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1000000021

第21章 针灸基础理论(13)

【定位】正坐,侧伏或侧卧位,或仰卧位。在头侧部,鬓发后缘,平耳廓根前,当颞浅动脉的后缘。

【主治】①头痛,耳鸣;②牙关紧闭,口喎。

【刺灸法】向下平刺或斜刺0.3~0.5寸,避开颞浅动脉;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面神经麻痹、下颌关节炎等。

23.丝竹空*(Sīzhúkōnɡ)

【命名】丝竹,细竹;空,空隙。穴在眉梢,状如细竹,局部呈浅表陷隙,故名。

【定位】正坐或仰卧位。在面部,当眉梢的凹陷处。

【主治】①目赤肿痛,目眩,眼睑瞤动;②头痛,齿痛;③癫痫。

【刺灸法】平刺0.5~1寸,或透刺鱼腰、太阳穴;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结膜炎等。

十三、足少阳胆经

(一)经脉循行

1.体表循行路起于目外眦旁瞳子髂穴,斜下耳前,上头角,绕耳后,折回前额,绕头颞侧面,经肩循胁肋、腰间下行,至臀沿下肢外侧正中,过外踝前,止于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有分支从足背(足临泣穴)到足大趾端(大敦穴)。[交于足厥阴肝经]。

2.联系脏腑器官人缺盆,贯膈,络肝,属胆,与耳、目有联系。

3.循行分布特点

(1)从头走足,为多气少血之经,子时(23~1时)气血旺盛。

(2)共44穴,起于瞳子髎穴,止于足窍阴穴。

(3)分布于耳前、耳后及颞部、颈部,胸腹部侧面,下肢外侧中线,外踝前下方及足背外侧。

(4)上接手少阳三焦经,有一分支从足背的足临泣穴,至足大趾端上方的大敦穴,交于足厥阴肝经。

(二)主要病候

1.口苦。

2.目眩,疟疾。

3.经脉所过部位病症。

(三)病症归纳

1.肝胆病症急慢性胆囊炎,胆绞痛,胆道蛔虫症,急慢性肝炎等肝胆道疾病。

2.头面五官疾病如偏头痛、颈项痛、眼痛、牙痛,咽喉痛,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3.经脉所过部位的胁痛、髋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痛,踝关节痛以及足背肿痛。

(四)本经腧穴

本经共44穴。

1.瞳子黪*(Tónɡzǐcǎn)

【命名】髎,为骨之凹陷,穴在瞳子外方,瞳子属肾,肾主骨,故名。

【定位】目外眦旁,眶骨外缘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②目赤肿痛,迎风流泪,怕光羞明,远视不明,目翳,青盲。

【刺灸法】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不宜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角膜炎、近视、视神经萎缩、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

2.听会*(Tīnɡhuì)

【命名】会,聚会;听,听闻。穴在耳前,耳主听觉,针此穴主治耳聋气闭,可以使听觉得以汇聚,故名听会。

【定位】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凹陷处。

【主治】①耳鸣,耳聋;②齿痛,口歪;③下颌脱臼,面痛,头痛。

【刺灸法】张口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中.耳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3.上关(Shànɡɡuān)

【命名】关,指牙关,穴在下颌关节之上方,故名。

【定位】下关穴直上,当颧弓上缘的凹陷处。。

【主治】①偏头痛;②耳鸣,耳聋;③口眼歪斜,齿痛,口噤。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中耳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4.颔厌(Hànyàn)

【命名】颔,指点头;厌,指烦。该穴主治头痛、颈强,故名。

【定位】头维穴至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界处。

【主治】①偏头痛;②目眩,耳鸣,齿痛;③癫痫。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牙痛等。

5.悬颅(Xuánlú)

【命名】悬,指挂;颅,指头。该穴悬于头维与曲鬓之间,故名。

【定位】头维穴至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中点。

【主治】①偏头痛;②目赤肿痛;③齿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6.悬厘(Xuánlí)

