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3300000057

第57章 灯谜制作的常见毛病

人有人病,谜也有谜病——这是指那些在扣合上违背灯谜创作规律的谜作。俗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凡是制谜时间较长、制谜数量较多的谜人,相信没有一个能够做到从来没有制作过病谜!究其原因,除了受谜学知识水平的制约之外,主要还是与无法做到无时无刻百分之百地保持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有关。下面拟列举二十种灯谜制作的常见毛病,进行简单剖析及扼要说明,以便灯谜爱好者今后在制谜时作为失败教训,引以为戒。

一、面底有字雷同

面底绝不允许出现雷同的字眼,这是灯谜的基本原则,也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否则的话,只能属于不合格产品,一律“格杀勿论”。请看下面谜例:

轻薄桃花逐水流(古典文学名词)花间派

谜面为杜甫《绝句漫兴》名句,谜底本指文学流派中晚唐五代词派。在这里,“派”别解为“支流”。乍看名人名句扣文学名词,古色古香,雅韵十足。可惜面底皆出现一个“花”字,犯了灯谜大忌。故谜面不妨改成“落英飘蕊逐水流”之类,虽然文辞比原面逊色一些,但面底尚能扣合成谜,不致使谜底浪费。

二、谜面不知所云

谜面要成文也是灯谜一项重要规则。所谓要“成文”,指谜面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字时,必须通顺成文,能够表达一定的意思。决不可佶屈聱牙,词不达意,让人不知所云。如:北月(二字新词语),谜底:断背。该新词语出自香港著名导演李安的电影《断背山》,意指男同性恋。此谜尽管也运用别解手法,将“背”字“断”开得出“北”与“月”,但由于面句让人一头雾水,不明就里,猜起来味同嚼蜡,毫无快感。同以“断背”为谜底,不妨对比如下谜面:“承相在日,料此人久后必反”。面句出自《三国演义》第105回,蜀将杨仪闻知孔明病死,便带兵退入栈阁道口,以便发丧举哀。谁料魏延马上叛变,烧绝栈道,引兵拦路,因而大惊而说出这句话语。谜底此时可别解为:孔明“断”定魏延必定会“背”叛。这条谜面底原义相距遥远,毫不相干,但一经别解,却又似一唱一和地互相关合,浑然一体。同时还使人想起《三国演义》中有关魏延反骨的一段故事,其滋味与猜“北月”简直有云泥之别。

三、扣合缺乏别解

先看这条谜:“白蛇之夫”(戏曲人物),谜底:许仙。凡是看过《白蛇传》的人,都知道白蛇之丈夫是许仙。猜这种类似简单知识问答的直解谜,如同喝白开水般寡淡无味。再看另一个谜面: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面为李白《送友人入蜀》诗句,原句是描写行走在高险的蜀道上,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云雾缭绕在马头的四周。入谜后别解为:“山”字与“人”字相依组成“仙”字;“云”可别解为“言”(说话),言字旁为“讠”,根据生肖地支借代法,“马”对应扣“午”。这样“讠”与“午”便可合成“许”字,从而得出谜底“许仙”。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前面是浅显直白的知识问答题,后面以李白名句配制,并融入拆字、借代、会意诸种手法而成。不但意境优美,别解自然,而且两句诗不枝不蔓、恰如其分地刚好扣合一个家喻户晓的戏曲人物,正好应了陆游那句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孰优孰劣,孰巧孰拙,一望而知矣。

四、别解牵强附会

虽然“别解方成谜”是灯谜一个基本原则,但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真理如果说过了头,也会变成谬误。同样,如果对别解运用不当,超出了别解的范围与限度,那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别解牵强的现象,变成“脚趾暗动谜”——亦即过于曲折隐晦、钻牛角尖的灯谜。

