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6800000007

第7章 评书艺术名家(2)

单田芳改编创作的评书为中国的评书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评书这门传统艺术,自古以来其故事梗概(“书梁子”)一直是口传心记,师父传给徒弟,徒弟记在心里再传给自己的徒弟,许多“书梁子”在这个过程中散失了。为了抢救宝贵的民间文学,单田芳给自己定下目标:要在有生之年把自己所知道的评书全部写成书,传给后人。白天,他奔波于电台、电视台,忙于说书、录书。晚上,他又伏案疾书。十几年里,他已创作整理出47部共2000多万字的评书小说,并相继出版。速度之快、数量之大令人惊讶。此外,单田芳在创作整理传统评书的同时,也大胆涉及近现代历史,他创作的《百年风云》、《乱世枭雄张作霖》、《千古功臣张学良》等书,都颇受好评。

对于评书艺术未来的发展,他认为要继承发展评书艺术,就要不断创新。“书”可以是老的,讲的是古代的事情,但它的思想应该是“新”的,新思想给了老书新的灵魂,这就是所谓的“老书新说”,要用当代人的视角和当代人的观点解释古代的事情,赋予它新的内涵。从另一个角度讲,只讲“老书”是不够的,评书的素材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侠义题材、历史题材,应该有新创的近代、现代题材,说书人需要尝试新的东西。只有源源不断地进入新的创作,才能保证听众对新作品的需求量。

近年来,相对于其他曲艺形式,评书艺术更显得惨淡经营。为了培养出一批年轻人继承发扬评书艺术,单老还成立了“单田芳艺术学校”,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

(四)田连元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原名田长庚,1941年生于长春市,祖籍河北省盐山县,出身曲艺世家。他的祖父田锡贵、父亲田庆瑞都是鼓书艺人,长年累月在各地奔波。1948年田连元随父母定居天津咸水沽。田连元上小学时酷爱读书,读过很多中外名著。当时被“津师附小三分校”评为全校唯一的模范儿童。田连元升入小学五年级后,因为父亲病重,家中无力供他继续读书,田连元只得辍学从艺。

田连元从小受到传统民族艺术的熏陶。他最早接触评书时只有五六岁。当年田连元跟父亲去书馆,父亲在台上说书,他就在书桌下听书。他7岁开始登台,9岁拜王起胜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兼练三弦。他熟谙曲艺艺术的规律和技巧,后又触类旁通。这铺就了他日后攀登评书艺术高峰的终南捷径。田连元17岁开始正式演出,说《杨家将》、《粉妆楼》、《大八义》等书。

在这期间,田连元凭借毅力刻苦读书。他靠借读同学的课本,自学完成了初、高中、大学的文科课程,并在学艺之余,遍读名篇杂著。田连元生性好静,勤于思考,最喜读书,时常手不释卷。读书不仅开拓了他的视野,而且提高了他的艺术品位和格调。

1959年末,田连元进入本溪市曲艺团。1960年冬他在彩屯矿区书场演出长书《大隋唐》时初露锋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62年田连元在参加“辽宁省说新书、好书座谈会”时表演了他自己改编的短篇评书《虎穴除奸》,受到前辈们的一致好评。田连元23岁时出任本溪市曲艺团副团长。自1964年至今,先后创作、改编、整理、演出了现代评书小段《追车回电》、《新的采访》、《没演完的戏》、《贾科长买马》,长篇评书《欧阳海之歌》,传统评书《孙膑与庞涓》、《杨家将》、《水浒人物传》、《施公案》、《小八义》等。其中很多节目在中央和省、市电台及电视台播出,有的曾在报刊上发表。

田连元被称为“电视评书第一人”。1985年他率先尝试把评书《杨家将》搬上电视屏幕,首开电视评书联播先河。此后他的名字便和电视评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近年来田连元先后播出《杨家将》、《刘秀传》、《瓦岗寨》、《水浒人物传》、《包公案》、《小八义》等多部评书,成为各地电视评书主要播讲人之一。他的评书作品被广大评书爱好者所熟知,且闻名海内外。田连元在继承评书艺术优良传统的同时,大胆致力于评书艺术的改革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范,他的评书被誉为“立体小说”。