【命名】悬,指挂;厘,指正。该穴能治正头痛,止眩晕,故名。

【定位】头维穴至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下1/4与上3/4交界处。

【主治】①偏头痛;②目赤肿痛;③耳鸣。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颞肌痉挛等。

7.曲鬓*(Qūbìn)

【命名】曲,弯曲;鬓,鬓发。穴在耳上鬓发边际的弯曲处。

【定位】在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直上平角孙穴处。

【主治】①偏头痛,牙关紧闭,齿痛;②暴喑。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三叉神经痛等。

8.率谷*(Lǜɡǔ)

【命名】率,统率;谷,山谷。穴在耳上,为以“谷”命名的最高者,犹如诸谷之统率。

【定位】耳尖直上,人发际1.5寸。

【主治】①偏头痛;眩晕;②小儿惊风;③呕吐。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结膜炎等。

9.天冲(Tiānchōnɡ)

【命名】天,在上,指头部;冲,冲要。该穴位居本经的冲要之处,又主治头痛、风病,故名。

【定位】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

【主治】①头痛,牙龈肿痛;②癫痫。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甲状腺肿大等。

10.浮白(Fúbái)

【命名】浮,为浅表;白,应肺。该穴主治肺疾,故名。

【定位】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上三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①头痛,耳鸣,耳聋,目痛;②瘿气。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等。

11.头窍阴(Tóuqiàoyīn)

【命名】窍,指五官七窍。本穴主治头、耳、目、喉等诸头窍疾患,故名。

【定位】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耳鸣,耳聋。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甲状腺肿大等。

12.完骨*(Wánɡú)

【甜名】“完骨”意指颞骨乳突部,穴在其后下方,故名。

【定位】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颈项强痛,颊肿,齿痛,口歪;②疟疾;③癫痫。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腮腺炎、扁桃体炎、失眠等。

13.本神*(Běnshén)

【命名】本,根本;神,神志。穴在神庭旁,内为大脑之所在,脑为元神之府,主神志,为人之根本。

【定位】人前发际0.5寸,神庭穴旁开3寸,当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内2/3与外1/3交点处。

【主治】①头痛,目眩;②癫痫,小儿惊风;③胸胁痛,半身不遂。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神经衰弱、小儿大脑发育不全等。

14.阳白*(Yánɡbái)

【命名】穴居瞳孔上方,上为阳;白,光明。本穴属胆经、阳维之会,针时有明目作用;又额部接受阳光而明亮,故名阳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寸。

【主治】①头痛;②目痛,目眩,视物模糊,眼睑喟动。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眼睑下垂、面神经麻痹等。

15.头临泣*(Tóulínqì)

【命名】临,治理;泣,泪水。穴在头部善治目疾流泪,故名。

【定位】阳白穴直上,人前发际0.5寸。

【主治】①头痛,目眩,目赤肿痛,流泪,鼻塞,鼻渊;②小儿惊风;③热病。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角膜白斑、鼻炎等。

16.目窗(Mùchuānɡ)

【命名】目,主明;窗,指天窗。此穴在头顶两侧与目相通,犹如室之天窗,主治目疾,故名。

【定位】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主治】①头痛;②目赤肿痛,青盲;③鼻塞;④面浮肿;⑥癫痫。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结膜炎、青光眼等。

17.正营(Zhènɡyínɡ)

【命名】正,指遇;营,指集。穴属胆经而阳维脉在此相遇集结,故名。

【定位】目窗穴后1寸。

【主治】①偏头痛;②目眩;③齿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牙痛等。

18.承灵(Chénɡlínɡ)

【命名】承,指受;灵,指神灵。穴当头顶,头为元神的处所,主治头部病症,故名。

【定位】正营穴后1.5寸。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目痛;③鼻塞,鼽衄。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炎等。

19.脑空(Nǎokōnɡ)

【命名】空,指孔,有凹陷之意。穴当脑户旁,夹枕骨外下陷中,故名。

【定位】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虫治】①头痛,目眩;②癫狂痫;③颈项强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癔病、癫痫、颈项部软组织疾患等。

