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2400000031

第31章 恋爱篇 此恨绵绵无绝期:民国婚恋(15)

日子过去,寂寞永存,

寄魂于离离的野草,

像那些可怜的灵魂,

长得如我一般高。

我今不复到园中去,

寂寞已如我一般高:

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

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诗人享受着婚姻的宁静,但因为缺少心灵的共鸣,寂寞便像“园中野草”一天天蔓延开来。越是像戴望舒这样的诗人,可能越不满足这种虽宁静却凡庸的日常生活。因为诗人的身体满足于舒适的港湾,但心灵却憧憬心灵的家园。他们的身体或许贪恋温暖的床,但却总有一颗渴望流浪的心。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有一腔热血的戴望舒不愿做亡国奴,和几位好友冒险逃离上海,辗转来到日寇尚未占领的香港。

香港大学的外籍教师、法国的马尔蒂女士非常喜欢戴望舒的诗,在她的热情邀请下,戴望舒一家住进了她的私人花园洋房。这所洋房的英文名字是Woodbrook Villa,戴望舒将其译为“林泉居”。“林泉”典出《北史·韦琼传》:“所居之宅,枕带林泉,隐遁之所也。”

戴望舒将这所洋房翻译成“林泉居”,暗示这里既远离战火,又远离庙堂,是一个可以从容读书、悠游写作的地方。在这里,戴望舒的事业迎来了一个高峰,除了写作翻译外,他还主编《星座》副刊,创办《顶点》诗刊。有美妻娇女陪伴,又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一时间,戴望舒仿佛忘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同置身天堂一般快乐而满足。就连好友冯亦代也对他的生活羡慕不已。在一篇文章里,冯亦代写道:“在戴望舒简朴的居处,堆积的书刊,还有摊在书桌上,写满字迹的手稿。他伴着娇妻和爱女,在祖国的烽火里,幸留这宁静的一角。”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藏漩涡;幸福的生活也隐匿着裂痕。毕竟戴望舒和妻子年龄相差较大,兴趣也多有不同,再加上,戴望舒倾心写作,常常会不经意忽略了对妻子的爱。两人间的争吵越来越频繁。后来,穆丽娟将两人的不和归因于戴望舒的大男子主义,她说:

“我们很少交谈,他是他,我是我。从小家里只有我一个女孩子,家庭和睦,环境很好,什么时候都不能有一点点不开心,看戴望舒看不惯,粗鲁,很不礼貌。我曾经警告过他,你再压迫我,我要和你离婚。戴望舒听了也没有说什么,他对我没有什么感情,他的感情给施绛年去了。”另外,穆丽娟也认为,戴望舒“第一生命是书,妻子女儿放在第二位”。

也许,穆丽娟的话多少带有情绪和意气。不过,从下面这件事,我们可看出,在处理家庭琐事时,戴望舒确实有些固执独断,没能更多地顾及妻子的感受。

那次,好友施蛰存来香港,戴望舒强留他住在家里,而且就睡在卧室里,两张床中间只隔了一个床头柜。妻子当然不愿意,施蛰存也要住到别处,但戴望舒却坚持这样。戴望舒常常很晚回来,施不好意思去卧房睡觉,就在客厅等。戴望舒回来却大光其火,道:“丽娟不等于是你妹妹吗?你为什么不进房睡?”

戴望舒的话也许表明了他对朋友的赤忱,但他根本不征求妻子的意见就这样安排,妻子能不口出怨言吗?

不久,穆时英因当了汉奸被军统特务暗杀,戴望舒和穆丽娟的关系更因此而急转直向。一个眼中还是亲哥哥,一个眼中却是令人不齿的汉奸,两人为此龃龉不断。随后,穆丽娟带着女儿回上海了。

年底,穆丽娟的母亲也因病去世。一年内办了两场丧事,穆丽娟的悲苦可想而知。由于心境不好,她对戴望舒也愈益失望,便致信戴望舒要求离婚。

戴望舒当然不同意。其实他深爱穆丽娟。在穆丽娟带女儿朵朵回上海后,戴望舒几乎天天挂念远方的妻女。在这段时间的日记里,他一再倾诉对妻子的爱,也为自己此前态度的粗暴而后悔。说他把所有的感情都给施绛年,实在有失公允。下面这些日记就是明证。

