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1100000042

第42章 武昌首义的中外关注(1)

“外国人士,都以为事情会发展成为一场排外骚动。人们簇拥在堤岸上,焦急地用双筒望远镜搜寻对岸外国人的踪影。可是,直到十月十二日凌晨,一艘飘扬着美国国旗的小火轮才从武昌送来美国海伦娜号(Helena)船长克尼勃,以及一些美国水兵和外国人士。下午,当海军军官们把所有的外国人和来自各间学校的大约一百五十名基督教姑娘运抵汉口码头时,人们欢呼喝彩起来。”这是汉口租界的外国人眼中的场面。

对辛亥革命的整体关注,成了国人揪心提胆的悬念。武昌首义举世瞩目,也是中外关注的热点,各种报道盛况空前。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门户已然开放。过去是以国家看世界,现在是以世界看国家,中国没有一件大事不会纳入国际视野。晚清到民初,对中国影响最深的是大英帝国。由英国解密的蓝皮书中可知,英国驻华机构每天都在观察中国的政局变化,然后向伦敦的外交部汇报,他们对中国时局走向的分析,简直比中国人还要了解中国,比中国人还要关心中国。英国驻中国公使朱尔典对推动清朝的和平交接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朱尔典的干预直接导致了袁世凯的上台,一个外国记者甚至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他们的一篇电讯能直接影响英国的国策,英国的态度又能影响法国、德国以及其他列强的态度。

2009年6月底,“1871—1949武汉珍稀图像——英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照片暨哲夫先生捐赠文物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展。其中有80余张珍贵历史照片,全部为19世纪后半期游历在中国的外国人所拍摄,照片大多为首次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为丁格尔(Edwin Dingle)所摄。丁格尔是英国传教士,1884年来到中国,长期在中国传教,写了《徒步穿越中国》、《我在西藏的生活》等书。武昌起义时,他作为上海英文《大陆报》的特派员,从事战地采访。他是武昌首义爆发初期最先到武昌采访的西方记者,采访到新任都督黎元洪,后写出了《中国革命目击记》。

继“日不落”帝国英国之后崛起的美国,这时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纽约的时报广场成了“世界的十字路口”,同样对中国的辛亥革命密切关注。《纽约时报》1911年10月13日到14日这两天,连续不断地发布了十多条来自各地的消息。如汉口10月12日电:“武昌爆发反清革命,共和国体有望建立”,“汉阳兵工厂已被义军占领,武昌起义获得成功,清国其它诸省省府开始响应起义。起义军组织严明、供给良好,外国人受到保护”;北京10月12日电:“大清政府紧急调兵支持汉口前线”,“另传前被慈禧驱逐、流放的光绪帝政治顾问康有为已抵达汉口”;华盛顿10月12日电:“清国驻美使馆称国内形势非常严峻”;东京10月12日电:“日本外务省称在武昌的日本人受到优待”;芝加哥10月13日电:“孙中山现在美国境内”;汉口10月13日电:“武昌革命发展迅猛,满清统治恐将结束”,“起义军无法有效地维持秩序,汉口、汉阳以及武昌的贸易已完全陷入停顿。劳工阶层失去生计,并且正试图抢掠。城内50多万人逃往乡下。”伦敦10月14日电:“革命军在武昌宣布成立共和制政府”,“这里收到一封发自上海的电报说:武昌已经宣布成立共和政权。一支强大的革命军武装力量已从汉口开拔,准备与来自北方的清国皇家部队交战。一场大的战斗预计将在两日内打响。另据报道,汉口市爆发了一场巨大的火灾,官署大楼和银行已被烧毁。”

中国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震撼人心的纪元之一。各国驻华使节、报刊记者、传教士以及商人,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时用函电等方式报告本国,或者公诸报端。“阳夏战争前后两三个月内,日本驻汉口总领事馆向日本政府发出71份情报;英国驻北京公使朱尔典向英国政府发出143份情报,充分显示了列强对此役的极度关注。”(冯天瑜《阳夏战争述评》)

从本土报纸到上海媒体,再到国际著名报刊,新闻报道没有地域国界之禁限。总而言之,因为武昌首义,武汉在那段时期被国内外空前关注,它的知名度日益扩大。

47.《大汉报》与胡石庵

“大江流不断,点点数归鸦。名利舟中客,英雄浪里花。淡烟摇远水,薄霭孕残霞。回首西山外,云横日影斜。”读着此诗,引出它的作者胡石庵来。辛亥革命史不能没有这位职业革命宣传家的一章。

