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2400000033

第33章 恋爱篇 此恨绵绵无绝期:民国婚恋(17)

徐訏讲述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并询问对方是否想长住法国。一番交谈后,纪川纱良起身欲走,徐訏忙问:“星期五卡鲁尼尔先生的课你去听吗?我准备去,那么,我们课堂上见。这里的餐厅有时间限制,太遗憾了。”

星期五上课时,纱良在课堂上未看见徐訏。她微微有些失望,虽然对徐訏还缺少了解,但他是这里第一个和她说话的男生,所以纱良对他难免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感觉和隐隐的期待。她哪里料到,那晚分手后,回到寓所的徐訏,脑海中一直晃动着她的身影,辗转反侧,彻夜未眠,结果感冒发烧了。病中的徐訏,内心依旧不能平静,就写了一首诗:

偷望

我奇怪,今天那分异样的忧郁,在我灵魂深处浮起,

不知道它来源,也寻不出它的根,

它把我心蚀成了残缺。

我希望天黑,不愿今夜有月,

幽暗中,我要偷望你的窗帘动处,

有一缕灯光或者会交给我,

你的影子,填补我心头的残缺。

第二个星期,徐訏来上课了。他告诉纪川纱良,自己感冒了,所以上周在寓所休息。下课后,徐訏邀请纱良去喝咖啡。一回生二回熟,这一次的交谈自然流畅多了。当时,日本正对中国虎视眈眈,磨刀霍霍。两国战争一触即发。徐訏为此忧心忡忡,向纪川纱良倾吐内心的苦恼:“我正为继续留在法国一个时期还是立刻返回祖国而拿不定主意。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大多认为现在不该留在这里。我也这样想。我写诗,想成为一个诗人。可祖国面临重大危机,写诗是不合时宜的。我和同学们准备月底回国。但我又这么留恋巴黎。真是左右为难。”

考虑到自己的特殊身份,纪川纱良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徐訏。搜肠刮肚,只说了这样的话:“倘若我处于你的立场,也许和你持有同样的想法。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哪里还有在国外学习的心思。不过,不论什么年代,诗都是有用的。”

纱良的话给徐訏带来几分安慰,他忍不住开始向眼前这个娇小的日本姑娘表示好感:“我憎恨军国主义的日本,然而你却是个好人……所以我曾为和你交谈而犹豫,但我终于和你交谈了。我愿意和你交谈,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日本女性。”

这次见面后不久,徐訏某天突然造访纪川纱良的寓所。对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纱良虽觉得有些突兀,但还是友好地接待了他。当时,日本军队正大举侵略中国,这种时候,徐訏和纱良的交往自然遭到本国留学生的批评。徐訏此次来访的一个目的就是向纱良倒苦水:

“我遭到我的同胞、我的朋友的批评,因为在这种时候我还和日本姑娘交往。我的祖国的人民,正被你们祖国的军队,宪兵杀害着。然而,我却不能因此而不和你交往,那样做是不对的。一见到你,我就想起我的家乡,我并不憎恨所有的日本人。就在被送往中国大陆的士兵中间,有的人心中也在反对战争。日本国内自不必言了。只要是日本人,就要憎恨,这是种糊涂观念。我为我遇见你而感到庆幸。不知为什么,我从小就憧憬着日本的女性。不怕你笑话,对于你,我又是这般罗曼蒂克。”

说着说着,徐訏情不自禁握住纱良的手。他以此向对方表达一种爱。纪川纱良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抽出手。她和眼前这位中国诗人相识时间太短,哪里会轻易接受这份突兀的爱呢?

