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5400000005

第5章 为什么国人普遍都缺乏意义感?

对于文化、艺术以及娱乐在我们时代的人看来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我曾在此之前的两篇杂文中谈到过中国文化媒介的沦堕和中国人的趣味等问题,后来发现有些读者并不能正确或完全理解这些我认为很重要的社会问题。很多人还是坚持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文化艺术以及娱乐等必须多元化发展,我们没有必要规绳矩墨。我并没有反对多元化发展,我是说,无论如何发展,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有积极的健康的趣味感,要有丰厚的意义感。曾有很快就拿出《红楼梦》和《金瓶梅》说事,说古代文化都堕落如斯,比较当代是大巫见小巫了。我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很遗憾的是,说这话的人大概未读懂上述两部名著,他们写黑暗但总是用光明做底子,但我们时代却不是这样,就以我们时代的大多数文艺作品来说,我们看到的是永无止境的黑暗,却看不到一丝光明。为什么?我想,除了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普遍都无趣味感,更重要的问题就是他们无意义感。

有很多人还是以为,文艺是娱乐,娱乐不要求道德,不要求底线,只要好看好玩就行,这些人已经习惯于把文艺同伦理学和哲学分离出来,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叫“纯”文艺和“纯”娱乐,才能使文艺和娱乐的独立性不受侵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纯粹”文艺和娱乐的“愉悦”功能,以及它的审美价值。我说句开玩笑的话,持这种观点的人大概是三种人,一是那种嘴上有毛但尚且不懂事的人,二是那种玩世不恭、过一把瘾就死的人,三是还没有为人之父母的人,除此而外,我想大概不会有人再去那样想。为什么?因为那是一种从根本上斫伤文艺的错误观点。文艺是创造意义,真正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都有创造意义的才能,他们赋予文艺以广袤深远的精神视境和丰富的思想内容。虽然文艺不等于伦理学和哲学,但是伦理学和哲学与文艺有着内在的密切关联,它们不可或缺地包含在文艺的意义世界中。

真正的作家或艺术家之所以耐心地叙事,传神地写人写景;专心地表演艺术,生动地传情传声,断然不是只为塑造一个生动的人物,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表演一个好玩的节目,而是致力于表达一种积极的、宝贵的思想;致力于传递一种价值体系,一种认识论和世界观;致力于传达自己对生活状况的理解、认知判断和特定的人生图景,总之,真正的作家或艺术家懂得文化艺术的功能和意义,那就是真正的文艺都具有创造并构建意义的功能,所以他们试图通过文艺来宣达自己的生活理念,并期望能达到影响人们的目的。

每次看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或者是艺术家的作品,如赵本山等艺术家的近年来的小品,张艺谋等导演最近的一些电影作品,还有一些电视台的娱乐综艺类节目等,我的阅读和观看体验是乏味的、沉重的,这些东西太迷离、太虚;太无聊,太飘,缺乏“一种哲学”,缺乏深广的意义空间。他们并没有赋予文艺作品以较大的思想深度,没有对变革人们的精神生活发挥积极的作用,更没有满足人们对于意义体验的心灵需求。殷谦以为,一切审美现象都是一种意义现象和价值现象,所以,无意义谈何美?意义犹如大楼之底基、大树之根系,作为知识分子或作家、艺术家,或报刊、电视等媒介,只有为自己确立了可靠的价值立场和稳定的思想基础,才可能展开有效的、有价值的、有生命力的,充满意义感的文艺工作。

人是需要意义的,人饿了可以忍,但如果没有意义感就无法忍受了。“意义”意味着使人的生活具有健康美好的性质,意味着可靠的方向,意味着对一个清晰方向的充满正确预感的追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陷入极度的痛苦,因为他没有可以寄托精神的坚定信仰,没有清晰的价值观,所以,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就是能获得意义体验的满足。满足这一需要绝非易事,追求意义也难乎其难,它需要百折不挠的坚韧性,需要热情和信心,我们可以冷静但不能冷漠,可以怀疑但不能绝望,一个冷漠而绝望的人,是对“意义”毫无兴趣的。我曾听过一个在媒体工作的朋友辩驳,他劝我完全没有必要批评社会,因为现实就是如此,世界就是它所是的样子,我们无法改变它,比如,人们就是喜欢娱乐绯闻,就是喜欢美女艳照,一本杂志可以因为一张美女照片而提高一倍的发行量,一个博客因为几张艳照要比你的博客的点击率高出几千倍,“凤姐”也好,“伪娘“也罢,就是有很多人喜欢看,喜欢捧,这是就是事实,我们媒体想要生存,就必须投其所好,严格来说,我们无法赋予它以人的意义。听了朋友的这个观点,我觉得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我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以我看来,人将世界“人化”或“意义化”的过程,正是人赋予世界以意义的、与世界发生关联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反复的、不断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作为人,就必须充满将世界意义化的力量和信心,以及充满认知世界的热情和渴望,而不是像那位媒体朋友一样抱一种消极的态度和观念,他所持的观念,是我们时代的人普遍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后果非常可怕,它在强化和渲染一种对人类前途绝望的没落情绪和悲观的失败心理,它在打击人类的信心,贬低人类的尊严。长此以往,越来越蔓延的无意义感将成为我们时代的普遍的精神病症,它的后果是导致人类变得更为贪婪凶残,没有教养,没有耻感。

