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3300000007

第7章 索隐派的视角与方法

小说最早被称为“稗官野史”,它是由正史、杂史、野史一步步演化过来的。既脱胎于史,就不免带有史的印痕。事可以是不载于正史的奇闻轶事,但也要真实,真实方有价值。所以久而久之,读小说的人,也要从故事中寻找那些被掩埋起来的真人真事的影子,何况这部《红楼梦》明明向人们暗示“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呢?再加上处于清末民初的“改朝换代”之时,此时的人们也自然要联想由明入清之际士人的心态,将己心比人心,于是他们要将《红楼梦》中隐去的真事钩索出来,遂生出《红楼梦》研究中的一个派别——索隐派。

索隐派的视角是“事”,能透过儿女情长、风花雪月、欢笑悲伤而看到掩藏于其底的事,透过繁华热闹而发现人不经意处的真事,更令人惊异者能于平常生活中见出人所不能见之事。王梦阮、沈瓶庵说:“其书大抵为纪事之作,非言情之作。”又说:“全书以纪事为主,以言情为宾”,“全书百二十回,处处写真事,却处处专说假语。其正事正文,或反借闲笔衬笔中带出,或从闲杂各色人口中道出”见《〈红楼梦〉索引提要》及《红楼梦索引》。《〈红楼梦〉索隐提要》载于1914年《中华小说界》第6、7期。《红楼梦索隐》附载于1916年刊行的《红楼梦》,引自郭豫适编《红楼梦研究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3—134页。。 如秦可卿之丧葬、刘姥姥之入府、元春归省、赵嬷嬷碎语、焦大谩骂之类。

索隐派的方法是类比、比附。大体不出两点,一是从小说中寻找与历史人物事件相类似者,从中找出联系,并据之得出结论。宝玉指清世祖,黛玉指董小宛的结论都是缘于这种方法。二是从语言、字音,乃至用拆字法而寻找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的相似处。如蔡元培云: 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宝玉有爱红之癖,言以满人而爱汉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胭脂,言拾汉人唾余也。……见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商务印书馆1917年初版。另一方法可称之猜谜法,即从蛛丝马迹中将某种可能性主观地扩大为必然的事实,以满足人的好奇心,如“迎春受虐,为非完璧;惜春出家,为已失身;宝钗扑蝶堕胎,故以小红坠儿二名点醒其事;湘云眠药裀是与宝玉私会,为袭人撞见,故含羞向人。”

在这一派人看来,《红楼梦》所写的是历史上某一家之事。他们以野史、文集、传闻为据,从《红楼梦》中寻找与之相类似的地方。于是有认为“本事出曹使君家”的;有说是乾隆朝傅恒家事的;也有以为“述和珅之秽史”者;影响较大的有“明珠家事说”、“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说”、“康熙朝政治状态说”等。

今以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与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为例,加以剖析,便可见其优劣得失。

一、 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红楼梦〉索隐提要》载于1914年《中华小说界》第6、7期。《红楼梦索隐》附载于1916年刊行本《红楼梦》。

以往对红学中索隐派的评价,贬词多于褒意,乃至有一概否定其价值的。然而,索隐派风靡几十年,自有其风靡的道理,对其骂得最起劲的考证派实际上从中受到的启发也不在少数,它的成绩是在继承索隐派的长处,以自己的优长代替索隐派的致命弱点后取得的。