“脚趾暗动谜”这个概念,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通过《镜花缘》里一段谜论提出来的:“大凡做谜,自应贴切为主,因其贴切,所以易打。就如清潭月影,遥远相映,谁人不见?……那难猜的,不是失之浮泛,就是过于晦暗。即如此刻有人脚趾暗动,此唯自己明白,别人何得而知。所以灯谜不显豁,不贴切的,谓之‘脚趾动’最妙。”例如这样一条谜:无边落木萧萧下(字),谜底:日。作者是采用南朝宋、齐、梁、陈历史顺序的典故,齐朝和梁朝的帝王都姓萧,用“萧萧”扣“齐梁”。“萧萧下”就是“陈”朝了。“陈”的繁体字是“陳”“无边”别解为“陳”字没有耳朵边(阝),“落木”再去掉“東”字之“木”。繁体字“陳”去掉“阝”和“木”就剩下“日”字了。这条谜的弊病,就是谜面线索埋得太深,过于隐晦,无迹可寻。对于“萧萧”二字暗喻齐梁二帝王之姓氏,“此唯自己明白,别人何得而知”。因此,说本谜是典型的脚趾暗动谜,并不为过。

五、面底出现倒吊

倒吊亦称倒葫芦,指将外延较宽的属概念放在谜面,将外延较窄的种概念放在谜底,从而颠倒了概念的种属关系。如:保护色(汉人),谜底:卫青。卫青本是前后七次出击匈奴的西汉名将,这里别解为“保卫青色”。以“保护”扣“卫”为同义字词借代扣合,应无问题。但以“色”扣“青”则不通。因为“青”属颜“色”中之一种,“青”是种概念,“色”是属概念。由此可见,倒吊谜的主要毛病就是不合逻辑,不符情理。但是有时候如果将倒吊谜的面底互相置换,再另标谜目,则也可以成谜。如将本谜改成:卫青(动物学名词),谜底:保护色。这不就是一条面底双别解的干净利索的谜作吗。

六、认错字形结构

灯谜主要是利用汉字的各种变化,尤其是一字多义的别解手法而使面底扣合的,因而制谜者一定要正确使用汉字,丝毫不能出差错。因为一旦用错了字,就会使人无从猜起,同时由于面底之间缺乏逻辑关系,于理不通,从而无法相扣。如:秋水共长天一色(国名),谜底:波兰。此谜尽管选用了唐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挂面,颇富诗情画意,然而面底却不能相扣。因为作者把兰花的“兰”错当成蓝色的“蓝”来制谜了,当然解释不通。

我们不妨再多举两例。A。语言美(字),谜底:谁;B。见人就笑(字),谜底:竺。在A例中,将“谁”字中的“隹”字(一种短尾巴的鸟)错认作“佳”字了;在B例中,将“笑”字里面的“夭”字错认作“天”字了。

总而言之,这类差错往往是作者粗心大意造成的,只要在制谜时认真检查,应当不难避免。

七、用错字义意思

众所周知,同一个汉字往往包含有多个意思,这也是汉字一大特点。谜人也利用这一字多义的特点使灯谜产生别解,达到面底扣合。但也不言而喻,这种“一字多义”的使用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多义”只专属于某一个字,换言之,“多义”就是某一个字本身所固有的含义。制谜者如果使用了不属于某一个字本身所固有的含义进行别解,那无异是张冠李戴,用错字义,那所产生的别解是不能成立的。请对比一下下面的四组谜例:

A。盼望天明(首都) 巴黎

B。川东布衣(首都) 巴黎

C。近墨者黑(首都) 巴黎

D。希望者甚众(首都) 巴黎

由于“黎”字只包含有“众多”、“黑色”与“姓”的意思,并无“黎明”与“黎民”之义,故AB两例属于用错字义,不能成立。由此看来,在制谜时对某些自己拿不准的字眼,还是通过查阅字典或上网搜索一下,弄清楚有关字眼的含义,然后着手制谜比较保险一些。

