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31900000007

第7章 古窑沉思

我的家乡位于罗浮山下、东江中游北岸的田畴旷野中,这里低洼沼泽繁多,河涌交错,湖泊星罗棋布,雨季时一片汪洋,船只往来如梭。家乡土地肥沃,盛产稻谷、甘蔗、塘鱼、水果等,是富甲一方的水乡。

家乡是一块风水宝地。村子坐落在一座山冈上,坐北向南,有数条街道纵横交错,整齐有序,砖瓦土木结构的房屋,冬暖夏凉。一口鱼塘,呈半月形,在村子的正前方,鱼塘前面有七座低矮山丘有序地排列着,老人们都说,这是七星伴月。有两条溪水分别在村子的前后自东向西流过,弯弯的河道,清清的河水,呵护着这方热土,使它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风水宝地是生财的地方,家乡故称“银岗”,取银宝满山冈之意。风水宝地也是出人才的地方,这里曾考取数名进士,成为远近闻名的“进士村”。

也许是这里的风水照顾了我,刚高中毕业不久,不满二十岁的我,离别了家乡,参加了革命工作,当上了一名在当时让人羡慕的“公社同志”。而后一直在外地“日求两餐,夜求一宿”。

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沧海桑田,家乡的模样完全变了,那弯弯小溪改了道,那清清湖泊换了装。往日的水乡之美貌已经不见踪影了,孩童时的记忆也渐渐离我远去……

似乎是时光倒流,我对家乡的思念,又有了峰回路转的机会。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声春雷在家乡“七星伴月”的七座小山包上响起,一条重要新闻在广东省多家媒体上发布:广东考古新发现,十万平方米先秦制陶工场遗址在博罗银岗村发现,两千多年前的四座古龙窑址在“七星伴月”中的松茂岭上重见天日。

考古的新发现,让宁静的古村落热闹了,触动了这里每个人的心扉。作为游子的我,为独树一帜的岭南文化在家乡复活而感到十分高兴,那荣光和自豪感几乎到了魂牵梦绕的境地。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不久我到了县文化部门工作。不知是出门在外时间较长的缘故,还是出于对“银岗古窑址”的牵挂,“常回家看看”的频率比以往高了许多,回味孩童往事的时间也更多了。听到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有如此的新发现,对文物的爱护之情和对家乡的怀念与日俱增。

家乡的村子前面有一条小道,在过去,这条小道是村子通往外面的唯一出路。顺着小道向南面走六百米左右,就在出口处,是“七星伴月”之松茂岭和猪屎岭的夹口,夹口两边的山坡,左边为青龙,右边为白虎,夹口的南边有条被称为“龙脉”的小溪,东接罗浮山跌宕下来的龙溪河,绕着“七星伴月”由东向西流过,西连罗浮山西麓流下的罗阳溪,然后,汇集沙河流向东江。我记得很清楚,在我小时候,这小溪河床很深,水流很急,可行木船,是当时家乡运输的“黄金水道”。在这条小溪里,我学会了游泳,学会了捕鱼捉虾。听老人说,这是七星伴月的风水口,以前中进士的人,就在沿着这条曲曲弯弯的小道,越过这风水口,顺着溪流,穿过东江,到异地当官的。

然而,在那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水利的年代,这蜿蜒的小溪,被裁弯取直,一条如青龙般的小溪,被支离破碎地分割成鱼塘或农田,从东向西的水势变换了位置。从此,龙脉被砍断,风水受破坏,一些老人说,解放后六十年来村里没出一个当官的。当然,此话有点迷信,不可信,但从此家乡外出工作的人没有一个做大干部的,确是实事。

新发现的古窑址坐落在松茂岭的西面,与一口鱼塘接壤,南面是荒废的小溪,谁也不曾想到的是,就在这个土坡下面,竟是一堆堆破碎的陶片和深埋了两千多年的古窑。

面对着一个个土山包。

尽管它偏僻荒凉,野草丛生,布满墓地,但它是那么宁静。山是绿的,水是清的,能够将天地之意、山水青绿之彩、人杰地灵之气,凝聚在两千多年无人知晓的地方。那小小的山坡,是凝固的历史,是岭南文化的记忆符号。拂去历史的尘埃,两千年前的文明成果,进入我的视野。

静静地坐在小山坡上。

我的目光在眼前的景物间移动,先秦时代的那个生活场景慢慢灵动起来,我仿佛看到了熊熊窑火边先人的身影在晃动,看到了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织生活,感受到了他们那种在贫乏的物质生活中的安逸心态。闻着那缕缕从古陶器中散发出来的特有气息,感觉到他们的音容笑貌是那么的纯朴和坦然。透过那些先民们踏过的泥土,似乎看到一张张鲜活的脸孔在我面前闪现,让我领悟到正是他们的一步步脚印,引着我们走到了今天……

