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6000000036

第36章 自我意识问题的心理辅导(2)

对小林的辅导持续了一年之久,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小林基本上克服了嫉妒心理,还担任了学校学生会、团委、文学社等团体的主要职务,工作出色,才干与能力得到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各科竞赛中屡屡获奖,成绩名列前茅,人际关系也不错。

本案的成功,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辅导老师的精心设计,使案主乐于接近,诚心诚意地配合心理辅导;辅导者对案主的爱心,锲而不舍的精神;案主的迫切要求,坚强的毅力与信心;班主任、家长的密切配合。

本案提醒人们:嫉妒心理和行为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强烈的嫉妒心理可能会使学生的生活变得“畸形”,陷入忧郁苦闷之中,甚至攻击别人,害人害己。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这种不良的心理行为,让他们健康成长。

学生走不出自卑的阴影,怎么办?

有这样一个案例:

午间,教室里三三两两的学生或聚在一起讨论题目,或忙着做作业,或在座位上休息。我正在讲台旁埋头改作业,一阵欢声笑语使我不由得抬起头。

秋茹正和几个女生谈天说地,以她们自己的方式在午休。她脸上洋溢着开朗、自信,与初次见到的她完全判若两人。

记得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我拿着点名册点到秋茹时,似乎没有回应。我又点了一下,听到的是轻轻的、怯怯的声音,当时我也没很在意。

时间一久,我发觉这个叫秋茹的女孩与众不同。她不爱与人说话,总是低着头走路,当别人与她说话时,她总是用手遮着自己的脸。她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愿做抛头露面的事,似乎对一切都非常冷漠。于是我开始注意起这个女孩,并作了一番了解。

秋茹今年14岁,成绩平平,不善言辞。由于患白癜风,一张原本姣好的面庞上,白一块,黄一块,相当惹眼。14岁正是花季,面容的缺陷,使她在同学面前常常感到无地自容,陷于自卑之中。自卑,摧残着一个的精神中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自信、能力和热情。我强烈地感到这是个急需我关注和帮助的学生。

于是,我们便有了第一次谈话。我让她坐在我身边,用轻柔的语气问她为什么总爱低着头。秋茹紧皱着眉头,轻声细语地说:“我的脸有病,长得不漂亮,再说我的成绩又不好,抛头露面多了怕同学笑话。”

“采取回避也不是办法呀,那样会和同学关系疏远的,你想过吗?”她摇了摇头,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她的真实想法。

“病去治过吗?”我关切地问。

“治过,可是治不好了。”说罢,她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进入青春期,学生更关心自己的形象。他们爱把自己的身体容貌与同龄人相比,假如自己身体容貌引起别人的赞美,就自我欣赏,产生一种满意感;一旦长得不招人喜欢,就会有挫败感,产生各种烦恼。有的同学由于容貌缺陷产生一种严重的精神负担,甚至由容貌而怀疑自己在智力及其他各方面都不如别人,影响自己潜能的发展,形成一种自卑的性格,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健康成长。

秋茹不爱主动与人交往,或者说交往过程中小心翼翼,正是怕被同学嘲笑。她被外貌上的一点缺陷击倒,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认为自己是最难看的,无形中扩大了自己精神痛苦的程度。因此,我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帮助她调整心态,使她积极地面对生理的缺陷。

“你这样生活很累,我理解你的心理,如果换成我,我也会感到很不好受。”我真诚地说。

听了我的话,秋茹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一些。

我对她说:“你这病虽然难治,但难治不等于治不好吧!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她的回答是沉默。

“你一定知道张海迪吧?”我说。

“知道。”她答。

“她身体重度残疾,可是她自卑了吗?”我问。

“没有。”

“对了,她虽然坐在轮椅上,但她总是保持着愉快的心情,还写书呢!你的病与她的病相比怎么样?”

“轻多了。”

“对呀,难道你不该振作起来?无论怎样,对自己都要有信心。有句话说得很好:女孩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真的是这样。”

第一次谈话,我看得出她很专注,不时地点头,似有所悟。

此后没过几天,在一堂语文公开课上,当我讲完几种文明礼貌用语让学生上台表演小品时,没想到平时低着头不敢正眼看人的秋茹也上台表演了。她扮演的是老师的角色,这是她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同学和老师表演。虽说显出几分紧张,但她毕竟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同学们和我都以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以后,我很少见到那个低头走路的秋茹了。

为了让秋茹学会主动与人交往,我做的第二件事是鼓励她多参与活动,安排她担任一定的职务。正好班里缺个劳动委员,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并对她说这工作很辛苦,责任心要强,我相信她一定能胜任。秋茹先是有点吃惊,继而便愉快地接受了。她制定了值日生轮流表,每天总是最早到学校、最晚离校,工作干得挺好。

