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78600000021

第21章 随笔(10)

又如《我的精神家园》,“我十三岁时,常到我爸爸的书柜里偷书看。那时候政治气氛紧张,他把所有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都锁了起来,在那个柜子里,有奥维德的《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剧,甚至还有《十日谈》。柜子是锁着的,但我哥哥有捅开它的方法。他还有说服我去火中取栗的办法:你小,身体也单薄,我看爸爸不好意思揍你。但实际上,在揍我这个问题上,我爸爸显得不够绅士派,我的手脚也不太灵活,总给他这种机会。总而言之,偷出书来两人看,挨揍则是我一人挨,就这样看了一些书。虽然很吃亏,但我也不后悔。”

文中,爸爸的小心是由于那年头政治气氛紧张,但哥俩又抵不住求知的欲望,这才捅开柜子偷书看。看书的结果是挨揍,但说爸爸揍得不够绅士,此中的幽默虽有调侃或揶揄,实质上仍就反讽那个禁锢知识及人文的荒唐年代。作者说长大了才知道科学和艺术是怎样的事业,当然同时也就知道了自由、理性、民主等,这些都是王小波散文随笔写作的关键词。不过作者并不只是在抽象的层面上展开思考,而是多取材于现实,尤其是自身当知青的经历,因而对这些语词就颇有独到的体会。作者所说的思维的乐趣,也许正在于有人生阅历作为诠释。至于通过一番思考,发现了其中的不合理或荒唐现象,就只好采用幽默与反讽。幽默多是一种自我调解,让郁积的情感得以释放。至于反讽,则仍就是一种指斥。尽管这种指斥与幽默结合在一起,较为委婉或柔性,但个中的是非曲直又是不言而喻的。

“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人活着当然要做一番事业,而且是人文的事业;就如有一条路要走。假如是有位老学究式的人物,手执教鞭戒尺打着你走,那就不是走一条路,而是背一本宗谱。”人文事业的追求,不是靠手执教鞭将你打,而是不能在艰难的寻求中丧失童心。童心的可贵,让人尽可能地回复本真,或者说不至于离得太远。再就是坚守诚实原则,反对不正当的竞争,如此才有可能建构起一个精神的家园来。不用说,王小波的随笔写作,正是有这种家园意识的。

(原载于《阅读与写作》2009年4期)

意象的凝聚与场景的切换

余光中自己说右手写诗左手写文,如此双管齐下,各自都奏出了最强音。但他又有以诗为文的做法,则其文中所写颇多诗意的飞扬。众所周知,诗主要靠意象来经营。余光中在《论意象》中说:“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这是最为浅显的解释,从写作上说是将内在之意表现于外在之象,从阅读上说是由外在之象感知内在之意。不管写还是读都得依托于相应的意象。而以诗为文的做法,便是文中多有意象的凝聚。当然,表现于散文中的意象跟诗中有所不同。诗中的意象只要有所凝聚就可,散文中则不能舍弃那些场景和细节。余光中的做法大都是借助一个典型的意象,再将之放大或延长,从而串起许多场景和细节。比如《听听那冷雨》中,那无处不在的雨的意象,给人的感觉是冷。这冷既是现实的,但也有回忆,还延及历史。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历史宛如一部黑白片子,从片头到片尾一直下着雨。此种冷雨的观感不一定全面,至少有风雨就有阳光,但写作不妨从切身的感受说起,而现实就是由一季冷雨引发出无有穷尽的感想。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由回忆到现实,一直有听听那冷雨的经历及感受。对应于生命的时空,则是由少年进入中年,由大陆迁居岛上。这其中有一些政治的因素,作者都巧妙地加以回避了。但从个人的阅历中,则增加了深沉的感喟。作者听的是冷雨,尽管那也是美感,但却是凄凉、凄清、凄楚以至凄迷的。

再来看现实的变化,先是在日式的瓦屋中听雨。“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暗,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这里写听雨的感受,用音乐的演奏作比方,很是贴切。拟人的手法及叠词的使用,也增添了美感。但现实的变化很快,此种诗意的听雨也难寻了。”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现实就是这样,没有把那种诗意预算在内。

但对于诗人作者来说,则还可留住个人的回忆,于是文中出现了一个亮丽的场景。”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者透明的塑胶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得大一点。“此种恋情,自是冷雨中的温暖。但暖意不止于此,还有乡土及历史文化的眷恋。”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文中思绪起伏,浮想联翩,却并不低徊,就因为冷中有暖。换言之虽说写的是冷雨,但读来并不低调,或许就因为情思仍是飞扬的。此种飞扬当然不只是诗的手法,而是有着文化背景的依托以及对苦难经历的超越。

