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1000000019

第19章 针灸基础理论(11)

【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主治】①头痛,目痛,鼻塞,鼻衄;②胎位不正,胞衣不下,难产。

【刺灸法】浅刺0.1寸;可灸。胎位不正多用灸法。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胎位不正、神经性头痛等。

十、足少阴肾经

(一)经脉循行

1.体表循行路线起于足心涌泉穴.循内踝后上行,经下肢内侧后缘,人腹,挟腹正中线旁开0.5寸,胸正中线旁开2寸,止于锁骨下俞府穴;一支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2.联系脏腑器官贯脊人腹,属肾,络膀胱。并与肝、肺、心、喉咙、舌根有联系。

3.循行分布特点

(1)从足走腹胸,为少血多气之经,酉时(17~19时)气血旺盛。

(2)共27穴,起于涌泉穴,止于俞府穴。

(3)分布于内踝后上方,下肢内侧后缘,脐旁O.5寸上行至胸部。

(4)上接足太阳膀胱经,有一分支从肺出络心注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二)主要病候

1.咳血,气喘。

2.舌干,咽喉肿痛。

3.水肿,大便秘结,泄泻。

4.腰痛,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痛。

(三)病症归纳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阳痿,遗精,遗尿,尿潴留,睾丸炎,月经不调,痛经,胎位不正,肾炎,膀胱炎,尿道炎。

2.五官疾病耳鸣,耳聋,牙痛,咽喉痛。

3.急救休克,中暑,脑血管意外病变及神经性头痛。

4.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症。

(四)本经腧穴

本经共27穴。

1.涌泉*(Yǒnɡquán)井穴

【命名】地下出水为涌,该穴位于足心,是肾经井穴,为脉气的出所,故名。

【定位】在足底部,约当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庄治】①头痛,头昏,目眩,咽喉肿痛,失音;②小儿惊风,癫狂,昏厥,失眠;③小使不利,便秘;④足心热。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休克、高血压、失眠、癔病、癫痫、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遗尿、尿潴留等。

2.然谷*(Ránɡǔ)荥穴

【命名】然谷即舟骨粗隆;谷指凹陷处。穴在然谷前下方凹陷中,故名。

【定位】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阴痒,遗精;②消渴;③泄泻;④咳血,咽喉肿痛;⑥小便不利,小儿脐风,口噤。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咽喉炎、膀胱炎、尿道炎、月经不调等。

3.太溪*(Taixi)输穴;原穴

【命名】太,指大,肾水出于涌泉,通过此穴,聚流而成大溪,故名。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主治】①小便频数;②月经不调,遗精,阳痿;③耳鸣、耳聋;④腰痛;⑥咳血,气喘,咽喉肿痛;⑥便秘,消渴,失眠,齿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牙龈炎、踝关节扭伤等。

4.大钟*(Dàzhōnɡ)络穴

【命名】钟,音同踵,足跟称踵,肾主骨,该骨较大,穴在其处,故名。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中。

【主治】①癃闭,遗尿,便秘;②咳血,气喘;③痴呆;④腰脊强痛,足跟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尿潴留、神经衰弱、哮喘等。

5.水泉(Shuǐquán)郄穴

【命名】肾属水脏,该穴是肾经郄穴,泉水多从郄出,该穴可治小便淋漓,故名。

【定位】太溪穴直下1寸。

【生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挺;②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官出血等。

6*照海(Zhàohǎi)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

【命名】照者光明之所及,海者百川之所归。此穴主治目疾之广似海,故名。

【定位】内踝下缘凹陷中。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②小便频数,癃闭,便秘;③咽喉干痛;④失眠,癫痫。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尿道炎、肾炎、神经衰弱、癫痫、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7.复溜*(Fùliū)经穴

【命名】复,同伏,深伏;溜,指水流。穴在太溪上方,经气至此已深伏流动。

【定位】太溪穴上2寸。

【主治】①腹胀,泄泻,肠鸣,水肿;②盗汗,热病汗不出;③腰脊强痛,腿肿,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0.6~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睾丸炎、尿路感染等。