索隐派对《红楼梦》一书的特点自有其明确的认知和深刻的理解。他们对作者的创作心态、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及读《红楼梦》应采取的阅读方法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红楼梦索隐提要》云:“其书大抵为纪事之作,非言情之作,特其事为时忌讳,作者有所不敢言,亦有所不忍言,不得已乃以变例出之。假设家庭,托言儿女,借言情以书其事。”这讲的是作者的创作心态;又说: 作者“明言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那么,哪些是真事,哪些是假事?对此王、沈二人也有深切的体认:“铺叙之语无非假语,隐含之事自是真事”,“儿女风流,闺帷纤琐,大都皆假语之类;情节构造,人物升沉,大都皆真事之类。”又说: 全书“处处写真事,却处处专说假语。其正事正文,或反借闲笔衬笔中带出,或从闲杂各色人口中道出”,这是讲一部大书的表现手法;“作者虽意在书事,而笔下则重在言情。若不从情字看去,便无趣味。况无论为真为假,其事皆由一情字生发,故阅者又当以情为经,以事为纬”,这讲的是阅读方法。可见,王、阮对《红楼梦》一书的创作特点看得很准,后来以胡适之为代表的考证派与以俞平伯为代表的文本派,都接受了这一看法。正因为对《红楼梦》一书的创作特点把握得准,所以他们的研究思路——由情及事,由假索真——也是对的。事实上,后来的考证派正是循着这一思路,从考证作者入手去追寻书中“隐去”的“真事”的。

思路对,方法不得力,研究的结果同样会走样。索隐派对《红楼梦》研究的问题就出在方法上,他们采用的不是科学的考证的方法,而是在小说故事与历史传闻之间找相似点,若有相似点便加以比附,因为甲似乙,所以甲就是乙。有的两者之间根本不着边际,作者便用拆字和猜字谜的方式,从中寻找可连接点,然后说甲就是乙。现将其主要观点与其证明的过程摘录如下,以见一斑: 然则书中果记何人何事乎?请试言之。盖尝闻之京师故老云,是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兼及当时诸名王奇女也。相传世祖临宇十八年,实未崩殂,因所眷董鄂妃卒,悼伤过甚,遁迹五台不返,卒以成佛。当时讳言其事,故为发丧,世传世祖临终罪己诏书,实即驾临五台诸臣劝归不返时所作,语语罪己,其忏诲之意深矣。

……

以宝玉演情僧,故时有与世祖关合处。……如世祖临宇十八年,宝玉便十九岁出家;世祖自肇祖以来为第七代,宝玉便言一子成佛,七祖升天,又恰中第七名举人。世祖谥章,宝玉便谥文妙,文章两字可暗射也,不然和尚何必有谥,举人亦安得赐谥,皆作者有意点醒处。

黛玉之与小琬,其关合处尤多,请言其略。如小琬名白,故黛玉名黛,粉白黛玉之意也。小琬书名,每去玉旁专书宛,故黛玉命名,特去宛旁专名玉,平分各半之意也。且小琬苏人,黛玉亦苏人。小琬在如皋,黛玉亦在扬州。小琬来自盐官,黛玉来自巡盐御史之署,巡盐御史即为盐官二字,谜语趣甚。小琬入宫,年已二十有七,黛玉入宫,年只十三余,恰得小琬之半。老小相形,抑亦谑矣。不特此也,小琬爱梅,故黛玉爱竹;小琬善曲,故黛玉善琴;小琬善病,故黛玉亦善病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见郭豫适编《红楼梦研究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7—138页。。因失恋或因恋人亡而做和尚者,天下何其多,何以见得就是清世祖与董鄂妃?况且依《石头记》前八十回所写,将来宝玉过着极贫困的日子,“悬崖撒手”与生活难挨也有一定关系,而清世祖不至于“举家食粥酒常赊”吧!只想到这件事与那件事的相似,而未想到其相反——不相似——的一面,这种单向思维方法本身就是靠不住的。至于说到董小琬与黛玉的相似处,列举的相似点愈多,愈让人感觉到过于牵强附会。譬如: 小琬入宫,年已二十有七,黛玉入宫(贾府),年只十三岁。这只能说明两人两事毫无牵涉、关合,怎能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呢?从十三与二十七中找关合,只能说明论者牵强捏合达到了可笑荒谬的地步。

