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0400000014

第14章 下卷·三国神谋四十道(7)

诸葛亮号称“伏龙”,与“凤雏”齐名,二人为好友,都是大天才。“雏凤”即庞统。庞统比诸葛亮先下山,一直待在东吴。但孙权有周瑜时,庞统不被重用,虽然在赤壁之战中庞统献了连环计,首为实功,但孙权把功劳都算在周瑜身上。周瑜死后,鲁肃极力推荐庞统,孙权见庞统其貌不扬,言语之间又相当骄傲,于是不予取用。鲁肃又将庞统推荐给刘备。刚好庞统见刘备时诸葛亮不在,刘备比孙权好点,虽然也不喜欢庞统,勉强留作耒阳县令。庞统大感失意,到了耒阳终日不理政事,唯饮酒而已。刘备闻之大怒:“竖儒焉敢乱吾法度!”唤张飞、孙乾二人去视察。张飞一到耒阳,不见庞统来迎,一问,原来庞统昨晚大醉,今日高卧不起。张飞大怒,欲擒之,孙乾知道庞统不是一般人,急忙阻止。张飞一见面就大声责怪庞统不理事,庞统笑道:“量百里小县,这么点公事,有何难办之处?将军稍稍坐一会儿,待我发落。”于是命手下把所有公文都搬过来,庞统一边用眼看,一边用手批,一边口中发号施令,不到半天工夫就把一百天的公事全部处理完了,投笔于地,对张飞说:“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张飞大惊,回去向刘备报告此事。刘备也大惊,马上重用为副军统。

诸葛亮与庞统共事刘备,二人心意合一,没有任何相争之意。庞统非周瑜可比,况且诸葛亮与他又本是好友,二人配合得相当默契,彼此尊敬,传为佳话。诸葛亮为了使庞统有更大发展空间,还主动让出位置,让庞统直接辅佐刘备,诸葛亮则去做新的开拓工作。

有了诸葛亮的这种气度与安排,庞统极大地发挥了聪明才智,一路帮刘备拿下了益州,事功仅在诸葛亮之下。诸葛亮帮刘备打赢了赤壁之战,又夺取了荆州、长沙等地,庞统则有益州之功。刘备有了“伏龙”、“凤雏”两人,果然是虎生双翼,化为飞虎矣。

不久庞统战死在落凤坡,诸葛亮哭之甚哀。当初诸葛亮哭周瑜是假哭,这回诸葛亮哭庞统无疑是真哭,可见其心待友之诚。

天才不要与天才争,大家都把天才拿出来合作做事更有前途。

诸葛亮是三国第一天才,其下如曹操、周瑜、司马懿、庞统、陆逊、姜维等人都是智谋一等一的天才。

如果某个天才在对方阵营,理应灭之,以免后患。诸葛亮气杀周瑜即是此意。

如果某个天才在己方阵营,理应合作,以增实力。诸葛亮荐庞统即是此意。

大天才与小天才争,小天才必败。

大天才与小天才合作,双赢。

大天才与大天才合作,大赢。

天公爱才,所谓天才即天赐之才。不爱惜自己的天才的人天必灭之,曹操本是霸手,有一定的天才。但曹操一味蛮干,浪费与辜负了自己的天才,最后只好被天诛地灭,从败到病,从病到疯,一命呜呼了。

诸葛亮之所以能在众多天才中稳坐第一把交椅,即在于他能最大限度地珍惜自己的天才。其具体做法为:

一、不让小天才们来阻挡他的大天才。如有冒犯,杀!大天才杀了小天才,就会有更大天才。

二、与其他天才合作。天才本无大小,有才就是天,就能行天道。一加一永远大于二。

三、无论成败,无论是与其他天才对抗还是合作,永远都以自己为最大天才,这是关键一点,决不谦让。即通常说的“内圣之道”,内心以自己为最大圣人,这样就会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就会以圣人的方式做事,就会合于大道,尽可能地获取成功。

32准确赞美往往有奇效

人总是活在自己的感觉里,因此面子问题一级重要。关羽听说马超来降,便要离开荆州去益州与马超比武。刘备两头为难,这时诸葛亮去了一封信赞美关羽武艺无人能敌,关羽的好胜心与虚荣心得到满足,便不再前往。

