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1000000013

第13章 针灸基础理论(5)

6.偏历(Piānlì)络穴

【命名】两旁为偏,经过为历。大肠经由此斜行,经历手臂,别走太阴,故名。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主治】①耳鸣,鼻衄,咽喉疼痛;②手臂疼痛;③水肿。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扁桃体炎、水肿、前臂神经痛等。

7.温溜(Wēnliū)郄穴

【命名】温,为阳气;溜同流。此处指阳气流行。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主治】①急性肠鸣,腹痛;②头痛,面肿,咽喉肿痛;③肩臂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咽喉炎、面神经麻痹等。

8.下廉(Xiàlián)

【命名】廉形,如棱角之状。因该穴在曲池下4寸,屈肘握拳时,穴处肌肉隆起,形如棱角,故名。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

【主治】①腹胀,腹痛;②肘臂疼痛;③头痛,眩晕。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麻木及肿痛、头痛、高血压等。

9.上廉(Shànɡlián)

【命名】廉形,如棱角之状。屈肘握拳时,穴处肌肉隆起,形如棱角,该穴在下廉上1寸,故名。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主治】①肘臂麻木疼痛,上肢不遂;②肠鸣,腹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臂神经痛、上肢麻木、瘫痪、肠炎等。

10.手三里*(Shǒusānlǐ)

【命名】里,可作寸解。若屈肘侧置,取手阳明经经穴,手三里即在肘端(肱骨外上髁)下三寸处,故名。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下2寸处。

【主治】①腹痛,腹泻;②肘臂疼痛,上肢不遂;③齿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瘫痪、臂神经痛、扭伤、急性胃肠炎、咽喉炎等。

11.曲池*(Qūchí)合穴

【命名】屈肘取穴,穴处有凹,形似浅池,故名。

【定位】侧腕,屈肘。在肘横纹外侧端,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主治】①热病,疟疾;②目肿赤痛,齿痛,咽喉肿痛;③腹痛,吐泻,痢疾;④丹毒,瘾疹,瘰疬;⑤手臂痹痛,上肢不遂;⑥癫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12.肘髎(zhǒuliáo)

【命名】肘,指肘尖;髎,为骨之郄。因穴位于肘部骨尖之处,故名。

【定位】正坐屈肘,自然垂上臂。在肘臂外侧,曲池外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

【主治】肘臂疼痛,麻木,挛急。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瘫痪、臂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等。

13.手五里(Shǒuwǔlǐ)

【命名】里,可作寸解。穴在曲池上三寸处,若自肘端(肱骨外上髁)向上量之,适得五寸,故名。

【定位】正坐,自然垂上臂。在臂外侧,当肩髃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主治】①肘臂挛痛;②瘰疬。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麻木疼痛、痿软等。

14.臂臑(bìnào)

【命名】上肢为臂,上臂内侧称“臑”,因部位而得名。

【定位】正坐,自然垂上臂。在臂外侧,当肩髑与曲池连线上,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主治】①目疾;②肩臂疼痛;③瘰疬。

【刺灸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颈淋巴结核等。

15.肩髑(Jiāndú)

【命名】锻,肩胛骨。该穴主治肩关节诸疾,故名。

【定位】在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肩臂疼痛,上肢不遂;②瘾疹。

【刺灸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周炎、上肢瘫痪、臂神经痛等。

16.巨骨(Jùɡú)

【命名】巨骨,指锁骨,穴在其后方,故名。

【定位】正坐。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主治】①肩臂疼痛,上肢抬举不利;②瘿气,瘰疬。

【刺灸法】直刺,或微斜向外下方,0.5~1寸,直刺不可过深,以免刺人胸腔造成气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周炎、淋巴结核等。

17.天鼎(Tiāndǐnɡ)

【命名】天,指高处;鼎,古代铜质炊具,有三足。此穴约与缺盆,气舍呈三足之势,再以头圆在上像天,故名。

【定位】正坐微仰头,或仰卧位。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喉结旁,扶突穴直下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暴喑;②瘿气,瘰疬。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舌骨肌麻痹、吞咽困难、扁桃体炎等。

