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1000000032

第32章 常用针灸方法(3)

4.预防对精神紧张者,针前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时手法宜轻巧,不可捻转角度过大,或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配合,避免因肌纤维缠绕针身而滞针。

(三)弯针

弯针指针身在病人体内形成弯曲。

1.表现针柄改变了刺入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出针均感到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

2.原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强;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留针时移动了体位;或因针柄受到外力碰击;或因滞针处理不当,造成肌肉猛烈收缩,牵拉针身,形成弯针。

3.处理出现弯针后,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若针身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较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若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顺势分段退出;若因患者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的体位后,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防断针。

4.预防医者施术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避免进针过猛、过速。患者的体位要舒适,留针时不得移动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和针柄不受外物碰压。

(四)断针

断针指针身折断在体内,又称折针。

1.表现行针或出针时发现针身断裂,断端部分针身露在皮肤上面,或断端全部陷没于皮肤之下。

2.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锈蚀、裂痕,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人;针刺手法过猛、过强,致局部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移位,或针柄受到外力碰撞;滞针、弯针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

3.处理医者态度必须镇静,并嘱患者不要惊慌,保持原有体位,防止残端向深层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皮肤之外,可用镊子将针取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低而可见者,可用左手拇、食指在针旁挤压,使断端显露后取出;若折断部分全部陷入皮下,无法用上述方法取出者,必须在X线下定位后,手术取出。

4.预防针前必须认真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要求者剔除不用;避免过猛、过强行针;留针时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保护针柄免受外力碰撞;操作时应将针身留2~3分于皮肤之外,不要全部刺人,选针时注意留有余地;及时处理滞针与弯针,不可强行硬拔。

(五)血肿

血肿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

1.表现出针后针孔出血,局部青紫肿胀疼痛。

2.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针刺部位皮下血管丰富,针刺时手法过重,甚至捣针;个别患者为凝血机制障碍所致。

3.处理针孔出血者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压迫不止者冷敷止血;出血量少而局部青紫肿胀不大者,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出血量多,局部青紫面积较大,肿胀疼痛较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24小时后再作热敷,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4.预防针具要经常检修,消除针尖钩曲;熟悉穴位局部解剖,避开血管针刺;在眼区等皮下血管丰富处施术时,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切忌捣针;经常出现血肿者,应作血液病学检查,属血液病者不宜针刺治疗;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十、针刺的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于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针刺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

4.孕妇不宜刺小腹部、腰骶部腧穴,以及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通经活血穴。妇女行经期,若非为了调经,亦慎用针刺。

5.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6.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事故。

灸法

灸,灼烧的意思。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针灸》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有其独特的疗效。

一、灸法的材料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作为主要灸料。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故为施灸佳料。《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选用干燥的艾叶,捣制后除去杂质,即可制成纯净细软的艾绒,晒干贮藏,以备应用。《孟子·离娄篇》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此外,还有以白芥子、毛莨、灯心草等作为施灸的材料。

二、灸法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直接的温通经络,祛散寒邪的功用,这正是寒者温之的具体运用。《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可见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的功能。临床上可以治疗寒湿痹痛和寒邪为患之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证。

(二)扶阳固脱

灸火的热力具有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的功能,以治疗阳气下陷之脏器下垂和阳气虚脱之寒证、厥证、脱证等。《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阳气之重要性。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当此之时,就可用艾条来温补,扶助虚脱之阳气,故《扁鹊心书》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伤寒论》也说:“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临床上常用于各种虚寒证、寒厥证、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等病证。

(三)消瘀散结

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篇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自散。所以,临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病,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病证。

(四)防病保健

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备急千金要方·灸例》云:“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俗语说:“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又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由此说明灸法可起防病保健的作用,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三、灸法的种类及其运用

