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700000298

第298章 元和中兴(4)

至此,宪宗才得知武元衡被刺的真相。但是,朝廷目前正对淮西用兵,并且又已跟王承宗翻脸,实在是无力讨伐李师道了。此刻,宪宗最关心的就是淮西的战况。只有尽快讨平淮西,朝廷才能腾出手来对付李师道和王承宗。

然而,淮西战况实在是令人无语。

从去年十月到这年九月,讨伐吴元济的战争已经打了整整一年,却始终没有任何进展。被宪宗任命为前线总指挥的这个严绶,就是当年上表弹劾王叔文的家伙。此人毫无军事才能,唯有一点非常突出,那就是花钱如流水。从到任的那天起,严绶拿了中央的巨额军费后只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毫无节制地犒赏士卒,收买人心;二是拼命贿赂宦官,构建人脉。

宰相裴度屡屡强调严绶无能,请皇帝更换主帅。九月底,宪宗终于下决心撤掉了严绶,改任宣武节度使韩弘为淮西前线总指挥。

然而,韩弘的到任却没有为战局带来转机。

因为韩弘与严绶半斤八两。他虽不像严绶那么会花钱,可他却想利用这场战争壮大自身的实力。他知道,对手活得越长久,他在朝廷心目中的分量就越重,与朝廷讨价还价的筹码就越多,所以淮西太早平定对他没什么好处。

说白了,韩弘就是想养寇自重。

一连两任主帅都不得其人,淮西战局逐渐陷入泥潭,而与此同时,河北的形势也一点不让人省心。

元和十年岁末,王承宗放纵军队四出劫掠,把相邻诸镇搞得寝食难安。于是卢龙(治所幽州)、横海(治所沧州)、义武(治所定州)等镇纷纷上疏请求讨伐王承宗。

宪宗早就想收拾成德了,河北诸镇的奏疏正中他的下怀。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正月,宪宗下诏削去王承宗官爵,命河东、卢龙等六道兵马出兵讨伐。

至此,李唐朝廷不得不在南北两线同时作战,这样的局面显然是危险的。不少朝臣想起了德宗当年的覆辙和教训,以宰相韦贯之为首的多位大臣力劝宪宗罢兵,等平定淮西再回头对付成德。

然而,对于大臣们的谏言,宪宗自始至终不为所动。

反战派对此忧心忡忡,却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说服这个一意孤行的天子。最后,大臣们只好悻悻地闭上嘴,静观事态的演变。

这一年六月,从淮西前线突然传回一则战报,令沉寂数月的罢兵呼声再度响起,并且空前高涨。战报称,淮西前线的主将之一、时任唐邓节度使的高霞寓在铁城(今河南遂平县西南)一带与淮西军会战,结果全军覆没,仅以身免。

此前,前线的参战部队偶有小胜皆会向朝廷夸大战功,凡是打了败仗则一律隐瞒。可这一次实在是败得太惨,只好如实奏报。

消息传来,满朝骇愕,反战派抓住此事大造舆论,并入宫力谏。然而,让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宪宗对此依旧不以为然。他若无其事地扫了大臣们一眼,说:“慌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现在应该讨论的是用兵的方略,当务之急是撤换不能胜任的将帅,及时为前线部队调配粮饷,岂能因为一个人打了败仗,就立刻罢兵?”

朝议的结果只有一个——接着打。

所有宰执大臣中,只有裴度一人坚持站在皇帝一边。

在反战派看来,宪宗这么做简直就是丧失理智。可在裴度眼中,天子这么做就叫义无反顾、百折不挠。

淮西战局的最终结果到底如何,目前还没有人敢断言,大家只知道皇帝是要一条道走到黑了。这些日子,反战派大臣一个接一个掉了乌纱。继去年年底宰相张弘靖、翰林学士钱徽等人被免职之后,本年七月,宰相韦贯之亦被罢免,九月,右拾遗独孤朗又遭贬谪……