“七月二十九日

丽娟又给了我一个快乐:我今天又收到了她的一封信。她告诉我她收到我送她的生日蛋糕很高兴,朵朵也很高兴,一起点蜡烛吃蛋糕。我想象中看到了这一幕,而我也感到快乐了。……。”

“七月三十日

上午龙龙来读法文。下午出去替丽娟买了一件衣料,价8元7角,预备放在衣箱中寄给她。又买了一本英文字典、5支笔,也是给丽娟买的。……。”

知道妻子爱美,千里迢迢送衣料;想劝妻子学习,连字典和笔都为她准备齐全。如果不是出自深爱,粗枝大叶的诗人,怎会突然心细如发。

穆丽娟家境甚好,衣食不愁,但戴望舒仍定期向上海汇款。在他看来,承担妻女的生活费,是尽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当香港政府因战争缘故突然冻结华人资金并禁止汇款后,戴望舒“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真不知道怎样才好”。后来,多方找人疏通关系,事情才有了转机,戴望舒这才长吁一口气。可见,在他心目中,妻子女儿排第一,诗歌只能排第二。

穆丽娟是赌气才不愿回香港的。当戴望舒收到穆丽娟寄来的一张照片,高兴得即刻去百货公司买了一个漂亮的镜框,把照片镶嵌其中,放在案头,并颇为满足地说:“现在,我床头,墙上,五斗橱上,案头,都有了丽娟和朵朵的照片了。我在照片的包围之中过着想象的幸福生活。”

不能和妻女团圆,看着照片也十分满足。情深如此,令人感动也心酸。

为了说服妻子能回香港重修旧好,戴望舒还把婚后的日记寄给妻子,想让妻子了解自己是一个怎样真诚而重感情的人:

“上午又写了一封信给丽娟,又把六七两月的日记寄给了她。我本来是想留着在几年之后才给她看的,但是想想这也许能帮助她使她更了解我一点,所以就寄了给她,不知她看了作何感想。两个月的生活思想等等,大致都记在那儿了,我是什么也不瞒她的,我为什么不使她知道我每日的生活呢?”

当时徐迟夫妇带着小孩和戴望舒住在一幢大楼里,看到别人一家三口,戴望舒对妻女的思念几达沸点:

“在走上山坡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丽娟和朵朵来,去年或是前年的有一天下午,我们一同踏着这条路走上去过,其情景正像现在的徐迟夫妇和许律一样。但是这幸福的时候离开我已那么远那么远了!在走上这山坡的时候,丽娟,你知道我是带着怎样的惆怅想着你啊!”

当时的上海是沦陷区,当年,戴望舒冒死从那里逃到香港,可现在妻女不在身边,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妻离子散的痛苦,又打算冒死重回上海:

“早上阿四把丽娟所典质的东西取了回来,一个翡翠佩针,一个美金和朵朵的一个戒指。见物思人,我又坠入梦想中了。这两个我一生最宝爱的人,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见她们啊!在想到无可奈何的时候,我的心总感到像被抓一样地收紧起来。想她们而不能看见她们,拥她们在怀里,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啊!我总得设法到上海去看她们一次,就是冒什么大的危险也是甘愿的!现在还有什么东西使我害怕呢?死亡也经过了,比死更难受的生活也天天过着。我一定得设法去看她们。”

最绝望的时候,戴望舒也产生了寻短见的念头,备好了毒药。但穆丽娟的一封信,信里片言只语的安慰,让他立即放弃了“黑暗”的念头:

“昨天收到了丽娟的那封信,高兴了一整天,今天也还是高兴着。丽娟到底是一个有一颗那么好的心的人。在她的信上,她是那么体贴我,她处处都为我着想,谁说她不是爱着我呢?一切都是我自己不好,都是我以前没有充分地爱她——或不如说没有把我对于她的爱充分地表示出来。也许她的一切行为都是对我的试验,试验我是否真爱她,而当她认为我的确是如我向她表示的那样,她就会回来了(但是我所表示的只是小小的一部分罢了,我对于她感情深到怎样一种程度,是怎样也不能完全表示的)。”