终于,徐訏决意回国。临行前,他和纪川纱良在地铁车站附近的公园见了最后一次面。

两人各怀心思,一面随意漫步,一面低声交谈。徐訏说:“我是昨天突然下决心回国的。朋友们骂我是胆小鬼,说我是因为热恋一个日本姑娘而留在法国的。青年人或许缺乏远见,但在祖国处于危难的关头,留在巴黎确实是卑怯的行为。所以,我当即下了决心。倘若没有他们的嘲骂,怯弱的我也许仍在犹豫呢。”

也许是意识到自己和纱良再难见面,徐訏的胆子突然大了起来,说着说着,他两手搭在纱良的肩上,久久凝视着对方的眼睛:“让我再看看你,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今晚,在这黑暗之中的你的脸庞。”

纱良试图摆脱这双手,但又怕伤害这位即将远行的中国诗人,正慌乱间,耳畔传来徐訏颤抖而激烈的声音:“纱良,和我结婚吧,到重庆来。我请求你,我不能把你一个人留在巴黎。”

纱良惊呆了,近乎本能地拒绝道:“这怎么可能。我是日本人,怎么可能去重庆。而你正是为了抗日才回国的。我们怎么可能会结婚?”可徐訏却不管不顾的再次请求:“和我结婚吧,到重庆去吧。”

纱良再次断然拒绝,并用力挣脱了徐訏的搂抱。

徐訏慢慢冷静下来,仿佛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可思议,他慢慢转过身,捂着脸,跑走了。两人自此再未见面。

考虑到徐訏在上海有妻有女,考虑到当时中日已爆发战争,他竟在回国前夕向一个相识不过几周的日本女孩求婚,这样的行为堪称惊世骇俗。也许连诗人自己都不会相信,这样仓促的异国恋,会开花结果?但被强烈的感情所驱使,他还是不由自主做出这有失体面的举动。

我以为,诗人这次的近乎疯狂的求婚,显示出他畸形的婚恋观。而他的婚恋观之所以不太正常,是因为他少年时代过早地接触了《金瓶梅》《西厢记》这些情色作品。晚年,在回忆中,徐訏认为,这些作品给自己带来了有害的影响: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在十四岁以前已经看了《野叟曝言》《红楼梦》《西厢记》,大概十五六岁看到了《金瓶梅》,读到潘金莲大闹葡萄架,就觉得‘恶行’,没有看下去。现在回想起来,《野叟曝言》引人入胜的是故事的变化繁杂,性描写的地方有的也曾使青年的我有点好奇,但有的则想不到的可怕,我相信对我童年的心绝对有害的。”

《金瓶梅》《西厢记》当然是名著,但对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来说,阅读它们,恐怕弊大于利。

也有人认为,徐訏此次的出格行为,来自他自卑和狂妄混杂于一体的性格:“平常,略带自卑感的人,往往是谨慎,小心,稳重,事事不会越轨。但是徐訏,自卑感以外更有诗人的狂妄。有时,会做出一些失常的事来,尤其在恋爱上,就不容易控制自己。当徐訏有了爱,便没有任何世俗的顾忌了。”

回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徐訏也忘不了纪川纱良。这种私密的情感不便吐露,只能倾泻到诗中。

漫感

花开始先谢,

于是树叶接着零落,

我心弦丝丝都被奏断,

发也因此慢慢地脱落。

但是我忍耐,并且期待,

像枯枝期待绿,顽石期待青苔,

在悠悠的秋冬间,

大家忍耐着寂寞

可是谁奏我脱了的白发呢?

还有自己的心琴的弦索。

到处是流水奏来了春,

但春掩不去腐叶与枯骨的寂寞。

由此可知,这次异国之恋对徐訏打击颇大,不仅“心弦丝丝都被奏断”,连满头青丝也为之脱落。即便是莺歌燕舞的春天,也没能驱走徐訏内心的阴霾,所谓“春掩不去腐叶与枯骨的寂寞”。

后来,徐訏还给这位日本女性寄去一首情诗,诗名为《寄T·S》,T是纪川纱良原名朝吹登水子(TOMIKO)的简称,S即SAN,一种尊称:

悠悠故乡远,滚滚海水长,

别君如离日,从此天无光;

