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3400000121

第121章 隋唐(9)

李建成和李元吉听说后,觉得如果要让李世民去洛阳,等于大权在手,势更难治,不如留在长安,设法除掉他。就秘密派心腹数人,接连不断地上书皇上。说:“秦王的左右听了去洛阳的消息后都非常高兴,去了就恐怕回不来了。”皇上被他们的谗言所迷惑,就把这事给放下了,时间一长也就忘了。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李元吉又想出一计,就是采用各种办法将秦王府的勇将接到自己这边来。李元吉平时最怕秦王府的尉迟敬德,就劝李建成和尉迟敬德结交,私下里送给他金银器皿,但被尉迟敬德义正辞严地拒绝了。李建成、李元吉贿赂收买不成,怀恨在心,就又派人去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得知有刺客来,就打开大门,坐在大堂上等着。刺客一看,知道不是对手,就吓跑了。他们见行刺又未得手,便又生一计,向皇上诬告尉迟敬德有意谋反。皇上听后,欲杀尉迟敬德,幸亏李世民入朝劝谏才免其罪,临淄侯房玄龄和杜如晦与李世民的关系特别密切,因而遭到了李建成的忌恨。皇上听信了他的谮毁,将房玄龄和杜如晦撤职,不许他们再去接近李世民。李世民内心非常忿恨,同时皇上一再相信谗言,也就越发感觉到自身的危险。他身边有一员大将程知节对他说:“大王身边的人,如果都被他们摧折,你自己性命也难保,希望大王早点做决定。”

士兵出行作战图画像砖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是莫逆之交。房玄龄私下对无忌说:现在皇太子要谋害李世民,这样必然危害国家,不如劝他废掉皇太子。无忌将这话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征求属下意见,杜如晦也劝他听房玄龄的话,几位大将也都劝李世民快拿主意。李世民对此仍犹豫不决。

这时,正赶上突厥兵又来侵扰,李建成就推荐李元吉带兵北伐,皇上将兵权交给了李元吉。李元吉就调动尉迟敬德为先锋官,又调秦王府的精兵猛将同去讨伐突厥。尉迟敬德与长孙无忌一看,急忙找到李世民说:“大王再不早做决定,祸在眼前了。”李世民说:“都是亲兄弟,怎忍心下手?”

正在这时,率更丞王祥来到,好像有话说,见长孙和尉迟在旁边,就没张口。李世民见状就起身与王祥密谈。王祥说罢立即退了出去。李世民告诉长孙他们说:“齐王李元吉和太子李建成定计,想让我到昆明池给李元吉饯行,在席前设下埋伏,置我于死地。然后太子要求皇上禅位,李建成当皇上,立李元吉为太子。”长孙不等李世民说完便道:“先发制人,后发为人制。大王快决定吧!”李世民叹息地说:“骨肉相残,古今大恶。我虽然知道祸在旦夕,但也要等待他们先发,然后仗义出讨,方为有名。”尉迟敬德接着说:“大王如不听从长孙的话,尉迟就不能留在大王身边等着他们来杀我了。请您允许我走吧。”长孙也说:“如果这样我也要走了。”李世民见状,便召集同僚们一起商议,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要求大王快拿主意,最后李世民终于做出了起事的决定。

李世民命长孙无忌去找房玄龄和杜如晦,让他们身穿道士服,混进李世民的住处,同他一起制定对付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计划,然后按计行事。

