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50300000031

第31章 方圆(4)

后来,雍正果然当了皇帝,即位之后的他撕去了温情的面纱,对他的政敌主要是他的兄弟们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打击。首先是夺了十四阿哥的兵权,这位早已经失宠的“大将军王”很不识时务,在拜谒的过程中很让雍正下不来台,雍正已经不必容忍。他取消了这个弟弟的所有权力和职务,将其长期地加以软禁,打发到遵化去守皇陵。至于说拥戴八阿哥的几位阿哥都没有好下场,“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不臣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等雍正亲笔书写的碑文就很能说明问题,“八爷党”也随着八阿哥的莫名其妙的死亡而烟消云散了。

雍正是方圆之道的操作专家,这个很有魄力的皇帝很会用人,从李卫、田文镜、鄂尔泰的受到信任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听到群臣的异议时,雍正明显地予以袒护:“李卫之粗率狂纵,人所共知者,何必介意?”当人们明确地诋毁田文镜的时候,雍正指出了他的优点:“察吏安民,惩贪除弊,殚竭心志,不辞劳苦,不避嫌疑”。至于鄂尔泰,也大抵有如此境遇。因为雍正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李卫的勇敢值得赞赏,田文镜的勤劳值得大家学习,鄂尔泰的把握大局非常重要,臣子们应该看到他们的长处,何必拿着他们的“粗”、“刻”和“愎”而不依不饶呢?用人不嫌其短,使之各得其所,是雍正用人的高明之处所在。

雍正对于文化的贡献在于尊孔和谈佛。他的尊孔超过了前人,把孔子抬到与天地君亲同等尊贵的地位。他常到学校“拜访请教”,以表达对知识的尊重,这样的人不可能不得到士人的拥戴。他曾经问参加考试的举子们:礼义廉耻到底是什么?然后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理解的“大义”。他曾在宫中举办法会,亲自说法,还收了14个门徒,自号破尘居士抑或圆明居士,他觉得自己虽未出家,但是修行已经超过了很多和尚,比腐儒和愚僧不知高明多少倍!

他的执政改变了康熙时代的弊端,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很多经济问题,他的办法很多,比如把官吏们的亏空追回来,让亏空国库者还钱,继而在制度上加以严厉控制。他的思路和措施都非常到位,但终究改变不了清王朝衰败腐朽的命运,“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历史是无情的,他最终也不是赢家,尽管他自觉不愧于汉唐宋明之主,但时代已经发生变化,曾经的泱泱大国走的已经不是上坡路了。

盛世皇帝的“文治”

乾隆在位的时候,“文治”较“武功”更被看重,他本人也好附庸风雅。他知道文化人不老实,尽管身份不独立,但抵抗往往非常激烈。他提倡的是为清帝国服务的“圆”,当“圆”不受约束的时候。他则是不能够容忍的。

盛世的皇帝可以稳稳当当地搞“文治”,尽管没有太多军事征伐以资宣扬,却因为文化的介入而多了这样那样的传奇。比如说雍正曾经在热河打猎,几箭射倒梅花鹿,喝过鹿血后不能自持,随便拉住身边宫女发泄一番,宫女怀上了“龙种”,在草房里生出了乾隆。还比如说他是浙江海宁陈阁老的儿子,陈世倌与雍亲王家常有往来,两家夫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孩子,雍亲王让陈家把孩子抱进王府,送出来的竟是个丫头,陈阁老只能忍气吞声,抱人皇宫的孩子就是后来的乾隆。

据说他去江南的主要目的是探望父母,曾经有4次在陈阁老的私家园邸暂住,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便采用此说。乾隆多次说自己生在雍和宫,但随他郊游的当朝官员管世铭曾经说承德避暑山庄说得非常清楚:“皇父乾隆生在山庄,其中缘由不可思议。”据说军机大臣在撰写嘉庆遗诏中,又提到乾隆的诞生地,而且说成是避暑山庄。道光皇帝则令人六百里加急,把遗诏追回加以改正,世间百姓遂议论纷纷。

无论如何琢磨,乾隆外的狮子园是皇帝降生之地,即使嘉庆也认为他生于热河,而且话的生母是满族人钮祜禄氏的档案证据充分,更多的无聊之谈大抵源于江南文人对这位风流皇帝的厌恶。乾隆在位的时候,经过康、雍两朝的经营,满清国力强盛而财政富裕。清初的文治武功都达到鼎盛,准噶尔贵族、维吾尔族首领的叛乱都得到剿灭,“文治”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开博学鸿词科,并招收文人编著书籍,比如说《四库全书》。包括历史、地理、法律、农艺、天文、巫卜、拳击、书画、音乐、装饰、烹饪、哲学、佛道……更有海阔天空之文不可分类,凡宇宙问题多有记载,极富知识、趣味和传奇的意义,收集保存本来面目的著作36275册。这件事情做的确实泽被久远,很多著作都得以传世,对中国文化事业的起承转合大有裨益。

