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1100000055

第55章 十八星旗高高飘扬(1)

武昌首义暨中华民国的标志性建筑是武昌红楼。堪称城市之幸的是,武昌红楼还在并基本保存原貌。这里被海外赤子称为“民国之门”,凝聚着帝制与共和交替时代的沉重历史。它的醒目之处不仅是“辛亥红”,还飘扬着特有的九角十八星旗。

据说武汉每八个家庭中就有一人参加过武昌首义和阳夏保卫战。武汉三镇当时人口80万,相当于其中有10万人卷入了这场铁血洪流。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面对强大而凶残的清军,需要更多的人为着胜利而参与抵抗并付出牺牲。武昌首义为共和国的诞生举行了盛大庆典,悲壮的情节成了整座城市的家族记忆。武昌首义作为武汉最宏大最完整最动人的城市故事流传百年,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是很多人的家族故事。

2009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喻育之120岁生日,其亲属将他16年前的骨灰安葬于九峰山,举行了最后的葬礼。从其女儿喻安澜提供的照片看到,场面令人震撼:喻育之老人的骨灰盒上覆盖的不是党旗而是九角十八星旗。这是他的遗愿,可以想见,这面鲜艳的旗帜在他的生命中飘扬直至永远。

武昌首义是嵌入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8幅浮雕之一,在这么重要的地方占有一席之地,可谓风流绝代。首义英雄们也列入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碑文、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为了开创共和国,他们手握“汉阳造”、高举九角十八星旗首义于武汉,那以武昌城门为背景的士兵群像定格在半个多世纪前屹立的丰碑上,也作为城雕浮现在一代又一代人民的心目中。

中华民族近现代的三次崛起,一次是辛亥革命,二次是新中国成立,三次是改革开放。从城市文化载体角度说,如果后两次崛起分别以北京和深圳为代表的话,武汉无疑是第一次崛起的标志之城。

2010年3月6日“两会”传出消息,由原国民党析出的民革中央和部分全国政协委员集体提案建议,国共两党在武汉共庆辛亥百年。同时,武汉市政协主席起草的《关于海峡两岸在武汉共庆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建议》,已获得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签名支持。另据新华社电,上述建议在海峡对岸引起了共鸣。新党主席郁慕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大陆方面邀请新党参加纪念活动他乐于率团出席。原亲民党籍民意代表沈智慧表示,非常赞同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的想法,建议通过国共两党沟通平台和两岸两会的渠道,就纪念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进行沟通,形成共识。香港人士、孙中山的侄曾孙孙必达也建议把纪念活动放在武汉。他对《武汉晚报》记者说,将辛亥百年纪念主场放在武汉,我觉得最好!

百年之后,红旗飞扬。武昌红楼和整个首义广场,将出现很多红黑黄相间的九角十八星旗。这是它诞生的地方、第一次高扬的地方,也是浸染过血与火的地方。它是缔造共和的象征,也是辉煌武汉的象征。

59.辛亥遗址遍江城

透过百年风云,让我们收拾旧山河,以历史的名义回首那场伟大的武昌首义,看它在这座城市留下了哪些遗迹吧。从中,我们检索到的是历史事件的酝酿、发生和延续,感受到的是精神力量的萌芽、彰显和传承。

武昌花园山对于辛亥革命来说犹如土地革命之井冈山。由于民间人士的呼吁,原来准备实施旧城改造的昙华林历史街区得以保护。应该说,那里的百年老屋都见证过辛亥革命,不过当时它们都很新很美,不像现在这样老态龙钟。那瑞典教区(1890年)、嘉诺撒武昌圣堂(1888年)、基督教圣诞堂(1870年)、孙茂森花园(1903年)……吴禄贞、刘静庵、胡兰亭、李廉方们何曾没有住过、走过、流连过?日知会旧址是可以确认的,就在位于崇福山街31号的原圣约瑟学堂旧址,那块门上牌匾仍清晰可辨。1938年7月,梁钟汉、殷子衡、张难先、欧阳瑞骅等原日知会骨干会员立“武昌日知会纪念碑”于此,同时还配套建有碑亭与石牌坊。

