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50700000020

第20章 如何管理才会成功——妙趣横生的管理心理实验(2)

接着,青蛙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它知道汤锅里的水温自己已经无法承受了,它很想跳出来,可是已经晚了,挣扎只是无用功,最后被活活煮死了。生物学家的分析是,青蛙体内感应生存危机的器官只能够感应到外界环境中较强烈的刺激,而无法感应到环境中缓慢渐进的变化,所以,青蛙才会对渐进的缓慢的危机的降临无动于衷,最后成了实验的牺牲品。

这一着名的实验经常在许多管理类书籍中提到,青蛙如果能够防患于未然,能够再敏感一些,早些跳出来,那么就不会遭此下场。其实,生活中,很多人也常会忽视一些不明显的刺激或者微小的情况,结果因为掉以轻心而遭受损失和失败。这就提示人们,有时候我们所在的组织或人们社会生存的主要威胁,并不是来自突发事件,而是源于渐进的、缓慢的,难以察觉的威胁所形成的。如果人们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而不能纵观全局的话,即使可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也察觉不到正在悄然发生的细微变化。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惰性会麻痹人的敏感神经,使人总是乐意安于眼前的现状,得过且过。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管理者总是想方设法创造出一种较为舒适的环境,并在这种环境中渐渐形成熟悉的工作生活模式,这就导致员工的惰性掩盖了对环境应有的敏感度,在这种舒适安逸的环境中渐渐地失去了个人的竞争力,因为缺少必要的刺激,这个工作部门也将会逐渐失去工作的活力,工作效率会逐渐降低,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对每个人而言,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突然降临的危险,而是渐进缓慢的降临的危险。通常情况下,突然的危险降临,人们能够挖掘出所有的潜能来迅速地做出各种反应以摆脱危机;渐进缓慢的危机往往使人忽略,甚至危亡关头还沉迷在自我想象之中。

因此,太舒适的环境有可能就是最危险的环境,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并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任何事情都有可以再来改善的地方。应该时刻保持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有时候,大环境的改变能够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可是大环境的改变是人们难以察觉到或难以主导的,因此,就必须时常留心,多提醒自己,多学习,并且要有能够接受改变、乐于改变的心态。我们应该防微杜渐,居安思危,在量变尚未达到质变的时候及时挽回,这样才不至于像温水中的青蛙一样坐以待毙。

在匿名与非匿名的情况下,人们的言行会有很大的区别的。因为留名就等于是留证据,需要负责,因此人们的行为会比较谨慎和保守;而在匿名的情况下,人们就会很大胆和放肆。

在生活中,做了好事不留名,体现的是不求回报的高尚品质,而做了坏事而逃之夭夭,则是逃避责任的行为。在匿名与非匿名的两种情况下,人们所采取的行动是有很大区别的。匿名的时候,人们表现得会更加大胆和放肆,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匿名信,匿名电邮,匿名信息等。

特别是现代社会的网络很发达,信息的传播途径更广。很多人对“网络留言”这个功能又爱又恨,因为,这个功能既表露了人们的真实情感,同时又是大量胡言乱语和情绪攻击肆虐的场所。因为,很多时候,在网络中发表言论是匿名,而这样的现实也导致了人们言行攻击性的大大增加,甚至还有很多恶意的欺骗、诽谤和咒骂等侵犯行为。

互联网虽然可以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发泄情绪,表达意见的平台,甚至网络可以成为我们社会的一道调节器,但是,这种平等、自由和开放也是相对的,在匿名的情况下,不负责任的群众骤聚,暴漏普通人的隐私,造出很多真假难辨的事实。

为了验证匿名与侵犯行为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家在互联网通过即时通讯工具QQ,选取120名网民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一次实验,结果显示匿名状态下60人中有41人会发生侵犯行为,占总人数的68.33%;非匿名状态下的60人中有22人发生侵犯行为,占总人数的36.67%。

