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0500000012

第12章 识人才,用人才——利用他人智慧成大事(1)

人才就是资源,无论在商界,还是在各行各业中,人力资源都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商界社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荣氏家族的崛起及发展,都与他们重视人才,并成功地运用人才是分不开的。荣氏家族能发展成后来的中国大陆第一的富豪家族,一是他们智慧的头脑,第二就是他们善于识才用才。

1.慧眼识分子——荣氏纳婿不看门弟看才华

人才,是事业之根本。“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单位、企业也一样。荣氏家族的善于识才是常人不可比拟的。在事业顺利发展的时刻,荣德生仍没有忘记人才的重要。他巧识人才,并把女儿许给家贫的李国伟,看重的就是李国伟的才气,而不是他的出身门第。

荣家企业的发展壮大,与荣家善识人才有密切关系。荣氏兄弟在企业发展之初重视人才,在企业发展壮大后,更是重用各种各样的人才,甚至感到人才有些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荣德生开始留心身旁的人,在为儿女选择配偶时,他也不忘为企业纳贤士。他为女儿择婿的标准,第一就是此人要有才气,即受过高等教育。

1916年荣德生的大女儿已到了出嫁的年龄,因为还没有合适人选,仍待于闺中。这年10月,经无锡商会会长华艺珊做媒,荣德生将其长女慕蕴嫁与在徐州铁路局任职的李国伟为妻。

这一门婚事主要是荣氏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才与李家做儿女亲家的。李国伟也是无锡人,时年25岁。他出身于寒儒之家,自幼丧父,由母亲和祖父抚育成人,14岁时考入上海澄衷中学,后又入上海震旦学院预科,学习三年毕业。因家境清贫辍学,自修英文。1911年唐山路矿学院招生,李国伟的堂姑父华艺珊资助国伟赴天津应考,聪明好学的李国伟,以优异成绩考入该校土木工程系就读,并免去学膳费用。李国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努力,还利用假期勤工俭学,参加一些工程项目的测量与绘图工作。经过几年时间,在学业和实践两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15年7月毕业后,顺利进入山海关柳江煤矿任测量员,以后又升任陇海铁路徐州工段的副工程师。

此时荣氏企业正在蓬勃发展,急需能干出众而又可靠的年轻人参加到企业中来。像李国伟这样年轻有为、精明能干的人,正是荣氏兄弟所希望得到的英才,又加上有商会会长华艺珊这层关系,他们就有了招李国伟为婿的意向。这和华艺珊的想法正好不谋而合,他说:

“国伟和慕蕴那可真算得上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啊!他们的结合,将是大吉大利!”

李国伟高大英俊,忠厚正直,一介书生却又不掩其刚毅精悍之志。荣家大小姐慕蕴20岁刚出头,人品出众,长得颀长丰润,面如满月。荣家的几个儿男年纪都还小,慕蕴作为当家大小姐,深受父亲和伯父的器重与疼爱。她就读于无锡女中,接受新式教育,在家又饱读诗书,可谓才貌双全。荣德生和荣宗敬对慕蕴的婚事十分关心,挑了又挑,选了又选,在门当户对的富家子弟中,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青年人可以与慕蕴相婚配。他们择婿的标准,一不是金钱财富,二不是权势地位,主要是看对方的才干和人品如何。李国伟正是最恰当的人选,何况其堂姑父华艺珊又曾帮助荣德生打赢过一场官司;彼此交情甚为深厚,李国伟和慕蕴小姐也一见倾心,他们的结合称得上是一桩理想的、美满的婚姻。

尽管娶的是富家小姐,但李国伟仍自筹了一大笔结婚的费用,足足有3000块。他是一个自主自信的男子汉,凡事都靠自己的努力。而慕蕴小姐知书达礼,从小接受良好的家教极具贤慧的美德,婚后添置各种衣料、首饰、用品时,总是一式三份:一份给婆婆即国伟的母亲,一份给大姑子(国伟的姐姐),最后一份才留作己用。