这封信还让戴望舒对未来有了信心:“正像她是注定应该幸福的。我的将来也一定是幸福的,我只要耐心一点等着就是了。”

既然有了希望,寻短见的念头便显得荒唐可笑了。他连忙找到那包毒药,放入马桶冲走了。

本来事情或有转机。但没想到,正准备回香港的穆丽娟随后陷入的一场恋爱风波使一切变得无可挽回。

一个男青年,偶然在咖啡馆遇见穆丽娟,竟被这位风度闲雅气质不凡的女子所吸引,苦追一个月,穆丽娟终答应和他约会,结果两人非常投缘,感情急剧升温。远在香港的戴望舒赶到香港,苦劝未果。穆丽娟似乎已爱上那个莫名的倾慕者。带着失望,戴望舒黯然离沪回港。之后,去意已决的他给穆丽娟寄来一封遗书:

“从我们有理由必须结婚的那一天起,我就预见这个婚姻会让我们带来没有完的烦恼。但是我一直在想,或许你将来会爱我的,现在幻想毁灭了,我选择了死。离婚的要求,我拒绝,因为朵朵已经五岁了,我们不能让孩子苦恼,因此我用死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它和离婚一样使你得到解放。”

穆丽娟接信后,很紧张,就找戴望舒的姐姐戴瑛想办法。没想到,大姑子却宽慰她说:“望舒已自杀过一次,不会第二次自杀的。”

心中有底的穆丽娟便给戴望舒回了封态度强硬语气冰冷的信,坚持离婚:“今天我将坚持自己的主张,我一定要离婚,因为像你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自始就没有爱过你!”

戴望舒绝望之下,服毒自杀,幸而获救。

死里逃生,戴望舒清醒了许多,也坚强了许多。他意识到,逃避是怯懦而可耻的,厄运再残酷也必须正视。

致萤火

萤火,萤火,

你来照我。

照我,照这沾露的草,

照这泥土,照到你老。

我躺在这里,让一颗芽

穿过我的躯体,我的心,

长成树,开花;

让一片青色的藓苔,

那么轻,那么轻

把我全身遮盖,

像一双小手纤纤,

当往日我在昼眠,

把一条薄被

在我身上轻披。

我躺在这里

咀嚼着太阳的香味;

在什么别的天地,

云雀在青空中高飞。

萤火,萤火

给一缕细细的光线——

够担得起记忆,

够把沉哀来吞咽!

那没有杀死我的会使我变得更强。死里逃生,让戴望舒变得更为达观,更为坚强。

他同意和穆丽娟和平分手。离婚后,他没有责怪妻子的寡情,也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不过,和穆丽娟共同度过的那段幸福时光他却怎么也忘不了,便在诗中一再重温回味那段“尘封的幸福”。当年,“施绛年”这个名字让诗人忧伤;现在,“林泉居”这个地名则让诗人心痛。

过旧居(初稿)

静掩的窗子隔住尘封的幸福,

寂寞的温暖饱和着辽远的炊烟——

陌生的声音还是解冻的呼唤?……

挹泪的过客在往昔生活了一瞬间。

后来,诗人又根据初稿,用很多丰富而鲜活的细节,还原了那往昔生活的“一瞬间”:

过旧居

这样迟迟的日影,

这样温暖的寂静,

这片午炊的香味,

对我是多么熟稔。

这带露台,这扇窗,

后面有幸福在窥望,

还有几架书,两张床,

一瓶花……这已是天堂。

我没有忘记:这是家,

妻如玉,女儿如花,

清晨的呼唤和灯下的闲话,

想一想,会叫人发傻;

单听他们亲昵地叫,

就够人整天地骄傲,

出门时挺起胸,伸直腰,

工作时也抬头微笑。

现在……可不是我回家的午餐?……

桌上一定摆上了盘和碗,

亲手调的羹,亲手煮的饭,

想起了就会嘴馋。

这条路我曾经走了多少回!

多少回?……过去都压缩成一堆,

叫人不能分辨,日子是那么相类,

同样幸福的日子,这些孪生姊妹!