据说武昌首义后,有两个日本人和一个英国人在汉口问胡石庵:“武昌之变,究竟属何性质?”胡石庵答:“革命党起义,光复汉族河山,推翻君主,建立民国。”“恐怕不一定吧,我们领事馆接到总督瑞澂的照会说,武昌是土匪作乱,奸虏烧杀,抢夺钱财,无恶不作。既是革命党起事,为什么没有明文公告使中外人士了然呢?”“你们不要相信那一套,那是瑞澂的恶意中伤。一两天内,就会有革命的机关报在汉口出版的。”胡石庵话音一落马上回到公司,以大幅白纸和黄纸手书两张“大字报”,张贴于离公司不远的江汉关署门首和英租界栅子口,报道起义有关消息。如革命军占领武昌,瑞澂、张彪弃城逃走等;左下角的空白处,写下“革命军抵汉口,汉口军分府成立”两行大字。大字报下读者如堵,蜚声三镇。《大汉报》就这样草率创刊,内容大如形式,口号胜于论说。

1911年10月13日,新任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谕令牟鸿勋、苏成章、周之翰等筹设政府机关报,以广宣传。朱峙三的遗稿中追忆当时情况:是晚,都督令开会,牟鸿勋以两湖师范学堂同学上百人滞留武汉,亟待安置。“牟与苏成章、周之翰商议,先组织《民国公报》安插之。以蔡以贞,刘复、黄万生及予均办过报的,当请黎督手谕。在藩库提拨元宝2000两为开办费,以同学张樾为副经理,牟兼正经理,张兼主笔,并约任素、张祝南、刘汝麟、张世禄等办理《公报》,即日出版。就大朝街60号官报局为馆址,命未回家的工人办理印刷,由馆中先发一月工资以为鼓励。二十四日,员工整夜未睡,立时即印出20份。次晨,分送各机关,并张贴于要路墙上。发刊词及社论,檄文二张,为任素手笔,而都督一切法令,重要文电,必先送报馆登载。”

10月15日武昌起义后第一家革命舆论机关《大汉报》正式发刊。这是胡石庵凑集一点钱,买回几令油光纸,一个人自写自编出版的。创刊号登载“中华民国军政府”讨伐清廷的檄文。此文文笔锋利,既非军政府文告,亦非受命之作,是胡石庵闭门造作的。正在开印时,郑江灏来问:“这是江那边的革命军政府送来的吗?”胡说:“非也,是本店自造的。”郑说:“你好大胆,竟敢擅用军政府名义。”胡答:“把声势造大些,既可以安军心,又可以丧敌胆,这个谎非扯不可。”

“创刊号刊发社说《敬告军政府》(记者十厂),告诫军政府团结一心,防止党争与内变。连载三日。”“嗟乎!新水非故水,前波续后波,我民国军如锦如荼之舞幕既已高张,诛无道秦建中国,著者日企趾作渴望也。”创刊号上还有新闻和专电:黄州巡防营独立;荆沙宜昌的驻军宣告独立并向武汉赴援;湖南革命军占领长沙,其援鄂部队即日可到;九江独立……都是胡石庵道听途说甚至向壁虚构的,人们都信以为真。一时轰动武汉三镇。就是那张创刊号,竟一印再印,重版六七次,销行两万余份,首创汉上日报销数最高纪录。

《大汉报》由胡石庵独立经营,馆设汉口歆生路大成印刷公司内。该报的创办,出于对外显示新生革命政权的创立和存在,“以言论造成民国”,代湖北军政府宣达命令,张大革命影响。有了詹大悲为首的汉口军政府支持,《大汉报》名正言顺地成为革命机关报。李春萱在《辛亥首义纪事本末》中说:“它尽量刊载革命胜利消息和人民群众拥护革命的情形,总是供不应求。交通要道贴有《大汉报》的地方,挤满了看报的人群。”胡石庵还联合英文《楚报》向国内外宣传首义宗旨,外国的通讯社和报刊都以《大汉报》的消息为依据。

10月16日《中华民国公报》创刊,这是武昌起义后新建革命政权的第一家政府官报。湖北军政府主办,馆设武昌大朝街68号原官纸印书局内。牟鸿勋、任素(岱青)分任正副总经理。创刊号上的《发刊词》为张樾、任素手笔。《中华民国公报》假借孙中山大总统名义,发表《布告大汉同胞书》(查光佛撰),声讨清政府罪恶;号召直捣黄龙府,建立民主共和国。此文传到伦敦时,有人还拿着报纸向孙文祝贺。