国人为何普遍都缺乏意义感或无意义感?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可靠的信仰,没有宗教感(我说的这种无宗教感并非指隶属和皈依某一教会),因为人类生存意义之根永远扎在信仰之土壤。正因为不相信上帝,所以很多人都“宁愿三分钟燃烧,不愿一辈子冒烟”,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现世享乐,所以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人与自然之间越来越不和谐,人与社会之间越来越乱。虽然我们都是自然的奴隶,都要经历忧愁、悲伤、眼泪的过程,最后都要被死神夺走生命,但这并意味着人生就是无意义的,我们就是要克服这种自然形态的无意义感。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爱,那种像上帝的爱。活的意义来自这种爱,惟有信仰和爱才是人类超越死亡,对付绝望,克服生活的无意义感的惟一的路径。

前几天看到一部美国影片《The Book of Eli》,很受震撼。我在想,如果中国是一个信仰基本丧失的国度,我们缺乏对上帝的敬畏而崇拜世俗权力,没有信仰却有迷信;我们缺乏成熟的宗教意识和发达的宗教感,缺乏一个不为世俗权力所动摇的稳定价值体系和可靠的精神秩序。所以,我们的时代才沦丧为一种短时效的、与时俯仰的、肤浅的、无意义的文化现象。中国人普遍的意义感大概也只有一种亲情和责任或者物质和欲望维系着,假如有一天末日来临,这些维系着意义感的东西都消失了,会有更多的人像富士康员工那样一个接一个地跳楼,会发生更多的校园惨案,会发生更多的人间悲剧……甚至会像这部影片描写的末日情景一样,大部分人类在战争中死亡,大气层破了个窟窿,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环境破坏殆尽,没有文明,没有法律,没有高速公路,到处都是没有教养的流氓,到处都是强盗和劫匪,到处都充满了血腥和恐怖……而影片最终充满了意义感,片中的艾利为末日后人类的精神重建而努力奔波,他是有信仰的,所以他的一生充满了意义感,虽然他遇到过艰难和困苦,但他最终获得了成功,因为他从上帝那里获得力量。

说到这里,我觉得惟一让我们摆脱这种无意义感的途径就是“艾利”那种富有宗教感的信仰,心中有上帝人类才会有神性,才会自觉地放弃自己兽性人的行为,才会在万难中取胜,才会战胜无意义的尘世生活,使生活获得真正的意义,使自己的灵魂得以永生。

同类推荐
  • 巧断珍宝失窃案

    巧断珍宝失窃案

    比尔巴是印度民间故事中的著名机智人物。他实有其人,生活在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帝国(1526—1858)的全盛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有名望的君主阿克巴(1556—1605在位)的重臣,官至宰相。他聪明过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是阿克巴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数量甚多,内容涉及宫廷生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他与阿克巴的趣闻、轶事最有代表性。它们在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 野猪场

    野猪场

    《中篇小说集2010年卷:野猪场》主要收录了陈集益的八部中篇小说,包括《城门洞开》、《阿巴东的葬礼》、《瘫痪》、《告别演出》、《恐怖症男人》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 九州情歌:雪峰诗选集

    九州情歌:雪峰诗选集

    我从小学起就爱读诗歌、爱唱歌,是抚顺市中心小学歌咏队的小歌手。初中时期开始学写诗歌,可惜都遗失了。高中时期又陆续写了一些,虽很稚嫩,却还保留了一些。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热门推荐
  • 纵横大千

