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2300000021

第21章 千寻之旅(3)

惊叹于古桥仙风道骨般的神韵,更叹服于桥畔犹如世外桃源的景致和生态。山很幽静,树深草绿,碧水清清,站立桥头,盈耳只闻悠悠风涛与间关鸟鸣。正午的日头将山外天地烤成一片焦灼,而在这山间河谷,在这古桥四野,人只觉凉风习习,暑夏的炎热,似乎与此地略无关系。引目河滩,但见岸碛平宽处,款款驮马循水而来,叮咚马铃声随风播碎,惊起白鹭闪闪翻飞。三五村童学闲无事,相约桥边崖畔,无拘无束就扒光衣裤,扑嗵嗵跳入河中,水花次第绽开处,清冽的河心便浮起几瓣白鲜鲜的光屁股。而廊桥,数百年所见无非此情此景,村童与马帮代代相替,桥则不改如初。人之易朽,见证于百年古桥,何其窘迫局促!

泸定桥——英雄铁索桥

泸定桥是横跨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西大渡河上的一座古铁索桥。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川巡抚能泰上奏康熙,提出“距化林营八十里,山址坦平,地名安乐,拟即其处仿铁索桥规制建桥。‘康熙’诏从所请,于是鸠工构造”。1705年动工,1706年5月15日合龙告竣。康熙帝“赐桥名曰泸定”,并作《御制泸定桥碑记》,题字“泸定桥”桥名,分别于桥东、桥西镌刻立碑。

泸定桥结构奇特,主体由13根铁索和东西桥台组成。每根铁链由862至977节铁环相扣,均由熟铁锻造,每根铁链重1300-1800公斤。桥台水平距离100米,十三根铁索横贯其上,其中九根作底索,余下四根各分两边作扶手。底索上铺木板。桥面长101.67米,桥身底索侧边相距2.7米。东西桥头台用条石砌成,形如碉堡。东桥头建在乱石河滩上,高14.5米。西桥头建在岩石上,高5.2米。东西桥头台内各有落井一口,井内埋着与桥身相平行的地龙桩。地龙桩东落井7根,西落井8根,东西落井内地龙桩下各横卧一根卧龙桩。地龙桩和卧龙桩均用生铁浇铸。桥身的13根铁索通过东西桥台,用锣锅绊牢固地固定在卧龙桩上。为保护桥台和落井,在桥台上各建木结构亭一座,飞檐翘角,十分美观。

泸定桥的成名却缘于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那场具有战略意义、惊天动地的飞夺泸定桥战。毛泽东同志为此而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丽诗篇,泸定桥自此名扬中外。泸定县因桥而得名,也是因桥而闻名的县城。

“洪涛奔浪走其下,迢迢波际飞长虹。”历来被文人墨客题咏的泸定桥不但是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而且此桥的设计之巧妙、架设难度之高也值得称道。

1980年9月,在《御制泸定桥碑》所在地建成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1985年3月,邓小平题写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碑名。1985年9月27日,胡耀邦视察泸定桥时,挥毫题写了“飞身可夺天堑,健步定攀高峰”十二个大字。现镌刻在东桥头大门两侧。1986年10月18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在离西桥头不远的沙坝落成。在泸定桥革命文物馆里,有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照片、资料、实物,以及当时红军领导的题词。

波日桥——康巴第一桥

波日桥堪称桥梁史上的奇迹,被誉为“康巴第一桥”,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乐安乡境内,横跨雅砻江,气势雄伟、壮观。

波日桥始建于清朝,由杰出的藏族建筑大师唐通吉布承担设计,他指挥工人在峡谷深涧、江水湍急的雅砻江上风餐露宿几个月才完成。从侧面看,波日桥有着粗犷的圆弧桥拱,整齐美观的桥台,木榫完美楔合的桥身,这座鬼斧神工、名副其实的“飞桥”,既体现了神秘的雪域文化,也是藏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波日桥长125米,宽3米,孔径跨度60米,由桥身、桥墩、桥亭三部分构成。桥墩远看形如两个坚固的碉堡,全部用圆杉木、卵石、片石相间叠砌而成。表面呈流线型,显得整齐、美观、凝重。两个桥墩中部,用4至6根圆木撑成拱形,圆木长度自下而上,逐步递增,形成两个悬挑臂,然后在悬臂上架梁、铺上桥板,再装上栏杆,构成桥身。桥墩上用石片叠的“伞”形结构,便是桥亭。从侧面看,整齐美观的石片桥亭,木榫完美楔合的桥身,粗犷有力、古朴简练的桥孔圆弧,都是那么精妙绝伦、巧夺天工。最为称奇的是,整座桥没有用一颗钉,一块铁,每一个结合部均用木楔连接,原始而实用。这座鬼斧神工、名副其实的“飞桥”,既是藏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又呈现了神秘的雪域文化。

