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5000000022

第2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2)

考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我们发现十字军东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直接推动了经济发展。在这里我们暂时无须去分析十字军东征的原因。我们一直强调,经济发展虽然有内在动力,但绝不仅限于此,文化、政治等都可能推动其发展或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十字军东征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当然也是一种军事活动和宗教活动),第一次在欧洲广阔土地上让各地方彼此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它打破了传统封建制度下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为维持战争供给,各地人们之间需要大量物资交流,需要货币,于是逐步形成金融与商业体系;在地中海一带也形成频繁的海上贸易。另外,农业、工业等经济活动也发生重大变化,庄园制瓦解了,工资制度萌芽了,等等。过去那种地方性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打破了,人们相互往来、相互依赖性加强了。在这些经济活动中,各种相关法律如商业法、航海法、金融法相继得到制定;而同时它形成的自由、平等与开放的交易规则,逐步改变了传统农奴对领主的依附,并最终导致政治制度上的改良,如议会的兴起及功能转变,直到新制度的建立。就近现代而言,亨廷顿也指出经济发展之所以能促进民主化的原因。总之,尽管各国经济政治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是经济发展能促进政治发展却是铁的事实。

命题二,经济发展要求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关系的进步,这就决定了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政治等上层建筑也要发生相应变化。

从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理论看,市民社会代表的是真真切切的私人利益,代表公共利益的政治国家最终是为市民社会的私人利益服务的,“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时,它必然要求政治方面作出相应变革。经济发展要求政治发展与它促进政治发展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当要求转化为现实时就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同样以欧洲从封建主义社会形态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为例证来说明。在十字军东征带来经济商业活动繁荣的同时,政府为维护经济活动带来的利益,必须制定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如航海贸易的发展,就使得政府要派出领事,设立海事法庭,制定海上法规。当新大陆发现以后,大规模的海外贸易更是要求有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作为商人的后盾。当时的经济发展同样也造成社会急剧动荡,需要国家来调整、安定社会生活。这些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权力要强化,能力要提升,二是要增加专门的机构处理相应的事务,三是要有相应的规则。从政治学角度看来,当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政治体系能力提升、政治体系结构功能分化、政治体系制度化三大要求。这与我们今天中国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政治发展要求非常相近。当代中国政府权力过于集中,政府职能错位,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应该管的没有管或管不好,直接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而只有通过体制改革,转变职能,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对于现代西方国家来讲,上世纪初它们遇到了许多经济问题,经济发展曾一度迟滞,许多理论家都深刻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政治制度的失效。公共选择理论成为显学,暗示着经济发展就必须要政治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政治发展、要求政治发展体现了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

命题三,政治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政治关系及政治结构作为上层建筑一经确立,对社会物质生产及生产关系的调整也就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由于政治是进步的,是发展的,所以它同经济发展是同向的,因而能起到推动和保护作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指出,“无产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即集中在已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更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个时候就体现了政治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政治发展促进经济发展,首先是体现在国家职能上,马克思主义强调国家的两个基本职能,一是维护政治统治,二是经济管理职能,它要通过经济管理来维护政治统治。因此,从国家的基本属性上看,出于维护统治的动机,它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是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现代西方国家经历过市场失灵的痛苦,国家为解决面临的统治危机,积极干预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国家的积极干预,表明一种职能变化:不再单纯做守夜人政府,而是设立相应机构,颁布一系列法令,在体制与政策上作出变化,这些本身就是政治发展的表现。

同样,在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经济发展提出了政治发展的要求,那时的政府也是设立相应机构,颁布有关法令,体现了政治发展。在今日的西方,政治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就是政府再造:通过建设企业家政府,掀起新的公共管理运动,提高效率,促使经济走出低迷状态。克林顿总统在任时期,美国经济蓬勃发展,与其发动并支持政府改革分不开。对于中国来说,政治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可以从两个历史时段看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属于我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政治发展,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经济总量在短期内得到急剧增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转变了思想观念,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全面恢复被破坏的政权组织,形成政治观念世俗化、理性化的局面,政治体系结构功能逐步正常运转,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并直接促进经济发展。到现在,政党的科学决策,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职能转变,民众民主法制观念的加深,都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政治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关系深藏在经济关系之中,政治是要为经济服务的。

