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1600000003

第3章 认识自己的人格魅力——做最好的自己(2)

走在路上,梁若晴想:的确,自己在班级里的成绩一直都只能算得上中上水平,也从来没有考过班里的前几名,父母和朋友劝自己放弃跳级的想法也无可厚非。可是,只有梁若晴自己知道,她在老师、朋友以及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把初二的课程都自学完了。正是因为她努力自学初二的课程,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复习初一的课程,才造成了成绩起伏的现象,因此还被父母和老师说了很多次。虽然遭到父母和朋友的反对,但梁若晴觉得自己还是得去和老师沟通一下,看能不能让她同意自己的想法。

最终梁若晴说服了老师,让老师出面,和学校商量对梁若晴进行一次初二的知识测验,如果梁若晴成绩过关的话,就让她跳级升入初三。

梁若晴的跳级考试秘密地进行了。三天后,成绩下来了,梁若晴通过了初二知识测验,她可以如愿以偿地从初一升至初三了。梁若晴把好消息告诉了自己的父母和朋友,她的父母和朋友都为她感到高兴,而她自己也高兴没有因为父母和朋友的不支持就放弃跳级的想法,而是通过行动向他们证明了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梁若晴虽然年纪小,但是她没有因为他人的不支持就放弃自己的想法,而是努力去证明自己是对的,最后她成功了。

一个人有主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有主见的人,能够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并且能够努力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决定是对的,绝不会因为他人的不支持,就轻易的放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对于同一件事的出发点就有所不同。做事情要坚持不懈,努力修成正果,证明给别人看,你的决定是正确的。

不要盲目听信别人的言论,也不要不加思考采纳别人的观点,那样会让自己迷失最初的方向,最终一事无成。对于别人的意见要有选择性地吸取,适当采纳别人的意见,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我们的决定,也能够更快地证明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6.过度理由效应: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在分享这篇文章之前,苗苗姐先讲一个故事: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

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了。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觉得“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于是再也不到老人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老人提供了一个虽然说服力并不强,但是对孩子却有足够吸引力的理由,把他们引入了心理学上的小小误区。这样,如果他们只用外在理由(得到报酬)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吵闹),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没有报酬了),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这种现象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

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实验方法,很好地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他以大学生作为试验对象,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诱人的智力测试题。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每个人自己解题,不给奖励;第二阶段,将大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的人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报酬;第三阶段,休息时间,被测试者自由活动,目的在于考察被测试者是否有兴趣继续解题。

结果发现,与奖励组相比较,无奖励组在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奖励组虽然在获得报酬时十分努力,但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了解题的兴趣。在第二阶段,实验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过度理由,造成明显的过度理由效应,使奖励组被测试者用获取奖励来解释自己解题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变化。到第三阶段,奖励一旦失去,对态度已经改变的被测试者,没有奖励就没有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无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的损害,因此,在第三阶段仍保持着解题的热情。

这个实验说明,过度理由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着作用,人们为了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总是喜欢为发生过的行为寻找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首先寻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部理由。如果找到的理由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人们也就不会再往更深处追寻了。

一种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多,相应的内在理由就越少。比如,你本来学习不错,如果你每考一次“优”,父母就奖励你一次。一旦父母不奖励你了,你便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变得不再爱学习,而是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如果我们总是受外部理由的驱使,而忽视内部的需求和理由,就会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左右,最终忘了自己的本意。只有当我们按照自己的内部需求和动机去行动,听从自己的声音,才是理智的,才能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7.瓦拉赫效应:找到自己智慧的最佳点

我们经常羡慕那些优秀的人,那些在某方面取得过成就的人。其实,每个人的成就都不是从天而降的。一个人只有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才会获得他想要的结果。

任何人都拥有上天赐予的潜质和禀赋,关键是有些人能够发现并施展出自身的才智,而有些人则不能。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

俗话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说,每个人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任何人都有可取之处。瓦拉赫的成功恰好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长处和弱点。一个人只有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才更容易取得惊人的成绩,这种现象被称为“瓦拉赫效应”。

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正视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找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才能打开神秘的“智慧宝盒”,将自身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绽放出最为绚丽璀璨的光彩!在一个领域中,如果你能知道自己究竟擅长做什么,如何去做,那么,你就会在这个领域内取得卓越不凡的成就。

