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700000055

第55章 年号:贞观(1)

派系斗争,李渊主动退位

武德九年六月七日,亦即政变的三天后,李世民被李渊册立为皇太子。虽然李世民还没有登基继位,可朝野上下都很清楚,从这一天起,李渊已经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头皇帝,而新太子李世民才是大唐帝国真正的掌舵者。

随着李世民成功入主东宫,原秦王府(天策府)的一批核心成员也摇身一变,于六月十二日一同被任命为东宫官吏: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敬德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虞世南为中舍人,禇亮为太子舍人,姚思廉为太子洗马。同日,李世民将齐王府的所有财产全部赏赐给了尉迟敬德。一夜之间,尉迟敬德就成了长安城里最富有的人之一。

与此同时,李世民不断宣传他的宽大政策,顺利招抚了前东宫和齐王府将领薛万彻、冯立、谢叔方;随后又迅速起用了原太子集团中的骨干人物魏徵、王珪和韦挺,任魏徵为东宫詹事主簿,任王珪和韦挺为谏议大夫。

面对李世民刻意表现出的这种宽大为怀、既往不咎的政治和解姿态,原来的政敌们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然而,长安的政局虽然是稳定了,但是由政变引发的派系斗争还是不可避免地在各个地方相继爆发,其中以益州和幽州发生的两起血案最为引人注目。

当时的益州(今四川成都市)还是行台编制,尚书令是李世民兼任的,左仆射是窦轨。窦轨是李渊元配夫人窦氏的族侄,算是比较显赫的外戚,在统一战争中又立了一些战功,而且由于李世民的尚书令一职只是挂名,所以窦轨就被委以“便宜从事”之权,成了益州实质上的一把手。当时益州行台的兵部尚书韦云起与弟弟庆俭、堂弟庆嗣及整个宗族都与前太子李建成私交甚笃,可韦云起却和他的顶头上司窦轨素来不睦,所以当玄武门事变与李建成之死的消息传到益州时,窦轨就动了杀心。

尽管朝廷下达了“大赦”诏书,可窦轨还是无视朝廷的赦令,决定趁此机会除掉韦云起。他在府上埋伏了卫兵,然后以朝廷下诏追拿建成党羽为由,将韦云起召到了仆射府。韦云起一到,问朝廷的诏书在哪里,窦轨把诏书藏在袖中,厉声说:“公,建成党也,今不奉诏,同反明矣!”(《旧唐书·韦云起传》)还没等韦云起开口申辩,窦轨一声令下,左右卫兵随即冲出,当场将韦云起砍杀。另一个也跟窦轨有仇的行台尚书郭行方闻讯,抱着脑袋没命地逃往长安。窦轨发兵追捕,没有追上;郭行方总算躲过一劫。

紧继益州的韦云起事件之后,幽州又爆发了一起性质更为严重的案件。

这就是庐江王李瑗谋反案。

庐江王李瑗是李渊的族侄,时任幽州大都督。由于李渊一贯不放心外姓将领,只敢把兵权交给宗室亲王,所以尽管明知道李瑗为人懦弱,“非边将才”,可还是把他放在了幽州这个重要的位置上。

当然,李渊同时还给李瑗配备了一个副手。

他就是猛将王君廓。

就跟早先把猛人李靖配给赵郡王李孝恭、把老将史万宝配给淮阳王李道玄一样,这是李渊驭下的惯用招式。可是,这一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亲王和副将双赢,如功成名就的李孝恭和李靖;用得不好,不懂军事的亲王就会被沙场老手玩得很惨,比如那个年纪轻轻的淮阳王李道玄,可以说是间接死在了老将史万宝的手上。

而眼下的李瑗呢?

