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0300000013

第13章

新生的康阳县人民政府的各项工作,在孙玉华的带领下顺利的开展起来。他把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各界人士的大小集会,他已经和童书文一起组织了几次,他俩轮流上台宣讲共产党的政策。新的工商业联合会也成立了。中小学校也复课了,童书文还特意组织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抄写标语传单,上街开展宣传活动。原来的游击队也改名为民兵队,担任着站岗、放哨、巡逻和维护治安的任务。康阳城内,人心稳定,买卖兴隆。欢声笑语,欣欣向荣。还时常可以听到欢悦的歌声: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人民政府爱人民呐,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呀嗬嗨嗬嗨,呀嗬嗨……

孙玉华知道自己这个一县之长并不好当。他过去在老区是带领民兵开展武装斗争为主。参军后是当营长,以行军打仗为主。这些政府的工作从来都没有做过,何况还是当个书记、县长一肩挑的一把手哩!他深知肩上责任大、担子重。但这是党交给他的工作,他必须去完成,必须去做好。他不能辜负组织上的信任。他不知疲倦地拼命工作着。可是具体的工作,上级又没有明确的指示,完全要先靠他自己去琢磨、去想……百废待兴,万事开头,难呐!他所庆幸的是,他在老解放区工作过,有过那么一段经历。这是他的宝贵财富。他总是在深夜使劲地、像过电影似的回想老解放区刚解放那会儿,那里的领导是怎么开展工作的……他能照搬的就照搬,能借鉴的就借鉴,有时还能举一反三,根据新的情况,确定新的工作思路。他的工作在学习、借鉴、摸索中做着,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许多,但在实践中很快见到了成效。他只嫌每天的时间太短,白天,他要开会,要安排工作,要巡视走访,还要不厌其烦地接待来访者。晚上,他要按计划与通讯员赵孟楼一起,向童书文学习文化知识,他要充实自己。当深夜人静时,他才能坐下来总结一下一天的事情,提前考虑好第二天的工作。有时半夜三更,他还亲自去查岗查哨。为了新政权的巩固。为了老百姓的安宁,他总是想尽自己的能力多干些。但是他也有遗憾的地方,主要是要做的工作太多了,仅靠他和童书文累死也是不够的。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他真希望上级能派一些得力的人手来。那他们的工作范围就会扩大,就会做的更好。比如,目前占居民人数一半的广大妇女的工作,就很需要有个人,有个组织来做呀……

康阳城里的集市,有个约定速成的规矩。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为大集,十、二十、三十为小集。也许自打有了康阳城,有了集市,就有了这个规矩,也不知延续了多少年,多少代。

小集时,就是康阳城内和城外附近的老百姓参与,买卖的主要是一些粮食、蔬菜、针头线脑等,一些生活用品。可是遇上大集那就不一样了,十里八乡的群众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有时还会有外县、邻省的客商慕名而来。除了交易鸡、鸭、鱼、肉、粮食、蔬菜外,还有牛、羊、骡、马、驴大牲口,家具、服装、生产物资、机器大物件的买卖。暗地里也会出现一些倒卖枪支弹药和烟土的勾当。偶尔,还会吸引一些走村窜乡的草台班子、杂耍队伍到大集市上搭台子,围场子表演一番。

因为都知道康阳城刚打过仗,所以清明节虽然是大集,但还是不如从前红火。既便是这样,城里的人数也比以往多了好几倍,集市上也还是热闹非凡。人流在摊位间涌动,叫买的、叫卖的、喊价的、砍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孙玉华知道大集市上人多人杂,特意让姜大宽增添了一些巡逻的人手,以便维持秩序。自己也带着通讯员赵孟楼到集市上转了一圈。已过晌午,他看集市上非常正常,秩序井然,就和赵孟楼一起回到了县政府。一进县政府大院,正赶上开午饭,他拿起大碗便盛了一碗米饭,跟工作人员和民兵们蹲在一起吃起来。

炊事班老班长顾喜顺一看是他来了,顺手递过来一个小木板凳,让他坐。

孙玉华笑着说:“不用了。……谁还不知道,当兵打仗,第一项就是要练蹲功。这老兵新兵,一看你蹲的样子就知道……”