10月18日《汉口中西报》载:“军政府以国民军纪律维严,诚恐犹有扰民情事,昨又大书特书‘不准骚扰’四字,通贴通衢。字大径尺,最易触目。”又谓“汉口逃乱之人原以念一日某国兵轮到汉耀威,试炮三声,闻之者各寒心丧胆,旋即起意搬迁,有迁于租界地内者,有回本乡者。有乘轮上下各回原省者。下江人之家眷现几走十分之八,本省人之家眷几回十分之九。汉口近三日间较前日已少去三分之一。”

10月22日,汉口军政分府机关报《新汉报》创刊,胡石庵起了很大作用。此前,詹大悲特携官票一千张,到汉口歆生路大成印字馆会晤胡石庵,要利用这里现存的印刷工具办报。英雄所见略同,胡石庵说,我已经布置好了,还拿出《讨清檄文》、《告四万万同胞书》两篇文章,以及各省的响应电文十余件,给了詹大悲。詹大悲下令查封汉口熊家巷的官报《公论新报》,改为军政分府印刷处,《新汉报》以此为基础创刊,由何海鸣任总经理。“以兴汉灭满,唤起国民尚武精神为宗旨。”经费由军政分府提供。

萝卜快了带出泥。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当时的报纸和报人。胡石庵就是武汉最早的“假新闻”炮制者,报上所发文告,多系杜撰,却是为了安定人心,维持大局。10月底,《大汉报》刊发短评以稳定民心,“外间谣传萌昌带旗兵3万来鄂,此说大误。北洋陆军仅有6镇,纯全之旗兵只一标余,如能出此重兵,独不惧都中又召汉军之变耶!惟大势至此,满贼与汉民已不两立,设虏廷优胜,吾汉民无噍类矣。”当然,作为一张严肃的报纸,《大江报》在办报宗旨上“必从实以记……可褒者褒,可诛者诛”,“不为曲隐,不为巧饰。”对武昌城内个别起义者戮及满族妇女老人的行为亦“大不为然”,认为“革命旨在光复,不在报复。……戮及满人,目下万不可再为。”(胡石庵1912年《湖北革命实见记》)

10月29日清军大举进攻汉口,发行仅14号的《大汉报》报馆即被焚毁,馆员三人罹难。胡石庵避走武昌,即谋规复。他在武昌贡院新街觅得一处清吏住宅,由湖北军政府官报局拨给一些机器和铅字,张罗三天后即复刊发行,又开始炮制一些稳定人心的消息。11月《大汉报》刊发战地通讯《汉口五日记》,报道汉口保卫战期间大汉报访员亲临前线采访和大汉报馆被焚情形,文云:

是夜(10月27日),散兵无从归队,歆生路一带遍处皆是。本馆自编辑房至印刷处,胥为军人坐满。记者彻夜未寝,亲督馆中夫役出茶水遍给,且与谈战败情事,次日,歆生路一带遂为战斗要点,一时炮弹枪丸如雨下落,才五分钟,本馆门前已落空炸子母弹14枚,本馆中印刷工人40余名,一时尽散,遗者但记者及访员詹茂林、校对关维汉与学徒6人。……记者乃偕詹(大悲)站立门首观战事终局。……更视我军已如泉退下,……记者窘极,急与遁趋路中迎面呼曰:诸位弟兄休退,诸位其何以对汉口百姓!且呼且泣。中有热情者,闻言多拍胸曰:转去!转去!……记者至此知战胜已无望,始弃本馆,匆匆奔入租界。