他的运气更差,不但始终被王君廓玩得团团转,无端背了个大逆不道的谋反罪名,而且最后还死在了王君廓的刀下,用自己的皇族鲜血染红了副将头顶的乌纱。

李瑗固然很不幸,可他之所以走到这一步,不仅仅是因为他缺乏军事才能,还因为他站错了政治队列——他是前太子李建成的死党。

在李建成跟李世民死磕的那阵子,早就暗中把李瑗结为外援,就像李世民以洛阳的温大雅和张亮为外援一样。

然而,站错了队其实也不要紧,只要在李建成死后及时把屁股挪到李世民这边就没事了。因为李世民在政变之后也确实给他们这些建成死党提供了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只要像薛万彻、魏徵他们那样“迷途知返”,李世民肯定都是既往不咎的。可问题在于,这个李瑗偏偏连这点最起码的政治头脑也没有。

就在李世民派出通事舍人崔敦礼前往幽州召他回朝的时候,李瑗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以为李世民是要拿他回去问罪的,当即吓得面无人色,惶惶不可终日。

而这一切都被王君廓看在了眼里。

一个踩着李瑗往上爬的计划迅速在他脑中成形。

其实李瑗一直是待王君廓不薄的,他知道自己缺乏军事才干,所以一直非常倚重王君廓,将其视为心腹,并且还许诺要和他结为儿女亲家。

然而,李瑗做梦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个心腹兼准亲家,却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他布了一个只要掉进一次就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死局。

正当李瑗面对朝廷使臣彷徨无措的时候,王君廓用一种股肱心腹特有的口吻跟李瑗说了一番体己话。他说:“京都有变,事未可知。大王一旦入朝,必定凶多吉少。如今您拥兵数万,岂能受制于区区一个使臣,甘愿自投罗网?”

王君廓说完,两行激动的热泪立刻夺眶而出,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悲壮表情。李瑗万分感动,与王君廓相对而泣。许久,李瑗昂起头颅,斩钉截铁地说:“我今以命托公,举事决矣!”(《资治通鉴》卷一九一)

李瑗的悲剧就此铸成。

王君廓的嘴角掠过一丝无人察觉的狞笑。

当天李瑗就派兵逮捕了朝廷使臣崔敦礼,逼迫他交代京师的情况,可崔敦礼宁死不屈。李瑗只好把他囚禁,随即向下辖的各州县发布了征兵令和集结令,同时命燕州(今河北怀来县)刺史王诜火速前来蓟城(幽州州府所在地,今北京),共商举兵大计。李瑗麾下的兵曹参军王利涉知道王君廓这个人靠不住,于是力劝李瑗说:“王君廓此人反复无常,切不可委以机柄,应该趁早除掉,让王诜取而代之。”

李瑗一听,顿时满腹狐疑,不知道到底该不该把身家性命托付给王君廓。

王诜到达蓟城后,李瑗仍然犹豫不决。而王君廓早就在李瑗身边安插了眼线,所以很快得知了王利涉与李瑗的谈话内容。他当即决定采取行动,立刻前去拜会王诜。此时王诜正在沐浴,一听二当家的大驾光临,连身上的水都来不及擦,赶紧套上衣服,握着湿漉漉的头发出来拜见。王君廓一见王诜出来,还没等他开口说话,猛然拔刀出鞘,一刀就砍下了王诜的脑袋。

随后,王君廓提着王诜的首级,进入军营对众将士说:“李瑗和王诜一同密谋造反,囚禁朝廷敕使,擅自征调军队。如今王诜已被我诛杀,只剩下一个李瑗,成不了什么事。你们是宁可跟着他一块被灭族,还是追随我一起建功立业、自取富贵?”

毫无疑问,这帮原本就和王君廓一条心的将士绝对不可能站在李瑗一边。他们异口同声地喊道:“愿从公讨贼!”王君廓立即率领麾下将士一千余人冲出军营,翻越西城而入,首先冲进监狱释放了敕使崔敦礼,然后杀向都督府。

等到李瑗得知兵变的消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他慌慌张张地带着左右数百名亲兵披甲而出,恰好在府门口与王君廓的军队遭遇。王君廓向李瑗的亲兵们喊话:“李瑗阴谋叛逆,你们何苦跟着他往火坑里跳!”李瑗的左右面面相觑,随即抛下武器,哗然四散。

转瞬间,偌大的都督府门前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陪伴他的只有满腔的后悔、愤怒和恐惧以及那扔了一地的刀枪和长矛。

李瑗怒不可遏地指着王君廓破口大骂:“卑鄙小人出卖我,你很快就会遭报应!”

