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0300000051

第51章

凌晨。船工们在夜色中把一个个木筏放进江水里,然后撑着木筏,沿着江边,往下游的虾子沟划去。

李连长带领的连队和军分区赶过来的加强连汇合后,列着行军纵队,跟在王文修和孙玉华后面,往虾子沟行进。

民兵的队伍紧跟在解放军队伍后面,一起前进。

韩郎中带着韩贵和韩雨婷,背着药箱,扛着一副担架也走出了回生堂。

姜大宽和孙玉平提前悄悄来到虾子沟。他们在监视点上先找到了小项。

姜大宽轻声问:“他在屋里吗?”

小项点点头:“他在。……整个晚上都没出去。可能在睡觉……”

姜大宽:“好。我们进去制服他,一定要抓活的。”

孙玉平:“没问题。”

三人轻手轻脚地摸到小土屋的门前。姜大宽和孙玉平对视了一下,会意地点了点头后,姜大宽飞起一脚将门踢开。孙玉平亮起电筒,冲了进去。片刻之间就把枪口顶在了睡梦中的灰三脑门上。同时将他枕头下的手枪收缴了过来。

小项拿出火柴将小油灯点燃,屋内亮堂了起来。

姜大宽逼视着灰三:“还认识我吗?”

灰三认出是姜大宽,吓得全身哆嗦:“认……认识……你……是姜区长……”

孙玉平厉声地:“认识就好!我们早盯上你了……这次的来意你心里应该明白……”

姜大宽:“现在给你两条路。第一,是立功赎罪,带我们上野鹭岛。第二,我就不用说了……”

孙玉平:“马上崩了你!”

灰三:“我……我愿意……立功赎罪……”

姜大宽:“还算识相……快把衣服穿上。到时候听我们的安排……”

灰三赶紧穿上衣服:“是……我听你们的……”

孙玉平:“走!”

三人将灰三押出了小屋,等着大队人马的到来。

没多久,船工们将木筏和船只,划到了虾子沟的江边上。王文修和孙玉华也带着解放军和民兵赶来了。

姜大宽迎上前报告:“孙县长。灰三已经按计划制服了,他同意跟我们合作。”

孙玉华高兴地:“好!计划的第一步完成,开局顺利。”然后看了看表,对大家说,“同志们。动员的话,王政委在出发前就已经讲过了,我就不再重复。……现在,攻打野鹭岛的战斗就要开始,大家抓紧做好准备!”

这时,韩郎中和韩贵、韩雨婷跑了过来。

孙玉华:“你们怎么样来了?”

韩雨婷:“我爹听到消息后,一定要来……”

韩郎中:“孙县长。让我为也打反动派出点力吧……我可以抢救伤员……”

孙玉华:“大伯,太谢谢你了。……好吧,入列。”

韩郎中高兴地和韩贵、韩雨婷走进队伍之中。

部队和民兵们快速准备着,孙玉华和王文修来到两个突击队前,突击队员们正在把带来的干辣椒放在嘴里嚼着。

王文修鼓励地说:“同志们,你们是攻打野鹭岛的奇兵,肩负的责任重大,能否顺利占领仓库和码头,保证全歼敌人就看你们的了!”

突击队员们齐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孙玉华激动地说:“拿酒来。”

两名工作人员抱着两个大酒坛走上前来。

孙玉华:“同志们。每人喝上几口……这不是给你们壮胆的。因为我知道我们的战士和民兵有的是胆量,这是为你们壮行的!喝它几口,增加热量,抵御江水的寒冷,顺利渡过怀江,登上野鹭岛,消灭蒋匪军……”

突击队员们整齐地高呼着:“登上野鹭岛,消灭蒋匪军!”

孙玉华挥挥手:“为我们的英雄上酒。”

工作队员们和韩雨婷等抱着酒坛拿着碗在队伍中穿行,在每名突击队员面前停步,让每名突击队员都喝了几口酒。孙玉华和王文修一人端着一碗酒分别递给李连长和古水生,看着他们大口喝了去下。

见到大家都喝过了酒后,孙玉华发出口令:“做好准备。出发!祝你们成功!”

