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69800000028

第28章 中原步履(3)

出洛阳城往南行十多公里,就是龙门石窟。杨柳依依下的那条河就是伊水,非常有诗意的名字,一听到就心软的名字。伊水穿过的两座山就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相望,皆能看得清对方面目,但因这面目显得过于清晰,两山给人的感觉就是互相对峙着的,有一股互不相让的气质,此地之所以被称为“伊阕”,就是因为两山的对峙,怎么看都像是门,因此也叫门阕。大名鼎鼎的龙门石窟就在龙门山上。据资料记载,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代,雕琢断断续续达四百多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的大肆营建就有一百四十多年。在龙门山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三成,唐代占六成还多,其他朝代仅占一成左右。据资料记载,现在龙门山和香山还存王龛共二千多个、佛塔七十多座。龙门石窟古碑刻很多,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二千八百六十块,最有名的是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龙门山造像繁多,共计十一万余尊,最大的佛像是卢舍那大佛,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两厘米,称为微雕。最大的造像游客倒是能看明白,莲花洞中的那小佛,如果没有导游的指点,能看见的游客不多,我视力好,却也要在一个团队导游的多次指点下才看到,后来他不干了,因为我是散客,他不愿意多出力给我。 从造像上看,北魏和唐代在审美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北魏时代以瘦为美,造像也就追求清瘦、秀雅、丽骨、高拔和俊朗,人物的脸部清瘦,眉骨颧骨比较突出,肩膀一般不宽大,而是比较瘦削,单薄,甚至有女性特征,四肢颀长,也是一个瘦字概括之,胸部平坦,毫无粗犷威武的气质。在一本资料上,我得知那个时代的雕刻家采用的都是平直刀法,简洁中透出质朴、简练、清峻之风。而唐代众所周知是以胖为美,杨贵妃是典型代表。因此唐代佛像的脸部浑圆,额头饱满,双耳有垂肩之势,两肩宽大厚实,胸部隆凸,衣纹的雕刻使用的是圆刀法,富丽中浸透出雍容、华贵、洒脱、飘逸和自然之美。但这些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而这些佛雕艺术的代表就是奉先寺,它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名头最响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之前在书上,电视中早就领略了它们的风采,而今亲自莅临,竟有些不知所措了。细看碑文,原来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六百七十五年建成。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因为它隶属于皇家寺院奉先寺而取名“奉先寺”。此地的佛像共九尊,中间主佛为卢舍那,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如一弯新月,二目清秀,鼻翼小巧,嘴角微翘,微微笑着,双耳垂肩,而整个头部稍稍朝前佝着,有俯视之态,呈现出祥瑞安泰,和谐圣洁。“卢舍那”意为光明普照,整个造像的恢弘大气、丰满圆润、仪表堂皇、得大自在正好与此意吻和,让人惊叹不已。据说卢舍那佛造像是依照武则天的相貌来雕刻的,而且达到了极为逼真的地步。那由此看来,政治家武则天也不失为一位相貌可人,眉目清秀的女人。姑且不说她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来雕塑的这座旷世佛像是出于何种政治目的或其他想法,单就靠一块石头传承自己的容貌,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举措。毫无疑问,奉先寺这座伟大的佛像,不仅将一个空前绝后的女人从凶险诡谲的物质世界带到了充满文化和心灵感召的精神世界,而且昭显了她即使是一个女人,也能将一个伟大王朝由贞观之治承接到开元盛世的伟大功绩。她有理由和资格在龙门山上将自己的形象佛化,精神化,神圣化,就像她有能耐击败当时所有由男人组成的权贵世界,以及包括突厥等一切外来侵略势力一样。还有大明宫,那座比明清时期的故宫还要大四倍的盛世宫殿,注定要因为武则天而永远盘踞在中国历史的版图上。尽管武则天在取得皇帝席位之后,很多精力和时间都泡在了东都,也称为神都的洛阳,让大明宫几乎成了一座被时间遗弃,被尘埃围困,被脂粉和政治冷淡的场所,但它记载了这个女人的大部分生命演绎形式,尤其是她的前半生。她最终在洛阳结束了她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遗体被运回长安,大周王朝从此消失,王权重新回归李姓。更耐人寻味的是,一个视权力如生命,而且终于成一代天子的武则天,却在遗嘱中要求在她死后以李唐王朝的皇后身份,与她的丈夫——李治合葬在乾陵。还有那块天下闻名的无字碑,也是按照她生前的遗愿而竖立在乾陵前面的。女人,毕竟还是女人,她以女人的方式进入大唐王朝权力的中心,在大明宫里苦苦追寻她的政治梦想,很快,历史给予了她这个机会,因为丈夫和儿子对管理大唐王朝的不力,使她由一个女人变成了一个天子,一个打破了封建王权体系的皇帝,最后,她终于发现,无论自己是如何的权倾一时,高高在上,但本性还是一个女人,她感到难以言说的寂寞和疲惫,并在离开人世的时候,让自己回归到女人行列。政治,孤独,寂寞,痛苦和死亡,使她恢复了女人的身份,她不能让当时或后世的人们,尤其是男人忽视她作为女人这一客观的事实,而仅仅只将她当成一个女人的符号。于是,这个在大明宫里发迹,反叛了传统的女人,最终以回归传统的方式又“回”到了大明宫,李氏王朝最终也因为她的政绩而更加强盛。她反叛了传统,却无法悖逆历史。她可以离开大明宫,在长安之外的任何地方“活动”,但她知道,她的一生都拘囿在大明宫里,她终究还是李家的媳妇。于是,我们可以充分地解读到卢舍那佛那祥瑞、慈祥、安泰、丰满的形象,正是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心性的完美体现。她是不是真的想成佛,以承她永世的梦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大明宫,从那令人动容的微笑,读到了一个女人的内心,当然,也读到了一个时代,一个王朝,一段文化丰富的信息……