至于此种观点的谬误,孟森的《董小琬考》已将其披露无遗。孟氏考证出的结果是: 董小琬生于明天启四年甲子,故清世祖生时,小琬已十五岁了;顺治元年,世祖刚七岁,董小琬已二十一岁了。顺治八年,小琬死时二十八岁,清世祖尚且是个十四岁的小孩子。十四岁的孩子怎么会宠爱比他大一倍的女人?断无此理。索隐派的主观臆测,是经不住历史事实拷问的。

二、 蔡元培《石头记索隐》

《红楼梦索隐》刚刚出版二年后,另一部颇有影响的著作《石头记索隐》最初刊载于1916年《小说月报》第七卷第1—6期,后由商务印书馆于1917年初出版单行本。面世。《石头记索隐》与《红楼梦索隐》皆以为《红楼梦》有一特殊的表现手法,王梦阮以为是言情隐事,以假隐真,蔡元培则认为是在本事上加以数层幕障,故对其层层加以分析:“最表面一层,谈家政而斥风怀,尊妇德而薄文艺”;“进一层,则纯乎言情之作,为文士所喜,故普通评本多着眼于此点。再进一层,则言情之中善用曲笔,如宝玉中觉,在秦氏房中布种种疑阵,宝钗金锁为笼络宝玉之作用,而终未道破,又于书中主要人物设种种影子以畅写之,如晴雯、小红等均为黛玉影子,袭人为宝钗影子是也。”其曲笔的更深一层则是十二钗皆当时政界人物的代表,“宝钗影高澹人,妙玉影姜西溟是也。”家政之说、言情之说、曲笔之说皆有见地,然最后说影当时政界人物,便不免有些牵强。

对于《红楼梦》一书要旨的看法,两书也有很大不同。《石头记索隐》不是将《红楼梦》当成为历史小说,而是将其视为“吊明之亡,揭清之失”的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政治小说。其主要观点如下: 《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宝玉有爱红之癖,言以满人而爱汉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胭脂,言拾汉人唾余也。……

《石头记》叙事自明亡始。第一回所云:“这一日三月十五日,葫芦庙起火,烧了一夜,甄氏烧成瓦砾场。”即指甲申三月间明愍帝殉国、北京失守之事也。士隐注解《好了歌》,备述沧海桑田之变态,亡国之痛昭然若揭,而士隐所随之道人跛足麻履鹑衣,或即影愍帝自缢时之状。甄士本影政事,甄士隐随跛足道人而去,言明之政事随愍帝之死而消灭也。

甄士隐即真事隐,贾雨村即假语存,尽人皆知。然作者深信正统之说,而斥清室为伪统,所谓贾府即伪朝也。其人名如贾代化、贾代善,谓伪朝之所谓化,伪朝之所谓善也。贾政者,伪朝之吏部也。贾敷、贾敬,伪朝之教育也。贾赦,伪朝之刑部也,故其妻氏邢(音同刑),子妇氏尤(罪尤)。贾琏为户部,户部在六部位居次,故称琏二爷,其所掌则财政也。李纨为礼部(李礼同音)。……

书中女子多指汉人,男子多指满人。不独女子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与汉字、满字有关也。……

贾宝玉,言伪朝之帝系也。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即指胤礽(应是禛——引者)。……

《石头记》叙巧姐事,似亦指胤礽(应是禛——引者)。巧与礽字形相似也。……蔡元培《石头记索隐》。见郭豫适编《红楼梦研究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147页。无须再多引,足见作者心中抱定满汉之成见,眼中所见,皆满与汉也。故而种种方法都可用来说明自己心中的成见: 艳色相似者,字音相似者,字形相似者,字义相近者。于是便有种种奇谈怪论生: 宝玉爱吃口红成了爱汉文化,若果爱汉恨满,若果女子多指汉人,男子多指满人,那么他喜柳湘莲、秦钟,岂不成了喜满人?若是喜满人,岂不与其爱红、爱明的观点相矛盾?至于说贾府是伪朝,甄府就应是明朝,那么,贾府由盛而衰,即伪朝由盛而衰,但甄府并未由衰而盛,相反也是随着贾府的衰亡而衰亡,这又作何解?总之,人们用蔡氏的方法,可以得出与蔡氏相反的结论,且蔡氏的结论又相互矛盾。究其原因,多出于主观的臆测。至于说贾政代表吏部,贾敷、贾敬代表教育,贾赦代表刑部,贾琏代表户部,李纨代表礼部云云,更是荒唐离奇。