武昌的科学补习所、文学社等革命团体机关的旧址基本无迹可寻。阅马场三烈士塑像随着广场建设的不断变化而数易其位,但彭刘杨路路名始终没变。沿路向西南是武昌造船厂,那里原是政治中心湖广都署。1931年,参加过阳夏保卫战的徐源泉率部驻军于湖广总督署东辕门外。“瞻仰遗躅,敬佩不忘,惧其日久就湮,且无以阐扬先烈也。爰即故址所在,覆之以亭,就碑阴为文以识之……”将原督署门前街道更名为“三烈士街”,并建“三烈士亭”,亭中立碑,正面刻“彭刘杨三烈士就义处”,背面刻“创建武昌首义三烈士亭记”。作为辛亥人物,这个徐源泉的军人生涯很失败,投身实业却屡有建树,捐资公益更是不遗余力。新洲仓埠徐源泉为家乡创办的正源中学,那里环境雅致,令人不胜流连。

武昌的宝通寺、洪山宝塔及卓刀泉等,和汉阳的归元寺一样,都应该是辛亥革命遗址。这一片行政区划归属洪山区,已然从郊区变成了中心城区,楼房密集。当年可是青山有幸埋忠骨,1928年前后,一批辛亥革命元勋安寝于武昌伏虎山等地,蔡济民墓由章太炎撰写墓志铭,赞其“军中能以黄陂蔡君为枭,虏帅辟易,江汉以清”。刘静庵墓由张难先撰写墓志铭。刘公灵柩由上海运回武汉也葬于伏虎山。这都是当时的湖北省政府主持进行的。文革中这些墓未免破坏,1980年代的复建又过于草率,大失原有的庄重。田桐墓在洪山南坡,保存最为完好。1930年国民党曾为田桐举行隆重的党葬,各地代表二万多人参加了葬礼。田桐的死后哀荣还在于,他的墓长期划归军事单位,少受社会冲击,现为某军区幼儿园。那“田梓琴先生墓”碑上的青天白日党徽,被妖魔化为“青面獠牙”的东西竟能历经“文革”多次运动而没砸毁,实在是一个天大的奇迹。

武昌首义可以说是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提前引爆的,10月9日这天,孙武正在配制的炸药不小心引燃了,从而使这一共进会机关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汉口宝善里和武昌的楚善街一样,命名源于“楚无以为宝,惟以善为宝。”宝善里后来改为楚善里、延安三里。原宝善里14号文革前曾挂牌注明为辛亥革命秘密机关,1982年被认定为共进会旧址纪念地,列为市级文保单位。90年代初这一带仍被拆除,荒了七八年后始盖高楼大厦。2001年在其原址约20米处复原一栋二层楼房,总算聊胜于无,位置即现在的28号,里弄大门坐落在兰陵路51号,离老字号筱桃园不远。这是当年革命团体在汉口设过多处机关的惟一遗存。其他如鸿顺里34号、长清里95号、汉兴里33号等共进会机关,要找到踪迹几无可能。汉口球场路“六大堆”是1913年红十字会和汉口各商团在此建成的公墓,黎元洪题写“铁血精神”和“鄂军起义阵亡诸烈士墓”;1946年武汉行辕主任程潜下令汉口市政府立项修葺,题书“辛亥首义烈士墓”碑。1985年,又将汉口单洞门2000具遗骸迁移于此。原“国殇”碑已不知去向。现在人们看到的是2000年重修后的现状。不过,汉口中山大道、中山公园、武昌中山路等,也是辛亥革命的文化标志,都有80年以上的命名史,为几代市民所熟知。另外,汉口还有黎黄陂路、黄兴路、蔡锷路,可以见证这座城市与辛亥革命的渊源和对辛亥革命英雄的敬重。