那天晚上,太白星从秦王地上空经过。太史令傅奕密奏皇上说:“太白星在秦地上空出现,秦王当占有天下。”皇上听了心中很不高兴。正在这时李世民来到,他请求皇上撤去左右,密奏太子、齐王淫乱后宫。皇上大吃一惊:“有这样的事么?”李世民又说:“臣儿自想,没有一点辜负兄弟的地方,偏他二人时时欲加害于我,求皇上开恩保护孩儿。”说完竟哭了起来。皇上见一向勇猛的儿子竟委屈得哭了,心里不觉一惊说:“明天早朝再问。”李世民即退下,回到王府便开始布置计划。半夜时分开始调兵遣将,命长孙无忌带领人马埋伏在玄武门。这时,李建成、李元吉也得到宫内差人送来的密报,得知李世民密奏的事,李元吉对李建成说:“今天上朝,恐怕有变,不如托病不去。”李建成却说;“我们内有妃嫔传信,外有宫廷护卫保护,秦王虽然强悍,能把咱们怎样?不如前去参见,好探听一下消息。”二人便骑马前往玄武门。到了临湖殿听说皇上已召集六部大臣临朝审问,二人便知事不好,调转马头往回跑。忽听背后有人喊:“太子、齐王,为什么不上朝?”李元吉回头一看,正是死对头李世民。也不答话,举起随身带的弓箭,拉弓连射三箭,李世民见箭忙闪身躲过,把最后一箭一把抓住。随即取箭向太子射去。太子一箭就被射下马来,当场死了。李元吉一看不好,骑马便逃,迎头碰上尉迟敬德,又勒马往回跑,正赶上李世民追赶上来,冷不防李元吉回马相撞,两人都坠落马下。李元吉起来就去抢李世民的弓,尉迟敬德跑过来救起李世民,把李元吉吓跑了。尉迟敬德把李世民扶到屋里,转身去追李元吉。李元吉想跑到武德殿面奏皇上,还没跑到就听身后弓弦一响,转身一看,已来不及躲避,这箭不偏不倚正好射入咽喉。尉迟敬德上前把李元吉的头砍了下来,又跑到李建成身边,把李建成的头也砍下来。这时,只听玄武门外人喊马叫,尉迟敬德拎起两颗血淋淋的人头上马急驰来到秦王府门前,原来是东宫和齐王府的将领率好几千人来攻打。尉迟敬德双目圆瞪,怒声喝道:“你们看这两颗人头是谁的?”说着把两颗人头悬于梁上。又说:“我奉诏来杀这二人,尔等如违抗皇上命令,将与这二人同罪。”东宫、齐府两军一看群龙无首,便一哄而散了。

这就是发生于武德九年六月庚日,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兵变。

此后,为安定社稷,高祖遂诏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李世民登基,即唐太宗。他整治朝政,开辟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伟业,成为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贞观之治