可是,几个星期后,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一向书写工整的秋茹,作业字迹潦草,且不认真,工作似乎也被动起来,我感觉到她处于情绪困扰之中。从旁人口中,我了解到班里有个别同学有事没事拿她取笑,嘲笑、挖苦她。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而生理有缺陷的人特别敏感,自尊心特脆弱。对秋茹而言,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一个无恶意的动作,都会引起她的多疑、苦恼,更不必说故意取笑之类的话。

我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引导大家应和睦相处。我又找来秋茹,希望能抚慰她那颗受伤的心。

“同学取笑你,你心里一定很不好受吧?为什么不向老师诉说?”

“我当然不好受,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确实丑,我怕失去更多的朋友。”她眼圈红红的,情绪有些激动。过了一会儿又说:“老师,我害怕照镜子,一想到我有病的脸,我就什么也不想干了。”

“为什么?”

“我不知道,我心里烦透了。成绩上不去,人又丑又笨,我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

她那闷闷不乐的表情告诉我,她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了伤害,刚刚萌发的信心又消失了,她的情绪再次陷入了低谷。是啊,十多岁的孩子常常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苦恼,他们常常会太在意别人的评论。

我对她说:“有位名人说过这样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懂这话的意思吗?”

她说:“懂。可是……”

“可是别人说你的话,你会受不了。我想,你能不能换个角度想一想。比如,别人说的话有对的也有错的,有无意的也有恶意的。我们不是为别人活的,别人也不上帝,干嘛要太在意别人说的话呢!只要自己努力做一个可爱的人,别人自然会对你刮目相看。你说是这样吗?”

“嗯。”秋茹轻轻地作了回应。

我继续说:“学生自然要以学习为主。至于脸上的病,可以尽量想办法去医治,万一治不好,以后可以去整容,但目前,应尽力搞好学习,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别人行,你一定能行!”

此后,我常找秋茹聊天,对她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表扬。课堂上鼓励她举手发言,让她用肯定、坚持的语气说出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我要让她明白,容貌上有欠缺的人,同样可以是成功的、可爱的。

渐渐地,秋茹又变得开朗了,爱笑了,她的学习劲头更大了,还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并且不再那么在意自己容貌的缺陷。

上课铃声响了,打断了我的沉思。我看到秋茹正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满怀信心地等待上课。从她那双明亮的眼睛中,我读出了她内心的平静和自信。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就是设法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重新激起他们的自信心。特别是我们应当遵循“人人有希望,人人能成才”的观念,引导他们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要善于及时发现和鼓励他们思想和学习上的点滴进步,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具体地说,应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动之以情,正面疏导

有自卑感的学生,往往对教师和同学有戒心,甚至怀有敌意,他们对教师保持沉默、躲避或者采取对抗的态度。因此,我们要用耐心和宽容的态度,从培养感情入手去爱他们,即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以满腔的热情去温暖他们的心;亲近他们,即教师平时要多接近他们,关心他们的思想和学习,常和他们一起学习、活动和促膝谈心,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即要摸清学生性格差异,讲究方法,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具体实际的帮助。这样会使他们感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爱护他们,就会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二)晓之以理,热情激励

一个人的自尊心有两个发展方向,与上进心结合成为事业心,与虚荣心结合会变得自私自利、自惭形秽。因此,我们在施教中要防止后者,使自尊心成为后进生进步的动力。不树立自尊心,就不能消除自卑感。因此,在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时,一定要讲清自卑感的危害,激发其昂扬奋发,自爱、自重、自强的精神。同时,我们要通过公正的评价,来鼓起他们生活、学习的勇气。首先对学生的了解要细,评价要客观,要改变旧的人才观,以培养目标为准绳评价学生,促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后进生要及时发现、肯定和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感到自己是有希望的,有前途的。实践证明,这样肯定比批评和惩罚更能激起积极的心理效应,进而激发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三)充分信任,积极矫正

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信任,有自卑感的学生更是如此。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由于偶然受到教师的信任和期待而走上成功之路,也有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因得到信任和尊重而重返正路。众所周知,人对自身力量的直接感受是增强自尊心的有效途径。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但思想品德上往往有可贵之处;有的虽然纪律散漫,却可能是体育健儿、劳动能手或具有文艺才能……对此,我们要做具体的了解,对他们寄予真诚的希望和信任,尽量为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条件,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表现自己,发现自己,以自己的优点矫正自己的缺点。这样不仅能密切与同学的关系,扩大他们在同学中的影响,而且能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这是唤起自我意识的契机,是认识自身价值的镜子,能消除自卑心理上突破口。

还应当强调的是,学生自卑感的消除、自尊心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出现反复是正常的,我们应始终如一地信赖他们,理解尊重他们,关心教育他们,使他们不断地战胜自我,成为永远进取的人。

学生因为贫困而自卑,怎么办?

