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1000000038

第38章 保健灸法(1)

保健灸法是中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所谓保健灸法,就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至于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鹊心书》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

自前,灸法被广泛地应用于防治临床各科疾病。在内科疾病,有报道用瘢痕灸足三里、曲池防治高血压,用艾灸百会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眩晕)、抗休克等收到很好的疗效。用化脓灸或天灸风门、肺俞、肾俞、定喘、膏肓治哮喘疗效也较为满意。有人用隔姜灸配合电针治疗精子减少症也取得了显著疗效。对头痛、胃脘痛、腹痛、腰痛、胸痛、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糖尿病、外感、鼻衄、阳萎、早泄等施用灸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传染病中,有人报道对肺结核、痢疾等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在外科、皮肤科疾病中,有用灯火灸治疗带状疱疹,用薰灸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用直接灸治疗扁平疣等,均收到一定的疗效。在妇儿科疾病中,灸疗对小儿厌食、月经不调、痛经、乳疾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艾灸至阴穴能纠正胎位等等。

保健灸法简便易行,安全而无多大痛苦,又可在家中操作,常年坚持施灸,可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值得推广应用。这里介绍保健灸法最常用的一些穴位和临床应用。

保健灸法主要穴位的临床应用

一、灸足三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关于灸足三里养生保健,我国古代有很多的记载。《医说》云:“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意思就是说,若要保持身体健康平安,应常灸足三里穴,使其灸疮常流脓,不要干燥愈合(即“莫要干”)。《针灸大成》记载中风先兆时“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预防中风的发生。古人还有“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之说,明确提出无病之人,常灸足三里可以延年益寿,故也有人称灸足三里为长寿之灸。

施灸方法有温和灸和化脓灸两种。

1.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熏烤,以局部有红晕和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施灸10~20分钟,隔日施灸1次。

2.化脓灸在足三里行化脓灸,艾炷如黄豆大或枣核大,1~3天灸1次,每次3~5壮。施灸后局部组织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针灸资生经》曰:“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即是说,能化脓(即“得灸疮”)效果好,不发脓者(即“不发”)没有效果,把灸疮的发或不发看成是疗效的关键。但今人因灸疮会给生活、工作带来不便,少用疤痕灸。

灸足三里适宜于哮喘、慢性胃肠疾病、体质虚弱、发育障碍、高血压等。

二、灸关元、气海

关元又名丹田,是任脉经穴,又是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穴,为一身元气所在。穴在脐下胞宫之上,为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具有通调冲任、调理气血、补肾固精、回阳固脱的功效,主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为养生保健强壮要穴,长期施灸可使人元气充足,延年益寿。

气海也是任脉经穴,具有培补元气、调理气机、益肾固精之功效,为保健之要穴。

关元穴和气海穴,古代施灸多以艾炷直接灸(化脓灸),现代多用温和灸、直接灸(非化脓灸)、隔姜灸和隔附子灸。

1.温和灸参照足三里温和灸法。

2.直接灸(非化脓灸)艾炷如黄豆或枣核大小,每次5~7壮,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5~7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作为保健,每年可灸2~3疗程。

3.隔姜灸取鲜生姜一块,切成0.2~0.4厘米厚,中间用针刺数孔,上置艾炷灸之,艾炷如黄豆大或枣核大,每次施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

4.隔附子灸取附子切片0.2~0.4厘米厚,水浸透后中间针刺数孔,放在穴位上,于附子上置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施灸,以局部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穴3~5壮,隔日1次。

三、灸神阙

神阙属任脉经穴,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此穴施灸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多用于老年元气虚衰、中气不足及阳气虚脱之证。此穴一般用灸法,禁针。常用灸法有以下两种。

1.隔姜灸可参照隔姜灸关元、气海的方法。

2.隔盐灸取干净的食盐适量,研为细末填脐内,上置小艾炷或中艾炷施灸,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度,每次灸3~5壮,隔日1次。

四、灸大椎、风门

大椎是督脉经穴,为诸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有总督诸阳的作用,具有振奋人体阳气、强壮保健、清脑宁神、退热镇静的功效,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及五劳七伤、诸虚百损、热性病、癫狂痫证等,为保健之要穴。

风门为足太阳经穴,又是与督脉的交会穴,灸之具有宣通肺气、疏散风邪、调理气机之功效,主要用于防治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气喘、鼻病等,亦为常用保健穴之一。