主像两边是卢舍那的两大弟子迦叶和阿难,前者显得练达通泰,甚至圆滑诡异,后者显得温驯诚挚,谦和有礼,相互间衬托得栩栩如生。剩下的就是菩萨,手托宝塔的天王,右手叉腰左手合十的雄健动人的力士。他们与主佛共同组合成了奉先寺,成为整个龙门石窟的镇窟之作,是当之无愧的龙门石窟的代表。

我继续往前走。好在游人不多,每座佛像,每个佛洞,在观看的时候,不会受到太多的打扰。

看完了龙门山的这些精美杰作,过了一座桥,就到了香山。这是一片因为名人,尤其是以为诗歌和雕刻而芬芳的山地,那名字就诗意缤纷和芳香四溢。与对面的西山石窟对应,这儿也就被叫做东山石窟,最著名的主要是擂鼓台中洞和北洞,其规模和艺术价值与西山石窟都有差距,但也有自身的特点。令人不解的是,游人在此游览时,远不及在观摩西山石窟时那么认真和细致,他们大多是跑马观花般,粗略浏览一下就离开了。自然,东山石窟没有对面那么密集,艺术价值都稍有逊色。但它们毕竟是龙门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值得看的石窟也不少,比如,被称为东山石窟中最大的佛洞看经寺,里面完整地保存着二十九尊传法罗汉,为我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为武则天时代雕刻的。

香山寺的名声我早有所闻,蒋介石和宋美龄曾经在一九三六年来到这里,当地政府为讨好两位,专门为他们修建了寝宫,称为“蒋宋别墅”,但游人不多,显得有些冷清,原因不得而知。这是我最早知道的香山与历史人物的关系。这番到得香山,才了解了它更加丰富的内涵。比如,武则天“香山赋诗夺锦袍”的石楼就在香山,此楼曾经见证了历史上有名的“龙门诗会”,站在楼前或登上高楼四望而去,仿佛亲临武周朝时期斯文雅士、时髦政客济济一堂的盛会。武则天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文学方面的才气的,全唐诗也曾收录过她的诗作。至于山西文水县的人把武则天看成是一个大诗家,未免夸张了。另外,香山上还有幸接待了一个大诗人,那就是白居易。白居易是每个文化人都知道的晚唐时期的诗人,他不做官后,就来到了这里,别号“香山居士”,并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年月。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白居易的到来,才真正提升了香山的文化品位,使香山的诗味与对面的石窟艺术交相辉映。至于老蒋偕夫人来临,以及那些迎合功夫上乘的人在这里修建了什么什么的建筑,既不是在香山上抹黑,也不是锦上添花,仅仅是一种点缀而已。需要再提一下的就是,白居易先是与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等六人结成了“尚齿七老人会”,后来,百岁老者李元爽,九十五岁的禅师如满加入,号称“香山九老”。这几个可爱可敬的老家伙,臭味相投,志趣相近,终日吟诗作赋,成为香山一道别样的人文风景。后来,香山寺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白居易筹集了大量资金,重修了寺庙,使之香火不断,文化也得以传承。另外还要说一说的,就是著名的乾隆碑,不管是封禅,还是碑文彰现的书法艺术,都值得后人称道和感怀,书画爱好者,只要来到香山,必看乾隆碑。

