕者变成未知。相遇到相识到相知到相恋到相爱,一帆风顺便好。
  • 霸道皇子刁蛮妃

    霸道皇子刁蛮妃

    顺势将手中的金冠戴到头上,这样也能穿越?洛瞳瞳,影院新生,第一次进组拍戏便华丽丽穿越到了千年以前的夏朝。她,震国大将军洛文的宝贝独女,自小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刁蛮可爱。他,夏朝二皇子,宇文夜,风流倜傥,逍遥不羁。他,夏朝大皇子,宇文晨,样貌绝美,冷若冰霜。他,夏朝首富冷明澈少主。当他遇上她,她又遇上他,故事就这样再一次重演。只是这次,结局不再重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只怕无缘与你走

    只怕无缘与你走

    程楚:接近我之前你要想清楚,我除了帅再没有别的了。夏天:好巧,你有的我也有,没有的我都有,跟我回家吧。程楚:这次你好像不是我的了。夏天:对不起...
  • 王的宠物:迦陵妖妃

    王的宠物:迦陵妖妃

    花靥,被妖刀梦魇附体,体内时间停滞在十二岁,以杀人为生。镜祈雪,有人偶收藏癖。碧眸,发色如雪,身坐轮椅,未曾开过口,让白虎传达命令。梦魇一场大火烧了镜祈雪珍藏的人偶,于是,花靥成了他的人偶,梦魇成了白虎的宠物鸟。一场行刺,踏上了前往迦陵国之途。我会成为你的刀,你的盾,只为圆你废除宠物制的梦。可是梦醒时分,为何我戴上了宠物锁,圈养在了你的脚下?宠物宠物,究竟成了谁的禁锢?
  • 六月之暻

    六月之暻

    她是六月,他是六月的那抹光;六月不至,他连未来都看不见。他和她之间差的不只是八年时光,但他相信,只要她愿意轻轻跨出一步,哪怕只有0.1米,剩下的距离无论多长多远,他都心甘情愿为她狂奔。
  • 扶乩判道

    扶乩判道

    一个被门派驱逐的弟子,又历经诸般人情冷暖,栽赃陷害,方才明心见性,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条发展的修行道路。爱恨情仇叠加,披荆斩棘艰难,唯有自己屹立不倒,方才能够使得手足永生。三世弥陀破浑噩,今日方知我是我。
  • 初开之光

    初开之光

    这是一个最恢宏的世界,科技同魔法并存,剑术与体术交锋,你问剑术如何与枪炮争锋?一剑斩尽日月星辰,看少年一路崛起,染神血,战天地……
  • 星球恋虐

    星球恋虐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许多行星。不知因何原因,一位神秘的金星女子,来到黑暗界中,成为黑暗女王;她的师妹,也就是金星传承人,就成了反抗黑暗的一员,她带领着木星和火星上的两个好姐妹来到地球。而宇宙最帅的排名前三的男子也加入抗暗,来到地球。当他们碰上她们会怎样呢?
  • 归零始末

    归零始末

    那是,穿破青空的曙光。那一瞬,将时间定格永恒。她的青衣随风摆动,如珠黑般的长发被曙光濡湿着。她本是可以快乐地生活,只是她自己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2133年,一座被人造天空的天空笼罩着末城…………未来终归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