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9200000005

第5章 报告文学(5)

张传铭深情地对笔者回忆起一件他至今记忆犹新的往事:在张继科六岁那年的夏天,由于看到儿子近期球技进步得比较快,张传铭破天荒地表示:周末要带他去海边钓鱼,作为对他成绩提升的“奖励”。话音未落,小继科顿时乐开了花,几乎都要蹦高。他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这种优厚的“待遇”了……

童年练球

星期天,一家三口来到位于市北区的小港湾码头上进行海边垂钓,其乐融融。令人惊奇的是:第一次拿起钓竿的小继科那天“手气”极佳,居然一连钓上了六十六条鱼。让周围许多有过多年钓龄、经验丰富的老钓鱼迷们都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家伙刮目相看,惊讶不已!看到儿子那天真烂漫的笑容,张传铭不由得感到由衷的欣慰。在他的记忆中,儿子整个童年生活中这样的快乐幸福时光是极其少见和宝贵的。除了那次难忘的海边垂钓,他很难再回忆起其他某次像这样父子同乐的休闲时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了培养儿子走上成才之路,张传铭不得不狠下心来:长年累月对小继科进行着近乎残酷的“魔鬼式”训练和栽培……1995年初春,张传铭将七岁的儿子送到了青岛市第二体育场参加业余训练,师从岛城乒乓界名宿申蓬华(助理教练是荆涛)。根据相关规定:直接主管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两年以上的教练,才可以被确认在运动员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张继科七岁开始,直到他进入职业乒乓球俱乐部,申导在他身上倾注了将近六年的心血。因此申蓬华当之无愧地成为张继科的启蒙教练!对于这一点,张传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毫无半点居功之意:当时自己还没有成为业余的乒乓球教练,而是一家山东外运集团下属公司的企业员工。每天忙于繁重的工作,加之受到训练条件所限,直到进入二体之后张继科才开始接受正规的系统训练。所以申导才真正算得上张继科的启蒙恩师!同时,张传铭对所有曾经为张继科付出过的省队、国家队的教练员表示出自己由衷的感激之情……当时的二体乒乓球运动队根据队员的年龄段、训练水平、比赛成绩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方位综合衡量,将队伍区分为业余组和专业组两支。年仅7岁的张继科刚刚入队时被列入了业余的组别。这时刚刚背起书包迈进小学校园的他,开始了半天学习、半天训练的运动阶段。每天上午,张继科就像其他同学一样,在课堂上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下午上完(第一节)课之后,他就会早早地从学校来到位于二体的训练场馆,跟随申教练进行基础的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的练习。业余组的训练时间从每天下午的三点开始,至晚上八点结束。此时张继科的球技开始了“入门”的阶段:

在申导的悉心指点下,他开始接受一些较为复杂的新技术:如正手攻、反手攻、侧身攻、发球抢攻、接发球、弧圈球……虽然张继科的训练已经开始步入正轨,但父亲还是丝毫没有放松对他的观察和督导:每天下班后,张传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赶到二体的乒乓球训练馆。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晚上八点,队内训练结束之后,申蓬华、荆涛和其他队员纷纷离开训练场馆。而此时张继科却总要在父亲这位“编外陪练”的伴随下单独“开小灶”,每晚加练一小时左右。每当夜幕降临之际,二体的排球、举重、体操等其他室内项目训练场馆的灯光纷纷熄灭。从室外远远望去,唯有乒乓球训练馆墙壁上的一盏明灯依然闪耀着亮光。格外清晰、醒目……文武全才的“多面手”