八、用典胡编乱造

在运用典故制谜时,用典必须求实。因为既称“典故”,就一定有出处可查,即使是约定俗成之典,也必须是事出有因。如果作者只求面底扣合,却不顾事实,凭空杜撰,就会让猜者如坠五里雾中,茫无头绪。如:劳动节刘皇叔成亲(排球术语),谜底:五一配备。表面看,“劳动节”扣“五一”,“刘皇叔”扣“备”,“成亲”扣“配”,似乎丝丝入扣,但却犯了用典失实的毛病。这是因为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的喜庆吉日,绝不是在劳动节。劳动节的命名,是在1889年第二次国际大会上决定的,也就是说,劳动节是在刘备死了一千六百多年以后才诞生的。说刘备在“五一”国际劳动节结婚,岂非滑天下之大稽?像这类只考虑面底扣合,却不顾史实而胡编乱造出来的所谓用典谜,其实只是对用典法的误解和歪曲,令人觉得不伦不类,啼笑皆非。

九、谜面太过泛滥

在制谜过程中,一底多面的情况是相当多的,但必须取材不同,刻画各异,同一扣法的面句,不能随便更改词汇;否则,同一取材,如既可用这句,又可用那句,谜面的内容怎样改变,都同样扣得住谜底,从而产生了谜面泛滥成灾的局面。猜射这类谜面太泛的谜,只能令人感到如喝白开水,淡而无味。例如:

四加四(打字一) 谜底:积

“四加四”之和是八,再由“和八”组合成“积”字。应该说此谜在扣合上没有什么毛病,是成立的。问题在于除了“四加四”之外,五加三,六加二,七加一,它们的和都是八,从而犯了谜面太泛的毛病。如把谜面改为“七一”,虽然依旧运用数字换算法,但由于谜面可以别解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已赋予了与其他谜面不同的新含义,相比之下,无疑比原面“四加四”之流更胜一筹。

十、不合逻辑思维

灯谜是文字游戏,但也得讲究一点逻辑性。否则便于理不通,难以令人信服。如:

教练在场外指导(成语) 引人入胜

教练在场外指导,就一定能够使运动员取得胜利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只要将谜面稍微改动一下,例如改成“神通教练当指导”之类,结果便大不一样。因为教练既称“神通”,就意味着他具有无所不能的高超本领,在他的指导下,运动员就自然无往不胜了。

十一、面底褒贬失当

灯谜不仅是饶有趣味的文字游戏,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有其思想性。因此,在讲究技巧和趣味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面底之间的褒贬关系及其社会宣传效果,应赋予它健康、向上、积极的思想内容。如果面底含义太矛盾,内容悖谬,褒贬失调,因而与政治意识形态及精神文明相违背,在灯谜上称之为“面底褒贬失当”。

例1.海峡两岸盼统一(成语) 非分之想

从灯谜角度上看,谜底可别解为:不是(非)要“分”开“之想”法。似乎与面意相符,互相扣合。但从整条谜来看,又可能会使人产生“海峡两岸盼统一”是“不安分的想法”(非分之想)的错觉。对这类政治立场似乎模棱两可的灯谜,还是“枪毙”为妙。

例2.领导干部年轻化(成语) 大难当头

从灯谜角度来看,谜底可别解为“年纪大了难以当头头”,似乎与面意并无相悖。然而,从整条灯谜来看,又可能会使人产生“领导干部年轻化”是巨大的灾难来临到头上(大难当头)的错觉。如果是这样,还有那个年轻人敢当领导干部呢。

例3.遵守游戏规则(三字口语) 耍无赖

从灯谜角度来看,谜底可别解为“在玩耍时没有耍赖”,似乎与面意吻合。但从整条灯谜来看,又可能会使人产生“遵守游戏规则”,是放刁撒泼、蛮不讲理(耍无赖)的错觉。既然如此,还要遵守规则干什么?

对于人物褒贬失当的问题,我们也应当注意。

以正面人物的名字作谜底,为其撰面时,不能用贬义词语,以免唐突先哲时贤。反过来,以历史上的反面人物的名字作谜底,为其撰面时,不能使用褒扬意义的词语,以免美化坏人。例如,已故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是党的优秀干部,如用其名字作谜底,则可以分别作出两条一褒一贬的谜面来:①薪俸优厚心不安;②心急当官捞高薪。显而易见,我们只能使用①谜而摒弃②谜,因为①谜刻画出一个清官的形象,②谜却是反映出一个贪官的野心。