意象的凝聚与场景的切换,在余光中的散文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场景的切换既是随机生发的,凝聚的意象则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比如《蒲公英的岁月》,生命的种子就如蒲公英一样飘落及长成。对于漂泊的生涯,这是一个巧妙的比喻。但如《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那像铁轨一样伸延的记忆不仅串起生命中许多场景,还敲打出一种刚强来。且不管伸向何方,都能辟开一条通途。蒲公英与铁轨可以互相参照,表明虽有不少花瓣般飘落的情思,仍是豪气满怀。伴随着诗情诗思的飞扬,凝聚的意象既是延长的,又是放大的。另一组参照物则是高山与大海,即在《山盟》与《海缘》中展开的,那又是一番局面。山环水绕,不仅是地理上的布局,也构成了人生拼盘的背景。在这样一个依山面海的背景里,作者的心思好比一个港湾。面朝大海,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吸纳着八面来风。海的气象是无尽的扩张,山的环绕则又可适宜地内敛。而在内敛与扩张之间形成的张力,就如同港湾的吞吐,气象澎湃而又伸缩自如。

场景的频繁转换,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但意象的凝聚,则又显出”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如此表现于行文中,既纵横交错,又开合自如。作者甚为倾心也最受读者看重的抒情一体,他自己称之为自传的抒情散文。行文中多是自述与记游的合一,略带自传的写实,但更多的还是恣于自剖的写意。如《听听那冷雨》《蒲公英的岁月》《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山盟》《海缘》等,都很能看出作者自许的那种以诗为文的写法。再如《逍遥游》《咦呵西部》《登楼赋》《日不落家》《高速的联想》等,也都是此种抒情散文的重头戏。这些篇章不仅意旨明确,更在于极富节奏,一气流贯又跌宕起伏。当行路难的记忆与逍遥游的幻想对举,这其中最可贵的就是不曾磨去一怀诗情诗意,反而不断高扬起来,从而提升着精神的境界。

抒怀之作,其特点在于先有诗情诗思即意象的凝聚,然后再串起相关的场景和细节。此种写法或路数,自然与作者的阅历与学识及修养有关。作者自谓,生命的时空有新旧两个大陆,还有一个岛一个半岛。而与如此开阔的空间相联的,则是漫长的人生之旅。世事多端,人生实难,谁都不会缺少感喟。尤其是战火纷飞的年月,更多了迁徙流离之苦。生命时空的交错及伸延,无疑地丰富了人生的阅历和识见。作者所处的时空,包括到世界各地的游历在内,早已是东西南北,亦中亦西,但又还有一个上下古今的参照。就古今对照而言,作者认同了文化就是一条长河。沿着这条长河上溯,蓝墨水的上游就是屈原笔下那条江。不过江作为一个隐喻,其流向并不是朝后,而是向前,一往无前地汇入人文世界的汪洋中去。而在中西相撞的格局里,作者的可贵在于仍能昂起头颅,既不保守也不自卑,甚而还有诗情的高举。就如《高速的联想》中所说:“更大的愿望,是在更古老的更多回声的土地上驰骋。中国最浪漫的一条古驿道,应该在西北。最好是细雨霏霏的黎明,从渭城出发,收音机天线上系着依依的柳枝。挡风窗上犹挹着轻尘,而渭城已渐远,波声渐渺。”这样的文字将现实与想象关联起来,表明作者渴望的不只是一次带有几分冒险的体验,而是心向往之的文化之旅。在传承上自觉地找到依归,如此才足以抵去行路难的彷徨。

在作者的行文中,还大量地化用古代的诗文名句。比如《逍遥游》与《登楼赋》等,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一种共同依托的人文背景来。正是有了这样可供依托的背景,思家的游子才不会迷失乡关。意象凝聚了生命的时空,又拓开文化的视野,并不断地提升着精神的境界。比起往日来,而今的乡愁是立体的,也就是多元的。伴随着电梯的升降,高楼大街错落成新的高山峡谷,但仍可辟出坦途来。高速行车,新的物事带来新的冲动,但只要把住了方向盘,一样可供驰骋。处于信息化的多元社会里,时空的阻隔大大缩小。至于心理上的时空,则更不受限制。读一读《何以解忧》,古老而不失新鲜的消愁是唯有杜康,但诗人的情怀还可通过吟诵诗文来表出心中的念想,至于超乎其上大可神游星空。那么遥远的空间,足以让人释去怅然。至于回过头来经营眼前的现实,现实也不必包裹在琐屑之中,而是还可多留一些诗情画意,这其实就是诗意的栖居。