20.风池*(Fēnɡchí)

【命名】穴在项旁陷处似“池”。本穴是风邪进入之处,又是驱风邪之要穴。主治伤风感冒,中风偏枯等风邪为患,故名。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口眼歪斜,颈项强痛;②感冒,发热,疟疾;③中风,癫痫,热病,瘿气。

【刺灸法】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癫痫、感冒、视神经萎缩、鼻炎、颈椎病等。

21.肩井*(Jiānjǐnɡ)

【命名】肩,肩部;井,凹陷处。本穴位于肩上凹陷处,故名。

【定位】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主治】①头痛项强,肩背疼痛,上肢不遂;②难产,乳痈,乳汁不下;③瘰疬;④中风。

【刺灸法】直刺0.5~0.8寸。内为肺尖,不可深刺;孕妇禁针;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颈部软组织疾患、乳腺炎等。

22.渊腋(Yuānyè)

【命名】渊,指深的意思。因穴深藏腋窝之下,故名。

【定位】举臂,腋中线上,第四肋间隙中。

【主治】①胸满,胁痛;②上肢痹痛,腋下肿。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本经渊腋至京门诸穴,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等。

23.辄筋(Zhéjīn)

【命名】指穴在肋间隙而言。《说文解字》:“辄,车两輢也。”亦称车耳,其形弯曲,与人之肋骨相似,穴在其间,故名。

【定位】渊腋穴前1寸,第四肋间隙中。

【主治】①胸满,胁痛,气喘;②呕吐,吞酸。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等。

24.日月*(Rìyuè)胆的募穴

【命名】穴属胆募,胆主决断,决断务求其明,明字以“日”、“月”组成,故名。

【定位】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①呕吐,呃逆,吞酸;②黄疸,胁肋胀满疼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胆囊炎、肝炎、肋间神经痛等。

25.京门*(Jīnɡmén)肾的募穴

【命名】京,指京都,意为重要。穴为肾之募,为经气结聚之所,主治水道不利,为益肾利水要穴,故名。

【定位】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主治】①小便不利,水肿;②腰痛,胁痛;③腹胀,泄泻。

【刺灸法】斜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高血压、带状疱疹等。

26.带脉*(Dàimài)

【命名】带,衣带;脉,经脉。带脉环腰间一周,状如束带,有约束诸经之功能,本穴为带脉之所过,又主治带脉及妇人经带疾病,故称。

【定位】第十一肋端直下平脐处。

【主治】①腹痛;②经闭,月经不调,带下,疝气;③腰胁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带状疱疹等。

27.五枢(Wǔshū)

【命名】五,通午,有交的意思;枢,转枢。此处经脉纵横交错,穴居髋部转输之处,故名。

【定位】在侧腹,髂前上棘的前方,约平脐下3寸处。

【主治】①腹痛,便秘;②疝气,带下,阴挺,月经不调。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等。

同类推荐
  • 本草纲目天然养生食物速查

    本草纲目天然养生食物速查

    在日常生活中,吃具有不同的性味、功效的食物,就可以达到养生食疗的目的。本书结合《本草纲目》精选了数百种日常中最常见的、天然食材,详细阐述了其性味归经、养生功效、食用禁忌以及简便易行的食疗方,方便读者查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食物,起到真正的养生的效果。
  • 中国医疗何处去

    中国医疗何处去

    新医改将会面临更大的考验,医生们高喊“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提高医生待遇”,为什么还没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药价,为什么不能制止穿梭在医院中的医药代表们,“以药养医”养肥了谁,真、假专家身后的庞大利益群体还想做什么?
  •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满足广大内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内科速查手册》一书。全书分为急症、中毒及各系统疾病共十个章节。
  • 艾滋病综合防控实践探索

    艾滋病综合防控实践探索

    本书的编写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示范区工作经验的交流和推广,使各地广大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开拓思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推动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入,鹿城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不但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同时也对失败教训加以分析。希望本书能为广大正在和即将从事、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士提供有用的参考,为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发挥积极的作用。
  • 生理学