君如清晨风,我是隔夜霜,

相识本偶然,相聚更仓皇。

只因心相印,从此不能忘。

君有眼如月,君有唇若虹,

缠绵君如梦,灵活君若龙,

别后常唔月,别后曾会虹,

因见月与虹,旧情更若梦,

但愿夜悄悄,梦里会君容。

梦时我愁轻,醒时我忧重,

我愿为君瘦,我心为君疯。

春淡夏又浓,秋里又是冬,

浮云拥百日,流水话东风。

十年或念载,南北或东西,

南北高山隔,东西大海迷,

山高非我阻,我有翼如鹏,

海阔岂我碍,我有心如灯,

只是人易老,那堪相思耗,

易诉相思苦,难慰相思劳。

默默望苍天,唯祝会面早。

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到妻女的身边,可徐訏竟仍旧斩断不了对纪川纱良的情丝,居然生出“但愿夜悄悄,梦里会君容”的念头,且“默默望苍天,唯祝会面早”。为情所困的徐訏,是否为君瘦,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那颗心确实“为君疯”了。

白天忙于创作,夜里想着在梦里与情人相会,这样的丈夫能不冷落妻子吗?当时徐訏家的隔壁住着一位律师,这位律师又特别欣赏赵琏的温婉贤淑,勤勉能干。丈夫的心不在自己身上,隔壁律师的攻势又猛,赵琏自然产生离婚再嫁的念头。1941年8月,徐訏赵琏终于协议离婚。

婚变给了徐訏当头一棒,他这才意识到正是自己对妻子的漠不关心才导致家庭破裂的,这时候的徐訏,心里充满悔恨和忧伤,但覆水难收,破镜难圆,眼看妻子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他莫可奈何,只有在诗中倾诉懊恼和悔意了。

飘荡

我是天际的星星,

长期在你云怀里流浪,

但今夜你化作了雾,

蔽漫了我留在大地的光芒。

那一份寥落的痴情,

经过了多少风浪,

何怪我沉思遐想,

听凭你浅笑低唱。

只因我心的跳跃,

像鱼坠入了篓网,

所以我无兴趣漫舞,

也忘忽了夜曲的荒唐。

当你化作云霓远去,

我还是天际的星光,

空剩那肉体留在世界,

在颠倒的思想中飘荡。

失去家庭的徐訏,失去了归宿也失去了精神支柱,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漫无目的四处游荡。如果他突然沉思遐想,那表明他陷入了回忆,回忆妻子从前的“浅笑低唱”。

不过,这时的徐訏对婚恋的看法仍然是一种“颠倒的思想”。他借笔下的人物表达了这样的婚恋观:爱本身就是目的,爱是精神的,而且永远是不专一的。在一篇散文中,他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我不相信女人的爱情,她们爱说:‘专爱着你’,我也不相信男人的爱情,因为他们爱说‘永爱着你’。”。徐訏认为,永久和专一的爱情不过是成人的童话。

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会带来爱。当妻子在身边时,徐訏朝思暮想的是那位日本恋人;而现在妻子离开了自己,他却常常想念妻子“闪耀的光芒”。

点化

有人曾经把水变酒,

有人曾经点石成金,

如今我沉重的灵魂,

被你点成轻灵。

在我荒芜的心胸,

你出现得像一颗新星,

它透照宇宙的阴暗,

创造出灿烂的生命。

最奇是我别后的耳根,

竟长悬着你的声音,

时时拂我智慧上的尘土,

提炼我原有的聪敏。

如今我悟到寥落的春梦,

才是我过去的生命,

是你闪耀的光芒,

使我在青天下清醒。

倘若前妻“闪耀的光芒”,真的让徐訏“在青天下清醒”,那也是短暂的清醒。因为,后来,徐訏重组了家庭,但女儿出生后,诗人再次移情别恋,新的家庭也随之瓦解。

葛福灿:“从渺茫到渺茫”