突击队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毫不犹豫地脱去棉衣、棉裤和鞋子,全身只穿着一条短裤。然后将衣裤、鞋子裹紧塞进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油布口袋里扎好,往腋下一夹,挎起枪支弹药,一个跟着一个跳进寒冷的江水里,分两队奋力往野鹭岛方向游去。

孙玉华看到突击队员们离了岸,对姜大宽和孙玉平说:“你们可以行动了。”

姜大宽和孙玉平齐声回答:“是!保证完成任务。”说着就带着灰三,扛出橡皮艇放入江中,他们稳稳地坐了上去。让灰三发动了机器,往野鹭岛驶去。

王文修、孙玉华和韩雨婷默默地目送着小艇消失在夜色里。孙玉华打开电筒看了看手表,计算着时间。

野鹭岛上的简易小码头上,两个兵痞蜷缩在避风的小岗亭里昏昏欲睡。

一个兵痞用袖口擦了一把流出来的鼻涕发着牢骚;“妈的……这天真冷呐……偏偏轮到老子来站岗,也不能睡个安稳觉……”

另一个兵痞说:“要不这么冷,老子就要睡着了……”

一个兵痞说:“下了哨,老子非睡他一整天不可……”

另一个兵痞说:“不吃饭了?”

一个兵痞说:“吃个!……成天都是干啃白米饭,连点菜叶子都没有,更谈不上沾浑的了……”

另一个兵痞说:“要不是那天桂参谋长把唐司令给毙了,老子就跟着他到共军那边去了……就是当俘虏,也比在这里活受罪强……”

一个兵痞说:“哎……你还别说,共军说话还是算数的,老子就当过俘虏,受到过共军的优待,还差点也当了共军哩……”

另一个兵痞说:“那你干嘛不留在那边?”

一个兵痞说:“共军什么都好,就是管得太严……不让玩女人……”

另一个兵痞说:“那还不把你给憋死了……”

一个兵痞说:“所以呀……老子又跑了回来了……”

“哈……”两个兵痞发出一阵淫笑。

“听。好像有什么动静……”一个兵痞说。

另一个兵痞把头伸出岗亭的小窗子仔细听了听:“嗯……是橡皮船,是他妈的灰三来了

一个兵痞说:“妈的……这小子深更半夜来干什么?”

另一个兵痞:“该不是又送姑娘来了吧……”

“哈……”两个兵痞坏笑着走出岗亭。

“谁?”兵痞们拉动枪栓,故意虚张声势地喊着。

“是我,灰三。”灰三在橡皮艇上回答。

橡皮艇缓缓向岸边靠近,兵痞看到了船上的姜大宽和孙玉平,问:“怎么还有两个人?干什么的?”

“是桂参谋长让我给你们请的厨子,说是要给你们改善伙食……”灰三按姜大宽事先教给他的话说着。

“这次没送个娘们儿来呀……”兵痞调讪地笑着说。

“这次带来了两坛好酒。”灰三说着。

“妈的。没娘们儿有酒也行。……天太冷了,人都快冻僵了,咱哥俩先来两口……”兵痞说着收下枪往肩上一挎,往已靠岸的橡皮艇走来。

姜大宽和孙玉平一人抱着一个空酒坛,跳上岸,装着很沉的往地上一放。

两个兵痞像两个酒鬼直奔两个酒坛而来,他们弯下腰来,就要把酒坛抱起。姜大宽和孙玉平看准他们俯下身的时机,抽出匕首,一人一个分别把两个兵痞放倒。孙玉平摘下兵痞身上的卡宾枪站进岗亭负责警戒。姜大宽走到江边对着江中轻声地学了几声水鸟叫,立即江中也回应了几声。

不一会儿,古水生带领的民兵突击队游到了岸边,快速登上岸来。他们迅速打开油布包,将里面的衣物取了出来,穿好在身。然后,一部分人登上停靠在码头上的船只,解开缆绳,把船轻轻地撑离了岸边。另一部分人根据地形,散开、隐蔽在码头周围,做好战斗准备。

李连长带领的解放军战士突击队在江中奋力击水,不多久他们也在敌营房后不远的芦苇丛里登上了岸,然后穿好衣物,穿过一片芦苇,进入了预定地点,抓紧做好战斗准备。

敌人碉堡上的探照灯依然在往四周盲目地照射着,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一切……

江岸上的孙玉华看了看表,对王文修说:“突击队已出发有四十分钟了,没听到野鹭岛上有什么动静,想必他们已成功上岸了,我们也该行动了。”

王文修伸出手来紧握了一下孙玉华的手说:“祝你们成功。……好。出发!”

