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700000172

第172章 梦魇的终结(4)

为了修正这个不可原谅的错误,太平公主立刻入宫面见睿宗,同时调动她在朝中的所有势力,拼命向睿宗劝谏,请求他收回成命。

然而,决心已定的睿宗李旦根本不为所动。

他说:“中宗在位时,奸臣当道,天象屡变,朕当时就请求中宗在皇子中遴选才德兼备之人立为太子,以化解灾异。中宗为此大为不悦,朕忧心恐惧,数日不食。难道朕当时能劝谏别人,而今自己反而做不到吗?”

太平公主和她的党羽们面面相觑,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完了。

大错已然铸成,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了。

听到父皇李旦决定传位的消息时,李隆基的全身滚过了一阵痉挛般的颤栗。

这是狂喜的痉挛。

这是激动的颤栗。

就像被闪电击中一样,李隆基呆立了很长时间。

他知道,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道闪电。

李隆基觉得自己活了二十八年,就是在等待这一刻,等待这道幸福的闪电。

而今,它终于劈开苍穹,照彻了灰暗的大地!

而今,它终于带着上天的旨意,带着命运之神的嘱托,带着神圣的历史使命——訇然降临,准确地击中了他,穿透了他,并且直抵他的心灵深处。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从明天起,做一个肩负使命的人。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那命中注定落在我肩上的使命,我将责无旁贷地去完成……

当然,无论内心如何翻江倒海,幸福万状,李隆基的脸上还是保持着往日的平静。

他知道,此刻还有一些场面上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李隆基即刻入宫,匆匆来到睿宗李旦的寝殿,匍匐在父皇面前,带着十二分的真诚和惶恐说道:“儿臣以微小的功劳就超越次序被立为太子,已感不能胜任,更没有想到陛下突然传大位于儿臣,不知何故?”

李旦说:“帝国之所以转危为安,我之所以得到天下,都是你的力量。如今帝星有变,预示着社稷之灾,因此传位于你,希望能转祸为福,你不必疑惑!”

李隆基再三辞让。

李旦忽然用一种疲倦的声音说:“朕知道你是孝子,可你何苦一定要等到朕死后才即位呢?”说完,李旦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既然父皇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李隆基还有什么可谦让的?

他眼中噙着泪水,微微哽咽着退出了寝殿。

这是十分复杂的泪水。

其中有三分矫情、三分感慨、三分激动。

还有一丝惶恐。

是的,尽管壮志在胸,豪情满怀,可一想到登基之后必然要与太平公主展开的生死对决,李隆基的内心还是不免缠绕着一丝惶恐。

次日,睿宗正式下诏传位太子。

太平公主看见事已至此,无由挽回,只好叮嘱睿宗说:“即便是传位,也仍须总揽大政,不宜彻底放权。”

很显然,太平公主的用意是想亡羊补牢。她希望睿宗仍然保留一部分权力,目的就是为了继续保持她对朝政的影响力。

在李旦看来,太平公主的提议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它至少可以保证权力的平稳过渡。三郎尽管能力过人,可毕竟还年轻,既然把他扶上了马,那就不妨再送他一程。于是,李旦随后便对李隆基说:“你一再辞让,或许是因为治理天下事关重大,希望朕仍兼顾其责吧?你放心,朕虽传位,又岂能忘记家国!日后的军国大事,朕自当兼顾。”

公元712年阴历八月初三,太子李隆基正式即皇帝位,是为唐玄宗;同时尊睿宗李旦为太上皇,并宣布三品以上的官员任命、重大刑案及帝国大政仍由太上皇裁决,其余由皇帝裁决。八月初七,朝廷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先天。

李隆基虽然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帝宝座,在形式上成了帝国最有权力的人,但事实上他的博弈力量非常弱,跟太平公主比完全处于劣势。

首先,在整个宰相班子中,只有一个刘幽求是他的人,还有一个魏知古是太上皇的人,其他则都是太平公主的党羽;其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也仍然掌握在太上皇李旦手里,而根据李旦一贯的软弱性格,他的权力差不多就等于是太平公主的权力。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亲王到一个君临天下的皇帝,李隆基的地位提升了N倍,可拥有的实力却并没有相应提升。换言之,李隆基或许曾经是一个异常强势的亲王,也曾经是一个实力与身份大致匹配的太子,可如今,他却只能算是一个实力与身份极不相称的弱势皇帝。