总而言之,对社会可能会造成不良宣传效果的灯谜,无论其技巧如何高明,也应坚决弃之如敝帚。随着时代的进步,制谜更应注意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样才能使灯谜真正具有社会价值和广阔的前途。

十二、面抛荒底踏空

所谓面抛荒,是指面上的某些字眼落实不到谜底上去,成为谜面上的闲字。如: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中药) 怀熟地

面为《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回目,说的是林黛玉(颦卿)看见薛宝钗收到故乡的各式各种日用品(土仪)时,“反自触物伤情,想起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那里有人也给我带些土物?”就本谜而言,“思故里”三字已经能将谜底“怀熟地”扣合,“见土仪颦卿”五字却抛荒了,成了闲字。又如:

淡扫蛾眉朝至尊(化工产品) 轻粉

面句出自唐·张祜《集灵台》诗,说的是虢国夫人不施粉黛便去朝见君王,面句“淡扫蛾眉”扣合“轻粉”,别解为“轻”视涂脂抹“粉”,颇见传神。可惜,“朝至尊”三字没有着落,抛荒了。后来有人用同一面句射王朔小说名《看上去很美》,谜底要顿读成“看上去/很美”,“朝至尊”扣“看上去”(看皇上去),“淡扫蛾眉”扣“很美”(很美丽),分段扣合,丝丝入扣,天衣无缝。如果王朔先生看到这条谜,也应该会击节叹赏的吧!

所谓底踏空,是指谜底上的某些字眼,在谜面上得不到反映,成为谜底上多余的闲字。如:

成了风流天子(动物二) 守宫、变色龙

守宫是壁虎的别称。“成了风流天子”已经将“变色龙”扣合完毕,“守宫”二字踏空了。如果将谜面改用《长恨歌》中的两句:“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那么,谜底遂可别解为:“厮守在宫中,变成好色的皇帝”,从而杜绝了谜底踏空的现象。又如:

谢客(陈子昂五言诗一句) 后不见来者

“谢客”即不愿见来访者,可扣合谜底的“不见来者”,但“后”字却无着落,踏空了。如谜面改成“王夫人谢客”,“王夫人”别解为“君王的夫人”即“后”,这样便使面底扣合贴切,无懈可击了。

十三、谜底无唯一性

指一个谜面在同一个谜目范围内,竟被猜出多个谜底,而且每个谜底都解释得通。如:

丕(成语) 缺一不可

谜底别解为:“丕”字缺少“一”可以变成“不”字。但也可猜“不一而足”,别解为:“丕”字是由“不”及“一”字为其足而组合而成。也可猜“一去不返”,别解为:“丕”字如果去掉“一”字,那么“不”字也会返回来的。也可猜“划一不二”,别解为:“丕”字如果加上“一”画,那么便可变成“不二”二字。还可以猜“无奇不有”,别解为:“丕”字如果没有“一”这个奇数,那么尚有一个“不”字存在。由此可见,谜底无唯一性是由于面底扣合不严谨所致,不仅使谜味大减,而且也叫人无所适从。

十四、谜目杂乱无章

指一条灯谜包含两个或多个不同种类的谜目。谜目杂乱,易给人一个非驴非马的感觉,使猜射的趣味性大为减弱。如:霜鬓明朝又一年(谜格一,报利用语一),谜底:白头、转载。面句摘自唐·高适《除夕》诗,本谜以“霜鬓”扣“白头”,以“明朝又一年”扣“转载”,倒也算贴切,可惜两个谜目风马牛不相及,猜起来总令人感到有点别扭,不那么痛快。

再如:子(游戏名称一,明人一)积木、李自成

谜底别解为:“子”字如果“积”累一个“木”字,“自”然会变“成”一个“李”字。从面底扣合来看,倒也平正通达,顺理成章。可惜由于谜目杂乱,总使人少了一种一马平川、畅快淋漓的感觉。

十五、扣合转弯太多

虽然“回互其辞”、隐晦曲折是灯谜的基本特点,但我们在制谜时也应当顾及猜射者的思维习惯,一般只转一个弯便可以了。如果多次转折,一隐再隐,但猜射者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谁知道你要转到哪里去呢?所以说,曲折应追求,请勿太过头。不妨看看下面两个谜例:

例1.九天(市名) 包头

许多读者也许会对本谜大惑不解。其实,谜作者的思路是:“九天”亦即“旬少一日”,再由“旬”少一“日”推得是“勹”,最后由“勹”来猜“包头”(“包”字的头部)。本谜转了三个弯子,怎能不令人晕头转向呢。

例2.华夏灯谜(医学名词) 中风

“华夏”扣“中”平正通达,循规蹈矩。但“灯谜”扣“风”则转折太多。谜作者的思路是这样的,灯谜别称文虎,文虎也是一种虎。据《易经》载:云从龙,风从虎。所以,“华夏灯谜”也就是“中风”了。本谜同样转了三个弯,也搞得人茫无头绪,无计可施。

总而言之,灯谜面底扣合通常以转一个弯为宜,如果多转几个弯,谜面又没有提供相关线索,那猜射者只能是老虎吃刺猬——无处下嘴,只有徒唤奈何而已。对于制谜者来说,尽管揭底之后费尽口舌百般解释,还是未能服众,只能落得个贻笑大方的尴尬下场。

十六、歇后语当灯谜

歇后语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义在后一部分。应当说,在歇后语中,有些可与灯谜等同,有些却不能等同。那么,如何来区分呢?标准倒有一个,那就是看看那歇后语的后一部分文字,是否存在有与本义不同的别解。兹举两例说明之:

例1.朝廷的太监——后继无人

众所周知,太监亦即宦官,是被阉割的男子。太监没有生育能力,自然没有继承的人。也就是说,本歇后语的后一部分文字的本义没有发生改变,故应该属于歇后语。

例2.两个哑巴见面——二话不说

本歇后语的后一部分的本义是:不说任何话,马上去专做某件事情。但如今却别解为:“两个人都不说话”,从而与面意吻合——两个哑巴见面时,嘴上不说话,只能打手语来交流。由此可见,本歇后语应该算是灯谜,因为其后一部分存在有别解情况。

总而言之,如果歇后语的后一部分自始至终都保持本义,没有文字别解,则应属于歇后语范畴;如果这后一部分已脱离本义,别取意境,那么就可当作灯谜看待了。当然,歇后语如果要真正变成灯谜的话,除了后一部分要有别解之外,还要满足灯谜的必要要求,如需要设立谜目,面底不能有相同的字眼等等。

十七、当头典误入谜

在制谜时,以某人或某一件事为谜面,而谜底仍然转到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上去。像这样面底都出自同一典故,没有别解意思的谜就称作“当头典”。如:

不韦悬赏改《春秋》(成语) 一字千金

据《史记》载:秦相吕不韦叫门客编著《吕氏春秋》,书成后公布于咸阳市门,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给千金。由于面底都是讲吕不韦一个人的故事,如此以面扣底等于直接解释,毫无别解情趣。

其实,本谜如果以“妙”字为谜面就很不错。因为“妙”本身就是“一”个“字”,“妙”拆开来可得“少女”,而我们也称别人家的少女为“千金”。这样,谜底“一字千金”就可以别解为:包含有“千金”意思的“一”个“字”。这样解释不是很妙吗?总之,我们只要将“不韦悬赏改《春秋》”与“妙”这两个谜面一对比,扣合孰优孰劣,谜味谁浓谁淡,可谓一望而知,毋庸多说了。

十八、借代扣合有误

借代别解体是灯谜的常用谜体,它是通过联想找出与谜面关键事物互有关联,彼此对应的事物,或利用事物的异名、别称等,巧作借代,以达到扣合谜底的目的。但是,在制谜实践中,有时会出现借代扣合有误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违反约定俗成的规定或不合情理而造成的。我们在使用借代法门时应当引以为戒。

例1.飞来的帽子,白拿去受用(成语) 张冠李戴

显而易见,本谜使用“飞”借代扣合“张飞”;使用“白”借代扣合“李白”,似乎颇有谜趣。但是,这却是违反了“人物的单名不能借代扣合该人物”的规定,这种扣合的毛病就在于不够严谨,有可能造成多个名人“扎堆”。例如,在本谜的名人里面,除了三国的张飞之外,还有宋代的岳飞,解放军上将叶飞,电影导演谢飞等等。