大家被逗笑起来。

要说蹲功,真可谓军中第一功。军队集体生活,行军作战,既无食堂,又无桌椅板凳。到开饭时,往往是以班为单位,中间放上一到两盆菜,战士们用碗或茶缸盛着饭和馍,围蹲成一个圈,边夹菜边吃饭。如果蹲不好,那饭也准吃不好。难怪被称作军中第一功。新兵入伍第一餐饭,端着碗怎么也蹲不稳,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引起大伙儿一阵嘻笑。这时老兵就会语重心长地说:“新兵蛋子。一定要练好蹲功啊……”

县政府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和民兵队员、伤病员都在一个院子内,他们由一个炊事班负责,在一个锅里吃饭。生活问题是由童书文安排,他挑选了几名可靠的人员当炊事员。部队走时将年大体弱的老炊事班长顾喜顺留了下来。他就让他担任班长兼司务长。童书文还特意筹集了一些钱交给他,让他给伤员们调剂伙食。增加营养,让他们能早日恢复健康。

由于大家伙儿工作是分头干,吃饭都在一起。吃饭的时间自然的就成了碰头的时间,开会的时间,布置工作的时间。同时也成了南北方同志情感交流,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时间。还成了领导与战士们有空闲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的时间……

一位正蹲着吃饭的北方籍战士看到孙玉华在他们这个圈子中蹲下来,一本正经地问:“孙营长。哦……是县长……我提个问题……”

孙玉华和气地说:“你问吧!”

“你给评评……这大米饭好吃呢还是白面馍馍好吃呢?”

大伙儿一听他提的问题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那位战士没有笑,非常认真。

一阵笑声后,一位民兵抢先说:“当然大米饭好吃!……那馒头咬在嘴里一大坨,还不把喉子眼给堵住了……”

一阵笑声。

另一位北方籍战士马上说:“还是馍馍好吃,嚼起来真香!……那大米饭扒进嘴里,淡而无味,像豆腐渣,怎么咽得下去哟……”

又是一阵笑声。

孙玉华逗乐地笑着说:“我看呐,饿了什么都好吃……不信,谁来试试……”

战士们笑着互指着,逗乐着:“你试试……你试试……”

炊事班长顾喜顺在一旁听到他们说笑,走过来插话说:“这就叫饥不择食,干不食味……想当年,朱元璋落难时,还把喂猪的潲水当成珍珠翡翠白玉汤呢……”

大家伙儿笑得更厉害了。

这时,童书文和姜大宽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童书文看到孙玉华,顾不上歇口气地就说:“我们有重要的情况要向你报告……”

孙玉华:“不急。不急。再急也得吃饭呐……顾大叔。给他们盛两碗饭来……”

顾顺喜盛了两碗米饭,拿了两双筷子,递给了他们。童书文和姜大宽把饭端在手里还是没心思去吃。

孙玉华:“瞧你们……快吃吧……咱们边吃边说……”

童书文和姜大宽只好端起碗,抓紧时间用筷子把米饭扒着往嘴里送。

孙玉华笑了:“小心点。别噎着……吃口菜……天塌不下来……”

童书文吃了两口饭后还是忍不住地:“老孙。有群众报告,在城里看到了‘大布衫’的人……”

姜大宽也紧接着说:“城门的暗哨也发现有可疑的人混进了城,好像还带着家伙……”

在一起吃饭的战士们听到了他俩说的话,激动起来:“走!去把这些王八蛋抓起来……”

孙玉华制止了大家,镇静地说:“大家先吃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们敢来,就一个也别想回去……”

童书文着急地:“我们怎么办?”

孙玉华思考了片刻,对童书文和姜大宽说:“吃完饭后,由姜队长带两个人,跟着报告情况的老乡去指认。指认出来后,先不要惊动他们,看他们的落脚步点在哪里……然后,我们组织力量去把他们悄悄地抓起来。……注意今天是个集日,尽量不要开枪,千万不要惊动赶集的群众……”

“好!”姜大宽答应着,飞快地把饭往嘴里扒。

孙玉华又对童书文说:“你去把人员安排好,把四个城门都堵住。如果他们要走,就在城门口把他们拿下……”

“好!我来安排。”童书文放下碗筷。

“别急呀!吃饱了才有劲儿嘛!”孙玉华一边让他俩继续吃饭,一边靠近他俩,对他们说:“善者不来,来者不善。……我寻思着,这些土匪来,绝不是来集上闲逛的,肯定有什么目的。……前几天,西门的观察哨报告,有一艘快艇深夜从下游往上游驶去。第二天晚上,又从上游往下游开回。小快艇只有野鹭岛上的国民党部队才有。上游山区里是‘大布衫’的地盘,他们会不会勾结起来搞什么阴谋……会不会跟今天土匪到城里来有什么联系……“