在妻子慕蕴与堂姑夫华艺珊的劝说下,李国伟思考再三,最后听从了爱妻和堂姑父的意见,辞去了陇海铁路局工程师的职务,进入了荣氏企业服务,并在福五的创建中首次崭露头角。

汉口地处长江中游,是东西水运和南北陆路交通的要冲,江汉平原农业发达,邻近的湘、豫、川、陕诸省也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每年大约有3、4百万担小麦在汉口集中。当地只有金龙、和丰、裕隆三家面粉厂,生产能力仅为日产1.1万-1.2万包,年年都富裕2百余万担小麦运往长江下游。所以,在汉口设厂原料(小麦)供应是不成问题的,生产的面粉通过京汉铁路直运华北、东北,也十分通畅便捷。1916年荣德生以出游为名,经开封、郑州、新乡至汉口,沿路进行考察,回来后即向股东会建议在汉口设立分厂。1918年10月,荣宗敬又亲自率荣月泉、杨少泉到汉口,会同先期到达的李国伟,察看并购置建厂基地,李国伟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又当过铁路工程师,对勘查测量、地形地理十分内行。他以一个专门家的眼光,建议把位于汉口上游宗关区的四十亩土地买来作为厂基。

荣宗敬当即采纳了李国伟的建议,并对他说道:“粉厂设计可按上海粉厂式样。打样行家数日内到此,你在土建方面,尽可发挥所学之长,从速把福五建立起来!”

李国伟亲自主持厂房的设计、测量和施工,每天蒙蒙亮他就领着工人开始支架测量,天色黑尽才收工,太阳当头照,江风迎面吹。汗水和着泥土,不到一个月便晒得又黑又瘦了。

经过紧张的施工,福五1918年6月建成,1919年正式开机生产。工厂大门南临汉水,横过马路便是小麦停卸码头。铁路亦一直通到河边,生产出来的面粉可以直接装上火车,无需用短途汽车转运。主厂房是一座周围用钢筋水泥加固的五层楼房,它有如鹤立鸡群一样耸立在汉水之滨,与往来的江舟遥相呼应。安装的机器是荣月泉赴欧美考察时订购的美国爱立斯厂出品的两套面粉机,性能为武汉各厂之冠。

福五的股金总数为30万元,荣宗敬和荣德生两人的股额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他主要股东为王禹卿、浦文汀、王尧臣、丁梓仁、毛鉴清、陆辅臣、项仰斯、荣蓉初及查仲康。由荣月泉任厂经理,李国伟担任协理兼总工程师。

荣德生盛夏来汉口视察福五时就住在李国伟家里。那是建在工厂北面两幢设置一样的经理住房,西面一幢住着国伟一家,东面一幢由荣月泉居住。宅前有一片草地,中间是通道,上有紫藤花棚遮盖着,两幢住宅周围是冬青树墙。夏夜繁星闪烁,暑热未减,荣德生经常和女婿对坐在花棚下,一边纳凉一边商谈厂中的大事。

李国伟向荣德生汇报道:“工厂建成投产,我原来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就派不上用场了。对面粉生产我还是个外行,只好摸索前进。有些同事批评我,说是‘拆拆装装,枉费许多人力物力’,我是应该竭诚接受的。”

“不要紧,只要钻进去,肯学就行啊。”荣德生鼓励他道:“当初我和你们宗敬伯伯,对制粉也是一窍不通。这些年慢慢摸索,虽还说不上精通,确也知道个十之八九,不至于没着没落了。”

“德丈这次来汉口视察,有何高见示之于我?”李国伟恭恭敬敬地问。

荣德生十分郑重的语气对李国伟说道,“我经营事业。得力在于选择原料。茂、福两厂从不收进次麦。汉口小麦搀混石砂,对粉质会有影响,必须经常雇人拣选,逐粒剔出……”

“这会很费事的,也会增加偌大一笔额外的开支。”

“宁肯多花些钱,多费些事,也要严格挑选,保证面粉质量。粉质提高了,才能立住脚。做事体有理走遍天下,办实业优质才能走遍天下。”

“德丈说得有理。”

“国伟,我要给你立个规矩:福五的粉质不改良,就不准使用‘兵船’牌的商标。名牌创立难,毁之易啊!”