他本人也好附庸风雅,经常赋诗应对以唱和,尽管专业水平不可观,但是在倡导世风上很有作用,每逢郊游到旅游胜地,也必然要留墨宝于石上。比如说在游长白山的时候就做过好多诗,这里不妨摘录两首:“吉林真吉林,长白郁嵌岑。作镇曾闻古,钟祥亦非今。玢奇经处远,云雾望中深。天作心常忆,明锗志倍钦。”“滚滚遥源出不成,大东王气起龙潜。劈空解使山原折,接上那辞雾雨添。两岸参差青嶂印,一川萦缪碧波恬。地中呈象原檐鼓,石板支机敦是严。”

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他又大肆镇压有反清嫌疑的文人,所设文字狱之多远远超过康、雍。到江南也是意在加强控制,他对江南“勾魂妖术”的清除,面对的就是江南的官僚集团。美国汉学家孑L令飞先生指出:“江南问题是关键。危险来自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并正沿着运河两岸朝北蔓延。在弘历看来,南方是汉族官僚文化的罪恶渊薮:腐败顽固,朋党比奸,懦弱虚伪。强健的旗人可能会陷入江南的魔咒;弘历会用最严厉的语言斥责受到江南文化蛊惑的满洲官员……术士们窃取人们的灵魂,腐败的汉文化则窃取满洲的品德,哪种危险对他更为真实呢?”

乾隆提倡的是为清帝国服务的“圆”,当“圆”不受约束的时候,他则是不能够容忍的。他知道文化人不老实,尽管身份不独立,但抵抗往往非常激烈。即使在编定《四库全书》的时候,也删掉了很多南方文人反抗的内容,正如鲁迅所说,该书“是天下士子阅读,永不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更何况,“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是南方的汉族知识分子抹不掉的痛,他们不会在痛苦中不思反抗的。杭世骏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正是因为他极其狷傲,得到六下江南的乾隆的接见。汪曾唯所辑《轶闻》记载:“皇上南巡,在籍文员,迎圣驾于湖上。上顾杭世骏而问日:‘汝性情改过么?’世骏对日:‘臣老矣,不能改。’上日:‘何以老而不死?’对日:t臣尚要歌咏太平。’上哂之。”这段看似幽默的对白,品味起来还是挺恐怖,乾隆告诉对方自己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果然,龚自珍记载道:“纯皇帝南巡,大宗迎驾。名上,上顾左右日:杭世骏尚未死么?大宗返舍,是夕卒。”好个“是夕卒”,对付还没有叛意的知识分子尚且如此,更不用提坚持己见的书生了,“方圆”的操控不能够过犹不及,这大概正是乾隆该反思的地方。

倚天照海的谨慎智者

他深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三味,以德和善的力量聚集了很多能人,他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方法非常独特。他看到治世在于招贤能、安百姓、正风气,得将精力投入到锐意发展的道路上来。“一句话,要有力量。”

曾国藩是在祖父期待的目光中入塾读书的,28岁中进士的他没有忘记祖父的话:“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人以懦弱无刚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这位自视极高的人始终向古圣贤看齐,十年之内连升十级,官运亨通之余,也较为专注地研究了古典文化。但他决不会沉浸书斋,当时的国内局势也不允许他固守书苑,能写出“莫言书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诗句的他是要尝试去体验自己对机关重重的大局把握的能力的。

科举出身的曾国藩深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三味,晚清时代的他的分量是难以被替代的,以德和善的力量在他的身边聚集了很多能人。他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方法非常独特:“求人之道……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类相求,以气相引,遮九得一而可得其余。”也就是说,要人才之间相互吸引结伴而来,这样的策略让他聚集了李鸿章、李续宾、左宗棠、王闿运、李元度等社会名流,他的幕府几乎成了晚清高级人才的大本营,几乎在各方面都有纵横之才。