面对横眉怒目、气急败坏的庐江王李瑗,王君廓一直在冷笑,一言不发。但李瑗却仿佛听见他在说——不是我王君廓太过阴险和卑鄙,而是你庐江王李瑗太过无能和无知。

兵变当天,李瑗被王君廓生擒,随即缢杀,首级迅速传送长安。

六月二十六日,朝廷的一纸诏书飞抵幽州:以王君廓为左领军将军兼幽州都督,并把李瑗的家人眷属全部赏赐给王君廓,充当奴仆和婢女。

王君廓笑了。

一切如他所愿。

然而,此时的王君廓绝不会料到,李瑗临死前的那句话最终竟然会一语成谶。

一年多后他就遭了报应,而且下场几乎与李瑗如出一辙。

王君廓成了幽州的一把手后,自以为山高皇帝远,于是狂放骄纵,贪赃枉法。朝廷很快就有所耳闻,随即征召他还朝。王君廓顿时惊惶不安,李瑗曾经有过的恐惧如今也丝毫不差地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可他不敢违抗朝廷敕命,只好硬着头皮上路。临行前,他的长史李玄道(房玄龄的族甥)托他把一封书信转交给房玄龄,王君廓立刻起了疑心。行至渭南(今陕西渭南市)时,王君廓忍不住偷偷拆看。由于不认识草书,他误以为李玄道在信中告发了他的罪行,于是杀了驿站官吏,向北逃亡,准备投奔东突厥,可逃至半道便被流浪汉所杀。时在贞观元年九月,距离他陷害李瑗,时间刚刚过去了一年零三个月。

在玄武门之变后,人们或许无法确切知道,唐朝的各级地方官吏到底利用派系斗争的时机制造了多少损人利己的阴谋和多少公报私仇的惨剧,但是仅从益州和幽州的流血事件中,人们还是能强烈感觉到这场政变所造成的冲击波,同时应该也能闻到,在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后,大唐帝国的每个角落似乎都飘荡着一缕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息。史称:“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之党散亡在民间,虽更赦令,犹不自安,徼幸者争告捕以邀赏。”(《资治通鉴》卷一九一)

虽然李世民屡屡颁布大赦令,但是仍然遏制不了人们争相告密以邀赏的汹涌势头。谏议大夫王珪对此忧心如焚,一再请求太子李世民设法制止。七月十日,李世民不得不再次颁下一道措辞严厉的命令。此令重申:与玄武门事件和李瑗谋反案有所牵连者一律赦免,除非有人在此之后依旧图谋不轨,否则一概禁止相互告发,违令者将处以“反坐”之罪,也就是谁再告发别人参与谋反,自己将被视同谋反罪论处。

发布命令的次日,李世民随即派遣魏徵前往山东(崤山以东)地区进行宣慰,并委以便宜从事之权,实际上就是希望魏徵能以前东宫旧臣的身份,安抚散亡各地的建成余党,制止告密和滥捕滥杀之风。

魏徵到达磁州(今河北磁县)时,当地州县政府正用囚车押着两个人,准备送往京师问罪。他们是前太子千牛李志安和齐王府护军李思行。魏徵当即将囚车拦下,对当地官吏说:“我受命之日,前东宫和齐王府的左右已经全部赦免了,如果再把他们捕送京师,必将人人自疑。就算派遣使者到处宣慰,又有谁肯相信。我今天不可以为了避嫌而不为国家着想,况且我既已受到‘国士’的礼遇,又岂能不以‘国士’的行为相报。”于是下令将李志安和李思行当场释放。