诸葛亮继庞统之功,辅佐刘备夺取了益州。半路又收了马超,好不顺利。刘备有了益州,才真正有了坐天下的福地、打天下的平台。诸葛亮在蜀地大行法治,发展经济文化,同时让刘备大施仁义,收买民心。

关羽一直在为刘备守荆州,这时听说马超也来了益州,坐不住了,要来益州与马超比试武艺,因为曾有人说吕布死后马超武功天下第一。关羽自视是当今英雄之首,不肯让马超独享大名。刘备知道关羽脾气火爆异常,一旦真的与马超干起来势必两败俱伤,十分担心。诸葛亮但道无妨,写了一封信去大肆夸奖关羽武功天下第一,说马超最多与张飞战成平手,“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继而晓之以大义,让关羽好生守住荆州,不可有失。

见了诸葛亮的这封赞美信,关羽感到有面子了,不再想与马超争高下,抚其髯笑曰:“孔明知我心也。”把信给手下传看,十分得意。

不要吝啬赞美别人。

诸葛亮是说话的高手,该激将时就激将,该大骂时就破口大骂,该赞美时就大肆赞美。关羽自视甚高,仅在吕布手下败过一回,除此之外没有一人在他手下逃过三招,通常是一声大喝,青春长髯一甩,青龙偃月刀一挥,对方就被斩于马下,能与关羽抗衡的人如凤毛麟角,曹操一方的大将张辽、夏侯惇、许褚都曾与关羽交过手,无一能敌关云长。本来张飞、赵云倒是关羽劲敌,但自己人不打自己人。

关羽颇有寂寞高手之感,所以一旦看见马超出现,定要与之争高下。那样势必坏事。

诸葛亮知道关羽要与马超相争是为了面子,好,我就给你面子,给你高帽子,于是去信大肆赞美,明确无误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马超不如关羽远矣。关羽十分开心,遂罢争锋之意。

要是别人赞美关羽比马超厉害,未必有什么效果,因为赞美的话关羽听多了。只有像刘备或诸葛亮这样够级别的人亲自开口才有奇效。而刘备又不便开口,因为他固然想偏袒自己的弟兄,但新收马超为将,也必须护着马超,所以不便如何。诸葛亮的地位特殊,什么事他都可以说。

如果诸葛亮只是简单地劝阻关羽要好好守住荆州,不要来益州与马超比武,那只会引发关羽的更大脾气:俺荆州也要守,马超也要比!

所以诸葛亮用了赞美的方法给足关羽面子,让关羽觉得自己已经天下无敌,完全不必再比了。诸葛亮算准了以关羽的性格收到他的赞美会很享受,然后用轻言细语在信中相劝一定不可离开荆州。关羽本来就知好歹,焉有不为兄长守荆州的道理,自然会不再坚持。

33君子一诺千金,终生不改

轻诺寡信者内心没有坚持,不会有成就。成功偏爱执著着。诸葛亮在三顾茅庐时就答应刘备要一起干事业,在刘备临死托孤时又答应继续完成天下大事。他信守了自己的诺言,来去明白。有坚持的执著者活着并不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以为人处事相当轻松。

诸葛亮指挥蜀汉大军在汉中打败曹操后不久,刘备在群臣的拥戴下,进位汉中王。凡事太顺必有亏损,再过不久关羽大意失荆州,被孙权军队生擒。孙权问关羽肯降否?关羽大怒,厉声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孙权于是杀关羽,把关羽首级用木匣装好献给了曹操。曹操自从见了关羽的首级后,日渐不爽,病倒在床,不久就死了。曹操死后,曹丕加紧篡位,逼退汉献帝,正式南面为帝,刘备也随即称帝于成都,中国出现了南北二帝并峙的局面。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领大军来攻东吴,不料被陆逊所阻,未能成功,病死在了白帝城永安宫,临死将蜀汉江山与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答应了刘备要尽忠辅佐少主,就为了这句诺言,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带领群臣奋发图强,大治蜀中,练兵积粮,以图报国。数载之后,刘禅已长大成人,渐能处理政事,诸葛亮为了向南发展,领兵讨伐南蛮,七擒孟获,平定了夷地。然后七出祁山,九伐中原,每次总是节节逼近曹丕老巢,胜利在望。不幸后主刘禅轻信小人,每次在诸葛亮差不多就要胜利时后院起火,将诸葛亮召回。诸葛亮每次都功亏一篑,积劳成疾,渐感身体虚弱。不久曹丕起用魏国元老司马懿对抗诸葛亮,仍然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诸葛亮终因操劳过度,病死在了战场上。