《湖北革命实录馆》成立后,《大汉报》馆编辑同人应约编写的《大汉报历史记略》,1913年3月24日提交,系统记述了该报自创办以来的斗争经历及社会声誉。

……辛亥八月,义师起武昌,石庵誓以十万毛瑟输军府,故本报咄嗟出版,距鄂军政府发现差不两日也。一时中外哗传,惊为神速。出版第一日即销行三万余份,南北各省如苏、浙、皖、赣、闽订阅函电,纷至沓来,甚有虑中道陆沉,特遣专足者。而旅汉西人,日辄十百联袂来购,购不即去,每就馆翻阅,阅竟有复购多份者,不得,则以昂值致之。贩报小儿频以此获奇利。南洋华侨与夫欧美各国之民党皆专电致贺。美国《纽约报》称本馆为“革命军之先锋”,又称为“革命军势力雄厚布置完全之现象”。日本《大阪》、《朝日》、《每日》三新闻,有谓本报为“革命党之总机关”,又有谓“湖北革命之主动的”,又有谓“支那文字之怪物”。葡国某报则谓本报为“支那报界新产英物,坠地即飞”。露国某报谓本报“区区一纸实有震动中国之魔力”。英国《泰晤士报》谓本报为“湖北首领报”,又谓“民国之第一张报纸”。法国《少年报》亦谓本报为“革命后之第一出版物”。巴黎《日日新闻》则举本报证实拿破仑“一纸贤于十万毛瑟言之”。德国官报谓本报为“革命党之利器”,又曰“革党所恃以挠动天下者”。诸如此类,不及备载。……迨十月,汉阳失,司令行,北军炮毁都督府,黎公亲率兵驻洪山,武昌乃大扰乱。十一月,一日之中,城内落炮弹近百数,各机关逃亡将尽。本馆落炮弹七枚,门墙屋脊皆毁坏,出重金遍啖平民,始未走散。然城内已秩序尽失,人民去来奔逃,扶老携幼,哭声震霄,士心离散,遗枪满道途,政府所办之公报已停版。本报为镇定计,乃伪作他省战胜、援兵立至及北京反正等新闻,临时赶印,半日之间发6号外报,人心稍安,士气复振,得免内溃。时武昌童谣有曰:“大汉报,真个巧,见了他,胆大了”。又曰:“大汉报,胆真大,人人怕,他不怕。”即指此也。后本报复作有劝北军同胞白话文数万余言,按日登载,使人就租界遍给北军,北军观之,乃纷纷感动有泣下者。旬日中凫汉(水)投诚及解甲遁走者殆近万人,将弁无法禁止之。此辛亥十、冬月事也。是为本报鼓吹最力时期之历史。

“孝儒舌断血成碧,子胥头悬眼尚睁。革命未成遗恨在,江流呜咽作悲鸣。”胡石庵挽悼彭刘杨三烈士的诗,也是他的自白。有一个署有“觐”的人在胡石庵的像赞中写道:“现革命身,说革命事,为革命家,著革命记。”甚至有人笑谈:中华民国是胡石庵吹起来的。

48.中国报道的《申报》视角

有一张老照片,注文为“上海市民在望平街报馆前等候武昌起义的消息”。报馆设在望平街的《申报》创刊于1872年,终刊于1949年,它坚持“独立精神”,是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广的第一大报。1872年9月9日《申报》即开始在武汉销行。“始则未经入目,销路寥寥,继则逐渐通行,发售日胜一日。”对于辛亥革命《申报》不惜版面地进行了详细报道,故上海市民先睹为快每天翘首以待来自武汉的消息。

同类推荐
  • 夫君,亲一个

    夫君,亲一个

    她,古灵精怪,闯祸无数;他,邪肆放浪,收获无数少女心。一个玩笑将他们绑在一起,且看他们如何收获彼此的心。
  • 大汉九千岁

    大汉九千岁

    “放我粗去!我不要当九千岁!我还是个处男啊!”“胡说什么呢?小猴崽子,杂家是带你进宫服侍陛下,还想当九千岁,小心诛你的九族!”大汉王朝末年,奸臣当道,蛮族入侵。孟仇的家乡被蛮族攻陷家破人亡,侥幸活下来的他决心前往都城参军复仇,却被当成候补太监抓进宫当九千岁!“过去我是一名策划,策划就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和受众心理,提出相应策略和方法;从今日起吾是大汉九千岁!在当下就是用最合理、有效、损失最小的方法杀光蛮族!”
  • 混沌明末行

    混沌明末行

    卓群偶然拾得一枚玉戒,竟神话般穿越到明末,本立志闯出一片天地,不想却被现实屡屡鞭挞,直叫人啼笑皆非。驰骋天下,谈何容易,且看主角卓群心酸、荒唐又豪情万丈的明末之行。
  • 三国之曹昂称霸

    三国之曹昂称霸

    一个名叫曹昂,和曹操长子曹昂名字一样的年轻人穿越到了东汉曹昂身上,他会和历史上的曹昂一样早年战死沙场吗?对于一个熟知历史的现代人来说,他不会和历史上的曹昂一样,他的到来天下必定混乱不堪,就看曹昂如何改变历史!
  • 水浒小捕快