我来先来看一位班主任老师讲述的故事:

刘梅11岁,家住城郊。父亲跟着建筑队打工,母亲在合资企业上班,她是个独生子女,家里的日子过得蛮红火。但是天有不测风雨,一年夏天她父亲在工地干活时,从屋顶摔下来摔断了腰,撒手西去,给她们母女留下了4万元债务。

刘梅品学兼优,性格内向坚强。她父亲住院时,学校发动全校师生为她捐过款。她是这个班的卫生委员,经常一个人打扫走廊,干着本该值日生干的活而毫无怨言。见了我,她总是羞怯地低头干活,也经常满脸飞红地为我端上一杯水,或赶在上课之前将讲桌擦得干干净净。

我喜欢这个懂事的小女孩,便经常在班中批评那些偷懒的值日生,可效果不明显。刘梅还是经常默默地干活,有时候她的眼睛还红红的。我很纳闷,问她,她咬着嘴唇不说话;再问,泪就下来了。我不便再问。

这个学生怎么了?班主任老师私下里找她的好朋友一了解,才知道,刘梅本是个活泼开朗自信的孩子,可自从父亲摔伤后,她家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她太懂事了,事事苛求自己。

学校为他发动捐款后,她满心感激,为班级服务更是尽心了。她是卫生委员,分配任务时,总有那么几个不懂事的男生说:“刘梅,我还给你捐过款呢,别让我干了。”刘梅便不好意思说什么。久而久之,刘梅背上了良心债,她总觉得亏欠同学们的,因此自卑起来。她总是以多干活来减轻自己良心上的重压,人也变得越来越忧郁自卑。尤其是面对那些捐款多的同学,她更是诚惶诚恐。

一般说来,家境贫寒而又崇尚知识的家庭,孩子是最有希望成才的。然而,家境贫寒的孩子往往更敏感,更容易受伤害而变得不自信、怯懦。一方面,他们求知若渴,希望于贫苦中通过学习挣出一条路来实现自己,摆脱贫困,并对自己的成绩颇感自豪;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家境贫寒而窘迫、自卑、怯懦。他们的心里矛盾重重。这往往既能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也会成为自我价值实现的绊脚石。

刘梅的心病主要是由于家庭的贫寒和接受他人的捐助后而形成的自卑心理。

那么,教师该怎样进行辅导呢?

首先,老师在班级中为刘梅搭架子,树威信,为刘梅创设良好的小环境。

比如,明知是刘梅收拾的讲桌,但每节课前老师都要啧啧称赞讲桌是全校最干净的,然后故作不知地问:“是谁干的呀?”学生们便一起充满善意地瞅着刘梅笑。老师便趁机真诚地感谢刘梅,说她是教过的最懂事、最优秀的学生。有时还请刘梅代收发作业,她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老师于是更是感谢她,称她是好助手。经过一个阶段的鼓励,刘梅开朗了许多。

语言暗示对人的心理乃至行为都有着奇妙的作用。老师抓住一切机会暗示学生。老师总是说:“我敬佩刘梅这样的同学,又懂事又善良。这样的人最有出息。”

有不少学生知道香港首富李嘉诚,都很崇拜他。老师便在一次活动课上把李嘉诚少年凄惨窘迫的困境介绍给同学们。告诉他们,一个人的家庭出身无法选择,但自己要走的路却可以自己选择。李嘉诚出身贫寒,但他凭着努力,终于成为香港的首富,而不少家庭富足的人却碌碌无为。家庭富足,那是你父母创造的,不是你的,你也没有资格骄傲;家贫无需自卑。自信、努力才是你的资本。现在暂时的困难是对人的意志的考验。克服了这些困难的人都是强者,都会成功。

大家开始敬佩刘梅了。选举干部时,刘梅以多数票当选班长。她的威信树立起来了,自信心也恢复了,学习工作更加努力了。

接着,老师又为刘梅疏理心理,树立榜样,建立自信。老师发现她很想跟老师亲近,但仍显得信心不足。后来在与她的母亲约见了一次后,终于找到了症结。

她的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却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她告诉老师,刘梅的姑夫是海尔集团的一个部门经理,听说了她家的情况后,主动找上门来给她家一些经济上的帮助。刘梅面对这位姑父时,羞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的母亲对老师说:“老师,她看见‘高级人’就心虚,说不出话来。”