最后一站是白园,白居易的墓地。墓地位于东山的琵琶峰上,山下是安然流淌的伊水。白园的十多处景点我几乎都没兴趣,尽管一一看了,也仅仅是看了而已,我唯一觉得必须去的,而且是去谒拜的,就是白居易的陵墓。书上说白居易尽管诗名甚大,却一生清贫,我倒觉得不完全是如此。他留恋自然山水,死后葬于此,也算是了却了心愿,况且有伊水相伴随,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我在琵琶峰的山风中静静伫立,因为面前的亡故之人是白居易。后来我绕着坟墓走了三圈,就像我在成都的武侯祠里沿反时针方向绕着那座巨大的陵墓走了三圈一样。我仿佛能听到他和诗朋酒友在乐天堂里的歌呼声。时间瞬间停止了,历史被定格在琵琶峰上,因为一个诗人和他的诗,因为一种文化传承。白居易应该是安寝了,环境和心境都如此美妙。但见四周仍然是苍翠的巨柏,我即刻不爽,便离开了,经过弯弯的山路,经过牡丹坛,也经过我没有经过或已经经过的时间空间,离开了白园。

山下日光灿烂,下面伊水悠悠远去,现实又回来了,落到了龙门山和香山之间,带不走和带得走的,都是尘埃。尘埃落下,历史和现实的面目清晰可见,不管是雕刻的,还是曾经活生生的诗人,甚至是山林中的一只鸟,逝水中的一尾鱼。

回头看去,龙门山和香山缓缓地朝对方移动,最后合拢在一起,住在石头里的佛和睡在泥土里的人,合而为一了。

我突然感到寂寞……

啊,你,此刻,你在哪里?

我像一个云游四方的孤僧,终于见到了梦中的白马寺,仿佛找到了归宿,从此可以安生于清贫而寂寞的僧侣生活,将风雨与红尘都关在寺外。

这是中国第一所官方办的佛教寺院,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也被佛教界人士尊为“祖庭”和“释源”,简而言之,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多少僧侣将它看成是信仰的圣地,游客慕名而至,因为它的久远和些许神秘,而我的到来,却一时说不清道不白,但希望与寺内僧人进行一次长谈的兴趣远远大于对白马寺的游览,而实在地,关于白马寺历史的了解,也不算少,如果单纯地以通过实物来印证其历史的话,在我看来,意义一般。我不可能像汉明帝刘庄那样梦见一个金人,蝙蝠一样在殿前屋檐下飞来飞去,脑袋放射出灿灿金光,这让刘庄大为惊讶,赶紧派遣使者前往西域拜佛求法,而他醒来就嚷嚷自己梦见了佛。而我是梦不到佛的,就没有刘庄那般有与佛的缘分,但是,我渴望与佛,与僧侣有一次倾心的交谈,即使是普通的聊天也行。

但来来去去的僧侣就像一个个符号,关于冷清、寂寞、佛、皈依和看绝红尘的符号,着了松软袈裟,安详而迅捷地过往,对游客的嘈杂之音似乎全然不闻。从相貌气色来看,这里的僧侣大多是中年人,表情淡然,但他们的眼睛和脸色,似乎也在传递着一种关于与红尘之人仍然关联的信息,或许是无奈,或许是无望,或许是并不甘心,或许是暂时的归隐,或许是逃避,或许是脆弱,或许是游戏人间之后继续游戏佛门,或许什么都不是,仅仅是出家修行,或许是无爱,或许是自认多余,等等。可我立即又否定了我的主观臆测,一眼一眼地看着他们旁若无人地走过,或者从某扇门里出来,或者坐在牡丹园的另一边,或者坐在佛像一侧,闭目念经,笃笃笃地敲着木鱼,哪管身外的我和凡尘诸人诸事。

我只好暂时收回这个心思,独自在寺内走动。粗略观察了一下,整个白马寺坐北朝南,呈一长方形巨大院落,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它们都坐落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极为对称。一进得这巨大院落就令我分心的是山门和天王殿两侧石碑,即东西两侧的碑文。东边的是“赵碑”,即由元太祖忽必烈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由当时白马寺文才和尚撰写,赵孟頫刻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西侧是《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即宋太宗赵匡胤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苏易简撰写的碑文,碑文共分五节,矩形书写,人称“断文碑”。仔细看去,直到看得我脑袋发胀,眼睛发花。

天王殿和大佛殿之后是大雄宝殿,任何一座佛教寺院都会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大雄宝殿。但引起我兴趣的是这里的十八罗汉,我终于找到一个脸色没那么淡然的僧人,想和他谈谈,当然,他谈得最多的就是这十八罗汉。原来,这十八罗汉,以及三主佛、二天将都是元朝时工匠用漆、麻、丝、绸等材料在泥胎上层层裱裹,然后揭出泥胎,精心制成塑像的。这种“脱胎漆”工艺叫夹苎干漆工艺,简称“夹干漆”,在元代时就是泥塑工艺的代表,其作品大多堪称稀世珍宝,尤其是十八罗汉,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旁边一个旅游团队的导游员讲解的意思与这和尚的意思大体相当。我本想找些佛教或僧人出家的问题和他多谈谈,但一个年老的和尚在门外叫他,他向我施了一礼,就出去了。