主要是指唐王朝初期贞观年间(627—649年)的清明政治。唐灭隋以后,唐高祖李渊诸子便开始为争夺太子之位明争暗斗。高祖武德九年(626年)次子秦王李世民于长安宫城的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随后又迫使高祖李渊退位,自己即位,是为唐太宗,并改元贞观。贞观年间,唐太宗以隋亡为戒,率领朝臣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使隋末唐初的破败经济局面得以扭转,动荡的政局也从此稳定。国势昌盛,人口增加,史家因此称之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原因和内容在唐人吴兢所著的《贞观政要》中有较为完备的记录。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君主从谏如流,知人善任,在朝官员则敢于为国事犯颜直谏,大臣各司其职。唐太宗认为,君主要避免失误,只有借助于忠臣的直谏。他十分赞同魏徵的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在与诸臣论治国之道时,唐太宗每每鼓励大臣直言君主的过错。由于唐太宗的鼓励,直言进谏成为贞观年间的风尚。通过群臣的进谏,太宗可以了解到各方面的情况和意见,得知下情,并择善而从。李百药谏止裂土分封,魏徵谏止封禅,戴胃建议设立义仓等,都被太宗所接纳,避免了决策中的失误及过分地役使百姓。在谏臣中,魏徵是最著名的,其先后数次上疏,以隋亡的教训提醒太宗居安思危,忧怜下民。由于君主的纳谏及大臣的直谏,贞观时下情上达,君臣一心,形成了贤人进、佞臣退的良好局面。除纳谏外,唐太宗格外重视人才的选用,太宗朝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太宗认为,君主治国应“至公无私”,“择贤才而用之”。首先,太宗坚持量材器使,用人所长。贞观期间,太宗打破了统治阶级各集团所持有的政治偏见,竭力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利益,兼用关陇、关东与江南地区的贵族与士族,甚至任用曾经与自己为敌的人。这种以才取人的作法逐渐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稳定了局势。其次,太宗尤其注意从普通地主和平民中选拔人材。唐太宗的大臣中有出身于农民起义的将领,如徐世责力、秦叔宝等。有原隋王朝的将领,如屈突通等。也有出身寒素的刘洎、马周、张亮等。由于不拘一格选用人材,致使贞观朝中人才济济,如著名的贤相房玄龄、杜如晦等对贞观之治的形成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次,太宗十分重视地方官的委派,他认为“治人之本,莫重刺史”。因此将各地刺史之名录于屏障上,将所听察到的刺史善恶之事注于各自名下,作为废置赏罚的根据。又诏令五品以上官员,举任县令,使官得其人。由于太宗知人善任,贞观年间能人尽其材,官吏能很好的各守其职,为各项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贞观时期创立、延续、完善一系列的制度,如从北魏以来就推行的均田制在贞观时更加完善。由于亲历隋末农民大起义,使太宗体察到民间的疾苦,同时也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太宗认为,只有使人民安心生产,生活稳定,统治者才能“长守富贵”,国家才能昌盛,政权才能稳定。因此,他要求统治者“去奢省兵,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并身体力行,克制私欲。贞观年间基本上没有进行大的土木工程,这样就相对减少了对百姓的骚扰,使百姓得到修养生息的机会,同时也节省了国家开支。为减轻百姓的负担,唐太宗还将中央各官府的官员从二千多人精简到六百余人,且合并了许多州县。由于均田制度的继续推行及统治者不兴土木不夺农时,贞观期间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史载“东至于海,南至于岭,皆外户不闭”。贞观四年,天下断死刑者仅29人。可见当时阶级矛盾的缓和与社会的安定。由于政治的稳固,官吏的廉洁,生产的发展,人们的抗灾能力也大大提高。贞观元年至贞观三年,关中地区连续发生虫灾、水灾,太宗命灾区开仓赈济,百姓就食他乡。在连年的灾害面前,百姓都未有怨言,而协力抗灾,贞观四年,天下农业大丰收,就食他乡的百姓都回到故乡,“米斗不过三、四钱”。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的稳定是贞观之治的重要表现之一。除均田制以外,政治、科举、军事等各项制度在贞观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贯彻。唐承隋制,中央设三省六部,都各有职守。唐太宗还特置了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职务。使资历浅、品位低却有真才实学的人以此名义而行宰相之权。三省的分工是:中书省掌管军国大事的审议和决定;门下省掌管审查中书省的决议,不同意的可以驳回重议;尚书省则具体执行通过了的各项决议和政策。与以往大有不同的是,唐太宗极少干涉三省如何行使职权,而是创造条件,使各部门恪守职责。他告诫门下、中书官员若看到皇帝诏敕有不便于时的,要大胆地驳回,决不可唯唯苛过,阿旨顺情。在皇帝诏敕与制度相矛盾时,太宗每每“忍小忿而存大信。”克已从公。使得完善的制度得以顺利地贯彻。在法律上,贞观时颁布了《贞观律》,被后世立法者奉为圭臬,也为当时东亚各国所效法。《贞观律》改重从轻,内容完备,条文扼要,为执法者依法办案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太宗格外强调上下守法,对于贪赃枉法的人,不论其职位身份,一定要依律严惩。太宗还强调官吏的断狱,须有律、令、格、式为据,不得随意出入人罪。在太宗的努力下,《贞观律》基本得到实施,形成上下守法的良好局面。在军事方面,太宗继续实行“寓兵于农”的府兵制。形成军事布局“内重外轻”的形势,使中央集权制得到加强。贞观时,府兵制较以往更加完备,“兵农合一”的趋势也更加明显。兵士被征调服役时,本人免去租调,但需自备武器、行装和粮食。除了服役以外,兵士和农民一样要从事农业劳动。“兵农合一”既减少了国家的军费开支,又保证了均田制下的农民可以安心生产。在文化教育方面,唐太宗提倡儒学,开办并设置文学馆及史馆。并召天下名儒入仕作官。太宗常常亲自至国子监听学、讲学。太宗还令宰相监修前代和本朝的历史,贞观时编纂的正史主要有《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弘补了魏晋南北朝的战乱给史学带来的空白。在重视文化教育的同时,太宗完善了科举制度,将选拔人材的权力全部集中于中央。科举制度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中的知识分子打开了参与政权的方便之门。自贞观时起,进士之科大兴,因进士科考试内容以策试为主,也便于考生发表政治见解。考取进士由此而成为士人入仕的捷径。太宗曾亲至考场,见新考中的进士从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欣喜言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进士科的兴起,有利于将优秀人材选拔到各级的政权中,从而有效地加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力量。