结束了上午的采访,笔者马上赶往张继科的母校:距离二体不远的“青岛市市北区无棣四路小学”,见到了暑期坚守工作岗位,正在校内值班的该校校长马燕女士。

马校长难以抑制自己那发自内心的激动与兴奋之情,直言不讳地告诉笔者:“今年对于学校来说可谓双喜临门: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怀下,上级领导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在校园原址的基础上对学校的操场、教室等硬件教学设施进行了翻新改建的工作。如今经过重建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而奥运会期间勇夺‘双冠王’的张继科,则永远是我们无棣四小的骄傲。学校将永远为他而感到自豪!”在马校长的帮助下,笔者联系到了张继科小学低年级时的班主任吴秀霞和曾经在校内辅导过张继科进行业余田径训练的体育教师李苏青(已退休)两位女士。得知笔者是需要了解张继科的成长历程,两位老师马上在第一时间赶到学校,给予了积极支持与配合,为笔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在吴老师看来,张继科并不是许多人传统观念中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的运动员形象:虽然从一年级开始他每天就只能在学校里上半天课,但却从未因此而影响到学习和考试的分数。每次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他的各科平均分数从来没有低于95分以下。据吴老师介绍:小学一、二年级,张继科曾经在班里担任过中队长的职务。他非常乐于帮助别人,总是积极热心地在学习上帮助那些成绩落后的同学。反之,一旦当自己因为训练或参加一些业余比赛而影响到最近的功课,他也会虚心地向班里的学习尖子请教,争取尽快跟上其他同学的步伐……就这样,张继科在班里和同学们的关系相处的特别融洽,人缘极佳。通过批改作业,吴老师发现张继科的字迹不仅工整,而且非常娟秀。都说“字如其人”,但幼年时张继科的字迹却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从一双长年与球拍打交道的稚嫩小手所握住的笔尖下书写出的字迹……提起张继科,体育教师出身的李苏青更是印象颇为深刻:小学一至三年级,张继科的体育课一直是由李老师教授。除了授课,李老师还负责主抓学校田径队的短跨、跳跃等项目业余训练。由于张继科每天下午都要去二体练习乒乓球,所以无法参加田径训练。但他却一直对田径存在着浓厚的兴趣。有一次下课后,张继科略带腼腆地用试探性的口气询问李老师:是否可以从体育器材室取出垫子和横杆,让他过一把“跳高瘾”?想不到李老师居然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这让小继科感到兴奋不已!经过李老师简单讲解了一番起跳和步点等最基本的动作要领后,此前从未经历过任何训练的张继科就像一头初生的小牛犊,勇敢地向前冲去。虽然他没有越过横杆,而且动作非常不正规,带有明显的“野路子”味道。但从事过多年体育教学工作的李老师却独具慧眼:通过极其细微的瞬间环节,发现这个孩子的弹跳力和爆发力极佳,具有良好的运动天赋。如果经过正规的训练,一定会出成绩、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李老师非常希望能够将张继科招入校队参加田径训练,但由于他每天下午都要去二体练球,不得不忍痛割舍。无法参加田径队,李老师只好抽空挤出体育课的课内时间,见缝插针地对他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练习。由于受到时间和硬件设施落后等不利因素的局限,张继科的田径训练完全是那种“业余中的纯业余”

性质!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纯业余的小选手,其运动成绩提升之迅速却超过校队的其他队员。这一点着实出乎了李老师的意料:在张继科小学三年级那年,作为校内的体育尖子,他先后代表学校参加了市北区和青岛市的小学生年度运动会。结果毫无任何参赛经验的他作为新手初经战阵却能够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崭露头角、力挫群英,连续轻松摘得区、市小学生运动会男子丙组的跳高冠军。在参加完跳高比赛后,他还作为校内的主力队员参加了青岛市小学生运动会男子丙组4×100米接力的比赛。赛场上张继科的“横空出世”曾引起不少当时到场观摩的青岛市田径界业内教练员广泛关注,其中包括“眼镜侠”胡凯的启蒙教练:已故的原青岛三中体育教师张衡善。

在李老师的印象中,张继科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每次下课后,其他同学早已纷纷离开场地走向教室。而此时小继科却总会主动地来到自己身边,勤快地帮她将软垫、横杆及其他所有的体育课教具拿进器材室并逐一摆放整齐。一旦当他看到室内卫生环境出现“脏乱差”情况,就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扫帚和喷壶,义务充当“清洁工”,将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那次组队参加青岛市小学生运动会时,学校特意为每一名参赛队员准备了一份盒饭。当时队内有一名队员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平日在家中很少能够品尝到这样的“美味佳肴”。张继科对于他的家庭情况十分了解,于是非常“慷慨”地把自己盒中的大鱼大肉毫无保留地分给了那名队友。对此,他幽默地调侃道:“为了控制体重和保持形体的‘美’,自己必须适当控制饮食;而那名同学则存在明显的营养缺乏,所以今天的伙食应当‘按需分配’……”

后来由于张继科进入了二体乒乓球队的专业组别,而队内实行寄宿制。因此张继科不得不几乎完全中止了学业,很少到校上课,体育课上的业余训练自然也随之画上了句号。对此,李老师至今依然感到有些遗憾。她丝毫不怀疑:如果当时没有选择乒乓球;而是选择了田径、足球等项目,张继科依旧会是其他领域内一个非常优秀的体育明星!