例2.灯谜晚会(打字一) 夤

“晚”与“夕”均为同义字词,可以互相借扣。但“灯谜”却无法扣“寅”。这是因为灯谜别称“文虎”,文虎简称“虎”尚可借扣灯谜;但“寅”按地支生肖借代法,只可以与“虎”对应扣合,如与“灯谜”扣合则属于超出其权力范围,故不能成立。也就是说,“寅”与“灯谜”不是互有关联、彼此对应的事物,如果以“灯谜”扣“寅”,就会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十九、面底通假相犯

我们在本书前面已多次强调:灯谜面底不准出现雷同的字眼,否则就叫“面底相犯”,这是绝对不容许的灯谜大忌。但是,在借助通假字入谜时,往往由于制谜者一时疏忽大意,造成了互相通假的字眼在面底同时出现,而且是作为同义字词来对应扣合,这无疑触犯了“面底不容相犯”的成谜底线。所以,这种现象是必须要杜绝的。例如下谜:

有花无果(成语) 华而不实

由于古时以“华”通假“花”,“华”与“花”在本谜中实际上是雷同字,所以本谜不能成立。其实,本谜不妨用“雄蕊”为面扣合“华而不实”,因为只有雌蕊才发育成果实,雄蕊是不开花结果的。这样不但避免了面底相犯,而且使全谜显得简洁爽快,干净利落。

二十、谜味低级鄙俗

在我国,猜灯谜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文娱活动,往往都在公共场所举行。在当今社会里,既有真善美的文明行为,也有假恶丑的卑鄙行径。制谜者应当立场鲜明,自觉地去支持和歌颂真善美,抵制和鞭挞假恶丑。对于思想积极、健康高尚的灯谜,我们应当大力提倡;对于卑劣庸俗、品位低下的灯谜,我们应当坚决杜绝。如:

响屁须严禁(包装用语) 小心轻放

本谜使用的是反面会意法。面意既然是禁止放响屁,那么反过来就是说,放屁时一定要小心,尽量使声音轻一点。平心而论,从灯谜扣合角度来看,面底遥相呼应,顺理成章,十分贴切。但是,纵观全谜,非但不能使人精神愉悦,反而产生出一种令人作呕的反感情绪。所以,为了不玷污我们清新纯洁的文化空气,对于这类低级鄙俗的放屁谜,当然是越少越好了。

同类推荐
  •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本书从历史到现实,对什刹海的发展变迁作了描述,包括什刹海三海的形成与北京城的联系;什刹三海的秀美景色、人文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进行清理、整顿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北京市政府为推广什刹海景区所做的大量工作。并对什刹海在21世纪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他学贯中西,推动了当代中国散文的发展,被誉为“余秋雨现象”。他的近十本“文化散文”著作,自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至今,频频刷新销售排行榜,且拥有了无数读者,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本书作者以鲜活的语言为针脚,所穿之线是余秋雨的“读书生活”。作品清晰地再现了余秋雨的成长之路,使读者从这位文化大师身上,领略到了作为一个人生存奋斗、发展完善的方向。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相互推动,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时期文化的多重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全面认识,进而增强发展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发展文化的真本领。因此,发展和繁荣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 宝带桥

    宝带桥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友谊赠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友谊赠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热门推荐
  • 射日惊雷

    射日惊雷

    狼人说:“我只在疯癫发狂时没有人性的!他不同,他从没有过......”恶魔说:“被他打败前我以为我知道魔法是什么,被他打败后我在想魔法是什么?”女巫说:“世人每每质问我们,世界上还有比女巫恶毒无耻的人吗?我回答说,有!”吸血鬼说:“我们的种群,总是自命不凡的自喻为万千生灵中的贵族,而在他面前我只能算是‘跪族’。”死灵法师说:“不要总是谴责我们用邪术奴役逝去者!他玩弄活人的时候怎么没见有人管呢!?”科学狂人说:“我用引以为傲的科学知识储备震慑他,他用千奇百怪的刑法刑具招待我,我.......。”而他自己说:“若有一日返华夏,定让欧洲伴龙驾,拉美澳州做蕃属,沙俄日倭欺胯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星座有心语:读懂星座的50篇