8.交信(Jiāoxìn)阴跷脉郄穴

【命名】会处为交,守时为信,信(五德之一)在五行属土,该穴从此交会到三阴交,是穴主治月经不调,昔称月经为信,故名。

【定位】复溜穴前约0.5寸。

【主治】①月经不调,崩漏,阴挺,疝气;②泄泻,便秘,痢疾。

【刺灸法】直刺0.6~1.2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肾炎、睾丸炎、尿路感染等。

9.筑宾(Zhùbīn)阴维脉郄穴

【命名】筑,指坚实;宾,指髌,泛指膝与小腿,穴在小腿内侧,肾脉之气,从此进入腓肠之间,有使腿膝坚实的作用,故名。

【定位】太溪穴上5寸,在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

【主治】①癫狂;②疝气;③呕吐,吐舌;④小腿疼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膀胱炎等。

10.阴谷(Yīnɡǔ)合穴

【命名】深处为谷,肾为阴脏,穴居下肢后内侧胭内凹陷处,故名。

【定位】屈膝,胴窝内侧,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

【主治】①阳痿,疝气,崩漏;②小便不利;③膝胭酸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阳痿、膝关节炎等。

11.横骨(Hénɡɡú)足少阴、冲脉交会穴

【命名】平者为横,耻骨昔称平骨,穴在其上方,故名。

【定位】脐下5寸,耻骨联合上际,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①少腹胀痛;②小便不利,遗尿;③遗精,阳痿,疝气。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盆腔炎、尿道炎等。

12.大赫(Dàhè)

【命名】赫为显赫,也指阴气盛,穴属肾经,主治生殖疾患为显著,故名。

【定位】脐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①遗精,阳痿,阴挺,带下,痛经,月经不调;②泄泻。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盆腔炎、尿道炎等。

13.气穴(Qìxué)

【命名】气纳丹田,肾主纳气,穴当关元旁,故名。

【定位】脐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①月经不调,带下;②小便不利;③泄泻。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尿路感染、肠炎等。

14.四满(Sìmǎn)

【命名】此谓肾经人腹的第4穴,该穴有消淤除胀之作用,故名。

【定位】脐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①月经不调,带下,遗精,疝气;②遗尿;③便秘,腹痛;④水肿。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膀胱炎等。

15.中注(Zhōnɡzhù)

【命名】肾脉与冲脉并行,经气于腹中阴交穴处注于胞中,该穴位于阴交之旁,故名。

【定位】脐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①月经不调;②腹痛,便秘,泄泻。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附件炎、睾丸炎等。

16.肓俞(Huānɡyú)

【命名】肓,指肓膜;俞,指输注。肾经之气由此输注肓膜。

【定位】脐旁0.5寸。

【主治】①腹痛,腹胀,呕吐,便秘,泄泻;②月经不调,疝气。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肠炎、便秘等。

17.商曲(Shānɡqū)

【命名】大肠属金,其音商,穴当上腹,内应大肠横曲之处,故名。

【定位】脐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肠炎、便秘等。

18.石关(Shíɡuān)

【命名】不通为石。该穴主治大肠闭塞,气结肠满,妇人不孕,故名。

【定位】脐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①呕吐,腹痛,便秘;②不孕。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消化道溃疡、肠炎等。

19.阴都(Yīndū)

【命名】居、会之处为都。穴属于肾经,为少阴脉之会所,故名。

【定位】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①腹胀,腹痛,便秘;②不孕。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等。

20.腹通谷(Fùtōnɡɡǔ)

【命名】穴在胃脘部,因治腹胀、呕吐,有开胃进食之功效,故名。

【定位】脐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①腹胀,腹痛,呕吐;②心痛,心悸。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等。

21.幽门(Yōumén)

【命名】胃之下口称幽门,穴当其处,故名。

【定位】脐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泄泻。

【刺灸法】直刺0.5~1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肝脏;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幽门狭窄等。

22.步廊(Bùlánɡ)

【命名】正中为庭,两边为廊,该穴在中庭旁,肾脉由此上行胸部,故名。

【定位】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胁胀满;②呕吐。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本经胸部诸穴,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胃炎等。

23.神封(Shénfēnɡ)

【命名】封,指疆界,昔有“上为封”之说,穴在胸部,位近心脏,心藏神,故名。

【定位】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②胸胁胀满;③呕吐,不嗜食;④乳痈。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乳腺炎、肋间神经痛、胃炎等。