面对的是一件件斑驳的陶器。

尽管她满身泥巴,满脸沧桑,但那质朴恒久的品性,实在令人深深佩服。她是水与火天长地久的爱情结晶,是一部浓缩的岭南文明史的活的注解。

她穿越了漫长的岁月,从历史的源头走来,静候在岭南这片热土之中,等待一个凤凰涅槃的机遇。偶然的一刻,被一双双手抚捏、揉摩,在亲近掌心的温暖时,被注进了激情的碧水。此时,沉淀了千载历史的黄土,尽弃水与火相克的前嫌,水融于土,土接纳了水,在与水的调和中,相识了,相爱了;在火的亲吻下,相生了。她们悄悄聚集,涅槃重生。她虽然仍带着自然的稚朴和羞涩,但一种对新生的渴望,充斥全身。

她虽然没有表面的浮光和外在的靓丽,但她那拙扑而厚重的风格,那包含着岁月风尘的沧桑魅力,已经完全定格在时空之中。她那丰富的内涵和活力,更可玩味与耐看,经历火烧,坚贞不变。在亲近烈火时,她静静地固守着一颗赤子之心,在熊熊烈火中,她闭着眼睛,扭曲着身体,痛苦地经受着煎熬,却心甘情愿地将自身打造。她保持着水与火相交融的不变深情。从此,一个生命,被塑造。

谁说水火不相容?陶就是最好的见证。

透过那厚厚的尘灰,我看到了会说话的古人,在诉说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她陪伴人类走出陶窑,走过峥嵘的岁月,穿透那无限的时空,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是人类告别蛮荒的分水岭,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她始终默默无声,永远沉寂,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静静地守着人类文明的历史,以免被现世浮躁所侵袭。古陶之品可谓高矣!造型之精美,色彩之内敛,气息之沉静,品质之醇厚。她,穿越着时空,穿透着我们的感悟。她,胜青铜之古朴,显玉石之精美,泛青剑之雪亮,古朴典雅,奇丽瑰宝。

她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果实,而且博大精深,它上袭仰韶、下启殷商,左挽彩瓷、右携青铜,是原始社会后期岭南文化的代表,是岭南先祖们勤劳和智慧的杰作。即使最粗糙的陶,也会让我们联想到陪伴着人类生活的土、照耀着人类精神的火,以及滋养人类生命的水。它不仅蕴藏着厚重的农耕文明,而且闪烁着朴素的诗歌光芒。

我痴迷于这些古陶,她朴实无华的陶饰,令人怦然心动。如果我们能在古陶中感受到这些历史光芒,就会对我们的先祖产生一种景仰的感情,就会为自己生活在今天而感到自豪和欣慰。

当我沉浸在这样的遐思中时,面对古窑上面钢筋水泥结构搭建的防护棚檐下“千年古县,古陶为证”几个大字,面对眼前的沉默古窑,的确有点心酸。那原来白底红色的大字,挂满了青苔,流淌着绿色眼泪;那受精心保护的“龙窑”,裸露在外,无奈地苦笑。我知道,那些重见天日的陶罐已离乡背井,藏在博物馆里,但这里还有许多许多的陶器仍然在冰凉的山体中,在漆黑的龙窑里,等待着抢救与保护。

再仰望那些如冈似岭的古窑包,野草青青,灌木丛生。此情此景,是自豪还是自卑,是欣喜还是忧伤,有谁知道?这是一部刚刚开启又被丢弃的中国古陶史书,它在遥遥的岁月中,等待着一双多情的眼睛,一双勤劳的手,来翻开这部罕见的珍贵的百科全书,领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古窑历史命运无可遏止的浓烈兴趣和沉默的思量,我能保持多久?这样的静默,完全是源自这首短诗:悲秋燕赵,素朴一陶;风雨邯郸,磁州古窑。黄发窈窕,魂梦萦绕;和一把大青土,将你我熔烧。密云之潮,翻泛波涛;我独个儿想着伊,伊人可在那边儿,遥对着我笑。留一粒红豆相思,烧两尊情陶不老,低唤一声伊人呀,怀里来——我爱你爱你如陶。

这是一首关于陶瓷与爱情的短诗。清亮明快,恰似古陶千年璀璨的釉色与饰纹;感情炽烈,犹如古窑中世世代代窜动着的青春火苗。

古陶魅力无穷,它是在袅袅的窑烟中,由精雕细琢的双手抚摸出的精灵。它让我聆听岁月,在心里泛起千年等一回的浓情蜜意,令我的灵魂在不经意间激荡起缠绵了千年的泥与火的洗礼与涅槃!