孙玉华挥动着手臂,下达着命令:“同志们。登船,登筏,出发!”

孙玉华、张丙根和解放战士们迅速登上木筏和船只,大家奋力划水,浩浩荡荡地向野鹭岛方向开进。

王文修站在岸上挥动着手臂,目送着木筏和船只远去。

孙玉华和张丙根所乘的木筏是指挥筏,它在众木筏中间。这是一个特制的木筏,宽大厚实,牢固平稳。它两边各有四个战士奋力划浆,后面由一名熟练的老船工掌握方向。中间专门安装了能牢固固定住八二炮炮座的支架,威武的八二钢炮稳稳地架在上面,炮口仰指前方。炮后站着张丙根、孙玉华和一名炮手。

木筏和船只的编队劈波斩波缓缓前进。东方已渐渐露出微弱的鱼肚白,整个野鹭岛的轮廓已显现出来。岛上敌人的阵地、碉堡、军营已依稀可见。

快要靠近离野鹭岛了,张丙根摆了摆手,示意所乘的木筏停下,他对孙玉华说:“炮不能再往前了,这个位置正好,敌人的碉堡、工事正在有效射程之内。”

孙玉华看了看表,时针正指五时三十分,正是预计发动攻击的时间,他果断地说:“好。就在这里打响第一炮。”

张丙根指挥着,舵手稳住木筏,炮手取出炮弹做好装填的准备。自己抓紧进行目测。孙玉华挥着手告诉其它船只和木筏继续小心前行,向野鹭岛江边的荒滩靠近。

不一会儿,张丙根报告:“准备完毕。”

孙玉华:“瞄准碉堡。……先把这个岛上的制高点干掉!”

张丙根迅速地调整好角度和方位:“可以了!”

孙玉华看前进的船只和木筏已靠近岛边,于是握紧拳头向下砸,高声命令着:“打!”

炮手将炮弹立即塞入炮镗,炮弹在低沉的震响中,带着呼啸,划着美丽的弧线飞了出去。不偏不斜正落在碉堡顶部。“轰”的一声,碉堡被炸塌了一大半。

这一炮也就是发动攻击的信号,嘹亮的冲锋号在淡淡的晨曦中响起。旗手高举起红旗,率先跳下木筏,战士们紧跟其后,飞身跳上江滩,高喊着“冲啊——杀啊——”气势如宏地向岛上的敌人阵地开展攻击。

孙玉华高兴地:“好你个张大炮。真成神炮手了……赶快再来一炮……”

张丙根:“说吧。打他哪儿?”

孙玉华:“打他的兵营,让他们还没起床就先见阎王!”

张丙根:“好!”

第二发炮弹又飞了出去,精确地落在仓库旁边的敌军营房顶上,随着一声摧枯拉朽的轰鸣,敌军营房坍塌,炸起的瓦片、木块在空中乱飞。一些听到刚才炮声后反应迟钝,还在磨磨蹭蹭穿衣拿枪的匪兵们,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下,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起来。而军营旁边的粮食仓库却没有受到丝毫损坏。

孙玉华:“好!有你老张的!打得太准了!”

张丙根只是“嘿嘿”地笑着。

敌军营被炸后,李连长知道该他们突击队攻击了。他大喊一声:“上!”便带着突击队员们从隐蔽的芦苇丛中冲了出来,直向坍塌的营房和仓库扑去。

桂子金在睡梦中被巨大的轰响声惊醒,他的第一反应是共军开始炮击了。但当他又听到岛边传来震天的喊杀声后,他才彻底惊悟;共军是提前进攻野鹭岛了。他这几天似乎总感到有一种不祥的征兆,一是担心共军攻岛,二是担心手下人哗变,总是提心吊胆,连晚上睡觉也不敢脱衣。因此,在第一声炮响后,他就一翻身从床上惊跳起来。冲出了房门,在混乱中指挥自己的士兵仓促抵抗。他挥动着手枪,跑着、叫着:“弟兄们。顶住!顶住……赶走共军有重偿……”

当第二声炮响后,桂子金看到垮塌的军营,吓出一声冷汗,心想共军来者不善,攻势太猛了。连忙连滚带爬地跳入战壕掩体里,只露出举着手枪的手,狂喊着:“顶住!顶住……”

垂死挣扎的敌兵在惊慌中逐渐稳过神来,开始了疯狂的抵抗。从掩体和地碉里射的子弹像横泻的暴雨向冲锋的部队袭来。解放军战士们被压在了荒滩上,一时无法前进。

孙玉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愤怒地骂起来:“娘的。还想负隅顽抗?!”