命题四,政治发展要求经济发展。政治发展从其终极目标与实现手段两个方面讲,都需要经济发展。从终极目标看,政治发展的目标是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文明,但是只有当经济发展,创造充足的物质财富时,政治发展才有意义。中国古语云,仓廪足而知礼节,如果经济不发展,政治发展水平再高也是徒劳的,人们始终会为填饱肚子四处奔波而无暇顾及个人权利。邓小平同志讲,要大力促进经济发展以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内在包含这个意思。从实现手段看,如果没有经济发展,政治发展也会失去实现的可能。政治活动总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只有经济发展,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物质财富与技术手段,人们才可能从事相应的政治活动;只有经济发展了,传统的旧的利益关系受到破坏并需要重组利益关系时,政治发展才会出现。政治发展要求经济发展,是由经济决定性作用延伸出来的要求。

从以上四个命题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政治的关系很复杂,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是相互促进、互相作用的。在这里,人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这绝不意味着二者间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或者是机械的。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经济的决定作用,是从物质第一性原理引发出来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或否认这一点。当然,对于政治发展以及社会其他上层建筑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来没有说过经济因素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在西方理论界,曾经有人提出文化传统的重要作用,如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中所主张的。但是我们不能曲解韦伯的思想以贬低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对此,马克思主义是承认文化精神的重要作用的,但我们绝不能刻意抬高,文化精神仍然是受制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也就是说经济因素的。此外,理解政治占首位,是从政治反作用而言的,指政治能统帅经济,它能决定经济发展是离不开特定时空条件的,而经济决定政治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政治活动占首位,不能偏离经济发展的目标,否则只会伤害经济的发展。

这是我国历史的教训。在这里,我们又要提防经济绝对化的观点。经济绝对化容易导致在现实工作中认为,搞好经济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种观点其实是在漠视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另外,我们不能把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机械化理解,主要是不能理解成彼此唯一对应关系,特别是认为政治发展只能由经济发展推动,政治落后只根源于经济落后,或者认为经济发展只源于政治推动。事实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元多线性的,也就是说有一个本质的规律,在这个规律下又有许多种影响因素,体现为多个变化路径,这些因素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国际的、地理的,甚至于偶发的不可抗事件,它们总体上又可分为内因或外因。当我们分析政治发展时,既要看到经济发展又要看到其他如社会结构、国际环境、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量。

第二,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必须在历史发展方向一致时才体现出来。单纯从经济与政治关系角度看,有可能落后的经济形态与基础阻碍了政治发展,如我国长期停滞在封建专制制度之下;有可能落后的政治形态阻碍经济发展,如我国文化大革命所显示的;有可能政治发展到达一定水平后形成新的落后的阻碍因素,如分利联盟导致经济发展受挫,然而它又正是当前人们要解决的问题。那么,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方向到底是什么方向?对此,笔者认为,两个领域虽然有自己特定的发展规律,但从长远看,二者将是趋向同一的。经济发展,从形式上看,体现在经济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优化上,现在人们更多强调经济结构优化,如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仅以产业结构来说,人们认为经济发展就意味着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相对低,而商业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则相对较高。所以,促进经济发展,人们都相继发展商业,政府也鼓励经商。然而经商需要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需要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系。政治发展的方向,历经分封、专制最终也体现在自由、平等、民主与法治上,人们的交往制度只有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才是长久的,稳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服务于经济—也论证了这一点,经济政治发展的方向能够统一。从根本上讲,经济与政治都是调整人际利益关系的基本方式,而利益和谐则是利益发展的归宿,是人类潜在的发展方向。经济政治的发展在各国有不同的道路,那是个性的体现,个性最后还是要走向共性的。这里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指出的社会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规律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人类社会发展最终是要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经济与政治、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重新合而为一。而一切否认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或认为这种规律只在于治乱循环或停留在资本主义阶段等论断都是错误的历史观。

同类推荐
  • 入唐三韩人研究

    入唐三韩人研究

    本书对入唐三韩人进行系统探讨,从新视角审视唐与三韩的关系。在学界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充分利用正史记载,并结合石志资料、野史、笔记小说、各种文集和杂记等等进行论述。在论述过程中,侧重对“人”的相关情况(生平、出身、家庭情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生活追求)的探讨。
  • 走进服务型政府

