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宪①问耻。子曰:“邦有道,谷②;邦无道,谷,耻也。”“克、伐③、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①宪:姓原名宪,孔子的学生。②谷: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③伐:自夸。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14.2子曰:“士而怀居①,不足以为士矣。”
①怀居:怀,思念,留恋。居,家居。指留恋家居的安逸生活。
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14.3子曰:“邦有道,危①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②。”
①危:直,正直。②孙:同“逊”。
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14.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14.5南宫适①问于孔子曰:“羿②善射,③荡舟④,俱不得其死然。禹稷⑤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①南宫适:适,音kuò,同“括”,即南容。②羿:音yì,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善于射箭,曾夺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其臣寒浞所杀。③奡:音ào,传说中寒浞的儿子,后来为夏少康所杀。④荡舟:用手推船。传说中奡力大,善于水战。⑤禹稷: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稷,传说是周朝的祖先,又为谷神,教民种植庄稼。
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14.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4.7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孔子说:“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
14.8子曰:“为命①,裨谌②草创之,世叔③讨论之,行人④子羽⑤修饰之,东里⑥子产润色之。”
①命:指国家的政令。②裨谌:音bì chén,人名,郑国的大夫。③世叔:即子太叔,名游吉,郑国的大夫。子产死后,继子产为郑国宰相。④行人:官名,掌管朝觐聘问,即外交事务。⑤子羽:郑国大夫公孙挥的字。⑥东里:地名,郑国大夫子产居住的地方。
孔子说:“郑国发表的公文,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由子产作最后修改润色。”
14.9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①。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②。夺伯氏③骈邑④三百,饭疏食,没齿⑤无怨言。”
①子西:这里的子西指楚国的令尹,名申。②人也:即此人也。③伯氏:齐国的大夫。④骈邑:地名,伯氏的采邑。⑤没齿:死。
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是个有恩惠于人的人。”又问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又问管仲。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人,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14.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孔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14.11子曰:“孟公绰①为赵魏老②则优③,不可以为滕薛④大夫。”
①孟公绰:鲁国大夫,属于孟孙氏家族。②老:这里指古代大夫的家臣。③优:有余。④滕薛:滕,诸侯国家,在今山东滕县。薛,诸侯国家,在今山东滕县东南一带。
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越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14.12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③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④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①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②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③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④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14.13子问公叔文子①于公明贾②曰:“信乎,夫子③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④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①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公孙发,卫献公之孙,谥号“文”。②公明贾:姓公明字贾。卫国人。③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④以:此处是“这个”的意思。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14.14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
14.15子曰:“晋文公①谲②而不正,齐桓公③正而不谲。”
①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36年~前628年在位。②谲:音jué,欺诈,玩弄手段。③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14.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③,不以兵车④,管仲之力也。如其仁⑤,如其仁。”
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②召忽: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③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④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⑤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14.17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①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②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③也,自经④于沟渎⑤而莫之知也。”
①微:无,没有。②被发左衽:被,同“披”。衽,衣襟。“被发左衽”是当时的夷狄之俗。③谅: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④自经:上吊自杀。⑤渎:小沟渠。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哇。”
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①与文子同升诸公②。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①僎:音xún,人名。公叔文子的家臣。②升诸公:公,公室。这是说僎由家臣升为大夫,与公叔文子同位。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他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14.19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①治宾客,祝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①仲叔圉:圉,音yǔ,即孔文子。他与后面提到的祝、王孙贾都是卫国的大夫。
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14.20子曰:“其言之不怍①,则为之也难。”
①怍:音zuò,惭愧的意思。
孔子说:“说话如果大言不惭,那么实现这些话就是很困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