我可糊涂啦, 是不是今天

出门时我忘记说“再见”?

还是这事情发生在许多年前,

其中间隔着许多变迁?

可是这带露台,这扇窗,

那里却这样静,没有声响,

没有可爱的影子,娇小的叫嚷,

只是寂寞,寂寞,伴着阳光。

而我的脚步为什么又这样累?

是否我肩上压着苦难的岁月,

压着沉哀,透渗到骨髓,

使我眼睛朦胧,心头消失了光辉?

为什么辛酸的感觉这样新鲜?

好象伤没有收口,苦味在舌间。

是一个归途的设想把我欺骗,

还是灾难的岁月真横亘其间?

我不明白,是否一切都没改动,

却是我自己做了白日梦,

而一切都在那里,原封不动:

欢笑没有冰凝,幸福没有尘封?

或是那些真实的岁月,年代,

走得太快一点,赶上了现在,

回过头来瞧瞧,匆忙又退回来,

再陪我走几步,给我瞬间的欢快?

……………………………………

有人开了窗,

有人开了门,

走到露台上——

一个陌生人。

生活,生活,漫漫无尽的苦路!

咽泪吞声,听自己疲倦的脚步:

遮断了魂梦的不仅是海和天,云和树,

无名的过客在往昔作了瞬间的踌躇。

往事历历在目,幸福伸手可及。诗人怎么也不相信这一切都成了过去。诗人喜欢重游故居,因为每次重游,他都能“在往昔作了瞬间的踌躇”;诗人也喜欢反复写“过旧居”这首诗,每次重写这个题目,诗人都能得到“瞬间的欢快”。

诗中那些温馨的细节,真实、细腻,鲜活。难怪诗人想一想都会发傻。而意识到这一切已随风而去,诗人又怎能不“咽泪吞声”。

虽然戴望舒顽强的活了下来,也试图通过工作化解内心的郁闷和哀伤,但婚变还是不可避免带来了阴影,所以才哀叹:“生活,生活,漫漫无尽的苦路!”

不久,戴望舒因积极从事进步的工作而被丧心病狂的日寇抓入牢房,敌人的严刑拷打未能撬开诗人紧闭的双唇。铁链、牢房、老虎凳、辣椒水,这一切让诗人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但他的骨头却变得越来越硬。

重获自由后,文弱的书生,变成了坚强的斗士。

同类推荐
  • 《品三国(上)》补正

    《品三国(上)》补正

    本书是依据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上册)而推出的一部读书札记。作者引经据典,多方考证指出易中天《品三国》书中48处历史错谬。
  • 树·远歌

    树·远歌

    诗集是诗人张树超的诗歌作品集,作品分四部分,以“黄河故道”、“旅途”、“不再走远的雨声”、“相信”四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131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清新,雅致,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和情思。
  • 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

    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内容围绕海宁潮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整合。
  •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杨献平所著的《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是一部时光书和个人史。以个人经历乃至生活、命运轨迹为基本线索,贯穿了作者十多年来,在沙漠等异地的生命本真体验和独特思考。《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中既有个人化的生活记述与具体情境下心态的逼真刻绘,又有对自然事物及人生的细致观察和发现。在写作手法及艺术追求上,实验与传统并重,始终不跟风、不师从、不唱和,坚持自己的独特的书写方式,与当下其他散文作品有明显区别。
  • 叶紫作品集

    叶紫作品集

    掉队以后,我们,一共是五个人,在这荒山中已经走了四个整天了。我们的心中,谁都怀着一种莫大的恐怖。本来,依我们的计划,每天应该多走三十里路,预料至多在这四天之内,一定要追上我们的部队的。但是,我们毕竟是打了折扣,四天过了还没有追上一半路程。彷徨,焦灼……各种各色的感慨的因子,一齐麇集在我们的心头。
热门推荐
  • 卸甲归田

    卸甲归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限于笔者只是一个普通农民终有众多缺失之处有待以后改更。笔者曾到本地史志办想查一下历史资料,但得到的回复是,资料不是谁想查就查的。因此笔者抱着尊重现实的手法将故事写了出来。但是故事中主人公本人也不想因此招了亲人憾恨。因此书中主人公真实名字不得不隐去。希望读者对笔者的写作手法提出宝贵意见。挚候!
  • 末世临近