这一切张丙根也看在眼里,他拿过孙玉华的望远镜仔细观察一下,信心十足地说:“看我的。”随即,调整了一下炮位,和发射仰角,又作了一个目测,抬了抬手,示意炮手填装上炮弹。

炮手按张丙根的指令,迅速将炮弹装入炮膛。炮弹瞬时怒吼着飞了出去,落在了地堡顶上爆炸。敌人地堡被炸成了几瓣。张丙根紧接着又连连发射了几炮,炮炮击中目标。敌人阵地上的轻重机枪顿时全成了哑巴。

进攻的战士们从地上跃起,像潮水般地向敌军阵地发起猛攻。冲锋声、喊杀声又在岛上响起。

孙玉华无比兴奋:“好!炮炮击要害,炮炮解决问题!你这个张大炮该叫张神炮了……”

张丙根笑了笑:“咱们也该上岛了。”

孙玉华:“好!立即登岛!”

两边的战士动作一致,挥桨划水,木筏快速向岛边靠拢。

张丙根不容分说地从孙玉华手中抢过来大片刀:“这回,也让我老张来使使这玩艺儿,去劈他几个匪兵,解解恨……”他说着,还没等木筏完全靠岸,就跳上荒滩向敌阵地冲去。

李连长带领的突击队解决了仓库周围的敌兵后,留下一部分战士牢牢控制住仓库。自己则带领一部分战士向前冲去,从敌阵地后方袭击敌人,支援正面冲锋的部队。

受到前后夹击的敌兵慌了手脚,许多人开始乱哄哄地顺着壕沟往小码头方向溃逃。桂子金一看大势已去,只好命令着几名机枪手继续射击,阻止解放军的进攻步伐,自己紧跟着溃逃的士兵后面,也想往小码头去登船逃命。

他们哪知,小码头上的船只已被本来就是船工的突击队员们撑离了码头,当他们急冲冲地跑下斜坡,看到的只是远离岸边,可望而不可及的木船。他们急得直跺脚,歇斯底里地叫着、哭着、叹息着……跟在逃兵后面的桂子金还没下坡就发现了船已离岸,他气急败坏地乱骂了一通,继而转为垂头丧气地哀嚎。当他听到周围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时,知道已经彻底完了,再看了看周围没人注意他,赶紧猫腰钻进身边的芦苇丛中。凭着记忆往前摸去,寻找着他为给自己留条后路,事先藏在小码头附近芦苇丛中的那只小快艇。

姜大宽和孙玉平岂能轻饶了那些聚集在小码头的败兵,随着姜大宽的一声“打”字出口,埋伏在两边的民兵突击队员们跳出芦苇,解气地举枪就打。顿时枪声大作。败兵们万万没想到小码头附近还有共军的伏兵,毫无准备。一时间死伤一片,剩余的败兵,纷纷举枪投降,跪地求饶。

正面的进攻部队凭借着李连长率领的突击队火力支援,以席卷之势,横扫敌军阵地,很快攻破了敌人最后的壕沟防御工事,将红旗插到了敌人的阵地之上。

三路人马胜利地在敌人阵地上会师。孙玉华高兴地说:“打三发红色信号弹,向王政委报告胜利的消息,请首长上岛。”

同类推荐
  • 毛公案

    毛公案

    小说叙述了明代嘉靖时期直隶巡按毛登科私访断案的故事。本书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抄本《话本十四种》。据《储仁逊抄本小说十五种》整理而成。
  • 残枪

    残枪

    这是著名红色军旅作家石钟山,继《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又一长篇小说力作。抗战时期,好友杨槐和伏生分别在八路军和国民党部队当狙击手。香草与杨槐真心相爱,但为给母亲治病,最终违心嫁给了当国军致富的伏生。杨父失望之余,为杨槐娶了邻村的女孩小凤。末过门,小风和香草就被鬼子抓进了炮楼。最后,香草得救了,小凤却不堪凌辱自杀身亡。内战爆发后,国民党节节败退,杨槐说服伏生参加了解放军。在东北剿匪时,为救杨槐伏生光荣牺牲,杨槐于是承担起照顾香草母子的重任……小说通过三个男女的感人故事和情感纠葛对友情、爱情、战争、人性作出了全新的诠释,堪称军事文学的一大突破。国共两个狙击手的战场较量,三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悲欢。
  • 红杏出墙记6:偶遇