常用灸疗方法有艾条温和灸、艾炷直接灸和隔姜灸法。

1.温和灸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度,每次5~10分钟,隔日1次。

2.直接灸艾柱如枣核大,每次5~7壮,隔日1次。

3.隔姜灸取0.2~0.4厘米厚生姜片,针刺数孔,置于穴位上,以枣核大小艾炷灸之,隔日1次。

五、灸身柱

身柱穴为督脉之脉气所发,在背部正中第三胸椎棘突下,接近肺脏,属督脉,通于脑髓,名为身柱,含有全身之柱之意,它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疔毒,宁神志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衰弱、头痛、脑血管病、癫痫等,以及儿科的小儿消化不良、泄泻、食欲不振、哮喘等,此外常灸身柱尚可以用于防治感冒。灸治可用温和灸、直接灸或隔姜灸。

六、灸肾俞、命门

肾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肾之背俞穴。肾为先天之本,为人身精气出入之源泉。本穴是养生保健主穴之一,有补益肾气、强腰健脑、强壮身体之功效,常用于老年人,肾虚体弱者,以及生殖泌尿系统疾病的防治,如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

命门属督脉经,为生命之门,具有补肾壮阳之功,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多用于肾虚及各种虚寒病证,如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萎、早泄等。

二穴灸法可用温和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或直接灸,每穴5~7壮,隔日1次。

七、灸膏肓

膏肓属足太阳膀胱经,为古代常用养生保健穴之一,有调理肺气、益气补虚的功效,灸之可防治肺痨、咳喘、遗精等证。

灸治可用直接灸每穴5~7壮;温和灸15~30分钟。

八、灸涌泉

涌泉是足少阴经井穴,灸之有宁神醒脑、补肾益精、调理肝气、保健益寿的作用,是老年保健要穴。灸治可用温和灸、直接灸或隔姜灸。

九、灸绝骨

绝骨为八会穴之髓会,具有补肾益精、强壮筋骨之功效,常灸绝骨配足三里穴可预防中风,防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灸治可用直接灸每穴3~5壮;温和灸每穴5~15分钟。

灸法秘方验方精选

历代中医文献所载针灸处方数以千计,近代制定的针灸处方,其数量也相当可观,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病种,一病一证多方,或一方治疗多病多证的现象很普遍,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证施治思想,使针灸处方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但针灸处方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又必须与刺灸法密切联系,没有刺灸法的正确配合,就会使处方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逆反的作用,体现了针灸具有明显的刺灸特色。现将临床常用的验之有效的针灸处方介绍如下。

一、保命延寿方(《扁鹊心书》)

处方:关元、气海、中脘、命关。

用法:依次灸关元、气海、中脘、命关(食窦穴),每穴灸10~15分钟或灸5~10壮,亦可用针,均浅刺1寸左右。

功用:培补元气,益肾固精。

主治:年老气血虚弱之证,如少气、懒言、心悸、怔忡、头晕、耳鸣、倦怠乏力、食少、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亦可用于无明显症状者,其目的是保健。

加减:心悸、怔忡加内关、神门以益心气,安心神;头晕、耳鸣加百会、风池以益髓填脑;食少加足三里以健运脾胃之气。

二、补气益血方(《现代针灸医案选·姜德绪》)

处方:足三里、三阴交、绝骨、血海。

用法:各穴均用平补平泻法,以补为主,针刺每次留针30分钟,灸疗每穴可7~14壮,可隔一天针灸一次。

功用:健中补气,养精益血。

主治:气血两虚。症见:头晕,心悸易惊,手颤纳差,身乏无力,语音低微,面色苍白,舌淡,脉细。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皆低于正常值。

加减:若患者兼受放疗,当放疗到一定剂量,往往有热邪入里伤阴的表现,患者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呈阴虚阳亢、肝胃不和时,可配用肾经太溪穴,以养阴潜阳;配肝经太冲穴,以舒肝和胃。

三、强肾壮腰方(《针灸大成》)

处方:肾俞、委中、太溪、白环俞。

用法:肾俞、太溪用灸法,委中、白环俞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并可用灸。

功用:补肾强腰,调经止痛。

主治:肾虚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绵绵不已,劳作则加剧,可兼健忘、耳鸣、遗精带下等。

加减:肾虚症状较明显者,可加关元、气海以大艾炷灸之,以补元气、益肾气。健忘、遗精者加志室、气海、三阴交,以益气固精。带下者,加中极、带脉以固经止带。

四、壮阳方(《临床经验方》)

处方:命门、神阙。

用法:灸命门、神阙。命门用大艾炷灸,神阙用隔盐灸,不拘壮数。

功用:温肾壮阳。

主治:神昏,意识丧失,目合,口开,手撒,尿遗,鼻鼾或呼吸微弱,汗出痰壅,四肢逆冷,脉象细弱等证。

加减:神昏、意识丧失者,加刺人中、十宣,开窍醒神;痰多壅盛者,加丰隆,健脾化痰;四肢厥冷者,加足三里,回阳救逆;汗多者,加合谷、阴郄,固表止汗。

五、程氏安神方(《经验方·程莘农》)