18.扶突(Fútū)

【命名】高起之处为突,铺四指为扶,四横指约等于3寸,该穴位于喉结突起旁开一扶,故名。

【定位】正坐微仰头,或仰卧位。在颈外侧部,结喉旁约三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主治】①咽喉肿痛,暴喑;②瘿气,瘰疬;③咳嗽,气喘;④呃逆。

【刺灸法】直刺0.5~0.8寸,注意避开颈动脉,不可针刺过深,一般不使用电针,以免引起迷走神经反应;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吞咽困难、甲状腺肿大、声带小结、声音嘶哑等。

19.口禾髎(kǒuhéliáo)

【命名】禾,指粮食;髎,为空隙。该穴在鼻孔之下,口唇之上,水沟之旁,取其鼻欲嗅,日食谷,穴当其际,此处又是犬齿窝部,故名。

【定位】正坐或仰卧位。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主治】①鼻塞,鼽衄;②口喎,口噤。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应甩】现代常用于治疗鼻炎、嗅觉减退、面神经麻痹或痉挛。

20.迎香*(Yínɡxiānɡ)

【命名】治鼻塞不闻香臭而得名。

【定位】正坐或仰卧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①鼻塞,鼻渊,鼽衄;②口喎,面痒,面肿;③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不宜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嗅觉减退、面神经麻痹或痉挛、胆道蛔虫症等。

三、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1.体表循行路线起于目眶下承泣穴,挟口环唇,绕面颊经耳前至额角头维穴,另有面颊分支,下颈,循胸正中线旁开4寸,腹正中线旁开2寸,经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一支脉从足背(冲阳穴)至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2.联系脏腑器官人缺盆,下膈,属胃,络脾,与鼻、目、上齿、口唇二喉咙、膈、乳房有联系。

3.循行分布特点

(1)从头走足,为多气多血之经,辰时,(7~9时)气血最旺。

(2)共44穴,起于承泣穴,止于厉兑穴。

(3)分布于面、耳的前面;在胸部循行于任脉旁开4寸(经乳头);在腹部循行于任脉旁开2寸,在下肢行于外侧前缘。

(4)上接手阳明大肠经,有一分支从足背(冲阳穴)至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二)主要病候

1.胃痛、腹痛、肠鸣、腹胀、水肿、呕吐、泄泻、消谷、善饥、口渴。

2.齿痛、眼疾、咽痛、鼻疾、面瘫。

3.热病、发狂。

4.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痛。

(三)病症归纳

1.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腹痛,呕吐,泄泻,肠鸣,痢疾,胃下垂,急慢性阑尾炎,肠麻痹,营养性水肿,肝炎,蛔虫病,胃肠神经官能症。

2.头面五官疾病头痛,牙痛,眼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甲状腺肿大,腮腺炎等。

3.经脉所过的病症胸痛,腿痛,膝关节痛,下肢痿痹无力,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

4.其他如脚气病膈肌痉挛,乳腺炎,高血压,神经衰弱。

(四)本经腧穴

1.承泣*(Chénɡqì)

【命名】承,承受;泣,流泪。穴在目下,针此穴能治迎风流泪,故名。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主治】①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喟动;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刺灸法】以押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刺手持针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稍加按压,以防出血;禁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结膜炎、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斜视、白内障、面神经萎缩、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等。

2.四白*(Sìbái)

【命名】四,广阔;白,光明。穴在目下,针之可使视力光明四射,故名。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主治】①目赤痛痒,目翳,眼睑喟动;②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面肌痉挛;③头痛,眩晕;④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眼球,不可过度提插捻转,禁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眼睑下垂、近视、青光眼、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

3.巨髎(jùliáo)

【命名】巨,为大;髂,指凹陷。穴在颧下,凹陷较大,故名。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主治】①口眼歪斜,眼睑瞤动;②鼻衄;③齿痛,唇颊肿。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鼻炎等。

4.地仓*(Dìcānɡ)

【命名】地,下部;仓,藏谷之器。穴在口唇之旁,食用口,贮于胃中,犹如仓库,故名。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与口角相平,约当口角旁0.4寸处。

