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3400000176

第176章 五代十国和两宋(14)

太宗改建三馆,赐名崇文院,其有蓄天下图书之功,亦有延四方贤俊之功。太宗尽收诸降王旧臣,将他们安置在馆阁,利用崇文院的浩瀚藏书,使修群书,如《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之类。而修其他书,为避众人耳目,有时移置其他地方。如修《太宗实录》在诸王赐食厅,修《真宗实录》在元符观,《仁宗实录》、《英宗实录》同时于遂宁宫修撰。而自大中祥符以后,修国史、会要,则另外设置编修院主院。

书院的兴盛

北宋承五代丧乱,统治者为谋求长治久安,注意以科举笼络士子,而忽视兴办学校之事,自开国以来,八十多年没有兴办学校,出现“士病无所于学”,而多依山林,辟舍传习讲学的状况,于是书院作为讲学授徒育人的机构便应运而生。两宋书院发达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乡里兴学,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学校考》中提到,州县之学都是奉诏所建,而乡党之学则是贤干大夫留意斯文所建,其田产和教养之规都优于学校。这种私人兴办的自给自足的书院,虽然也难免受到来自各方的侵夺,但在富庶地区,民间财力雄厚,其书院仍办得轰轰烈烈。另外,南宋书院之盛,也和其理学发展有一定关系。程颐、程颢、朱熹都是南宋的理学大师,他们的学说已被当时儒者士人所仰慕,其弟子门人为宣传师学,兴办书院,因而,南宋书院颇兴,受到理学传习的影响。由于书院是在学校衰颓时发展起来的,所以每当学校兴盛时,它就不免受到一定影响。北宋时有三次兴学之举,一次是宋仁宗庆历兴学;一次是神宗熙宁、元丰兴学;一次是徽宗崇宁兴学。不论太学还是州县学,均设备齐全,而且又是通向仕途的捷径,所以官府兴办学校,对由私人经办而补学校不足的书院是个不小的冲击。

朝廷对于办学成绩斐然的书院,要给以奖赏。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知府周述说庐山白鹿洞学徒常数千人,乞赐九经。诏国子监给本仍传送之。至道二年(996年)赐额西京(河南洛阳)嵩阳书院。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的曹诚造舍一百五十余间,聚书数千卷,延生徒讲习甚盛。府奏其事,诏赐额曰“应天府书院”。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又赐潭州(今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额,并于便殿诏见其山长周式,拜国子学主簿,使归教授。仁宗年间分别赐额石鼓书院和茅山书院。这此受到赐额、赐书、赐田待遇的书院,就有了官助的因素。但总观宋代书院,主要还是民间力量兴办,书院奉一人为师,掌书院之教,称为“山长”或“洞主”,他们或是传一学派学术的大师,或是地方礼聘的有声望的学者,他们授业均不受官府的节制,很像汉代私学,甚至还沿其“精舍”的名称,如纪念朱熹的“教亭书院”,原名即称“沧州精舍”。

书院院址多选在依山傍水之名胜处,如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有林泉之胜;石鼓书院在回雁峰下,山青水秀。有人认为书院选址与寺院选址旨趣颇近,是受到禅林的影响。还有,在讲学方式上也与寺院有相同处,如寺院讲经由禅师主持,有一定仪式,而陆九渊讲学,来时鸣鼓为号,讲时升高座,弟子环绕其座听讲,讲毕返回住所,弟子再往住所问难。

金黄玉凤纹佩理学是宋代兴起的新的儒学学派,开始多次遭到官方黜禁,其传习主要靠书院。南宋时,理学分成朱、陆二大派,各有书院传朱、陆之学。由于理宗的褒奖。朱学一跃成为官学,门徒颇众,多立书院,传朱学,也有的书院则传习其它学派的学说。每个书院,多以传习一派学说为主,学生多是仰慕这一学派前来,故多能刻苦求学,认真对待学问。书院虽有名师讲授,但并不搞一味的灌输,而是提倡生徒自学,并注重启发学生有所创见。书院也有必要的课程设置,而且注重考核,要求学生学好本学派的学说同时要兼取各家所长。

书院非常重视藏书,建院之初,征集图书是一大事,如应天府书院即聚书数千卷,还有一些大书院多得朝廷赐书,如太宗时赐白鹿洞书院书。南宋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除清赐监本九经注疏外,还向各处征书,这些书都入藏于书院。书院藏书,不仅有益于其教学、学术水平的提高,而且对保存、流传图书典籍也有促进作用。有的书院利用本身具备的良好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刻书,多以校勘精审,为世人称道,今传宋刻《汉书集注》即刻于白鹭洲书院。

