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2600000006

第6章 把握时机智破袁氏(1)

(一)预先东征刘备

当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崛起之后,他们均有图王之志,因此,双方剑拔弩张,兵戎相见,已是势所难免。

早在初平元年(190年),袁绍就曾说过:“我要南面据守黄河,北面控制燕代,再率河北将士,南向以争天下。”到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消灭了公孙瓒后,占有青、冀、并、幽四州之地,军队增至数十万人,势力更加强盛。他召集将领和谋士们研究作战方案,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接受郭图等人的意见,确定了“立即进攻,集中兵力,直捣许昌”的作战方针。遂选精兵十万,精骑万匹,胡骑八千,南下谋攻许昌。

起初,曹操对袁绍集团这个庞然大物还有些畏惧,怕消灭不了它,经过郭嘉向他分析双方优劣对比之后,曹操的愁容为之一扫,对袁绍作战的信心增强了。他对部下说:“我知道袁绍的为人,袁绍他志向广大但缺乏智慧,表面上很有气魄而实际上是个胆小的人,他的威信并不高,他的兵士虽多却不够团结。”曹操手下兵士最初对袁绍出兵心存畏惧,经过曹操和荀彧等人的一番解释与鼓动之后,方才团结一致,满怀信心地去迎击敌人。当时,曹操调集精兵两万,进军黎阳,主动迎敌。哪知正当曹操部署对袁绍作战的时候,原来依附曹操的刘备,杀徐州刺史车胄,自据徐、邳等地,起兵反曹,与袁绍遥相呼应。是时,东海郡及附近的郡、县大多归附刘备,军队增至几万人,声势颇为浩大。遇此意外,曹操意欲亲征以迅速打败刘备,以防两面受敌。

其实,曹操很早就已看出,将来与他争雄天下者必是刘备,所以他曾对刘备说过:“普天之下能称得上英雄的,不过只有你刘备与我曹操罢了。”以前刘备失败前来投靠,他予以笼络。后来,刘备要领兵出击袁术,曹操也允许他离去。当时,郭嘉就曾牵马劝谏:“放掉刘备,以后将有大的变故发生啊!”并且还说:“纵然不杀刘备,也不应当让他走掉。”又引古语“一日纵敌,万世之患”为证。曹操听后,大为懊悔,遂令许褚率兵追赶。结果,刘备如鱼入大海,鸟上青云,一去不复返,曹操“恨不用(郭)嘉之言”。如今,面临刘备的公然反叛,曹操感到非常后悔,但又不得不认真应对。

但是,曹操帐下的将领对此却并不理解。他们对曹操说:“与您争天下的主要是袁绍,如今袁绍正率兵打过来,您却要放弃攻打袁绍,而去东征刘备。万一袁绍从背后乘虚而入,那可怎么办?”曹操解释说:“刘备乃人中之杰,今不除之,必为后患。”

在这个关键时刻,郭嘉赞同曹操的意见,他说:“袁绍生性迟疑,即便来攻,也不会迅速。刘备起兵不久,民心本附,力量又不大,迅速攻击,一定可以把他击败。这关系到生死存亡,可千万不能失去啊!”于是,曹操下定决心,亲率精兵兼程东进,迅速攻破彭城、下邳,迫降了关羽。刘备全军溃败,妻子被俘,他只身逃往河北,投靠了袁绍。