宪宗似乎在用行动向朝野表明,他收拾跋扈藩镇的决心绝不动摇。

两场战争就这么旷日持久地同时进行着。

到了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五月,淮西已打了两年多,出兵九万余人,耗费粮饷无数,却未建尺寸之功。而成德打得更艰难,一年多来,朝廷出兵十多万,战线回环数千里,却因各部相距遥远,缺乏统一指挥,所以劳而无功;此外,因战线过长,每次从后方运送粮饷都要累死一大半牲口,导致后勤补给极为困难;最后,诸道军队都想保存实力也是朝廷无法取胜的原因之一。仅以卢龙为例,朝廷与成德开战后,卢龙节度使刘总仅仅打下一个县城,就停驻在边境五里处按兵不动。光他这支军队,每月耗费的开支就达十五万贯,令中央财政不堪重负……

很显然,这仗再这么打下去,朝廷已无力支撑。去年新任的宰相李逢吉力劝皇帝罢兵,一切等平定淮西再说。宪宗李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和矛盾之中。经过多日犹豫,宪宗不得不在五月十七日下令,撤销河北行营,让诸道军队各回本镇。

河北草草收兵,让宪宗觉得丢尽了面子。而在随后的日子里,尽管朝廷已经全力以赴对付吴元济,可淮西依旧固若金汤。

七月底,宪宗忧心忡忡地召集宰相们商议,李逢吉等人都认为中央已经师老财竭,再次建议皇帝全面停战。只有裴度默不作声。宪宗问他的意见,裴度说:“臣愿亲往前线督战。”

宪宗又惊又喜:“卿真能为朕走这一趟?”

裴度说:“臣观吴元济上表,显然已是势穷力蹙,之所以仍在顽抗,只因我军诸将心志不一,不能合力围歼。臣亲赴前线后,诸将担心臣抢了他们的功劳,必争相出战。”

元和十二年八月初三,裴度从长安出发,宪宗亲临通化门为他送行。裴度说:“臣此去若能灭贼,才有脸回来见陛下;若不能灭,臣永远不回朝廷。”

宪宗闻言,为之感怀泪下。

八月底,裴度抵达前线。很快,他就找到了淮西战局陷入困顿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就是监军宦官在战场上所起的反作用。

众所周知,宪宗爱用宦官。在朝中,他用宦官制约文臣,是为了防止他们大权独揽,架空皇权;在战场上,他也爱用宦官,目的是防止大将拥兵自重,居功自恃。所以,自从与淮西开战以来,宪宗就为前线的每一支参战部队都派驻了监军宦官。

而问题就出在这些阉宦身上。这帮人既无军事才能,又无作战经验,却偏偏喜欢干涉主将的军事行动。每逢打了胜仗,宦官们就第一时间飞报朝廷,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要是打了败仗,他们就把屎盆子扣在将领头上。有这样一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在战场上掣肘,这仗能打得赢吗?

找到了症结所在,裴度当即奏请宪宗,很快就把所有监军宦官悉数召回了长安。于是,将领们重新掌握了指挥权,战场上的形势顿时有了改观。

可是,罢废监军宦官固然极大地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但并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平定淮西。所以,裴度面对的仍然是一个困局。尤其是考虑到不堪重负的中央财政,裴度面临的难题就不仅是如何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而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胜利。

对于一场胶着了将近三年的战争而言,什么才是最快的决胜之道?

唯一的答案就是,抛弃正面对决的打法,采用出奇制胜的战术。

这年十月,正当裴度在郾城的统帅部里苦思冥想的时候,前线的一位大将派人给他送来了一份密报。准确地说,这是一个作战计划,一个相当大胆的作战计划。

看完计划,裴度不禁拍案叫绝:“兵非出奇不胜,常侍良图也!”(《资治通鉴》卷二四○)

裴度口中的这位常侍,就是李愬(其中央官职是散骑常侍)。

李愬向裴度呈上的计划是——由他亲率一支奇兵绕过敌军主力,穿越淮西腹地,出其不意直取蔡州,生擒吴元济。

李愬是德宗时代的名将李晟之子。正所谓虎父无犬子,李愬虽是官二代,“以父荫起家”,但本人“有筹略,善骑射”(《旧唐书列传八十三》),并不是全凭老子荫庇的纨绔子弟。李愬入仕后,历任卫尉少卿、晋州刺史、太子詹事等职。元和十一年,淮西前线主将高霞寓遭遇惨败,被贬为归州刺史,朝廷调派荆南节度使袁滋接任,没想到袁滋还是碌碌无功。李愬意识到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当即上表自荐,要求上阵杀敌。宰相李逢吉认为他才堪大用,便向宪宗举荐。宪宗遂将袁滋贬谪,任命李愬为唐邓节度使。