田连元的表演饶有情趣,动作洒脱,节奏准确,讲求力度,吐字清晰,形象鲜明。语气凝练,风格清新,不拘泥于传统程式,人物刻画颇具新意,注意在新生活中提炼新的表现方法,深受广大观众、听众的欢迎。听他的评书,仿佛书中的人物都出现在眼前。

田连元的评书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表演体系,独树一帜,自成流派。

从内容上看,田派评书艺术生动地体现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审美心理的有机结合,为传统评书增添了一份时代感。曲艺艺术向前发展,必然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进入新时期以来,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变化极快,人们赋予传统艺术以新的时代色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嵌入现代词语;二是穿插带有现代色彩的细节,主要用于对比和衬托;三是“古事而今说”。“古事而今说”蕴涵着改革和创新,既是评书艺术的神髓,又是艺术魅力的源泉。田连元上述三者皆备,尤其在“古事而今说”方面,独具功力,造诣很深,使田派评书呈现出崭新的风貌。

从内容表达来说,田连元对“古事而今说”有着精辟的理解。在他看来,评书的内容属于“古事”,而且是原原本本的“古事”。如果随意变“古”为“今”,成为“今事”,那就不是传统评书了。表演评书不能像某些电视连续剧那样,采取“戏说”的方式,信口开河,却不排斥天地广阔的“今说”。田连元深刻地把握住这一艺术的辩证法,巧妙地处理了“古事”与“今说”的关系,使传统评书和现代色彩有机结合,风貌新颖,浑然一体。

如何选取角度是田连元“古事而今说”中“今说”的核心问题。具体说来,就是如何对待“古事”和观众。对待“古事”,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历史主义的眼光,述说评议,抚今追昔,论说世事沧桑,艺术地再现历史,表现出艺术名家的风范。对待观众,要亲切平易。田连元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就与听众的关系而言,内容虽仍蕴涵教化,形式却像聊天,态度更加亲切,不仅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古事”,而且通过水乳交融的交流和共鸣,把观众的审美因素渗到“今说”中来,共同创造完美、和谐的艺术境界。

在艺术技巧方面,田连元的创新具体表现为快、活、深、巧。

快,指节奏快。田连元的评书节奏快,干脆利落,常常给人以目不暇接之感。当然,“快”与“慢”是相对而言的,二者并无高下之分。“快”与“慢”各有特色,都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应当强调的是,田连元的快节奏更适应富于现代色彩的观众审美心理。

活,是就手、眼、身、法、步而言。比如眼神。田连元善于运用眼神,其特点是高度夸张而又灵活多变,常与其他艺术手段结合使用,表现事物的深刻性和人物的复杂性。

深,指神韵。田连元的神韵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作为“说法”的说书人的神韵,自重自持,不卑不亢,谦逊礼貌,亲切平和,体现了艺术名家的高风亮节。另一方面,作为“现身”的书中人物的神韵,着力开掘内心世界和深层底蕴,追求高境界的装龙像龙、装虎像虎,又体现着艺术家深厚的功夫和造诣。

巧,指临场发挥。田连元艺术功底浓厚而又博学多识,构成了临场发挥的坚实基础,其特色是机敏、快捷、精巧、含蓄,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五)连丽如

连丽如原名连桂霞,女,满族,1942年生于北京。中国煤矿文工团评书演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她与刘兰芳、田连元、单田芳并称“当代评书四杰”。