【主治】①口角歪斜,流涎,唇缓不收,齿痛;②眼睑瞤动。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5.大迎(Dàyínɡ)

【命名】迎,指血气旺盛,此处有动脉通过,故名。

【定位】下颌角前下方1.3寸凹陷中,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一沟形凹陷,即于凹陷下端取之。

【主治】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刺灸法】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牙痛等。

26.颊车*(Jiáchē)

【命名】颊车,面两侧;下颌角古称“颊车骨”。穴当其处,故名。

【定位】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主治】口歪,齿痛,颊肿,口噤不语。

【刺灸法】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可向地仓穴透刺;可灸。

【墨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腮腺炎等。

71.下关*(Xiàɡuān)

【命名】“关”为开阖之枢机。本穴有关牙齿开阖,故称之以“关”,以其在颧骨弓下,且与上关相对,故名为“下关”。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主治】①耳聋,耳鸣,聘耳;②齿痛,口噤,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作张口动,以免折针;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颞颌关节炎、牙痛、面神经麻痹、聋哑等。

8.头维*(Tóuwéi)足阳明、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

【命名】“维”,是保护之意,本穴位居额角,似抵触,作防御之用,故名。

【定位】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流泪。

【刺灸法】平刺0.5~1寸;《甲乙经》:禁不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眼轮匝肌痉挛等。

9.人迎*(Rényínɡ)

【命名】迎,指动,穴当颈部喉结旁人迎脉应手处,故名。

【定位】喉结旁1.5寸,当颈总动脉之后,胸锁乳突肌前缘。

【主治】①咽喉肿痛,气喘;②瘰疬,瘿气;③高血压。

【刺灸法】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甲乙经》:禁不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等。

10.水突(Shuǐtū)

【命名】水,指水谷、粮食;突,有碰触之意,该穴主治水饮上呛,咳逆上气,故名。

【定位】人迎穴与气舍穴连线的中点,当胸锁乳突肌前缘。

【主治】①咽喉肿痛;②咳嗽,气喘。

【刺灸法】直刺0.3~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扁桃体炎、甲状腺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11.气舍(Qìshě)

【命名】气,指空中大气;舍,指居处。穴近气道,如气之外舍,故名。

【定位】人迎穴直下,锁骨内侧端的上缘,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主治】①咽喉肿痛,气喘;②呃逆;③瘿瘤,瘰疬;④颈项强。

【刺灸法】直刺0.3~0.5寸。本经气舍至乳根诸穴,深部有大动脉及肺、肝等重要脏器,不可深刺;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等。

同类推荐
  • 金匮要略(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金匮要略(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金匮要略》用方遣药法圆机活,出神入化。其一方中药物或增或减,只在一味两味,而方义主治则别于天壤。尤其用一方治多病,或治一病选数方,更是该书运用方剂之显著特点。如八味肾气丸一方,既治虚劳腰痛,又治痰饮之“短气有微饮”;既治消渴,又治妇人转胞不得溺,此一方之治多病也。再如,胸痹心痛,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痰饮病痛“短气有微饮”,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病溢饮者,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等,此一病之用数方也。象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 消化系病诊治争议病案集

    消化系病诊治争议病案集

    近年来国内外出台越来越多的相关疾病诊治指南,使我们在诊治中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但是,诊治过程中还是有许多复杂的案例,需要结合实际病情,灵活掌握,适时运用。基于提高医术水平和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的需要,我们收集了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若干争议病例,在浙江省内多次组织消化专科医生讨论会,对这些争议病例对照诊治规范或共识进行分析,发现或多或少都有教训可供汲取。本书对这些病例逐个进行点评,并附有国内外对相关疾病的诊治指南,解读其中所存在的疑问。
  • 胃肠病辨治心法

    胃肠病辨治心法

    本书从胃肠病辨证心法、胃食管病辨治心法、肠病辨治心法、胃肠同治心法、胃肠病调护心法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胃肠道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及药后调理,全方位、多层次、多靶点、多角度的给予科学的探索。
  • 验光28忌