元和十二年正月,李愬来到前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愬到任后非但没有秣马厉兵,积极备战,反倒对士卒们放话说:“天子知道我天性柔弱,善于委曲求全,所以命我前来抚恤你们,至于领兵作战,就不是我要考虑的事情了。”

由于淮西战事迁延日久,且败多胜少,士卒们早已厌战,所以听了李愬的话,人人笑逐颜开。李愬的亲信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流露了不满之意。李愬告诉他:“前任袁滋消极怯战,吴元济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听说我来了,肯定会严加戒备,我现在故意示弱,就是想让他放松警惕,然后我们才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亲信恍然大悟。随后,淮西军发现朝廷新任的这位主帅和那个袁滋是一路货色,果然放松了戒备。

接下来的日子,李愬一边继续放烟幕弹迷惑对手,一边却暗中积极筹划,准备采取一个大胆的行动,突袭吴元济的老巢——蔡州(今河南汝南县)。

很显然,要实施这个突袭计划,就必须对淮西的兵力部署和各种战略情报了如指掌。而要获取对手的准确情报,最有效的手段当然就是招降敌军的将领了。

元和十二年二月,李愬手下的巡逻兵抓到了淮西的一员骁将丁士良。此人骁勇善战,曾屡败朝廷军,所以将士们都想把他剖腹挖心,以泄其愤。李愬命人把丁士良带到面前,见他面无惧色,视死如归,当即赞叹他是“真丈夫”,并为其松绑。

丁士良感恩戴德,誓愿为李愬效死。

当时,李愬面前的主要对手是淮西大将吴秀琳,此人是吴元济的左膀右臂,长期据守文城,令官军始终不能前进半步。丁士良主动请战,设计擒获了吴秀琳麾下勇将陈光洽,进而逼降了吴秀琳。

李愬不战而入据文城后,对吴秀琳及其降众极为优待,对每个人都进行了妥善安置,凡是家中有父母者,还发给钱帛,让他们回家尽孝。淮西降卒们无不感恩流涕。从此,各地的淮西士卒纷纷来降。李愬的麾下部众也一扫厌战情绪,重新焕发了斗志。

毫无疑问,李愬所做的这一切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攻心。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将领,必须善于攻城;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则不仅要善于攻城,更要善于攻心。

唯其如此,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愬显然深谙此道。

随着淮西将士的相继归降,李愬对淮西的整个战略部署逐渐了然于胸。“愬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资治通鉴》卷二四○)

元和十二年五月,在吴秀琳的建议下,李愬又设计擒获了淮西的骑兵将领李祐。此人也是骁将,此前与朝廷军多次交锋,斩杀官兵甚众,所以李愬的手下都嚷嚷着要杀他。可李愬还是亲自为他松了绑,并待之如上宾。

随后,李愬安排李祐住进了自己的帅帐,每天晚上都与他促膝长谈。不久,李愬更是不顾左右的竭力反对,任命李祐为自己的警卫队长,将麾下的三千精锐交给了他。

李愬的礼贤下士和推诚待人令李祐感动不已。

最后,李愬终于得到了他最想要的东西——关于蔡州的情报。

李祐告诉他,吴元济的主力全都部署在前线和边境,守卫蔡州的都是一些老弱羸兵,完全可以乘虚直抵其城,等到淮西各地将领得到消息,吴元济早已束手就擒。

李愬闻言大喜,愈加坚定了奇袭蔡州的决心。随后,李愬暗中招募了一支三千人的敢死队,每天亲自带队操练,为袭取蔡州做了充分的准备……

接到李愬的报告后,裴度第一时间就批准了他的计划。

吴元济的末日到了。

元和十二年十月十五日,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李愬亲率九千精锐,分成前、中、后三军,悄悄向蔡州进发。此行除了李愬本人和几个参与绝密计划的心腹将领之外,没人知道队伍要往哪里开拔。

李愬只对将士们下达了一个命令:什么都不要问,一直往东走。

部队经过急行军,迅速占领了六十里外的张柴村,稍事休整之后再度出发。将领们满腹狐疑地追问此行的目的地,李愬才对众人说:“攻击蔡州,活捉吴元济!”