书院从白鹿洞学馆建立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存在近千年,其间出现过不少著名的书院,北宋有四大书院,但具体所指,众说不一。王应麟《玉海》言,白鹿洞、岳麓、嵩阳、睢阳;马端临《文献通考·学校考》则去嵩阳取石鼓;《衡阳图志》去睢阳取石鼓。清全祖望以为《玉海》言是,其理由是石鼓至宋仁宗时才赐额,而不久又改为州学,为书院时间较短。金人南下,嵩阳、睢阳二书院被毁,仅存白鹿洞、岳麓。南宋吕祖谦新丽泽书院,陆九渊新开象山书院,与之齐名,故称之为南宋四大书院。书院盛于宋,宋亡后它继续存在了六百余年,对我国古代教育、学术的发展都产生过重要作用。

北宋四大部书

宋太宗至宋真宗时北宋政府主持修纂了四部大书。

《太平广记》始修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完成于次年八月,是一部古代小说类书。由李、扈蒙、李穆等奉太宗之命主编。全书五百卷、目录十卷。引用书目列出的是343种,实际有500种左右。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传记和释道等书。内容丰富,分类纂辑。按题材分为92大类,内分150余小类。内容为神仙、道术、方士、异人、报应、征应、定数、谶应、名贤、廉俭、知人、技巧、器玩、神、鬼、雷、风、山、石、草、木、马、牛、羊、禽鸟、水族等,而以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如神仙占五十五卷、女仙占十五卷、报应占三十三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所收入的书半数以上现已失传,如六朝志怪、唐代传奇等,赖以流传。宋元以来,不少小说、戏曲从中取材,如北宋末蔡番节取书中事实诗文,编成《鹿革事实》、《文类》各三十卷。它是研究宋代以前小说的珍贵资料。明代以前,《太平广记》刻本流传不多,主要为钞本。至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谈恺据钞本重刻后才广泛流行。

《太平御览》始修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三月,完成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月,是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开始命名为《太平总类》,后由宋太宗诏改今名。由李主纂,扈蒙、王克贞、宋白等十三人编纂。全书一千卷,分五十五个部门,据《周易·誓辞》“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来,以示此书无所不包。各部门又分若干细目,共5363类,总字数约478万,引用经史书籍文章共2579种。内容包括天、时序、地、皇、王、皇帝、州郡、居处、封建、职官、兵、人事、逸民、宗亲、礼仪、乐、文、学、治道、刑法、释、道、仪式、服章、服用、方术、疾病、工艺、器物、舟车、奉使、四夷、珍宝、布帛、百谷、饮食、火、鬼神、妖异、兽、羽族、鳞介、虫豸、木、竹、果、菜、香、药、百卉等。编纂时充分利用皇室藏书、前代类书。《太宗实录》说其是以前代的《修文殿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及其他诸书编纂而成。采摭广博,每条皆注出处,便于使用引据。今《修文殿御览》、《文思博要》已失传,《艺文类聚》只有百卷,《太平御览》所引五代以前的古籍十之七八今已失传,其断篇残页赖之得以保存。如谶纬之学的有关纬书,论述农业技术的《范子计然》、《汜胜之书》,与《竹书纪年》同时出土的《古文语》,尚能从书中见到一些痕迹。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在北宋时失传,在《太平御览》中保存了四百八十多条。《太平御览》所依据多为宋以前古本,对所存先秦、汉、唐经史古籍得以纠错补漏,有很大的资料价值。但体例上有的失当,类目上有重复,引用书名也有错乱。

《文苑英华》始修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完成于雍熙三年(986年),是一部文学总集。李、宋白、徐铉等二十余人奉太宗之命编纂。宋真宗时几次修订,南宋孝宗时又命人校订。全书一千卷,继《昭明文选》上起萧梁,下迄晚唐五代,选录作家近2300人,作品近二万篇。按文体分为38类,每类又按题材分若干子目。如赋类下分有天象、岁时、地、水、帝德、京都等42小类。内容包括赋、诗、中书制诰、翰林制诰、策问、策、判、表、笺、状、檄、露布、弹文、移文、启、书、疏、序、论、议、连珠、喻对、颂、赞、铭、箴、传、记、谥哀册文、谥议、诔、碑、志、墓表、行状、祭文等方面。十分之一为南北朝时作品,十分之九为唐代人作品,多数根据当时流传的钞本收录,保存了很多有价值的文学资料,如白居易、李商隐、张说、张九龄、韩愈、柳宗元等人诗文。书中收录了大量的诏诰、书判、表疏、碑志,可以用来考订古籍得失、补充缺漏。书中有宋本小注,可作文字校勘、对照比较。书中收入不少律赋、诗贴诗、策论、公牍,为当时读书人和官吏考试作文和办公应酬提供了范本。宋以前书籍多靠手抄流传,错漏多又容易散失,宋初编纂这本类书,为后人提供方便。清代修纂《全唐诗》、《四库全书》均用它作参考。后人修的《全唐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不少资料取材于它。此书因量大,错误不少,“应有而无,应无而有”。尤其赋、诗两部分,清人李慈铭讥评所收赋十之七八“陈陈相因,最无足观”。因此,刊流后流传不广。此书在南宋宁宗时,经周必大、胡柯和彭叔夏复校后,于嘉泰元年(1201年)开始刻版,四年后印成。第二次刊刻在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由胡维新据传钞本重新刻印。