民国十九年(1930年)西藏噶厦政府的军队从甘孜进驻新龙,为了战略需要,烧毁了城区附近的6座藏式伸臂桥。原本就处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肚脐地带的新龙,更显与世隔绝。风雨飘摇中幸存的波日桥,成为当时出入新龙的交通要塞。由于超负荷使用,破旧不堪的波日桥摇摇欲坠。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新龙甲拉西乡一位名叫莫特·亚马的藏族民间建筑师,临危受命,承担了维修波日桥的工作。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亚马率领藏族人民冒风雪顶严寒,在保存波日桥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将桥维修一新。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六军团在新龙会师后,经波日桥挥师北上。此后,当地群众亲切地称该桥为“红军桥”。

四川古桥的“五朵金花” 别具风采,矗立在高山峡谷、苍松翠柏之间,与四周自然环境相映成趣,构成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丹巴,神秘的千碉之国

20世纪初,法国人斯廉艾沿大渡河溯源而上,突然,河对岸梭坡藏寨一座座林立的古碉映入他的眼帘,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一样,他高喊到:“奇迹!这是东方新大陆!”随后,他不停地按动相机快门,拍摄了一幅幅古碉的照片,他的古碉摄影作品在法国里昂参展,一时在法兰西引起轰动。

丹巴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东部,和阿坝州小金相邻,在大渡河上游的崇山峻岭中如一个神秘的世界,它美丽而祥和,生活着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嘉绒藏族。丹巴素有“千碉之国”称誉,碉楼主要分布在大渡河河谷两岸。它们或三五个一群,或独立于山头,碉与碉之间相互呼应,依山成势,集中的地方,数十座碉楼连绵起伏,形成蔚为壮观的碉楼群。甲居藏寨面积约5平方公里,居住着嘉绒藏族140余户。放眼望去,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远远看去,充满灵气的山谷中,翡翠般的青草绿树之中,是那沉甸甸的田地和隐在密林深处的寨房,伴着时有时无的潺潺溪流,一幅富有动感的绝妙山寨画卷随之展示在你的眼前。

翻越巴郎山

初秋,带着种种疑问、好奇、猜想,我们一行五人从成都西门车站乘车前往丹巴。听说我们是第一次到丹巴摄影,来至丹巴的司机老陈脸露红光,“丹巴是资格的摄影家的天堂,有墨尔多神山、梭坡千年古碉群、甲居革什扎藏寨、东谷天然盆景等;”汽车驶出都江堰不久,便向左拐上了去卧龙大熊猫基地的公路。我们将翻越海拔4500米的巴郎山,神秘的丹巴就在山的那一边。

时近中午,车到了巴郎山娅口。我们便四处遥望神秘的墨尔多神山,云遮雾罩,神山难见真迹,在这海拔近4500米的山顶上,稍一运动,就使人感到一阵阵的气紧。周围的旅客告诉我们,墨尔多神山还远,这里根本看不见。下山不久,云雾渐散,进入视野内的不是墨尔多神山,而是被誉为“东方阿尔卑斯”的四姑娘山。在四川,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被誉为“蜀山之王”,而海拔6250米的四姑娘山被誉为“蜀山之后”。四姑娘山在我们的视野中,停了很久,很久……

听着司机一路神聊,我们想象着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山谷,神鹿飞驰过溪涧,石榴花映照水面,美女声如银铃回荡草原。下午5时,车过小金县,阳光钉子般扑面而来,光芒尽头,雄浑的墨尔多神山高耸入云,山下的小庙中香火缭绕。成群结队的牛羊在坡上行,牧人在马儿前后慢步低吟。据悉,墨尔多神山海拔4000多米,是藏区著名的四大神山之一。登临山顶,周围50多神山峰全部向其倾身点头,状若朝拜,其中有著名的贡嘎山。在大山的一侧,数十座据称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碉楼尽收眼底。

近晚8时,暮色降临,月色如银,我们一行抵达丹巴县城。丹巴旧称“诺米章谷”,藏语意为“山岩上的城”。群山环抱中,身着藏装的行人漫步小城,看我们像是天外来客。顾不得休息,找好旅馆后我们就满街窜去联系明天到甲居的汽车。经讨价还价,我们与面包车司机小田达成协议,明天一早送我们到甲居。

推车到甲居

我们早早地起来,丹巴县城周围全是重叠交错的高山,千沟万壑显得支离破碎,河流下切的河糟上,陡崖上,沙石裸露,怪石林立,偶有山鹰掠空而过,时有乌鸦嘶鸣,声极凄厉。

坐上面包车一路向西,河水越来越湍急,两面山峰如刀劈砍般,远处河风顺谷而下,呼啸而过。在河边下车拍摄时,偶而有几位从附近村庄进城的藏族姑娘与我们擦肩而过,全都盯着我们,大胆而妩媚,小声地议论着。