小“藏獒”这样炼成

当天下午笔者回到二体后,已过花甲之年的申蓬华动情地回忆起张继科进入专业组之后的那段难忘的岁月:1998年11月,张继科由业余组进入专业组继续接受训练。而自己教练员的职务也同时由业余组更换为专业组!申导告诉笔者:“此前单位领导曾经找自己谈过话:为了提高专业组队员的训练质量和保证比赛成绩,希望他能尽快到专业组从事教练员的工作。”然而此时申蓬华早已认定“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张继科就像一块包在璞里的美玉:如果经过精雕细刻,一定会大放异彩!

考虑到不满10岁的张继科成绩虽然比较突出但年龄尚小,如果过提前进入高水平组别、过早地接受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系统训练,无异于揠苗助长!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并不利于他今后的成长道路。本着爱才心切的责任感和长远的大局观,经过一番慎重的斟酌,申蓬华最终婉言谢绝了领导的意见:没有上调到专业组,而是选择继续留在业余组对张继科进行着不断的栽培和挖掘。直到1998年4月,年满10周岁的张继科代表青岛市参加山东省“希望杯”少年儿童乒乓球锦标赛夺取了一枚男单金牌之后,申蓬华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才允许他进入专业组接受更深层次的科学手段和高难度技术环节的训练。而自己也同时来到专业组担任教练员的工作。

专业组无论在训练量还是训练强度上都要远远超过业余组,采取的是一天三练的训练制度:每天上午8:30-11:00、下午2:30-5;张继科教练、父亲合影00、晚上7:00-9:00。而且每周七日天天如此,除法定节假日之外,根本没有休息日。因此队员们的日常生活是极端枯燥、单调和乏味的:虽然二体地处闹市,毗邻繁华的辽宁路商业一条街。

但网吧、游戏厅、电影院这些常人眼中普通的娱乐场所对于这些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在许多教练员看来:只有那些来自乡下、家境贫寒的农村子女才是最能吃苦耐劳的。因此在选材的时候,他们总是普遍把目光瞄向郊区,而不是城里。张继科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孩子,而且还是家中的独生子。他能否适应和接受得了那种近乎军事化管理的生活制度和高强度的训练科目?带着一连串的问号,笔者向申导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对此,申导给出的答案是充分肯定的:多年来,张继科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优异的比赛成绩彻底打破了那种世俗传统观念。身为城市孩子的他,除了具备头脑灵活、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先天优势外,其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综合能力远远超乎常人,比起许多来自农村的队内同龄和年龄比他大的队友做得更好!面对笔者的提问,申蓬华无限深情地道出了自己发自内心的一番肺腑之言:“早在很多年前我就曾在人前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将来张继科不能成为世界冠军,那简直就没有天理了!”在亲眼目睹自己当年不经意间一句看似玩笑般的话语如今变成了事实之后,这位岛城乒坛元老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意志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品质则是意志的具体表现。这两者在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课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包含坚定不移的目的性和追求奋斗目标的顽强性、果断性、主动性及运动员本身严于律己的自我控制力等诸多综合因素。这些都是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也是运动员不断完善、提高自我的必修课!

申导认为:张继科能够很好地做到以上方方面面,除了与父亲从小对他进行严格的训练和教育密不可分之外,更多是源于他血液中流淌的那种自强不息、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天性。

申蓬华这样评价张继科:“在跟随自己训练的六年光阴中,他始终都是以奉行‘我要练’,而不是‘要我练’的坚定原则来要求和约束自己。正是这看似一字之差的顺序颠倒,决定了张继科一生的命运,也因此而早造就了一位乒乓球世界冠军大满贯得主!”

有一次在训练课上,申蓬华提醒张继科:“你在攻球时左右摆速不够快,应当加强练习!”说完申导转身又去指导别的队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继科从来对于教练的每一句提示都是铭记于心的!那天是周日,晚上队内没有安排训练。而他却在完成了当天正常的训练之后,主动约了一位和他关系非常要好的队友晚饭后来到训练场,针对申导的提示让队友给他喂球,主动加练了两个多小时。第二天上午,他主动找到申导,让教练观看自己在相关的技术环节上是否有所改进……由于训练课时间长、队员人数多等原因,教练在场上不可能面面俱到,时刻死盯每一名队员。于是有些年龄小、尤其是刚刚入队的新队员经常会“钻空子”:采取“出工不出力”的消极手段应付训练。而抱有这样心理的队员在训练时如果与张继科分在一组,那可是他们非常“不走运”:一旦张继科发现与自己同组对练的队友出现“怠工”现象,不但不会被“拉下水”,反而会马上提醒对方注意认真训练。如果对方还是不听劝阻,平时与队友非常团结、打成一片的他此时就会立刻毫不留情地责备、训斥对方,甚至会冲队友“发火”!在他的带动下,不少队员发生了转变。既激发了大家的自尊心和团队责任感,同时又锻炼和加强了其他队员的坚强意志。

