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3400000052

第52章 把美好写在书里

我的故乡在黄淮海大平原。19岁那年,我才从农村老家走出来。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家乡是很美的,美得不知从何说起。就说早上吧,人还没起来,院子里的各种小鸟就在树上叫成一片。鸟的种类很多,有黄鹂、紫燕、赤眉等,多得数不清。你抬头往树上一瞅,几乎每个树上都有鸟窝。那些鸟窝的建筑工艺各有高招,不怕狂风暴雨,让人称奇。当时我并不觉得鸟的叫声有多好听,后来回忆起来,我才感到鸟是在唱歌。它们的音质都很优美,歌喉都很富有天才,它们每天都进行大合唱,真是悦耳动听。我们老家有许多坑塘、河流,跟水乡差不多。夏季的每天午后,我们都到水里扑腾。去上学经过一条河,我们站在砖桥上,一下子就跳到河里去了。河里的水真清啊,我们潜在水底睁开眼,能看见青青的水草,彩色的石子,还有乱蹿的小鱼。那些鱼不是人放养的,都是野生野长。我不明白,水里的鱼怎么那样多。举个例子。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老师带我们到河堤上摘蓖麻。干了一会儿,因天太热,老师允许我们下河洗个澡。我们一下河,河里那些鱼就招惹我们,结果我们每个同学都摸到好几条鱼。那些鱼多是鲫鱼板子,也有黑鱼、鲇鱼等。有的同学不会摸鱼,他们趴在有水草的岸边,用肚子往岸上激水。水激到岸上,鱼也被激到岸上。水流下去了,鱼却在岸上打扑棱,我的同学上去就把鱼捉住了……

我不能再写了,一提到我们家乡的自然美景,我就有些收不住,就容易写长。这又不是写小说,写长了就不好办了。我把老家的事当成故事,跟我出生在北京的儿子讲。我讲蛇的故事,兔子的故事,狗的故事,风筝的故事等,我发现儿子很喜欢听。我讲着讲着,不知不觉对儿子吹嘘起来,我说我们老家太美了,有机会一定带儿子回老家看看。说实在的,我觉得现在城市的孩子真让人同情。他们的物质生活是好了,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太贫乏了,他们没到野地里玩儿过,没逮过蚂蚱,没放过羊,没在冰上打过陀螺,没好好喊过,也没好好哭过。他们的玩具大都是塑料制品,他们见的摸的都是假东西,死东西。一个小小的电子游戏机,孩子能在手里乱摁半天。比起我丰富多彩的童年少年生活,他们的生活单调得苦得让人可怜。我反复向儿子讲童年的故事,是想激发起儿子对我老家的向往,激起儿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儿子听我讲得多了,要求我带他回老家看看。

那是一年夏天,儿子还没上学,我带他回老家去了。我计划好了,到了老家,我先带他下到清水河里洗个澡,让他知道在河里洗澡与在澡堂里洗澡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说来让人遗憾,或者说让人伤心,我带儿子到老家看过一条河又一条河,条条河里的水都是又黑又稠,散发着臭气。我正不好跟儿子解释,儿子疑惑地看着我,说:“爸爸,河里的水怎么跟酱油一样呢!”是啊,我美丽的家乡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呢?既然水被严重污染了,那么鱼就没有了,虾就没有了,鸟也没有了。我的清水河呢?我的满是野花的河坡呢?我的鸟和树上的鸟窝呢?还有我的童年呢?我真想哭啊!在老家几天,我的老家一定给儿子留下了糟糕的印象。儿子的心正是一张白纸,我带他回老家,是想在他心上留下一些美好的图画。可是,儿子留下的印象却是酱油般的河水。儿子也许会认为,我这个当爸爸的是在骗他。

我没有骗人。我的家乡变成那样,我真不甘心啊!可是,我能做什么呢?