毫无心理准备的将领们闻言,顿时大惊失色。

此时,暴风雪越发猛烈,旌旗冻裂,士兵和马匹接二连三地冻毙倒地。天色如浓墨一般,咫尺不辨方向。自张柴村以东就是淮西腹地,唐军将士们艰难地跋涉在厚厚的积雪上,人人心中忐忑不安,不敢去想道路的前方会是一种怎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然而,没有人知道,就是这条雪夜中的道路,将带领他们走向辉煌的胜利。

从张柴村出发后,又经过七十余里的急行军,李愬的部队终于在十月十六日凌晨抵达蔡州城下。望着蔡州城墙上漆黑的雉堞,李愬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三十多年了!自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吴少诚拥兵割据之后,唐朝的中央军已经三十多年没有站在这块土地上了。但是李愬知道,从这一刻开始,李唐中央的旗帜就将在蔡州的城头上高高飘扬。

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李祐带着一支敢死队在城墙上凿孔,悄无声息地攀上城楼,暗杀了熟睡中的守门士兵,只留下更夫继续打更,然后打开城门,迎接大军进城。

鸡鸣雪停之际,李愬已经率兵突入了第二重城门。

此时此刻,吴元济依旧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呼呼大睡。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李唐的中央军会在这样一个风雪交加、滴水成冰的夜晚“空降”到他的蔡州城里。

负责警戒的将领发现敌情后,慌慌张张地冲进节度使府,叫醒了吴元济,惊慌失措地报告——外面突然出现了一支军队,可能是官军杀进来了!

同类推荐
  • 盛唐特种兵

    盛唐特种兵

    没有故事的故事才是最好的故事,但愿这一生没有故事,那样才是郝任的人生。可惜,人生如戏,单靠演技全都没戏。盛世之下也有虚士,盛世背后是谁导演了整个故事。玄武门的鲜血尚未落下,而兄弟之间的倾轧就已经如火如荼。李建成当真如此无用,魏征真是千古铮臣吗?翻开历史的年轮,那一幕幕隐藏着极致黑暗下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是被动妥协还是无奈抗争。命运真的如此不堪,无法把握吗?我是郝任,也是好人,大浪淘沙留下的未必全是真金,有时候留下的依然是大一点的砂砾而已。
  • 位面交易大唐

    位面交易大唐

    现代青年灵魂穿越到贞观元年,身携位面交易系统的他,在这个盛世的年代掀起了什么样的浪花,他是否能够做到他自己想要的平淡的生活,觉醒他身体的记忆,他又是如何面对他这个身体父亲
  • 南明雄起

    南明雄起

    俺老朱被迫穿越了,居然穿越到一个国破家亡、没权没钱的王N代身上。此时,李自成已经兵临北京,多尔衮也在蠢蠢欲动……眼看大明宗室的逃亡时代就要来临,崇祯还在和那些肉食者鄙的大臣们扯犊子。唉,俺的大明啊!不说了,俺已经看见李自成贪婪的目光和多尔衮嘴角的口水了,得收拾东西跑路了。哎,还能不能愉快的逃跑了,别人都是扯后腿,你怎么扯俺的裤腰带……本文无高科技乱入,没有大y特y……有的只是——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 完美疯子

    完美疯子

    小疯子无意间穿越到变态的春秋,重演了一个历史牛人的传奇人生。这个时期的天空,闪耀着无数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历程。老子,孔子,管仲,百里奚,孙武,伍子胥,齐桓公,越王勾践……,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每一颗星辰都光华四射。他可能不是其中最要耀眼的一颗,却无疑是最完美的一颗。出身寒微却出将入相,国王要和他分治天下。肉身凡胎却被尊奉为神,世代受人顶礼膜拜。做最大的官,赚最多的钱,和最漂亮的女人来一场荡气回肠的爱情!没有比他更加完美的精彩人生,没有比这更加好看的牛人传奇!
  • 流水时光