从历史上看,这种弱势皇帝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正所谓福薄位尊,力小任重,此乃万祸之源也。

李隆基当然不能算是一个“福薄”的人,可眼下他的“力小”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样的皇帝不好当。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前功尽弃,满盘皆输。

在此情况下,李隆基就必须比以前多加十二分的小心。可是,李隆基万万没有料到,人世间的很多事情往往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就在他当上皇帝还不到半个月的时候,一起突发事件就把他搞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甚至差点让他成了短命天子……

始料未及的政治灾难

这起事件是刘幽求搞出来的。

李隆基这个皇帝的处境难堪,刘幽求这个皇帝心腹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作为唐隆政变的功臣,他原本以为政变成功后,自己一定可以平步青云,位极人臣,一劳永逸地成为满朝文武马首是瞻的人物,然而结果却令他大为失望。事后他仅仅被授予中书舍人之职,虽然有“参知机务”之权,但充其量只能算是三级宰相,地位远在三省、六部的正副长官和那些一、二级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事)之下。

尽管刘幽求后来又逐步擢任尚书左丞、户部尚书等职,玄宗登基后他又进位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但这些职务仍然与他此前的心理预期差距甚大。

尤其让刘幽求愤愤不平的是,那些原本应该被砍头的韦后党羽不仅没有人头落地,反而在短暂的贬黜之后又纷纷回朝,甚至一个个入阁拜相,纷纷爬到了他的头上,这他奶奶的算什么事儿?(《旧唐书·刘幽求传》:“幽求初自谓功在朝臣之右,而志求左仆射,兼领中书令。俄而窦怀贞为左仆射,崔湜为中书令,幽求心甚不平,形于言色。”)

而眼下,太平一党由于不甘心让太子上台,正蠢蠢欲动,大有将李隆基重新废黜之势。万一他们的奸谋得逞,李隆基自然是没有好日子过了,而他刘幽求作为李隆基的头号心腹,又岂能活得舒坦?不要说“位极人臣”的梦想从此烟消云散,就连当下已经到手的权力和富贵恐怕也要变成黄粱一梦,甚至肩膀上的脑袋八成也得搬家。

刘幽求会甘心接受这样的结局吗?

当然不会。

刘幽求能够从一个小小的朝邑县尉变成今天的帝国宰辅,靠的就是不平则鸣的勇气和血性,靠的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胆识和魄力。所以,为了实现自己位极人臣的梦想,同时为了帮助李隆基巩固刚刚到手的皇权,刘幽求毅然决定——再搞一场政变,彻底铲除太平一党!

搞政变当然需要军队。刘幽求很快就联络了一个禁军将领,并与他达成了共识。

这个人名叫张暐,时任右羽林将军,是玄宗李隆基的一个旧交。

此人出身于富豪之家,为人疏阔豪爽,好结交四海宾朋,尤喜射猎宴游。李隆基在潞州担任别驾时,张暐在附近的一个地方担任县令,两个人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张暐交游广阔,阅人无数,自然看得出这个年轻的亲王并非寻常之辈,于是倾力结交,跟李隆基打得火热,三天两头在一起聚宴饮酒,游玩打猎。(《旧唐书·张暐传》:“会临淄王为潞州别驾,暐潜识英姿,倾身事之,日奉游处。”)

有一次,张暐请了一个叫赵玄礼的著名乐人到他家里演出,赵玄礼带了自己的女儿同行。这个女孩长得美丽动人,而且能歌善舞,当李隆基受邀到张暐府上作客时,顿时一见倾心,很快就和这个女孩好上了,并且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女孩就是后来的赵丽妃,生下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太子李瑛)。由于李隆基身份特殊,不便迎娶这个出身卑微的歌姬过门,于是张暐便替他金屋藏娇,让赵氏母子住在自己的府上。李隆基对此当然是感激不尽,从此更是将张暐视为知己。