“德丈请放心,我绝对不会砸‘兵船’的牌子!”

李国伟遵照荣德生的指示,严把质量关,坚决不进潮麦和次麦,并雇工拣选出热坏麦粒和砂石等杂质,改进粉筛工艺,使福五生产的面粉达到了“兵船牌”的标准,粉色泽白,韧埠好,不牙碜,一问世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销售畅旺,年年获利。荣氏企业也因此在华夏大地牢牢站稳了脚跟。

李国伟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再加上识才的岳父的提携,才使他能在荣氏家族企业大展手脚,为荣氏企业创出巨大的业绩。荣氏家族后来能如此发达,与荣家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婿李国伟有很大关系。李国伟后来能和荣家人三分荣家企业,是因为荣家认定他是人才。

2.英雄多相惜——成不了手下成朋友

李嘉诚说:办企业就是办人。说的就是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荣氏家族奉行这个用人原则,把企业一步步做大。荣氏兄弟不但会识才用才,更会留才。他们的企业中,不乏各种各样的奇才。常言说:人各有志。当人才提出要走,荣氏兄弟挽留再三挽留不住时,他们仍然不会放弃。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当作好朋友保持联系。王禹卿和浦文汀就是他们这样的朋友。

荣氏兄弟的企业在发展初期,曾纳入不少优秀的人才。善于推销的王禹卿就是这些优秀人才之一。可以说,荣氏企业发展到拥有千万资产的企业,王禹卿功不可没。善于识才的荣氏兄弟当然把他当作企业的有功之臣对他一再提拔。

王禹卿虽然是荣氏家族企业里的人才,也受到荣氏兄弟的重用。但他也有创业的野心,不愿意一辈子居人篱下。他精明能干,长于推销,手头上积攒了一些钱,就打算另树基业,独立经营发展。恰好他的同事兼好友浦文汀也有类似的想法,他们都不愿意长期做人家的伙计。两个人一拍即合,私下协议在上海合办一个机磨小型面粉厂。粗粗算了一下,基地、厂房、机器约需10万元。当时他们两个人尚无此财力,东拼西凑也只能筹划到2万元。远远不够需要。

这天,王禹卿去三洋泾桥茂新批发处向东家荣宗敬借钱,重才的荣宗敬听罢此言,面色一沉,指着王禹卿的鼻子说道:

“好啊好啊,你们一个是我的销售主任,一个是我的办麦主任,怎么,竟打算联手倒戈么?”

王禹卿忙解释道:“此非倒戈,实在是东施效颦——学学宗先生的样子,在上海滩谋一立足之地,以不辜负家父对我的嘱托。”

这几句话竟触到了荣宗敬内心的隐痛,他想起了自己和弟弟的创业,其间的艰辛,绝非常人能体会到。他看着与自己风雨同舟好几年的销售主任,以过来人的身份,语重心长地说:“在上海滩立足难啊,禹卿!”他十分感慨地说道,不禁想起了自己是怎样年纪轻轻就带着父亲的嘱托到上海来谋生的事情。这些年他历经艰苦,才算有了一个立足之地,从小伙计当上了大老板。眼前的王禹卿不是和当年的自己很有些相像吗?只不过他比王禹卿早走了一步罢了。办粉厂日进斗金,谁不眼红?王、浦二人打算合办一个面粉厂,也是人之常情,并非“非分之想”。只是如此一来,自己将会又多一个竞争对手,荣宗敬下意识地感到这可万万使不得!