    星座有心语:读懂星座的50篇

    本书收录了多首唐诗,并对其进行解释,分为风流、浪漫、激昂、沧桑、悲凉等几部分。
  • 特工逃婚:前夫请滚远

    特工逃婚:前夫请滚远

    一场亲手策划的车祸,失忆的她阴差阳错的重回了那个男人的怀抱。一次带有目的性的算计,抽身离开的她伤了他的心也灭了自己的情。两年后的她和他,物是人非。他恨她,伤她,也爱她,心疼她。在感情终于步上正轨之时,她的秘密身份被揭开,痛苦的记忆也随之苏醒。不愿在像两年前那样再伤他一次,她又一回选择了隐姓埋名,远走高飞。却逃不过他不顾一切的追捕和洒下的天罗地网。当他把她牢牢的抱在怀里,在她耳畔深情且霸道的说,“女人,你是我的老婆,这辈子你休想逃脱我的手掌心。”“分居两年以上视为自动离婚。”她自信一笑,转头就走。“女人,看来你该恶补一下法律知识了。”
  • 极品美女的无赖保镖

    极品美女的无赖保镖

    林氏集团的董事长林锋为爱女林黛儿海选保镖占据着新闻的各个板块的头条,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没有学过武功更不是特种兵退役的余文天在海选中“过关斩将”,成为了林黛儿的保镖,羡煞世人。余文天能否保住他的工作?能否保护好林黛儿?
  • 绝对花魁

    绝对花魁

    一个闲散王爷,一个深陷满门被抄斩无处告状的少女,他们在五年前有过交集,然而这个秘密只有她知道;她被人弄成最下贱的身份,而他因为她长得有几分相似旧爱竟容忍他在身边,他在两人之间徘徊,最终选择了……她爱他,却不能容忍自己成为影子;他也爱她,却分不清爱的是谁;一段充满阴谋、爱恨情仇的故事由此展开。
  • 脉诀

    脉诀

    废柴猪脚,有着不输任何人的决心,带着牵动万世的秘密,在这弱肉强食的大陆中,修脉术,遇红颜,得知己。凭一身苦修,定万世阴谋!
  • 我的神兽男友

    我的神兽男友

    第一次见面,凌汐子就把权威最高、医术最高的兽医雾以泽给惹恼了,被他用担架抬出了医院。在一场追逐中,她渐渐发现他是一个极其神秘的人,多次因缘巧合中,他以超乎常人的力量帮她脱离危险,在她深陷他柔情漩涡中时,却突然出现了一个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那人嘴角含着最隐晦的笑意,在她耳边极尽魅惑道:“凌汐子,你该把你体内的那个东西还回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长风动—源变

    长风动—源变

    昊天大陆是个修真大陆。穿越男吴寒来到这里之后,各种麻烦便接踵而来。好在在经历许多的麻烦事后,他交到了许多的朋友、兄弟,当然红颜知己自是不少。之后,穿越男发现自己的穿越并不是偶然,他也不是一个光头司令,在皓月国四大家族之一的木家他排行老四,名叫木长风。当木长风彻底融合十八种太古符文,识海中十二条都天神纹完全之后,他终于打破桎梏,离开了这个叫做蔚的地方去寻找长生大道。万物终于生,归于死,永恒之轮下无数超级大能得出这一结论,木长风却付之一笑。他相信。源变起,万物生。
  • 灵气天道之成神

    灵气天道之成神

    (抱歉,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整,曾经看过的朋友可以重新读一下)没有过去的孤独少年与身世诡异的神魔后人,在那一片天地下,相望。剑刃相向还是相识结交。又或者各自离去。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或记得或相忘或不曾注意,下一刻会发生生么,我们都不清楚。谁又会想到明天你我是什么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