姜大宽:“抓住几个,一审就知道了。”

孙玉华:“对!我们行动时,一定要把人搞准,要隐蔽,要迅速,不要让城外的敌人知道。抓住后,不要送到县政府来,就近找个地方关起来,立即审问。”

“是!”童书文知姜大宽赶紧把碗里的饭三口并作两口的扒完,放下碗筷。按照孙玉华的安排,各挑选了一些队员分头行动去了。

孙玉华把剩下的人组织起来。做着准备,待情况明确后立即去实施抓捕。

整个抓捕行动进展得十分顺利。大部分土匪都在客栈里睡大觉,养精蓄锐,准备晚上行动。他们根本想不到有人会知道他们进城,连个哨也没派。待战士们冲进去,他们连点反应都没有就被全部生擒。从他们嘴里,孙玉华知道他们带队的是一个叫猴旦的小匪首,正在别处跟一个当过妓女的女人鬼混。孙玉华亲自带人过去,也没费多大劲儿,就把他捆了个结实。进城土匪一共十三人,全部抓了个干净,抓得干净利落。抓住后一突审,使他们着实吓了一跳。原来,进城的土匪是准备做内应的。土匪们和国民党残部今晚子时就要联合起来攻城,而现在离这一时间也只有八九个小时了……

“马上召集干部、骨干开会。”孙玉华沉着地说。

孙玉华、童书文、姜大宽一行人赶紧赶回了县政府。孙玉华先抓紧写了一封信交给赵孟楼,让他骑上小黑,火速到地委向王书记报告,请求支援。他现在必须尽快把守城的事情安排好,要布置得周密得当,要坚决打退敌人的进攻,决不能让他们跨进城门一步,要全力保卫红色政权。

孙玉华走到会议桌前,他看了看已围在会议桌旁神色凝重的干部和骨干们,笑着平静地说:“同志们。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总是要消灭他们的。他们既然要来了,就免得我们再去找他们了……”

室内的空气被孙玉华的笑话调节的缓和而轻松起来。

“县长。你说怎么打吧?”“老子们的枪不是吃素的,我早就想教训教训这些乌龟王八蛋了……”在坐的干部和骨干们纷纷地说着。

孙玉华:“同志们。敌人是仗着人多,欺负我们人少。可我们是革命战士,我们能以一当十,以十当百!”

大家振奋地鼓起掌来。

孙玉华:“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守城的战斗是场兵力悬殊的较量,肯定是很残酷的。因此我们必需做好充分的准备,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童书文“孙县长。你就布置吧!我们听你的。”

孙玉华:“马上增加城楼上的岗哨,注意观察、掌握城外敌人的动向。……等进城赶集的群众出城后,把城门都关上,并加强警戒。”

姜大宽答道:“好。明白了!”

孙玉华:“刚才,从土匪的口供中我们也知道了,敌人要从东门进攻,这和我们原来预料的一致,要抓紧在东门修筑掩体工事……我马上去找伤员们动员一下,从那里抽一些同志担任东门的防卫……”

“不用动员了。我们能走动的都来了!”一个粗嗓门在人墙后高叫着。还杵着拐仗的孙玉平和张丙根两人已经听到了消息,带着伤员们涌了进来。

“老营长。你就别把我们当伤员了,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张丙根上前请战。

“大哥。你别看我腿脚还有些不方便,我爬在那儿照样打机关枪。保证叫那些狗日的来多少躺下多少……”孙玉平说。

大家伙儿笑起来。

“好!既然同志们都来了。我就把守城的方案具体布置一下。”孙玉华高兴地说着。

大家都聚集会神的听着,接受着任务。

孙玉华:“姜大宽同志。”

姜大宽:“到。”

孙玉华:“把你的队员们安排好,分布在南、北、西三个城门,以防万一。再抽出一部分同志,上东门城楼协同作战。”

孙玉华:“孙玉平。张丙根。”

孙玉平:“到!”

张丙根:“到!”