汉阳的辛亥革命文物不应该是空白。现显正街有一栋老房子即是原清末县衙的保安机关协镇署,俗称警察局。武昌首义后,李亚东任县老爷就在此办公,曾因循清制坐轿巡视受到张难先等人的批评。就在本世纪初,凤栖山上还满是墓碑,这些组成步阶的墓碑,有约一半是阴面朝上的,而阳面朝上,文字的刻迹更利于踏步的防滑。一块残缺得只剩一尺见方的黑大理石碑,能依稀认出的文字有:“纪念碑凡国之拓疆平乱”、“能为一心者其上也”、“我诸位烈士多属来自田间”、“不忘为国杀贼也我革命军”、“始得国基粗定民心稍安”、“虎视武汉民心惶恐”、“贼之志尤勿计生死”、“忝列同袍”。由此可见,凤栖山可能也是阳夏保卫战后的坟茔之一,现在已面目全非,改成豪华别墅了。

武汉人是有着浓厚的辛亥革命情结的,这一方面是他们的先辈有的参加了那场伟大的起义,另一方面是他们一直为这座城市有过的伟大经历而感到骄傲。《武汉晨报》2008年3月30日“每周人物”版发文:“李厚启:我要找出所有辛亥遗址”。据说李厚启的祖父李运利是湖北新军14标一营左队司务长,参加过武昌起义,其两个堂叔是汉阳兵工厂的工人,也参加过阳夏保卫战。李厚启向记者介绍寻访情况时认为,武汉的首义遗存遍布三镇,官方统计认定的只有23处,至少还有一半没有得到认可。这位民间人士的寻访令人关注,且不说他将有何种收获,这种活动本身就是城市情怀的延续。成千上万为民主共和而殉难的英雄们,会为百年后仍有人怀着感恩之情惦记他们而九泉含笑。一年一年清明节,对于个人来说,是祭扫祖先的日子;对一座城市来说,是共同缅怀先烈的时刻。当年的辛亥志士投身革命并非出自一己之私仇,他们给国家和城市留下的也是大众恩泽和集体记忆。因此,寻找辛亥革命遗迹,需要个人的情怀,更需要社会共识,不应该仅仅是个人的寻找。

见证武昌首义的老房子

一级保护建筑

1.俄国领事馆(1904年)洞庭街62号

2.江汉关监督公署(1905年)一元路5号

3.日租界军官宿舍(1900年)胜利街272号

4.巴公房子(1910年)鄱阳街46-56号

5.天主教鄂东代牧区主教公署(1889年)花园山4号

6.卢家老宅(1892年)白沙洲陈家巷正街17号(已拆)

二级保护建筑

1.法国领事馆(1892年)洞庭街81号

2.德国工部局巡捕房(1896年)胜利街271号

3.俄国巡捕房(1900年)洞庭街54号

4.西商赛马俱乐部大看台(1905年)解放公园路

5.珞珈山街房子(1910年)汉口珞珈山路

6.汉口电灯公司(1905年)合作路22号

7.平和打包厂(1905年)青岛路10号

8.基督教救世堂(1867年)汉正街434号

9.博学中学教堂(1905年)解放大道171号

10.共勉街牌坊(清中叶)汉阳共勉街

11.中华循道会弘道堂(1907年)武珞路261号

12.文华大学圣诞堂(1871年)云架桥110号

13.东方汇理银行汉口分行(1902年)沿江大道119号

14.博学中学(1905年)解放大道171号

15.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1906年)水厂一路5号

16.仁济医院(1895年)花园山4号

17.湖北中医附院15号楼(1901年)花园山4号

18.瑞典教区旧址(1890年)昙华林92-108号

19.翁守谦故居(1895年)昙华林75号

20.昙华林32号(1901年)