他在处事上极其谨慎,宁肯“打脱牙齿和血吞”;在交友上以“仁孝”和“血诚”为标准,愿意同“崇实黜浮,力杜工巧之风”的人交往。而在厚厚的三卷本《曾国藩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元辅的常人情怀,无论是论述道德、健康还是繁琐的家事,可谓娓娓道来,即使在匆忙的战争风雨之中,也不忘点点滴滴地叮嘱弟妹子侄,要他们真正撑得起做人的脊梁。他讲求“理财之道”,很能从地方豪强的包裹里拿出急需的军费,但却不愿意积攒私财,他觉得门第太盛会闹出事端,主张不要把财产留给子孙后代,因为无论是纨绔子弟还是有志男儿,都不可能在承继的金钱上获得太多的好处。

曾国藩之于晚清的价值体现在对内忧外患的改变上。他看到治世在于招贤能、安百姓、正风气,并建议提高士兵的作战素质。而同太平军比较起来,清军实在是不堪一击,这位谙熟历史的儒将把湘军发展成只听从自己指挥的特殊力量,此后率领该部队东征,开始与太平军之间长达10余年的对垒。“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没有上方宝剑的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起初是“屡败屡战”,后来出现转机,这时的他占领了九江、安庆、南京,手中有清朝的半壁江山。

朝廷有理由怀疑他,王闿运明确地以韩信为例来说明自立的好处和不自立的弊端,事态的发展多半都符合了他的预测。但曾国藩哪里是韩信能比的,他太善于安排后路了,因为他明白处理不好这个问题很有可能招来祸患,于是就佯装糊涂地对部属的提议含混而过。他觉得王闯运的打算过“妄”了,他自有一番难得的洒脱境界:“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自减羽翼的他摆脱了朝廷对其重兵在握的忧虑,“花鸟总知春浩荡,江山为助意纵横”,此举意义深远。

让后人叹惋的是曾国藩在对待列强问题上的态度,在积极发展洋务事业的同时,他因为“天津教案”而成为“卖国贼”,声名一落千丈,因为他或杀或流60人为20余位殖民者抵命,且赔偿白银49万两。其实他“与外国人交涉,别有一副机智肺肠”,对于列强的进攻歹意,他不可能不了然于胸,晚清政府根本没有保护自己的实力,要有图强的长远打算,就得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民族经济、提高军事作战能力的事业上来,仅仅有激情是不够的,“一句话,要有力量。”

努不努力在己,成不成功在天,曾国藩的智慧算是“苦”出来的。他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深刻地领会到:智者之所以能够成为智者,不是因为其生命过程的长短,而是源于洞穿古今的思辨力。因此,苦就是福就是乐就是有慧根,“山因势而发,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得。”实实在在地经历了晚清衰败过程的他在“思”中体会了世事坎坷,逐渐在分寸的把握上恰到好处,以至于后来袁世凯自立所暴露出诸多弊端时,人们才发觉他的先见之明,那时他早已“千夫所指,无病自亡”了,61岁死在两江总督任上的他,实在不是长寿之人。

从左宗棠、李鸿章和李元度的挽词中似乎更能得见这位顽强元辅的风貌:“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吾师道德功业,固不待言,即文章学问,亦自卓绝一世。”“记人元戎亩,吴西又皖东。追随忧患日,生死谈笑中。未路时多故,前期我负公,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能让人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确实非常难得。

同类推荐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本书介绍了汉初社会形势、刘邦的政治遗产、文帝武事、贾谊的政治设计、法制改革、北边政策等内容。“文景之治”的成就,体现了开明执政的理念,为后世行政提供了典范。以“资治”为宗旨的中国传统政治史观,将“文景之治”看作典型的“盛世”。人们在文景时代发现政治榜样,汲取政治营养,寻求政治启示。“文景之治”已经成为一个代表政治成功的特殊的文化符号。
  •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如果历史是一出波澜壮阔的音乐剧,历史的格调就是某个时代留下来的回响和印记。动人的篇章、优美的旋律、悠远的意境、高雅的品位、处处在人的耳边回响,仿佛是历史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历史虽然已经逝去,但余波未了,仍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历史的格调是什么?它是丰富的,我们依然离不开对它的体味;它是现在的,我们时刻都能记忆起它的形式。历史的声音又是什么?只有认真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星域少年之皇朝风云

    星域少年之皇朝风云

    星际少年一共有三部第一部主要讲述了他在其他星球的生活,第二部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地球上和小伙伴们在外星盟友的帮助下和邪恶的黑暗魔王作战。第三部返回母星三本书第一部可以归纳为领主贵族,第二部属于科幻小说一类,第三部还是属于领主贵族。至于以后几部架空小说里主人公大部分是受星际少年的支持。
  • 大契丹萧太后