沿河谷缓缓而上,乡村公路越来越陡,弯道越来越急。我们的面包车在路面上吃力地爬行着,速度越来越慢。面包车在一S型弯道处只有轰鸣声,再也不能前进一步了,我们只好下来推车。刚开始,我们下来两人就能将车推走,随着海拔的升高,坡度越来越陡,慢慢地,推车由两人变成三人,三人变成四人,四人变成五人,到最后,五人也推不走汽车了。大家便在汽车的轮子后掂上石头,坐下来喘气,这时大家便相互笑起来,大家的身上、脸上全是灰。就这样,我们翻过甲居所在的聂嘎山,便用了整整一个小时。

转过一个山脊,心仪已久的甲居陡现我们眼前。“天啊,这才是资格的人间仙境!”蓝天下,红、白、黑三色相间的藏式房屋,从山腰到谷底,错落有致,块块梯田重重叠叠,丛丛果树十里相连,阳光在这里变得格外温馨。据说,这里是国内罕见的完整保持藏居风格的地方之一,总共有100多座建筑风格基本一致,完整地保留嘉绒藏居的特色。大家纷纷拿出长枪短炮,奔赴藏居。当地藏民非常好客,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拍摄,并给我们从屋外的树上摘来新鲜的苹果梨子,让我们尽情品尝。苹果梨子的甜汁,让我们的心甜了很久,很久……

徒步古碉群

太阳是午后出来的,我们一行便从县城出发,沿大渡河而下。半小时后,远远地看见,阳光下的山坡上耸立的千年古石碉群。一眼望去,只见它们或疏或密,一座座分布在高底不同的坡上,自成一体又相辅相成,仿佛刺破苍天的利剑。据当地人讲,古碉全部是用泥土和石头建成的,外形美观,墙体稳固,形状分四角、六角、八角、五角多种,一般高三十米左右,最高的可达五十到六十米。大渡河左岸有二十余座,右岸有十余座。我们迈上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在桥上,风将挂满索桥的经幡吹得猎猎作响。穿过索桥,步行二十多分钟,我们便来到了梭坡乡莫落村。

在我们视野中,散落山坡的石碉大部分是四角碉,有一座是八角碉,却没有十三角碉。问了许多人,才知道十三角碉在右岸的半山腰的一块山凹中。我们从莫落村慢慢地向山上爬去。此时,阳光正烈,我们己微微出汗。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爬到了最近的两座四角碉前喘气。稍作休息,我们便又向山上爬去;在途中,我们与莫落村的志玛初同行。志玛初见我们的确很累,便让我们将摄影包放在她的背篓里。我们几位大男人相互看了看,没有付诸行动。在志玛初的再三要求下,两位年龄稍大的同志将摄影包放进了志玛初的背篓里。志玛初有两个孩子,儿子七岁,女儿五岁。在志玛初家,我们大口地喝着酥油茶,吃着敲开的核桃。半小时后,我们两位年轻的同志随志玛初七岁的儿子向山上进发。志玛初的儿子上山像猴子一样,窜得飞快。刚开始,我俩还能跟上;慢慢地,我们的距离便越来越远;到最后,我们只能走十余级台阶便休息一两分钟。喉咙干得厉害,志玛初的儿子便爬上树,给我俩摘几个梨子润润。一个半小时后,我们终于爬到了五六座群碉前,行程大约有四里路。我俩寻找最佳角度拍摄着,偶尔让志玛初的儿子给我们当当模特。志玛初的儿子也非常乐意,在千年石碉前,志玛初的儿子开心地仰天大呼,声音在千年石碉群中回荡了很久,很久……

拥抱美人谷

我们是早晨八点半出发,车出县城,沿大金川北行,车过巴旺进入巴底地界,此时整个巴底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绿树、藏居、经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沿着左侧一条山溪拐上凤凰山的公路,这里的植被明显增加,野棉花漫山遍野,群群牦牛悠闲散布山坡。

司机长命1968年出生,是土生土长的巴底人,他的名字是当时他出生时当地知青给他取的。长命告诉我们,巴底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康巴之花”卢阿姆,身高近1.7米,是藏区十大美人之一