    红杏出墙记6:偶遇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地产江湖

    地产江湖

    全书故事以两个大房地产商贾伟和董天海之间的房地产较量、曾被贾伟解聘的刘玫周旋在两者之间进行的挑拨和报复为主线,演绎了一个在惊天大阴谋和连环计中,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现代商战、情感故事。善良与邪恶、道德与阴谋,忠诚与背叛的人心争斗后,是谁笑到了最后?
  • 名利场(上)

    名利场(上)

    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1811-1863)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富裕的东印度公司职员的家庭。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萨克雷写过讽刺幽默故事、特写、诗歌、小说等。在他的大量作品中,有不少是中、长篇讽刺性小说,都像是一幅幅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日常社会生活的有趣图画,对统治阶层的生活进行了尖锐、深刻的批评,充分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丑恶面貌,但他很少描写人民群众的生活。萨克雷在文学史上是仅次于查尔斯·狄更斯的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思认为狄更斯、萨克雷等是当时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揭露出政治和社会上的真相;一切职业的政治家、政论家、道德家所揭露的加在一起,也不如他们揭露得多。”
热门推荐
  • 花月弦霸神宫九天

    花月弦霸神宫九天

    花月偶遇入宫,喜识总舵主玄龙飞,天仙共赐的玄神珠也将她也从此陷入江湖追杀,遇上男友神武龙恋爱一场,怎奈他是情场老手,处处留情,而贪婪的神武宗也早已觊觎玄神珠,他收揽高手神刀士四处伺机夺取想对玄龙飞下手,他处处设伏,层层谋划,一心只想谋取玄神珠……
  • 战国物语

    战国物语

    神洲寥寥,五岳三山,万里滔滔。凝百代过客,烟雨渺渺;彩凤双鸣,木叶萧萧。冷若冰霜,红颜一笑,幽王烽火戏诸侯。春秋兮,见干戈舞动,焦土遍地。小白尊王攘夷,一匡天下九合诸侯。怜齐桓晋文,退避三舍;庄王阖闾,问鼎中原。卧薪尝胆,越之西子,十年隐忍终有果。送流水,风云多变幻,七雄并起。
  • 那一段忘不了的曾经

    那一段忘不了的曾经

    这篇文字,写的是我自己的故事。那个不可忘怀的高中时代,那个浪漫纯真的少年,那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那珍贵无比的友谊……青春永远是那么的感人至深,让人惦念,让人铭记。就算只是为了自己而记录下来这样的一段文字,也足够让整个人生饱满起来。如果还能回到过去,我愿永不负青春。
  • 绝世争锋

    绝世争锋

    黑夜与黎明,白色与黑色,我是正义,亦是邪恶。我是邪恶的克星,也是邪恶克星的克星。我是正义的克星,也是正义克星的克星。我欲扶摇上九天,便以白骨筑天路!
  • 苏少的未婚妻:青梅别想逃

    苏少的未婚妻:青梅别想逃

    年幼丧母,外室带着女儿登堂入室,岳家小姐的不幸由此开始。祖母不喜,父亲不爱,她自签合同卖进苏家作伴读,可眼前这个聪明又毒舌的家伙哪里是要伴读,明明就是要命!“林小笙,你可不能看别人,只能看我!”某人霸道的开口。林笙:“……”说好的伴读呢!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 异种大祭祀

    异种大祭祀

    每隔七天一次的祭祀,祭祀着不同的东西,为什么要祭祀蚂蚁?祭祀头发?一个个奇怪的祭祀,到底是为什么?
  • 律戒本疏

    律戒本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芙蓉楼

    芙蓉楼

    西蜀有间酒楼叫芙蓉楼。朋友来了喝酒吃肉,仇敌来了大卸八块。我们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人,只是必须要活着。
  • 咽喉脉证通论

    咽喉脉证通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逗比校花,高冷校草

    逗比校花,高冷校草

    “校花,校花,我们交往吧,”“滚,我的女人你也敢碰!”某校草挡在校花面前。从此,校草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娶到校花。可是,他后悔了,可以退货吗?他不要一个低情商的逗比当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