离婚后,徐訏辗转来到大后方,先赴桂林后到重庆。其间,他写出了广受欢迎的《风萧萧》从而文名远扬。1944年,作为《扫荡报》的特派员,徐訏远赴美国。这段时间,徐訏除了本职工作外,写下大量的诗歌散文,还与一位美丽的犹太少女产生了一段短暂的恋情。

当时的徐訏已人到中年,不像以往那样充满激情,再加上婚变的打击,人显得消沉而抑郁,和犹太少女相爱时,显得畏首畏尾犹豫不决,而犹太少女则鼓励他勇敢去爱。徐訏便以一首《还未衰》来激励自己。

还未衰

你把我记忆送走,

把我想象唤来,

你还叫我背着良心,

承认浑圆的地球都是爱。

我开始把冬天作春,

在冰雪中寻花开,

还把荒诞的夜梦当做真,

信神话里仙子的存在。

于是你鼓动俏皮的嘴唇,

说五更时良宵还未衰,

我应当把饥寒忘去,

含笑地在窗前等待。

不过,年岁渐长,阅历渐丰,徐訏到底成熟多了。当他意识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难以消除后,果断结束了这次的异国恋,并于1946年回到上海。

当时红遍上海滩的京剧皇后言慧珠,因喜欢徐訏的《风萧萧》,特意请这位大作家为她改编新戏《迷信家庭》。此剧经徐訏改编完善后十分叫座。两人也因此擦出火花,随后堕入情网。言慧珠、徐訏两人曾一道回徐訏的老家,在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不过,言慧珠最终等到的不是意料中的求婚书而是一封委婉的断交信。两人未能结为伴侣,主要原因还是性格相差太大。徐訏内倾、文静,不会喝酒,不会打麻将,喜欢静静地在书房里消磨时光;言慧珠热情、活泼,风风火火,交游广,喜热闹。两人根本不是一路人。虽然两人未能成为夫妇,但相互间的友情一直未断。文革期间,言慧珠被迫害致死。远在香港的徐訏以诗悼念。

慧珠

那不过是传说,不过是传说,

在春天,在夏天,在秋天,

在没有冬天的岁月中

那生活都是梦!都是梦!

有许多死的消息,我伤心,

有许多死的消息,我愤怒,

有许多死的消息,我怜惜。

而旋转了丝网中的

蜘蛛,活跃于方寸之地,

那空间比时间更残酷;

爱比恨更无情,

梦比现实更恶毒,

聪敏的坚强的自杀了,

愚笨的懦弱的活下去……

而我,负一个阴影,

一腔悔恨与一种

无可倾诉的悲情。

从这首诗,可看出,多年过去了,徐訏对言慧珠仍有一腔深情。在徐訏眼中,对方聪敏而坚强,自己则愚笨且懦弱。看来,他当初没有向言慧珠求婚,不是出于高傲,恰恰因为自卑。

和言慧珠分手后,徐訏还做了一件对不起友人也有失身份的事——追求朋友邵洵美的小女儿,只有15岁的邵绡红。

同类推荐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 轻松故事,轻松读

    轻松故事,轻松读

    每天“朝九晚五”,忙忙碌碌,许多人很久没有放松,甚至很久没有甜美的笑容!《轻松故事,轻松读》一书提醒你,忙碌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松弛自己,会工作还要会休息。
  •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宁夏是一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边塞大地,也是文学的沃壤。这里的土地和人民、风物和人情成为了宁夏作家书写、赞美与思索的主要内容和对象,他们力求从西部荒凉的表象下寻找和挖掘人们顽强的生存状态和坚韧的民族性格。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从张贤亮到以“三棵树” “新三棵树”为代表的宁夏青年作家群,以独特的生活经验、历史记忆和诗意的言说,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用文学的方式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发出生命的强音,营植出一道令人瞩目的文学景观。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宁夏乃至西部的精神入口。
热门推荐
  • 圣母妹子的悲剧史