看来她是把老师也当成“高级人”了。于是,老师没事就找她谈话,谈学习,拉家常,说趣事。告诉她自己缺吃少穿的少年时代,和艰难的成长历程。目的是让她知道老师出身贫寒,却靠自己奋斗出了一条路。

同时还推荐刘梅看一些名人传记,让她了解那些名人经历的千难万险,看看名人是怎样一百次跌倒,又一百零一次爬起来取得成功的。

同类推荐
  •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一些大事,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国甚为关注,也引起世界传媒广泛而强烈的复杂反应。从众多而繁杂的媒体声音中,我国民众识别了友好、善意的朋友,也看到了西方仇华、反华舆论的猖獗;识别了西方某些媒体虚假报道后面的反华心态,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外部舆论形势的严峻,领悟到媒介教育的刻不容缓。
  • 云龙舞

    云龙舞

    文登首部以文学形式反映家纺业发展史的全景式史诗般长篇纪实文学,本书共有八个章节,二百零四个个性鲜明的主题。从文登家纺的源头说起,结合家纺产业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详细描述了驰名中外的工艺品“云龙绣”的发展历程。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 多维视野中的农村社会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农村社会研究

    文章讲述的是: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内卷化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性别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等内容。
  •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本书从教学方面讲教师的责任讲学生道德的培养教学生为人处事的技巧讲学生交友之道注重学生的心理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作为一位教师如何更加完善教育。
热门推荐
  • 蔷薇神尊来了,快来接嫁

    蔷薇神尊来了,快来接嫁

    我为你杀敌上万,却得你一眼怨恨,我含恨被罚下凡救世济贫,救得上万人才可回归仙班。几百年了,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你我关系会成这样,我恨,终于有一天……你出现在我的面前……原来你早以投胎转世……
  • 青春慕斯

    青春慕斯

    因为一次意外的邂逅,他们加深了对彼此的感情,经历的事情不仅让他们收获了友情,更收获了彼此的爱情,像慕斯一样的甜...几年后,六人再次相遇,这次,谁都不会离开了,因为,这是属于我们的——————————青春慕斯。
  • 星际图腾

    星际图腾

    星战学园迎新处,一名又胖又搓又没天赋的小胖子,突然当着所有新生老生的面,对一名又白又美又有天赋的学姐喊道:“做我女朋友吧!”于是,一场热血沸腾的星空之旅,就此展开了。
  • 后悔,晚了!

    后悔,晚了!

    天真的职场女孩儿,为了所谓的爱情选择了迁就男友家的状况,嫁进来了不足六十平方的婆家,她是幻想着,面包虽然没有,可是她有爱情,殊不知这样的婚姻生活让她历尽了苦楚,几乎成为了单亲妈妈
  • 在游戏世界里修仙

    在游戏世界里修仙

    玩家秦夜作死开挂穿越到游戏里面的真实世界秦夜沉思的坐着,想起了日后游戏里面无数的篇章剧情在这里同样出现,他决定了,他要回去继续好好玩游戏,修仙太危险了,不是正常人可以修的。作弊器每日生出一点基础技能点,十点可兑换成一点进阶技能点,一百点可兑换一点高阶技能点,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 国家盾牌

    国家盾牌

    西南是大陆最后被解放的地区之一,国民党保密局曾有计划地在当地潜伏了大批特务,并在解放初期,不断向该地区空投特务。伯都的《国家盾牌》以1953年秋,发生在西南康城地区的一个普通农村女青年失踪的案件为导线,将侦查员们发现的特务活动的蛛丝马迹串联起来,展开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反特故事。
  • 金话术:一看就会的说话指导手册

    金话术:一看就会的说话指导手册

    本书依照实用说话的对象与情景场合,分为“青春校园篇”、“火拼职场篇”、“浓情蜜爱篇”、“多味生活篇”、“说话工具篇”,分别提炼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若干情境,通过情境特征分析、情境话语功略、金玉良言、情境小TIP,介绍处理各种状况的”标准话语“。包括职场如战场,麻辣话语主攻心为了幸福,必须这样说给平淡生活加点料等篇目。
  • 雷霆万钧之机械魔城

    雷霆万钧之机械魔城

    天高地远,谁与我振翅飞翔情重姜肱,谁共我促膝长谈纵使无言对面难相识纵使天荒地变心已折既如此,山河与我何干倾我魔城之力,雷霆之威,寂灭虚空,永世相忘。
  • 樱花庄的食梦者

    樱花庄的食梦者

    非常非常综合的东西…...女主,果然还是神田空太比较好吧?..月刊(半月刊)注目,跳坑请三思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