处方:神门、大陵、内关。

用法:仰卧位或坐位,内关直刺1.6~2.6厘米;或艾条悬灸5~10分钟;大陵直刺1~1.6厘米,或艾条悬灸3~5分钟;神门直刺1~1.6厘米,或艾条悬灸3~5分钟。以上三穴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

功用:安神定志。

主治:多种病因所致之失眠症。

加减:本方为治疗失眠的基础方,如心阴亏损不寐,可加心俞、足三里等以滋心阴,养心神;心肾不交之不寐者加肾俞、太溪以滋肾水,降心火,交通心肾;心脾两虚之不寐者加足三里、心俞、脾俞以健脾益气,养血安神;胆气虚之不寐者加胆俞、肝俞、风池以温胆益气宁神;肝经郁热之不寐者加肝俞、胆俞以清热泻火安神;痰热扰心之不寐者加丰隆、心俞、巨阙以清热化痰安神;心火亢盛之不寐者加大椎、曲池、合谷、心俞以清心安神;胃腑不和之不寐者加厉兑、中脘、丰隆以化痰和胃。

六、二中腰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人中、委中、尺泽。

用法:先刺人中、委中,后刺尺泽。急性腰扭伤,痛甚者,重泻人中,刺委中出血,再刺尺泽,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

功用:祛瘀通络,强腰止痛。

主治:多有陈伤宿疾,劳累时加剧,或闪挫撞击,经络受损,腰部强直酸痛,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

加减:若陈伤宿疾腰痛者,加肾俞、腰阳关、命门;扭闪腰痛甚者,加支沟、昆仑、束骨、阳陵泉;兼有发热者,刺大椎以泻热邪。

七、腰脊痹痛方(《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腰俞、膀胱俞、长强、气冲、上髂、下髎、居髎。

用法:先刺腰俞、膀胱俞、上髎、下髎,均用补法,再刺长强、居髂、气冲,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腰脊冷病者,可灸腰俞、膀胱俞5~7壮。

功用:补肾壮阳,通经止痛。

主治:腰部冷痛,或拘急不可俯仰,或连及骶、臀、股、膝,疼痛时轻时重,得暖则缓,遇寒冷则加剧,舌淡,脉沉。

加减:若肾阳虚较重、腰脊冷痛者,可加肾俞、关元,针上加灸5~7壮;小便频数者,加水分、气海、关元;腹泻者,加天枢、阳陵泉、大肠俞。

八、程氏腰痛方(《临床经验·程莘农》)

处方:腰阳关、肾俞、次髎、委中。

用法:先刺腰阳关、肾俞、次髎,用补法,留针30分钟;再刺委中,用泻法,不留针;腰痛甚者,也可泻委中出血。

功用:强腰壮肾,通经止痛。

主治:腰脊冷痛,遇寒则重,得热则缓,四肢厥冷,甚则小便频数,下肢浮肿,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缓。

同类推荐
  • 地震灾区百姓卫生防病手册

    地震灾区百姓卫生防病手册

    为防止灾后传染病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发生,保障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让地震灾区广大受灾百姓掌握科学的防病知识,应重庆出版集团之约,我们紧急编写了这本《地震灾区百姓防病手册》。内容包括“地震应急救援措施”、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化学中毒预防”、做好消毒”、防蚊、防蝇、防鼠”、传染病预防”、常见疾病防治”、重建心灵家园”等对地震灾区群众针对性较强的卫生防病知识;并附有“震灾卫生防病七字诀”。旨在让普通百姓和基层卫生防疫人员共同行动起来,掌握科学的卫生防病知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 趣味中医一本通

    趣味中医一本通

    《趣味中医一本通》共分趣话中医、本草传说、悬壶奇案、中医绝技、中医传承、药名诗联、中医成语、谚语养生、文苑医话、名人养生、宫廷秘方、中医诊病12章,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使读者在轻松阅读间了解千古杏林传奇,博览经典中医名著。认识名药名店名方,领悟中医文化精髓。一卷在手,品味咀嚼,不啻一顿精神美餐。《趣味中医一本通》适合喜爱中医的读者阅读品味。
  • 沈英森验方验案

    沈英森验方验案

    本书总结了沈英森教授在临证中行之有效的验方92个及相关验案,分为肝系验方验案、心系验方验案、脾系验方验案、肺系验方验案、肾系验方验案。
  •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在护理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全国护理工作各方面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当今护理学已从护“病”转变到护“人”,但我们仍然脱离不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本书结合临床护理新观点、新知识及新技术,向读者介绍了现代的“三基”,反映了国际上临床护理工作的先进水平。
  • 中医小秘方