东征刘备,应该说是官渡大战的一个前奏曲。对曹操来说,与袁绍决战在即,如果不迅速扑灭刘备的反叛势力,任其在心腹地区星火燎原,势必就要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大战之前,先肃清次敌,以巩固后方,实属高明之举。曹操在这个问题上,决策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诸将的意见也不无道理。因为对袁绍而言,刘备起兵之时,也正是他乘机猛攻曹军的绝好时机。因此,曹操帐下将领的担心,便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当诸将表示反对时,连曹操也有些迟疑不决,便“疑”而问郭嘉。郭嘉的一席话,使人茅塞顿开。他就袁绍、刘备两方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如果曹操东征,袁绍很可能先作壁上观,不会立刻进兵(后来事实果然如此),这当然最好;如果万一袁绍出兵,也“来必不速”,这是由其“性迟而多疑”所决定的,如此就给了曹操短暂的可资利用的宝贵时间。而关键在于,曹军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能迅速平叛取得胜利。如果东征长期进行下去,难以击败刘备,那么东征也就不可取了。而这一点又取决于曹、刘双方的实力对比。郭嘉对比了双方的兵力、战斗力、士气、民心之后,断言“急击之必败”,也完全符合军事学的基本规律。曹操听了他的分析,下定决心,终于获胜。反观袁绍一方,在曹操东征之时,谋士田丰建议袁绍:“曹操与刘备正在交战,战事恐不能很快解决。公举兵袭击他的后方,可以一战而取得胜利。”田丰虽然错误地认为曹操无法迅速击败刘备,然而令曹操集团极为畏惧的却是乘虚出击。不料,袁绍却借口他儿子有病,未采纳田丰的建议,按兵不动。田丰闻此,“以杖击地曰:‘遭此难遇之时,乃以婴儿之病,失此机会!大势去矣,可痛惜哉!’跌足长叹而出”。

在这件事上,可以看出,郭嘉抓住良机,时刻把握事物错综复杂的运行情况与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根据条件,不放过有利时机,这是谋士们不可缺少的智慧。时机往往只有一次,稍纵即逝,一去不返。人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劝诫人们要善于抓住事物矛盾变化的枢纽,把握住重要的环节,善于随机应变。这需要有慧眼,在时机出现时发现并捕捉住它,而绝不能放过。

其实,在这一点上,郭嘉与田丰无疑都具有这种慧眼。郭嘉称东征刘备是“存亡之机,不可失也”,田丰说是“难遇之时……失此机会!大势去矣……”,他们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同一思想:时机千载难逢,极为可贵;能否抓住它,关系重大,影响深远。

发现时机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看能否把握住它。就这一点而言,郭嘉成功而田丰却失败了。此中深层原因在于,他们都是谋士,只有建议权而无决定权。他们都发现了时机,并指明了抓住时机的方法,但最终的决策者——曹操和袁绍,却一个采纳一个弃而不顾,因此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当然,世事多变,这就为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要抓住时机,就必须预见到事物最终发展的唯一趋势,排除其他的可能性,这样自然会有冒险性,这也就更需要胆识和准确的预测判断能力。因此,预见性可以说是谋略家们必备的才能。在这一方面,田丰与郭嘉相比,便不免稍逊一筹。郭嘉预见到东征刘备,必能速胜,其间袁绍极可能不会出兵;即使出兵,因行动迟缓,也无关大局,后来事实都一一验证了其准确性。田丰的第一个错误是断言曹操不能速速战胜刘备,第二个错误是择主不明,虽有良谋,岂不知其主公的性格怎样?竟幻想袁绍会听纳自己的建议,这就难免要失败了。准确的预见性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之上的,郭嘉对袁绍的了解与认识,似乎比田丰要深刻得多,这正是郭嘉取得成功的根源所在。

(二)官渡大败袁绍

击败刘备后,曹操迅速向官渡调兵。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进军黎阳,派颜良围攻白马,以保障主力渡河。曹操采用声东击西的作战方法,将袁军引诱至延津,接着他率军急赴白马解围。未行十余里,便与颜良相遇。颜良一见,大惊失色,只好仓促迎战。曹操令张辽、关羽先攻颜良。关羽一眼望见了颜良的麾盖,策马如飞,直逼麾下,刺杀颜良于千军万马之中。袁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白马之围很快被解。

盛怒之下,袁绍下令全军渡河追击,命大将文丑率五千轻骑作为先锋。

这时,曹操已率兵马向官渡撤退。到了延津南坡,他下令让一部分骑兵解鞍放马,不多时,战马乱奔,器械满地。很快,文丑追了上来,见状以为曹军已经逃遁,便命令士兵收拾“战利品”。岂料,曹操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好的六百精卒,飞身上马,冲向袁军,势如破竹。袁军始料不及,一触即溃,大将文丑也成了刀下之鬼。