机会来了,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约我给孩子们写一本书。可以说这个约稿撞在我心上了。美好的东西在大地上消失了,我们何不通过回忆,把她写进书里呢?自己不正是干这个的吗!把美好写进书里,不仅可以保存下来,还可以流传开去,这样对我儿子和千千万万个“儿子”就可以有个交代。

说干就干。我写得很顺手,也很快乐,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和少年时代,重新经历那美好的天地。对了,我写的就是自己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印象,口气和叙述上,也尽量采用童年和少年便于接受的方式。也就是说,我这部书主要是写给孩子们看的。孩子最适合看书,他们记忆力好,看了书就记住了。我记得最清的书,就是小时候看过的书。有一条我一再提醒自己,写给孩子们看的书,一定要干净,清新,美好。我主要写的是大自然的美,是生态之美。责任编辑要求我给孩子写一句话,我写的是:生命源于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类的天性。

书稿还未交出版社,我儿子就先看了。儿子看得很有兴趣,还向我复述一些细节。儿子是我书稿的第一个少年读者,儿子有这样的反应,我有些感动。不光我儿子,我妻子也很喜欢读,她的评价是:太美了!

文章写到这里,有几句话必须说。前不久我又回老家一趟,见老家经过大力治理污染,河水又开始变清了。我衷心祝愿故乡重新变得美好起来。

同类推荐
  • 盂县古建筑考释

    盂县古建筑考释

    古建筑文物,它的存在与大自然为伍,不可移动,不可再生。它是时代的象征,文化的沉积,无言的史书,凝固的画卷.本书收集了盂县部分古建筑的实物,包括他们的构件数据和现状照片,为我们今后更加有效地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老者”,永续利用这笔财富而尽我们的一点微薄力量。
  •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征程中,有一个极重要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陕西半坡遗址,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本书从半坡遗址的各方面,探讨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的繁荣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本书分为哲学类、史学类、宗教学类、文学类、语言类和自然科学类六大类,并于每类之前介绍该类的“读书经”。全书在各种国学名著中都介绍该书的作者、成书时间、创作背景、主要内容、精彩片段、现实意义以及阅读该书的方法。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猪八戒来了

    英雄联盟之猪八戒来了

    当猪八戒来到英雄联盟,他会和英雄们发生怎样的摩擦,和什么样的故事呢?在这里,我们一起跟随猪八戒的脚步,来一场神奇的冒险吧!
  • 不死之心之大爱人间

    不死之心之大爱人间

    仙人魔三界,魔界向来是黑暗恶毒的象征。但其实真正充满黑暗的未必就是魔界,而神界未必就是真的是一片净土。人类没有法力,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之力,于是人类总是被瞧不起。但他们忘了无论仙也好,魔也好他们的本源都是人。人类没有法力,但他们的力量却最强大。心之所以不死,是因为爱永恒!
  • 重临仙界

    重临仙界

    他是一个孤儿,靠着捡破烂换取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他没有名字,在夜深人静的晚上蜷缩在角落的他给自己起了个温馨的名字叫做暖风,好伴随自己坚强的活下去。他好像突然的出现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小镇,因为他之前的记忆就像一片空白。为了填饱肚子,被赌徒大坤诱骗到海外的孤岛被训练成冰冷无情的杀手…
  • 仙魔幻域

    仙魔幻域

    当现代都市中的李水生,爱情失意,工作无路,决定投江了却一生,却意外的穿越到东周末年,成了一个黄毛小孩,在人心思乱的时代里,妖魔横行,看一个人如何穿越时光逆袭成长,成就了一代开宗立道的仙缘,缘尽重回现代,借助散落世间的长生火,除魔卫道,铲除都市鬼魅,还世界一方净土。
  • 给辛勤领导者的健康枕边书

    给辛勤领导者的健康枕边书

    本书针对CEO们正面临着严重的健康危机,本书提供健康管理的各种方法。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商贾情

    商贾情

    她,是养在侯门的深闺女子,他,是闯荡南北的精明商人。她不懂他在风雨中打磨的岁月,他亦难给她官宦世家庇佑下的安稳。奈何情根已种,岂能说放手就放手?且看她如何陪他共玩古代商战。
  • 丹气世界

    丹气世界

    从一个只有二级丹气体质的他在一个机缘下而得到两本能让他从此走改变一生命运的他,从此走上武者的巅峰
  • 新战国纪元

    新战国纪元

    长风要塞的炮火轰鸣,打破了丘林纳帝国长达500年的平静,星月联邦以不可阻挡的速度成长为足以与帝国分庭抗礼的庞然大物。漫长而惨烈的战争自此拉开序幕。这是一个生灵涂炭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诞生伟大奇迹的时代,它被后世的人们称为——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