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700000175

第175章 梦魇的终结(7)

陆象先不顾崔湜频频抛来的眼色,仍然梗着脖子说:“既然因功而立,自然要因罪而废。公主认为他失德,在下却不认为他有罪,所以,恕在下不能从命。”

太平公主勃然大怒,当即站起身来拂袖而去。

有了这次教训,太平公主就学乖了,后来再次召集亲信密谋时,她便彻底抛开了陆象先,于是会议的效率大为提高,没几天就制订了两个对付李隆基的行动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派人暗杀。

太平公主很早就在李隆基身边安插了不少卧底,其中就有一个姓元的宫女。平时李隆基经常让御膳房熬制一种叫“赤箭粉”的补药(赤箭,草名,又名“合离草”,根部碾碎成粉,可作药用,又称“天麻”),宫女元氏就是专门负责进奉汤药的。太平一党决定充分利用这条内线,让元氏在汤药中下毒,鸩杀李隆基。

这个方案由崔湜提供,并且由他监督执行,假如行动失败,立即执行第二个方案:发动政变。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由常元楷和李慈率领羽林军突入武德殿(玄宗举行朝会、批阅奏章的地方),诛杀李隆基;另一路由窦、岑、萧、崔四宰相,率卫兵在南衙(中央各机关所在地)响应,控制帝国的政治中枢。

史书没有记载太平一党是否执行了第一个方案,但是根据事后的相关记载(元氏被法司逮捕审讯,并供认崔湜为主谋)来看,不管是未及行动还是行动失败,总之第一方案没有成功,所以太平公主决定执行第二方案。

政变时间定在先天二年七月初四。

太平公主自以为她的计划天衣无缝,可她绝对没有想到,这一切居然被另一个宰相魏知古全盘获悉了。而更让太平公主无法意料的是——这个原本在她和李隆基之间保持中立的人物,居然又在这生死攸关的重大时刻倒向了李隆基……

七月初一,宰相魏知古突然入宫,把太平一党准备于本月四日发动政变的消息告知了李隆基。

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

七月初三,李隆基向亲信发出了行动指令。首先,他命龙武将军王毛仲率三百余名万骑卫士埋伏在虔化门,同时发出一道敕书,紧急召见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和右羽林将军李慈。这两个禁军将领根本没有料到皇帝已经全盘掌握了他们的政变计划,所以毫无防备地进入太极宫,刚刚走到虔化门,立刻被埋伏在此的王毛仲砍杀。

解决掉这两个人,禁军就完全落入李隆基的手中了,行动已经成功了一半。随后,李隆基亲自出马,与王琚、王毛仲等十余个亲信,率兵从武德殿一路冲进朝堂,迅速捕杀了萧至忠、岑羲、贾膺福、李猷等人;士兵逮捕崔湜后,没有当场砍杀,而是奉命将他关押了起来;太平一党中,要数“皇后阿奢”窦怀贞的反应最为敏捷,一见情形不妙,立刻抱头鼠窜,但是没跑多远就被追兵追上,窦怀贞走投无路,只好投水而死。

在铲除太平一党的同时,李隆基命宰相兼兵部尚书郭元振另率一路人马,直奔太上皇寝殿。

听到事变的消息时,李旦大惊失色,赶紧在几个宦官的簇拥下逃离寝殿,慌慌张张地跑上了承天门楼。李旦前脚刚刚上楼,郭元振后脚就率兵追到了。李旦满心以为郭元振是来护驾的,可还没等他探出城楼喊一些鼓励的话,郭元振就带着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上了城楼。李旦看见郭元振径直走到他面前,然后面无表情地跪地启奏,说:“皇上奉太上皇诰命,诛杀窦怀贞等图谋作乱的逆党,今天只是遵照诰命执行,没有其他意图。”

诰命?

自己什么时候发布诛杀宰相的诰命了?