才上初中的小伟现在已经是一个资产不菲的小老板了。他很小的时候就对电脑感兴趣,家里的电脑坏了,都是他来修理。上初中后也经常被同学拉去组装电脑;哪位朋友的电脑软硬件出了问题,第一个想到的也总是他。久而久之,他就被大家冠以“电脑医生”的美名。

后来,在爸爸的支持下,小伟决定利用课余时间创业,将自己这个特长充分发挥。于是,他与三位同样对电脑感兴趣的同学共同出资,创立了一家名为“学生电脑之家”的店铺,主要针对学生市场,为他们组装电脑、排除软件问题等。

不久,小伟就有了一套自己的创业心得,并把他们的店铺经营得有声有色,还“雇佣”了他的爸爸妈妈来看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一些毫不起眼的小特长,这很可能是你独有的宝藏。开启宝藏之门的钥匙就在自己手中,需要你努力去开采、去发掘。

每个人都像一块看似平淡无奇的璞玉,需要仔细打磨,费时雕琢。因此,你一定要善于扬长避短,化腐朽为神奇。

8.摩西奶奶效应:充分发挥你的巨大潜能

美国艺术家摩西奶奶,至暮年才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天分,75岁开始学画,80岁举行首次个人画展。

摩西奶奶效应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力存在,但是如果不去挖掘的话,它就会自行泯灭。尤其是初中生,更是有着无穷的潜力,所以要善于发掘和培养自己的能力,使我们都产生“摩西奶奶效应”,让每个人的巨大潜能得到发挥。

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无穷的,相信自己是足够优秀的,相信自己的成绩能够更进一步,才能够真正达到自己心目中的目标。但也有很多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还有能够提升的空间,只会做好自己目前认为能够做的事情,所以他们只会停滞不前,最终也只能被后来者淘汰。

云逸自从第一次接触英语,就觉得很不喜欢,所以每次老师讲课他从来不认真听。他觉得反正自己其他科目比较好,英语偏科也没什么,所以对学习英语的事情也从来不上心。尽管如此,云逸的成绩经常还位列班里的前十名。

英语老师找云逸谈过几次话,他自己也试着努力了几周,认真地看书、背单词,但是他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学英语,也根本学不好英语,努力一点儿效果也没有。

某天放学,云逸一个人在街上闲逛,听到有人惊讶地说:“快看啊,是外国人!”云逸听到之后,好奇地朝着说话人的方向看去,结果看到了两个黑黑壮壮的外国人。云逸瞥了一眼,刚准备转身,没想到那两个老外走到他面前,连续说了几句英语,很明显是对着云逸说的。云逸只听懂了一开始说的那句“Hello”,别的一句都没听懂。

两个老外等着云逸回答,等了半天,看到云逸没有反应,就转身走了。看到这一幕的人都站在旁边用手遮着嘴角笑,云逸感到很尴尬。于是,云逸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英语,一定要和外国人能够流畅地对话。

从那天之后,云逸一头扎进了英语的世界,忘我地学习英语。他不断告诉自己,我可以学好英语,我必须努力,即使对英语再没兴趣,也要去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迫学习后,云逸发现其实自己还是有学习英语的潜能的,只是一直在心底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一直有着一种排斥的心理,所以英语成绩就没有提上去。

英语成绩变好了,云逸的总成绩也提了上去,一下子成为班里的第一名,并且一直保持到毕业。而且,每次在路上遇到外国人,云逸都会主动和对方交谈。

云逸一开始虽然努力过,但是他并不相信自己能够学好英语,所以没有成功。在受到打击之后,全身心地投入,才让他发现自己其实是有能力学好英语的。所以在不断的坚持努力之下,他的英语成绩变好了。

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在他的《潜能成功学》里曾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农夫14岁的儿子正开着一辆轻型卡车快速驶过自家的土地,父亲在一边悠然地吸着烟。因为儿子年纪还小,没有考取驾照的资格,但是对汽车很是着迷,后来被父亲允许在自家农场里开,不过不准上路。

可是儿子毕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父亲手里的烟还没吸完,只见儿子开着车翻进了水沟。他父亲惊慌地飞奔过去,见儿子被压在车子下面,只有头部露出水面。此时他只有一个想法——尽快救出儿子。于是农夫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瞬间把车子抬起,让另一位过来帮忙的工人将已经昏迷的儿子从车底下拽出来,在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好在儿子只受了一点皮肉伤,并无大碍。此时,农夫才松了一口气。