同类推荐
  • 诛佞记

    诛佞记

    明洪武十四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将爱女安庆公主下嫁于壬戌年殿试二甲第一名进士——欧阳伦。欧阳伦小人得志,遂将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表妹弃遗。致授业母舅吐血身死,舅母自缢身亡,表妹悲愤交加、失心癫狂。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欧阳伦置大明律条于不顾,公然对抗朝廷“盐茶国有,私人不得染指营运”的禁令,勾结湖广、陕西等地方官大肆运销。茶马互市、牟取暴利,且收受贿赂、侵吞赋税,阴买死士、杀人灭口。自洪武十六年始,欧阳伦即分别收受湖广史近山、云南邱汝昌等贪官的巨额贿赂。致洪武二十一年秋,云南曲源府大旱之年官府无钱粮赈灾,使曲源一地饿殍遍野,百姓聚众骚乱。
  • 大明日不落

    大明日不落

    杨山梓穿越了,作为大明最后的一位权臣,他并不想篡位,不想篡位的权臣不是合格的权臣!但他却不以为意,因为他只想打造一个日不落的大明!然后乘风归去,只羡鸳鸯不羡仙!前路坎坷,小杨同学对月长啸:“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我要大明日不落!”
  • 体感三国战纪之证道

    体感三国战纪之证道

    不久的未来,体感游戏风靡全球,作为玩家的主角与基友在享受之余却碰到了恶意的更新。游戏与现实重叠,在这兵荒马乱的冷兵器时代,只有集结众多伙伴,依靠勇气和智慧才能生存下来。
  • 晚清西南首富李耀庭传

    晚清西南首富李耀庭传

    生于晚清的李耀庭系位列重庆名人馆的名人。他经营在重庆的天顺祥商号,创建了辉煌。重庆开埠,他是重庆总商会首届会长。他开办了最早的川江轮船公司。他开办的烛川电灯公司,点亮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戊戌维新”中,他出资资助宣传新思想的《渝报》出刊,辛亥革命,他的两个留学过东洋的儿子,均贡献巨大,孙中山特为之手书条幅“高瞻远瞩”以褒扬。
  • 三国之蜀汉征途

    三国之蜀汉征途

    天地恢宏,沧海桑田,历史的车轮滚滚,没有假设的过去却在重生中得到永恒。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每个人都有一个重生梦,每个人都有一个穿越梦。主人公刘文黄粱一梦,直接穿越到了他的梦想世界——三国时期、蜀汉后期。该有如何的奇遇?
热门推荐
  • 2050超级大国