孙玉华:“你们把伤员们分为两个班。一个班由孙玉平带队,进入东门掩体,正面阻击敌人。另一个班由张丙根同志负责,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出发支援。我和姜大宽同志带县政府工作人员和部分民兵,在东门城楼上坚守。与地面掩体的火力相配合消灭攻城的敌人……”

“那我呢?”童书文着急了。

孙玉华:“童副县长,你的任务更重。现在大家分头去准备好武器弹药,做好战斗准备。你马上组织人员赶紧把东门掩体修好。然后,就回县政府来坐镇,保持各个点上的联络畅通。开战后,就负责弹药补充和后勤保证……”

“好。”童书文满意地回答。

“同志们。”孙玉华提高了嗓音,郑重而严肃地说:“这是我们康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后的第一次战斗,第一个考验!我们不仅仅是要守住一座县城,我们保卫的是新生的红色政权。组织上和人民群众都在看着我们,我们付出再大的代价,那怕就剩下最后一个人,这个人也决不能让敌人跨进城门半步!”

“坚决打退敌人进攻!保卫红色政权!”同志们振臂高呼!

赵孟楼骑着小黑在土路上奔跑,他还嫌小黑跑得太慢,不停地挥动着鞭子,但又不舍得往小黑身上打。只是嘴里不停地说着:“快点!快点!……”

小黑好像明白他的心情,撒开四蹄,一路飞奔……

天黑时分,唐名儒和桂子金带领着城防团的三百多名士兵和熊武与鲍元才带领的“大布衫”四百多个土匪都先后来到了康阳城东南的财神庙会合、集结。他们经过长途跋涉,确实有些疲劳,三三两两、东倒西歪地在财神庙大院子里席地休息。一时间整个庙里显得都是人。一伙穿着五花八门服装的匪兵。在黑夜里真像是一群鬼怪。

庙内大厅里,火把照得通明。熊武、鲍元才和唐名儒、桂子金好一阵子寒暄之后。熊武开始摆出总指挥的架势发号施令:“吩咐下去,生火做饭。……今晚要有肉有酒,让弟兄们吃饱了,喝足了。时辰一到,给老子冲锋陷阵,攻打康阳城……”

鲍元才答应了一声“是”后,立即跑出大厅去安排。

这次来攻打康阳城,熊武和鲍元才根本就没有跟庞小壮讲。这样的好事,还是不让他沾光吧!城防团那边,唐名儒表现得也很极积,他把许家耀留下来守岛,自己亲自带着队伍过来,他真想马上回到离别数日的康阳城,回到他那个司令部里……何况,自己的老婆也许还在城里哩……他们各想着各自的心思,做着各自的美梦,似乎攻进康阳城那只是件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

东城楼上,孙玉华和姜大宽等人都已经看到了远处财神庙里的亮光,查觉到敌人已经完成集结,在做攻城前的准备。

姜大宽愤愤地骂着:“妈的。太猖狂了!老子等着你们来送死……”

孙玉华:“现在敌人已经来了,派人去通知大家,做好战斗准备。也去向童副县长通个报,让他们也有所准备……”

姜大宽:“还是我自己去……很快就会回来……”

孙玉华同意地:“行。快去吧!”

姜大宽快步跑下城楼。

清明夜的月亮宛如挂在天空中的一把弯刀,阴冷而又闪着寒光。天空昏沉沉的,仿佛充斥着杀气。匪兵们已酒足饭饱,成群结队地向东城门靠近,他们个个想着美事,摩拳擦掌,做着攻城前的准备。

桂子金看队伍已经到城东门外做好了准备,他看了看表,提醒着熊武:“熊爷,子时已到。怎么城里内应的兄弟们还没有一点动静?”

同类推荐
  • 尤四姐古言合集

    尤四姐古言合集

    不穿越、不宫斗、不重生、不种田、不小白,一部部让无数读者挑灯夜读的古言经典。
  • 我爱梅兰妮

    我爱梅兰妮

    梅兰妮是北京千金小姐,父亲是导演,母亲是医生,但是命途多舛,恋爱失败后她远走他乡,孤身飞到南方,沦为私人矿主石天意的情妇。石总没上过大学,却对石头颇有研究,他说他一生遇到了两个富矿:一是稀有金属矿,二是“大牡丹”梅兰妮。每一个做情妇的女人,都有一段故事和隐情,谁也不像书上说的那样,是天生的贱人,梅兰妮也一样,大学里很单纯,偷偷谈过恋爱,也偷偷做过人工流产。父母不和谐的婚姻带给她很大压力,她选择逃避,逃到遥远的地方,却总离不开男人怀抱。石天意除了婚姻,什么都能给梅兰妮,但梅兰妮仍生活在强烈的“负罪感”中无法自拔。
  •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