此后,又有邓狂言《红楼梦释真》邓狂言《红楼梦释真》,1919年商务印书馆印刷,民权出版部发行。张扬此“种族主义政治小说”说,他比蔡元培走得更远,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一部写“明清兴亡史”的小说。如言:“开宗明义第一事者何事?孝也,种族也”,“书中以甄指明,以贾指清,正统也,伪朝也,历史法也”。一个宝玉既影射顺治,亦影射乾隆;连曹雪芹“增删五次”也说成是影射清代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五朝的历史。而其所“释”更加琐碎,且无创新之意味,价值远在前两书之下。

由于受民族危亡的政治形势的影响,所以在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发表后的三四十年代,索隐派的著述仍不断问世。30年代有寿鹏飞的《红楼梦本事辨证》,此书“专演清世祖与诸兄弟争立之事”,与蔡元培的见解颇不同见1926年蔡元培《红楼梦本事辨证序》。。 到40年代景梅九的《石头记真谛》,则更多地感受到受民族危亡刺激下作者强烈的民族情绪了。正如他在此书的序言中所说:“迩来强寇侵凌祸迫,亡国种族隐痛突激心潮……颇觉原著者亡国悲恨难堪,而一腔红泪倾出双眸矣。盖荒者亡也,唐者中国也,荒唐者即亡国之谓。人世之酸辛,莫甚于亡国。”到1947年,一位署名湛卢的人在《北平时报》连载索隐《红楼梦》的文章,达22次之多,其总名为《红楼梦发微》。他认为《红楼梦》是“民族意识特高的一部小说”,其观点与蔡元培同,但论述的方法却大不相同。蔡以男人比满人,他则以女人比满人。他有自己的另一番道理:“我以为作者的春秋笔意,绝对以男子代表汉人,为阳;以女子代表满人,为阴。”所谓男儿是泥作的骨肉,实来自于水来土掩,所谓“泥实为水和土而成”,表示满人侵我华夏,汉人既能抵挡之,又能同化之。

由此可见,此后索隐派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治形势的刺激,有感而发,是借《红楼梦》来发泄其政治情绪,主观的因素愈来愈大于客观的考证。所以,人们的信任度自然慢慢倾向于考证一派,倾向于较为客观的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上来;而且考证派对《红楼梦》作者的研究也因大量历史材料的发现而愈来愈清晰,故而愈来愈受到人们的认可。

同类推荐
  •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鲁迅读过的书

    鲁迅读过的书

    从鲁迅的阅读来梳理其思想精神的渊源,本书是第一次,有筚路褴褛之功。 本书收入鲁迅寓目、阅读过的各类图书凡四千余种,分作“国学”、“现代”、“西学”、“综合”四编,其卷帙浩繁可以概见鲁迅思想的博大精深。作者不是简单地将鲁迅读过的书进行编纂,而是祛除遮蔽深度解读,厘清了作为鲁迅思想之源的阅读史,从中发现了鲁迅的“光荣与漏洞”,确立了阐释鲁迅的新维度。
  • 小窗幽记(中)