    2050超级大国

    一百年前,没人可以预言美国会成为威震地球的超级强国;五十年前,没人敢去预言横行霸道的苏联会突然崩溃;三十年前,没人能够预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 那么,展望四十年后,谁将主宰地球?谁将成为2050超级大国的种子选手呢?本书为你分析2050超级大国。
  • 谜尘

    谜尘

    一朝负弃,未婚有子,令我对情爱望而却步。谁料,宇琛的出现,令我已尘封的心重燃希望。几乎相同的面容与声音令人错愕,他到底是不是那个负心之人?过世的晏晏,沉沦的俊辰,谜一般的世事犹如一张尘网,叫我这颗漂泊的心如何适从?兜兜转转,牵牵连连,叫人无法忘怀的终是个情字。
  • 逐鹿末年

    逐鹿末年

    所有的故事都从董卓进京开始。黑暗之后,汉失其鹿,天下逐之……诸侯混战,猛将对决,谋士过招,刺客暗行。谁又能杀死谁?
  • 点上一炉沉香屑

    点上一炉沉香屑

    沈知府家有两位公子。大公子沈贤沉默寡言,性格孤傲。二公子沈烁虽是个混世魔王,但对白九思却喜欢得很。沈烁喜欢他,这一点白九思很清楚。沈贤不喜欢他,这一点白九思也很清楚。可是,如果不是那件事,白九思会以这样认为下去。白九思说:“我知道你一直以来对我都没什么好感…别争辩。我们也从来没什么交情。其实我很好相处,真的…除了贪吃点甜食外,如果我们能成为朋友,那再好不过了。”直到成套成套的画卷从书柜上散落,画里画的都是一个人——白九思。白九思诧异地看着沈贤:“但…你从不和我说话,你总和沈烁说话,你不喜欢我…
  • 隐身术

    隐身术

    无论是谁,总有一天会有某个人闯进你的世界,来到你的身边,到时候,不管对方怎样,请记住,且行且珍惜。
  • 双眸问道

    双眸问道

    生眼一现,天地有变死眼一开,万物尘埃修太古法诀,携生死神瞳,观大道是无情或有情?
  • 莽荒神州

    莽荒神州

    小时候,十七给一起放牛的小伙伴讲故事,“原始社会好,男男女女光着跑,按住就……”咳咳,不对,应该是这样的,“有个人他会吸星大法,能挑战比他厉害的人,所以他十级的时候,就把二十级的人都吸光了,于是他换了个地方,这个地方三十级多如狗,二十级遍地跑,就是没有四十级,吸吸吸……吸完继续换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十七突然觉得以前的故事很无聊。有没有一本书,能带我回到最纯粹的莽荒,寻找我们最初的根,体验一下那些不曾梦过的神话?不要一朝成神,也不要一指毁星辰。本来就是一个平凡人,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步步为营,带着自己的家人,立足于此。为了家族,可以上九天下九泉!这是《莽荒神州》的故事,秦轩承载了十七的梦想,也承载着同样喜欢这本书的你的梦想,让我们一起追寻属于东方人自己的神话传说!
  • 爱在尽头是谎言

    爱在尽头是谎言

    他们俩的燕京大学,对对方说长长久久却在一夜之间而改变,反目成仇认清事态的炎凉,故事最终会发生什么,这难道真的是一场算计好的圈套,跟随男主走进他的生活........
  • 霸道总裁狠狠爱,娇妻别想跑

    霸道总裁狠狠爱,娇妻别想跑

    “他”欧阳宇,“她”夏清萌,当她遇见他时就成了欢喜冤家,打闹着,打闹着,就打出感情了,那一天,她只留一张纸,走了,勿念,当她再次回来,他紧紧的抓住他说,这辈子你都只能是我的心脏,我爱你,别走,
  • 逆世乱天

    逆世乱天

    万载的寂寞,孤独的徘徊在轮回边缘。不变的执着,赤血挥洒宇宙洪荒。他布下千古奇局,却甘心充当棋子。一念断,万古生。天地浩渺,看何人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