当农夫回到出事地点,试图再次抬起车子时,却怎么也做不到,连他自己也感到奇怪,心想当时明明抬起来了,现在尽管用尽力气,车子依然纹丝不动。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与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战谋略

    本书将《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古典军事理论体系,运用到了管理培训过程中去。内容包括:“国之大事 商战谋略”、“存亡之道 存乎一心”、“上兵伐谋 战略为先”等共6个部分。
  • 影响孩子一生的58个感恩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58个感恩故事

    本套丛书的故事精选白世界各地流传最广、最经典的故事,故事是孩子子最好的礼物,也是最有价值的精神食粮,通过这些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友谊、亲情、合作、感恩、机智、冒险、勇敢、承担、责任等。
  • 用智慧改变自己

    用智慧改变自己

    本书通过精彩故事和永恒的哲理,告诉人们一个简单但又内蕴丰富的道理:智慧改写命运。
  • 提高青少年思考能力的35种方法

    提高青少年思考能力的35种方法

    思维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处世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你我的成败!本书结合现实生活,向青少年朋友介绍了35种实用的思维方法,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生动的故事案例,帮你解读思维的本质,让正确的思维方法为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导航。
  • 跨越心灵的7大障碍

    跨越心灵的7大障碍

    该书叙述了跨越心灵的7大障碍,包括勇于突破人性的弱点、善于清除消极的心理、适时摆脱沉重的压力、积极转化负面的情绪、巧妙扭转失败的形象等。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修真狂徒

    重生之修真狂徒

    重生在停尸间的林默却发现自己能够通灵,透视,预知未来......意外获得《修仙传》,便开启了仙途......无线组糖豆催更作品,欢迎大家点击,收藏,拜谢!小弟会努力的!~嘎嘎
  • 日不落,永恒的璀璨

    日不落,永恒的璀璨

    殇玥,王者之月的老大,在一次任务中落崖,本应身死的她却意外穿越时空,来到了另一大陆。“既然上天给了我再生的机会,那么,早晚有一天我会闻名天下!”她不属于这里,却为何感觉在这里比那一个大陆的契合度还要高?这是偶然?还是另有原因?苦苦寻找数载,当故人相遇时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偏向日常文,新手上路嗷!请多多支持!
  • 绝色千金逃婚记

    绝色千金逃婚记

    她安氏企业大小姐安琪,天生一副颠倒众生的美貌,再加上后天父母的精心栽培,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古今中外没有她不知晓的事情,真是命运捉弄人啊,父母竟然逼我和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结婚,而且丝毫没有转圜的余地,我一气之下逃之夭夭了。
  • 冷阙寒宫

    冷阙寒宫

    她苦等了五年,她已经看厌了庭前的花开花落,看厌了天外的云卷云舒,深宫之中她心已死,可偏偏这时他又来了。
  • 难得有情郎

    难得有情郎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嫁个老男人,甘为美娇娘。总而言之,这就是个粗糙的老爷们如何宠爱自己小媳妇的故事,甜宠向,1V1。
  • 一界封王

    一界封王

    既然这个世界拒绝成就剑仙,既然你要封杀所有剑仙,纵然狂笑拼天劫又怎样。天威之后,灰飞烟灭。踏入轮回,转生新的世界,剑仙之名不再遥远。一剑伴前行,一剑逆天威,一剑独封王。
  • 爱,非爱情

    爱,非爱情

    以貌曾经的无可救药,现在的百毒不侵,以貌取人的年代,又有多少纯粹的爱…
  • 弑天圣尊

    弑天圣尊

    凌阳,一代霸主,遭人陷害致死。偶然发现自己附身在一个低位面层次的小人物身上,成为斩天剑主,弑杀天道,转动轮回。一起见证属于凌阳的传奇。
  • 心心向阳

    心心向阳

    十二玉楼今何在,几度尘飞沧海竭游戏里故事随别人改写,爱情由有情人定你是阿阮,我就是永远爱你的夏夷则过程是真实的故事,现实里的心心和向阳却是遗憾收场,就像则阮,这篇文是写给心心向阳也是给则阮,写完就该放下了
  • 重生封魔神在校园

    重生封魔神在校园

    封魔神你尽然把神之火带回人间,你知道会给人间,仙界,魔界,但来什么样的影响,尽然,祸是你惹得,那你就下凡间解决这一切吧。修魔神只剩最后一丝魂魔说道:创造之神,你若将我毁灭,总有一天我必将整个神殿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