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4900000002

第2章 一品清明淡泊茶(1)

从茶文化说起

我国是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不但人口多,文化也深厚,不说别的,就说茶吧,不仅讲究茶艺、茶道,更有茶文化。

茶文化是什么意思呢?说简单也很简单,我认为就三个字,但要注意的是,茶,不仅是各种泡了喝的茶叶,还包括非茶叶制成的茶,如桂花茶、菊花茶、姜母茶等;文,当然是指文明;化,指的乃是消化。可见,所谓茶文化,就是有关茶的文明与消化。

也许有朋友不赞同我的观点,但我的观点是参照某著名学者的观点说的,那学者认为:有没有文化,不能以读书识字或文凭为准,还要看他对文明有没有“消化”。所以,我认为茶文化就是有关茶的文明与“消化”。

再说,文化二字关键在于对这两字义的理解,“文”为什么是指文明呢?在这里不是指文字,文字只是文明的符号;也不是指文章,文章是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文明思想,而不是文明本体。“化”为什么说是消化呢?因为文化的化,不是变化、熔化、感化、硬化,更不会是化肥、化石、化妆、化疗,所以最朴实也最可靠的理解,就是消化。

其实,就是不参照那学者的观点也一样,因为茶本来就是有助消化的,当然,茶不仅有助消化,还蕴涵并展示着文明。不信你只要看看动物就会明白,动物才不喝茶呢,因为茶既不是食物也不是水,我们人类之所以喝茶,就是因为人类有文明,而茶正是文明的产物。

如果说上古的神农因尝百草而发现茶,只是文明的无意蕴涵,那么唐代的陆羽历经三十载艰辛著述《茶经》和开创茶道,就不能不说是文明的有意展示了。

人类是文明的,中国人更是文明人,因为,中国人不仅发现了茶,还发明了极其文明的茶道。当然,如同有文明不等于都有文化一样,精通茶道也未必都很精通茶文化,因为茶道只是茶文化的一个侧面。

相信朋友都知道茶是有助消化的,但也应该要知道,喝茶不能只为了消化鱼肉,却不想消化文明。因为,如同吃了鸡鸭鱼肉不消化会患胃肠病一样,文明要是不“消化”也会得“文明病”的。朋友,喝茶如果只是为了消化鸡鸭鱼肉和山珍海味,那未免也太俗气了吧,所以,当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也该品鉴茶中的“汗香”与文明“养分”,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对茶文化的消化,也只有如此,在品茶时才会留意茶中蕴涵着的诸多典故,才能领会到茶文明中的乐趣和韵味。

平时,常有朋友请人品茶,如果有空,我也喜欢参加,只是,座间如果有人高谈茶道,我多保持沉默,因为自己对茶道毕竟所知有限,但若有人提起茶文化,我就会说说自己多年喝茶领悟到的三品茶德,即:一品“清明淡泊茶”,上品“虚怀若谷茶”,极品“人生岁月茶”。

下面,就让我用这三品“良茶”来“泡斟”茶文化吧。

茶道虽雅,焉能与茶德媲美

有句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鲁迅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可见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家庭一件不可或缺的饮品,而且由来已久,要不,在文学作品中怎会常有“茶余饭后”之说呢?中国人喜欢喝茶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识茶、饮茶、种茶、制茶的国家。有研究者认为,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川蜀地区。顾炎武的《日知录》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早在西汉时期,四川就已有专门出售茶叶的市场--武阳,也就是今天的彭山一带。到了西汉末年,茶不仅已由四川传播到全国各地,茶,还成为皇室贵族的高级饮料。

茶在民间普及大约是从晋代逐渐开始的,到了唐朝已经开始兴盛,当时的一些城市出现了专门卖茶的茶馆,一些贵族家中还设有茶库,茶的消耗量也已经很大,这从唐贞元九年(793)政府开始征收茶税的记载,就足以证明当时茶的生产和贸易之发达。

林语堂说:“饮茶为整个国民的生活增色不少,它在这里的作用,超过了任何一项同类型的发明。”哦,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举足轻重。

相传,神农尝百草的时候,有一次吃到一种树叶,下肚后不久,整个肠胃像被洗过一样干净清爽,人感觉特别舒服,神农记住了它,并给它起名为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是陆羽《茶经》上说的。陆羽是唐代竟陵人,字鸿渐,生于公元804年,号竟陵子。竟陵即今天的湖北天门市。陆羽写的《茶经》不仅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而且他也是中国茶道的创始人,所以后世有人尊他为“茶神”。