    小窗幽记(中)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永久的错觉

    永久的错觉

    高维生宛如一架扛起白山黑水的虎骨,把那些消匿于历史风尘的往事,用一个翻身绽放出来;杨献平多年置身大漠,他的叙述绵密而奇异,犹如流沙泻地,他还具有一种踏沙无痕的功夫;赵宏兴老到而沉稳,他的散文恰是他生活的底牌;诗人马永波不习惯所谓“大散文”语境,他没有绕开事物直上高台红光满面地发表指示的习惯,他也没有让自己的情感像黄河那样越流越高,让那些“疑似泪水”的物质悬空泛滥,他不像那些高深的学者那样术语遍地、撒豆成兵,他的散文让日益隔膜的事物得以归位,让乍乍呼呼的玄论回到了常识,让散文回到了散文;盛文强是一条在齐鲁半岛上漫步的鱼精,他总是苦思着桑田之前的沧海波浪,并秘密地营造着自己的反叛巢穴……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

    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是考取第一层次(重点本科)必考内容,又属“史”无前例的新题型。我们参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卷、台湾高考卷以及具有探索性质的海南等省高考卷,确定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以有一定限制性的开放性主观题为主,其难度略大于常规高考题,题目细分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四个板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热门推荐
  • 诡灵迷踪

    诡灵迷踪

    灯红酒绿的都市里,没有人知道在黑夜降临的时候,会有着怎样的暗流在涌动!
  • 诸天暗世

    诸天暗世

    天界唯一的天帝国带领无数生灵入侵神天界,却遭遇三界联军入侵,为了培养也是为了谋取天界唯一的希望,诸多种族天赋强大的族子族女全部转世,天帝国的少帝也跟随下界,从下界一步步从来开始,一步步设局,一步步打破这固定的天地设立新的规则,一步步打破浩瀚成为天界之主,成就天帝之位。
  • 山下百合花开

    山下百合花开

    魔教宗主的女儿爱上了青云门的优秀女弟子,两人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镇魔曲:八部众之星术

    镇魔曲:八部众之星术

    游戏定制文。6分21秒没有说完的故事,我在这里说给你听。
  • 匆匆若梦

    匆匆若梦

    阔别七年,再次见面,两人犹如陌生人李望君,难不成你还想她跟你说“我喜欢你”这四个字吗?这辈子,恐怕也听不到了……“我怀孕了!”这是她给你的四个字回答!不是没想过再见面会是怎么样一个场景,只是没想到会以一句我怀孕了,终结我们之间的关系!是终结,还是开始!不悔初心,方得始终,一切如梦幻泡影般继续前行!晚风拂杨柳,轻雨聊惜梦,匆匆若梦,望君珍重,望君惜梦!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逆天魔猴

    逆天魔猴

    自西天取经成功后,孙悟空等人接成佛,三界开始了短暂的和平,不料千年后人界再次大乱,正在次关键时刻当初女娲娘娘补天的五彩石诡异破碎。众仙只能把人间苦难抛之脑后,合力修补五彩石,后佛祖提议让众仙亲传弟子解救苍生,一场华丽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而孙悟空的亲传弟子究竟是谁?又会和其他神仙碰擦出怎样的火花?
  • 中国海权

    中国海权

    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势的暗潮涌动,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本书以职业军人的激情、敏感和冷静的战略思考,从以往海洋带给我们的辉煌过去和近代劫难开始,从地缘政治、民族生存和资源困境等多方因素阐述了海疆、海洋、海权对于我们这个十三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意义。
  • exo之血狼战恋

    exo之血狼战恋

    千年前的世族恩怨,他们能否在千年后解开,血狼之恋能否实现。十二位少年能否解救自己的种族,血女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不,我们没有以前只有现在!”
  • 末世佳公子

    末世佳公子

    末世降临,丧尸横行,异界入侵。秩序瞬间崩坏,文明似泡影,人命贱如纸。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叶欢,侥幸幸存。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安静的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帅哥。怎奈命运难测,一步步闻达天下成诸侯。进而横扫六合,吞食天下;驱逐异族,重建文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平行宇宙,与现实无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