21.基督教崇真堂(1864年)戈甲营44号

22.汪泽旧居(1910年)太平试馆4号

23.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1888年)花园山4号

24.圣约瑟学堂旧址(1890年)崇福山街51号

25.鼓架坡三栋房(1903年)鼓架坡59-61号

26.济生路电话分局(1902年)友谊路98号

27.江汉路时代钟表(1900年)中山大道549-559号

28.新安书院(徽州会馆)(1668年)新安街3-27号

60.学生军及其后裔们

参加辛亥革命的志士中相对年轻的是学生军,因此他们的故事更多、流传更久远,很多史事纠结在津津有味的城市言说中,口碑相传的故事大多是武昌起义志士后裔来讲述的。

武汉人在平常的生活中,很容易触动首义故事并接触到辛亥后裔。电视人胡忠琦在家中与人谈起辛亥革命时,竟拿出几张老照片——原来他的爷爷是学生军领袖之一胡宪章。其中一张发黄的照片,是“中华民国学生军创始人员摄影”。据他介绍,胡宪章是浙江衢州人,原名胡允墙。1907年曾就读于武昌存古学堂。认为吾人非改朝立宪,不足以挽救危亡、振兴中华,遂改名宪章,以明其志。1911年春,与李建候、吴扬善等发起,联合矿业、商业、工业学堂的76位同学组成学生军,胡宪章被推为领袖。10月10日,三个营的学生军受命攻打藩库铜币局和官钱局。胡宪章深受总指挥部重视,称为“气魄雄伟,识见高超,言论透辟,有儒将风”。民国元年4月,胡宪章获武昌起义纪念章和“投笔从戎、勋劳卓著”的奖功执照。后来与武昌府前清历任都司、厘金局长张正炳次女金凤结为伉俪,生育三子。1927年参加北伐时在行军途中遇难,安葬于大冶县纬源口(石灰窑下)大王太子庙后。

胡忠琦说,这76人的大合影中最后一排的正中一位就是他的爷爷胡宪章。如果这些人都是创始人员,那当是各个学校的优秀代表。或者更准确地说,这是学生军幸存者中的一部分。他们年轻,有的甚至稚气未脱,就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据说陆军测绘学堂学生喻育之参加学生军,身背大刀一把、斜挂“敢死队”红巾一条,过江到汉口时路经自家衣店,他高兴地向街坊挥手,我参加了敢死队,来汉口同满人打仗呀!他的叔叔扑上来抱住他说,儿啊,千万莫要去,火线上太危险,枪子是不长眼睛的。喻育之边推边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扭头就跟着队伍跑了。武昌起义打乱了原有的教学秩序,此时的武汉“搁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学校全部停课闹革命。像喻育之这样,一批批莘莘学子义愤填膺地投笔从戎,群体性加入了革命潮流。由两湖文高等学堂改设的两湖总师范学堂第一期学生,毕业时候正逢武昌首义,就像后来的革命师生赶上了“文革”大串联,踊跃参加学生军的很多。有名可查的就有牟鸿勋、邢子文、蔡良忱、梅宝玑、苏成章、张樾、任素、张祝南等。

武昌是全国少有的“文教区”,也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张之洞督鄂时兴办的各类学校比比皆是,尽管“学堂特别小,学生特别老”,但张之洞对之寄予厚望,亲自撰联:“执干戈以卫社稷,说礼乐而敦诗书。”“广延精英,华洋兼备。”这些学生作为“天子骄子”全部享受公费教育,到头来却不为政府效命,“吾爱吾师,更爱真理。”一旦被潮流裹挟,就成了“反政府武装”民军的一支生力军,充当了清王朝的掘墓人。真所谓“种豆得瓜”,事与愿违。1907年慈禧对端方说:“造就人才的是湖北,我所虑的也在湖北。”不能不说这位老佛爷的第六感觉之灵敏。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些学生军的英雄故事,从中咀嚼历史的苦辛,因为它已从家族故事上升到城市故事。

同类推荐
  • 侠骨柔情安天下

    侠骨柔情安天下

    颛顼大帝为我们描绘了颛顼和共工大战的故事,在故事中,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说中的神兽,为我们再现远古时期中国的优秀文化,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 帝临天朝之开国大清

    帝临天朝之开国大清

    辽阔无垠的林海雪原间,一股势力正悄然壮大。内外交困的飘摇帝国中,得以盗中原阔土的政权到底如何孕育。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亡也。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拯救三界的安危。却不是为了见证你的暴力掠夺!在你动手之时,即是毁灭之日。(莫要因书名而想当然,本书脑洞略大,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来领略这乱世)
  • 宦海生涯