人要明明白白来,明明白白去。

诸葛亮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建功立业,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刘备三顾茅庐将他恭请出山,为他提供了实现抱负的最大空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同样的,没有刘备也没有诸葛亮。

刘备在临死时,把自己的儿子与整个蜀汉江山都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为什么他毫不犹豫?因为他不能犹豫。一旦犹豫就说明他对刘备有所不忠,而对刘备不忠就是对自己的事业不忠。诸葛亮并不是简单地忠于刘备,而是忠于他们共同的事业。什么事业?创造新世界。

有的人轻诺寡信,这种人内心没有坚持,将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有的人一诺千金,终生不改,这种人内心有坚定的信念,成功属于他们。

人要明明白白的来——我来这个世界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什么是我想要的?

人要明明白白的去——我是否对得起自己?我都做了什么?我还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

如果以上六个问题在临终时能清楚地回答自己,那么这个人是高尚的、智慧的,他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枉为人一场。

如果回答不上,那基本上白活了。

诸葛亮一生来得明白,走得明白,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事业尽了全力去做,并且做得非常好。这才是人样,值得我们学习。

而其不凡的智慧,将继续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34败后重生就是胜利

有一种胜利是失败,那就是高兴太早,以致阴沟翻船;有一种失败是胜利,那就是卧薪尝胆,终于东山再起。刘备有了诸葛亮后打了几个漂亮的胜仗,但毕竟不敌百倍于己的曹操大军,又被追得满天飞。赖有诸葛亮熟知地理,带领团队败后重生,这就是胜利。没有这一步就没有接下来辉煌的赤壁之战。

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曹操知道了寝食不安,命夏侯惇率于禁、李典等将领兵十万杀向新野。在此之前,东吴孙权杀了刘表手下的守边大将黄祖,大有侵吞荆州之意。曹早就想南侵,此举意在同时吞掉刘表、刘备与孙权,夏侯惇先杀过来不过是投石问路。刘表本来想学陶谦把荆州让给刘备,刘备心怀仁义,推辞不要,甘愿为刘表打仗,以致失去了拥有荆州的第一次机会。孔明叹曰:“真仁慈之主也!”

夏侯惇兵至,孔明第一次大显身手,在博望坡用三路伏军大破曹军。夏侯惇败旧许昌,曹操大惊,点起五路大军共计五十万兵马,杀向荆州。孔融阻止,曹操杀孔融。刘表病重将死,想把荆州托付给刘备,刘备泣拜曰:“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他意乎!”刘表于是遗命刘备辅佐长子刘琦为荆州之主。刘琦这时不在荆州,急忙赶来,蔡瑁不让进,刘琦只得站在门口大哭一场回江夏。刘表一死,蔡夫人假写遗嘱,以刘琮为荆州之王。不久曹操大军已至,刘琮、蔡瑁不敢硬拼,投降了曹操。

刘备见突变连发,问计于孔明。孔明知新野已成火池,建议将人马转移到樊城。刘备从之,又恐百姓被曹兵蹂躏,张榜告知可以随行。结果刘备军队一下子多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行动不便。曹军前锋曹仁追来,占了新野空城,半夜被刘备的伏军烧死大半。曹操闻之大怒:“诸侯村夫,安敢如此!”大军掩杀过来。刘备人少,孔明建议又从樊城转移到襄阳,以免被包抄。刘备于是又携带两县百姓战略大转移。到了襄阳,不料刘琮不认他这个叔叔。这时蔡瑁手下大将魏延大开城门起义,刘备担心城中百姓安全,没有进城,孔明熟知荆州地形,建议又转移去江陵。襄阳百姓趁乱纷纷出来跟着。