同类推荐
  • 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本书精选中外经典成语、寓言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阐发人生的哲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 中华对联(第七卷)

    中华对联(第七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 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 红心灿烂

    红心灿烂

    本书为书画诗词作品集。这是湖南省老科协为庆祝成立二十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而编辑出版的一部书画诗词作品集。书画作品有山水、人物、花鸟、工笔、写意等形式,书体有真、草、行、隶、篆,并收录部分诗词作品。
  •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准确而有力的语言,记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往日的一个生活片段,或者不经意的一瞬,今天读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逝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时文选粹)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时文选粹)

    浪漫,好美妙的一个词语。在我们还是懵懂无知的少年时,想当然地将浪漫理解为男女间相互吸引、相互愉悦的纯洁情感。而只有当我们逐渐长大后,才明白浪漫不止于男女之情,其实它更是一种宽广、博大的人生情怀。
热门推荐
  • 巫道出马

    巫道出马

    在东北,有一群神秘的人。他们能够预测凶吉,助人改命,也可以差神遣鬼,断人生死,甚至可以远隔千里取人性命。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出马仙弟子——一种类似于灵媒却比灵媒更强大的人。而他们,一个是天生阴阳眼的侦察兵,一个是天赋异禀的出马弟子,还有奇门遁甲的阴阳先生,不是冤家不聚头,三人同行,将生出怎样的啼笑皆非?破邪事儿,斩妖魔,斗鬼神,又将与冤魂恶鬼生出怎样的恩怨情仇?末法时期,且看人鬼相争。源自真实的故事,让人颠覆三观的灵异奇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三国英豪之少年死士

    三国英豪之少年死士

    三国英豪之少年死士品味铁血无畏的时代风云忠肝义胆的侠过骨柔情
  • 倾世浮生:全能召唤师

    倾世浮生:全能召唤师

    她是和泽氏大小姐,没有灵力,却有着父母长兄的宠爱。她千里迢迢找到了分离两年的哥哥。她本以为哥哥一直是那么温柔的男子,却不经意间走进了他的世界,原本尘封许久的秘密一一浮出水面……
  • 云战之路

    云战之路

    天云大陆,百族争霸,看废材少年罗云,在艰难法师路上,与天战、与地战、与人战,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从卑微少年一步步走向自身的顶峰,从而揭示这方天地的秘密。火、水、土、风、光明与黑暗,六系法师以惊人的毅力、平凡的资质战天斗地;光之都、暗之源、炎之心、水之韵、地之母、风之灵,人族六国争锋;兽人、精灵、侏儒、地精、矮人、翼人、亡灵、魔兽......天云大陆,百族争霸;位面与位面的战争,牵扯到光明诸神、元素诸神、黑暗诸神的众神之战;
  • 孙伯素大学记

    孙伯素大学记

    详细介绍了80后男生孙伯素的4年大学生涯,通过一个中年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大学教育及大学生这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本来书名作者定的是《我的大学》,由于已有前辈使用该书名,不得已改名为《孙伯素大学记》,这其实与作者的创作意图背离,作者希望写作三部曲:《我的十九岁》、《我的大学》和《我的社会》,如今《我的大学》不得已改名,其他两部作品不知道该改作何名,《孙伯素十九岁记》、《孙伯素社会记》?我也只能“呵呵”了。且走且推敲吧。
  • 我的大冒险

    我的大冒险

    当宅男的我成为主角后所发生的一切搞笑之事。看书多年,圆自己一个书迷梦。
  • 灭妖行者

    灭妖行者

    灭妖师要谨记三条妖理一:助人之妖魔收不得二.不同劝告之妖魔收之。三:谗害百姓之妖魔杀之也。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林城迷情

    林城迷情

    本小说讲述的是一名年轻的现实主义作家与木雕学徒共同创造出一个女生的奇妙故事。木雕学徒陈明亮来贵阳与在出版社做编辑的贺纯钧合租在一起,不巧的是,两人都是被各自女朋友抛弃的失恋之人。贺纯均写了一部自己与女朋友王怡欣的自传小说,而陈明亮雕刻了自己女朋友李莹的雕像。第二天早晨,两人起床准备去上班,发现有一位女生正在厨房做早餐,女生的外貌是雕像李莹的样子,然而思想灵魂却是小说中王怡欣的思想灵魂。当两人确定这个女生是由小说和雕像共同创造出来的之后,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该女生应该属于自己。于是两人开始了爱情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