    末世临近

    高中生少年晏飞无意中打开了通向末世和未来之门但接下来又重要的事情发生频繁的追杀从何而来?自己的超能力又是因何拥有?命运无情且沉重究竟末世是为何产生?
  • tfboys之angela

    tfboys之angela

    三千金与tfboys在小时候就相识过了10年了tfboys还认识她们吗?他们中间又擦出什么火花呢?
  • 豪门霸爱:冷少的天价娇妻

    豪门霸爱:冷少的天价娇妻

    女人太美,遭人嫉妒,她狼狈被辱,幸好被高富帅所救。校花遭遇冷魅帅男,她以为他不过是她生命中的过客,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被老妈软硬兼施而赶去的相亲宴上,他居然就是老妈钦点给她的未婚夫,从此,他走进她的生命中,先剥再吃,渣都不给她剩……
  • 上古世纪之天启战歌

    上古世纪之天启战歌

    上古世纪资深玩家蓝辰,在一次意外中,竟穿越到了一个与游戏架构类似的世界里,并成为了西大陆诺亚族新月王国大将军的独生子?问题是,这位废材少爷虽然拜入了诺亚族第一天赋学院中,却竟然连第一项基本天赋,都无法做到觉醒么……原大陆寒冰碎裂的声音,敌族哈里兰的蠢蠢欲动,寂静之海上的不平静……好吧……带着记忆中的海量游戏知识,十大天赋也奇迹般的逐一觉醒,我蓝辰,终将为这个世界里的人揭开最深层的隐秘,并奏响对原大陆的天启战歌!
  • 天睛之天瞳九变

    天睛之天瞳九变

    一把屹立在帝国最中心的通天巨剑!!!一座扭曲空间的神秘古塔!!!一场阴差阳错的涅槃改造!!!到底是什么将这一切的一切都汇聚在一起!是命运??不。。那会是。。。。。在这个奇异的世界里人们受到神的恩赐而获得了神奇的能力,而这个神奇能力的源泉则汇聚在人体眉心之处,能力强大的人会在眉心处形成一块晶体我们称之为----天睛玄幻中参加了点点的言情与热血希望大家喜欢。粉丝群号560487390
  • 这山这水这人

    这山这水这人

    采访的艰辛,写作的甘苦,发表的快慰,读者的反馈,获奖的惊喜……我们不是都曾经历过吗?借读他的作品来谈自己的感受,并有机会用这种感受来感染别人,那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 重脑

    重脑

    杨晨,首位获得商界奥斯卡“上帝手指”的传奇人物,却是遭到枪杀不幸死亡。刘磊,无父无母临近高考的中学生,无意间得到杨晨走往另外一个世界的灵魂。“磊哥,你时常爆发出来的霸王之气是从哪里来的?”“我本身就有好不好!”“可是我听说你先前是一个猥琐的衰小孩诶!”“……那都是过去的了,你磊哥有好几种人格呢!”“磊哥,晗姐真是你一首推上娱乐巅峰的?能不能也帮我一把……你看人家的身材也不错嘛!”“真不错嘛?可光是这样看的话还真看不出来!”“那您可要好好看看了!”“磊哥”
  • 傲世三界之天下苍穹

    傲世三界之天下苍穹

    世家遗孤重获家族之守护遗物振家族灭仇敌一曲离歌高九天傲世三界渺苍穹
  • 竹马王爷别想逃

    竹马王爷别想逃

    一个,是京城永乐侯的儿子,一个,是江南县的一个小县官的女儿。十岁那年,顾尘因朝中局势混乱,下江南。于是,某县官的女儿从此就有了童养夫。祝小青看着马车里的俊美男子,疑惑,“你是武林盟主吗?”男子看向祝小青,微微一笑,勾得人心轻飘飘的,声音也好听的不现实,“你觉得呢?你来这里做什么?”祝小青歪着头,“我来找我的童养夫,他走丢了,我来把他领回去。”男子掩唇轻笑,伸出手,“把我领回去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