李旦脸上写满了惊愕,可他很快就明白过来了。

——这是政变,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政变!三郎的目的就是要铲除太平,同时迫使他李旦彻底放权!

尽管这场政变的爆发让李旦猝不及防,但是今天发生的一切其实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是的,自从被三郎和太平拥立的那一刻起,这一切就早已注定了。

惊魂未定的李旦来不及作更多思考,马上在郭元振的“保护”之下发布了一道诰命,宣布窦怀贞等人阴谋作乱,罪大恶极,已被皇帝依法诛杀;同时宣布大赦天下,惟参与逆乱的亲党一概不赦。

七月初四,亦即事变次日,李旦颁下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道诰命,宣布自即日起,“军国政刑,一皆取皇帝处分;朕方无为养志,以遂素心”(《资治通鉴》卷二一○)。同日,李旦由太极殿移居百福殿,从此淡出权力中心,也彻底淡出了满朝文武和帝国臣民的视线。

太平公主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她会败得这么惨!

她原本以为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李隆基也不过是她砧板上的鱼肉;她原本以为帝国的最高权力已经唾手可得,她马上就能拥有一个像母亲武曌那样的辉煌人生……可是,残酷的现实却一举粉碎了她的所有梦想。

此时此刻,她不再是那个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的镇国太平公主,不再是那个貌似强大的势力集团的领袖,而是一个孤家寡人,一个输光了家当的赌徒,一个被命运之神一脚踢开的弃妇!

太平公主无法面对这样的事实。

她仓惶逃出长安,躲进了终南山的一座寺院,在那里整整躲了三天三夜。

她满怀困惑、满腹冤屈、满心愤恨地向佛菩萨发出质问,发出呼告,发出祈求,可佛菩萨始终庄严而慈悲地沉默着。

第三天的傍晚,夕阳将落未落之际,太平公主登上了寺院旁边的一座悬崖。

她面朝长安良久伫立。

猎猎山风鼓起她的衣袂裙裾,让她远远看去就像是一面孤独而绝望的旗帜。

兀立在万仞绝壁之上,置身于寥廓苍茫的天地之间,太平公主生平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脆弱和渺小……

直到最后一只归巢的倦鸟从她头顶缓缓掠过,直到天边的残阳燃尽了它的最后一点亮光,太平公主才木然转身,默默地向来路走去。

次日,太平公主回到长安。一迈进府门,皇帝的赐死诏书就到了。

这就是结局吗?

是的,这就是结局。

当太平公主把头伸进白绢的一刹那,她仿佛看见母亲武曌正在不远处对她微笑。母亲的身上沐浴着一片圣洁的光芒。这片光芒是如此安详而又如此温暖,以致太平公主感觉自己很快就在这片白光中彻底融化了……

太平公主自缢身亡的当天,除薛崇简外,其他几个儿子,连同所有党羽全部被朝廷诛杀。薛崇简虽是太平公主长子,但他的政治队列不在母亲那边,且因数次劝谏母亲不要与皇帝为敌而遭到鞭挞,所以官职爵位仍然保留,并赐姓李。

随后,朝廷抄没太平公主的家产,发现奇珍异宝堆积如山,丝毫不亚于皇宫。此外,“厩牧羊马,田园息钱,收之数年不尽”(《资治通鉴》卷二一○)。投水而死的窦怀贞仍遭“戮尸”之刑,并被改姓为“毒”;参与谋反的宗室亲王李晋被判斩首,改姓为“厉”。

太平一党中,唯独被赦免死罪的是太平的两个男宠崔湜和卢藏用,二人分别被流放窦州(今广东信宜市)和泷州(今广东罗定市)。

崔湜暗自庆幸自己福大命大,居然又一次从灭顶之灾中死里逃生。尽管他颇为后悔当初没有接受皇帝的笼络,以致落到了今天这步田地,但是相对于窦怀贞、萧至忠等人而言,崔湜还是有理由感到庆幸——毕竟皇帝对他网开一面,留了他一条命。