    验光28忌

    从介绍眼球的基本结构入手,让您了解验光,走出验光误区,学会判别验光正确与否,并教您检影验光方法和“验光28忌”。全书篇幅不长,但却是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感悟。《验光独行侠谈验光28忌》语言朴实、深入浅出,是验光专业人员的良师,是远视、近视患者的益友。
  •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介绍了天人相应与生命整体观、养生方面的知识。
热门推荐
  • 隐婚天后:傲娇总裁别过来

    隐婚天后:傲娇总裁别过来

    她,是娱乐圈冉冉升起的小天后。他,是陆氏财团的未来继承人。本来毫无纠葛的两人,却因一纸婚书不得不开始头痛的同居生活。新婚之夜,他说:“我们两不相干。”一年后,他说:“给你数不尽的财富,退出娱乐圈。”应付这个错综复杂的娱乐圈已经让她身心俱疲,还要打起精神应对这个喜怒无常的傲娇总裁。“总裁大人你到底想要怎么样?!”他的回答却是将她推倒吃干抹净……
  • 霸道总裁:总裁乖乖到怀里来

    霸道总裁:总裁乖乖到怀里来

    跟闺蜜写小说,遇上霸道总裁,把自己的心给了他,满脑子都是他的样子,“江臣旭,不许跟别的女人吃饭,亲近,知道没!”“安玖黎,你以为你是谁啊,我们真的熟么,不对,我们真的认识么,我跟谁吃饭,谈恋爱,跟你有个pi关系啊,你一个女人在这里倒贴不感觉很丢人么,就不知道矜持这两个字怎么写么!”安玖黎被骂傻了,默默地转身,然后离开,江承旭的脑海里一直出现这个背影,还有安玖黎缠着他,和她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江承旭不愿承认,又不得不承认......
  • 宝贝儿养成计划

    宝贝儿养成计划

    世间缘分,都说是巧合,可何来巧合?日出日落,潮起云涌,凭什么这一束光就刚好照在那朵小花上滋润她需要温暖的心?世间万物谁能说得准呢?天生万物皆为缘,一花一草,一沙一尘,看似彼此陌陌,却不知天南的那阵风初起时,正是地北的他在为你双手合十,尘世的缘,谁又说得清呢?
  • 阳光美少年:男生的形象与气质

    阳光美少年:男生的形象与气质

    本书指导青少年朋友在青春的季节,如何打造男生的形象与气质。全书共六章,内容包括:青春与阳光、翩翩美少年、帅就一个字、个性藏不住、秀出真风采、你的心我懂等。
  • 我就是大魔王

    我就是大魔王

    我说我是神,我自成神。我说我是天,我自成天。如神挡我,我必弑神。如天阻我,我必逆天。我,要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我要回家)!看两个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少年,如何称霸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 腹黑老公,已入侵!

    腹黑老公,已入侵!

    大雨之夜被下药流产的她,遭丈夫无情赶出别墅。意外重生,她步步为营,势要将他们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可偏偏,她却摊上了一个大麻烦。“你这么缠着我,到底是几个意思!”她无奈的问着他。他微微勾唇,“两个意思……爱、上你!”
  • 深心成林

    深心成林

    时光的脚步是否能带我遇见唯美和温暖?程昕和林深的故事。
  • 生前路

    生前路

    生前路这条路,一旦踏上,唯有死亡,才是解脱。
  • 十年苦恋一世伤

    十年苦恋一世伤

    十年苦恋,一世伤生死相依,两茫茫因为爱你,所以手放开
  • 都市升级大师

    都市升级大师

    如果奇遇的主角换成你,你会怎样去生活,无限探索?还是随遇而安!也许,生活只是一种态度。生活,在哪里都一样。不一样的是,你如何生活。你能伟大,笑话,我也可以独步世间;你能无敌,废话,我也可以只手遮天;你能升级,是的,这个我可以独一无二!……只要能成长,就会变得坚强。起点新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点击也是一种支持哦。相信我,书终究是会肥的,不如咱先收藏起来怎么样?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