24.灵墟(Línɡxū)

【命名】灵指神,墟指丘。穴当胸部,犹如丘墟陵起之处,内应心脏,心主神灵,故名。

【定位】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②胸胁胀满;③呕吐;④乳痈。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乳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25.神藏(Shéncánɡ)

【命名】穴位近心,心藏神,故名。

【定位】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②胸痛;③呕吐。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胃炎等。

26.或中(Huòzhōnɡ)

【命名】或指文采;中,指中间。肺为相傅之官,当有文采,穴近肺脏在华盖旁,肺脏居其中,故名。

【定位】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②胸胁胀满。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27.俞府*(Yúfǔ)

【命名】俞指输注,府与腑通。肾经脉气由此输入内腑,故名。

【定位】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②胸痛,呕吐,不嗜食。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等。

十一、手厥阴心包经

(一)经脉循行

1.体表循行路线起于乳头外1寸的天池穴,上行腋下,沿上肢内侧中间人掌中,止于中指末端中冲穴。其支脉从掌心(劳宫穴)到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2.联系脏腑器官起于胸中,属于心包,向下联络三焦。

3.循行分布特点

(1)从胸走手,为多血少气之经,戌时(19~21时)气血旺盛。

(2)共9穴,起于天池穴,止于中冲穴。

(3)分布于上肢内侧中线。

(4)上接足少阴肾经,有一分支从掌心(劳宫穴)到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二)主要病候

1.心痛,心悸,心烦,胸闷。

2.癫狂痫。

3.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

(三)病症归纳

1.心血管疾病心动过速,心律不整,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

2.精神、神经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癔病,癫痫,神经衰弱,小儿高热,惊厥,肋间神经痛等。

3.其他病症胸痛,胸闷,呃逆呕吐,口腔糜烂,肘臂痛,掌心热。

(四)本经腧穴

本经共9穴。

1.天池*(Tiānchí)

【命名】天,高处;池,水池。乳峰似山巅,有乳涌出,穴当乳旁,故名。

【定位】正坐或仰卧位。在胸部,乳头外侧1寸,当第4肋间隙中。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胁疼痛;②乳痈。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乳腺炎、心绞痛等。

2.天泉(Tiānquán)

【命名】上部为天,该穴上接天池,位于臂部上端,故名。

同类推荐
  • 涉江采薇

    涉江采薇

    本书主要收集了百余篇医院护士的工作日志、工作体会和散文,从多个角度描述了护士的工作、生活和情感,除涉及临床一线工作外,还有行政管理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思考,内容丰满、充实,可读性强;表达了护理人员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也希望凭借此书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护士、关心护士,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本草纲目通俗读本

    本草纲目通俗读本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经历编著的一部不朽巨著,从它面世之日起,就一直为人们所真爱,它的光彩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暗淡。本书收集了《本草纲目》的各种版本,选择编辑了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近的、实用性强的疗方,并且对其顺序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把我们的主要食品-菜部、果部、谷部放在前面,并作为重点。全书详细地介绍了它们的实用价值和加工方法及治疗病方。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对现今已不常用的,例如:水部、人部、石部只选其一小部分,作为点缀,以保持书的基本完整。
  •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在护理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全国护理工作各方面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当今护理学已从护“病”转变到护“人”,但我们仍然脱离不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本书结合临床护理新观点、新知识及新技术,向读者介绍了现代的“三基”,反映了国际上临床护理工作的先进水平。
  • 实用伤科按摩学(中华传统医学丛书)

    实用伤科按摩学(中华传统医学丛书)

    本书介绍了按摩简史、特点和分类,按摩的治病机理,按摩的基本治则和治法,分别讲解了头颈、胸背部、关节脱位等70种病症的按摩治疗等。
  • 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本书以症状为中心进行阐述,用图表解释急诊处理流程,形式新颖,条理清晰,内容详尽,便于查考,可快速阅读。本书适合急诊医务人员,尤其是急诊内科年轻医师以及医学生阅读与参考。
热门推荐
  • 烟雨闻风终连城