(一)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每燃烧完一个艾炷,称之为一壮。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古代常以阳隧映日所点燃的火来点燃艾炷,此火称为明火,以此火点艾炷施灸称为明灸。因把艾炷直接放在腧穴所在的皮肤表面点燃施灸,故又称为着肤灸、着肉灸。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四周轻轻拍打以减轻疼痛。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消炎药膏,大约1周可化脓形成灸疮,灸疮5~6周愈合,留有瘢痕,故称“瘢痕灸”。在灸疮化脓期间,需注意局部清洁,每天换膏药1次,以避免继发感染。《针灸资生经》说:“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可见灸疮的发和不发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因此,应叮嘱病人多吃羊肉、豆腐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促使灸疮的透发。就灸疮而言,是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的化脓现象,已对穴位局部产生一个持续的刺激,有治病保健作用。但对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瘰疬等,但由于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

(2)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或起泡后亦不致形成灸疮。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

2.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间接灸所用间隔药物或材料很多,如以生姜间隔者,称“隔姜灸”;用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以附子饼间隔者,称隔附子饼灸。

(1)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此法应用很广,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湿痹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此外,尚有一种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铺敷一层蒜泥的铺灸法(长蛇灸),民间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证。

(3)隔盐灸:因本法只用于脐部,又称神阙灸。用纯净干燥的精制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证候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作间隔物。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为止。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和疮疡久溃不敛等。

(5)隔豆豉饼灸:用淡豆豉为细末,过筛,量疮之大小,以适量药末和人黄酒作饼,软硬适中,约厚O.6cm,放于疮孔周围,上置艾炷灸之,勿使皮破,每日灸1次,以愈为度。豆豉味苦,性寒,功能解表发汗,除烦。本法对疮疽发背,恶疮肿硬不溃,不敛,疮色黑暗者最为有效,可促使疮口愈合。

(6)隔胡椒饼灸:以白胡椒末适量,加面粉和水制成,厚约O.5cm,直径约2cm的圆饼,使中央呈凹陷形,置适量药末(如丁香、麝香、肉桂等)于内填平,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觉温热舒适为度。胡椒味辛性热,有温中散寒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和面部麻木等。

(二)艾条灸

艾条灸即将艾绒制作成艾条进行施灸。

艾条的制作方法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g,平铺在26cm长,20cm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cm的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人肉桂、干姜、丁香、一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的细末6g,则成为药艾条。

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方式。

1.悬灸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称为“悬灸”。悬起灸根据实际操作方法不同,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或小儿等,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一切灸法主治病症。

同类推荐
  • 实用伤科按摩学(中华传统医学丛书)

    实用伤科按摩学(中华传统医学丛书)

    本书介绍了按摩简史、特点和分类,按摩的治病机理,按摩的基本治则和治法,分别讲解了头颈、胸背部、关节脱位等70种病症的按摩治疗等。
  • 常见疾病首选药物方略

    常见疾病首选药物方略

    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总结出治疗常见病的一些首选用药经验,找准每个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情况,确定首选药物的理论根据,进行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实现科学、合理、安全的用药原则。
  • 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根据健康的一般规律,本书又分为“防病”(即保健)与“治病”两大体系,前六章分别从饮食、锻炼、养心、日常养生、经络养生等角度讲防病,主要讲述大师们的日常保健方法及经验,如朱良春教授常喝的“长寿粥”,邓铁涛教授常练的“八段锦”,李济仁教授常饮的“保健药茶”,王绵之教授常用的“打坐养心法”,何任教授提倡的“中年进补”等。后十章则主要讲述大师们对各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包括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病、妇科病、儿科病等十大种类。
  • 藏象异论

    藏象异论

    本书专门探讨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人体生命生理的基本问题,主要指藏象理论。内容包括:中医哲学、中医五行藏象学说、中医阴阳藏象(气血水火精神)学说。
  •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经验总结,重点阐述经方合用治病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用经方的操作技能与运用技巧。本书特点既突出运用经方合方辨治西医疾病,又突出运用经方合方的辨治中医证的思路、方法与技巧,通过研究诸多疾病的案例旨在深化临床运用经方合方的基本点与切入点。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内容丰富翔实,合方要点突出,旨在启迪灵感,拓展思路,力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中西医临床医师及在校学生最佳参考阅读用书。
热门推荐
  • 邪帝至尊:腹黑妖娆妃