见荣宗敬不说话,王禹卿在一旁央求道:“我只借5万块。”

“5万?”荣宗敬嘴里漫应着,脑子里旋起了一阵急风。

“宗先生,可以么?”王禹卿又追问了一句。

“……”荣宗敬没有答话,却睁大眼睛上下打量着王禹卿。

“此人只可用其才,不可屈其志!”荣宗敬心中暗暗想道,他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了!他说:“我与德生共出2万。”

“借!”王禹卿纠正。

“不,是入股!”荣宗敬说。

“这怎么讲?……”王禹卿略带惊讶地问道,眼睛似乎更鼓突了。

见王禹卿疑疑惑惑的样子,荣宗敬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来详详细细地陈说利害道:

“禹卿,你和文汀自立门户,合办粉厂,虽说不是‘倒戈’,但事成之后必定与我成为对手。商战无情,尔虞我诈,彼此失合,徒然坏了交情。你我主宾多年,大可不必如此。常言说得好,聚则兴,散则败。眼下你们资金不够,能供我调度的头寸也有限,不如携手合作,共图发展。我们帮衬你俩从伙计也当上东家,你们帮衬我们扩大实力,荣、王、蒲三家联手,还愁在上海滩上闯不出半边天来么?”

荣宗敬越说越激动,说到最后,他笑了起来。其实这个主意也并不是他忽发奇想,他心中早就酝酿着要在上海办一个新的面粉厂,因为他觉得仅仅在无锡有茂新还很不够。只是他的财力毕竟有限,他盘算过,目前能够供其调度的资金只有2万块左右。王禹卿来向他借钱,正好他还想要向王禹卿借钱呢!两人一合股,相辅相成,也就说不清谁借谁的了,只要对双方都有利就行啊!……

由此可以看出,荣宗敬极具商业眼光,并善于自己为自己提供“机遇”。

王禹卿听了荣宗敬的一番话,不由得沉吟了起来,他在掂量那些话的分量轻重,也在权衡这样做的利弊得失。考虑来考虑去,他觉得荣宗敬说的倒也是实事求是,入情入理。他忖度了一下自己的实力,目前毛羽还不丰满,与其不办(粉厂)不如合办。荣宗敬是上海滩上正在跃起的一只猛虎,虽说向他借钱等于是“与虎谋皮”,但“拉大旗作虎皮”不也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成语吗?和荣宗敬合办粉厂,不免有些“狐假虎威”的味道,这样比喻虽不中听甚至有些刺耳,但却不失为一种经营之道。商人还怕这个么?

“宗先生说得有道理,合办最为有利。”王禹卿说道,显然他被荣宗敬说服了。“我再把这个意思和文汀兄说一说……”

“好,好!”荣宗敬高兴地说。“既然合办,新厂就可用茂新的‘兵船牌’商标,不必另起炉灶:办麦和销售也由你和文汀统一调度,双方兼顾,利莫大焉……”

“是,是。”王禹卿连声附和。

就这样,荣氏兄弟出资2万元,和王、浦两家于1912年在上海新闸桥创办了福新面粉厂。荣宗敬任总经理,王尧臣任经理,浦文汀任副经理兼办麦主任,王禹卿任销售主任。荣德生因在无锡经营茂新粉厂,无暇兼职,仅在福新担任了公正董事一职。自此以后,初步形成了荣氏企业“三姓六兄弟”的格局。

荣氏兄弟对人才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把人才安置在合适的位子上。他们还会让离开公司的人才,在创办他们自己事业的基础上,不忘有他们的股份。与人才结为有利同分的兄弟,在企业管理中,这也是用人的一种手段。

3.智者多多益善——荣氏集团“一山容二虎”

商场似战场,强者胜,智者赢。一个经营者要在商场立于不败之地,要刚柔并济,变在其中。

荣氏家族企业之所以能越做越大,与他们的经营策略有很大关系。荣德生的大女婿、荣氏企业后期主要的决策人之一李国伟认为,荣家兄弟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是因为荣家兄弟的经营作风表现在用人上。

同类推荐
  • 搞好行政当好经理

    搞好行政当好经理

    本书经过一线作者深入调研,总结出一套优秀企业之所以获得成功的行政管理经验,希望广大经理人从中汲取精华,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 销售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销售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本书是销售岗位工作人员的心理指导书。围绕企业销售管理中的问题,借用了心理学中的72个工具进行解析,并对此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常见的销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多个不同角度找出引起问题的心理效应,然后对其心理知识进行剖析说明,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略,让销售人员学会从心理角度剖析问题,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微管理:执行的技术

