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4500000037

第37章 扭曲的惜才

对啮噬国基的人,皇帝虽然很生气乃至生出杀气,内心却对他们有感情,常常放一马。这一点,和他们用强硬手段对付“谋反”的人是有些不同的。乾隆对李侍尧就是一例。据说,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索贿一案败露后,经钦差大臣和珅初审,定为“斩监候,秋后处决”,但大学士、九卿奉旨核议时,认为应该从重,改为即行斩决。复审报告送达皇帝那里,办事果断的乾隆皇帝不仅不再果断,而且相当犹豫。

为什么犹豫?因为李侍尧乃乾隆的宠臣。乾隆最看重的不仅在于李侍尧对自己的忠诚,也看重李侍尧的能力。他曾多次当着其他臣子的面表扬李侍尧“天下奇才”、“最能办事”、“最会办贡”,言外之意“人才难得”。一般而论,对领导宠幸、看重的人,集体讨论其善恶美丑时,讨论云云,徒有虚名,只是一种形式,讨论者往往只是奴性地揣摩领导意图。因此,当大学士、九卿会审认为李侍尧应“请从重立决”时,乾隆有点吃惊,同时很不满意。皇帝不满意,但他又不想抛开“尊重律令”

这块金字招牌,极力装出倾听“众议”的姿态时,没完没了召开商讨会议便成为权力者喜爱的一招。民国年间,曹锟想当一当总统,便让议员选举,议场由军警包围,议员如果不选他曹某人,就别想回家。

不满意的乾隆,又命令“各省督抚议”,而督抚依然是“咸请如大学士九卿议”,主张从重处理,判斩立决。就在乾隆有点伤脑筋的时候,江苏巡抚闵鄂元(当时他还在安徽巡抚任上)主张给李侍尧一条活路。

据《清史稿》云,闵鄂元是窥得了皇上的真实意图——“宽侍尧”,所以,他才别出手眼,与众不同地认为:“侍尧历任封疆,勤干有为,中外推服。

请用议勤、议能例,稍宽一线。”闵鄂元做这样的表态,并不是毫无所据的乱说,而是有《大清律例》的“八议”做理论依据。所谓“八议”,包括“议亲”、“议故”、“议功”、“议贤”、“议能”、“议勤”、“议贵”、“议宾”等内容。《大清律例》的“八议”对象,实际说来都是统治集团的“亲贤勋旧”,他们即使犯了法,执行过程中的程序也与芸芸众生不同,法理上获得特殊待遇。

“八议”的好处究竟有哪些,害处又如何理解,为什么自从它在三国曹魏时期入律以来,直到清朝都成为历代法典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只简单否定或苍白肯定,未免显得稚嫩和空洞。但就李侍尧一事来讲,“八议”使铁案迅速软化,最后乾隆皇帝下诏:“罪疑惟轻,朕不为已甚。”

改斩监候。也就是说,李侍尧判了个死缓。至于那个闵鄂元,因为此事做得合于圣意,而被调任到富庶的江苏做巡抚。

大约半年之后,乾隆皇帝寻了一个机会,让李侍尧走出监狱。李某被授予三品顶戴,赴甘肃“总办军务”,接着又任陕甘总督。自此李侍尧不仅获得了生命,仕途也相当坦顺。乾隆五十二年(1787 年),李侍尧又转任闽浙总督一职。《清史稿》称李侍尧虽“屡以贪黩坐法,上终怜其才,为之曲赦”。又曰:“侍尧眷遇尤厚,屡坐赃败,屡屈法贷之。

盖特怜其才,非以其工进献也。”李侍尧病逝后,乾隆帝赐银祭葬,并赐谥号“恭毅”。此事如巨石投进湖里,荡起的涟漪由近及远,深刻影响着人心。

乾隆对李侍尧的所作所为,粗看和他的治国理念有矛盾之处,因为这位皇帝一直认为:“劣员多留一日,则民多受一日之残,国多受一日之蠹”,“斧钺一日未加,则侵贪一日不止。”实际上,他对官员的贪腐是有所区分的,并不认为能臣如李侍尧之贪之腐和蠹国害虫有关联。乾隆时代,重能轻贤的倾向明显。乾隆中后期,士大夫的道德操守日益懈怠,官员不以清廉品节相尚,出于能员的贪官倒不乏其人。

帝王的这种理念,直接源于专制的皇权思想。因为专制体制下,皇帝需要听话的官员,哪怕他是一个贪官,但只要奴性十足,效忠主子,也会得到恩宠。这些贪官,喜爱的只是财、色、酒,根本不会公然挑衅皇权,不会导致皇权不稳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虽然也是皇帝思考的,但与权力的垄断和独占比较起来,永远处于第二位,甚至是末位。这种逻辑,虽然没有一位帝王肯于明确加以表述,但观其行为,却大多如此。而且愈到皇朝末期,那些皇帝秉持这种逻辑的痕迹愈明显,直至新王朝建立。

缘何立国皇帝重反贪甚于重臣子个人的能力?皆因他们亲眼见到腐败对国家的侵噬,亲眼看到官员的贪腐怎样激起民愤,亲眼见到贪腐怎样把老百姓逼上梁山,亲眼见到敌手如何摧枯拉朽。所谓能臣创造的价值,与贪腐巨大的负效应比较起来,不仅不如九牛一毛,而且连皇朝根基都敢吞噬的人,哪里谈得上贡献?但第一代帝王耳闻目睹的事情,后代帝王则是仅有耳闻无缘目睹,久而久之也就有一搭没一搭了。以后新王朝循环往复,重走前朝老路。