    纵横大千

    没有力量,我们就无法反抗,无法反抗即将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屈辱与伤害;无法反抗生命中的不公与残酷;甚至无法反抗心灵之中的怯懦与肮脏。未来地球世界中平凡的宇宙旅行家王进因为意外被盘踞在宇宙树上的怪物——末日之龙阿奎利亚袭击进了混乱的时空流中,掉落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未知世界!更可怕的是他的肉体变成了幼年的状态!没有任何自保之力的他该如何在这个诸神显圣,战乱纷繁的混乱世界中逐步变得强大,守护自己心爱之人呢?有血有泪有欢乐,只能承诺不虐主!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 穷小子的别样人生

    穷小子的别样人生

    一不小心被电了下,脑袋灵光了,思想清晰了,电脑里的知识传输了进大脑。穷小子的人生从此开始不一样,在这个社会上摸爬滚打,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
  • 世界第一公主殿下sama

    世界第一公主殿下sama

    世界排行十大美男都被你spellbind,女猪,准备好了吗?
  • 心皇

    心皇

    七百年前统治世界的独孤家族轰然倒塌,七百年后复姓独孤的少年穿过雪原进入圣地万罪山,一场跨越时间的谋划,一颗颗落在天地之间的棋子,然而对于这个少年来说,保护好母亲和得到父亲的关爱,才是他唯一的渴望,然而当他被自己的父亲舍弃,当他的母亲惨死独孤门庭,当他举世皆敌没有容身之所,他终于抬起黑刀对准这个世间,他要复仇,向整个天地复仇,一场心灵的蜕变,一个天地的皇者!他如彗星般闪耀,留下不朽的传说!
  • 灵源宝鉴

    灵源宝鉴

    百万细胞内蕴神刀,一刀出可破沧海,百万神刀凝聚一掌,一掌落可灭天穹。灵源大陆,凡俗世人吸纳元气,壮大己身,成为武元修者,更有强者开辟识海,以无上道法壮大灵魂力量,感知地底无穷深处万古以来深藏的源魂,从而开辟心门,成为强大的武魂修士。传说,有大能强者最终开辟九道心门,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一刀出可破沧海,一掌落可灭苍穹。
  • 掌控之心

    掌控之心

    超凡科技从天而降,一个平凡学子的生活随之改变,从此走向了一个谁都无法预测的方向。“我可不想惹麻烦,悠闲地生活才是人生啊!”
  • 若情歌有见

    若情歌有见

    秦歌:十年前,老天夺走了我的健康,十年间,我一直将自己隐藏起来,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孤独前行,我用你的名字做笔名,我的每张作品里都有你的名字,我与粉丝互动的微博上,是你的名字,我的所有荣誉,都写着你的名字,这是我十年来想念你和爱着你的唯一方式。白启嘉:这幅画我十八岁时曾画过一次,但没画完青春就散场了,十年后重来一次,幸好,画中的人,还是你。家务我来做,小东西和粉红豹我来照顾,争取每年带你去旅行,给你买超贵的画具和所有粉红色的东西,嫁给我好不好?我保证会永远都是你喜欢的样子。
  • 外星人:你看不懂的小说

    外星人:你看不懂的小说

    一个男人孤独的故事。
  • EXO手心的仲夏

    EXO手心的仲夏

    “你喜欢星星吗?我就不摘给你~我要把它藏在我的眼睛里,每天都对着你blingbling~”其实我很满足了不是吗?我至少知道了你的名字、你的电话;听过你的声音,看过你的眼睛;至少你知道我喜欢你,至少你知道不管你怎样我都喜欢你。尽管我很难过,我还是会喜欢你。对啊,喜欢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在一起……
  • 删情集

    删情集

    何谓删情?即在作者的诗歌总集中,删去亲情和爱情两个大分类,余下的部分编为此书。亲情和爱情的篇章,各有单册发布,此书不再贴赘。剔除了亲情和爱情的文字,即是剥离了感情的吗?或者,没有亲情和爱情的吟咏,便都无动于情、无关乎情吗?当然不是的。但我不是逻辑家,也不想做此逻辑的考量。无论如何,诗是抒情的。人类的情感乃是一个小宇宙,除了亲情、爱情,还有众多各具千秋的优美情愫,比如友谊、乡愁、对理想和幸福的向往之情、对大自然和人生自由的热爱之情,以及无往不在的快乐与忧伤等等。最最淡漠的诗,也不曾脱光了感情的蛛丝汗衫。如果读者朋友将这“删情”讹解为“煽情”,我也只能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