李世民在长安接到报告后,甚感欣慰。

他意识到,魏徵绝对是一个可以寄予信任和厚望的人。

在六月四日以后的这些日子里,随着新太子李世民的闪亮登场,有一个人正在悄然淡出人们的视野。

这个人曾经是帝国的最高主宰者,而眼下,所有大唐帝国的臣民却在用最快的速度将他遗忘,甚至是将他抛弃。

这个人就是李渊。

没有人知道他在这些日子里都干了些什么以及他的心境如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正在尝试着接受属于他的命运。

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正在主动地接受被天下人遗忘和抛弃的命运。无论这份命运如何不堪承受,主动接受总比被动接受要明智得多,同时也要好受得多。

所以,早在李瑗谋反案之前,也就是六月十六日,李渊就已经给了心腹裴寂一道手诏,内容是:“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

李渊通过这个方式向太子李世民主动表露了退位的意思。

这个意思当然是李世民最希望看到的。

六月二十九日,李唐朝廷正式撤销了天策府。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信号,它意味着太子李世民的登基大典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李世民笼络人心

一朝天子一朝臣。

政治权力的交替必然伴随着帝国政坛的全面洗牌。

随着李世民登基日期的临近,李世民的左右心腹迅速进入了大唐帝国的权力核心,而麾下将领也全都进入了军队高层。

七月三日,以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

七月六日,以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

七月七日,以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仆射;又以前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将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骁卫将军,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右武侯将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右内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

在这一长串的升官名单中,有一个人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他就是名单中的最后一个:李客师。之所以要特别提起这个人,是因为他是李靖(李靖字药师)的弟弟。

就像我们所知道的,李靖并未参与玄武门之变,可如今他的弟弟居然出现在李世民论功行赏的升官名单中,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否可以证明他们兄弟俩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很多人对此持肯定观点。他们根据这份名单,判定李客师是李世民的手下,而且是政变的“打手”之一,并进而推断李靖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同类推荐
  • 时代的浮萍

    时代的浮萍

    西方的雇佣军来大明?是的。火绳枪,滑膛炮,勇猛的骠骑兵...杀人的技术突飞猛进,不断的征战让人身心疲惫。一些军人离开了战场去东方寻找财富,在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居然成为了明朝最后岁月的见证人!从陌生到熟悉,从隔阂到亲密,这些西方的冒险者会在大明的土地上发生什么故事,大明王朝的垂暮之年又会因为他们的出现而发生什么变化?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到底是他们改变了时代,还是时代改变了他们?听吾辈来讲故事吧!文艺复兴的后期,王国军队以其高度职业化和精良的武器在大陆争霸,骑士的时代已经终结,新式军队登上了战争的舞台。ps:本书故事里的王国雇佣军是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取材于明末的西方雇佣军为大明战斗的故事。不过,除此之外,所有的年代,国家,人名都是虚构的,历史大大请不要拍砖。小弟新人,求大家多来看,只求不挨骂,小弟谢过。
  • 大汉王朝3

    大汉王朝3

    七国之乱大汉王朝岌岌可危,帝国又如何转危为安?“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是什么让血管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的刘氏家族构建起的汉帝国轰然崩塌?……
  • 张飞故事

    张飞故事

    好吧,这是恶搞三国,各种乱入……本故事基本不合逻辑,人物性格基本不鲜明,文笔基本幼稚,角色写着写着……基本就写丢了,哦,今天突然想起要更新了,欢迎各位闲汉指正吐槽。
  • 陶乐县志

    陶乐县志

    本书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陶乐的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采用篇章目结构,运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七种体裁,详近略远,上限追溯至事物的发端,下限至公元2003年。
  • 朝野之间