写作上,余光中自谓师承于徐志摩与朱光潜,他的抒情散文明显地受了徐志摩的影响,说理散文及评论文章则有朱光潜那样的思理缜密,至于小品杂文也许还受了梁实秋的影响。诸如《朋友四型》《借钱的境界》《催魂铃》《麦克雄风》《开你的大头会》等,大都依凭幽默感的发挥。理儿不歪,笑话不来。本来幽默有碍于抒情,所说的也不同于常理,但恰恰于抒情说理之外另有谐趣,从而体现出一种心性的自由。余光中在《不老的缪斯》中说:“这种散文既不是要抒情,也不是要说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的那份情趣、理趣、意趣,而出现在笔下的,不是鞭辟入里的人情世故,便是匪夷所思的巧念妙想。”而在《凭一张地图》的后记中又说:“《凭一张地图》是我唯一的小品文集。论篇幅,除少数例外,各篇都在两千字以内。论笔法,则有的像是杂文,有的像是抒情文,但谓之杂文,议论不够纵横,而谓之抒情文,感触又不够恣肆,大抵点到为止,不外乎小品的格局。”就余光中的写作来说,小品文字也风趣横生。这表明多元的性情及各样的成分,只要组合得妙,都可融于散文之中。换言之在凝聚诗的意象时,仍可容纳许多散文的场景。

(原载于《阅读与写作》2008年10期)

美学与美文

同类推荐
  • 古马:种玉为月

    古马:种玉为月

    对于“青春”的定义,如果我们不准备深文周纳,做一种不说倒还明白越说越糊涂的无效劳动的话,那么,它的最简明的定义应该是:“只有一次,不再回来。”而中年写作或知识分子写作,从其表征来看,其含义也许更接近罗兰·巴尔特所说的秋天写作状态,即写作者的心情在累累果实与迟暮秋风之间,在已逝事物之间,在深信与质疑之间,在关于责任的关系神话和关于自由的个人神话之间,在词与物的广泛联系和精微考究的幽独行文之间转换不已。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2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2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共4册)(精)》由李康学所著,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 华盖集:鲁迅作品精选

    华盖集: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白毛

    白毛

    顾文显1982年发表诗歌处女作,迄今在国内外公开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800多万字,诗百余首。出版民间故事集《贾成明故事集》、《南侠。北侠》,散文集《梦里有条宽宽的河》,小说集《割豆割豆》,小小说集《白毛》,故事集《草屋小学》、《真的假的谁玩谁》。作品被收入250多种结集、选刊中,其中故事作品自首届至2008年一直入选“全国年度最佳故事集”,小小说自2000年至2004年一直入选〈全国最佳小小说集〉。
  •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反映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研究的成果,该书从语言的历时变化出发,既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一脉相承之处,又重点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的变化,总结出了古代汉语语法有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殊现象,融入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流”和“变”的研究心得。
热门推荐
  • 红颜乱红尘

    红颜乱红尘

    “今天,我一定要得到你,”身上的那个白衣男子对她说道,眼泪滑过她的脸颊,“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人了。”他命令的说。“即使你是青楼女子,即使你是大哥的女人,即使你是王妃,但我都只要你。”“从第一次看见你时,我就知道我对你着了魔。”
  • EXO之倾尽一生

    EXO之倾尽一生

    这是讲述一个像棋子一样的女杀手在执行最艰巨的任务时喜欢上了他们(exo中的12只)中的一个,最后是你死我活,看着自己心爱的人死在自己手上?还是两双宿双飞远走天涯?还是?欢迎来到这个物欲纵横的欲望之都
  • 弑神者之轮回终焉

    弑神者之轮回终焉

    你,将亲手转动命运的齿轮。你,将亲手毁灭你的未来。弑神者,接受这个命运,接受这份责任,接受这种铭心刻骨的愤怒!痛苦吧!而我作为你的守墓人,就在一旁默默地关注你,聆听你的悲哀,与你一起吟唱最后的挽歌。
  • 关于王俊凯的故事

    关于王俊凯的故事

    人心叵测,利益之间的爱情会维持多久?希望是永远吧,请你陪我到白了头,闭了双眼...
  • 细水谣

    细水谣

    新朝初立,有功之臣狄应被册封为平沙大将军,权势滔天,风头无两,唯府中嫡嗣差强人意。正室终得一女,却生来死胎,被抛于荒院,诡异重生,五年内寂寂无闻,一朝现于尘世,惊天动地。游四方,涉朝堂······
  •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一书中深入阐释了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学课的两个重要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的再进行消费”。然后引领读者了解当下最热门的理财投资品种:房产、黄金、股票、基金、债券、外汇。最后给出切实的忠告,避免盲目投资。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是一本实用的理财投资书,有助于读者了解理财投资,掌握实用的理财投资技巧,并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理财投资观。
  • EXO.BTS.眼线

    EXO.BTS.眼线

    我还在。你呢。我喜欢活在幻想里,因为很多情节都是由我主宰,而不是任其发展。
  • 天域仙府

    天域仙府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着下方的魔鬼,嘴角一笑,大手一挥,一颗核弹就此落下,随着一朵蘑菇云的升起,那魔鬼死的连屎都不剩……
  • Sister Carrie

    Sister Carri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列史记

    仙列史记

    一个平凡的人物如何在弱肉强食的修仙界里凭借自己的头脑走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