    中医小秘方

    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说民间偏方是“国宝”,是中华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所谓偏方,指药味不多,大众尚未知,且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药方。中国传统医药,自神农尝百草以来,历经五千年而不衰,留下来的偏方,更是历久弥坚,绝非西洋药品所能替代。民间素有“小偏方治大病”“单方气死名医”之说。有些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其疗效几乎有口皆碑,深入民心。
热门推荐
  • 元极道法

    元极道法

    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辅之阴阳二气,加诸神、法、体不同修炼路径,变化万千!这里没有战无不胜的光环,只有一路艰辛的故事!
  • 复仇小姐之泪公主

    复仇小姐之泪公主

    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有婚约,一个女生竟然是世界第一杀手,她,就是世界首富的女儿——欧阳翎一次次危险,一次次伤害她都很坚强,不软弱而又可爱希望的大家能喜欢这次我写的小说复仇小姐之公主泪我是第一次写小说,有什么不满可以提出来
  • 琅琊榜之苏流:龙珠

    琅琊榜之苏流:龙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魔界之龙珠》,里面的龙珠力量可真是杠杠的,而且,最后不是有一颗龙珠不知所踪么?然后然后然后……我就想,龙珠不是可以令死人复生么?所以……私设是这最后一颗龙珠落到了琅琊榜的世界当中,然后因为也有人如察木雪一样,吃了这颗龙珠。纵然不懂得怎么控制龙珠,但是令死人复生的能力还是有的。时间设定在大战三月后,打退大渝之后苏哥哥死了之后开始的故事。其他CP,等有空吧~
  • 仙朝帝王

    仙朝帝王

    浩浩荡荡的仙人,屹立亿万年的仙庭,我又怎么会想到,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仙帝!!!
  • 邪魅天下之邪王妖妃

    邪魅天下之邪王妖妃

    娘亲早逝,爹爹不疼,庶姐和姨娘勾结陷害,最爱的相公竟然亲手杀了她的孩子?逼得她喝下毒药之后,他竟是大办婚礼娶了她的庶姐?可笑她到了最后才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他们联手设计的阴谋,热闹非凡的婚礼上她冷笑着点燃了四周挂满的火红绸缎,就算是死她也要拖着他们下地狱!意外重生,她惩庶姐,治姨娘,斗渣男,,,,,这一世,她不会再轻信任何人!
  • 长征路上的故事

    长征路上的故事

    《长征路上的故事》是“中小学生必读红色经典故事丛书”之一,也是故事爷爷讲故事系列之一。通过故事爷爷李晋华讲述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险,以顽强的斗志克服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告诉当今少年儿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培养顽强的斗志,为祖国的富强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 相鬼

    相鬼

    相传自三皇五帝开天辟地以来,相术一脉便已存之!其后数百年间,相术不断发展,历经唐朝袁天罡之辈,方才广泛流传。不过所谓盛极必衰,再其后数百年,相术被定义为旁门左道,大量秘典付之一炬,相术一脉分崩离析。直至清初年间,张氏三兄弟偶得秘典,遂起兵反清,天下大乱!至此相术一脉分为两派,一派为人相,一派为鬼相!其实二者本质并无太多差异,只不过一个是为人看相,而一个则是给鬼看相罢了!本书的故事就是从这鬼相说起!
  • 宝珠格格寻情记

    宝珠格格寻情记

    儿时父母离异的记忆让宝珠的内心深处始终存着恐惧和不安,她活泼,她热情,她开朗的笑个播撒快乐的天使一样让每个认识她的人都会被她的快乐感染,而宝珠也一直以诚相待的对待每个人,自以为是的觉得只要真情相待就能换到同等的真心,屡次受伤还屡战屡败,最后无意中发现原来身边的朋友和亲戚都是为了她的身份而讨好她恭维她,就在这时,在一场婚外情的暧昧闹剧里,她至亲的背叛让她承受不住打击毅然喝下了剧毒农药
  • 焰火上的吻痕

    焰火上的吻痕

    看似平静的婚姻,却己到了破碎的边缘,看似平凡的生活,实则暗流涌动,夕日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宁愿反目成仇……
  • 都市最强武者之机械古武者

    都市最强武者之机械古武者

    暗天启被人精心策划弄得一无所有,不过,许多事仿佛是冥冥注定的一般,在他落魄时却是得到了一个先进的人工智脑系统。自此,他的实力越来越强横,他着手调查着当年的那件事,结果却是隐隐间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阴谋......(本书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