    宦海生涯

    一次意外,掉进了屎坑,来到了这个世界。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这里的人跟古装剧里边的人一样,但是这里的人又会修武,他们称为“道行者”。而姜云则是缥缈众星中的一颗闪亮的新星,因为失足摔落山崖,致使不能生育,被老爹赶进宫中,找到天下第一神医须在地,留在宫中的《轮阳决》。重新恢复生育功能,姜云意外发现皇帝并不像自己所想,自由自在,原来大周濒临灭亡的!于是姜云纷纷献策,帮助皇帝彻底掌控国家,使这个国家重新拉回轨道,后,发现三国人物也在这个世界,则姜云摔兵征讨,借助蜀汉之力,灭掉曹魏、东吴,使蜀汉成为九洲霸主。而姜云则发现,他服侍的皇帝“徐慌”已死,于是他乘机自立,率百万雄师,灭掉无数顶尖王朝,一统山河……
  • 了却君王天下事:张居正

    了却君王天下事:张居正

    他是明朝第一大臣,是天地立命政治家,独揽大权内阁首辅,开天辟地的改革家,还是一个天生异才,是一个临终仍使朝廷风起云涌的老人,他叫张居正。
  • 明末之成王败寇

    明末之成王败寇

    求功要求百岁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万代名。明末苍凉大地,谁主沉浮。穿越的吴帆徽,以草根之身崛起。左擒苍,右牵黄,锦帽貂裘,万骑卷平岗。羽扇纶巾,谈笑朝廷,指点我江山。铁血柔情,纵横捭阖,掀起狂飙浪。看明末之苍凉大地,我主沉浮。
热门推荐
  • 孤胄纵横

    孤胄纵横

    凌家难,独子震世仇;格局改,孤胄傲诸侯!(非文词饾饤,但文采独到!)重温冷兵器时代的战场,重现古诸侯世纪的硝烟!
  • 校园里的那些刺儿

    校园里的那些刺儿

    校园里的那些东西,你岂能遗掉?校园里的那些东西,你岂能忘掉?校园里的那些刺儿,你能漏掉?
  • 百将行

    百将行

    每逢乱世,将有龙族入世,龙族拥有世间巅峰的武力,所有心怀野望的君王都对其趋之若鹜。机甲,妖兽,觉醒体,浮空战舰,屠龙勇者,兽人战士,半神先知。不一样的乱世,不一样的魔幻三国。群雄汇聚,百将齐行,谁与争锋?
  • 黑暗中的声音

    黑暗中的声音

    有些人活着,我已经死了;有些人已经死了,我还活着;
  • 情逆苍穹

    情逆苍穹

    西落残阳如血剑指苍穹问天我若要你天不可夺天若要夺我定逆天你笑我为神,你怒我为魔。
  • 穿越之夺宝笔记

    穿越之夺宝笔记

    两个都市屌丝,一对倒斗的师徒,一位能打擅斗的美女,为了完成一个神秘的任务,而进行的一次穿越冒险之旅,惊险、悬疑、魔幻、诙谐、幽默。
  • 虚假的上帝

    虚假的上帝

    在魔法大陆上,有这样一个传说。他不是创世神,却拥有着创造世界的力量。他虽然不是神,却比神更加的强大。那么,他到底是谁呢?马甲重新更改很抱歉,请大家继续欣赏我的文章,
  • 庶女嚣张

    庶女嚣张

    身为资深小白领,顾桃花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吃吃美食,看看宅斗,浑浑噩噩过一辈子。但是,佛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宅斗看多了会有报应!穿到一个陌生的朝代,她能忍受!已经嫁人了,她也能忍受!上有公婆,下有儿女,行!她也能忍!一群虎视眈眈,妖娆丰满的小妾,好!她也咬牙忍了!只是……她那个从没见过面的,失踪了五年的侯爷夫君回来了。回来就回来,可是他…......
  • 万古纪

    万古纪

    天骄的泪,红颜的枯,大世的暮,诸天的殇!
  • 王俊凯都不曾忘记

    王俊凯都不曾忘记

    王俊凯四年了,当初最好的我们已经消散了,如今你还好么-by林羽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