《册府元龟》始修于宋景德二年(1005年),完成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是一部史学类书。由宋真宗命王若饮、杨亿、孙等十八人编修自上古至五代君臣事迹。全书一千卷,据各朝正史及《国语》、《管子》、《孟子》、《韩非子》、《淮南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和历代类书,用编年体和列传体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编纂,分帝王、闰位、僭伪、列国君、储宫、宗室、外戚、宰辅、将帅、台省、邦计、宪官、谏诤、词臣、国史、掌礼、学校、刑法、卿监、环卫、铨选、贡举、奉使、内臣、牧守、令长、宫臣、幕府、陪臣、总录、外臣等31部,每部有总序。部下分门,共1104门,门又有小序。如帝王部分帝系、圣诞、名讳、运历、创业、继统、中兴、告功……等门。前五百卷纪君,后五百卷纪臣。诏题书名曰《册府元龟》。“册府”是帝王藏书之所,元龟即大龟,古时用龟壳占卜,龟寿命长,取宋王朝用此书治理国家,国祚长久之意。此书材料丰富,概括了全部十七史,其中唐、五代部分,更是全书精华。此书编纂时各朝实录尚存的有很多,所引用的史籍,皆宋以前古本,可用以校史补史。《四库全书》所辑薛居正编《旧五代史》部分内容从此书辑出。清人刘文淇用它校勘《旧唐书》。《魏书》自宋南渡后即有缺页,严可均辑全后魏文时不知利用《册府》五百六十七卷所载此页全文补足,致使全后魏文三十八卷刘芳上书言乐事引《魏书·乐志》只有一行,即注“原有缺页”。卢文撰《群书拾补》时认为所缺页“无从考补”。都是不重视《册府》之故。此书北宋本丢失前半部分,南宋本仅存八卷,明钞本错误又多。明崇祯本把宋本错重之文删去。清人陆心源藏有北宋残本四百八十三卷,与崇祯本校勘,将宋本多出页数、条数撰成《〈册府元龟〉两题跋》。

欧阳修与史学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在天圣八年(1030年),即他24岁时考中进士,景间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余清等被宰相吕夷简指为“朋党”,欧阳修作《朋党论》进行申辩,被贬为夷陵县令,“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又出知滁州、扬州、颍州等地,大约就在这一期间,他开始撰辑《五代史记》,他在《免进五代史状》中说:“前者曾任夷陵县令及知滁州,以负罪谪官,闲僻无事,因将《五代史》试加补辑。”欧阳修的撰辑《五代史记》工作,当初是和尹洙(师鲁)分工合作的,欧阳修负责梁、汉、周三代,尹洙负责唐、晋两代,但庆历七年(1047年)尹洙去世以后,这一工作便不得不由欧阳修一人来完成了,直到皇五年(1053年),他才全部完成了这一工作,前后共用去了18年时间。后人为了区别于薛居正的《五代史》,遂称薛《史》为《旧五代史》,欧《史》为《新五代史》。《新五代史》共七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从后梁开平元年至后周显德七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清代学者赵翼评论说:“薛《史》据各朝实录,故成之易,而记载或有沿袭失实之处。欧《史》博采群言,旁参互证,则真伪见而是非得其真,故所书事实,所记日月,多有与旧史不合者,卷帙虽不及薛《史》之半,而订正之功倍之。文直事核,所以称良史也。”

同类推荐
  • 史上最强锦衣卫

    史上最强锦衣卫

    作为锦衣卫中的一个小角色,杨凡本想老老实实把祖上传下来的铁饭碗传承下去,却不想误入风起云涌的夺帝之争。洪武二十四年,传奇皇帝朱元璋已垂垂老矣;温文儒雅的朱标太子风华正茂;雄才大略的燕王朱棣威震边关。那一年朱允炆无忧无虑;一代宗师张三丰已云游四方;朝朝第一奇人姚广孝正郁郁不得志。也是在那一年,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明朝。靖难削藩,迁都修典,征蒙古,下南洋,巡云南。平内攘外,大小事件,都掩盖不住他的足迹!他执法如山,别人说他是酷吏,他忌恶如仇,人们说他牟私利。有人称他为青天,神探。但暗地里却喊他杨扒皮,侩子手。飞鱼服,绣春刀,在这样的历史之中,一个来自现代的小人物,如何翻云覆雨,成就自己的无限辉煌?
  • 中国的第一幕:西安事变秘闻