同类推荐
  • 声乐理论与实践

    声乐理论与实践

    歌唱有益于身心健康、增强信心、焕发青春。歌唱是表现音乐灵魂和打动人们心灵的最佳手段。本书介绍了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技巧训练等声乐基础训练方面的知识;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不同表现特征、演唱特点做了介绍;介绍了一些学科对声乐教学的影响,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声乐艺术;在声乐教学实践这部分中,对于在歌唱中遇到的实际的问题,例如声部的界定问题;如何解决喉头上提、如何解决音色等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解决的方法;在声乐训练实用指导这方面,强调了学习声乐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练声曲和歌曲分析,供大家参考。
  •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印章、玺印(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印章、玺印(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印章概说、印章的选材、历代各章名家、印章的鉴赏、印章的收藏、细说玺印的产生与嬗变、精品鉴赏、玺印与书画、印石鉴藏等。
  •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汤显祖与明代戏剧》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代戏剧发展、明传奇代表作家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汤显祖对后世的影响等内容。
  •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书中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泥人与面塑,从二者的区别说起,详细介绍了泥人与面塑的材料、产地、手工制作等几个方面,还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代表人物加以介绍,让读者领略这些杰出者的风采
热门推荐
  • 那天我在考场上见了一个女孩

    那天我在考场上见了一个女孩

    那天我在考场上见了一个女孩,然后......
  •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于去年出版,但它的影响在渐渐扩大,这是李顺达的魅力,是李顺达精神的魅力。近日该书又被山西省团省委与新闻出版局推荐为“100种红色经典”。
  •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本书记录了陈独秀传奇人生,内容包括:青年时代、上下求索、辛亥风云、创办《青年杂志》、北大文科学长、五四运动前后、创党、广东教育委员长、加入国民党等。
  • 最强领袖

    最强领袖

    吾即崛起于微末,自当携诸君横扫天下,笑傲诸天文明,不枉此生!.但求今生璀璨,不修来世荣华!.我即使死了,也有无数个文明伴我永眠,如那根达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穆里亚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
  • 问客

    问客

    少年俞自斟天资聪颖,十六岁自创剑法《问客》,后与一人切磋武艺,不料失手伤人,致其命丧黄泉……得知这一切后,天性善良的俞自斟惶惶不能终日,随之而来的是内心的愧疚与一场场追杀。未曾想到,原来这一切,竟是有心人的一场阴谋……阴谋诡计,明争暗夺,一切精彩,尽在《问客》。
  • 晨夏爱凉之鹿晗

    晨夏爱凉之鹿晗

    叶芝凉(女主)与叶珍莉(女主姐姐)明明是双胞胎,性格的差异却很大,她们同时爱上了一个男生,可是……
  • 魔语星

    魔语星

    一个生长在与神界最近,与人间最近,梦城的公主。从小无忧的生活了七年,幼小的她却在冥界魔王一时的狂妄之心,走上了一条漂泊流浪的生活。就在以为自己无父无母的孤独世界里,她在她的守护神的庇护下与她一起存活的哥哥相遇。从此以后她不在是一个平凡的人,于是她痛苦的放弃她拥有的一切一切,就这样在悲伤的浪潮中进行着漫长的复国之旅。
  • 王俊凯花开彼年爱成殇

    王俊凯花开彼年爱成殇

    人们都说:“四叶草遥望幸福,薰衣草等待爱情。”我们都曾拥有过美好的爱情,可为什么只能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回忆?曾经的你给了我最美好的回忆,也是你,给了我最痛苦的回忆。一句“我们分手吧,”真的是那么容易伤人吗?
  • 口才学全书

    口才学全书

    口才学是门科学,所以我们要对口才学有一个严谨、求实的态度;口才学又是门艺术,所以我们要对其有个艺术态度和眼光。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勇敢实践,我们就一定能够练就出一个好口才。《口才学全书》是一些书本知识和他人经验的总结概括。
  • 逆天之逍遥

    逆天之逍遥

    本是一个小人物----平头百姓一个,却整天幻想如何成为一个拯救苍生的大侠;单身光棍一条,却整天想着如花美眷似水红颜;穷光蛋一个却想着成为亿万富翁......爱做白日梦,绝不是好事,对于一个刚毕业的菜鸟来说更不是好事。可命运就是这么神奇,经历一次偶然来到异界之后,原来的一切都成为了现实!且看他如何在危机四伏的异界挑起滔天战火,如何从一个修炼小白逐渐成为主宰沉浮的仙尊,如何打下一个大大的后宫,又是如何逆境求生得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