    烟雨闻风终连城

    天才医生少女按部就班地生活着,家庭的意外使她一直违心而活,无意外无惊喜无期望的活着,浑浑噩噩冷冷清清,可谁想纵身一跨竟身临长安城?并且遇到了和自己极像又极不像的不同人们,是时候为自己做些什么了。命运的多舛,爱情的纠缠,一次次的改变自己超越自己,故事将会怎样完结……
  • 绝色大叔归来:妹子,我宠你

    绝色大叔归来:妹子,我宠你

    (绝庞文)那一年,她是高中女生,他是玩具店小老板。她说:“大叔,我比你小七岁诶,突然觉得我好小哦。“他抬头看了一眼她的身体,”嗯,是好小,需要养几年才能吃。“”……”三年后,他病愈归来,风华绝代,是万人膜拜的总裁大人,而她,是医院口腔科的实习生。一日,他找上门,露出一口白牙,她说:“我只是实习生,看不了牙。”“我不看牙。”“那你露什么牙?”“吃你。”“……”
  • 青葱岁月——遇见你何其有幸

    青葱岁月——遇见你何其有幸

    他,高冷帅气,重情重义,永远的冰山脸;她,甜美可爱,心思细腻,永远的呆萌样。在这个盛夏,如火的骄阳见证了他们爱意的萌发;青春的汗水伴随着他们懵懂的爱恋。“言一帆,是你说的,遇见我,是你最大的幸运。”“哈哈哈……是啊,遇见我,是你最大的幸运。”“嗯嗯。哎?!不对啊!!言一帆!!”“哈哈哈哈……”是啊,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就是彼此最大的幸运!
  • 末世敢死队

    末世敢死队

    突变,是进化的关键…他让我们由单细胞进化至宇宙生物的主宰,过程很长,要经过千万年。但每隔百万年,都会出现重大突破。杨光及其超能力敢死队在一次任务时候集体牺牲,死亡并非他们的结束,机缘巧合下他们一起穿越回了末世爆发前夕,从此游龙入海
  • EXO之爱无分对错

    EXO之爱无分对错

    白薇薇长相:一双水汪汪的紫眼睛,长长的头发黑中带棕,瓜子脸但是微微的发胖身材:A4腰,iPhone腿,七指腿,可以反手摸肚脐性格:对谁都好,不懂拒绝爱好:画画,学习,唱歌,做蛋糕,喜欢紫色,做西餐,做甜点特点:从不阿谀奉承顾梦晴爱好:唱歌,乐器做西餐伊雪爱好:学习,绘画故事就是在者三个女孩与大明星EXO之间发生的
  • 池中之物

    池中之物

    什么?她穿越了?什么?她莫名奇妙的进宫当了皇后?王莽还成了她爹?什么?又莫名的出了宫?不行!她要回去!看沈尧池在西汉末年如何与三帅哥一起策马江湖!
  • 杀之破狼

    杀之破狼

    这样的夜晚简直太适合暗杀了。李小陌做梦也想不到总是像个跟屁虫一样和他黏在一起的胖子,枪术学起来永远没有他快的胖子,笑嘻嘻的和自己一起去买拳击手套的胖子,大家出去去吃饭总是嫌配饭太少的胖子此时此刻会提着一把泛着寒光的刀居高临下的站在自己面前,低头看着自己被血弄脏了的脸。自从当了杀手李小陌没有一个晚上是安稳的熟睡的,有各种名目的任务等他去执行,没有任务的时候也会有夜间训练和噩梦的打扰,现在,总算可以静静的沉睡了,不要再打扰我,不要叫醒我,李小陌留下最后一个微笑闭上了双眼。
  • 淡漠公主的大牌王子

    淡漠公主的大牌王子

    生性淡漠的公主安琪,从法国回到了中国,在圣美学院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她遇到了一个个优秀的男生:他,温润如玉,像一个亲切的哥哥一样;他,暴躁如雷,是一个人见人怕的贵公子……她,究竟情归何处!敬请关注《淡漠公主的大牌王子》!
  • 我是一个碰瓷的人

    我是一个碰瓷的人

    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一个老人跟儿子生活的日常故事。在一次偶然被撞之后获得赔偿,赢来儿媳妇的高兴,因此她又故意去碰瓷,发生的一些故事。
  • 都市最强豪少

    都市最强豪少

    本书根据国产动漫《画江湖之不良人》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