    圣母妹子的悲剧史

    阿蕾莎:姐姐,我要吃棒棒糖。季夏(疑惑):你为什么不找富江姐姐呢?她身上不是有糖吗?富江(魅惑):小季夏叫我吗?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去约会吧。(兴奋)贞子默默地从电视机里爬出来。季夏(惊恐):啊!贞子姐,你不是回老家了吗,怎么又回来了?众女一涌而上………………
  • 一品农妃:皇帝照样打

    一品农妃:皇帝照样打

    某黎“你是皇桑!啊!啊……那又如何,敢惹老娘,照样打!”北辰珏“媳妇儿,你倒是给朕留点面子啊”某黎“面子?那你是要面子还是要臣妾呢~”北辰珏“。。。奴才不敢,这就给您端茶去”雨韵“皇上,您的节操碎了,要不你先捡捡→_→”
  • 萌妻不好惹

    萌妻不好惹

    冷情杀手重生在充满玄幻的逐仙大陆,邪魅的男人,神秘的生父,失踪的生母!修仙,成才,空降圣音学院又造成了怎样的风波?冷情寡欲的邪魅男人为她能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这种激烈的感情她该如何回报?北冥晴小小的双手勾着男子修长有力的脖子,小脸往对方怀里蹭了蹭,糯糯的声音响起:“殇,人家想你了!”亲了亲怀中小东西的洁白额头,指腹轻轻摸着额头上的莲花印迹。“小东西,你是我的,我也是你的,永生永世!”听完男子的话,北冥晴的小脸上绽放着自傲的笑容。本文是养成型的宠文,美男美女不会少的哟,故事情节绝对精彩,欢迎阅读收藏!
  • 天轮道回

    天轮道回

    何为天道?是谁赋予天道管理众生之力?何为轮回?又是谁赋予轮回拘束万魂之权?若天要灭我,我便换了你这天!若轮回拘我,我便毁了你这轮回!
  • 饮膳随缘

    饮膳随缘

    这本饮食漫记取名为《饮膳随缘》,多少道出了写述者对饮食的淡静情缘和绵长的思考。作者用轻松、幽默但古朴、考究的语言笔调写述其几十年游历中外的美食心得。诸如,从大陆到台湾,作者借以食物表达乡味;从福冈到黑森林,作者在实践中体悟传统饮食工艺。整本饮食漫记侧重于东西食物内容的比较和食谱的讨论,而作者偶尔也会在其中用他擅长的历史视角去考证饮食源流,并探讨政治、社会、经济变迁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 百年守爱

    百年守爱

    民国五年他留学归来一见钟情爱上她,却不料事事难测,一朝殒命,她甘愿孤独守候百年,只为圆他的梦想
  • 道根

    道根

    亘古悠悠,天地混沌,有神祗先天地而存,法究天地本源,强字名之曰道,万世敬其为祖,是为道祖。道祖剖断混沌之根,分天地为四,各成一方世界,并传下三千大道,凡灵长大能者,皆有所悟,各演道法万千,才有了这繁杂玄奇的修真世界。一个来自山野的少年,踏破俗世藩篱,一步步走上仙道巅峰!诸圣退却,帝君拜服,敢向道祖问询。“此间道,何人执掌!”
  • 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

    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

    本书注重联系当代大学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点,阐述了健康与心理基本知识、大学环境的适应、学习能力的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等内容。
  • 红楼之近距离围观

    红楼之近距离围观

    现代普通女孩穿越成为红楼梦中林妹妹围观死宅到底的故事。有金手指,随身空间,没有七巧玲珑心,也不会做诗的林妹妹只有努力生活,争取寿终正寝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爵士舞皇

    爵士舞皇

    一名身怀绝技的少年,因一时兴趣而学习爵士舞与街舞。于是,属于他的一段传奇逐渐蔓延······爵士舞搭配跑酷,会是怎样的事?用街舞打架,你听过么?那又是怎样稀奇的事?‘舞皇’‘舞王’至尊称号,神秘莫测······拥有高贵血统,无双权利,那又如何?这是属于我的爵士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