    流水时光

    时光倒流,蓝平,你是否仍然懦弱?面对美女,蓝平你是否只有尊重?蓝平,蓝平……
热门推荐
  • 世子不为后,皇上走远点

    世子不为后,皇上走远点

    她是21世纪的军政世家传人,亦是陌生大陆的骄横世子,一块玉片,将她带到陌生的天耀大陆,一朝风华尽展,凤眸里的凌厉让人不敢直视,斗继母;灭庶兄;宅院中的她是“天真无邪”的世子爷!而真正的她,是战场上那个潇洒的将军,那个挥血撒热情的睥睨天下的少年将军。世人言她功高盖主,主一笑了之,我容他盖,就是天下她拿走有又何妨?【新人求支持,内容虚构,如有雷同,怪我脑回路不够强大!】
  • Tfboys之王者的凯旋归来

    Tfboys之王者的凯旋归来

    Tfboys他们能在一起吗?经历了那么多事的他们变了吗?他们还那么天真了吗?从网友,变成同学,又变成了好朋友,最后他们竟然成了情侣,在这么大的变化中那么多的坎坷,她们与他们都挺过去了吗?..........
  • 挽仙录

    挽仙录

    一个埋藏千古的迷局……一个关于侠骨柔情、快意恩仇的仙侠故事。
  • 甄嬛传叙花列

    甄嬛传叙花列

    本文改编自漫画《甄嬛传·叙花列》,以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后宫女子间不得已的争斗。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 伊人未央

    伊人未央

    她,天生体弱不堪;她,连御剑都是与人共乘;她,只会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横行霸道。。。。却因着他变做一代魔君,“天下还有什么我不能为你做,你却始终不肯多看我一眼”。“并非不愿与你执手,只愿你一世安好,不枉我一生断情绝义”
  • 绯红的记忆

    绯红的记忆

    在这个礼崩乐坏的世界中,不断的寻找着你的踪迹,在末世中不停的寻找着那记忆的片段,在绯红中寻找着自己所失去的一切。人性的阴暗和善良在末世中毫无保留的显现了出来。。。失忆的痛苦,绯红的记忆,夹杂在多个世界,这里只属于我!只属于我的世界!
  • 灵瞳天帝

    灵瞳天帝

    他,天生瞳孔呈七彩颜色,被冠上不祥之名,给身边的人带来灾厄。母亲突然惨死,父亲带着他们逃离家族,去阻挡追兵却再没回来。天要亡他,可偏偏他不信命!绝境中,得宝物,练仙术,帝相之眼睥睨世间!落魄世家公子步步逆袭,一朝踏破九天路,正灵瞳天帝之道!
  • 都是男保姆惹的“火”

    都是男保姆惹的“火”

    因家贫和母病中途辍学的大学生赵正辉,因母病重住院治疗欠债而南下至深川市打工,由于其所学专业的局限,他择业艰难,无奈选择做了新加坡回国投资侨商孙素琴家的男保姆兼中文家教。孙素琴14岁时与有妇之夫的段再东偷吃禁果,产下了私生子博儿。由于舆论的压力及其他原因而母子分离,情侣隔绝。几经波折,她孤身流荡新加坡沦为富商蒋鹤仙的小妾。23岁时,孙素琴思子心切,便以回大陆投资办企业的方式寻找亲生儿子。实为其子的赵正辉投入她家做佣人,赵的形象与她昔日的情侣酷似,为了查证与辩认赵到度是不是她的亲生,演出了一系列动人而新奇曲折故事。……
  • 名画盗窃杀人事件

    名画盗窃杀人事件

    罗宾斯特画廊发生一起盗窃杀人案,妓女格蕾丝-希尔被警方抓捕,指控为凶手,作为其姐姐的律师塞西尔-希尔目睹了妹妹被抓捕的过程,临危受命为其辩护要替妹妹洗脱罪名。在押解妹妹格蕾丝的警局里,姐妹两人遇到曾经尾随格蕾丝,调查其委托人出轨的前任探员,现在的自由调查员,韩,塞西尔威逼利诱哀求,说动了韩帮助自己一起调查这起案子。之后,在韩和塞西尔的调查下,渐渐有新的怀疑对象被卷入,包括失窃画的拥有者,艾德文-洛克哈特,韩也发现这件案子背后有着更深的阴谋,
  • 家有疯妻

    家有疯妻

    一夜之间满门全灭,如花少女精神成疾。原本她便钟情于他,是不是如果她一直疯狂下去。还可以维持这些年的样子,没有恨,没有报复。但是,真的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