由陆羽创始的茶道,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几乎在全世界不同的区域都有其不同的茶道形式,茶道已经成为茶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那些优雅的茶道风情,往往能引起人们舒心惬意的品茗情怀。

不过,如果你是已经脱俗了的君子,那喝茶就不一定都在乎或注视茶道风情了,更不会过于看重茶的贵贱和品质的优劣,因为君子更注重的是茶德。

何谓茶德?就是喝茶人在喝茶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德行,譬如:忙人喝茶是为了缓解口渴;闲人喝茶却是为了聊天消时;养生家喝茶是为了强身健体;活动家喝茶是为了沟通感情;富阔权贵饮茶,常常有歌舞美女伴随;奸商媚俗饮茶,每每跟金钱脂粉混杂;而名流雅士品茶,往往与琴、棋、书、画关联。是的,喝茶虽是生活常事,但在现实社会中,喝茶却因着不同人的不同德行表现出不同的喝相,从而反映了不同的茶德。

也许有人会说,上古神农发现了茶后,人们在喝茶过程中就自然地形成了茶艺,唐朝陆羽写《茶经》又创立了茶道,茶、茶艺、茶道都有了,现在你写《茶话人生》也就是了,何必又强调茶德这名堂呢?朋友,因为讲茶德是现在时代的需求。

要讲茶德,就得先说德,德是什么呢?《说文解字》告诉我们:“德,升也。”可见,德是品质的升华,那么茶德就是喝茶品质的升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当然得有德,所以君子喝茶,要讲茶德。

老子认为德是道的美好表现,所以整部《道德经》所演绎的就是道的美。

德,你想,就连老子极力推崇的至高无上的道也讲德,可见德是多么重要。是的,我们不能只知道道理,还要学会道德,理是道的一面,德是道的另一面,而且,理是德的保障,德是理的呈现。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说,真正有大德的人,不会处处彰显自己的德,那些下德的表现,好像处处都不失德,其实是因为无德。是啊,笔者在这里讲茶德,正是因为自己需要茶德,但愿读者诸君都已经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好茶友了。

不过,相信大家也都会认同的是,现在已经到了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不仅农、渔、工、商、学等绝大多数的人为求生存忙得不可开交,就是老板、经理、专家、教授也都难得有闲工夫摆弄茶道,所以,依笔者看来,当今的君子,喝茶不谙茶道尚可,如果不知茶德就有点遗憾,因为不谙茶道无伤大雅,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若不懂茶德,难免在以茶会友的不经意间有失斯文。

陆羽写茶,茗翁之意不在茶

陆羽的《茶经》,大家都以为是茶的专著,其实不然,他的《茶经》其实是“茗翁之意不在茶”,只要认真品味他的文字,你就会发现他在说茶的过程中,经常穿插着说一些很有意思的题外话。

比如,他在“六之饮”的开篇说:“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这些话把它翻译过来就是:“长翅膀的飞禽就飞翔,长毛的走兽就奔跑,长嘴的人类就说话。”显然,这些话与茶是没有什么关系的,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些话也与蒲松龄借鬼狐讲人世一样,是借茶讲人生的意味啊。

我们再来看他同一篇中的另一句话吧,他说:“于戏!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这话不是也很值得我们咀嚼吗?是的,“老天爷孕育的万物,各有各的妙用,可人们所花的工夫,往往只涉及浅易的层面”,陆羽一想到这些,话还没说哩,就先发了“于戏”的感叹。

陆羽《茶经》书中此类的文字不胜枚举,如在“三之造”中他说:“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襜然;浮云出山者;轮囷然;轻飙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这段文字,我们如果了解了其中的关键词就会有所领悟,如第一句的“卤莽”,是迷茫不清之意,第二句的“犎”是指大野牛,第三句的“浮云”是居高之物,“轮囷”是盘旋曲折自高而下之意,第四句的“膏土”是细融如油脂的土,第五句的“暴雨”是大水,而“潦”是小水。所以这几句话的意思是:“糊涂如胡人之靴的茶是精腴之茶,野蛮如牛一样的茶也是精腴之茶,有自高而下关系的茶是精腴之茶,富有油水的茶也是精腴之茶,像那暴雨一样从天而降的茶更是精腴之茶。”

陆羽在讲了这些精腴的茶之后,又说:“有如竹箨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簁然;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这“瘠老者”指的是干瘦而不鲜嫩的茶。