仅凭这一点,崔湜就相信自己很快便会东山再起。

他慢慢悠悠地走上了贬谪之路,信心满满地期待着再次被朝廷召回的消息。

可崔湜错了。

这一次,他不会再那么走运了。就在他被贬出长安不久,宫女元氏在有司的审讯下招供,称崔湜就是企图鸩杀皇帝的首谋。有司立即上奏,李隆基勃然大怒,马上追发了一道诏书,将刚刚走到荆州的崔湜就地赐死。

紧随这场流血政变之后,李隆基又着手对朝廷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肃——文武百官中,凡是曾获太平公主青睐者皆遭贬降,而原本受她排挤的则全部得到升迁,整个换血行动一直持续到这年年底仍然没有停止。(《资治通鉴》卷二一○)

经过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博弈,经过一轮又一轮鲜血和死亡的洗礼,一个妇人干政,皇权旁落的时代终于落下了帷幕。如果从公元664年武曌垂帘听政算起,到公元713年太平公主覆灭为止,大唐帝国在这个“牝鸡司晨”的巨大梦魇中已经跌跌撞撞地行走了半个世纪之久。尽管这段混乱无序,阴盛阳衰的历史并未导致帝国走向没落,但是中枢政治的频繁动荡却使这个原本生机勃勃的王朝一度丧失了动力和方向,只能在混沌和迷茫中徘徊蹉跌,踯躅不前……

如今,无论是病弱的高宗李治,昏聩的中宗李显,淡泊的睿宗李旦,还是铁腕无情的武曌,野心勃勃的韦后,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都已经从帝国的政治舞台上一一消失,惟独剩下一个天赋异禀,雄才大略的年轻帝王,正踌躇满志地屹立在帝国的权力巅峰之上。

此时,年仅二十九岁的唐玄宗李隆基相信,在他的引领下,这个历经沧桑的百年帝国必将走出黑暗而漫长的历史隧道,迎来新时代的熠熠曙光!

是的,李隆基即将开创的这个时代,将是大唐三百年历史上最辉煌、最鼎盛的一页,也将是中国历史上最令后人心驰神往,追慕不已的一个黄金时代。

它的名字叫开元。

同类推荐
  • 探骊

    探骊

    唐代天宝末年,天下将乱,蜀中却在上演一场争夺战,少年萧探骊与枭雄郭特对唐门、军队的争夺究竟谁胜谁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明皇的幸蜀和介入又会催生怎样的化学反应?面对唐明皇与唐肃宗的父子之争,萧探骊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被封为“大唐黑骊校尉”之后,他又怎样在藩镇割据中周旋,为大唐续命?暴雨梨花针,死士令,萧颖士书室。。。。。沈逆心,鱼小水,徐容容,陶溪儿。。。。。探骊得珠。得大利者,必冒大险!
  • 重生狄仁杰

    重生狄仁杰

    别人穿越不是王爷就是公子哥,然并暖,哥穿越的可是鼎鼎大名的“狄仁杰”,且看穿越后的狄仁杰…………
  • 法治天下

    法治天下

    本书主要指历代法制与公正严明。包括历代的法制建设与发展史,执法情况等,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张子列传

    张子列传

    战国时期,七雄并强,秦楚齐为强国,三晋韩魏赵,还有燕国,各自心有鬼胎。自秦孝公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国力日历昌盛,短短数十年天下从卑秦到惧秦,天下各国都怕秦东出争中原各地故而合纵弱秦。秦惠文王任张仪为相国,张仪邦交为主,伐战为辅,攻破各国合纵,为秦国度过危险时期做出了重大贡献。天下也隐隐有,张仪横强对抗苏秦与犀首公孙衍之合纵之局面。风度翩翩,一张利口,游说天下,辅国安邦。文人谋国,利嘴一张,六国合纵,何惧矣。
  • 东周烩(上):春秋篇