刘备带着三城百姓同行,行军极缓。孔明让关羽先行与刘琦会合,在江陵准备好迎接大部队,张飞断后,赵云保护刘备全家,其余各将各护百姓火速行军。走了几天,不见关羽消息,刘备着急,担心关羽搞不定,让孔明亲自去一赴。孔明因事关刘备十数万军民的落脚生存问题,只得离开刘备前往。

诸葛亮一走,曹军就追来了。刘备领众将奋斗冲杀,且战且走,百姓各自逃命。赵云一路杀敌,不觉把刘备妻小落下,急忙去找,糜夫人已受伤,让赵云抱着阿斗去找刘备,自己怕连累赵云杀敌,投井而死。赵云怀抱阿斗,大杀曹兵曹将,挥剑跃马,所到之处血如泉涌,直出重围。张飞在长坂桥接住赵云,大喝一声,霹雳顿起,将曹操追兵吓退。

刘备找到了阿斗,继续前行,不久关羽、刘琦、孔明三路人马前来接应。刘备集合四散军民,暂住刘琦江夏,以图江陵。

人不是神,可以创造奇迹,但不能创造神迹。

诸葛亮智商绝高,但以刘备集团的几千人挡曹操的几十万人,这还是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这不是悬殊几倍,而是悬殊百倍之多,诸葛亮不是神。就算他是神,曹操也有了灭神之术,所以诸葛亮不能硬碰硬。

诸葛亮为刘备献的第一计是吃掉荆州,接管刘表兵马钱粮以荆州抗曹操。刘备要行仁义,不从。诸葛亮的第二计为战略转移,刘备知他熟地理,当然同意。诸葛亮的第三计是立足江夏,以占地利,刘备因此而战后重生。

诸葛亮在几千人对抗几十万的情势下,能保刘备主力不毁,还有个安全的地方落脚,可谓高人。当然高人也有应付不了的事,高人也不能想怎样就怎样,这回刘备如果没有孔明,曹操一定会把他一窝端。孔明创造了奇迹。即:

大胜——不可能

小胜——可能

大败——难免

败后重生——一定能做到

这就不易了,从这一角度讲,刘备又胜利了,因为就算有几十万大军昼夜追杀,还是追不到刘备。

35用最大手段成为最大赢家

当情况混乱时,谁果断谁受益;当牌局渐明朗时,谁用最狠手段谁就是最大赢家。在赤壁之战中刘备一看孙权、曹操二人果然绞杀在一起,迅速按诸葛亮的布局上夺湖北,下夺湖南,以闪电之势夺得极大地盘,成为赤壁之战最大赢家。

赤壁之战胜利后,刘备采用了孔明在战前就定好的计策,趁战乱出现真空,马不停蹄地攻下了南郡、荆州、襄阳三大地盘,成了赤壁之战的最大赢家。曹操败后继续派曹仁与孙权鏊战,孙权见胜利果实被刘备夺去,大怒,撕毁了联盟,但也无法。刘备乘胜推进,赵云智取桂阳,张飞硬拿下武陵,关羽勇夺长沙,一下子把刘备的地盘从湖北扩到湖南。这时孙权依然忙着与曹操在合肥会战,无暇顾及刘备,小有交锋,总被打败。

刘备借孙权破曹操,又借曹牵制孙权,迅速出击,终于有了一大块属于自己的辽阔地盘,兵力一下子壮大到几十万,人才济济,王者之象已露端倪。

东方不亮西方亮,北方不利南方利。

同类推荐
  • 沃森的智慧

    沃森的智慧

    对托马斯·沃森来说,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冬天。已经40岁的他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孩子,他和妻子珍妮特一起幸福地注视着这个粉红色的小婴儿。
  • 极度领悟

    极度领悟

    为心下一场雨,让智慧在思想中闪现光芒。有一位哲人说过: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这话既是名言又是真理,作为寻求成功的阅读者,应为心画一张地图,让我们的心智,在这片广袤的绿洲上任意驰骋。读《极度领悟》可以让你在极短的时间内,领悟到极深的人生道理和处世哲学,可以说“极度领悟”是一部难得的,极有价值的,可以让我们透悟人生真谛的好书!她的好不在于文字的华丽,故事的精彩绝仑,而在于她能在深浅平仄中,处处为你指点迷津,让我们在深思中,领悟其中的精髓。
  • 美丽一生的5项法则