多妙啊,茶,居然也跟我们人生在世的遭遇一样,有富贵的也有贫瘠的,有野蛮的也有文弱的,有幸运的也有不幸的,因此,世态百相的人们,在制茶、买茶、泡茶、喝茶、送茶、献茶、说茶、夸茶的时候,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势利茶”、“淡泊茶”、“自满茶”、“若谷茶”、“时髦茶”、“岁月茶”等等。可见,茶与人确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做人要有道德,喝茶要讲茶德。

也许有人会批评说,陆羽对茶的这些描写,都是对茶饼表面各种纹理的形容,并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种意思。对不起,认为那些是形容茶饼表面各种纹理的注解,根本是解不通陆羽原话的,我的理解可能有点让人感到突兀,但请诸君多想一下茶的清淡品性,也许就会觉得我的理解要比原注解更合理一些。

好在我写完上述观点后,为了想再分析一些《茶经》的类似句子而查阅资料,结果发现,对陆羽《茶经》的这种理解也不是我独家所有,瞧,2004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茶典》编注者,在该书的前言中就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论述,他说:“在《茶经·四之器》中,陆羽说:‘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就反映了儒家的‘中和守正’的观念,就已经带有‘道’的萌芽了。”

说得多好啊,如果照《茶经》的注解,“方其耳”是指锅两边方形的执手耳,“广其缘”是指锅平坦而宽的边缘,“长其脐”是指锅的中心部分要长,可该书编注者却说这三句反映的是儒家“中和守正”的观念,带有“道”的萌芽,可见,那编注者也认为陆羽的文字是另有含义的。

其实,把茶作为抒发人生情感媒介的,又何止少数写茶书的人呢?就是借茶感发的喝茶人也是数不胜数的,在前述《茶典》的那篇前言里还接着指出,陆羽的好友唐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说:“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编注者告诉我们,这是认识到了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涤烦、致和、养生、怡情、修性的功用。

还有,清朝陆廷灿著的《续茶经》,在“茶之饮”开篇引用庐仝的《茶歌》中,也有“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诗句。瞧,这庐仝的《茶歌》中,反映的尽是他自己的“孤闷”、“枯肠”和“不平事”。可见,陆羽的“长嘴的人类就说话”,不仅有深长的寓意,而且也很有先见之明。

“糊涂”遭遇势利茶

本书取名《茶话人生》,当然就是要通过茶话讲人生的意思,所以可能说来有点话长,但好在茶道之繁人们都不嫌,相信饮茶雅士也定有雅兴品味下文诸多饮茶逸事及其典故和趣闻。

十几年前,我买了一套很不错的书,叫作《糊涂学大全》,书中引经据典,说了很多令人叹服的道理,并且很认真地告诉人们说,大糊涂大聪明,小糊涂小聪明,不糊涂不聪明。但该书教人糊涂并不是消极的,乃是对郑板桥“难得糊涂”妙语的一种现代诠释。

陆羽的《茶经》是否有郑板桥那样“难得糊涂”的寓意,有没有辛弃疾那种“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韵味,相信不是人人都清楚的,但同样是喝茶,不同层次的人所喝的茶也不同,一定是众所周知的。虽然富贵、清贫也都有各种交往,喝过的茶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但富贵之人喝的多是名贵好茶、普通百姓喝的多是廉价粗茶是可以肯定的。

笔者就有与各种人士喝茶交往的体会,有时是攀高了喝,有时是低就了喝,这样一来,也就喝过了不少茶,时间久了,也培养成什么茶都能喝的习惯。不过,虽然说我什么茶能喝,但是有一种茶我是绝对不喝的,就是“势利茶”。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共收录了1905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片小说精品4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短篇小说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现经修订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由毛信德和李遵进担任编著。
  • 智读毛泽东诗词

    智读毛泽东诗词

    红色经典:智读毛泽东诗词》一书,近日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60多首脍炙人口的毛泽东诗词加以哲学层面的智慧解读。在感悟诗词崇高而超凡的理念世界的同时,体会诗词的精神内涵,将伟人恢弘的革命气势、浪漫的革命情怀和生动的革命气质用全新感受表达出来,继而展现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和辩证而睿智的思考。
  • 白珍珠

    白珍珠

    该书是《青少年爱读的中国民间故事读本》系列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分为“等待第十朵花开”、“忘情塔”、“来生之约”、“等三辑。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构思创作而成一个个青少年喜爱阅读的小故事。
  • 爱的另一种方式