同类推荐
  • 都市新人类

    都市新人类

    新人类是思维最活跃、个性最独立、行为最新潮的人群。这本《都市新 人类》由厉周吉主编,是对新人类生活的集中展现,涉及的新人类和新现象有森女族、NONO族、朝活族、飞特族、夜活族、惨叫族、丁克族、月光族、晒黑族、校漂族、快闪族、草莓族、拼车族、抱抱团、干物女、宅女、剩女、晒客、换客、卡奴、半糖主义者等60多种,从不同侧面对新人类进行了新 颖独到的阐释。 《都市新人类》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从某种意义来说散文是门槛最低的写作,她多是散养在民间的文字。我喜欢读一些闲适的东西,可以涵养心地,但散文不只是文人的事,散文更应是百姓的事,所以我更喜欢一些有痛感的东西,多年前的《天涯》杂志《读者来信》里有篇文章说:"一切在苦难中的底层,他们的话语、情感都应该得到疏通、表达,形成底层自身真实、质朴的话语空间……
  •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从14岁便开始写文的潘云贵,经过十年的成长蜕变,他对于当下的生活和世界有了更多别样的想法和感悟,诉诸于纸上是他的行动。他说:“面对一张空白的纸页时,总像面对自己年少时那颗真实的心,我说不了谎。”《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不是心灵鸡汤,也非说教手册,近40个篇章记录着作者的青春、成长、生活的个人经验,追求清新诗意语言的同时摒弃空洞的情绪,给予人向着下一站走去的勇气,充满真情,绝非滥情。
  • 云萝姑娘:庐隐作品精选

    云萝姑娘:庐隐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南昌之光

    南昌之光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奉献了什么。当感受到脉脉温情之后,一个最直接而又裸露的想法,就是在漫漫人生之途中,给予回报。让他人也在自己的奉献中,感受到同样的脉脉温情。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用时尚的话儿来讲就是“和谐”。
热门推荐
  • 山纹纪事

    山纹纪事

    山,静默无言,一国,一城,一州皆是一山,山承载大道,山纹承载至理,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类型的山纹,种植类,御兽类,治疗类,培养类,五行类等等等等,还有种种稀有但却威力强大的类别,大多数人一生中只有一种,好点的称为天才有俩种,三种就能称作绝世之才,异世东方…
  • 王爷莫愁

    王爷莫愁

    她和他,本是一生难以交集。却因为那一纸婚约不得不交集。为弟弟女扮男装,守住江山。为爱人驰骋沙场,换她一笑。江山我替你守护,你便做回女娇娥,享我予你荣华安宁!
  • 江山不如烟花烫

    江山不如烟花烫

    小狐狸的一见倾心倾错了人,那人是天上人,所有人都看透了她的结局,可她不听,天上人是心上人,这就值得她孤注一掷追随他转世历劫,盼日日伴君侧。她在远远望着他的时候,曾有着那么丰沛的爱人的勇气,越亲近确越贪心,勇气这回事,便随之而衰,三而竭......她的爱情约莫只能到这里了。夜半梦醒时候,那位天上人会想起这只死缠烂打的小狐狸吗?心头也会有一点点的愧怍后悔吗?
  •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盗墓笔记之穿越古墓

    盗墓笔记之穿越古墓

    她本是一神秘家族族长最宠溺的妹妹,却因出门玩耍掉下悬崖而意外穿越到一个古墓当中。而这次穿越将改变她所有命运.......
  •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是在前面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包括大外科各专科的常见疾病,有些疾病因病情、类型不同而处理不同则分别介绍。每一疾病均从“诊断要点、治疗程序、处方、警示”四大方面进行阐述。“治疗程序”集中体现了治病的理念,表述了治病的步骤和重点。“处方”是该书的重中之重,以临床应用的正规模式开列,既有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而且还明确了用药的先后顺序,什么情况下该换药,什么情况下该减药,什么情况下要改变用药方法,如何联合用药等都一一作了交代。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梨花落守星辰

    梨花落守星辰

    她说她是梨花,他是星辰,她愿飘落,守住他一世繁华。那一夜,血染红她的白裙,杜鹃啼叫着“不如归去”,借着月光她最后一次看着他的脸庞,笑了。她一直都明白,最美的爱情何须一生一世等待,一次彻底的绽放,用尽平生的力量,所以她选择为他而死。纵使穿越时空,也改变不了最终的结局,因为她爱他的心没有变过。这是一个穿越时空的爱情故事,因为有太多的无奈,两人终究只能以另一种方式祭奠他们的爱情,写这部作品的目的是让读者可以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那种奋不顾身的爱,亲身游走于权术与阴谋之间,相信最终的结局一定会让读者大吃一惊。
  • 穿越异世之绝世杀手

    穿越异世之绝世杀手

    她,是一个总裁一个世界第一杀手。当她发现自己的身世时,是一国公主,该如何选择?是选择自己的唯一的哥哥?还是选择自己的父母,和爱人。他,是一个总裁,还是一个逍遥王爷,当他发现自己动情了,该何去何从?
  • 80后,你为30岁准备好了吗

    80后,你为30岁准备好了吗

    据统计,80后在中国有超过2亿的人口。中国社会的转型,造就了80后的很多独特性。 80后,这曾经是一个多么新鲜、多么富有朝气的词语。随着时间碾压而来的尘烟,一切都呼啸而至,别再躲避了,这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了——80后,欢迎你们进入三十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