    走进服务型政府

    本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持编写的记录、总结、阐述多年来宁夏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内容有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解读论证,相关文件、资料的整理,具体工作方案的解读,经验的总结及收到的实效等。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准确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要根据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国内外情况的深入比较,深刻论述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 中国梦青年读本

    中国梦青年读本

    中国梦必将成为未来几十年中国的时代主题,符合这个主题的社会思想将大放光彩,顺应这个潮流的政治力量将大有所为,而违逆这个主题的事物将会被时代和人民所淘汰。
  • 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李子迟,原名肖飞,生于湖湘之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专业毕业,曾系大学教师,现居北京,自由撰稿人。著书多种。主要有《中国超级大学》、《道可道》、《战地记者》、《问世间情何物》、《谁将被淘汰》、《就业的革命》等。
热门推荐
  • 虐姬

    虐姬

    亚斯特拉大陆幕城街角娇小身影卷缩成一团,渐渐没了呼吸......洛阳城内“王爷,小姐她......”“莫急,待我去看看!”黑暗中一双迷茫的眼睛睁了开来,与之相对的是却是突然传来的冰冷
  • 非萌不娶

    非萌不娶

    一岁就认识她,凭什么不能娶来做老婆?“两年躲着不见我,功夫全用在别的男人身上了是吧?嗯?”皇甫卫澈握着商萌萌手腕的手往她身后一背,揽腰一带,商萌萌整个身子就贴在了皇甫卫澈的身上。“你瞎说什么啊?什么用在男人身上,这么难听话你也能说出来,真无耻。”商萌萌看着嘴角有点流血的皇甫卫澈,偏过头不看他。…
  • 清闲道人

    清闲道人

    清闲,清闲,世间之上,皆不如清闲。人清闲,剑也清闲,道已是清闲。
  • 幻花碧雪剑

    幻花碧雪剑

    是世界崩溃的奇遇,还是命中注定的曾经,崭新的黎明,落幕的黄昏,走到最后不是为了盛世繁华,抑或荣华富贵、天下至尊,为的只是一个信念,只是心中永远不变的执着
  • 盛夏之樱

    盛夏之樱

    呆萌如她冷漠如他她就是一座火山他的心就是一朵花里的花心温柔是她的代言词冷冷静是他的代表她们遇到他们会有怎样的火花呢?
  • 最相随

    最相随

    最相随你不在的日子/我像丢了魂/总在空荡的街道/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天堂和地狱/是你所在的地方/看着你远去的背影/我就一下子陷入黑暗说好要一起走/你怎么就先撒开我的手没有你的生活/我要如何过活带我走/不管你在哪里牵着我/有你在的地方我才会看见彩虹我只要和你一起/不管生死/我都追随因为我爱你/最是相随
  • 癌人

    癌人

    一位生物学家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使用自己去世祖母的癌细胞克隆了一个黑人女孩。不料,这个拥有超常生长速度和器官再生能力的女孩很快就成了“蛇头”的目标;与此同时,“维护人类纯洁联盟”也发觉了女孩的存在,视其为异类,欲将其置于死地。$$在“新人类”系列作品中,王晋康用一贯的苍劲笔触和悬念迭起的情节为读者展示了人与非人的较量。在本书中,作者构筑了一个身世离奇的异种人类和一个险恶复杂的社会群体。从不自知到渐晓身世,从懵懂到成熟,黑人少女的成长史及心理境况的变化亦是周遭社会的折射。
  • 南初未央

    南初未央

    爱一个人,用什么方式才是幸福?我曾那么用力的靠近你,也曾那么用力的爱你,可到最后,还是留不住你。我以为我是你停下的理由,可到了最后我才知道,你一直在前行,而我,只不过是你沿途的一道风景。你说,你喜欢自由,没有人能束缚你。我爱你,从来没有变过。很多年以后,我还在问自己同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还会不会选择你?如果时光真的能够倒流,我依旧会选择飞蛾扑火的方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这就是青春
  • 跌入尘埃

    跌入尘埃

    一生中起码应该遇上两个人:一个爱你的,一个你爱的。那哪儿够啊?起码还应该有一个人渣,一个老好人和一个出轨对象(当然,如果夹杂在前面两者中你就可以少伤很多心神)
  • 千松笔记

    千松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