遭此惨败,袁绍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令将士继续进攻,一直追到官渡,才安营扎寨。这时,曹军早已布好阵势,坚守营垒。袁绍令士兵在营外堆起土山,垒起高台,叫弓箭手在高台上居高临下向曹营放箭。曹军官兵只好用盾牌遮住身子,才能在营中行走。

曹操深虑这一被动状态,急召众谋臣商议,最后设计出一种霹雳车。这种车上装有机钮,扳动机钮,十几斤重的石头就可飞出三百多步。这样一来,袁军的高台被击垮,弓箭手被打得头破血流,死伤无数。袁绍又让士兵在夜里偷偷挖地道,准备偷袭曹营。曹军发觉后,在兵营前挖了一条深深的长堑,切断了地道的出口,致使袁军的偷袭计划又失败了。

同类推荐
  • 刘秀传

    刘秀传

    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血染疆场后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本书从史实出发,将刘秀的功绩、情感用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表达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2)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本书包括:在彭总身边:警卫参谋的回忆(1950-1966)、最后的年月(1967-1974)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神女要出阁

    神女要出阁

    神女流落青楼,扮小厮,躲皇帝,还要陪好客人!重点是这个客人还总要吃她豆腐!一回生两回熟,未经人事的小阁主终于俘获佳人芳心~带着皇后头衔也要嫁,皇帝大叔你还是省省吧!
  • 小生是魔

    小生是魔

    美人如玉,柔指芊芊,燃尽路黯,怎不敌妖魔横行?百年后,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茫茫红尘何归家?千杯独酌,挽琴述悲欢!斜依断剑,孤影乱仙魔,纵他人痴笑,锦袍血染,铺起尸山骨海!
  • 青稚无悸

    青稚无悸

    岁月是一个撕书人把故事章节塞入每一句低吟浅唱里把我的一生都放进诗里
  • 重返大学时

    重返大学时

    如何泡到(本来想说睡到的,只不过这不符合本人纯洁的心灵)青梅竹马。
  • 素染倾城

    素染倾城

    数月,她没有等来那人,却被皇帝看上。大婚当日,千军万马闯进皇宫,一片狼藉,命悬一线。她一袭红衣惊艳了他,他仍无言转身,她乞求他带她离开。他果断拒绝,却在她摔倒之后改变主意,将她带在身旁,甚至,强行娶她。而她心系他人,该何去何从?他从来只爱她,不管等多久,都会等着她。若她爱着他人,那他即使不择手段,也不会放手。她只属于他……
  • 格斗少爷

    格斗少爷

    你若敬我,我便敬你三尺。你若爱我,我便一诺千金。你若害我,我便十倍奉还。这就是我,我就是孙洪源,我的命由我不由人。兄弟!这天下,我们共同霸唱!
  • 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今夜,我们去探灵

    今夜,我们去探灵

    随着一次户外探灵直播发生的意外,我们被卷入了一个神秘的组织。在这里,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想的么简单。
  • 快穿之炮灰崛起录

    快穿之炮灰崛起录

    某日,莫苍心血来潮,问道:小蛋儿,问世间厚颜无耻为何物?打量过一脸神经质的莫苍后,系统答曰:大概如你这般不要脸。莫苍卒...次日,莫苍闲的蛋疼,问道:系婊哥,吾何时才得以重生?看过此次任务的完成度后,系统答曰:游历完三千世界即可。莫苍卒...几息后,系统又曰:下一个世界有美男,还是极品的。莫苍立即生龙活虎:统哥哥,快开始下一任务。系统鄙视之...莫苍就这样开始了她的嫖美男...啊呸,是当反派的道路,誓要嫖尽天下美男...哦不,是复活报仇。当莫苍复活回自己的世界后,大展拳脚准备睡美男,却不曾想被一个萌萌的小正太给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