同类推荐
  • 洁白的梦境 为谁而来

    洁白的梦境 为谁而来

    高石皑皑,林雪沃沃,傲走崂山,行者如烟,那。粼粼河谷在梦境遇到什么,崂山落叶松在梦境遇到什么,草虫鸟雀在梦境遇到什么,竹竿帮队友在梦境遇到什么,北滑流口的雪在梦境遇到什么。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
  • 高适集

    高适集

    《高适集》主要内容:高适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边塞诗的创作,开拓了诗歌的广阔视野,尤其表现了那种长期戎边浴血苦战中昂扬向上的精神。高适的边塞诗有的抒发保国安边的豪情,有的歌颂边塞将士的英勇,有的更是多方面地描绘了边疆奇特风光及当地的生活习俗。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高适是盛唐诗人中较突出的一个,他以极大的同情写出戍卒所遭受的苦难境遇,表现久戍思归的哀怨。
  • 枯荣家园梦

    枯荣家园梦

    本书内容包括:沉沦的国土、世纪末的忧思、倾听大地、温柔亡国、污染包围中国、谁在谋害大地母亲等报告文学及散文作品。
  • 曹禺剧作论

    曹禺剧作论

    《曹禺剧作论》是国内全面、系统研究曹禺剧作的第一部专著,而且观点鲜明,分析细腻深刻,颇有独到之处。是田本相先生多年研究工作的结晶。其中某些篇章在刊物上单独发表时,就获得同行的好评。《曹禺剧作论》的出版,是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戏剧研究领域的一个可贵的收获。作者对曹禺剧作研究有年,功力较深,故而在本书中显示了自己的特色.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永劫之王

    永劫之王

    当沉寂不知多少岁月的门被打开的时候,他从无尽的沉睡中苏醒,面对早已不同的时代,伟大的王者平静的看着繁华的世界。
  • 大武魔

    大武魔

    我善人欺我?那我就立地成魔!命运已被天注定?那我就破了这个天!扬我魔威,魔战天下,破道踏天!
  • 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大学

    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大学

    流年浮沉,多年前的相遇、相知终会成为美好的回忆,许多誓言也终会尘埃落定,无论在生活中相遇,还是在文字中邂逅,又有多少童真美好会携手永远?有多少缘分会美丽留住?又有多少故事会天荒地老?黎昕王幕晴的事儿让我们羡慕,然而他们最终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而那个可怜的我,最终又会得到谁的眷顾?花开、花落、偶见、分离,也许冥冥中已注定!就让一切随缘吧!
  • 初回盛唐

    初回盛唐

    意外穿越到盛世唐朝,且看主角凭着聪明才智,如何混得风生水起,好一个风流倜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人生!
  • 霸控宇内:极品地仙显神通

    霸控宇内:极品地仙显神通

    叶孤舟,一个不幸的少年,从小就是一个孤儿。叶孤舟,一个幸运的少年,得到了神灵的传承,成为了地球上最后一个土地爷!作为土地爷,叶孤舟不在是那么的平凡,神通在手,钞票我有!作为土地爷,叶孤舟不在是那么的孤单,神通在手,姻缘自找我!作为土地爷,叶孤舟不再是孤家寡人了,神通在手,地盘小弟通通有!且看一代土地爷,都市纵横生活录!
  • 校园百变小子

    校园百变小子

    首部都市异能连续技小说,越看越爆笑,爆笑越看越。帅帅少年余悠然被河管追,偶然间得到一块上古灵玉,从此天赋觉醒。校花、御姐、萝莉以及女神统统倒贴而来哦。
  • 一代文宗

    一代文宗

    在扑街了N本书之后,终于在另开一本书的时候,受到人家的可怜。发来签约的通知。激动之下,努力和编辑沟通,努力填写合约。谁知道,在将合约寄出去之后。却看到官网上一个消息,该编辑的企鹅被盗……一气之下,吐血而亡。大概是老天爷可怜,在死了之后,直接穿越了。来到一个平行空间,没有金大侠,没有那些网络大神,也没有那些在文坛留下浓墨重彩的大师们。然后……然后,一代文宗诞生了。
  • 云鸣青箭录

    云鸣青箭录

    青箭起,刀兵乱,铁骑齐出,枪盾横立,天下纷争。青州燎原火,季州雪无垠。刀有起处枪难寻,青光淼淼血色旗。有道是乱世将现豪杰出,无人能逃天地局。将星璀璨,神仙道统,隐世世家,大争之世,夺一席之地。
  • 狂放我们的青春

    狂放我们的青春

    五彩缤纷的青春有太多的快乐又包含太多的误解与伤痛,匆匆那年只怪时光太浅,十指太短,千言万语就在离别后痛快淋漓吧,一位叫林叶的少年在三点一线紧张的高三以及大学时期的恋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