唐隆政变爆发后,李隆基入主东宫,旋即把张暐召至身边,让他担任东宫官吏,不久又将其擢为侍御史,稍后又拜为御史中丞。李隆基登基后,为防范太平公主,特意将张暐调任右羽林将军,把一部分禁军兵权交给了他。

既为天子故旧,如今又手握禁军,可见张暐在玄宗心目中的份量非同一般。刘幽求正是看上了这点,才邀他入伙共谋大事。

作为凭借政变起家的人,刘幽求在这方面自然是轻车熟路的,于是很快就和张暐制定了一个完整的计划。一切就绪后,张暐立刻去向玄宗请示,说:“窦怀贞、崔湜、岑羲等人都是太平公主一手提拔的,如今他们利用宰相的权力日夜密谋,事态看来已经非常严重了。古人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不及早打算,一旦他们先发制人,陛下和上皇恐怕都会有危险。臣以为,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将他们诛杀!刘幽求与臣已计划停当,臣既然职典禁兵,自当为陛下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如今,只等陛下一声号令,臣等即刻动手。”

李隆基知道,自己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不共戴天的地步了,所以迟早会有刀兵相见的一天。与其坐等这一天的来临,让自己陷入被动,还不如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尽管李隆基也知道目前的各种准备还不是很充分,但是多等一天,磨刀霍霍的太平公主势必会向自己逼近一步,危险就会加重一分,既然如此,那就只好放手一搏了!

正是居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张暐话音刚落,李隆基深以为然,当即表示赞同,并且仔细地叮嘱了一番,告诉他事关重大,务必严守秘密,千万不能走漏消息。

然而,让李隆基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贯信任的这个张暐,居然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

他让张暐严守保密原则,可张暐竟然一转身就把消息泄露了。

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张暐是在什么情况下走漏消息的,只说他把政变计划泄露给了一个叫邓光宾的侍御史。根据张暐的从政经历,这个邓光宾很可能是他过去的同事。而且从张暐疏阔豪爽,喜欢呼朋引伴,聚会饮酒的习性来看,他很可能是在某次私人聚会上,因酒酣耳热而口吐真言,把这件天大的事情给说漏嘴了。

当李隆基得知计划泄露时,震惊得目瞪口呆,半天回不过神来。

此事岂是儿戏?

多一个人知道这件事,就意味着多一分失败的可能!

太平公主的党羽遍布朝廷内外,天知道这个邓光宾的屁股坐在哪一边?就算他坐在自己这一边,可天知道他还会把这个绝密计划透露给多少人?如果太平公主知道了这个计划,岂不是给她送上了一个废黜自己的借口?

呆立半晌之后,李隆基知道,他自己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举报。

是的,举报。只有主动把刘幽求和张暐交出去,才能洗脱干系,证明自己的清白。

尽管这两个人是自己一直倚重的左膀右臂,可到了这个时候,李隆基也不得不壮士断腕了。而且,恰恰是把自己的心腹交出去,才能让太上皇和太平公主相信自己,或者至少让他们无话可说。

对不住了,两位兄弟,朕当尽力保你们一条命,但朕实在是保不住你们的富贵和前程了。如果你们能够活到朕乾纲独断的那一天,朕一定不会亏待你们!

随后,李隆基立刻赶在太上皇和太平公主尚未得知消息之时,呈上了一道奏章给李旦,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刘、张二人企图动用武力对付太平公主的整个计划。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八月十九日,太上皇李旦下令,将刘幽求、张暐、邓光宾全部逮捕下狱。主管官员审讯后上奏:“刘幽求等人离间皇上的骨肉亲情,按律当斩!”李隆基立刻出面向太上皇求情,说刘幽求在拥立睿宗即位的政变中立过大功,请免他一死。李旦最后接受了李隆基的请求,将斩刑改为流刑。

八月二十六日,刘幽求被流放封州(今广东封开县),张暐流放峰州(今越南永安县),邓光宾流放绣州(今广西桂平市)。

当这个胎死腹中的政变计划被彻底曝光后,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无不恨得咬牙切齿。崔湜立即致信广州都督周利贞(就是当年被崔湜引荐给武三思,出面残杀五大臣的那个人),让他暗中除掉刘幽求。