    爱的另一种方式

    《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是一部散文集。作家将生活与文学的触角,伸向深情的故乡、瑰丽的河山、活跃的文坛……《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散文的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天衣无缝、行云流水、舒缓酣畅,具有潜移默化中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情趣。
  • 许地山精品选

    许地山精品选

    《许地山精品选》系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系列书之一。《许地山精品选》由许地山著。《许地山精品选》由散文小品、蛇、笑、三迁、愿、山响、愚妇人、蜜蜂和农人、爱底痛苦、信仰底哀伤、暗途、梨花、难解决的问题、暾将出兮东方、花香雾气中底梦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鸾皇倾,冷艳孤女上位记

    鸾皇倾,冷艳孤女上位记

    她,不知父亲是谁,年少失母,此生为复仇而活,心慈手软害死了母亲,害死了师父,无奈接下那冰冷的帝冠……他,邪魅不是他,冷酷不是他,没人知道真实的他,天下他不想要,帝位他不想要,他能掌控天下,他只要她……登上那至尊之位,此生便无法换回女装了,你可还愿意?她没说话,对着他笑了笑,接过他手中的帝冠,将半面桃花交到他手上……自七岁那年,我就没有机会再穿回女装了
  • 人生路上遇到禅(小和尚释然为您解读禅的世界)

    人生路上遇到禅(小和尚释然为您解读禅的世界)

    《人生路上遇到禅》通过小和尚释然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禅的世界,引导读者怎样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帮助读者不断丰富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确立与人相处和与自然相处的方法,培养出一颗善心,直面人生,引导读者的内心,使之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和生活琐事,及时调整好自我状态,在迷惑退缩的时候找到一个方向,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 牛角

    牛角

    一些记忆片段,一些成长的感悟,一些情绪化的胡言乱语。消磨所剩不多的光阴!
  • 与鬼厮混的日子

    与鬼厮混的日子

    这是个关于阴阳秘术,江湖奇人的小说,当今许多秘术,道法,都已经失传,但有一些人,仍然保存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他们通阴阳,晓道法,身怀绝技,或隐藏在都市之中,或修道与山野乡村。这是个神鬼与人界限不在分明的时代,也是个色彩斑斓信仰缺失的时代,两个倒霉蛋,一路跌跌撞撞的闯进了阴阳道法的世界,揭开了一个个隐藏在阳光下的阴影迷雾。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无界星辰

    无界星辰

    巅峰的技术,在人口的压力下,达到了虚幻的极致。星辰无界,科技背后的畸形,生存下的残喘,万亿生灵,实与虚,究竟谁幻谁真?真实与虚假的交替,沉沦的迷茫,永恒不只是传说!
  • 总裁追爱记:丫头,别躲我

    总裁追爱记:丫头,别躲我

    一个是SYX的总裁,一个居然是广告外包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他和她,注定冤家路窄,缘份天注定。他醉酒后,身份暴露,她怀疑他的动机不纯,故意刁难他,他却俯首听命,极尽宠溺。由于他复杂的家庭背景,上一辈人之间的恩怨,深入骨髓的爱恋却经不起仇恨的催残,因为深爱,所以放弃,他不能让诅咒伴随着她。当他牵着别人的手决绝地离开时,他的背影让她一度绝望……拨开心中的迷雾,蓦然回首,却发现,他依然站在灯火阑珊处期待她的回眸……
  • 女王征途

    女王征途

    世界在沉睡,苏醒过来的人不超过总人口的千分之一,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中,究竟是帮助更多的人类,还是独善其身?
  • 神魔天引

    神魔天引

    生命之源初生之时,混沌未分阴阳,灵魔之气各半。然灵魔二族,犹如日夜,不可共存。生灵苍则灵富魔消,魔物胜则魔强灵逝。灵种魔种,择一而存。却道地星世界,神魔一战虽有胜负,却也未尽全功。时过万年之久,人族强者物是人非,内斗不断。魔族残余却卧薪藏胆,苦心经营。地星世界,早已暗潮汹涌。蓄谋已久的神魔之战,必将再一次拉开了帷幕。大战将起,却不知这无意间闯入地星的少年,又能给这场生存之战带来什么样的变数。
  • 天颖兰芳

    天颖兰芳

    蓝颖,刚出生就有一名老道人说她使命凡。当她十八岁生辰后要自已去完成。路上相续遇到有使命守护自已的伙伴,开始只是出于使命才来保护,经历多次的困难他(她)们彼此信任关心,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