    水浒小捕快

    现代刑警重生东京知名泼皮牛二,阴差阳错成了一个小捕快。小捕快,有本领,醉打蒋门神,火烧快活林,生擒张都监;一脚踢爆高衙内的卵蛋,还让高俅那厮声说不得有没有?只身敢上水泊梁山,智破晁盖被杀案,逼得黑厮宋江让位有没有?小捕快,有造化,扈三娘,李师师,一个个如花似玉,但谁才是他真正的红颜知己?小捕快,有霸气,什么高俅引军十万来犯,谈笑间让其丢盔卸甲有没有?什么金兵入侵中原,让其来得去不得有没有……水浒小捕快,铸就大精彩!
热门推荐
  • 地狱花开君不见

    地狱花开君不见

    爱到极致,就会成为疯狂。到底是什么?让人痴迷,让人沉醉,让人迷失了自己。为何付出了,却没有得到回报。“是你被黑暗遮住了双目,还是我被光芒遮蔽了眼前的真相?”“……你忘了啊,这些,我都不想要,我要的,只是……”你,你的爱。“我曾以为一切都不能相信,除了我自己,可是,还是忍不住做出了相信你的蠢事,那你又怎忍心这样对我?”“我不愿耗尽一切我所有的一切等到你,等待太久,我只愿我所有的一切,换来这一生见你一面,足矣。”地狱之花绽放,是什么迷失了双眼,明明你就在我身旁,我却找不到你?疯狂过后,才恍然发觉错了,可还有后悔的机会么?多少人被这世间繁华迷了眼,却终究看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无法守护属于自己的。
  • 哭泣的新娘

    哭泣的新娘

    有人说,雨水是天空的眼泪。泪水,有些代表喜悦,更多的是悲伤。她离开的那天,天空下起了大雨。代表哪一种情感?他不知道。他只记得当时她脸上灿烂如雨中骄阳的笑容,和眼角那一抹难以察觉的泪痕……
  • EXO耽美之香芋与凤梨

    EXO耽美之香芋与凤梨

    原本相爱的人,即使贫穷,也能手牵手面对一切。蒙上了利欲的眼罩,渐渐形同陌路。我和他都耽误了自己的青春,也耽误了自己的一辈子,对方早在自己心中刻下了痛苦的痕迹,填不满,抹不去
  • 大明星的小天使

    大明星的小天使

    什么?过不下去了?要离婚?好啊,房子给她,车子给她,公司给她,钱给她,儿子给她,把我也拿给她吧,就这样,反正这辈子杨茜是逃不出吴毅的魔爪的!
  • EXO之穿越重生又是女配

    EXO之穿越重生又是女配

    不是说好只爱我一个吗?怎么?十几年的友谊,居然抵不过她陶茜,真是可笑!荒唐!但时间久了,我想说:除非我死,不然我永远断不了我对你的爱!承认吧!我是不是太自私了?可是你们依旧不相信我,那只有死了,靠!我不是死了吗?怎么有重生了,男主居然还是EXO们,无语了……
  •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仿佛一首四言长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广为流传。原书共收录了姓氏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本书选取了较常见、较吸引读者、资料较详尽的姓氏加以介绍。
  • 纸婚

    纸婚

    她是曾经的掌上明珠,如今的落难小公主。为救母,她咽下所有的尊严和苦衷投入他人怀抱。却发现上错了床,误打误撞被强势总裁江尚枫霸道的据为己有。闺蜜背叛,江家神秘三子的出现,一件属于豪门公主的黑色糖衣令她卷入三兄弟爱恨情仇的漩涡里无法自拔。是怎样的秘密浮出水面使霸道总裁自身难保,豪门公主深陷生死危机却依旧不顾生死执行复仇计划,紧要关头又该如何选择?一纸婚约背后,关乎贪污诈骗案的秘密与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岁月蹉跎,纸醉流年。婚姻与人性如同纸婚一般看似脆弱,但却往往被人忽略了这不堪一击的脆弱背后支撑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 我当捉鬼师的那几年

    我当捉鬼师的那几年

    我叫郑景,我是捉鬼师,这是我的故事。我有祖传的道法符箓,它是我在众多鬼怪中驰骋来去的资本。在我高考的前一天,命运却因为一只女鬼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 冰封万古

    冰封万古

    剑荡九天,平乾坤。冰封万古,战苍穹。一人一剑足矣!
  • 北漂那些事那些人

    北漂那些事那些人

    一个农村的小姑娘,接触到这个花花世界,颠覆了自己的认知。在帝都校园,职场留下了血泪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