然而,有道是吉人自有天相,刘幽求有一个好友叫王晙,当时正在桂州(今广西桂林市)担任都督,他不知从什么渠道获知了崔湜的阴谋,便强行将刘幽求扣在了桂州,不让他前往贬所。

周利贞闻讯大怒,频频发出公函,要求王晙放人,同时崔湜也一再向王晙施压,但王晙始终置若罔闻。刘幽求担心连累朋友,说:“你一意抗拒当权宰相,保护一个被流放的人,恐怕不仅不能保全,而且还会连累你自己。”极力表示要前往封州。王晙不以为然地说:“你犯的又不是连朋友都要跟你绝交的罪,我就算因此受牵连,也绝无怨恨。”最后还是坚持不肯放行,刘幽求就此逃过一死。

这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未遂政变,对李隆基而言无疑是一场始料未及的政治灾难,也是他自出道以来遭受的最惨重的一次失败。

尽管他万分惊险地躲过了被废黜的命运,可却被迫自毁长城,亲手斩断了自己的左膀右臂,使自己原本就很有限的势力再次受到了严重削弱;此外,这起打草惊蛇的事件也等于过早地暴露了李隆基的政治意图,让太平公主及其党羽的警惕心得到了空前加强,甚至促使他们加快了全面反击的步伐。

如果说,此前太平公主更多的只是考虑如何废黜李隆基,还并不打算杀他的话,那么经过这次事件之后,她无疑已经下定了置李隆基于死地的决心。

所有这一切,无不让李隆基变得十分被动。

同类推荐
  • 中国时间

    中国时间

    周景天居于欢城这个世外桃源,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在与何干的一次出逃中迷路,成了马匪的厨子。一次下山偷粮,偶遇夹谷云,之后带她翻山越岭回到欢城,生下一直幻想飞出欢城的周易、痴迷于埙的周礼和酒醉后一睡不醒的周玉。夹谷云思乡心切,跟随闯入欢城的航船离开后,杳无音讯。周景天日日思念,造船出航,寻找夹谷云,直到白发苍苍,再回欢湖时,发现帆船已成古船,欢城变了,家没了,所有的人不知去向……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构建大明

    构建大明

    朱时陆特悲催的穿越了,说他的穿越悲催是因为他穿越到了元末——一个视“汉人如猪狗、世乱如虮虱”的乱世。不过,祸兮福之所倚,穿越后他遇见了贵人——一个传说中英明神武的贵人,一个和他具有相同相貌的贵人——朱重八,大明的开国皇帝。但是,悲催就是悲催。朱重八死了,在他穿越后的第一天,朱重八就死了;在他还没有开创伟大的事业,却仅仅还是一个黄觉寺行僧的时候就死了。朱时陆奇了怪了,他怎么能死?他死了,那这大明的江山该谁来开创?……他,朱时陆,这个在相貌上与朱重八毫无二致的特情人员陷入了深思,重八、十六(时陆),难道这是上天的安排……至此,回穿无望的他只好梳理思路、筹划人生,开始了他波澜壮阔、如梦如幻,携美创业的九五之旅。
  • 将军与姬

    将军与姬

    妾身本是良家女,胡人强逼入凡尘,几多眼泪几多恨,本应老死风尘中,得君搭救能脱身,甘愿以身陪伴君,虽死无憾了残身。三国烽烟从未停,多少尸骨多少恨,虎狼当道人命丧,但愿天子明我心,我知君心有大志,统领天兵平天下,奈何妾身身已脏,不配君定天下身,如果有天虎狼尽,我当归去了唔心我是李元霸,一个穿越到三国的人,目睹了太多太多百姓疾苦,种族仇杀。很多人救了我,很多人为了我身体支离破碎,很多人为了跟我一起定天下宗族灭绝。我的心太冷,是你温暖了我的心,虽然你是妓女我是将,我愿陪你白发苍。朵朵,我的妻子,我的爱人。三国风云平地起,刀剑锋从磨砺出。尸骨满地血染沙,但愿从此战火宁。
  • 一代雄主