    邪帝至尊:腹黑妖娆妃

    她是黑夜之王,生活在黑暗中的女王。她是组织上有名的杀手,却遭人背叛,意外穿越重生。可似乎,这具身体就是她的,她的身份并不简单,却充满迷雾。他天生拥有好贵的紫眸,神秘而诱人!为了她,他不惜一切代价,只为她平安。他们的世界很复杂,很迷幻,似乎一片黑暗!但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 冷少爷独宠迷糊妻

    冷少爷独宠迷糊妻

    不过是因为工作不顺利想要到酒吧买醉,竟然莫名的掉进了别人的陷阱,凌小美想要跳楼,谁可以给自己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问题就是为什么还要自己负责,好吧,负责而已,不是难题。层层阴谋,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凌小美被卷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遍体鳞伤。“段逸秋,从此以后,再也不要让我见到你。”泪,无声落下,残忍的事实将她的梦境全部打碎。毅然转身,过去的一切与自己再无关联。披上婚纱,凌小美开始了自己的新人生,可是婚礼之上,他却依然不肯放过自己。凌小美很不满的看着自己面前的段逸秋,他又要干什么。“我说过,你只能做我的新娘。”凌小美彻底无语,果然,惹上恶魔的日子就是没有光明的。
  • 花样美男1

    花样美男1

    小女猪花雅男被男友说服改名闯入了中国人气偶像团体A.H.Man成为其中一员,遇上了高冷的大Boss花臣男、暖男帅哥花亚男和孩子般喜怒无常的Samuel。女扮男装的她在团队里发生一连串的趣事。在一个不小心下,被大Boss和队员花亚男发现其真实身份。两人奋力维护,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愫......另一边花臣男的神秘前女友突然回国,暗里百般刁难花美男(花雅男),明里又威胁花臣男和她重归于好,本已对大Boss产生感情的她又该何去何从??????然而冥冥之中又是什么让三个花样美男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成为了兄弟,又是什么让花美男狠心放下花臣男离他而去??????
  • 楚依离陌,情无晴天

    楚依离陌,情无晴天

    原本是一对同学眼中的甜蜜情侣,却因小时候的一句不起眼的话被迫离开。分开时,他没说再见,她没有回头,两人只留下彼此的背影;离别后,他再没问候,她再没说话,就算擦肩而过,也如同陌路。既然擦肩而过,何必怀念,就在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知道了结局。原来他还记得,‘对不起’……
  • 凡人压力大

    凡人压力大

    作为一个凡人,陆人甲感觉压力很大。只因为他扶了一个街上摔倒的老头,结果被讹上了。对方不要钱,声称自己是神界代言人,要他帮忙看一个满是假货的古玩店,并且找到十个带着大神失落能力的人。每天跟着神队友,寻找神队友,应付着神对手。作为一个凡人,陆人甲感觉压力很大……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6·打好投资心理战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6·打好投资心理战

    大家还是对国情缺乏了解。在天朝,人均月收入2000的家庭就比70%的人富了,如果有5000就跑赢九成的家庭。但他们往往还觉得收入太低,希望政府帮他们从富人那里分一杯羹。事实上,统计清晰的显示:他们自己就是富人。换句更简单的说法,能上围脖的很多收入已经是top10%,但其中绝大部分顶多觉得自己勉强中产。回应一下质疑:如果国人人均月收入真有5000,那么一年6万,中国13.5亿人口,总数已经有81万亿人民币,超过美国GDP8成水平。再加上同比例政府收入和资本利得,全国GDP将会超过150万亿。是目前水平的三倍,也超过美国50%。
  • 魔种之爱

    魔种之爱

    是痛苦,还是救赎……爱依旧在哭泣,安慰拯救谎言……双手沾满鲜血,只有无尽的黑暗与杀戮,他不敢回忆,回忆只有……但却被有爱之人安慰,让他感到这个世界还有“爱”……
  • 奇妙的天气(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奇妙的天气(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天气,就是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大气冷热、阴晴、风雨、云量等气象变化的情况。它既是人类生活环境要素之一,又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资源。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直接的作用,农业、工业、交通、国防等等,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天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