留一粒红豆相思,烧两尊情陶不老,低唤一声伊人呀,怀里来。如果,如果陶器是有记忆的话,她将记住天上之水的冰凉,冲蚀后的氤氲,冲蚀后的滑润,冲蚀后的筋道;它将记住掌心温暖的搓抚,搓抚的绻缱,绻缱的甜蜜;它将记住火焰的刚烈,煅烧的痛快,重生的喜悦。陶心如火,也如水,真诚而热烈,冰清而玉洁。伊人呀,怀里来,看着那个个沉默的陶罐,我不禁痴痴地陶醉。然而,她又那么无奈与凄凉,她置身荒野,无家可归;她遍体鳞伤,无人问津;她粉身碎骨,难见天日。伊人呀,怀里来,看着那不可收拾的陶片,我不禁深深地祈祷……

我在家乡的古窑下沉思。

(原载《东江文学》2011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 佛法在世间

    佛法在世间

    本书从佛教史,佛教教义,以及时代发展要求出发切入课题研究,得出“佛法在世间的结论”。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禅的智慧

    禅的智慧

    本书以参透世理人情的智慧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禅的入世智慧,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禅在心中心中有禅,处处即禅心不妄动,超脱化外原本无物,何染尘埃等六部分内容。
  •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语》精选流传禅林、脍炙人口的禅宗格言名句,结合富有启迪性的禅门智慧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体悟与诠释,将禅语的精髓要义,呈献于读者面前。全书语言精警凝炼、形象明快、雅俗共赏,能让读者准确全面、生动亲切地领悟、欣赏经典禅语的言外之言、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浮躁烦扰的现实社会中,《经典禅语》将带领读者感悟禅门智慧,培养禅悦心态,为红尘浊世中迷失自我、喧嚣烦躁的现代人找到安稳身心的家。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随意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随意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妒之道魔情

    天妒之道魔情

    道魔一路,终归殊途,爱恨永难交织。只是这世间为何会有道魔,为何要分正邪。是上天注定还是人心不古。谁能知道呢。就如同这世间,仿佛永远都有许多身不由己的无奈决择。但有些事必定要有人去做出选择与承载。即使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路。也要一个人默默的行走下去。一路上的孤独,寂寞。只有靠着一颗不悔的心来独自消受。无法说出的真情爱意只能用一个个无情的阴谋来将其掩盖。漫漫道魔路,纷纷恩怨仇。拨剑欲血幕,只为红颜故。
  • 冷歌

    冷歌

    她生性孤淡,看惯世间红尘,繁花似锦,云卷云舒,可谁人知她心中所向?他冷面冰川,踏过万里河山,天涯海角,四角八方,可谁人知他心之所想?她出生富贵,却因生母凄凉,备受冷落,常与欺负,她叹世间不公何待其?他诞于皇室,却因势力孤立,唯装疯傻,盖过他人,他养精蓄锐为临天下?
  • 无毁的星光

    无毁的星光

    稍有历史暗喻,不喜勿喷这是一个神与神打架的小故事~
  • 星核天书录

    星核天书录

    师父?人死后真的会去天界,或者下地狱吗?傻徒弟世间本就没有天界地狱这些地方,人死后如果不是心有执念化为鬼怨,那他的魂魄就会飘向天空变成白云,所以才会称为魂魄,没有什么天界只是白云罢了,随着风游遍世万景最后化为雨雪在归为大地,这是就自然的轮回。
  • 重回到少女时代

    重回到少女时代

    她,在任务完成时被杀,重生后想玩一年后在去找她爱的人,去没想到,三个月都没到,就被他知道自己还没死。她玲月影的女儿,回到了自己爸妈还没结婚的时候,于是就想尽办法让自己爸妈见面,在一次party上喜欢上了凌斯。就在玲要出身时,不想一次做梦,答应了一个人的请求,和楚熙怡,天音穿越到了古代,帮助一个女孩。
  • 天之仙痕

    天之仙痕

    “仙,是什么?……”那道身影蓦然转身,漫步离开,逐渐云雾迷蒙……若是他们能看见,必然能看出那个人转身离开时,背影的孤独,与寂寞……转身,仙路……回首,异姓陌路……
  • 修真之传奇毒道士

    修真之传奇毒道士

    穿越到了修真世界,随身带着传奇世界系统。你会炼丹?我也会,我能制造金疮药、魔法药、太阳神水、天山雪莲、深海灵礁......你会炼宝?我也会,头盔项链手镯戒指武器衣服,从头到脚都有......你法门精妙?看我隐身之术,看我灵魂火符,看我幽冥火咒......你阵法无双?看我幽灵之阵,看我神圣战甲之阵,看我困魔之阵......你傀儡威猛,战兽凶残?唤出来和我的骷髅、神兽比一比呗。什么,你说你会用毒?哈哈哈,哎呦不行了,笑死我了!
  • 九元天帝传

    九元天帝传

    一名体弱多病的大学生,无意中获得了神奇宝塔,从此开启了修仙道路,都说修仙艰险,这宇宙星辰,身怀真圣血脉的他,究竟会遇到多少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