实验结果表明,在完全匿名的情况下,人们发生侵犯行为的可能性要远高于非匿名的状态,这就表明,人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对他人更易于表现出冷酷的一面,特别是当对方是不讨人喜欢的人时,这种表现会更加地明显。在匿名情况下,个体的所有活动或行为都不被标示出来,所以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责任意识就会降低,这样个体就会认为没有人能够对自己行为作出评价,因此,对自己的行为就会失去控制。这就导致个体对于行为背后所产生的后果的顾虑降低。虽然说,不为人知的匿名状态,有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的效果,这时候的个体行为更容易反映出内心的真是想法,但是同时还可能诱发出各种恐怖的发泄行为的危险。

心理学家指出,群体中的个人,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会认为责任应该由大家来负,这样就会使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或消失,一旦个体的控制系统减弱,暴力和反道德行为就可能出现。这种现象被称为“去个体化”。

任何一个可能降低成员自我认同的事件都可能增强去个体化的效果,匿名性是其产生的一个关键原因。网络的匿名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网络暴民的产生。团体成员越是匿名,他们越是觉得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在匿名情况下,自我的意识很可能失去道德意识、价值系统等社会规范的控制,甚至觉得可以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也就不会顾及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在企业管理中,高层为了获得员工更加真实的回答,并出于对被调查者的保护,企业管理的内部调查通常都需要采取匿名的方式来进行。而了解人们在匿名状态的行为心理之后,管理者再做类似调查时,就需要认真考虑要调查的内容更加适合那一种调查方式。而不能单纯地只采取匿名方式或是只用透露姓名的方式。

一个人被别人下了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当被贴上标签的时候,自己就会做出相应的自我印象管理。此时自己的行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与所贴标签内容相一致。

1973年,心理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在人群中随意的选择了一批人作为这次试验的对象,要求其中的一部分为慈善事业做出捐献,并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来区分出他们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对应地,剩下的一部分人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当他再一次要求这些人做捐献时,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来行动的作用,结果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标签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过的人捐的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钱被标为“不慈善的”人比没有标签的人捐献的少。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标签效应”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的指导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如果给某个人贴上标签,就会使其朝着“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美国政府决定组织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了使这批犯人能够像正规军一样作战勇敢,美国政府特派几个心理专家对其进行战前训练动员。心理专家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法,那就是让这批人给自己最亲爱的人写信,内容是写自己在狱中表现得如何的好,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三个月后犯人开赴前线,心理专家让犯人在给亲人的信中写上自己是如何的英勇作战、服从指挥。结果发现,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与正规军相比毫不逊色,他们的表现确如信中所写,服从指挥,英勇作战。这就是“标签”所起的积极作用。

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失败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这些经历对个人的自信心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几次失败以后,就可能形成一种固定的印象,为自己贴上消极的标签,并产生消极的行为。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如果孩子总被家长训斥:“你怎么这么没出息”、“你是个大笨蛋”等,孩子就会在多次打击之后,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真的没出息,是个大笨蛋,就会不求上进,自暴自弃;如果老板对员工要求过严,批评过多,员工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会认为自己真的不行。即使是在这方面有能力,也很难再表现出来。有时候一些家长和领导只是因为恨铁不成钢,想用激将法使自己的孩子或员工有所领悟,此时就应该注意激将法的适用对象,如果想要负面的、消极的标签产生正面的效果,就需要被贴标签者能够理解自己被贴的标签是不是客观、公正的;另外,被贴标签者的独立性要比较强才行。否则就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作为一个领导,如果能认识到标签的积极作用并对其加以利用,将会对事业的前进产生很大的推动。多注意员工完成目标任务的程度上,而不是只把眼光停留在员工的缺点上,了解每一个员工的特点,合理分配任务,尽量使员工在工作时能够扬长避短,给其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利用标签效应,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总是处于相对安逸的环境之中,很可能就会消磨人们的积极性,如果在此时,制造一种潜在的危机,则可能会给消沉的氛围带来一些活力,所以引狼入室也能起到一定的好处。