    中国的第一幕:西安事变秘闻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生动再现了“西安事变”这一错综复杂的斗争场面,对于事变涉及的国共两党及东北军、十七路军、南京政府等有关人员作了简要介绍和评述
  • 帝国英才

    帝国英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是五代十国第一猛将,他也是千古无一的帝王。他几十年骁勇奋战,百万兵忠心不二,三千里路马蹄踏过,终成一代帝王。他用自己的骑兵创建历史,他用自己的骁勇感动人心。帝国岂能没有英才,他从没有放弃寻找。
  • 历史没有真相

    历史没有真相

    一个朝代的结束,一个时代的来临,清末风雨飘摇的局势造就了一个个强人的舞台。是她?是他?引领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专政与民主不过是他们手中玩捏的游戏!
  • 极限穿越风暴

    极限穿越风暴

    “汉朝、唐朝、辽金,穿来穿去好累啊。”泽风抱怨,“因为你一直在幻想游戏中啊……”角落里传来一阵声音。什么?!这一场又一场的穿越,竟是一个天大的阴谋。
热门推荐
  • 何处锦绣不成灰

    何处锦绣不成灰

    那是锦绣一样开端她是最被父亲宝爱的尊贵公主,人生本应锦绣堆成,没有冬日,只有暖阳偏偏,就遇到了他彼时她在殿上,在父亲膝头拥着一团锦被假寐他跪在殿下,苍白容颜眉目如画,额心一印丹红,仿如丹顶鹤头顶那抹妖娆剧毒的伤痕他是质子,前途未卜她是公主,金枝玉叶于是成就了杏花陌上传唱的一段传奇:妾拟将身嫁与,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可是,这样的传奇里,却又有了另外一个人
  • 黑科技霸三国

    黑科技霸三国

    外星黑科技帮助宅男称霸三国!近乎无限子弹的小米加步枪、以一敌百的工兵营地雷、勇猛无惧的东风大卡车、挖掘机。我不是董卓,但是董卓做的事情我也会去做的。虎牢关前,新手司机怒撞群英,吃我一记卡车冲锋拳!我就是要与天下为敌!
  • 琪琪系列

    琪琪系列

    主要讲述我遇见我的女友后的心情。我和她一起在校园的生活记录。
  • 学园法则

    学园法则

    九黎大陆,一个奇异的世界!在这里人类并非一家独大,随时面临着灭亡的危机,而保护人类的,则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学校。江晓宫,一个深受校园暴力所害的少年,在精神崩溃的那一刻来到了这个世界。传奇,就此开始……
  • 夏草如茵香如故

    夏草如茵香如故

    吴意,生于夏,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季节。她行走在人生路上的每一小段,过程中的一点童真,一点惊喜,一点相思,一点回忆,一点感怀,无数个点点滴滴都会在那素签上留痕,演绎着夏草的固执,夏草的蓬勃。
  • 千金一笑:小姐冷情

    千金一笑:小姐冷情

    星际将领落难蓝星千金,也许这是一颗不错的星球
  •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2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2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豪门陷阱:千金女仆

    豪门陷阱:千金女仆

    “What?相亲?还让我和没见过一面的男人订婚?”“我不要订婚,你们就当没有我这个女儿吧。”“妈,订婚行,虽然是个没见过面的女孩,但是我有一个条件,给我一年的自由时,OK?”两人相遇,她成了他的女仆,萌系少爷名牌作家,报李小姐千金女仆。一场聚会两人才知道对方是自己的未婚夫/未婚妻,他们会上演一场怎样的爱情故事呢?请期待《豪门陷阱:千金女仆》
  • 神仙太公之古城劫

    神仙太公之古城劫

    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几千年来一直被神话色彩所渲染的小山城,山城不大,约38平方公里,却是十步一传说,一步一奇景。故事的主人翁就是这个山城里土生土长的楼姓人,明朝初期著名的医学大家楼英,他在世71年,救死扶伤不计其数,医学著作十余本,其中晚年倾其一生作《医学纲目》,成为李时针《本草纲目》的重要依据,为后代中医药研究留下宝贵财富,被例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楼英治病救人,妙手回春的故事家喻户晓,代代相传,世人尊称楼英为“神仙太公”,本书阐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楼英传奇,正因为这段传奇,才保存了古城的千古血脉。
  •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所有的题材都由凯迪克亲自挑选,古老的经典童谣、18世纪著名作家的作品加上作者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完美呈现每一部作品里,广受小朋友的喜爱。本书精选凯迪克最经典的10本图画书合为一本。期待您和您的孩子在如诗似画的阅读中,享受到无尽的阅读乐趣,领会到故事中值得深思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