    美丽一生的5项法则

    本书教你如何展示自己的美丽,发掘你多年生活经济积累的智慧,用他们来创造你与自己的爱人、家人和朋友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
  • 杰克·韦尔奇

    杰克·韦尔奇

    本书介绍了杰克·韦尔奇的成功理念,包括:“掌握自己的命运,否则将受人掌握”、“面对现实,不要生活在过去或幻想之中”、“坦诚待人”等。
  • 谋事的学问

    谋事的学问

    所谓“谋事的学问”即在于观察分析人与事的内在关联和规律。易经是对天人关系的考察,孙子兵法讲的是人与人的攻心与对峙,三国则是对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本书正是从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中提炼出了如何谋事的精辟论断,无疑是有志于“以智取胜”的有识之士不可错过的金玉良言。
热门推荐
  •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如果有一天,您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唐朝——不要惊慌,来,拿起这本《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先过了语言关,学几句中古汉语、唐朝国骂;再混进官府食堂开开小灶,品茶喝酒。记住,像穿越小说中那样大大咧咧走在街上,随手拿出纹银几两是会悲剧的,户口簿、暂住证一个也不能少。可随旅行团游览长安城最热门的五大景点,顺便逛逛青楼,看看马球,带上豹子去户外狩猎。更可入乡随俗,像个唐朝人一样过端午、春节、七夕情人节。想洋气一点也没问题,圣诞节唐朝就已有!运气好的话,还能受邀去别人家里做个客,唱K、跳舞,乐不思蜀,最后买套占地十亩限价房。
  • 金魂圣尊

    金魂圣尊

    战魂大陆,以魂为尊!陆分四域,东原,西山,南漠,北水。北水域极北之地,有一偏城,名曰黑水,一天,电闪雷霆,狂风暴雨,一道紫色电龙从天而降……故事就此开始……显战魂,养战魂,炼战魂,融战魂,化战魂!
  • 爱你是漂洋过海

    爱你是漂洋过海

    如果我们不再是那种身份即使我们依旧无法改变陆钧彦我还是改不了爱你
  • 快乐老家

    快乐老家

    这本书充满了快乐自信坚强热情,在探寻世界与人生真相的一系列故事中,让人反思当下的价值体系和思索生活的真正意义。
  • 早安王爷

    早安王爷

    为国联姻,女主装迷糊错把王爷当皇帝,男主腹黑你继续装我也继续演。“唉,当王妃还没以前当妃子好呢?这风轻云淡的日子还不来个人和我争宠。”王爷邪魅一笑“是吗?”不好有大事发生,王妃快逃。啪啪王妃被打屁股了。
  • 吞噬龙皇

    吞噬龙皇

    李恒范一个废材,后面遇到了一滴龙血,杀最强的男人,泡最美的女人,成为绝世强者。一路上过关斩将,登上永恒的巅峰!
  • 末世迷徒

    末世迷徒

    如果有一天,我们人类所处的规则改变了,我们是否还会保留人性的善意如果有一日,我们人类突然发现自己不是唯一存在的高等生物,是否还会骄傲自满如果有一世,神真的存在,我们是该失去尊严的跪拜,还是奋起反抗
  • 穿越废材公主:倾世皇妃

    穿越废材公主:倾世皇妃

    她,是现代令人闻风丧胆的暗夜杀手,一朝穿越她竟成了众所周知的废材?!前世为神,今生却成魔,这个劫她渡不过!他,是神界之中最尊贵的神,却甘愿为她放弃这份尊贵,陪她一起轮回。千年万年,不知度过了几个春秋,终于他找到她了,但始终难逃命运的捉弄………
  • 水浒传(上)

    水浒传(上)

    被外国人推崇备至的中国英雄传奇小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水浒传》这部著作始终是伟大的,幷且满含着全人类的意义,尽管它问世以来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大英百科全书》:“元末明初的小说《水浒》因以通俗的口语形式出现于历史杰作的行列而获得普遍的喝彩,它被认为是*有意义的一部文学作品。”
  • 读懂日本:菊与刀

    读懂日本: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书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并且深入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人双重性格产生的根源。全书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