    生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肾脏的排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等11章内容。
热门推荐
  • 陌世皇城

    陌世皇城

    前世我未曾站在世界的顶端,今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任何人都不能阻挡我的步伐。
  • 流逝豆寇

    流逝豆寇

    这世上有一个词,文雅些称为蓝颜,通俗些便是男闺蜜,粗犷些喊做哥们,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终是抵不过青葱岁月的流逝……
  • 盛世大矿主

    盛世大矿主

    墨染群山,皎月如镜。此刻,站在暮色之中的楚天杰,望着眼前的小山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黄蟒的托梦和女友的背弃,终于让他毅然的离来了开京城,回到家乡来开采铁矿。迎着透过树梢斑斑点点的照射下来的月光,他向着自家的石屋走去。忽然,他愕然的停住了脚步,诧异的看着石屋里透出的那一缕灯光。阔别了十八年的石屋怎么会有人在?
  • 失忆的法王

    失忆的法王

    风系和泪栀,在所有人的面前离奇般消失,冥冥中,陷入万年前的恩怨纠纷。重生的他们,每晚不断梦起以往模糊的回忆,他在找她,她在找她,再次相遇,他成了高高在上的法王,她成了想要逃离他的殿妃,一次次接触,一次次命运的捉弄,泪栀终于冲破束缚,在成为第一皇后的当天恢复了所有的记忆,命运的齿轮开始倒转……
  • 似是良人来

    似是良人来

    人人尽言富贵险中求,但不知姻缘二字也亦是如此。这是一个关于大魏公主季长乐兢兢业业追夫的故事。八岁时季长乐初见离墨,彼时陌上风流,惊为天人。十岁时听闻他要远游,哭得魏帝不能上早朝。十三岁时为他苦练舞艺,脚上磨出血泡。十五岁时为偷窥他,结果从房顶上摔了下来。十六岁时扇了情敌一个巴掌,换来一个月的禁足。......................追夫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 主机游戏之大马造时代

    主机游戏之大马造时代

    自己的一个脑洞。却想把他写出来,于是就写出来了。感谢那些追文的人。因为无聊,作者建了个群,名字叫做大马造时代吐槽区。群号如下:375227724群里目前就作者本人和一个人物原型在,喜欢的人可以加一下。有机会看到小说人物原型哦。
  • 天运逍遥

    天运逍遥

    三千大道,条条通天道!废柴易遥寻死,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体的秘密,此后观察力领悟力直上云霄,强势崛起。热血激情的对决,天才与天才的碰撞,一切尽在天运逍遥……
  • 你说我们不会散

    你说我们不会散

    你说我们不会散,可到最后,我怎么只看到我自己一个人
  • 长生魔录之魂魔

    长生魔录之魂魔

    《长生魔录之魂魔》上下五千年,今古传说,灵、人仙魔妖龙六界大战在一次异世中打开了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原始战斗当今天下星古神国六道之人本就不和,上古八大战神又因和鬼面魔君徐福不和。然进行了千年之久的战斗,最后因为辉月女神的封魂术把所有会魂灵法术的人都给封进了阎王的生死簿里她希望世界从此安宁。包括众神阎王也都不例外,可是鬼面魔君却是自己从生死簿书里又名长生魔录的书里跑了出来这下封印解开,今古混乱蛇妖莫心水逃出后使用阴魂转生术复活古代一干人等世界从此大乱。一代女皇邪恶灵皇林可月和魔君林宇斌生下的女儿又会是什么?上古八大神器为何识得自己的主人,斗蛇妖斩神兽灭魔尊走进魔书世界,探寻不一样的魂灵道路,冷眼看人间,笑傲我六道。
  • 离离莫上殇

    离离莫上殇

    在青春懵懂的年龄遇见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人,在清楚明了自己感情无果的基础上,仍旧选择深陷其中、患得患失,她说:早恋我就没赶上,还不让我抓住单恋这个机会?于她而言,他是明媚的阳光,干净、纯洁;于他而言,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