    东周烩(上):春秋篇

    《东周烩(上)》以轻松、诙谐的笔法,给大家带来一场名为“春秋战国”的历史盛宴。书中囊括了从周王室东迁洛邑,到秦始皇赵政灭掉六国,一共515年的历史;描写了包括周幽王、郑庄公、管仲、楚武王、宋襄公、先轸、楚庄王、晏子、老子、孔子、吴起、墨子、孟子、庄子、赵政等数十位历史文化名人;记载了包括“烽火戏诸侯”“颖考叔劝孝”“齐桓公称霸”“泓水之战”“晋国雄起”“阖闾战楚”“勾践兵败”“三家分晋”“窃符救赵”“王翦灭赵”“中原统一”等重大历史事件。作者笔触简约、细腻传神,让两千年前的前尘往事浮现眼前,可读性甚高,值得有兴趣的人一同品读。
热门推荐
  • 浑城往事

    浑城往事

    我想要写一个故事,即使这个故事粗浅而缺少阅历。这个故事从不会直接地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它希望你会认同一个自我的我,也会认同一个如此般的你自己。如果你读完我的故事,希望远眺人生道路时,你的心野能更开阔些……微博@闷热的红烧肉
  • 猩狂

    猩狂

    海边捕鱼的银发少年,拾得一根通体裂痕,满身锈迹的铁棒之后……
  • 青涩之恋

    青涩之恋

    大学刚刚毕业的林青是个“假小子”按程晓雨的话说,林青就是让女人看了一眼,就想把她扑倒,男人看了一眼就想变成GAY的特种人。在外人看来,林青有点傻,工作上太认真,可以废寝忘食,感情上也太认真,以至于守着已出国多年的暗恋对象,从不变心。可是林青平静而认真的生活,在遇到了魏成晨开始却走向了另一道轨道……
  • 天国雄起

    天国雄起

    1862年的天京,穿越的现代催眠师洪天贵成为天国幼天王,面对这个天王深宅贪图享乐、诸王争权拥兵自重、湘淮围困步步紧逼、英法觊觎虎视眈眈的太平天国,洪天贵发出了不甘的呐喊,从这一刻起,逼父夺权、取缔宗教、编练强军、发展军工,破湘军、败淮军、阻击英法,破除不平等条约,扫清华夏大地上的鄙陋,唤醒民族不屈意志,打造华夏最强天国,让五千年华夏文明再塑辉煌!
  • 双世年华同生缘

    双世年华同生缘

    没有资格接受爱和被爱,就算再努力也很难有回报。不过有一个人,是她孩子气的神。一个不该出世的灾星,偏偏老娘舍身为她继命,惊的天下动颤,仙界大乱。飞升之前,怒问:“凭什么?”答曰::“凭我就是这天神的命!”
  • 老子像名经

    老子像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踏天武魂

    踏天武魂

    摘星大陆,武修千万。一个天生没有武魂的少年,该如何这片世界立足?直到有人告诉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此。林辰一路长歌,踏天问道!
  • 不过半夏

    不过半夏

    一个宏大的江湖,朝廷积威日重,神秘机构朝廷九衣设立日久,武学似乎不是终点,不过这一届的九衣似乎与以往不同。天下平静日久,神秘少年一路追查身世之谜,游江南、过京畿,一宗二十年前的惨案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九衣纷纷卷入,诡谲的江湖、快意恩仇、儿女情长的江湖,古老的学宫,众多人物的角力,究竟谁是最大的幕后黑手?
  • 锦绣衣香

    锦绣衣香

    婉蕙来了,完美无瑕的婉蕙来了!皇宫中的予隆,正在等着这位,他心中最美丽的女人。
  • 夜辰传

    夜辰传

    夏皇不在,丘室为大,苍灵为天,破土后生,万年沉寂,只为一丝新生,国仇家恨,苍天为证。破开层层云雾,终见心中答案,待看夜辰传,步步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