    微管理:执行的技术

    本书从制度执行、职责划分、目标的确定与实现、管理者引导、凝聚集体执行 力、过程监控与纠偏、奖惩激励、执行结果和执行管理提升九个方面展开论述,按 “问题界定 案例解析 实践指南 管 理提升”四个模块,深入浅出地对员工执行工作中的各种管理行为进行了解析,并辅 以漫画、情境、案例等表现形式,让管理者学会如何更好地培养员工的执行能力,提高执行效率。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培训师、管理咨询师、高校人力资源 管理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 与官员谈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与官员谈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本书从领导工作的基本职能——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督这五个方面出发,将领导艺术进一步细化为立德与立威、统筹与掌控、识人与用人、用权与授权、决策与指挥、造势与用势、协调与平衡、人际沟通、人际和谐等九个方面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
  • 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与洞察

    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与洞察

    本书是德勤企业风险丛书的第一辑,主要涉及公司治理方面的最前沿话题。内容有2010年上市公司治理调查;浅谈CSA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思考;董事会运作的天龙八“不”;搭建授权体系,优化公司治理;股改与公司治理;中美日公司治理比较;合同风险合规;HEDGING企业的市场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实务;企业风险用语。
热门推荐
  • 花果山

    花果山

    来自花果山的神秘少年,一介布衣之身,横行九州大地,由一个捏泥人的手工业者,成长为一代最强王者,手下一大票超凡大师、钻石段的武者!江南江北一条街,打听打听谁是爹,不服就来战!
  • 展望青春的我们

    展望青春的我们

    她们的青春,没有浮夸,没有虚度,亦没有胆怯。只有两个人走过,无悔的年华。
  • 重生娱乐圈:帝少,请放手!

    重生娱乐圈:帝少,请放手!

    原本高高兴兴地拿了个影后,谁曾想被闺蜜给设计了?重生归来,进攻娱乐圈,上一辈子的傻白甜再也不复存在,她要在娱乐圈掀起新一届的风浪。上辈子的恋人?不好意思,请恕我没有看清你的真实面目!上一辈子的闺蜜?请让让,路有点窄。本以为事情会这样顺风顺水地发展下去,这莫名其妙钻出来的男人是个什么鬼?什么事都要插一手?“嗳,你有病吗?我没叫你帮我!”“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当以身相许。”什么?!我什么时候又救了你的命了啊喂!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三界之尊

    三界之尊

    一个废材的身体,却转生了一个天帝的儿子灵魂,从此改变了命运
  • 晚眺

    晚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创世纪之时间立

    创世纪之时间立

    平凡的少年,同样平凡的世界,撞在一起,或者还是平凡,然后或者只是开始,但无论怎样永远不要怀疑自己,对未来
  • 守护甜心:爱情未满

    守护甜心:爱情未满

    “叶羽翊,君子动口不动手你知道吗?”“我从来没有君子过。”……“啊!你干嘛!”“动口啊,我也君子一会是吧”“你不要脸……”“想不想试试更不要脸的?嗯?”唔~~~月璃欲哭无泪了,她何德何能让这只恶魔对她君子了,神啊!把他收了吧,他是你同类啊!
  • 半榻轻眠

    半榻轻眠

    伴梅花,暗卷春风,斗帐孤眠;酒魂醒,半榻梨云,起坐诗禅。
  • 血战天神路

    血战天神路

    大陆暗藏玄机的伏杀,打破千年不败的神话,一场情义生死的厮杀!一面仇敌,一面深渊!一步一步踏入情义之间!今生潇潇,魂牵梦绕!爱恨情仇,斗不过生死的命桥!命运狂笑,勇战天道!谁说人间,无亲情友谊的喧嚣!此心难忘!情绕今朝!此生恨道!血战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