    该书收录王小波的所有小说,包括早期作品、唐人故事、似水柔情;黄金时代;白银时代、2010、黑铁时代;青铜时代。小说出入于历史、现实、未来,在不同时空中反思了权力和乌托邦带给人的伤害,小说奇特的想象和反讽的使用带有作者独特的印记。
  • 有计划犯罪

    有计划犯罪

    本书是一个关于我和我的兄弟们的故事。特种兵复员后,我成了一名人民刑警,查案、抓人、出现场、写报告。喜欢上一个女孩,正是因为她……很快我身上的警服也随之而去。机缘巧合之下,我做起蛇类的药材生意,很快赚了钱,但是也因为年轻不懂规则,被人陷害,赔得一干二净。之后,被一位赏识我的大哥“收留”,成为他的二当家。玩过粉儿,嗨过药儿,一天花过3万块,抬手一枪将一个人永远固定在轮椅上……好朋友被人乱枪打死,自己心爱的女人离我而去,我一直心怀感恩的大哥却对别人说,我只是他手里的一根棍子……
  • 蚀

    《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
热门推荐
  • 玄界仙途

    玄界仙途

    三年前,一次外出让他从一个家族天才变成了人人躲之不及的废物,三年后,借助神秘空间再次成为众人眼中不可直视的骄阳。三年的经历让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明白了朋友,亲情,家族都是虚伪,唯一可以相信的就是实力,看一个普通修真家族的少年如何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成就修仙大道!
  • TFBOYS十年一起走

    TFBOYS十年一起走

    青春就是一边受伤,一边学着坚强,正当在发光的他们青春的时候遇见了平凡而又不平凡她们,结果会是怎样?是幸福还是悲伤,是完美还是破碎?一切,未知。“新婚快乐,我的青春。”
  • 与流星之约

    与流星之约

    我没那么坚强,能够直截了当的守护你一辈子。所以我请求流星替你点了头……
  • 不败的小草

    不败的小草

    一个可爱、漂亮的小天使,幸幸福福地享受着平安幸福的生活,但是在一场残酷的斗争后,彻底地改变了她的完美人生。为了让她的师傅得到解药,她独自一人上山采“雪莲花”,在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善良的异兽,但是在小天使的善良把异兽感动了。没想到却不料本正在打开的虚洞吸了进去,把她穿越到中国的21世纪。她的父亲是一个很有名的商人,才给了她一个全新的生活……那她又会遇到哪些事情,她招架得住吗!
  • 爱情的幸福起点

    爱情的幸福起点

    爱情是幸福的起点,爱人是一生的陪伴。与我的爱人长相厮守,慢慢到老。
  • 长生岗

    长生岗

    五月之际的东夷大地,乍暖还寒,一场春雨过后,前几天还坐满枝头的桃花,就已经落了个七八成。天气好像转眼之间就又要回到深冬时节一样,刚刚还生机勃勃的枝头已是沧桑零落。再看这街头巷尾,更是不见几个行人。
  • 疯狂小子与美丽老师

    疯狂小子与美丽老师

    有时候,郁闷是没有理由的;有时候,郁闷是不分时间的;有时候,老师在说什么,咱是听不到的;有时候,老师会说:“黄逍,别光站着不说话。不会,你就吱一声。”有时候,咱会非常非常配合老师的,超高音:“吱…吱…吱…”
  • 皇怨鉴

    皇怨鉴

    深宫之怨致使深爱的女人自己在病榻之前,皇帝之痛悲遇寒冬。
  • 先祖武大郎物语

    先祖武大郎物语

    由历史学家考证武大郎是否日本大和民族祖先的杰出代表。论据充分。
  • 修缘斩凡

    修缘斩凡

    碧海三生,缘起缘灭,尘世乱象,潮起潮落。这是一个羁绊重于一切的世界。有人斩缘修凡,斩去一切缘法以凡修仙,有人修缘斩凡,修缘分脱凡身。蒙尘带着二十世纪的知识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他会选择斩缘修凡,还是斩凡修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