    大契丹萧太后

    在我国北方曾雄踞着几个非常强悍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曾成了华夏民族的强大对手,一度威胁着中原民族的安全,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都从中国消失了。其中就有立国近两百年的契丹人。宋与辽是一对结怨颇深的冤家。宋曾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辽也展开了一场深入宋朝腹地的进攻,双方都斗得筋疲力尽。生灵涂炭,城破家毁。最后,一人力排众议,主张议和。两国人民享受了百年的太平生活。这人就是契丹太后——萧绰。她生活的那段历史,充满了战争和杀戮,在波诡云谲中她凭藉自己的智慧和将帅的赤诚辅佐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奠定了全辽鼎盛的局面。
  • 东周英雄志

    东周英雄志

    乱世之中,每个人都是风中的飞蓬,无处藏身。每个人都无法挣脱这命运的束缚,能做的唯有在有限的命运中博得无限的可能!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
热门推荐
  • 清明上河话红尘

    清明上河话红尘

    宋都汴梁,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上河辖区,当时汴梁城最核心的水陆交通、商贸、文化及娱乐窗口。在这个青春的、充满活力的城市中,讲述了林元宏穿越千年回到北宋末年的传奇经历,以及他与徽宗皇帝、蔡京、童贯等历史人物之间惊心动魄的故事。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一个人,一幅画,折射出北宋王朝的兴衰历程,记录了北宋末年的时代巨变……
  • 终念

    终念

    一次偶遇与你相见,恶怒冲冲言行对你,你却置之不理,妖孽,’朕‘要收了你!可他偏偏不进套。不知为何将来的事让她对他痛之入骨,雪狼的离去,身上的疤痕........“知道我为什么杀你么?”岁月如梭只对他有恨!“杀了我,你就可以报仇了。”一样的话语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只是她的心痛罢了。
  • 双行界

    双行界

    这里有江湖,这里有幻境,这里还有陷阱,修炼的真谛是什么?
  • 柔情总裁的替身娇妻

    柔情总裁的替身娇妻

    爱情就像巧克力,苦涩中带着甜蜜。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小小女子。虽说为了钱和他在一起,可是她付的的确是百分之二百的真心。当以为自己遇到的是白马王子时,上天却告诉她,一切都是梦。她只是有幸长得像她,才有资格站在他的身边数月。明白真相后她告诉他。她有她的傲气,做不了别人的替身。当他明白过来自己爱的是谁时,她以离开。从此展开追妻之旅
  • 穿越之桔梗花开

    穿越之桔梗花开

    心没有归宿,到哪都是流离。如果真的能重来,她的人生可不可以不一样?!
  • 现代魔战

    现代魔战

    写了一些小段子,每章后面都会有一个,希望大家喜欢。再说说小说内容:万年前,地球一战尽毁,万年后,高中生吕闲因一次误闯,进入了一个魔法结界,从此和修仙校花纠葛在了一起,从此踏上了修仙之路,但他不知道,从此自己将被卷入各种神话传说和异界纷争之中。
  • 失落魂灵

    失落魂灵

    当你知道了一个旷世的惊天秘密,你是否依然能够置之事外,严守秘密?你又是否能够不受它的诱惑走向歧途?沧海一粟,告诉你一个正在发生的故事。很多时候不是不能选择,你不强大只能被牺牲。并不醒目的标题,希望能让你读到一个有态度的作品。
  • 夙生恋,今生缘

    夙生恋,今生缘

    夜君焱说“不论前世,不论今生,唯爱路凡言一个人。”凌陌琅说“普天之下,只有两个人对我最好,一个是凌曜辰,一个是路凡言,可为其生,为其死。”方子墨说“路凡言是我恩人,是我姐姐,是我这一生最爱的人。”左翎说“路凡言,你就是卓锦殊。”凌曜辰说“路凡言你生是我的人,死也要是我的鬼。”花玖月说“起于目的,终于爱情。”路凡言说“真心待我的人都走了。”
  • 三国何进传

    三国何进传

    三国我来了,不一样的何进,一个新的国舅,大将军。什么,大汉打到西域来了,单于很是不信,何进大人,明明说要跟我们通商的。爹,你给我读下,那只猴子的故事呗,他好有趣啊,周瑜很是好奇,问道他老爸周异。什么,要开京杭运河,你开玩笑吧。那可是大功程。戏志才,郭嘉劝说着我。来吧,海洋。我要开启大时代,我何进要大封天下,孤的臣民,为孤去探索世界,孤以王位,财富赏赐予你。
  • 忆君王

    忆君王

    本书以五代十国为历史背景,从另一个角度描写兰陵王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