    朝野之间

    本人一直有个心愿,想写一部架空历史小说。正史太过庄重,野史太过随意。不想只写宫斗,阴气过重;不想只写权谋,纯为烧脑;不想只写江湖,不接地气;不想只写战争,血腥难抑。只想以随性笔法,写意风格,画一个架空历史画卷,有宫庭、有朝堂、有江湖、有市井。融合激烈宫斗、朝堂权谋、江胡恩仇、人生坎坷与一书。有浓浓亲情、缠绵爱情、铮铮友情、忠肝义胆,更有相忘于江湖。可惜心有余,力却不知是否足,还望读友支持,先在此处落几滴浊泪,谢过——
热门推荐
  • 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本书精选了100多个奇妙无穷、耐热寻味的中外经典地理故事,这些故事横跨地理学所涉及的天文、生物、地质、气象、历史、考古等多个领域。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十星皇者

    十星皇者

    “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一代枭雄曹操的经典语录!也是边金韦最喜欢的一句人生格言!从小被家人抛弃,独自在孤儿院长大的他,有着超脱同龄人的成熟和睿智。“在我的地盘里,不管你是对是错,都得给我老老实实的乖乖听话!”这就是边金韦,他最为信奉的处事方针。
  • 毁灭天劫

    毁灭天劫

    在经过了无数次惊天动地的大劫难之后。终于,随着灵气的日益稀薄,修真星已经不能维持自身的运行。距离远古大能预测的毁灭天劫只剩下最后一个纪元,而后这个世界将重归混沌。为了尽快培养应劫者出世,这个修真界开始全民修真。而这个决定却大大增加了灵气的消耗,从而导致灭世之劫的提前到来。而此时,上古大能身在何处?当世强者因何被封印?等待我们的即将是世界的毁灭..........................!?还是.............
  • 龙山太古情

    龙山太古情

    不管是不是真的,我们始终愿意相信,尘世之中有一处不为人知的净土,那里有我们所有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情感体验。与龙玄为伴,揭开故事的谜底,和他一起踏上旅程。
  • 绯色快穿:宿主黑化请注意

    绯色快穿:宿主黑化请注意

    被算命先生认准的天煞孤星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啊,作为一个现代优等高中生,成绩和家世都处于上等的凌汐杦还是难逃天煞孤星的命运啊。什么打的上黑车,喝奶茶被珍珠噎住什么的就算了,更倒霉的是参加亲戚的酒宴却不小心把别人本来准备用来杀害别人的毒酒喝了……作为现代的人上人,凌汐杦死的真是无语,结果死了还被啥系统绑定了,从此踏上了攻(继)略(续)男(受)神(罪)的悲苦路......
  • 象山语要

    象山语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破诸天

    武破诸天

    诸天万界,被神遗弃。一介杀手之王带着破碎的混沌斧来到神弃大陆。在这里,蛮人部落是他展露锋芒的地方,图腾草原是他展翅的天空,血魔大陆是他杀戮的战场……当站在神弃大陆的顶峰,他发现,原来这一切都被神所操控,自己只是神的一个玩偶。神要灭我,我便杀神。天道不公,我要诛天。
  • 生化战争之梦魇喰种

    生化战争之梦魇喰种

    软弱即是罪恶。梦魇喰种,以制造梦魇,让人类沉迷其中,从而吸食人类的精髓得以生存繁衍……夏子勋,搜查官,责任,维和。请随作者,一起解开一个个盘根错节的谜团……
  • 网游之潜龙三国

    网游之潜龙三国

    因为被好友重伤,心理极为受损,隐退江湖整整一年。江湖说闯就闯,堂堂君子岂能如此干受屈辱!一年之后,他重返江湖,摇身一变叱咤风云,如今也是混得如鱼流水一般,他势必要将一年前所受的屈辱全部讨伐回来,那些曾经对他嘲讽屈辱的家伙,一个个的都别想逃过!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次的重生便是最好的先例,老子一手遮天怕得了你们?他不再是从前那个总被人伤的傻小子,而是一个专门伤人的大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行走江湖,凭的就是实力与资本,小样er和我斗你还不一定够资格呢。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笑傲江湖,靠的就是尊上与气派,小弟er和我战你还是滚回去深造吧。史上最炫网游文,带给你不一样的感觉!PS:新人写作,求多支持。每50推荐爆一更,无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