    一代雄主

    江湖,江湖,一入江湖两世人,自此再无风平日。杨天斌白衣白马下扬州,一脚踏入了江湖。
  • 游走江湖晓百事而后生

    游走江湖晓百事而后生

    ‘百晓生’,作为一个路人甲人物,人们常常以为并没有这个人,实际上,只是这个人,以及这个人的伙伴还有师傅等人地故事,并没有流传到江湖之中而已!原来:历史之中,真的有“百晓生”!
热门推荐
  • 穿越之亡国公主

    穿越之亡国公主

    都市白领夏言浅穿越成亡国公主,在离开寄住的丞相府后夏言浅偶然下救了受伤的六王爷覃川,覃川向皇上求了圣旨让夏言浅嫁入王府当王妃,夏言浅渐渐被覃川的真心所打动。部落首领的女儿黎宛如一心想要从夏言浅身边夺走覃川,黎宛如心狠手辣,更和视覃川为眼中钉的太子覃律密谋,最后覃律被废除太子之位,覃川继位,封夏言浅为皇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别闹:天价萌妻不好惹

    总裁别闹:天价萌妻不好惹

    她为救父亲的建筑公司而委身于他,只是逢场作戏,却没想到堂堂亚风跨国集团的首席确是个恶魔。夜夜强取,步步紧逼,她万般逃离,却始终逃不过他的手掌心。他的初恋回归,她终是“人间蒸发”了。四年后,她变身成为环宇集团的天价女首席回来找他复仇,他却将儿子送到她身边当卧底。“妈咪,你为什么要干这抛夫弃子的勾当?爹地说,你要是再不回去,他就把觊觎你的那些怪蜀黍全给‘废’了!”
  • 言之而立,命定倾心

    言之而立,命定倾心

    辛家“鬼节”出生的千金小姐“鬼仔”是省城最有名的“天胎”美人,在省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是家风严谨的辛小姐从来不能踏出辛宅一步,在她人生的第十个年头,转遍了辛家老宅的她打算趁着爹娘不在偷偷溜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谁料却迎面碰上死板的“门房先生”……“你叫什么名字?”“大小姐还是不知道的好。”门房先生,休要张狂。这一世,我认定了,你休想逃掉!
  • 无间升龙记

    无间升龙记

    名如小诗的卧底警探郑飞雪,于暗黑炼狱中打击罪恶、争锋逞威的惊奇传记。热血爽文,无需废话!
  • 荼蘼绽放在有你的季节

    荼蘼绽放在有你的季节

    我有一个梦,梦里荼蘼花开遍山野,你向我缓缓走来,手中拿着钻戒,跟我说着世界上最动人的情话。我却忘记了,荼蘼绽放不仅代表着一份爱情的圆满,还代表着圆满的爱即将失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耕田旺夫

    耕田旺夫

    醉酒醒来,成了十两银子买来的媳妇。怎么办?农家小媳妇?机缘巧合下,苏萱有了第一桶金,开心创业奔小康。别人羡慕嫉妒恨,我自逍遥异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群号169177765欢迎大家加入讨论,交流,吐糟
  • 苗小楠追夫记

    苗小楠追夫记

    苗小楠是一个心大的姑娘,心大到暗戳戳的喜欢了一个男人十年。有时候她也委屈,自己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又最真挚的感情给了一个男人。可当那个如水墨一般清雅的男孩子问道:苗小楠,你……喜欢我?是的,苗小楠有贼心没贼胆的落荒而逃了。顾墨檩这个男孩子啊,从小到大,品学兼优,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友爱同学。是父母眼里善良懂事的暖心窝子的好孩子,是老师嘴里表扬夸奖的学习榜样,是同学心里崇拜又羡慕的学霸男神。可是某一天,不懂感情为何物的顾大神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问道:苗小楠,你…喜欢我?食用指南: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事,平凡人的平凡爱情故事。温馨无虐,三观正。1v1,双洁
  • 剑意通明

    剑意通明

    这里是九州战国的时代,这是群雄争霸的时代。这是属于英雄的时代。是与秦始皇争霸天下还是帮助秦始皇争霸天下这是个问题,但命运似乎跟梅鹤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 我的最爱,王俊凯

    我的最爱,王俊凯

    五年前,他和她在学校里是人人羡慕的情侣,可谁也没有想过,甜蜜如初的他们竟然会分手,五年后,他在哪?她又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