反腐败与忍让腐败,实际总在纠缠乾隆的心智。究竟哪一个更可怕?是腐败可怕,还是将反腐败的措施诉诸社会更可怕?是宽恕李侍尧这样的贪腐者可怕,还是将其一网打尽可怕?置腐败于何地,粗看是反贪坚决不坚决的问题,其实与如何治国相关。《清史稿》曰:“人君驭群臣,既知其不肖,乃以一日之爱憎喜怒,屈法以从之,此非细故也。”

诚哉斯言!可惜仅是史家如此认为,乾隆们却未必持此识见。

同类推荐
  • 蜀汉新史

    蜀汉新史

    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刘志斌附身到一名孩童身上。不曾想,这科学无法解释的穿越,却让他碰见了。从此取名刘安,沿用志斌的字号,习文练武,希望有朝一日能让这战火纷飞的乱世得以国泰民安。但他那刘备堂兄刘德然的儿子这个比刘封还要尴尬的身份,是能助他安定天下,还是一个包袱,最终如刘封一般结局?
  • 武则天的佛缘

    武则天的佛缘

    通过虚实相结合的,从另一个角度叙述这位伟大的女性,从人生的不同阶段再现她与佛教非比寻常的因缘。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武则天本人以及唐代的社会风尚及民众信仰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武则天与佛教,佛教与武则天,这其中有着扯不断的因缘。佛教慰藉了武则天一度空寂的心灵,成就了武则天人生的灿烂辉煌,也在武则天时代达到了鼎盛。
  • 骸甲春秋

    骸甲春秋

    骸甲,用敌人的骨骸锻造,用自身的骨气支撑,赋予经典的历史故事全新的科技,武装,战争,世界,那个似是而非的国度,是否还有曾经的壮烈和热血?!亡国公主,沙场名将,帝王将相,天道诸神……历史尘埃中的霸绝身影,谁能阻我,谁敢阻我!
  • 寒门教父

    寒门教父

    故事起源于一个愿望:男孩想带女孩一起去看一场电影,但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对穿越回明朝末年的陈恪来说,是那样的遥不可及。要实现这个心愿,需要许多条件: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巨量的财富支持,层出不穷的科技创造……涉及到一个时代的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因为一部电影,无数人的命运被改变,历史在这里转了一个弯……
  • 幼学琼林崔氏注

    幼学琼林崔氏注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全文用骈体文写成的,文字简炼,对仗工整,易诵易学、易懂易记。全书内容包罗广泛,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但是书中的很多典章故事今日看来已经不为大家所熟悉,我参考了几十种相关书籍,编成了这本书,希望大家能读一读,取其精华,不要忘了我们祖先的好东西。谢谢大家!
热门推荐
  • 菽園雜記

    菽園雜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殿下在上萌妹求指教

    殿下在上萌妹求指教

    预言中一对不详的兄妹。一把神秘的嗜血银枪。无法预知的危险。这份爱情,究竟是地老天荒还是就此收手。
  • 圣眼鬼探

    圣眼鬼探

    问题少女的贴身保镖却从来不安分守己的保护着自己的大小姐,跟着一个自称是天生侦探的家伙开了一所灵异侦探社,开始跟鬼怪打交道。本想小打小闹的游戏人生,哪成想天不如人愿,因为一个村庄的闹鬼事件,凌风被卷入了一场足够灭世的巨大风波里。
  • 灵植夫

    灵植夫

    雷黑子是天雷派的灵植弟子,他胸无大志,整天只想着种植灵花、灵花,讨师姐师妹们的好,但是他却有一个冷峻而严厉的师傅,在师傅的严令之下,他刻苦修行,练成了一身本事,成为了一个统领三界的共主。
  • 安宁

    安宁

    这个故事来自于我的一丢丢小想法,关于生活的感悟,来自周边不起眼的人,孤独、陪伴的冲突,斩不断的联系,道不完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阅读中华国粹)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源于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楹联和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相互影响、借鉴,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 剑气纵横三万里

    剑气纵横三万里

    天下第一剑,只是个开始。本来只想起个书名叫天下第一剑,结果居然已经有这个名字,那就叫剑气纵横三万里……
  • 在破烂天空下修仙

    在破烂天空下修仙

    仙把天地打得稀烂,以致天道有缺,仙道文明埋葬在时空深海。后世的人再也走不上仙路,只能从故老相传的直言片语中推测一点修炼的法门。这样的人就叫修行者,一群把筋与骨打熬得比铁硬,让气血旺盛如潮水的人。他们达到了凡体的极致,但放眼于仙路,只不过是刚刚筑基的蝼蚁。
  • HP涅槃重生

    HP涅槃重生

    “Youaremyeverything.”“Iwillhelpyouliveagain.WhohelovesHowaboutyou.”涅槃重生,化身于那高贵的天鹅来保护自己所爱的人吧.Ibelieveyoucandoit.这是一个HP同人.不喜欢的同学们请绕道.改编于原著有的剧情与原著不同请大家见谅.
  • 冬泪

    冬泪

    冬泪,带着寒冷和悲伤。当然,还有我们不堪回首的爱情。