加入WTO后的中国经济,有人忧有人喜。忧的是国门大开,引狼入室;喜的是更多的外国跨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可以强化竞争机制,激发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提高竞争力。事实证明了引狼入室确实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益处。这种现象有时候还会被解释为“鲶鱼效应”。

同类推荐
  •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心理学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心理常识更是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贴近普通人。本书选取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常识,通过列举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权威专家的著名心理学试验以及对人的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心理常识进行阐释,达到让心理学改变生活的目的。本书无论是从知识的全面性上,还是从专业性上,都是那些渴望拥有成功人生的朋友的最佳选择。
  • 男性心理学

    男性心理学

    本书分别从男人的角色、生活、做事、处世、社交、婚恋、成功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男性在人生各方面、各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对男性的心理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先是对社交恐怖症有一概述,然后重点探讨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 心理咨询师临床操作手册

    心理咨询师临床操作手册

    这是一部留学日本的临床心理学专家和国内心理临床专家共同打造的力作,以其全新的视野,引领您走进最新临床心理学领域,掀开了心理临床的奥秘与实务。本书在借鉴、整理日本临床心理学的大量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用通俗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详细阐述心理咨询师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涵盖了心理咨询的一般步骤和基本原则,常见的困扰和挑战的突破技巧,心理测试的方法运用,促进心理咨询师自身成长的督导方法,与精神科医生及同行的紧密合作等临床实践中的各个方面。本书是心理咨询临床工作者的极其实用的操作手册,也是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实习指导手册。
  • 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本书用轻松明快的语言来讲解心理学各种定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读者开辟了一个新的观察生活的视角,并通过这个全新的视角让读者更加明白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心理对策。本书涵盖了日常心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和反省,也包括对工作态度的心理策略,同时还讲解了在生活中关于人际交往及恋爱等方面的心理技巧。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全方面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可以更好地处理生活、工作以及交往中的各种突发情况,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心理指导用书。
热门推荐
  • 绝世惊天:倾城狂女

    绝世惊天:倾城狂女

    她,二十五世纪金牌杀手,代号“云落”,人们称她为“倾城杀手”,至于这个称号的由来......她长相倾国倾城,每一个她要杀的人都会在最后看见她的容颜,哪怕死,也是幸福的......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传奇人物,竟然华丽丽的穿越了。What?女主竟然是......
  • 不是安生

    不是安生

    看了七月与安生,想着写些什么,大概我的作品也脱不开俗套,是因为我也是个俗人,不是安生。谨以此文纪念消失不见的路。
  • 法华玄赞义决

    法华玄赞义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北征后录

    北征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真是大魔术师

    我真是大魔术师

    魔术即魔法。白毅是一个魔术师,得到魔法之神的神格。利用魔法表演古戏法,古戏法与魔法的结合让无数人痴迷其中。为了获得成神的信仰之力,前往世界各地,为全世界的人表演魔术。最终成为世界级大魔术师。
  • 我的傻子女友

    我的傻子女友

    五年前,他为配得上她而离开五年后,他王者归来可一切,都变了……
  • 重生异能学院:毒宠异界女皇

    重生异能学院:毒宠异界女皇

    她是天皇异界大陆的无敌女皇,却因一场阴谋误入禁地,让有心人自己的亲妹妹杀害,含恨而终!一朝重生,穿越现代二十二世纪,成为人人厌恶私生子废物,女皇怒了,后果很严重,谁说私生子是废物,褪去伪装,亮瞎你们的狗眼!可为何这个神秘莫测的邪魅少主要一直死缠烂打她,哼!想追我,打赢我再说!
  • 新月默示录

    新月默示录

    他是背负着家族诅咒的孤狼,历经末世,在新世界中流浪...她是血族希望,沉睡百年,苏醒于他的床上...
  • 荒古之劫

    荒古之劫

    众生终有劫难。这是我的劫,也是你的劫……若有眷恋,无非青山绿野,阑珊伊人。敬往事一杯烈酒,愿前途末路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